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相

  • 拉索方法对脉冲折流板萃取柱存留分数的预测
    中存留分数随着分散相速度,连续相速度和脉冲强度变化的多元二次型预测方程。同时将LASSO方法与其他经验关联式进行对比分析拟合方程的预测值和实验值的相对误差(mean relative error,MRE),并根据预测方程分析相关操作参数对存留分数的影响大小。本文为脉冲折流板萃取柱中分散相液滴粒径分布,分散相液滴速度分布等水力学参数的研究提供分析方法,并为萃取柱设计和操作参数的选取提供理论数据支撑。1 存留分数测试与预测方程拟合方法1.1 实验设备实验所使用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23年12期2024-01-08

  • 分散相含量对PP/PA66原位微纤复合材料微观形态和性能的影响
    聚合物,使其中分散相在原位形成纤维是改善现有聚合物力学性能的一种实用方法[3]。尼龙66 (PA66)作为常用的工程塑料,它具有低密度、优越的耐磨性、良好的强度等优点[4],可以有效地对PP进行增强。黄英等[5]利用螺杆挤出机低温原位拉伸直接挤出制备了PP/PA66原位微纤复合材料(MFCs),研究了不同PA66含量下MFCs中纤维的直径和长径比,并分析微纤长径比对复合材料动态流变性能的影响。沈经纬等[6-7]用挤出-拉伸-注塑法制得了增强又增韧的PP/P

    工程塑料应用 2023年1期2023-02-23

  • 微筛孔反应器液相沉淀法制备纳米CaCO3
    阵列结构,可将分散相流体以微米级气泡或液滴的形式分散至连续相流体中,使两种流体在微通道内以分子扩散的形式进行混合,从而增大体系的过饱和度、均匀度与分散性[16];同时该微反应器的错流空间结构还使连续相对分散相物料产生剪切作用,有力推动反应物料的流动,有效缓解一般微反应器出现的堵塞问题。为此,本文选用微筛孔反应器,并针对(NH4)2CO3和Ca(NO3)2·4H2O液相沉淀反应特性和产物性质适当调整微筛孔孔径及排布,以分析纯Ca(NO3)2·4H2O为钙源连

    人工晶体学报 2022年8期2022-09-14

  • 热处理对IPC相形貌及性能的影响
    热处理对IPC分散相的演变行为及其性能的影响。1 试验部分1.1 主要原料及仪器设备IPC,EP533N-1,EP533N-2,均为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邻二甲苯,正辛烷,无水乙醇,分析纯,均为阿拉丁试剂(上海)有限公司。凝胶渗透色谱仪(GPC),PL-GPC-220,美国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差示扫描量热仪(DSC),DSC214 Ployma,德国耐驰公司;扫描电子显微镜(SEM),ULTR Aplus55,德国蔡司集团;注塑机,UN-100,柳州开宇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2022年4期2022-08-09

  • HTPE推进剂药浆粘流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相,固体填料为分散相的悬浮液。悬浮液的基础粘度模型为Einstein方程,该模型在理想的极稀溶液中推得,并假定分散相为刚性球体,分散相相互独立,运动缓慢忽略动能的影响,分散相间无滑移。但HTPE推进剂药浆分散相浓度大,会在悬浮液中形成颗粒簇,使药浆粘度急剧增大,Einstein方程将不再适用。Krieger等建立了一类适用于推进剂药浆的粘度模型,其中Krieger-Dougherty粘度模型应用最为广泛,Krieger-Dougherty粘度模型的表达式如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22年6期2022-07-10

  • 并行微通道内液液两相流及介尺度效应
    动态断裂阶段。分散相的断裂是因为连续相挤压相界面形成,此种破碎机理被称为“挤压破碎”(squeezing)。Garstecki 等[27]的研究结果表明,挤压破碎过程中,相界面的变化与两相黏度和界面张力无关,仅与两相流量有关。Husny 等[28]对T 形微通道中的非受限破碎过程进行了研究,在非受限破碎过程中,微通道壁面对分散相造成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决定分散结果的是连续相对分散相的剪切作用和两相的界面张力。结果表明,随着连续相流速和黏度的增加,分散相的破

    化工学报 2022年6期2022-07-06

  • PTT为分散相时MMT对PC/PTT结晶的调控作用
    考察了PTT为分散相时MMT对PTT/PC结晶的调控作用,并与MMT对PTT连续相的结晶促进作用做了对比,由此分析了MMT对PTT分散相具有超强诱导成核能力的原因。也考察了PTT/PC的界面相容剂双酚A型环氧树脂对MMT结晶调控作用的影响。1 实验部分1.1 主要原材料PTT:Sorona K1171,η=1.02 dL/g,杜邦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中国上海分公司;PC:LG1201-15,熔体流动速率(MFR)=15 g/10 min,LG化学中国上海有限公

    工程塑料应用 2022年6期2022-06-24

  • 景观设计中的多彩涂料制备及应用
    料;质感效果;分散相中图分类号:TQ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22(2022)05-0100-04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lorful coatings in landscape design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oor quality of traditional landscape architectural coatings, the E2-606 emul

