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敬之

  • 贺敬之的《雷锋之歌》——歌颂一代新人的共产主义灵魂
    命诗人、剧作家贺敬之。新中国成立后,他写了《回延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等著名诗篇。据贺敬之回忆,雷锋事迹发表不久,贺敬之、柯岩夫妇刚好和郭小川一起去北京医院看望才动过手术的老革命家王震。王震将军读了雷锋事迹后非常感动,就对3位诗人“激将”说:“你们这些诗人就不为此感动?为什么还不写诗?”3位诗人马上决定去抚顺采访雷锋事迹,但郭小川、贺敬之因为单位有事,只有柯岩1人去采访。柯岩在抚顺1个多月读到雷锋的全部日记和笔记,回到北京流着泪把看到感受到的东西讲给

    雷锋 2023年3期2023-05-30

  • 以诗歌扬名
    赵铁信贺敬之在中国家喻户晓。1985年,贺敬之时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我曾跟随他去内蒙古通辽市调查文艺工作,当地老百姓听说贺敬之来了,到处询问住处。有一天,贺敬之在通辽市郊的大青沟参观时,一位40来岁的男同志骑着摩托车追赶来,拿着一本看上去已翻阅过多次的《贺敬之诗选》,恳求贺敬之在书上签个名,说是他家三代人(他和他父亲及他的女儿)都将诗选读过多遍,他父亲原是一所中学的语文教师,能全文背下《回延安》《桂林山水歌》《西去列车的窗口》等20余首诗,前不久去世了。去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3年2期2023-02-11

  • 贺敬之与柯岩:60年情燃风雨中
    ◎文/郑学富贺敬之、柯岩(1979年11月摄) 贺敬之和柯岩,是中外文坛上罕见的双星辉映的文化伉俪,二人都是作家、诗人、戏剧家,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领军人和卓越组织者。60年里,两人相识相恋,结为革命伴侣,相濡以沫,珠联璧合,无论是在文学创作上,还是生活中,都堪称两座凌霄云顶的奇峰。“您就是贺敬之?”1950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开办了培训大课,邀请在北京的文化名人授课。有一次剧院准备邀请时任中央戏剧学院创作室副主任的贺敬之讲授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过程,便安排

    恋爱婚姻家庭 2022年33期2022-12-19

  •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座谈会上见到了贺敬之。那天,我记得他特别称赞了部队近期创作的一些反映基层官兵生活的话剧,并未谈诗。那时我只知道贺敬之是人们喜爱的诗人,并不知道他在剧作上的成就和贡献。那一年,贺敬之41岁,我22岁。啊,这就是初中课本里《回延安》的作者!能见到我仰慕的诗人贺敬之,我是多么的幸运!1972年冬,我正在北京出差。那年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了贺敬之的《放歌集》。书店一售而空,我很想得到一本,便给他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没想到,第二天,他就派人把书送到了我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22年7期2022-07-15

  • 相濡以沫的诗坛伉俪 ——贺敬之与柯岩
    ◇ 郑学富贺敬之和柯岩,是中外文坛上罕见的双星辉映的文化伉俪,二人都是人民作家、诗人、戏剧家、文艺理论家,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领军人和卓越组织者,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是20世纪中后叶至21世纪初中国先进文化的杰出代表。60年里,两人相识相恋,结为革命伴侣,相濡以沫,珠联璧合,无论是在文学创作上,还是生活中,都堪称两座凌霄云顶的奇峰。从相识到相守贺敬之与柯岩1950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为培训青年编剧、导演和演员,开办了培训大课,邀请在北京的文化名人授课。有一次

    文史月刊 2022年5期2022-07-08

  • 贺敬之、柯岩夫妇的《雷锋之歌》
    创作室副主任的贺敬之讲授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过程,由课代表柯岩去面请。当柯岩来到贺敬之的办公室,第一次见到这位《白毛女》的主要执笔人时,竟然大吃一惊。此时的贺敬之才二十多岁,英俊儒雅,却已因《白毛女》享誉中国文坛。此时的柯岩是扎着两条长长的、乌黑发亮的辫子,穿着蓝色列宁装,英姿飒爽的小姑娘,当时她也二十多岁。贺敬之讲完课之后,院领导把学员不署名的剧本交给贺敬之审阅点评。当时柯岩以抗美援朝为背景写了一个剧本《争取早团圆》。可是这个剧本在院里引起争议,有人说感

