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氧

  • 基于不同含水率气煤的低温氧化实验研究
    质程度越高,煤的耗氧速率越大,结构越稳定,自燃倾向性越低;郑凯月等[5]研究了浸水风干煤与原煤的自燃规律,发现水浸煤的气体生成量更大、生成速率更高,交叉点温度由原煤的196 ℃降低至190 ℃;张磊等[6]通过热重分析实验研究了不同煤种的氧化升温速率,发现在低温缓慢氧化阶段褐煤升温速率最快,烟煤次之,无烟煤最慢;李林等[7]研究了灰分对煤自燃性能的影响,发现灰分含量越高,煤在低温氧化过程中的升温速率越小,氧化过程越慢,越不容易自燃。与其他学者相比,笔者侧重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23年6期2024-01-06

  • 阳煤五矿采空区注 CO2防灭火技术研究
    是煤自燃的实质。耗氧速率和放热强度随煤温的对应关系决定着煤自燃进程,煤的变质程度越高,耗氧速率和放热强度随煤温的变化速度较慢,遗煤自燃过程长。耗氧速率计算可根据公式(1)计算:(1)式中:C1为煤样入口处O2体积分数,C1=C2;C2为煤样出口处O2体积分数,%;L为装煤高度,cm.将实验结果带入式(2)可得出15号煤耗氧速率,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耗氧速率对应煤温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耗氧速率在氧化反应初期上升趋势缓慢,之后耗氧速率急剧增长。在30~140

    煤 2023年11期2023-11-13

  • 煤自燃动力学参数及氧化反应阶段实验研究
    、氧化反应产物、耗氧速率、放热强度、表观活化能等参数来判断和评估煤自燃状态[4-6]。金永飞等[7]利用热重实验分析了特征温度点变化,并评估了煤自燃倾向性。陆浩等[8]开展了煤自燃发火模拟实验,研究了富氧状态下的CO以及烃类气体的产生量,并分析了指标气体可预报的温度范围和氧化阶段。王飞等[9]采取程序升温实验研究了煤样的耗氧速率、CO以及CH4等气体生成率的变化趋势,给出了临界温度和干裂温度点的温度范围以及能够预测煤自燃的标志性气体。文虎等[10]以建北煤

    中国矿业 2023年10期2023-10-20

  • 不同预氧化程度焦煤CO2 冷却后自燃特性研究
    二次氧化过程中的耗氧速率、CO 产生率、CO2浓度和表观活化能进行分析。实验步骤如下:图1 GC−4000A 程序升温装置Fig. 1 GC-4000A temperature-programmed equipment1) 将制备好的40 g 焦煤置于煤样罐中,在流量为80 mL/min 的干空气中以0.8 ℃/min 的升温速率将焦煤升温至目标预氧化温度70,110, 150 ℃(所选取温度以临界温度和干裂温度为参考),选取 70,110,150 ℃三组

    工矿自动化 2023年2期2023-03-18

  • 朱集西煤矿煤的低温氧化实验研究
    算得出不同煤样的耗氧速率、CO 和CO2气体产生速率、最大及最小放热强度等参数并绘制其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图,确定了朱集西煤的自燃特性,对朱集西煤矿煤层自燃的预测预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4]。1 实验装置及实验条件煤自燃气体分析试验系统主要由GC-4175 型自燃测定仪与GC-4085 型矿井气相色谱仪构成。煤样选取朱集西煤矿11502 综采工作面、11401 综采工作面、13501 轨道顺槽掘进工作面煤(下面用1 号、2 号、3 号表示)。将原煤粉碎、研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2年9期2022-11-03

  • 乌梁素海冰封期溶解氧的平衡性分析*
    的好氧分解不断消耗氧气,并且随着水体深度的增加,这些反应会更加剧烈[7]. 因此,产氧强度与耗氧强度的平衡关系决定着冰下溶解氧浓度的变化,进一步影响着水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和湖泊食物网结构中各项生物活动能否正常进行. 所以了解冰下水体溶解氧的动态变化过程是必要的,而且为了明确导致其缺氧的原因并及时判断湖泊的健康状况均需要进一步分析溶解氧变化的驱动力.目前国内关于溶解氧动力学的研究为数甚少,而国外大部分研究也仅针对于非冰封期的水体. Xu等[8]开发过一种高频

    湖泊科学 2022年5期2022-09-05

  • 氯离子耗氧曲线校正法测定化学需氧量方法的探讨
    终确定了用氯离子耗氧曲线校正法测定氯离子含量>1 000 mg/L 且COD<150 mg/L 废水样中化学需氧量的含量,经过验证,该方法测定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好的精密度,能够科学地配合生产分析。1 实验部分1.1 实验原理重铬酸钾有很强的氧化性,不仅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有机物还氧化废水中的Cl-,使测定结果偏高,其反应方程式如下:6Cl-+Cr2O72-+14H+→3Cl2+2Cr3++7H2O。在实验条件下,当Cl-浓度一定时其消耗的氧量(COD