    粘接 2022年5期2022-06-04

  • 分散相形态对MWCNTs/PBT/HDPE共混物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5],但是关于分散相形态对共混物的摩擦学行为的影响研究很少[16]。本文作者以PBT/HDPE共混体系为对象,首先通过挤出过程的拉伸牵引作用制备分散相为纤维结构的共混物;然后通过控制注射成型温度,调控PBT分散相的不同形态结构,研究其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及其磨损机制;同时还进一步在分散相中加入润滑粒子CNTs,以探索CNTs的分散形态对共混物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1 试验部分1.1 原材料高密度聚乙烯(HDPE),5000S,大庆石化分公司生产,DSC测试熔融

    润滑与密封 2022年4期2022-05-19

  • 液-液旋流反应器内混合特性CFD-PBM数值模拟
    应腔和分离腔。分散相(烃类物质)通过两个对称的切向缝(inlet1, inlet2)进入反应腔内,连续相(离子液体)入口则采用传统的轴向入口形式,并在入口下方设置导向叶片以改变连续相的流速,借助于旋流反应器的特殊结构,耦合混合、反应、分离单元过程,在单一设备中实现多单元过程的一体化,简化工艺流程的同时可有效降低副反应发生的概率,提高目标产物收率。前期笔者利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反应器内两相混合及分离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初步证明了该反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22年2期2022-04-24

  • 聚合物原位成纤方法及其在PP共混体系中的应用
    控两相共混物中分散相在连续相中的形态,进而提高聚合物材料的性能,如采用聚合物原位成纤方法制备原位成纤共混体系。“原位微纤复合材料”这一概念是由Kiss和Weiss等在1987年先后提出的[4-5]。原位成纤是指将聚合物共混后,通过施加外力场如拉伸场或剪切场使共混体系中的分散相受到拉伸或剪切作用而沿外力方向取向,并且相形态微纤化,在连续相中形成取向微(纳)纤,进而实现对连续相增强[6]。与传统纤维增强相比,聚合物原位成纤所形成的微纤具有与连续相相容性好、分散

    中国塑料 2022年3期2022-03-25

  • 甲醇/正辛醇/加氢催化生物柴油单液滴蒸发与微爆特性研究
    液滴内部的醇类分散相组分容易受热汽化形成气泡,醇类气泡的大小和存在时间会对液滴的蒸发和微喷微爆特性产生重要影响。为了研究液滴内部醇类分散相形成气泡的演变情况,本研究提出气泡比这一概念,即液滴内部醇类气泡归一化平方直径与同一时刻燃油液滴归一化平方直径的比值,可通过气泡与液滴的投影面积比值计算得出(1)式中:D和Db分别表示液滴和液滴中气泡的等效直径;A和Ab分别表示液滴和液滴中气泡的投影面积。气泡投影面积的处理方法为:通过图2f中的液滴轮廓可获取只包含液滴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22年1期2022-02-14

  • 台阶式并行微通道内液液两相流流型及其转变机理
    下,液滴尺寸与分散相流速无关。因此,这种装置更容易控制,受两相流速波动的影响小,能够稳定产生单分散液滴。台阶式微装置有这些优点,使得其相比于T 型、同轴并流型、聚焦型等微通道装置更容易实现数目放大过程。Stoffel 等[20]采用台阶式微装置,设计了256 个并行微通道实现了气泡生成的并行放大,产生的气泡的变异系数(多通道间气泡或液滴长度的标准差与平均值之比)小于1%。Amstad 等[21]提出了可扩展的千足装置,设计了550个通道实现了高通量产生液滴

    化工学报 2022年1期2022-01-26

  • 入口参数对旋流反应器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
    器中,不能忽略分散相体积分数,反应器两相间存在互相贯穿的现象,所以Fluent模拟中选择欧拉-欧拉(Euler-Euler)多相流模型,在多相流模型中选择欧拉(Eulerian)模型[10-12]。q相的体积Vq由式(1)表示为式中αq为相体积分数,满足对于q相,连续性方程由式(2)表示为第q相的动量方程可由式(3)表示为1.2 湍流模型旋流反应器内部具有强湍流运动,选择的湍流模型为雷诺应力模型(Reynolds Stress Model,RSM)[13-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21年6期2021-12-23

  • 搅拌筛板萃取塔液泛特性研究
    ,液泛特性可用分散相流速与连续相流速的关系曲线表示,又称为液泛曲线,是一个单调递减曲线;在脉冲筛板萃取塔中[13],液泛特性用两相总空塔流速与脉冲能量的关系曲线表示,由于筛板是无溢流管的穿流式筛板,两相过孔阻力大,故该曲线为上凸型曲线,在低脉冲区易发生筛孔堵塞型液泛;往复振动筛板塔的研究[2,14-15]表明,使用大孔隙率(大孔径,高开孔率)穿流式筛板可以显著提升流速操作上限,同时,改用溢流式筛板也会提升流速上限,且不会造成筛孔堵塞型液泛。在改进型Sche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21年4期2021-09-01

