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圈球

  • 我为世界冠军做球拍
    ”和“旋转”的弧圈球黏性胶皮在津成功研发,并被确定为国家乒乓球队专用器材,一个全新的民族品牌“友谊·729”诞生了。截至2023年5月,中国乒乓球队117 人成为世界冠军,使用“729”的就有 64 位:邓亚萍、马文革、刘国梁、王楠、郝帅……这些冠军所用的套胶中,不少出自天橡所第二代研发工程师田万辉之手。在田万辉的办公室,橡胶制品无处不在,一块块大大小小的胶皮如同片片“拼图”,拼出企业成长伴随中国乒坛发展的往事。“临危受命”进行研制“别看如今729 为国内

    文萃报·周二版 2023年37期2023-09-18

  • 乒乓球运动状态变化的动力学特征及其在搓球和反拉中的应用研究
    上升期回击加转弧圈球不易出界和上升期搓球摆短不易下网解释为“在旋转没出来前进行回击”等现象,对诸多技术运用的动力学解释明显不科学。出现以上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前期乒乓球理论对乒乓球运动状态变化的动力学特征研究较少(乒乓球技术运用动力学特征方面的“理论”明显落后“实践”)[1-4],对相关动力学原理的普及也远远不够。鉴于此,本研究拟对乒乓球球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动力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其在搓球和反拉中的合理应用进行解释,以期“抛砖引玉”,使教练员和运动员们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2年6期2022-11-28

  •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弧圈球技术发展的定量研究
    反手拉下旋球的弧圈球技术使用率最高,也是在比赛中抢攻和相持环节中的主要得分技术,是需要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因此,该文选取了这4个弧圈球技术来对运动员进行测试,量化运动员弧圈球技术击球的五要素,从数据上来发现运动员在不同年龄阶段之间的差距。2 实验对象与方法2.1 实验对象实验对象为中国乒乓球学院少年班中10~18 岁的青少年运动员,其中男运动员23 人,女运动员11 人。按照国际乒联2020年最新公布的青少年系列比赛文件中对于不同组别年龄的划分,将此次实验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22期2022-09-16

  • 乒乓球轨迹预判及弧圈球的物理模型研究与仿真
    面主要可以分为弧圈球、削球、接发球、搓球等。其中,弧圈球是一种强烈的上旋球,它的特点是既有强大的攻击力,又有很强的稳定性。由于它的旋转力度非常强,因此,虽然它是上旋球,却从传统的上旋球中分离出来成为单独的一类。当今的弧圈高手比比皆是,其中我国的马龙等运动员,都以拉弧圈球见长。可见,弧圈球几乎已经成为职业运动员的一种必备打法。1 弧圈球二维轨迹对飞行中的弧圈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图1 乒乓球受力分析示意图乒乓球重力表达式如下:其中ρp为乒乓球的密度,d

    科技风 2022年17期2022-07-30

  • 乒乓球正手弧圈球技术特点、教学训练与常见错误的分析与研究
    庆乒乓球正手弧圈球技术特点、教学训练与常见错误的分析与研究尹 庆四川体育职业学院,四川成都,610041。近年来,国际乒乓球水平的高速发展对中国乒乓球队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和更严格的挑战。中国乒乓球队想要保持在国际赛场上的统治力,必须面对新形势探索新的训练方法,强化运动员基本技术。在当今国际国内的乒乓球赛场上,正手弧圈球技术起到主导性作用。本文以乒乓球正手弧圈球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正手弧圈球技术特点、教学训练和

    四川体育科学 2022年1期2022-01-18

  • 对林高远、马龙接发球技术使用对比分析
    球当中,反手的弧圈球也比正手弧圈球的关联度更高。在反手弧圈球使用时,林高远擅长的斜线的使用率虽然比直线多,但是关联度却没有直线高。2.1.2 接发球进攻总失分率与各项进攻技术失分率灰色关联度对比分析通过对表4接发球进攻总失分率与各项进攻技术失分率灰色关联度、使用率排序发现,失分率关联度的排位和得分率具有显著差异。表4 接发球进攻总失分率与各项进攻技术失分率灰色关联度、使用率排序林高远的台内拧拉技术使用率较高,所以在失分率的关联度上,拧拉技术也是排在第一、第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年12期2021-12-18

  • 浅谈步伐训练及其在正手拉弧圈球中的应用*
    手衔接起来;拉弧圈球和中台的攻球由于需要腰部发力,甚至会出现身体的腾空姿态,就需要用到跳步来保持身体的稳定性。2.3 高级阶段的步伐训练随着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击球的速度变快,落点的范围变大,球的旋转变强,回合增多,这对运动员步伐移动能力的要求就更高了,单一的步伐移动已经无法对运动员的技术做强有力的支撑,往往需要复合式的步伐来保证回球的质量。如在发球强攻的“前三板”战术中,就需要通过跨步、跳步、碎步和交叉步来进行移动。3 乒乓球步伐训练中应处理好的关系步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21年5期2021-04-11

