陶潜

  • 九月九日话重阳
    孙——晋朝大诗人陶潜陶潜,字渊明,平生嗜酒,但他性情恬淡,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据记载,有一年九月九日,陶潜在家赏菊吟诗,一时酒瘾发作,遍寻家中并无存酒。正在彷徨之际,陶潜忽然看见一个白衣使者载酒前来,一问才知是江州刺史王弘派来的送酒使者。原来朝廷征召陶潜为著作郎,他不愿意去就职,王弘想结识这位清高名士,曾多次给他送酒。这一次真是雪中送炭,陶潜立即开怀畅饮,提笔赋诗。“陶潜赏菊,白衣送酒”的故事一时成为佳话,为后世文人所吟。李郢《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有句云: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2年10期2022-10-28

  • 任务驱动型作文 “落在人间的光”导写
    林之间…… 他是陶潜。在混乱的东晋时期,他像一束光,照亮了那个时代黑暗的天空。他是上天派来的人间使者,是落在人间的一束光。 世人眼中,陶潜隐于山林之间,与世无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是他的代名词。 陶潜的心中有一个世外桃源,那里没有战乱,没有压迫,人人生活得自由而快乐。他梦想着建立一个那样的社会,但梦想终究是梦想。他看清了东晋歌舞升平背后隐藏的腐败,社会危机暗流涌动。他累了,也倦了,他受够了这样的生活,于是他只能自己去寻找理想的生活。 他将他的理想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2年28期2022-07-20

  • 姚辉诗选
    给了这异议之山遇陶潜不可能只凭一束野菊遇到陶潜可有可无的菊位于大风后侧 那斜拎半盏醉意的人不一定就是陶潜但他的醉是古老的酒来自邻舍 来自一只灰色的瓮 酒意咣当 他又看到了那束寄望之菊或许总有一只鸟会认出陶潜 衔杯的鸟将三万重烟云搁在南山的脊背上那鸟 倚风而立然后静静睥睨被风击碎的杯子菊与杯子始终保持着三种昼夜的距离杯子将重新把自己聚合成一团焰火它 如何在干涸的菊香中再次遇到陶潜?蜡烛孩子递过来的蜡烛是一把丈量时间的尺子它藏着那么多蓝色火焰我找得到衰老的理由

    北京文学 2022年5期2022-05-19

  • 陶渊明的小脾气
    张鸣像陶潜这样的士大夫,在南朝这个讲究门第的社会,自家没有显赫的家世,单凭才华,当然没法出人头地的。但是,那时的读书人要想安身立命,也只能求仕,没个一官半职,养活自己都难。所以,陶潜在别人的推荐之下,得了一个彭泽县令的芝麻官,尽管放在王谢这样的士族大家子弟看来,根本就是不屑一顾的,但他还是欣然就道。上任之后,由于好酒,就把50亩官田都种上糜子,也好酿酒。但凡是个小官,都有若干奴仆相随,他生活简单,用不了那么多,他就送了一个奴仆给他的儿子,附上一封信交代,说

    阅读时代 2021年8期2021-08-26

  • Tao Qian,Saussure and Taoism:The Paradox of Poetic Language
    ao Qian 陶潜(365-427).Jingjie xiansheng ji《靖节先生集》.In SBBY.[6]Xu Yuanchong 许渊冲.Xuanyuanchong yi Bi juyi shixuan《许渊冲译白居易诗选》. Beijing:zhongguo duiwaifanyi chuban(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1999.Print——Vers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Golden,trea

    速读·上旬 2021年9期2021-08-05

  • 论儒学与诗的发展流变
    两汉、建安风骨、陶潜及唐代杜韩,说明诗的流变——内容和形式与儒学有内在联系。上述诗之特殊面貌的出现,内在原因皆由于儒学之变化。孔子对诗作了自觉反思,肯定抒情诗对生活的重要性,指出生活诗意化的方向。孟荀让诗转向政治化史诗化,导致建安风骨的建立,直接影响盛唐。陶潜田园诗乃生活诗意化的实现,开出诗之清新自然之抒情新流派。陶诗之自然乃孔门“风于舞雩,咏而归”之自由和愉情怀,非庄子“不与世俗处”之山林自然。“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忧道不忧贫”,乃陶诗之精神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1期2021-02-21