  • 流道结构和两相流速对微液滴制备的影响*
    。根据十字流道分散相入口宽度d1和流体出口宽度d2,分为A、B、C、D,共4组,每组对应尺寸如表1所示。以SU8软光刻法的方式制备出深度为30 μm的微流控芯片,如图2所示。表1 4组芯片对应流道尺寸Tab.1 Channel sizes of four groups of chips图1 微流控芯片流道设计Fig.1 Flow channel design of microfluidic chip图2 微流控芯片Fig.2 microfluidic ch

    机电工程技术 2021年7期2021-08-27

  • 拉曼Mapping成像研究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混体系的相态结构
    现相分离;二是分散相在连续相中的尺寸大小不均一、分布不均匀,导致共混体系的内部结构不均匀。因此,聚合物的非均相体系在微观尺度上的化学组成和形态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共混材料的性能[1-3]。改善相容性获得结构稳定以及性能优异的聚合物共混材料主要采用增容技术:一是在共混体系中加入非反应性嵌段或接枝共聚物作为增容剂(物理增容)[4-5];二是在共混体系中引入其他化学分子与共混组分发生化学反应来提高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反应性增容)[6-7]。在增容加工过程中微观纳

    化工进展 2021年7期2021-07-28

  • 新型脉冲萃取塔存留分数与特性速度
    3-4],加入分散相易凝聚的聚并板[5]以及国内外开发的板环型折流板[6]、QH-1型扁环散装填料[7]和新型陶瓷复合塔板[8]等均体现出较好的性能;在改善两相流体流动方面,有采用轻重相交替进料[9]、以重相为分散相[10-11]和同向环流萃取[12]等方式;在强化液滴分散方面,通常在塔内引入外加能量,常见的有机械搅拌[13]、往复振动[14]和脉冲等方式。而脉冲萃取塔因无运动的内部件、检修方便和安全系数高等优点现已被广泛使用。本文提出了一种锥形穿流塔板,

    化工进展 2021年5期2021-05-31

  • 管型混合澄清槽内的液-液两相流的数值模拟
    了搅拌桨转速、分散相体积分数以及流体物理性质对方型混合澄清槽分离性能的影响。例如,Hartland 等[13-15]通过测定平均液滴滴径和相含率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预测了方型混合澄清槽中的液滴的滴径分布和液滴沉降时间,预测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吴雨馨等[16]通过SOPAT 平台、黏度计等设备系统地探究了液滴尺寸、密度差、黏度、温度、界面张力对混合澄清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滴直径与转速存在线性关系,界面张力对液滴尺寸存在较大影响,进而会影响澄清性能。叶思

    化工学报 2021年4期2021-05-15

  • 不同流量下T型微通道结构对液滴生成特性的影响
    0时,连续相对分散相的剪切力达到最大,液滴直径最小,频率最快。Sun等[13]用力分析的形式描述了气泡的生长过程,给出了气泡分离距离的定义。建立了气泡脱离直径预测的等效球理论模型,并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对模型进行了验证。Yagodnitsyna等[14]研究了矩形截面的T型微通道内不混溶液-液流动的流型,观察到了不同的流型,如平行流、弹状流、柱塞流、分散(液滴)流。发现了具有稳定波状界面的平行流(蛇形流)的新流型。以上研究均表明微通道结构以及两相流动方式对微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21年1期2021-04-16

  • 利托那韦过饱和溶液中相分离研究*
    中能够产生第二分散相[11-12],对于第二分散相形成过程中的相行为目前知之甚少。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蛋白酶抑制剂利托那韦,是艾滋病“鸡尾酒”疗法的重要组分,在控制病毒传播和控制病毒变异产生抗药性方面疗效显著[13],临床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抗逆转录药物联用[14]。利托那韦水溶性较差,已被证实在水介质中可形成第二分散相[15]。笔者在本研究选用利托那韦为模型药物,通过溶剂转移法考察过饱和状态

    医药导报 2021年3期2021-03-08

  • 新型锥式泡罩萃取塔内液滴的分散和液泛研究
    力的萃取体系从分散相液滴直径和液泛流速两方面,对分散相液体在连续相中的分散特性展开研究,力求为化工分离领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一定操作弹性及稳定性、对工业放大生产具有实用价值的萃取塔设备。2 实验部分2.1 实验装置与设备实验在内径为75 mm,高度为1 390 mm 的有机玻璃萃取塔中进行,实验装置如图1 所示。每块塔板上安装一个锥式泡罩,所有塔板(共5 块)通过定距轴串联起来,形成板间距为120 mm 的“板串”整齐地排列在萃取段内。图2 为锥式泡罩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20年6期2021-01-20