  • 乒乓球拉球技巧及训练方法探讨
    打。(三)反拉弧圈球的练习进行乒乓球来球训练是另外一个重点内容是反拉弧圈球,这种来球训练比较高级,若是运动员能够学习并掌握这种技巧,那么在许多比赛中就有了主动权。第一,运动员需要自身发力而不是通过对方的旋转球来达到自己的拉球力量;第二,反拉弧圈球的摩擦力需要更薄,也就是说完成乒乓球顶部或者上部的摩擦,这不仅需要来球所带来的旋转力,还需要自己能够打摩擦球。也就是说,运动员在进行反拉球时能够通过自己发力,那么命中率就会大大增加。在具体练习过程中,当对方击打乒乓

    灌篮 2020年10期2020-11-24

  • 乒乓球运动员主要进攻技术膝关节负荷特征研究
    球技术、正手拉弧圈球技术、反手拉弧圈球技术是乒乓球比赛与训练中最为常用的进攻技术。为了解乒乓球运动员在日常技术训练中膝关节的生物力学负荷特征,本研究通过三维运动学影像、逆动力学计算等方法,分析不同性别乒乓球运动员在完成上述3种主要进攻动作过程中的下肢运动学、动力学特征,对预防乒乓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提高运动成绩和提高乒乓球运动员停训后的生活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可为大众乒乓球爱好者的膝关节防护提供一定的借鉴。另外,本研究还将引发后继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5期2020-09-04

  • 探究为何不同地区“球感”不同
    通过对运动中的弧圈球进行受力分析,得出不同地区由于海拔不同,会影响弧圈球的飞行轨迹的结论。本小组还通过受力分析进行数值计算,计算了香蕉球、电梯球及混合旋转球的具体受力情况。计算出海拔的变化如何影响弧圈球的飞行。本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有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将弧悬球根据战术需要进行调整。引言在足球项目中,弧圈球是一项高级操作。相比起乒乓球而言,足球的弧圈球需要对球有更好的控制力。而弧圈球的实战价值极高,尤其是在任意球中。大家在比赛中见到梅西、C罗等球星踢出的电梯球、

    奥秘(创新大赛) 2020年7期2020-07-27

  • 对第53届世乒赛男单八强选手第四板技术的统计分析
    有六种,分别是弧圈球、摆短、劈长、推挡、放高球和扣杀高球技术。值得注意的是弧圈球技术使用的次数最多有271次,期中出台的弧圈球技术使用为247次,台内的弧圈球技术使用24次,弧圈球技术的使用方面出台球明显高于不出台球。这是因为比赛打到第四拍的时候台内连续摆短的难度增加,加上选手们前三板积极主动进攻比较多,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出台球的比例增加,所以出台弧圈球使用的比例也随着增加。排在使用次数第二多的是推挡技术,第四拍进攻技术的明显增多,比赛中呈现出两种比赛局面,

    灌篮 2019年16期2019-11-25

  • 浅析弧圈球技术在乒乓球综合实战中的作用
    菁◆摘  要:弧圈球技术具有飞行弧线低、速度快、落点稳定易控制等特点。由于弧圈球技术具有较强的进攻性,成为很多运动员得分的重要手段,所以笔者将通过设置对照组,进行分类研究对比,从不同的角度对乒乓球弧圈球技术在乒乓球综合实战中的作用进行探究,为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作出贡献。◆关键词:乒乓球;弧圈球;综合实战1研究目的与意义弧圈球技术具有稳定性高,进攻性强等特点,是目前的主流打法也是重要得分手段。在比赛中合理运用弧圈球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获胜几率。分析弧圈球

    速读·上旬 2019年9期2019-10-21

  • 分析弧圈球在历史上的发展
    了新的技术——弧圈球,其反映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变革的时代,该文通过回眸和思索弧圈球发展的过程为乒乓球运动持续发展提供思路。关键词:乒乓球 弧圈球 发展 技术特点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2(b)-0247-03乒乓球运动由英国人在19世纪发明的。其是网球衍生出来的一项运动项目,由于科学的发明,出现了赛璐珞材质制成的球,根据在乒乓球击打发出的声音,故而命名为“乒乓球”。任何一项竞技体育项目必须具备人类接受的特征

    科技资讯 2019年5期2019-05-14

  • 乒乓球规范的技术动作对业余爱好者的重要性研究
    反手攻球动作、弧圈球动作都极具力量和美感。规范动作的美感还体现在动作的流畅及力量的整合性上,可以这样简单地理解:如果某个动作不好看、不美观,那么这个动作就不规范,也许看起来动作很像是那么回事,但总觉得不舒服或别扭,那是因为只是模仿了表面,而深层次的运动力学和理念没有掌握到。所以的规范动作,其实也是个相对概念,在乒乓球发展及器材的发展变化中,规范动作其实也一直在改变,从最早的近台快攻到高吊弧圈球,再到现在的前冲弧圈球,动作都是在进化的。而且中国的规范动作和欧