  • 薪水
    汲水。据《南史·陶潜传》记载:陶潜送给他儿子一个仆人,并写信说:“你每日生活开支费用,自己难以供给自己,现在派一个仆人来帮助你打柴汲水。他也是人家的儿子,要好好待他。”后来人们便把工资叫做“薪水”了。东汉以前,一般俸禄都发放实物(粮食、布帛),唐以后一直到明清,主要以货币形式为俸禄发给朝廷官员。古代官员俸禄的名稱不止一种,如“月给”“月薪”“月钱”等,而明代曾将俸禄称“月费”,后又改称为“柴薪银”,意思是帮助官员解决柴米油盐这些日常开支的费用。而在魏晋六朝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2020年32期2020-08-04

  • 陶潜赏菊,白衣送酒
    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潜陶潜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潜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陶潜,字渊明,平生嗜酒,但他性情恬淡,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据檀道鸾《续晋阳秋》记载,有一年九月九日,陶潜在家赏菊吟诗,一时酒瘾发作,遍寻家中并无存酒。正在彷

    小学生优秀作文(高年级) 2020年3期2020-06-09

  • 以及景色的清幽,陶潜的脸上就不由得浮上一层笑意。船缓缓靠岸。“终于回到了故乡!”陶潜从松软的泥土上走过,雨后泥土的清香与麦子的清香混合在一起,忽而充盈鼻间,于心中交织出一幅恬静的田园山水画。不远处的麦田里,一穗穗金黄的麦子在飒飒的风中翩翩起舞,麦浪如水般层层起伏。青黛色的山峰在雾霭的掩映下朦朦胧胧,只能依稀辨出轮廓。一排大雁从天边飞过,在迷蒙的雾气中渐渐消失。溪水欢快地流去,发出银铃般的笑声……陶潜看着眼前的景色,之前的些许迷茫与苦闷早已烟消云散。这不就是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0年15期2020-05-25

  •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1.诵读2.感受陶潜的隐士情怀教学重点1.课文的思想内容2.解读陶潜的隐逸诗人的形象教学难点“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正确理解教学设想1.诵读的准备指导2.诵读和领悟互相推进3.总结陶潜的隐士情怀教学设计说明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显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重视诵读”。依据以上两点,特确定两个教学目标——诵读和领悟。为了便于研习课文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期2019-12-08

  • 陶潜到王孟
    之异同。关键词:陶潜;王维;孟浩然;田园诗作者简介:张萌(1994-),女,河北邢台人,现为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美学与文论。[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6--01一、陶诗与王孟诗风格对比陶渊明的诗歌被认为是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巅峰。他的诗歌朴、淡、而自然。《归园田居》(其三)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一般,他写农家最淳朴的耕种生活——种豆、走路、早来晚归、露水沾衣,不娇柔做作,

    青年文学家 2019年6期2019-04-16

  • 愿与陶潜
    合了,所以我愿与陶潜游。可以将富贵抛于脑后,选择清隐山中的人一定有一颗超凡脱俗的心;可以放弃丰富多彩的城中生活,选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人,一定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起去那“暧暧远人村”,看那“依依墟里烟”,在“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里也能感受到生活的满足,或去南山采菊,或临清流赋诗,或登东皋舒啸。不用总是急急忙忙地奔赴下一个未知,不一定要把所有的大山大河都看遍,但要把所经过的每一个地方都感受遍。旅途中的美若只是走马观花,不会留下什么深刻回忆。和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8年16期2018-09-10