  • 局部几何构型对聚焦流微通道内液滴生成特性的影响
    中通常经验上将分散相入口通过拉丝处理形塑成锥形结构[35-38],以更好地实现液滴的可控制备。可见,目前文献中仍少有分散相入口通道结构及其与下游孔口协同对液滴生成特性的影响的相关报道。在模拟方面,目前针对多相自由表面流的模拟主要有拉格朗日式的界面追踪法(interface tracking)和欧拉式的界面捕捉法(interface capturing)。界面追踪法直接通过标记点跟踪界面的运动,如边界积分法(BIM)[39-40]、有限元法(FEM)[41]

    化工学报 2020年4期2020-05-28

  • PLA 增强改性PBS 共混物制备及性能
    聚合物共混物中分散相的形貌对其力学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使用SEM 对共混物试样的淬断面进行观察和拍照,如图2 所示。通过图2 可知,不同配比下,PBS/PLA 共混物微观结构都呈现典型的“海岛”状结构,分散相PLA 以颗粒状形态分散于基体PBS 中。在PBS/PLA (90/10)共混物中,PLA 分散相以较小的颗粒尺寸(1~2 μm)均匀分散在PBS 基体中。而随着PLA 含量增大至20%和30%时,PLA 分散相颗粒的粒径逐步增大至2~6 μm。可见,

    工程塑料应用 2020年5期2020-05-18

  • 固-固二元复合材料等效导热系数模型研究综述及评价
    构、排列方式及分散相体积填充率的函数。因此,根据分散相成分和结构等特点,复合材料等效导热系数计算模型可能具有不同的形式。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根据现有经验和理论模型、最小热阻法、热阻网络法、数值计算法、渐进均匀化方法、逾渗理论和分形理论建立了多种预测二元复合材料等效导热系数的理论方法[1-2],但这些方法在预测复合材料等效导热系数时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3],原因在于这些模型大多仅适用于特定的复合材料体系,普适性不高。因此,在应用等效导热系数模型分析复合材料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0年3期2020-05-07

  • 纳米α-FeOOH的制备及在煤-油共炼中的催化性能
    制备体系的液相分散相由水改变为乙醇,并添加不同分散剂,制备了纳米α-FeOOH,对其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并将纳米α-FeOOH作为催化剂应用到煤-油共炼中,考察其催化性能。1 实验部分1.1 原料FeSO4·7H2O(化学纯)、聚乙烯醇300((C2H4O)n,化学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ABS,分析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产品;氨水(分析纯)、乙醇(分析纯)、正己烷(分析纯)、升华硫(化学纯),天津市风船化学试剂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十六烷基三甲基溴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20年1期2020-03-27

  • 同向环流萃取装置的存留分数和液泛研究
    置,本文研究其分散相存留分数和液泛速度。分散相存留分数反映了流体流动的状态,是计算特性速度的关键流体力学参数。并且,分散相存留分数和液滴平均直径的结合可以直接计算出传质比表面积,对装置的传质效果和萃取效率有着重要的评估作用。液泛速度直接决定了装置的最大处理量,能够评价实验装置的可行性,并对装置工业过程放大的尺寸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2 实验部分实验采用的萃取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塔内径为0.1 m,在塔中央设置一块隔板,将塔内空间分为相等的两部分,塔板在隔板两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20年1期2020-03-26

  • 规整填料内高密度差液液两相流动模拟
    连续相,汞相为分散相,两相界面张力为0.375 N/m。汞相和水相的物理性质如表1所示。表1 模拟物系的物性 Table 1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imulated systems 1.4 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两种填料模拟计算域为两块波纹板之间的流体区域,如图2 所示,两者长度相同为68 mm,水平波纹板计算区域高度为10 个波纹板峰宽(120 mm),斜流波纹板填料计算区域高度为7 个纵向斜流波纹板交界点距离(119 mm),两者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2020年2期2020-02-07

  • PP/PA6共混比例对其水辅助注塑管件性能及微观形态的影响
    材料(PA6为分散相,PP为基体相)的WAIM管件为对象,采用实验手段探究分散相PA6的质量百分比对WAIM管件力学性能及其微观形态的影响规律与机理。1 实验部分1.1 主要原料PA6,TP-4208,中国台湾集盛公司;PP,PPH-T0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332K,韩国大林BASELL公司。3种材料的相关属性如表1所示。表1 实验所用共混物原料的相关属性1.2 主要设备及仪器塑料干燥机,DATD

    中国塑料 2019年12期2019-12-26

  • 高浓度乳液稳定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的因素。乳液中分散相液滴的粒径及其分布是影响乳液性质的重要因素,其随时间及环境的变化可用于评价乳液的稳定性。迄今,人们已发展了一些测量乳液分散相液滴粒径方法,例如,动态光散射法(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8-13、聚焦光反射测量方法(Focused Beam Reflectance Measurement,FBRM)14-18和光学显微镜法19,20。然而这些方法难以满足油田开采等领域对高浓度乳液中分散相液滴真实粒径及其分布