    运动 2018年6期2018-06-22

  • 基于数据挖掘算法的弧圈球技术研究
    罗红摘 要:弧圈球在乒乓球技术中是比较关键的技术之一,正确使用弧圈球技术能够让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获得最佳战绩,能够充分地发挥出弧圈球的威力。在分析弧圈球技术层面以及战术方面特点的基础上,综合数据挖掘技术基本理论分析了关联规则的数学模型和算法流程;最后对某省乒乓球运动员的弧圈球技术使用情况进行了数据挖掘,剖析了使用不同弧圈球技术后的得分和失分情况,从而为教练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提出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关键词:弧圈球;乒乓球;数据挖掘;关联规则中图分类号:G846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2018-05-14

  • 关于多球训练对提高郑州大学乒乓球主项班技术水平的研究
    手摆短+侧身拉弧圈球供球者发台内下旋球到训练者的正手位,训练者上前摆短;然后供球者再发下旋长球到训练者的反手位置,训练者侧身拉弧圈球。练习二:推侧扑供球者发长台下旋球到训练者的反手位置,训练者反手拉弧圈球;然后供球者发长台上旋球到训练者的反手位,训练者侧身正手冲拉;最后供球者发长台上旋球到训练者的正手位,训练者扑正手。练习三:两点拉弧圈球供球者发长台上旋球到训练者的正手位,训练者正手拉弧圈球;然后供球者发长台上旋球到训练者的反手位,训练者侧身正手拉弧圈球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6期2018-04-20

  • 攻防组合训练对于提高郑州大学乒乓球主项班学生技术水平的研究
    球、搓球、正手弧圈球等技术。2.2、研究方法实验法:将郑州大学乒乓球主项班的16名学生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通过对实验组进行攻防组合的基本功训练方法,对照组进行一般基本功训练方法,探析攻防组合的基本功训练方法对于郑州大学乒乓球主项班学生技术水平发展的影响。3、研究内容与分析3.1、攻防组合的基本功训练内容阐述攻防组合的基本功训练是一种即有手功的训练 (包括技术动作的巩固、攻防转换等)也有脚功的训练(包括左右移动、前后移动等)的组合训练方法。比如,一个人防守,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6期2018-04-20

  • 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正手弧圈球技术稳定性的作用研究
    力量”、“正手弧圈球”并含“核心力量训练”为关键词,查阅了进10年来的文献发现核心力量训练在乒乓球领域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特别是核心力量训练结合某项专项技术的关系的论证的研究更加少,比如核心力量训练和正手弧圈球技术研究的成果只有一篇。因此,本文以此为着力点,以肇庆市体校乒乓球学员为实验对象,通过查阅前期的相关文献资料设计一套核心力量训练方案,并验证核心力量训练对于乒乓球运动员的正手弧圈球技术稳定性提升的关系,从而达到为核心力量训练在乒乓球当中的运用提供理论

    运动 2018年3期2018-04-09

  • 少儿乒乓球启蒙阶段反手弧圈球实训方法及效果的研究
    儿启蒙阶段反手弧圈球教学对象、内容及方法为7-9岁的少年,他们学习乒乓球1-3月左右时间乒乓球基础训练,在对乒乓球有最基本的了解以后,进行学习反手弧圈球。少儿启蒙阶段反手弧圈球初期阶段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2)多媒体教学法;(3)讲解法;(4)分解教学法;(5)完整教学法;(6)动作练习法;(7)念动训练法;(8)游戏法。以上8种教学方法以外,对于少儿启蒙阶段反手弧圈球训练方法还有多球训练法、单球训练法、不同落点的练习、定点练习以及比赛法等,由于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14期2018-03-03

  • 对乒乓球正手弧旋球的研究
    技术,其基础是弧圈球技术,一个运动员的技术水准取决于乒乓球的步法情况。同时每个运动者打乒乓球是一种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而打好乒乓球又为这种健康快乐的生活增添了别样的情趣。希望大家在这种健康快乐中提高乒乓球正手弧圈球技术。1、研究结果与分析1.1、技术细节1.1.1、准备姿势两脚开立,左脚在前,右脚稍后,收腹、含胸、屈膝,身体稍前倾,重心落在两脚之间。1.1.2、引拍腰与髋稍微地向右侧转一下,其重心放在右脚掌稍微往前的外面,将右肩下沉一点,左肩向来球的方位转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15期2018-03-03

  • 试谈乒乓球正手快攻、弧圈球教学中“重心交换”说法
    乓球正手快攻、弧圈球教学中“重心交换”说法荣银超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 新郑,451150。“重心交换”是正手快攻、弧圈球基本技术教学中的“热词”,但是通过观摩乒乓球教学视频、查阅相关实验研究数据,显示:传统“重心交换”说法应用到正手快攻、弧圈球教学规范动作中时,与动作实际情形并不匹配;提出:正手快攻、弧圈球教学规范动作过程中,腿部的动作主要因应击球过程中的髋部转动,而不是重心的移动;乒乓球教材中对技术动作的描述应基于所描述对象本身面貌、特征,给予准