  • 浅谈陶渊明诗风
    03-0-01从陶潜的文学接收上来看,唐代是诗歌的鼎盛时期,也是一个分水岭。自从南朝开始,文坛竞争无数,华丽的文学风气盛行,而陶潜的诗歌清新淡雅,以其“归隐”为主要题材被当时人追崇。一、陶潜诗歌风格1.质朴和醇美有机结合在陶渊明的诗歌题材当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然朴实,几乎毫无华丽辞藻。在他的诗歌里,很难有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基本上是按照事物原本的样子,自然的描写,如实的叙说。很多著名诗人,如苏轼、朱熹、葛立芳都曾经评价陶潜的诗歌平淡与自然。在这样的评价当

    中文信息 2018年3期2018-06-11

  • 开卷有益
    成语出处】 晋·陶潜《 与子俨等疏》【求解驛站】 打开书本,总有益处。常用以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宋sònɡ朝cháo初chū年nián,宋sònɡ太tài宗zōnɡ光ɡuānɡ义yì喜xǐ欢huɑn读dú文wén史shǐ类lèi的de书shū籍jí。就jiù命mìnɡ文wén学xué家jiā李lǐ昉fǎnɡ等děnɡ人rén编biān一yí部bù大dà型xínɡ的de书shū。李lǐ昉fǎnɡ等děnɡ人rén用yònɡ了le七qī年nián的de时shí间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17年10期2017-11-20

  • 古代文人饮酒逸事
    ,魏之阮籍,晋之陶潜,唐之李白,宋之苏轼,皆以好酒而著称,并留下了许多关于饮酒的逸事。阮籍生活于魏晋易代之际,是竹林七贤的首领,他年轻时博览群书,有济世之志,司马懿很是欣赏他的才华,召其为幕僚。后来,司马篡权的图谋日益显露,阮籍不愿意卷入残酷的政治斗争中,遂纵酒昏酣不问世事,他听说步兵厨营多美酒,特地要求去做步兵校尉,故后人又称他为阮步兵,有史记载:“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旨以酣醉获免。”由此可

    烹调知识 2017年10期2017-10-11

  • 陶潜
    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潜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6年26期2017-05-27

  • 几闻陶潜
    轻言放弃?”初闻陶潜,被众人说称颂的比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了。至今都记得,“见”之所以念“xiàn”是因为“无心而现”,表达诗人一种脱然闲适情怀。这种深远的隐士情怀于当时的我并不太懂,也曾莽撞地说过“无为”过于“消极”。再闻陶潜,是邂逅于世外桃源。呈现出的是诗人精神唯美的仙境。那么诗人为何如此热衷于田园生活,我不是那个时代的人,我不知官场的凶恶,亦不懂农间的平淡。但我想陶潜有他的理由,因为他不是精忠报国的岳飞,他没有“渴饮匈奴血”的豪迈;他也不是一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7年3期2017-04-24

  • 对《记念刘和珍君》中所引陶诗《挽歌》的课文注解的探讨
    珍君》一文中引用陶潜《挽歌》一诗四句,人教版课文注解与陶渊明诗作风格不符,引发争议和讨论。本文拟综述前人对此注解的不同观点,试寻找最能贴近鲁迅先生原意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原文情感。关键词:记念刘和珍君;鲁迅;挽歌;陶潜;课文注解高中语文人教版课文《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引陶潜诗四句的课后注解為:“亲族们有的余哀未尽,别的人也已经唱过挽歌。人死了还有什么可说,不过是寄托躯体于山陵,(最后)和山陵同化而已。鲁迅在这里引用这首诗,有青山埋忠骨之意,寄托了