    物理化学学报 2019年4期2019-04-23

  • 变截面通道内流动聚焦微液滴生成数值研究
    挤压中间通道内分散相流体,使得分散相流体收缩变形,形成微液滴[4]。Anna等[5]设计流动聚焦通道,实验发现调控两相流量比可改变生成液滴的大小。Ward等[6]研究连续相流体进口压力对液滴生成的影响。另有许多学者对流动聚焦模型通道入口压力、通道深度、复合流动等方面进行了实验与模拟研究。通道尺寸对微液滴生成影响很大,而对于聚焦区域变截面几何结构对微液滴生成过程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构建了流动聚焦数值模型,采用Level Set方法对液滴界面进行追踪处理,研究

    云南化工 2019年1期2019-03-29

  • 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硅-苯乙烯对PLA/PBAT共混物相形态和应力松弛行为的影响
    ,从而起到减小分散相尺寸、稳定共混体系相形态、减小界面张力的作用[9-10]。纳米二氧化硅具有比表面积大、多孔性、高分散性、耐高温等特性,加入到PLA/PBAT共混体系后,能够阻碍分散相PBAT的应力松弛和“液滴”破裂,从而细化PBAT分散相[11-12]。S-2001是一种高效、耐低温冲击、耐候型具有“核-壳”结构的MBS型抗冲改性剂,其粒径大小约为40~60 nm[13]。本文通过添加具有“壳-核”结构的S-2001,运用流变学方法,研究S-2001对

    中国塑料 2018年12期2018-12-28

  • 液-液萃取过程中液滴分散特性的数值模拟
    决于搅拌流场和分散相的液滴滴径分布,最终体现在萃取两相间传质推动力、传质系数和比表面积,关键在于混合室中液-液两相混合要充分,不存在影响混合和传质效率的较大范围的漩涡,同时也不产生过强的剪切,从而在后续澄清槽内顺利实现分散相高效凝并,降低因相分离不充分而造成的萃取剂损耗[1]。混合室的合理搅拌应使分散相形成较窄的滴径分布并有合适的平均滴径,而且分散相在整个混合槽范围内有均匀流场分布。有关单相流系统中桨型、搅拌速度、桨叶直径和桨叶安装高度等对混合效果的影响已

    湿法冶金 2018年5期2018-10-15

  • 匀强电场下分散相液滴的聚并
    14419)当分散相多液滴悬浮于另一种不相溶的黏性液体并处于静电场中时,由于两相流体间界面特性与电特性的不同,在界面处会产生切向力和法向力,液滴在这种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或诱导表面不稳定现象从而导致聚并的产生[1-2].这种分散相液滴在另一种液体中的聚并行为是原油乳化液破乳脱水工艺中关键技术环节.电破乳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给乳化液施加外加电场,使分散相液滴极化变形、相互碰撞,使小液滴聚合为大液滴并在重力作用下脱离出来,最终实现油水两相分离.电破乳法以高效、无污染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2期2018-03-13

  • PP/EVA复合材料结构的分析
    烯 辐射交联 分散相 共混结构聚丙烯材料(PP)是一种广范应用的工程塑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能。EVA是一种优良的树脂,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橡胶一样的弹性,两者混合可得到不同性能的复合材料。因此,对EVA/PP体系的研究,报道较多。在文献中,研究者通过两种方式采用SEM对EVA在PP中的分散状态进行研究:1)直接喷金进行观察;2)采用有机溶剂把EVA相刻蚀掉,然后进行观察。研究者研究了EVA在PP中的分散情况,而PP在EVA中的分散研究报道基本没有。其原

    魅力中国 2016年44期2017-07-01

  • HIPS/HDPE共混物的动态黏弹行为与相形态
    PE基体与PS分散相之间较弱的界面相互作用。当HIPS为基体时,HDPE分散相粒子呈现较宽的尺寸分布;而当HDPE为基体时,PS分散相呈现双模尺寸分布,对应于两种不同类型的PS分散相粒子的存在。1%的纳米CaCO3对HIPS/HDPE(30/70)不相容共混体系起到了一定的增容效果,CaCO3纳米粒子主要位于HIPS/HDPE相界面以及HDPE连续相内;而微米CaCO3对该共混体系仅起到了增黏而非增容作用,CaCO3微米粒子仅位于HDPE连续相内。高抗冲聚

    材料工程 2017年5期2017-06-28

  • 微流控技术制备球形发射药及其表征
    于两相流速比和分散相的溶棉比(溶剂与硝化棉的质量比,简称S/N),水相与油相流速比对微球表观形貌、粒径大小的影响。2 实验部分2.1 试剂与仪器试剂: 乙酸乙酯,分析纯,成都市联合化工试剂研究所; D级硝化棉(NC),工业级,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主要仪器: 30 mL注射器,河南曙光健士医疗器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控制注射泵(LSP02-1B),保定兰格恒流泵有限公司; 日立公司TM-1000扫描电子显微镜; 北京中科科仪有限公司SBC-12小型