    四川体育科学 2018年1期2018-02-10

  • 乒乓球优秀横拍运动员前4拍战术双因素组合分析模型及其应用
    合并,统称为“弧圈球(攻球)”,其原因是:1)随着乒乓球技术的高度发展,许多优秀运动员的弧圈球技术融旋转与速度为一体,在很多情况下,很难精确地将其区分为弧圈球或是攻球[7];2)由于乒乓球战术复杂多变,种类极其繁多,将弧圈球和攻球合并,可以使战术相对集中,能够更加清晰地挖掘战术的特征。另外,鉴于上述同样的原因,将运动员的反手拧归为挑打技术类。依据表1的观察指标,采集了乒乓球比赛中每一拍击球的技术和落点及每个回合的得分信息。2名乒乓球专业人员分别独自观察了5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6期2018-01-03

  • 乒乓球削球打法的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的研究
    后近台快攻以及弧圈球打法的出现给削球选手的防守带来很大困难,慢慢地弧圈型打法开始称霸乒坛。由于弧圈球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削球打法无法跟上节奏,削球技术打法成为“鸡肋”打法,但是由于乒乓球的攻防特点,削球技术打法依然有存在的意义。因此在此情况下应亟需探索出一条削球的发展道路,使削球打法在乒坛占有一席之地至关重要。1 削球打法的发展现状及问题从1926—1951年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欧洲运动员占有绝对优势,这全都得易于削球技术打法的使用以及球台器具的帮助,带领欧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21期2017-11-28

  • 王皓马琳正手直板弧圈球技术的运动学特征对比分析
    皓马琳正手直板弧圈球技术的运动学特征对比分析张晓栋1,张志伟2,肖丹丹3,吴 瑜4(1.华北电力大学体育部,北京102206;2.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北京198504;3.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61;4.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运用瑞典产QUALISYS-MCU500红外远射测试系统,对王皓、马琳正手弧圈球的动作技术进行了测试。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了王皓和马琳正手弧圈球动作技术的运动学特征与异同,以期为乒乓球动作技术的科学诊断与训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5期2017-11-13

  • 浅谈乒乓球削球打法技战术的发展趋势
    削球手突破了对弧圈球以往的旋转与力量压制,从一直被动挨打到主动反攻的技战术组合逐渐成熟,削球运动员扎实的基本削功,配合旋转多变的削球手法,并针对弧圈球进攻的前四板集中训练,未来的乒乓赛场,将会涌现一批更加优秀的削球运动员。关键词:乒乓球、削球一、削球打法的现状在当今弧圈球时代,削球打法的处境可以说是很难。弧圈球技术的发展,遏制了单一防御型削球打法,但随着削球手技战术打法的变革,以及比赛器材合规则的调整,近三年削球打法重新活跃在世界大赛中。女子削球代表手金宋

    体育风尚 2017年10期2017-05-30

  • 浅谈正手前冲弧圈球对乒乓球比赛制胜分的影响
    )浅谈正手前冲弧圈球对乒乓球比赛制胜分的影响□ 李本源(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广东 珠海 519090)当今时代,社会各界都比较重视体育的发展,目前乒乓球在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更新,希望能够通过技术的创新来进行完善。正手前冲弧圈球技术对于乒乓球的发展来说,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正手进攻技术,当然也是目前情况下乒乓球运动员最擅长使用的正手进攻方式之一。本篇文章通过对正手前冲弧圈球的分析简要的探讨了其对于乒乓球比赛制胜分的影响,希望能够对今后的乒乓球比赛起到一定的帮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22期2017-03-11

  • 高中体育课乒乓球专选班正手前冲弧圈球技术现状调查
    -01摘 要 弧圈球具有稳健性好、上旋力强、攻击力大的特点,结合其特点,对正手前冲弧圈球技术动作要领进行分析。本文对我校体育课乒乓球专选班正手前冲弧圈球质量和技术水平的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和改进拉正手前冲弧圈技术的建议。关键词 弧圈球 前冲弧圈球技术 现状调查日本在整個20世纪50年代占据了世界乒坛的主导地位,其独到的远台长抽风靡天下,把靠削球取胜,占据世界乒坛十几载的欧洲人拉下来,使乒乓球竞技运动进入主动进攻时代。与此同时,中国队准确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7年1期2017-02-13

  • 弧圈球打法回顾与展望
    球单项运动学校弧圈球打法回顾与展望梁斌/天津市南开区全国重点乒乓球单项运动学校本文通过资料统计综述分析,对当今世界乒坛的五大流派加以分析以说明弧圈球的重要性及不可替代的地位。并以不同时期弧圈球打法优秀运动员为调查对象,说明不同年代弧圈球的技术特点及相应的变化,从而进一步探讨乒乓球由小球改为大球后,在速度、旋转相对下降的情况下对弧圈球技术的积极影响、发展、方向和具有美好前景的未来,以及此技术在乒乓球运动与比赛中的威胁力和极强的生命力。希望本文能为弧圈球技术的

    大陆桥视野 2016年16期2016-12-28

  • 浅析如何练好乒乓球正手加转弧圈球
    乒乓球正手加转弧圈球是乒乓球比赛中最常用的一项基本技术。掌握好正手加转弧圈球技术在比赛中占据优势。正手加转弧圈球技术特点是力量大、速度快、技术使用的稳定性高,在进攻时,正手加转弧圈球在击球的时间和空间方面有较多选择余地,可以根据来球性质进行调整。正手加转弧圈球技术飞行弧线高、上旋很强、速度较慢,但落台后向下滑落较快,对方回击容易出高球,甚至出界,可以直接得分或为扣杀争取机会。它是对付削球、搓球和接出台发球的重要技术。因此其威力也是所有弧圈球技术中最大的。我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9期2016-12-12