    东方教育 2017年2期2017-04-21

  • 几闻陶潜
    6班 胡雨辰几闻陶潜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1506班 胡雨辰若是年轻气盛的我定会说:“当居朝野,岂能以区区折腰小事而轻言放弃?”初闻陶潜,被众人说称颂的比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了。至今都记得,“见”之所以念“xiàn”是因为“无心而现”,表达诗人一种脱然闲适情怀。这种深远的隐士情怀于当时的我并不太懂,也曾莽撞地说过“无为”过于“消极”。再闻陶潜,是邂逅于世外桃源。呈现出的是诗人精神唯美的仙境。那么诗人为何如此热衷于田园生活,我不是那个时代的人,我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7年3期2017-03-23

  • 陶潜辞官隐情
    刘涛陶潜,东晋大司马陶侃曾孙,家贫,得叔父陶夔之助,晋安帝义熙元年(四○五)求得彭泽县令一职,未久辞职。陶潜《归去来兮·序》说及原委:“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按陶潜所说,打算任满一年后辞官,因急于奔丧提前离职。陶潜辞彭泽令,沈约《宋书·陶潜传》道出其中隐情:“公田悉令吏种秫稻(黏性强的糯米),妻

    读书 2017年2期2017-02-09

  • 试论陶渊明的隐逸与人生志趣
    刘海东【摘要】陶潜性格高洁,志趣清雅脱俗。厌恶官场,超脱世俗,陶醉于宁静和谐的山水田园,向往远离尘世喧嚣繁杂的恬静平和的生活。细读其作品,能从中参悟出不一样的人生哲学。【关键词】陶潜;隐逸;人生志趣【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从陶潜的《归园田居》组诗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他已然厌倦了“活在樊笼里” 的日子,而热爱“园林无俗情”的远离喧嚣之境,因此他在“缅然睇曾邱”的时候会常常有“欣然有会意”的愉悦之感。陶潜从大自然中看到的只是自然本身,而这种感

    课外语文·下 2016年4期2016-11-19

  • 依山傍水娱性情
    ,他就是东晋雅士陶潜。他认为只有田园之美才能使自己内心平静下来,只有彻底地做一个深居山林的隐士才能使自己的灵魂找到皈依。“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返”,带着满身的疲惫,迫不及待地迁居到了山林,简陋的木屋,一方荒田从此成为了生活的全部。此后的每日,当东方刚露出熹微的光亮,他就早早起床,打理那些长满了荒草的院落、田地,到了晚上,才扛着锄头,踏着夜晚的寒露回到家中,来不及歇息,拿起笔墨就写下自己一天的生活体验。“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大概就是这样的生活吧。有

    中学语文 2016年5期2016-09-01

  • 归去来兮
    ,他就是东晋雅士陶潜。他认为只有田园之美,才能使自己内心平静下来;只有彻底地做一个深居山林的隐士,才能使自己的灵魂得到皈依。“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带着满身的疲惫,他迫不及待地迁居山林,简陋的木屋,一方荒田从此成了生活的全部。此后的每日,当东方刚露出微微的光亮,他早早起床,打理那些长满了荒草的院落、田地。到了晚上,他扛着锄头,踏着夜晚的寒露回到家中。来不及歇息,拿起笔墨写下自己一天的生活感受。“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大概就是这样的生活吧。有时来

    做人与处世 2016年9期2016-06-18

  • 浅析陶诗的艺术特色与文学内涵
    陶潜丰富的田园诗篇堪称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古典诗歌境界,使山水田园诗成为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一大主流,对后世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中的语言虽然看起来只是极为普通的“田家语”,却是经过了高度的艺术提炼,在非常精炼的语言中又都含有十分丰富的形象,这些形象无论是社会生活,还是自然风光,都蕴藏着极其深厚的社会生活基础。陶诗的主要内容是平淡自然的田园景色,或者是朴素真实的日常生活,以及生活在这种自然环境中的恬静心境。比如《读山海经》的第一首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7期2016-05-14