    含能材料 2017年9期2017-05-07

  • 涡轮萃取塔在林可霉素萃取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转速增高,分散相滞留率随之增高,林可霉素的萃取效果越好。在相同转速、轻相流量不变的情况下,重相流量越低,林可霉素的萃取效果越好。研究结果表明:涡轮萃取塔用于林可霉素的萃取是可行的。涡轮萃取塔;林可霉素;滞留率;萃取率林可霉素是有林肯链霉菌深层发酵产生的林可胺类抗生素,主要采用溶媒萃取的方式提取产物。目前林可霉素生产的提取设备大多为多级混合澄清槽,由于混合澄清槽设备体积庞大,占地面积大;占用大量的生产空间和区域;溶媒储存量非常大,生产资金占用量大,且混合

    当代化工 2017年3期2017-04-06

  • T型微通道中液-液两相流流动与混合过程分析
    ),另一种作为分散相(水),使分散相以离散的形式散布在连续相流体中,从而形成微液滴[23],在液滴内部实现不同流体间的混合。与传统的单相流混合技术相比,基于液滴的混合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每个液滴可以看作为一个单独的反应单元,液滴体系封闭,减少了相互污染;液滴相互独立可以进行大量的并行或顺序反应;离散液滴消耗的试剂量更少;更值得注意的是,利用液滴内部的运动与壁面的相互剪切作用能够有效解决分层流动造成的混合困难问题。近年来,许多学者在增强液滴内混合效率方面做了

    农业机械学报 2017年1期2017-02-08

  • 银-氧化锡复合材料中分散相含量的快速测定与全面表征
    化锡复合材料中分散相含量的快速测定与全面表征李 佳a, 赖奕坚a,b, 赵斌元a(上海交通大学 a.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b. 分析测试中心, 上海 200240)为改进、补充现有表征方法,提出通过化学处理分离分散相单独表征的新手段。采用浓硝酸消解AgSnO2,对分离得到的SnO2称重,滤液使用ICP测定杂质含量,实现了AgSnO2含量的快速测定。测定结果显示,SnO2的含量为(11.2±0.3)%,相对标准偏差为1.18%,与标称含量一致,具有良好的准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6年3期2016-12-22

  • SiO2/PEG200剪切增稠液体的制备及粘度性能分析
    SiO2粉体为分散相,PEG200为分散介质获得了不同质量分数的剪切增稠液体,并分析了SiO2质量分数及粒径对剪切增稠液体流变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欲提高剪切增稠性能,可通过减少分散相粒径,同时增加分散相质量分数来实现;但当分散相质量分数较高时,需要添加以无水乙醇为代表的稀释剂,降低液体的粘度,以获得分散均匀的剪切增强液体;同时为去除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气泡,需对制备的剪切增稠液体进行真空处理,但真空处理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过度损失。剪切增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6年4期2016-12-05

  • 原位微纤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混体系粘度比、分散相含量、弹性、相容性以及剪切拉伸速率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综述了原位微纤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对原位微纤复合材料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复合材料;原位微纤化;研究进展原位微纤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始于1970 年末,Takayanagi[1]和Helminiak[2]几乎同时将树脂与宏观纤维的复合概念扩展到分子水平的微观复合,他们将宏观纤维增强剂使用刚性高分子链或微纤替换,然后让其均匀的分散在柔性链高聚物基体中,制备了高强度兼高模量

    广州化工 2016年10期2016-09-02

  • 水辅助注塑PP/EVOH共混物制品的相形态与阻渗性能
    制品中PA6 分散相的变形和相形态与高压水推动熔体流动产生的强剪切作用密切相关,制品残留壁厚上内表层和外表层处分散相发生较明显的变形而呈纤维状,芯层中分散相主要呈液滴状。Liu 等[4]对WAIM 聚乙烯(PE)/PA6 共混物制品的相形态进行了研究,发现了相似的分散相形态分布规律。聚合物共混物的相形态受多个因素的影响[5-10],其中共混物的黏度比是一个重要因素[11-12]。Son 等[13]研究了黏度比对CIM 聚苯醚(PPO)/PA6 共混物平板状

    化工学报 2015年5期2015-08-21

  • 导向格栅规整填料萃取塔的操作性能
    用导向孔外缘对分散相液滴较强的切割作用,可有效地将大液滴破碎成小液滴,提高两相接触传质面积;同时,导向孔对液滴的扰动,也能促进液滴的表面更新,这两点都有利于提高传质效率。与FG 蜂窝状格栅填料中的圆孔相比,由于导向孔较强的切割作用,导向孔可以更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分散相的通过而减少连续相的过孔流动,降低连续相对过孔分散相的阻碍作用,从而有利于提高塔通量。此外,导向格栅规整填料仍沿用蜂窝格栅规整填料的基本结构,两相沿格栅板片表面流动 时,冲刷作用较强,对填

    化工学报 2015年5期2015-08-21

  • PA 6/EPDM-g-MAH/HDPE三元共混物的形态与性能
    -核包覆形态的分散相粒子以及界面特性对PA 6/EPDM-g-MAH/HDPE三元共混物冲击韧性的影响,为增韧PA 6提供一条新途径。1 实验部分1.1 主要原料与设备PA 6,K122,荷兰帝斯曼有限公司生产;HDPE,DGDA6098,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生产;EPDM-g-MAH,Bondyram®7001,以色列普利朗工业有限公司生产。SHJ-20型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南京杰恩特有限公司生产;PS40E5ASE型精密注塑机,日本日精