    石油化工应用 2022年6期2022-07-23

  • 氧化煤低温氧化特性及演化规律
    煤低温氧化过程中耗氧速率、标志性气体(CO、CO2)产生率以及放热强度的变化规律,旨在为煤炭复燃灾害的预测、预防和复燃程度预报提供理论依据,进而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1 实验系统及特征参数1.1 实验系统实验采用自主研制的煤自燃氧化程序升温测试系统,该实验系统主要由实验反应炉、供气系统、温度控制与监测采集系统和气体采集分析系统四部分组成,如图1 所示。图1 煤自燃氧化程序升温测试系统示意图Fig.1 The temperature testing

    矿业科学学报 2022年4期2022-06-15

  • 大佛寺煤矿采空区瓦斯对煤低温氧化特性的影响
    产生率2.4 耗氧速率由图3 可知,90 ℃之前耗氧速率变化不明显,超过140 ℃以后,煤样在不同环境下的耗氧速率差值逐渐变大,瓦斯浓度越高,其对耗氧速率的影响越显著。从原煤氧化到6%瓦斯浓度下氧化,耗氧速率逐渐降低,同时含瓦斯氧化煤样的耗氧速率也表现出显著降低的趋势。图3 耗氧速率变化曲线2.5 热动力学参数煤的表观活化能变化曲线如图4 所示,其中,为电压,为热力学温度,参数ln(简写为)与参数1 000/(简写为)表现出线性拟合关系。长焰煤(原煤)的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2年5期2022-06-06

  • 不同氧浓度环境下的煤自然发火指标气体试验分析
    了煤自燃进程中的耗氧速率,CO、CH4、C2H4、C2H6浓度,不同气体浓度比值等随温度的变化趋势,最后讨论了不同氧气浓度环境下的指标气体体系的构建,现介绍如下。1 实 验1.1样品分析原煤样取自桑树坪煤矿井,对该煤样进行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结果分别见表1、表2。由表1、表2 可知,该煤样挥发分较高,硫分较低,主要以C、O 元素为主。表1 煤样的工业分析 %表2 煤样的元素分析 %由于实际采空区煤样破碎程度不同(粒径不同),因此在正式开展实验之前,用颚式破

    煤化工 2022年6期2022-02-06

  • 新型凝胶泡沫材料阻化性能实验研究
    凝胶泡沫对煤体的耗氧速率、CO与CH4气体体积分数变化,以及阻化率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鉴于此,拟通过配制一种防灭火性能优良、稳定性好的新型凝胶泡沫,基于程序升温实验,分析研究不同温度下不同粒径煤样的耗氧速率、CO和CH4气体体积分数、产生率及阻化率的变化过程,从而得出新型凝胶泡沫在不同粒径煤样中的影响规律,对煤自燃防治有积极的意义。1 实验部分1.1 实验装置在该实验中,使用程序升温实验装置进行测定,如图1所示。该装置主要由煤样罐、气体流量计、恒温箱、气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21年6期2022-01-14

  • 水分对煤气化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成分、耗煤质量、耗氧体积、粉煤灰产生量,均偏离设计较多,笔者试着从水分的影响方面来加以分析。1 设计和运行情况所用煤种分析数据见表1。表1 煤种分析数据设计用煤粒度为0~10 mm、1 000 m3有效气(CO+H2)煤耗为776 kg、氧耗为177 m3、产粉煤灰质量为77.8 kg。单炉产有效气(CO+H2)体积流量为40 000 m3/h,干基气体成分见表2。表2 设计干基气体成分实际运行用煤粒度为20~40 mm、比煤耗为1 170 kg/km3、

    氮肥与合成气 2021年12期2021-12-04

  • 基于分段拟合的煤自燃指标气体优选研究*
    结果分析2.1 耗氧速率煤炭发生自燃是一定量的煤体在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的作用下放出热量,并在一定条件下使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从而导致热量积聚使煤体不断升温造成的结果。在煤自燃的过程中发生的热效应有很多,包括有矿物质氧化和水解、煤的润湿、瓦斯脱附和吸附等,但是对煤的自然发热起最主要作用的是煤氧复合热效应[8]。煤的耗氧速率变化趋势与煤自燃产物的变化趋势相似[9]。煤自燃在微观层面上是由煤的连续氧化反应引起的,这些反应产生热能使煤温升高,并进一步激活煤分子中的官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21年10期2021-11-08

  • 豹子沟矿煤层自然发火试验及自燃“三带”划分
    2 煤层常温封闭耗氧试验煤层是否自燃满足的条件为:粉煤或碎煤是否有自燃倾向性、采空区是否漏风存在合适的氧气浓度、堆煤的蓄热环境是否适合以及时间是否够长。采空区的遗煤与氧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的热量未能及时排出,温度逐渐升高加速煤氧作用,该过程循环发生,最终引起煤的自燃[3-4]。本文以豹子沟矿9#、10#、11#煤层首先取样进行常温封闭耗氧试验,旨在测试煤体在不同氧气浓度下耗氧的速度,来判断煤的自燃危险性。本文采用中型煤样试验,利用如图2所示的煤样封闭