  • 东西方山水田园诗比较谈
    威廉·华兹华斯与陶潜在作品风格和文学思想上既有共同之处又有明显的区别。这源自他们的生活观念与所处的时代以及社会文化背景和人生阅历的不同, 是他们批判社会的独特方式。关键词:威廉·华兹华斯;陶潜;作品风格[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1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东西方文学诗坛先后出现了两位与众不同的诗人,一位是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人陶潜,另一位则是英国“湖畔派”代表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华兹华斯热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4期2016-04-29

  • 乞食
    谢。【品读】说起陶潜,盖无人不仰慕其诗文。尤其田园诗,三五字句间,便可勾勒出一幅野花绕径、绿柳摇烟、桑竹垂荫、鸡鸣犬吠的淳朴乡景。或者,还有不少人非常羡慕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闲适又洒脱的日子。可是,我之于陶潜的感情里,心疼总比仰慕,更比羡慕多。尤每读此首《乞食》诗,更是如此。要知道实际的躬耕生活,远非陶潜字墨间所描绘的那般花好月圆、风轻云淡。陶潜辞官谢印时,大约四十来岁,正值壮年,过起农耕日子,估计尚且能够应付。即如此,那也是无多少悠闲、超逸可言的

    月读 2016年3期2016-03-10

  • 浅析陶诗的艺术特色与文学内涵
    文学内涵◎刘海东陶潜丰富的田园诗篇堪称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古典诗歌境界,使山水田园诗成为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一大主流,对后世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中的语言虽然看起来只是极为普通的“田家语”,却是经过了高度的艺术提炼,在非常精炼的语言中又都含有十分丰富的形象,这些形象无论是社会生活,还是自然风光,都蕴藏着极其深厚的社会生活基础。陶诗的主要内容是平淡自然的田园景色,或者是朴素真实的日常生活,以及生活在这种自然环境中的恬静心境。比如《读

    现代语文 2016年20期2016-03-03

  • 依山傍水娱性情
    ,他就是东晋雅士陶潜。他认为只有田园之美才能使自己的内心平静和谐下来,只有彻底地做一个深居山林的隐士才能使自己的灵魂找到皈依。“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他带着满身的疲惫,迁居到了山林,简陋的木屋,一方荒田从此成为了生活的全部。每日,当东方刚露出微熹的光亮,他就起床,打理那些长满了荒草的院落、田地,到了晚上,才扛着锄头,踏着夜晚的寒露回到家中,来不及歇息,拿起笔就写下自己一天的生活体验。“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大概就是这样的生活吧。有时来了兴致,还

    新作文·初中版 2015年12期2015-12-18

  • “悠然见南山”的本来面目
    刘安陶潜诗文,朴实淡雅,挂角无痕,深受后世文人喜爱,苏东坡尤甚。他曾说:“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又因东坡本人诗文造诣极高,故而东坡评论陶潜诗文观点,几成后世定论。东坡曾评陶潜《饮酒其五》诗云:“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东坡题跋》卷二《题渊明饮酒诗后》)此观点自东坡出,遂大行天下

    文史杂志 2015年2期2015-09-10

  • 陶潜突围
    现实浮华太盛,而陶潜的心中始终静止如水,波澜不惊,难道还有什么令他烦忧吗?难道那颗隐逸的心会被名利所役使吗?冰冷的现实冷遇了你,却从未冷却你那颗向往自然的心。生活的贫穷使得作为丈夫和父亲的你,无奈踏入仕途,只为能有五斗米供养家人。既来之,则安之,本打算兢兢业业做个好官,为百姓谋福利。无奈事实总不如天意,彭泽的八十多天,让你深感“以心为形役”,苦闷寂寥。虽然无饥寒之苦,案牍之劳行,却让你身心备受煎熬,更有悖于生平志愿。亲故的规劝,诸侯的厚爱,叔父的帮助,使你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4年13期2015-08-18