  • 青少年乒乓球正手弧圈球技术的教学与分析
    少年乒乓球正手弧圈球技术的教学与分析许田宇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 200234)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科研方法,对青少年乒乓球正手弧圈球技术的教学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归纳了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对正手弧圈球技术学习的作用,并结合教学实践,对青少年在学习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与教学方法,为青少年乒乓球技术教学提供一些借鉴。青少年 正手弧圈球技术 教学方法 分析该文针对青少年的乒乓球正手弧圈球技术学习过程,研究青少年身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8期2016-11-28

  • 新材料乒乓球正手前冲弧圈球技术的训练学思考
    乒乓球正手前冲弧圈球技术的训练学思考刘德会,梁国力正手前冲弧圈球技术是乒乓球战术体系中的一项基础且重要的技术,新材料乒乓球采用不可燃塑料,材质的不同带来技术的变化。新材料乒乓球的推广,势必带来技术的革命,尽快适应新材料,提高击球的命中率和质量。本文从技术理论和训练方法两个方面来探讨新材料乒乓球前冲弧圈球技术的训练,为提高乒乓球弧圈球教学与训练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新材料;乒乓球;正手前冲弧圈球技术;训练学1 前言国际乒联决定从2014年7月1日起,在国际比赛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年10期2016-11-28

  • 中国乒乓球运动员郭跃的反手拉弧圈球技战术分析
    员郭跃的反手拉弧圈球技战术分析□何磊(鞍山市体育运动学校辽宁鞍山114000)反手反拉弧圈球技术不仅具有速度快、威胁大等特点,对正手位和相持能力的提高也能起到积极的互动作用。无机时代,随着球速减慢,旋转减弱,反手反拉弧圈球技术正被愈来愈多的优秀运动员所掌握和使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录像观察法对郭跃在49、50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的反手拉弧圈球技术在发球段、接发球段、相持段的使用率和成功率进行统计、分析。对其反手拉弧圈球在三段中的合理运用提出一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16期2016-09-22

  • 乒乓球运动核心技术分析①
    致认可。1.3弧圈球打法阶段主导技术弧圈球打法是在快攻型打法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这种打法最初来源于韩国队员,开始时许多运动员不能适应对这种强烈的上旋,因此,韩国队一举夺冠。而同时期的世界各国迅速接受并普及此打法,我国将此技术发展壮大,并结合自身特点进行革新,在天津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发挥出色,荣登世界乒坛之巅。2 主导技术影响因子分析乒乓球比赛中,影响比赛结果的关键因素是主导技术的运用,而击球质量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这些因素被称为致胜因素群,而在其中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22期2016-09-09

  • 新材料乒乓球对弧圈球技术训练的影响初探
    新材料乒乓球对弧圈球技术训练的影响初探刘德会,李辉辉(广东开放大学基础教学部, 广东 广州 510091)本文从新材料乒乓球的特点以及新材料弧圈球技术训练2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提高乒乓球弧圈球教学与训练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新材料;乒乓球;弧圈球技术;训练为了推动乒乓球运动在世界范围的普及和推广,使乒乓球比赛具有更强观赏性,国际乒联决定从2014年7月1日起,在国际比赛中逐步使用新材料乒乓球。新材料采用不可燃塑料,新材料乒乓球材质的变化必然带来技术上的

    运动 2016年16期2016-03-11

  • 体育院校乒乓球专选班学生技战术分析
    下旋和抢拉正手弧圈球的全天集训,而对照组按照正常上课程度(1周3节课时)进行学习此项技术,1周后对此项技术进行测试,即每10个球的成功率和每个球的质量,成功6个为及格线。2.3 专家访谈法通过和长期任教与乒乓球教学或从事乒乓训练工作的专家们前辈们交谈,了解关于乒乓球专选班的学生的技战术情况及训练情况。3 结果与分析3.1 体育院校乒乓球专项学生的基本功情况运动训练专业的专选班学生基本功水平和教育系专选班学生基本功水平不相上下。但是经过一定的集训,学生的基本

    少年体育训练 2015年9期2015-11-11

  • APAS三维影像解析系统对动作技术分析的基本方法
    乒乓球正手拉弧圈球 分析方法中图分类号:G8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5-0122-03乒乓球的变化博大精深,打法繁多,弧圈球技术作为当今的主流技术,深深的影响着乒坛的技术格局,弧圈球作为最基本的同时也是威胁性很强的进攻技术,有着研究的必要性。本文从三维影像解析系统的基本模块、三维影像系统对乒乓球正手拉前冲弧圈球和高吊弧圈球技术分析的基本操作为例,介绍APAS三维影像解析系统的基本操作过程,从而为进行运动学分析的学者提供