    山东煤炭科技 2021年9期2021-10-14

  • 不同粒径易自燃煤常温氧化实验研究*
    5-7]通过封闭耗氧实验得出常温下易自燃煤样在封闭实验罐中氧浓度呈负指数衰减、CO浓度呈指数增长的结论,并且较高的环境温度下不易自燃煤也表现出较强的氧化性;许涛等[8]采用煤低温氧化模拟实验系统研究发现常温下烟煤与氧反应并不强烈,CO2和CO主要来自煤中由羰基和羧基组成的活泼络合物分解产生;Tang[9]研究发现变质程度低的褐煤在常温下可以氧化生成CO,而煤阶高的无烟煤在60 ℃下才能氧化生成CO,粒径越小、脂肪烃和含氧官能团含量越多的煤在常温下越易氧化;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21年8期2021-09-09

  • 浅析氯离子对化学需氧量测定的影响
    可以绘制Cl-的耗氧曲线。先测定水样中Cl-的浓度,从曲线上查出该浓度下Cl-的耗氧量即CODCl,然后再测定水样的表观COD(COD表观),最后从水样的表观COD扣除该水样Cl-的耗氧量CODCl,即得含氯水样的真实CODCr,即CODCr=COD表观-CODCl。2.3.2 Cl-被氧化的速度 因Cl-与催化剂硫酸银生成氯化银沉淀对测定结果产生干扰,所以要先确定在不加硫酸银的情况下,Cl-被重铬酸钾氧化的速度。配制Cl-浓度为25 000 mg/L 的

    石油化工应用 2021年6期2021-07-19

  • 浅埋综采面采空区遗煤CO产生规律实验研究
    ,粒径较小的煤样耗氧速率增加较快。杨小彬等[16]构建了工作面氧气浓度预测模型,为工作面气体异常防治提供了思路。王凤双等[17]基于程序升温实验系统,研究了柠条塔矿6种粒径煤样低温氧化过程的升温速率变化规律。李宗翔等[18]用封闭耗氧实验确定采空区窒熄带临界氧气体积分数的新方法。邓军等[19]利用煤自燃程序升温实验装置,研究了不同粒径煤样在低温氧化阶段的耗氧速率以及气体产物与温度对应关系,得到不同粒径煤样的临界温度点。陈兴等[20]发现粒径越小的煤样气体产

    矿业科学学报 2021年1期2021-03-22

  • CO2防控氧化煤复燃效率的试验研究
    的自燃特性参数(耗氧速率、CO产生率以及表观活化能)随CO2体积分数变化的影响规律,考察不同体积分数CO2对氧化煤复燃过程的防控效果。1 试验系统1.1 评价指标本次试验选取煤的耗氧速率、CO产生率和表观活化能这3个煤自燃特性参数,以有效评价CO2对氧化煤复燃升温过程抑制效果和抑制机制。1.1.1 耗氧速率和CO产生速率煤的耗氧速率及CO产生率是由西安科技大学防灭火团队研究得出的相关公式进行计算的,计算公式见式(1)、式(2)[9]。(1)(2)1.1.2

    矿业科学学报 2021年2期2021-03-22

  • 浅谈养殖水体的溶氧变化及应对措施
    耗(1)水体呼吸耗氧:也就是水中微生物的耗氧,包括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细菌的呼吸耗氧以及细菌分解有机物的耗氧。(2)水生生物呼吸耗氧:特指养殖的、比较大的水生动物的呼吸耗氧,比如鱼、虾、蟹的呼吸。特点是耗氧量随个体增大而增加,耗氧率随个体增大而减小,适宜温度内温度越高,耗氧率越大。(3)底泥呼吸:一般指底栖生物呼吸耗氧、有机物的分解耗氧以及呈还原态的无机物化学氧化耗氧。(4)饱和溶氧逸散:一般指水体表层溶氧过饱和后,溶氧向大气逸散的现象。图1 水产养殖水体

    科学养鱼 2021年2期2021-03-17

  • 粒径对煤低温氧化阶段表观活化能影响试验研究
    到不同粒径煤样的耗氧速率和气体产生规律,计算不同粒径煤样的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大小,对比各煤层自燃倾向性,为该矿煤层自燃防治提供科学依据。1 实验方法1.1 实验装置实验采用西安科技大学自主研发的XK型煤自燃程序升温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主要由供气系统、程序升温系统和色谱检测系统构成。在高度为22cm,内径为10cm的圆柱形煤样罐内装入1kg煤样,并将罐体放置于程序升温箱。用于煤样升温氧化的空气通过流量控制阀和转子流量计并在程序升温箱中预热至适宜温度后从