    合成树脂及塑料 2015年1期2015-03-28

  • PP/PS共混熔纺中相结构沿纺程的梯度演变
    集中在卷绕丝中分散相的形貌的观测,对纺程上梯度形貌演变的研究鲜有报道,而熔融纺丝经历了喷丝孔道中的剪切流场和出喷丝孔后的非等温单轴拉伸过程,所以研究熔融纺丝中不相容多相聚合物共混物的形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Yuan Mei等[2]研究了聚丙烯/聚苯乙烯(PP/PS)共混物在剪切流场中PP分散相形态的发展,用不同的液滴形变模型来预测分散相形态并与实际观测值进行比较。A.D.Padsalgikar等[3]研究了以PP为分散相的PS/PP共混物在低纺速下熔融纺丝过

    合成纤维工业 2015年4期2015-03-25

  • 微通道内液滴成型的模拟研究
    的流速范围内,分散相流速对液滴大小几乎没有影响,但没有分析液滴形成过程。Thorsen等[9]在截面尺寸为35 μm×6.5 μm的T型微通道内控制液滴的生成,实验研究了液滴在通道内的排列方式和液滴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力,认为剪切力和界面张力是液滴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在扩散出口处发现了6种不同的液滴排列方式,提出了微液滴在不平衡系统中的自组织理论,但没有研究黏度及流量等对液滴生成的影响。Garstecki等[10]研究了T型微通道中气泡和液滴的生成机理,认为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3期2015-03-08

  • 长支链聚丙烯增容聚丙烯共混物的研究
    、图4和图5。分散相尺寸通过Image Plus 6.0计算得到。图3(a)是未加入增容剂的纯组分,相界面清晰,分散相形貌不规则。图3(b)是加入5%LCBPP的PP/PS。图3(c)是加入5%PP-g-MAH 的PP/PS。图3给出了PP/PS体系70/30组分的SEM,放大倍数是1000。从图3可以看出,将LCBPP加入之后,发现PS分散相尺寸略微降低、分散均匀,并且呈现出更加规则的分散相形态。然而,加入相同含量PP-g-MAH的体系,PS的分散相尺寸

    中国塑料 2014年5期2014-09-11

  • 往复振动筛板塔对低界面张力体系萃取过程的强化
    液泛点[3]和分散相液滴破碎概率[4-5]的研究到轴向混合[6]和放大设计[7]方面的研究层层深入,但研究也仅是局限于高界面张力或中等界面张力的体系[7-13],对低界面张力体系的研究少之又少。长期以来低界面张力体系被认为在机械振动萃取塔中进行萃取可能引起严重轴向混合甚至发生乳化现象,但是仍缺乏一定的实验数据作支撑。为了通过实验数据探究并说明低界面张力体系在振动筛板萃取塔中的性能,本文采用低界面张力的正丁醇-丁二酸-水体系,在内径φ50 mm的往复振动筛板

    化工进展 2014年11期2014-08-08

  • 分散相微观形态对稠油乳状液流变性的影响
    124010)分散相微观形态对稠油乳状液流变性的影响陈 锐1, 邢晓凯1, 张坤勋1, 宁雯宇1, 王 宁2(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管道输送安全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 102249; 2.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辽宁盘锦 124010)以辽河油田锦45区块22-023号井稠油和矿化水为实验原料,采用等效黏度的方法,制备了与现场性质相近的稠油水乳状液。研究了分散相微观形态对稠油水乳状液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分散相浓度较低时,乳状液流变性符合Bingha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4年4期2014-07-31

  • 分相罐的选型设计
    长度计算(1)分散相和连续相的确定对于液—液两相分离,首先要明确分散相与连续相,Selker和sleicher提出了依据θ值判断分散相和连续相的方法:式中QL,QH分别为轻相和重相的体积流量,m3/s;ρL,ρH分别为轻相和重相的密度,kg/m3;μL,μH分别为轻相和重相的粘度,Pa·s。分散相选择与θ值大小有关,见下表。θ分散相与连续相判定轻相为分散相轻相可能是分散相轻相重相可能是分散相,设计按两种情况考虑重相可能是分散相重相是分散相<0.30.3~0

    化工管理 2014年21期2014-06-11

  • 超临界CO2 辅助挤出制备PP/POE共混物微观形态与性能
    ,如何有效降低分散相弹性体粒子的平均粒径,并使其均匀分布于聚合物基体中就尤为关键。因而若不采用其他辅助方法,只是采用普通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直接熔融共混挤出制备PP/弹性体共混体系是很难获得粒径小且分布均匀的分散相以及韧性得到明显提高的共混体系。在熔融共混过程中,已有一些辅助方法,如添加相容剂[23](可降低共混体系的界面张力,进而促进分散)、超声分散法[24]或添加刚性粒子协同增强增韧[21]等,被用来促进分散相在基体中的分散。超临界流体(尤其是超临界CO2