    武术研究 2015年5期2015-07-25

  • 关于乒乓球运动员正手反拉弧圈球的综述性研究
    最快的便是男子弧圈球。正手反拉弧圈球技术在弧圈球技术具有的进攻性特点使其成为比赛中主动进攻、获得得分的关键技术,所以,要想成为良好的乒乓球运动员,就必须努力掌握这门技术。本文主要是研究运动员的正手反拉弧圈球技术,分析其运用特征,并找出其不足之处,从而达到找出这项技术及其相关配套战术的使用技巧和规律的目的。【关键词】乒乓球 弧圈球 调查分析 建议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9.025

    南北桥 2015年9期2015-05-30

  • 乒乓球反手弧圈球技术的运动学分析——以吉林省青少年乒乓球男运动员为例
    0)乒乓球反手弧圈球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以吉林省青少年乒乓球男运动员为例王犇(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00)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以吉林省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反手弧圈球技术肩肘腕关节的运动学参数进行分析与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反手弧圈球技术肘、腕关节角度变化、角速度呈现相同的趋势,反手弧圈球技术在实战中为打法和战术服务,分化出较强的个体差异,体现在关节活动的顺序为多重分配方式,不是典型的上肢鞭打动作。乒乓球 反手弧圈球技术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4期2015-01-22

  • 谈谈对普通高校弧圈球教学及训练的几点建议①
    太规范,尤其是弧圈球技术,各种错误动作随处可以看到。而弧圈球技术是乒乓球运动技术中最为流行的一种进攻性技术。它的优势在于把复杂的乒乓球旋转和速度较好的结合起来,使得我们在处理纷繁复杂的来球时显得简单有效。在乒乓球技术发展越来越先进的今天,如果没有好的弧圈球技术,是不大可能赢得比赛的。弧圈球技术是专业乒乓球队员的利器,也成为业余乒乓球手应该掌握的一种高级技术。如果想在业余球友间把球打得流畅好看一些,这种技术是必备的。依据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30期2014-12-17

  • 乒乓球直拍与横拍握法的优、劣势对比分析①
    )横握球拍两面弧圈球是横拍弧圈类型打法的经典代表。特点是:站位中近台,“简、转、冲”。两者对比分析如下。1 直拍左推右攻打法的优势原理1.1 直拍左推右攻打法感觉好直握球拍的握拍方法是用拇、中指象中国人吃饭拿筷子一样“掐”着球拍,食指往前包住拍颈,当对方来球触拍时,是通过球拍将感觉传给手指,直握球拍运动员在击球时是以球拍为中介,主要是手指与球之间的感觉。而横握球拍其握拍方法是“大把握”,抓住球拍“把”,手指握得较固稳、接触球时,是通过球拍中介将球感觉传给手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17期2014-08-15

  • 乒乓球“直拍横打”技术特征及其训练方法的研究
    练习弹击下旋球弧圈球。2.7 直拍横打技术中台拉球的训练方法随着技战术的发展,中台拉球已经是不可缺少的技术,对于直拍运动员来说,为了解决扑正手回反手这一技术漏洞的弥补,练习直拍横打中台拉球是必不可少的技术。中台拉球的技术要领是击球的下降前期,接触球的中上部,利用腰和腿部力量向前上摩擦。同样采用多球练习法。(1)体会反手拉球的击球时间和击球部位,击球线路以反手斜线为主。(2)练与戰相结合,加上脚下步法练习。(3)组合战术训练,推侧扑回反手的练习。2.8 直拍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2期2014-08-15

  • 世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打法类型探析
    后,欧洲的中台弧圈球打法和亚洲的弧圈快攻相结合打法持续对抗。乒乓球运动经过2个世纪的飞速发展,其打法类型的内涵也随时间的流逝不断沉淀,愈发耐人寻味。世界排名前50名的男女乒乓球运动员是当今世界乒坛优秀打法类型的代表。本文以2014年2月世界排名前50名的男女乒乓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比较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当下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打法类型,为青少年运动员选择打法和胶皮提供参考,并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1 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打法类型1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4年2期2014-05-16

  • 创新发展乒乓球削攻打法之探讨
    世纪末期,面对弧圈球技术的猛烈冲击,削攻打法陷入了“守不住,攻不上”的两难境地,甚至一度被视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打法。削攻打法沉沦了10余年后,终于迎来了转机,2003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47届世乒赛上,韩国选手朱世赫凭借削攻打法夺得男单银牌,此后还涌现出金景娥、侯英超等多名高手。我国乒乓球人也越来越重视对削攻打法的改革与创新,练习削攻打法的人数越来越多,成绩喜人。如2013年3月在鄂尔多斯举行的直通巴黎世乒赛选拔赛上,16名中国女子乒乓球运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4年2期2014-05-16

  • 中国乒乓球优秀运动员马龙的反手拉弧圈球技战术分析
    6000)反手弧圈球起源于欧州,它是根据正手弧圈球原理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先进的技术,也是横拍选手所特有的技术之一。它的最大特点是摆动的幅度较大、好发力、力量大以及能发挥反贴的粘性作用,拉出强烈的上旋球,解决了在中远台反手攻击力不强、威胁不大的弱点,大大的提高了反手的威胁性。我国优秀运动员马龙在比赛中能很好的使用反手拉下旋球,为更好的了解马龙的反手拉下旋球对其在比赛中使用反手拉下旋球进行统计分析。1 研究对象及方法1.1 研究对象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乒乓球单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期2014-03-26