    煤炭工程 2020年10期2020-10-22

  • 空气流量下易燃煤层采空区遗煤氧化升温特性研究
    的变化特征需要从耗氧速率VO2(T)和放热强度q两个方面入手。3.1 耗氧速率采用两种方式计算耗氧速率。一种是(3)式中:qV为漏风通道的漏风量,10-6m3/s;φ1为进口处氧气体积分数,常取20.9%;φ2为出口处氧气体积分数,%;L为实验采空区腔体的内部高度,cm;S为实验采空区横截面积,cm2;n为实验煤样空隙率,取0.45。代入实验数据,得到不同漏风量下煤样的耗氧速率与煤温的变化规律。不同漏风量下耗氧速率变化曲线1见图4。由图4可以得出:(1)耗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09-15

  • 虾夷扇贝对温度、饥饿胁迫的应答机制浅析
    制,包括摄食率、耗氧率和排氨率等生理代谢和免疫能力方面,能够一定程度地优化虾夷扇贝健康养殖。关键词 虾夷扇贝;温度;摄食;耗氧;排氨;免疫中图分类号:S917.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05.064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是我国北方海域规模化养殖的重点贝类,其中底播养殖模式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1]。随着虾夷扇贝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虽然底播养殖模式具有一定优势

    南方农业·中旬 2020年2期2020-05-28

  • 基于实验的原油氧化速率分析及应用
    过计算不同阶段的耗氧速率,结合火驱现场给出较为合理的注气速度范围,能够有效指导现场进行火驱方案设计。1 低温氧化静态燃烧釜实验反应釜实验是实验室研究低温氧化反应的重要手段[6],通过压缩机和增压泵将空气注入中间容器中,然后将反应釜抽空,将一定量的实验用原油注入反应釜中,再通过中间容器将空气注入反应釜中(112 mL),在不同的恒温箱温度条件下(恒温:70、120、180、250 ℃),通过监测实验过程中温度压力的变化及采集反应停止后反应釜内的气体,测量氧气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年9期2020-05-20

  • 供风量对褐煤自燃特性参数影响的实验研究
    、粒径和氧浓度对耗氧速率的影响规律,并建立了松散煤低温耗氧速率复合作用数学模型;马汉鹏等[8]研究了煤在低温氧化时各指标气体与温度之间的变化关系;周福宝等[9]采用煤自燃实验装置,分析煤自燃氧化产物的生成规律,验证了通过O2含量检测煤自燃特性更符合现场实际情况;秦跃平等[10]通过自主研发设计的程序升温实验装置进行分组实验,研究升温阶段空气流量对遗煤自燃特性参数的影响规律,得到实际耗氧速率受空气流量影响最大,并验证了标准耗氧速率用于计算标准放热强度的准确性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20年1期2020-03-18

  • 信湖3煤抽提后低温氧化特性变化实验研究
    的低温氧化规律与耗氧特性以及一些标志性气体(CO、CO2、烷烃等)的产生量,探究低分子化合物对煤低温氧化规律的影响机理,以期可以指导煤自燃的研究工作。1 实验国内外很多学者通过对煤进行溶剂抽提来研究煤的组成与结构[14-19]。本文选用四氢呋喃(分析纯)作为抽提溶剂,采用微波辅助抽提的方式,对信湖3煤进行溶剂抽提实验。1.1 抽提实验1.1.1 实验装置煤样溶剂抽提实验主要用到以下设备:循环水泵(型号为SHZ-D(Ⅲ))、多功能微波反应/萃取仪(型号为CW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5期2019-11-27

  • 桑树坪煤矿11号煤自燃特性实验研究
    氧化升温过程中的耗氧速率及气体产生量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对桑树坪矿的11号煤层开采过程中的采空区煤自燃火灾预防与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 实验仪器及条件2.1 不同气氛对煤自燃特性的影响2.1.1 实验煤样本实验的样品取自桑树坪煤矿11号煤。将煤样破碎然后筛分为不同粒径的样本(分别为:0~0.9mm、0.9~3mm、3~5mm、5~7mm和7~10mm)。取每个粒径范围样品200g,制成1kg 的实验样本。2.1.2 实验条件采用不同O2/N2气氛(氧气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26期2019-10-17

  • 人体代谢耗氧模拟装置的改进设计
    验验证。人体代谢耗氧模拟装置作为环控生保系统无人试验中人体呼吸代谢模拟的主要设备,其性能和运行效率对环控生保系统验证分析至关重要。2013年,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制并应用了我国第1套分子筛耗氧模拟装置[2]。该装置经环控生保系统集成性能试验的使用考核,出口氧浓度(体积分数)可达93%以上,基本不消耗密封舱内的其他气体成分[3],但装置的气密性不良、耗氧过程对舱压影响较大,需要进行改进。本文在分析舱压下降及波动原因的基础上,针对空压机泄漏、管路密封不良问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9年3期2019-07-01