    中国塑料 2014年12期2014-04-13

  • PS/PP共混熔纺纤维中分散相梯度分布研究*
    混纤维中发现了分散相的梯度分布[2-6],但是还不能实现梯度结构的有效控制。倘若在共混纤维的制备过程中,能够实现功能性分散相梯度变化的有效控制,使分散相集中分布在纤维的芯层或者表层,这样既能保证提高产品的功能性,又可以大大降低分散相的用量,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通过对共混纤维中梯度结构的研究来掌握共混纤维中分散相的梯度分布的机理,就有可能实现分散相的分布控制,从而可以制备出多种功能性纤维。例如,通过共混方法制备阻燃性纤维时,阻燃剂的含量高虽有很好的阻燃效

    产业用纺织品 2013年9期2013-10-14

  • 乳化液在铝板带轧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润滑;冷却;分散相;浓度;油膜1.乳化液的特性两种互不相溶的液相,一种液相以0.1~100μm的微小液滴的形式,均匀的分布于另一种液相中,形成的两相平衡体系,称为乳化液。乳化液的组成主要是基础油、水、乳化剂和各种添加剂。在乳化液的两相平衡体系中,含量少的称为分散相,含量多的称为连续相。若分散相是油,连续相是水,则形成O/W型乳化液,反之则形成W/O型乳化液。铝板热轧一般使用O/W型乳化液,其基本性能如下:(1)无毒、无味,维护管理方便,使用周期长,并且破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16期2013-09-09

  • 油水乳化液分散相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7)油水乳化液分散相动力学的研究进展刘 阁,陈 彬,张贤明,黄 朗(重庆工商大学 废油资源化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庆 400067)根据乳化液分散相液滴的发展历程以及运动状态,从分散相液滴受力变形、聚集、碰撞及其聚结与破裂等几个方面综述了乳化液分散相动力学的研究进展。并就分散相几种运动状态的界定条件、液滴聚结与破裂机理以及系统全面的研究方法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分散相动力学的研究思路。乳化液;分散相;动力学;液滴石油产品在使用中极易混入水分,这会

    石油化工 2012年11期2012-11-09

  • 乳化油液水击谐波破乳技术的机理研究
    此基础上建立了分散相液滴的力学平衡方程,并进行了水击谐波破乳实验。分析和讨论了在水击谐波场中分散相液滴由于受到水击谐波强迫振动力而相互聚集的原因和特点,从分散相液滴的聚集、变形、碰撞和聚结等几个阶段探讨了水击谐波破乳的机理,得到分散相液滴在水击谐波场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水击谐波场中分散相液滴在一定波长范围相互聚集,水击谐波的频率对分散相液滴聚集有一定的影响;随分散相液滴粒径和密度的增大,分散相液滴聚集能力增强,有利于破乳。乳化油液;破乳机理;

    石油化工 2011年6期2011-11-09

  • 流场下不相容聚合物共混物分散相形态的研究进展
    容聚合物共混物分散相形态的研究进展何郁嵩,黄亚江*,李光宪(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介绍了流场下不相容聚合物共混物分散相形态及演变研究进展,并指出这是获得性能优异共混材料的关键。在流场下,不相容共混物分散相尺寸由破碎和凝聚等动力学过程决定。鉴于模型的理想化,早期研究主要针对牛顿流体,且分散相的变形、破碎和凝聚等理论均发源于此。对于聚合物共混物,其在本质上与牛顿流体有很多相似之处,然而,独特黏弹性质却

    中国塑料 2010年10期2010-11-30

  • SM A增容 ABS/PA6共混体系的形态和力学性能❋
    图形处理软件对分散相颗粒的形态进行了系统测试,提出用重均直径 dw和单位体积分散相的界面面积二个统计量定量表征分散相颗粒在基体中的形态和分布,研究了增容 ABS/PA6体系与未增容 ABS/PA6体系下组分形态,相转变,动态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1 实验部分1.1 原 料ABS(牌号 PA747)为奇美公司产品;PA6(牌号 1013B)为日本宇部公司产品;SMA(MA含量为18%)为上海石化产品.使用前,所有含有 PA6的材料于 80℃真空干燥烘箱中干燥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3期2010-09-11

  • 陶瓷膜乳化法制备O/W 乳状液
    分散的液体称为分散相,另一种液体则称为连续相。水包油乳液(O/W)则是一种分散相为油相、连续相为水相的乳液,广泛应用于药物的控制释放、化妆品、食品以及其它化工行业中。膜乳化法是在乳化分散领域所使用的新方法,最早研究可以追溯到1988年,Nakashima等制备出硅砂多孔玻璃膜并用来乳化,其原理是给分散相一定压力使其穿过微孔膜而在膜表面形成液滴,连续相在磁力搅拌的作用下产生剪切力对膜面的分散相液滴形成冲刷作用,液滴的尺寸超过临界大小时就从膜表面剥离,液滴的表

    陶瓷学报 2010年2期201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