  • 对国球“直拍反胶打快攻”教学的实验研究
    用,但随着欧洲弧圈球技术的进步以及乒乓球规则的不断修改,我国传统的“直拍快攻”已逐渐失去优势,受此影响,许多优秀的直板正胶运动员都退出了乒乓球的历史舞台。为了适应新规则,保持“国球”的竞技水平与领先地位,我们必须要图谋思变,探索直板快攻打法的新思路,为我国乒乓球竞技水平的提高与完善提供参考与借鉴。1 研究对象与方法本研究通过实验法、文献资料法等,选取第45届世乒赛中,中国直板正胶运动员刘国梁和直板反胶运动员马琳在多次大赛对阵的视频资料。在每秒24格影片中选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年6期2014-03-26

  • 乒乓球正手反拉高吊弧圈球与前冲弧圈球技术差异性的运动学分析
    球正手反拉高吊弧圈球与前冲弧圈球技术差异性的运动学分析赵国成1,张 樯2,李 郑3(1.沈阳建筑大学 体育部,辽宁 沈阳110168;2.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辽宁 沈阳110102;3.大连海洋大学 体育部,辽宁 大连116023)通过使用美国APAS三维立体影像解析系统,获取辽宁省乒乓球队男队优秀运动员正手反拉高吊和前冲两项弧圈技术动作及球运行轨迹的运动学参数,从运动员基本技术动作入手,对反拉高吊与前冲弧圈技术进行系统直观的论述。通过对两项技术中运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2期2013-10-25

  • 乒乓球正手快攻、弧圈球技术中运动员下肢的运动学特征分析
    乓球正手快攻、弧圈球技术中运动员下肢的运动学特征分析肖丹丹1,王 振2,唐建军3,苏丕仁3(1.国家体育总局科学研究所 竞体中心,北京100061;2.哈尔滨工业大学 体育教学部,山东威海264209;3.北京体育大学小球教研室,北京100084)乒乓球正手快攻技术和正手弧圈球技术是乒乓球技术中主要的进攻技术,是乒乓球比赛中主要的得分手段。运用红外远射测试系统,对10名乒乓球运动员正手快攻、弧圈球技术(每种技术分中等力量和最大力量两种发力方式)进行测试与分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5期2013-10-25

  • 浅谈乒乓球教学中技术风格的培养
    完善,发明了以弧圈球技术作为主要打法的乒乓球战术。快攻打法正手的盖打弧圈、拉小上旋、快带、快点以及反手的摆短、推下旋、挤瞎选等战术和技术不断的创新、丰富以及完善。到了90年代中期,无论是弧圈球、快攻和削球等打法,都被更加完善和改进,比如说:弧圈球除了前冲弧圈球和加转弧圈球之外,还发明了真假弧圈球以及侧旋弧圈球。攻球也有拨、撇、挑、拉、点等新型动作。削球除了运用不转、转以及比较之外,还运用两面不同性能球拍倒板、长胶胶皮和防弧胶皮等来增加动作的变化。同时,各种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28期2013-08-15

  • 对方来球旋转性质对拉弧圈球效果的理论探讨
    转强度。[2]弧圈球技术就是以旋转对付旋转的一种重要技术。那么对方来球的旋转方向和旋转强度到底对拉弧圈球的效果有哪些影响,其原理又是怎样的呢?本文试图通过理论分析和探讨,以便加深对乒乓球基本理论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指导实践。1 衡量弧圈球效果两个重要参数的确定弧圈球的效果体现在击球的稳定性和威胁性。球在离开球拍后的弧线高度、弧线长度、弧线方向、旋转速度、平动速度、落点等等都能影响拉弧圈球的效果。其中球在受到球拍的摩擦后产生的向前上方的切向平动速度是决定拉球是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3年1期2013-07-19

  • 不同时段拉球对乒乓球弧圈球效果影响的探讨
    造了上旋很强的弧圈球技术。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发现正确的击球时间,有助于提高击球的准确性和威胁性[1]。在不同时段拉球对弧圈球的效果有哪些影响呢?为什么有这些影响呢?文章试图通过对拉球过程的物理分析,找出其规律性,加深对乒乓球运动的理论认识。2 弧圈球效果参数确立弧圈球的效果在于提高了击球的稳定性和威胁性,衡量弧圈球效果的参数有很多,如球的旋转速度、平动速度、弧线高度、弧线打出距离、落点等等。击球的稳定性一方面是由于球的旋转引起的马格努斯力使得球的打出距离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1期2013-04-25

  • 《老子》“柔刚”论与乒乓球弧圈打法之思辩
    旋转为主,以拉弧圈球为得分的主要手段,以前冲弧圈代替扣杀。纵观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至今,乒乓球技术与打法的演进可分为6个阶段:第一阶段(1926-1951)为削球;第二阶段(1952-1959)为中远台单面长抽;第三阶段(1961-1981)为近台快攻、削攻、快弧、弧圈;第四阶段(1982-1989)为近台快攻、快弧;第五阶段(1990—2002)为正、反胶近台快攻+直拍横打、横拍近中台快攻结合拉冲弧圈、横拍弧圈结合快攻、横拍攻削与削攻结合;第六阶段(2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5期2013-02-16