  • 凤凰山矿煤自燃发火规律实验研究
    果与分析2.1 耗氧量和耗氧速率变化规律根据上述实验获得煤样在30~260 ℃间出口O2体积分数及各温度的耗氧速率,如图2所示。假设:①煤样在实验加热升温中氧化反应前后质量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②煤样罐内空气轴向流动且流量稳定;③罐内温度均匀。根据以上假设,则煤的耗氧速率为[7]:(1)式中:VO2为煤温为T时刻耗氧速度,mol/(cm3·s);C0为进口氧气体积分数,%;C为出口氧气体积分数,%;Q为干空气流量,mL/s;S为煤样罐截面积,cm2;L为煤样

    煤 2019年4期2019-04-28

  • 城市污泥与稻草混合堆肥氧气消耗的通风量优化研究
    过程中氧气浓度与耗氧速率的变化和其他堆肥因子之间内在联系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以稻草秸秆作为调理剂,在不同通风量控制条件下,研究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温度、含水率的变化特征,探讨不同时期氧气浓度变化特征和差异性,分析好氧速率和温度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优化通风策略,提高堆肥效率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堆肥装置堆肥箱由PVC板和保温泡沫箱制成(图1),箱体内部尺寸为 45 cm×40 cm,高 47 cm,箱体底部安放一个高度为5 cm的PVC筛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9年1期2019-03-12

  • 煤自燃程序降温特性参数的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煤自燃耗氧速率、含氧气体及含氢气体的变化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煤矿现场实施煤自燃灭火有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1 实验装置及实验条件采用XK系列煤自燃程序升温实验系统,模拟分析煤自燃的升温和降温过程。实验主要有气路、控温箱和气样采集分析3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选用黄陵二号煤矿煤样,其煤种为弱粘煤,煤样的工业分析数据见表1。将原煤破碎成:0~0.9 mm、0.9~3 mm、3~5 mm、5~7 mm 和7~10 mm 的5种粒径,取5种粒径煤样

    陕西煤炭 2019年1期2019-01-21

  • 溶氧的管理(上)
    生物、细菌等生物耗氧>50%。2.池底有机质、化学物质耗氧20%~30%。3.养殖水生动物耗氧15%~20%。四、溶氧的提高1.藻类光合作用(1)二氧化碳,前期基本不缺,中后期容易缺乏(光合作用旺盛)可适当补充碳源,每7-10天左右用“解毒爽水宝”。(2)光能,光照越强,照的越深。透明度低,应及时施用“净水解毒剂”;藻类过量繁殖,可用“菌克”等控制,并用“解毒爽水宝”解毒调水;有机悬浮物过多,晴天上午用“有机分解精+“氨基酸活水素”。”(3)叶绿素,要定期

    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11期2019-01-06

  • 孤岛面遗煤氧化自燃特性以及“滞后”效应研究
    征气体产生浓度及耗氧速率的变化规律;戴广龙[6]使用自制氧化装置,研究了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的低温氧化实验过程,揭示了气体浓度与温度的变化特征;马砺和邓军[7-8]研究了不同阻化剂对遗煤初次和二次氧化自燃特性的影响,并对阻化剂的效果进行优选;邓军、王凯[9]对复杂条件下孤岛综放面煤自燃的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张玉涛[10]基于突变理论对煤自燃升温和降温过程中非对称现象的原因进行了阐释,并使用程序升温和绝热氧化实验进行了验证;金永飞[11

    陕西煤炭 2018年6期2018-11-19

  • 天热猛喝冷饮警惕心梗找上门
    脏、大脑等脏器的耗氧加剧,引发血压波动,继而诱发心肌梗死。高温环境下,有心脑血管病史的患者,本身血管的自我调节能力差,遇到忽热忽冷的刺激后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能进行快速调节,一旦发生意外,后果非常严重。要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首先要主动补水,不要等口干舌燥再猛灌冷飲。夏天出汗比较多,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血液容易浓缩而导致黏稠度增高,使得发生上述心脑血管病事件的风险增加。因此,夏季身边多备些凉白开或温茶水,多吃瓜果蔬菜。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7年8期2017-08-17

  • BOD降解耗氧系数K1估算方法的程序实现
    苏平定BOD降解耗氧系数K1估算方法的程序实现孟冲冲1,杨欢2,孙鹏1,苏平定2(1.西安景天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00);(2.陕西省渭南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陕西渭南714000)对BOD实验室测定值估算降解耗氧系数K1的两种方法最小二乘法和单变量求极值法进行了程序实现,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两个程序均可以完成降解耗氧系数K1的估算,并讨论了最小二乘法不同初值k对结果的影响,k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得出正确的结果,在这个