    书屋 2022年6期2022-06-21

  • 相濡以沫的诗坛伉俪
    郑学富贺敬之和柯岩,是中外文坛上罕见的双星辉映的文化伉俪,二人都是人民作家、诗人、戏剧家、文艺理论家,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领军人和卓越组织者,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是20世纪中后叶至21世纪初中国先进文化的杰出代表。60年里,两人相识相恋,结为革命伴侣,相濡以沫,珠联璧合,无论是在文学创作上,还是生活中,都堪称两座凌霄云顶的奇峰。1950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为培训青年编剧、导演和演员,开办了培训大课,邀请在北京的文化名人授课。有一次剧院准备邀请时任中央戏剧学院

    文史月刊 2022年5期2022-06-10

  • 贺敬之与柯岩:60年情燃风雨中
    郑学富贺敬之和柯岩,是中外文坛上罕见的双星辉映的文化伉俪,二人都是作家、诗人、戏剧家,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领军人和卓越组织者。60年里,两人相识相恋,结为革命伴侣,相濡以沫,珠联璧合,无论是在文学创作上,还是生活中,都堪称两座凌霄云顶的奇峰。“您就是贺敬之?”1950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开办了培训大课,邀请在北京的文化名人授课。有一次剧院准备邀请时任中央戏剧学院创作室副主任的贺敬之讲授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过程,便安排课代表柯岩去面请。当柯岩来到贺敬之的办公室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22年11期2022-05-30

  • 贺敬之与柯岩:60年情燃风雨中
    贺敬之和柯岩,是中外文坛上罕见的双星辉映的文化伉俪,二人都是作家、诗人、戏剧家,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领军人和卓越组织者。60年里,两人相识相恋,结为革命伴侣,相濡以沫,珠联璧合,无论是在文学创作上,还是生活中,都堪称两座凌霄云顶的奇峰。从相识到相守1950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开办了培训大课,邀请在北京的文化名人授课。有一次剧院准备邀请时任中央戏剧学院创作室副主任的贺敬之讲授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过程,便安排课代表柯岩去面请。当柯岩来到贺敬之的办公室,第一次见到

    文萃报·周五版 2022年40期2022-05-30

  • 贺敬之:为伟大时代放歌的人民诗人
    首诗的作者——贺敬之。由于工作关系,笔者多次见过贺敬之和他的夫人——著名作家、诗人柯岩,听他们追忆往事。台儿庄贺敬之柯岩文学馆,以丰富的图片和实物资料,全面展示了这对当代中国文坛著名作家、诗人伉俪的人生历程和文学成就。他们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传诵至今的佳作,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走进延安,接受革命文艺的洗礼贺敬之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剧作家。1924年,他出生在山东省峄县贺窑村(今属枣庄市台儿庄区涧头集镇)一户贫苦农民家庭,13岁入山东省立第四

    党史博览 2022年4期2022-04-15

  • 贺敬之忆延安往事
    志菲在著名诗人贺敬之家的书架上挂着一块小手绢,那是一件旅游纪念品,手绢上印的是延安塔山。延安,那是贺敬之魂牵梦绕的革命圣地。他深情地说:“我是吃延安的小米,喝延河水成长起来的。”2021年12月14日至17日,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第十次全国作代会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走,到延安去”1940年4月,贺敬之与3名同学相约到延安投考鲁迅艺术学院。“我不知道当

    国际人才交流 2022年2期2022-03-22

  • “人民诗人”贺敬之
    拜访他——诗人贺敬之。贺老已88岁,红光满面,看到他,我自然想到了歌剧《白毛女》,想到了《回延安》,想到了《南泥湾》《翻身道情》和《雷锋之歌》……他杰出的诗歌成就,开创了新中国的一代诗风。他的诗歌,无论是政治抒情诗,还是新格律诗,均格调高昂,动人心弦,给人以艺术享受和精神力量,被人民大众称之为“时代歌手”“人民诗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大诗人艾青对苦难深重的祖国、人民、大地的深情告白。贺敬之的《北方的子孙》在精神上与这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2年2期2022-03-09