  • 女明星装X手册
    对我说道:“我是陶潜,以后你若来参加我的婚礼,我给你免了礼金,可好?”陶家大公子……陶潜?这坑爹的世道不给我点颜色看看,我就不知道马王爷长几只眼!第二章我一定是演艺史上第一个因为出的份子钱少了,而被经纪公司穿小鞋的女明星。天寒地冻,我在片场苦候八个小时,换来导演一句:回吧,今儿估计拍不到你了。被冻出了鼻涕的我吸着鼻涕走出片场寻找经纪公司的车,可我把停车场转出了窟窿都没看到那辆专门接送我的牌照为×××的白色依维柯。正绝望的时候,一辆车停在我的面前:“夏小姐,

    桃之夭夭B 2014年4期2014-05-19

  • 陶渊明何以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重审陶渊明与应璩的诗学关系
    诗品》中将其列为陶潜(365—427)诗学谱系的渊源,成为现代读者了解这位诗人的主要途径。钟嵘的断语在宋代以来遭到很多评论家的攻击,关于两者文学上的血缘关系的讨论一直延续到明清两代。然而不管是赞同还是反对钟嵘的观点,后世学者对两位诗人的比较都是建立在应璩现存少量诗歌(主要出自他著名的《百一诗》中的诗)与陶潜的全集相比的基础之上。据文献记载,应璩出身于汝南南顿(今属河南)的一个著名的文学世家,与社会精英关系密切,长期为官,难以将其与作为隐士的陶潜联系在一起。

    名作欣赏 2014年19期2014-03-24

  • 六月七日
    息交以绝游。——陶潜《归去来兮辞》是时候告别旧时光了。尽管它曾拥有过原初时那徒然的面貌,辗转和牵连。欢好及筵席,曾在繁盛的花影下再次被赋予新的形式。如今绿叶成荫,覆盖住疲倦的道路,人们能否在这消极中求得安宁?雨后的薄暮总是来迟,它却照亮了这个季节深处所有晦暗的往事和悔恨。你打开光阴的匣子,记忆蚁阵的军容整洁,任它噬咬痴缠于此世的肉身。这伟大而破败的庙宇,充斥着谋略和机心的破碎拼图,如今被软化,被灌注了丰盈的蜡,成为一部分虚无之烛,点燃后,拥有在风中摇曳不定

    中国诗歌 2013年4期2013-08-15

  • 莫信诗人竟超脱,平视之中见真淳——探究《归去来兮辞》中陶潜的真实心境
    “隐逸诗人之宗”陶潜的传世名篇,不少人在解读诗人归隐心境时,走入了仰视文本的误区,肆意拔高、神化,作了“表现了陶潜与黑暗官场彻底决裂的豪迈气概”,“表现了诗人超脱尘世、欣然归隐的主题”的解读。在这种盲目的跪拜式解读中,人物戴着“伟大”“崇高”的光环飘渺起来,幻化成了一个不食人间烟火、遥不可及的圣人影像。如此解读势必影响读者与文本进行情感的碰撞、汇聚和融合,也终将让阅读课堂迷失为空中楼阁。因此,我们要在解读过程中把文中人物请下神坛,让人物回归到生活这一坚实的

    中学语文 2013年36期2013-08-15

  • 杜诗原意的传递、接收与解读——论仇兆鳌《杜诗详注》引陶潜注的相关问题(续)
    ,有时仅从杜诗与陶潜诗文的字面相同,继而以为杜诗化自陶潜作品,却忽略杜诗与陶潜诗文的语意差异。譬如杜甫《奉寄河南尹丈人》有“浊酒寻陶令”,仇引陶潜《己酉岁九月九日》“浊酒且自陶”。“浊酒”一词,杜、陶二诗固然有之,尚且不论。但杜、陶二诗中的“陶”字,语意截然不同:杜诗中的“陶”属名词,意谓陶潜,而陶诗中的“陶”则属动词,指陶然享用;又如杜诗《四松》“我生无根蒂”,仇引陶潜《杂诗十二首》其一“人生无根蒂”,杜、陶二诗都有“生无根蒂”,但其中的“生”字,杜诗指