    陕西水利 2017年2期2017-08-01

  • 山东近海陆源耗氧有机物生物可利用性及其降解动力学研究❋
    0)山东近海陆源耗氧有机物生物可利用性及其降解动力学研究❋马云鹏1, 戴爱泉1,2, 李克强1❋❋, 王修林1(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化学化工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2.青岛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山东 青岛 266000)针对因不同陆源耗氧有机物组成和生物可利用性的差异,单一表观降解模式难以满足近海水环境管理中对耗氧有机物浓度准确模拟计算的问题,选择山东省近海典型陆源污染来源,通过实验室受控培养实验,研究不同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7期2017-06-05

  • 煤自燃发火潜伏期不同温度下耗氧特性的研究*
    升温实验测定煤的耗氧特性[4-5],常温封闭耗氧实验方法测定窒熄带临界氧浓度近年来也逐渐得到发展[6-8]。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地层温度也逐渐的升高,地层温度的变化对采空区自燃倾向的影响不容忽视,某些常温不易自燃的煤在较高的地温下显现出易自燃倾向,这种情况将会缩短煤的自然发火期并且会增加采空区的自然氧化带宽度,助长采空区自燃危险的发生,因此研究煤自燃潜伏期的自燃特性成为关键问题。为了研究煤样自燃潜伏期的自燃特性,对长平矿3#煤样进行不同温度下的封闭耗氧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7年12期2017-04-16

  • 石化废水处理过程中活性污泥毒性变化
    况,通过活性污泥耗氧速率抑制效应、脱氢酶活性抑制效应和发光细菌急性毒性3种指标表征石化废水的活性污泥毒性,测定了沿程各节点废水的三维荧光光谱,并解析了石化废水对活性污泥的毒性与其荧光光谱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石化废水对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中硝化细菌耗氧速率的抑制率达50%~60%,经过好氧生物处理单元之前的各级处理后,抑制作用仍然在30%左右.在沿程各处理工艺中,水解酸化与A段缺氧处理对毒性削减作用相对明显.比较3种毒性表征方法的结果,耗氧速率法较适合评

    中国环境科学 2017年3期2017-04-11

  • 准东大井矿区主采煤层自燃氧化特性试验研究
    a-TCO段平均耗氧速率为0.2454mL/min·℃-1,TCO-Tb段平均耗氧速率为4.0049 mL/min·℃-1;随氧化进程继续(即TCO-Tb段),80~100目粒径煤样温度耗氧速率高于120~140目、160~180目粒径煤样耗氧速率,表明该阶段其反应活性大于其他粒径实验煤样反应活性;70~100℃范围内实验煤样R3较R1、R2表征作用更明显;根据氧化特性实验数据,可将CO、温度、O2浓度、格雷哈姆指数R3及C2H4、C2H6、C3H8作为矿

    中国矿业 2017年1期2017-02-08

  • 驱油剂对稠油注空气低温催化氧化过程的影响规律
    驱油剂都可以提高耗氧速率,特别是NaOH和PAM对耗氧速率的影响最为明显。通过族组成分析驱油剂对原油成分的影响,研究发现,低温催化氧化使原油中的饱和分和芳香分向胶质和沥青质转化,而纳米微粒Fe3O4却可以明显的反转这种变化。研究结果对驱油剂的选取、提高空气驱油技术的安全性及扩大空气驱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驱油剂;纳米颗粒;低温催化氧化;族组成;稠油稠油注空气催化氧化开采技术是将烟道气驱、表面活性剂驱、热采及催化裂解改质降黏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新型技术,是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6年4期2016-11-04

  • 不同调理剂对污泥堆肥过程温度和氧气变化的影响
    期内逐渐递增,而耗氧速率则反之。添加不同调理剂的混合物料,花生壳和小麦秸秆微生物大量繁殖且耗氧速率显著,而添加玉米芯的物料最后脱水效果最佳,花生壳和小麦秸秆次之。考虑到玉米芯和花生壳对生产成本的影响,建议用污泥和小麦秸秆进行污泥好氧堆肥。污泥;堆肥;氧气;温度;调理剂1 引言污泥好氧堆肥是目前主要的处置农产品有机物的方式,其本质就利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吸收分解最终形成稳定的无害化的无机物的过程。污泥进行堆肥处理后不仅可以作为营养土出售又可以

    绿色科技 2016年16期2016-10-11

  • 湖泊疏浚对沉积物-水界面溶解氧的环境效应
    对沉积物-水界面耗氧能力、微剖面溶解氧分布的环境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疏浚具有降低溶解氧消耗能力的潜在长期效应,但是由于还原性物质的暴露,疏浚后新生表层沉积物短期耗氧能力很强;疏浚没有改变到氧气在沉积物-水界面中的传质深度.结果暗示疏浚可能显著提高重度富营养化湖泊夏季溶解氧含量.疏浚;溶解氧;沉积物-水界面水体溶解氧的含量是衡量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参数,也可以指示人类活动对沉积物及水体的影响[1].沉积物-水界面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界面,众多物质的迁移转化过程发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6期2016-02-13