  • 乒乓球正手弧圈球技术的解剖学分析
    5)乒乓球正手弧圈球技术的解剖学分析杨蕊菡,李世明(鲁东大学体育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实验方法,通过运动员身体各主要关节、环节角度的研究,并结合前人的肌电研究,探讨了运动员拉正手前冲弧圈球的肌肉工作机制,以此了解技术动作的内在规律,并据此安排有针对性的专项素质训练内容。希望能帮助专业运动员和乒乓球爱好者了解正确的肌肉工作模式,并且希望能在训练中提供理论依据及帮助。乒乓球;弧圈球;解剖学对乒乓球正手弧圈球技术的解剖学分析,可以帮助教

    运动 2012年11期2012-11-07

  • 竞技乒乓球运动各阶段主导技术核心要素研究
    统计表1.3 弧圈球技术主导阶段回顾1988年,乒乓球运动正式进入奥运会大家庭,各国家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乒乓球主导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第24 届奥运会上,我国优秀的直拍正胶近台快攻选手在单打比赛中先后失利,而具备弧圈进攻型打法的韩国选手分包揽了冠、亚军。同一时期,采用弧圈球技术的瑞典人连续获得第40~42届世锦赛的团体冠军,以弧圈球技术为主导技术的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成为了该时期的主流打法。中国队为了重塑辉煌,顺应乒乓球技术的发展趋势,通过不断学习和创

    运动 2012年15期2012-10-25

  • 如何提高我院乒乓球专选学生直拍反手攻球能力
    上独树一帜。而弧圈球技术水平进步也很快,打法更加凶狠。所以,直拍学生要完全战胜弧圈球打法的学生就必须加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反手的攻球能力。直拍快攻学生要继续打下去,必然不能墨守成规,创新是他们的灵魂!直板近台快攻的弱点之一是反手位缺乏进攻能力,尤其是形成相持后更为明显。因此,提高直板反手反面进攻既是当务之急,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应该从基本抓起。笔者认为:我院乒乓球专选直拍快攻学生必须提高反手攻球能力,才能更好地克制弧圈球。一、研究对象与方法1.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11期2012-08-15

  • 乒乓球直拍横打技术研究
    左推右攻、结合弧圈球打法,或是近台的颗粒快攻打法,到近代的直拍横打技术的发展。足足压制了欧洲的横拍打法超过30年以上。欧洲在来自中国发展快速的刺激下,也从没来有放弃过技术的发展。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中国乒乓球队用成绩证明他们找到直拍打法的新技术,并且相当熟练地可以与欧洲横拍打法抗衡。直拍横打的进攻型选手,在技术与战术上有许多特点其最大的特色还是在发球抢攻作为主要的得分手段,正手的发球抢攻发挥的好相对的反拍横打攻击的发挥就会掌握许多机会。直拍横打的反手解决了早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1年11期2011-08-15

  • 弧圈球技术集击球稳健性和威胁性于一体的物理分析
    肖丹丹1 前言弧圈球技术因其稳健性和威胁性的特点,自发明后,迅速风靡世界乒坛[2]。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弧圈球已成为当今世界乒坛的主流技术。尽管大多数教练员和运动员对弧圈球的特点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但还有部分教练员和运动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本文试图从物理学角度揭示弧圈球具有上述特点的真正原因,以提高教练员和运动员对弧圈球技术的理论认识。2 弧圈球技术提高击球稳健性的体现及其物理分析2.1 弧圈球技术提高击球稳健性的体现击球的稳健性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击球要能

    中国体育科技 2011年5期2011-03-06

  • 竞技乒乓球运动中呼吸循环系统机能的研究
    球 60s正手弧圈球 60s步法结合正手弧圈球 60s2 研究结果与分析选手的特征及12min跑的测定结果(见表1)。表1 选手的特征及12min跑的测定结果2.1 正手攻球练习时的摄氧量及心率变化选手在正手攻球练习时VO2的平均值是17.15±1.5ml/kg/min、HR是84.15±7.6bpm、运动强度是14.64+5.3%HRmax(见图1)。图1 正手攻球练习时的摄氧量及心率变化图2.2 防守练习时的摄氧量及心率变化选手在防守练习时VO2的平均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2期2011-01-02

  • 马林在第49届世乒赛男团比赛中正手反拉弧圈球技术分析
    赛中的正手反拉弧圈球技战术在发球后反拉段,接发球后反拉段,相持中反拉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正手反拉孤圈球技术在三段中的合理使用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马林正手反拉孤圈球技49届男团世乒赛前言反拉弧圈球技术是现代乒乓球比赛中对付弧圈球有效完成攻防转换争取主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是当今高水平运动员必备技术之一。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录像统计,对马林在2008年第4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团体赛四分之一决赛与捷克选手帕维尔卡、半决赛与中国香港选手李静、

    西部大开发·中旬刊 2009年10期2009-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