    杜甫研究学刊 2012年4期2012-12-18

  • 杜诗原意的传递、接收与解读——论仇兆鳌 《杜诗详注》引陶潜注的相关问题
    释杜甫诗歌,注引陶潜诗文事迹,篇幅极多;但据《陶渊明集》,陶诗仅一百二十多首,文亦不多。如是者,不禁启人疑窦:杜甫是否确实化用陶潜诗文事迹?何以见得杜甫化用陶潜诗文事迹?仇注有否误引陶潜诗文事迹?仇注博引陶潜的注释现象,能否做到仇氏所谓“据孔孟之论诗者以解杜,而非敢凭臆见为揣测也”?又何以会有此种现象?二必须承认,杜甫的知识来源是多方面的。宋人李复《与侯谟秀才书》说“承问杜诗所用事实,杜读书多,不曾尽见其所读之书,则不能尽注”,⑦然而杜甫的阅读书目,我们已

    杜甫研究学刊 2012年3期2012-06-26

  • 儒道释三种基质自然观之比较
    释 自然观基质 陶潜 王维 杨万里 现实意义摘 要:陶潜、王维与杨万里分别代表了中国文学三种自然观的基质,即庄老玄秘、禅化空寂和“心物两契”理趣的自然观。辨析、比较其中之异同,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自然观,理解古老东方文化的人与自然和谐相融观念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向来是文学的基本主题。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陶潜、王维与杨万里是具有代表性的三个诗人。由于他们分处于不同的时代与社会语境,又具有不同的世界观与宇宙观,表现在他们的山水田园诗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09年8期2009-10-12

  • 陶潜和王维田园诗艺术风格差异性浅析
    上, 东晋末年的陶潜、盛唐的王维都是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潜彭泽解绶,终身不再出仕,钟嵘誉之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以质朴的笔触、真挚的情感及自然的心性开创了田园诗歌的新天地。而王维亦仕亦隐,“其诗于富贵山林,两得其趣。”也为田园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卓绝的贡献,两位诗人都有隐逸遁世的志趣,均受过儒家正统教育的启蒙,都仕途坎坷,并最终都选择了归隐田园,寄情田园诗歌创作,其诗作都自然、质朴、清新、恬淡,流露出隐士平和、雅致的审美情趣,备受后人推崇,在创作方法上,两位

    文学教育 2009年12期2009-04-13

  • 最爱那一份闲话
    。论隐士,则首推陶潜。于官,已辞尔;于资,已无所余,于心也,则恬淡如云。圣人曰:“贫而无怨难。”而陶潜,这位五柳先生,他岂止只是做到了无怨?古之人者欲有三:财欲、权欲、人欲。而陶潜在人、权、财三方面甚为穷乏,但君可曾见陶潜之有欲哉?“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春华秋实,夏荣冬败,四季安有好坏乎?陶潜既以山水为友,也必是通晓此理,则其欲也固为风所散尔,隐士之名也终成尔。真名士也,不但能够安于穷,更能拒于富。天地为棺真气度,俗事安能绊天人?魏王尝曰庄子惫,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08年23期2008-12-29

  • 阮籍与陶渊明
    下,阮籍的猖狂与陶潜的淡然,便愈发显得与众不同,特立独行。他们的光芒,在那个畸形的浮华盛世所投下的巨大阴影中闪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痴狂的阮籍和清高的陶潜之间是有许多共通之处的,二人都为世所弃,一样的仕途失意。陶潜才华出众,其清素淡雅的文风却难为时人接受。而放眼天下,与阮籍惺惺相惜之至友,唯嵇康耳。嵇康为当政司马氏所杀,阮籍却敢怒而不敢言,敢悲而不敢哭,其处境之凄凉可想而知。二人也都是弃世之人,不肯混迹于俗人之中。所异者,陶潜弃官务农,归于山野;阮籍却是将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06年11期2006-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