  • 煤矸石自燃宏观特性的实验研究
    化升温过程不断消耗氧气,因此,可以将耗氧速率的大小作为表征煤矸石氧化反应剧烈程度的特征参数,结合实验方法,采用相关文献的方法〔5〕对耗氧速率进行计算,得到煤矸石升温过程中耗氧速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见图4)。CO是煤矸石氧化产生的主要指标气体,而少量的CH4气体等以游离状态吸附于煤矸石的裂隙与微孔中,在正常条件下不易释放。当温度升高时,吸附的CH4等气体的脱附热动能增加,活性增强,吸附气体加快脱附速度。因此,可以结合煤矸石升温过程中CO、CH4的产生率来判断

    江西煤炭科技 2015年3期2015-05-08

  • CO2 对煤低温氧化反应过程的影响实验研究*
    2产生CO 量和耗氧速率小,CO2比N2抑制煤样自燃效果更好[14-15]。由于煤对CO2的吸附性强,它的存在必定会对煤低温吸附O2过程有重要影响。为了深入研究CO2对煤低温氧化反应的影响,利用程序升温油浴实验装置研究在不同CO2浓度下煤样的自燃特性,分析实验过程中自燃特性参数(如耗氧速率)等随CO2浓度变化的影响。为了掌握CO2对煤低温氧化反应的影响,需要研究不同CO2浓度下煤样自燃升温进程中的耗氧特性,确定耗氧速率与CO2浓度之间的关系,即低温氧化反应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4年4期2014-12-31

  • 地下煤火高温阶段贫氧不完全燃烧耗氧速率的计算
    段贫氧不完全燃烧耗氧速率的计算宋泽阳1,2,朱红青1,徐纪元1,秦晓峰1,张 振1(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2.德国宇航中心遥感数据中心,慕尼黑 82230)运用过量空气系数、动力学反应和供氧的时间尺度,分析了地下煤火不同温度阶段的燃烧状态。在高温阶段,地下煤火燃烧反应速率很快,巷道和裂隙漏风所供给的氧含量不能满足煤体燃烧所需的氧含量,煤体燃烧耗氧速率受控于氧气供给速率,地下煤火处于贫氧不完全燃烧阶段。根据S.Kri

    煤炭学报 2014年12期2014-06-07

  • 挥发分对煤自燃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分数;推导了煤的耗氧速率与放热强度计算公式,结合实验数据,得到了不同煤样的耗氧速率及放热强度变化情况,以此来判断减少挥发分后煤的自燃能力强弱。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挥发分越低,煤的耗氧速率、放热强度越小,越不易自燃。挥发分;自燃;耗氧速率;放热强度;低温氧化煤燃烧过程中,其表面的活性结构会热解生成多种气体[1],如羧基裂解产生CO2,羟基裂解产生H2O,醚键裂解产生 CO,脂肪烃裂解产生 CH4,C2H6, C2H2,芳香烃裂解产生H2,这些气相产物统称为

    煤炭学报 2014年5期2014-06-07

  • 巧用增氧机
    且能保证鱼类正常耗氧。①黎明前开机。此时大气气压较低,水中鱼类及各种动植物已经过一夜耗氧,开机1~2小时即可使水中溶氧量增加。②在8时30分~10时30分开机。此时是全天光照最佳时间,开机1~2小时,除了能向水中补充氧气,还能促进池水交换,并利用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池水溶氧量。③15~19时开机1~2小时,除可向水中直接补足氧气满足鱼类生长发育的需要外,最主要的是可储存大量氧气,保障夜间鱼类耗氧需要。二是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除了选择最佳开机时间增氧外,

    湖南农业 2013年9期2013-04-07

  • 活性污泥机械破碎法测定A-A/O系统测定
    呼吸状态下泥样的耗氧速率,经过盐处理的泥样耗氧速率会因高等微生物受到了抑制而降低。对此,他们把减少的耗氧速率定义为高等微生物的活性,并以在总耗氧速率中所占的分数表示[3]。基于这一方法,在5gCl-/L的加盐量和1h接触时间条件下,他们测得SBR硝化系统中的高等微生物的活性大约为12~15%[3]。但是,对于进水中含有有机底物的处理系统,此方法并不能用来测定系统内高等微生物的活性,因盐处理会影响泥样中异养细菌的耗氧速率,因而导致总的耗氧速率的测定结果不准确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3年9期2013-01-28

  • 干旱地区市区性河流水质研究
    .2 河流污染物耗氧机制根据对玉门河5个监测断面水质监测分析,玉门河河水处于溶解氧严重不足状态,此时有机物的转化机制及存在与氧源充足情况是不相同的,而是属于厌氧状态或亏氧状态有机物转化机制[2]。在好氧条件下,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通过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这个过程可看作含碳有机物分解的碳质耗氧和含氮物质分解的硝化耗氧两个阶段;第二阶段大致是在第一阶段的5~10d后发生。对这两个阶段的耗氧能力常用两个定量数值表征,即碳化反应耗氧速率k1与硝化反应耗氧速率kN。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12年1期2012-05-15