  • 贺敬之给陕西的三次题词
    代至本世纪初,贺敬之先后十多次来陕西检查指导工作,期间对陕西还有3次题词。一1990年9月3日,贺敬之在时任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文化厅厅长霍绍亮陪同下,视察了省戏曲研究院、歌舞剧院、图书馆。中午,省文化厅在西安德发长饺子馆请他吃饺子。饺子馆经理得知来吃饺子的是《白毛女》的作者,又是文化部长,便请求贺部长给饺子馆写几个字,并说:“今天就不用付饭钱了,由我们饺子馆宴请客人”。贺部长听到后说:“写几个字可以,但饭钱必须付,否则不写字”。霍绍亮一听忙说:“饭钱一

    金秋 2021年15期2021-11-23

  • 谈郭小川和贺敬之诗歌的风格
    摘要:郭小川和贺敬之的两个名字都是与中国政治抒情诗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他们的诗歌作品在被广泛流传,对推动我国的诗歌创作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成为当代中国政治抒情诗的两面鲜明旗帜。但又由于他们自身的现实生活背景以及文化经历不同,所以在他们的诗歌创作当中也就有着各自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诗歌艺术上的个性。本文将具体从艺术思想性和风格这两个不同方面进行相关分析,从而对两人的诗歌得到进一步了解。关键词:郭小川;贺敬之;诗歌风格;分析贺敬之和郭小川分别是当代时期诗坛里重要的诗

    文学天地 2021年3期2021-09-10

  • 诗人部长贺敬之的官场生涯
    宋春丹贺敬之96岁了。与他相识40余年的老部下李正忠觉得,如今的他,“老延安”的信念和关怀,与诗人的浪漫和天真,都愈发明显。“思想解放过了头”1977年,贺敬之进入文化部工作。在一次会上,李正忠见到了贺敬之。熟悉之后,李正忠发现贺敬之对认准的问题会格外坚持,哪怕看法和大家不同也很难动摇。而对人情世故,包括一些具体的行政工作,则不太敏感。1977年,胡耀邦任中央组织部长,几乎同时,中央决定改组文化部领导班子,贺敬之被任命为文化部四位副部长之一。当时文化部新班

    华声文萃 2021年1期2021-08-26

  • 贺敬之:时代的歌手,人民的诗人
    于于多年来,贺敬之在人民群众中一直享有很高的评价,他的作品来源于以革命斗争为主的社会实践,他总是能抓取时代的强音,为人民创作,因而被称为“时代的歌手”“人民的诗人”。贺敬之一直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文艺工作者,他说:“我从延安来的,16岁就到了延安,我这一生,跟我们党的革命路程走到现在。很惭愧,给党和国家的贡献很少。但是有一条,我是一直跟着革命的,没有丧失过信心。”一路尘,一路歌1924年,贺敬之出生在山东峄县(今枣庄市台儿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记事起,

    时代邮刊·上半月 2021年7期2021-07-28

  • 贺敬之与长诗《回延安》
    国当代著名诗人贺敬之的代表作之一,它抒发了诗人1956年重回阔别十余年的延安时的激动与喜悦之情,赞颂了延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贡献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变化。1956年3月,32岁的贺敬之赴延安参加团中央组织的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这是他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回延安。当飞机进入了无边的黄土高原,望见窗外奔腾的滔滔延河时,贺敬之的心紧张得缩成了一团。近乡情更怯,他曾在延安生活了整整6年,是延安黄澄澄的小米把他养大。1938年,14岁的贺敬之离开硝烟炮火中的家乡台儿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2021年13期2021-06-15

  • 最关键的2分
    于是去拜见诗人贺敬之贺敬之问:“你给这首词打多少分?”光未然大着胆子回答道:“98分。”贺敬之笑了:“和我心目中的分数一样。”光未然疑惑地问道:“您能指教一下哪一处有缺憾吗?”贺敬之问:“如果改为‘马在叫是不是更能表现主题呢?”光未然说:“可是我们这里现在只有驴子。”贺敬之道:“我是这样认为的,其一,驴子的形象不雅观,远不及马,战马更能激发人的斗志;其二,一味去追求艺术的真实,反而会淡化这首歌的精神内涵。”光未然豁然开朗:“贺老师,是您让我找到了最关键的