  • 河蚬扰动沉积物界面效应及其在水中代谢速率
    河蚬扰动对沉积物耗氧速率与营养盐通量的影响及河蚬在水中的呼吸与排泄速率.结果表明,河蚬增大了沉积物耗氧速率与溶解活性磷(SRP)、NH4+、NO3-向上覆水释放通量.河蚬在沉积物-水系统中产生NO3-速率与其在水中产生NO3-速率不存在显著差异.而河蚬在水中呼吸速率是其在沉积物-水中所产生净耗氧速率的4.3倍,河蚬在水中排泄SRP、NH4+速率分别为其在沉积物-水中所产生净SRP、NH4+释放速率的7.3倍与20倍.这些显著差异可能是由于河蚬在水中与沉积物

    中国环境科学 2011年6期2011-12-20

  • 石油类污染场地地下水抽水过程水质变化成因*
    变化、抽水和生化耗氧作用三者引起.其中,水温变化是由昼夜变化引起;电导率减小是抽水作用使导电粒子减少的结果;溶解氧(DO)主要受生化耗氧作用和水温引起的氧溶解度变化的影响;pH受水温引起的水的离子积常数变化、抽水作用引起的酸碱性物质减少和生化耗氧作用产生CO2的影响;氧化还原电位(ORP)受抽水作用引起的反应物质浓度减少和水温变化引起的地下水即时溶解氧变化的影响.其中,pH与DO的关系主要是生化耗氧作用的直接结果.温度、电导率、DO、pH和ORP五项指标可

    环境化学 2011年9期2011-11-08

  • 生态浮床系统溶解氧的平衡方程
    解水体中污染物质耗氧;(2)氨氮硝化作用耗氧;(3)植物根系呼吸作用耗氧;(4)浮游生物呼吸作用耗氧;(5)出水带走的DO[4-10]。系统耗氧示意图见图2。图2 试验水体耗氧途径2.2.3 浮床系统DO平衡方程的建立(1)大气复氧速率的求解D1有机污染物排入河流后,经微生物降解而消耗水体中DO,另一方面,大气与水面接触,通过扩散作用不断的有氧气溶解到水体中。Streeters-Phelps研究认为当水温、流态等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复氧速率与亏氧速率成正比例

    环境影响评价 2011年1期2011-01-29

  • 城市内河强还原性沉积物耗氧及相关因素研究
    河强还原性沉积物耗氧及相关因素研究马晓磊1,2,徐继荣1,3*,张德民2,高华生1,陈和平11.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2.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3.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3012009年7—8月间选择浙江省宁波市4条污染程度不同的内河,采集沉积物和水质样品.采用自制的多管、多电极沉积物耗氧研究装置测得沉积物耗氧(SOD)值高达13.8~9.4×104mg/(m2·h),其

    环境科学研究 2010年12期2010-12-12

  • 底泥耗氧研究的主要技术手段及进展*
    50022)底泥耗氧研究的主要技术手段及进展*臧家业1,2,庞雪辉3,冉祥滨1,2,韦钦胜1,2,刘 玮1,2,王以斌1,2,刘芳明1,2,王宗兴1,2(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研究中心 青岛 266061;2.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061;3.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济南 250022)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底泥耗氧的研究动态。对比实验与现场观测两种方式:现场培养只能提供底泥耗氧总量,但该数值不能获得除此之外的更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0年11期2010-08-15

  • 一种确定油藏微生物耗氧量和耗氧速率的方法
    种确定油藏微生物耗氧量和耗氧速率的方法,(1)将含有0.5%~5%营养组分的油井采出水或注入水通过驱替泵注入培养容器;(2)向培养容器补充氧气或空气,气量体积为水样体积1~5倍;(3)模拟油藏温度45~80℃和压力10~20 MPa培养5~30 d;(4)培养结束后,取水样进行菌群密度计数分析和群落结构分析;(5)取气样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结合菌群计数分析结果,推算氧气的消耗量;利用本方法可以确定不同条件下的油藏微生物能进行有效生长与繁殖所需要的氧气量,进而

    化学分析计量 2010年1期2010-04-10

  • 以饥饿为首发症状的心绞痛发作1例
    脏前后负荷和心肌耗氧,从而缓解心绞痛。30分钟后复查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下移小于0.1mV。患者留院观察治疗3天后出院。讨 论患者以饥饿为临床表现,且无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其原因是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感受器几乎都是位于心脏下壁表面,当下壁心肌缺血、缺氧时,迷走神经受缺血心肌的刺激,可表现为消化道症状。本例患者以饥饿为表现,大量进食后,胃肠道供血增加,亦加重心脏负荷,心肌耗氧增大。同时,由于胃内过度充盈,必然影响到胸腔压力,加重呼吸困难。故对中老年患

    中国社区医师 2006年7期2006-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