    意林·少年版 2021年3期2021-04-13

  • 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
    贺敬之16岁开始写诗,至今笔耕不辍。70多年来,他视诗歌为生命,自觉“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他的诗都是在学习和继承我国民歌、古典诗词和“五四”以来新诗歌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特征和人民的需要精心创作出来的,是民族的形式,时代的内容,人民的心声。每一首诗,特别是那些政治抒情诗都是胸中波澜,笔底风雷;气势磅礴,激情奔放。是心灵的呐喊,是感情的喷泉,是催征的战鼓,是时代的宣言。充满了阳刚之气,令人荡气回肠,给人以鼓舞和希望,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力量。贺敬之的诗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1年2期2021-04-12

  • 面对面和背对背
    院创作室任职的贺敬之接受邀请,前往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给年轻创作员讲写作,传授创作经验。虽然贺敬之年仅25岁,可是已经在全国如雷贯耳,他参与创作的歌剧《白毛女》,推出后产生很大影响。听说撰写《白毛女》的著名作家来到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大家争先恐后地前去听课。20岁的柯岩是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创作组的青年编剧、课题代表。初次看见贺敬之她感到万分意外,看《白毛女》时,她觉得贺敬之肯定是头发雪白的老人家,没想到他居然如此年轻,只比自己年长5岁。更加令柯岩意外的是,贺敬之

    莫愁·时代人物 2021年3期2021-03-11

  • 诗人部长贺敬之的官场生涯
    宋春丹贺敬之96岁了。与他相识40余年的老部下李正忠觉得,如今的他,“老延安”的信念和关怀,与诗人的浪漫和天真,都愈发明显。“思想解放过了头”1977年,贺敬之进入文化部工作。在一次会上,李正忠见到了贺敬之。熟悉之后,李正忠发现贺敬之对认准的问题会格外坚持,哪怕看法和大家不同也很难动摇。而对人情世故,包括一些具体的行政工作,则不太敏感。1977年,胡耀邦任中央组织部长,几乎同时,中央决定改组文化部领导班子,贺敬之被任命为文化部四位副部长之一。当时文化部新班

    文萃报·周五版 2020年46期2020-12-23

  • 诗人部长贺敬之
    宋春丹贺敬之96岁了。与他相识40余年的老部下李正忠觉得,如今的他,“老延安”的信念和關怀,与诗人的浪漫和天真,都愈发明显。至今,贺敬之与新老朋友见面首先要聊聊国家和世界大事,包括普京、特朗普等人的新闻,再议一议文艺界的现状,有什么新的创作、演出,什么新的文章,又发生了什么争论……对此兴致极高。贺敬之退休后,在贾漫所著《诗人贺敬之》的讨论会上,老部下阎纲说他是忠诚、坚守,却痛苦,他得知后哈哈大笑。他曾在访谈中说,鲁迅说过,革命是痛苦的,其中必然混有污秽和血

    中国新闻周刊 2020年43期2020-12-04

  • 永远的诗魂 ——访老诗人贺敬之
    ,来到伟大诗人贺敬之的故乡——山东枣庄的台儿庄,参观中国诗歌的圣地——贺敬之文学馆。台儿庄,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过震惊世界的功绩。1938 年3 月到4 月,中国军队浴血奋战,歼灭了侵华日军一万余人,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台儿庄也从此名扬世界,得到了“天下第一庄”的美誉。就在这块英雄的土地上,95 年前还诞生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剧作家贺敬之。1924 年11 月5 日,贺敬之诞生在一个穷困、闭塞的小村子,父母都是贫苦农民

    鸭绿江 2020年14期2020-10-23

  • 柯岩与贺敬之:面对面和背对背
    已是著名诗人的贺敬之谈《白毛女》的创作经验。初次接触,贺敬之对柯岩的印象很好——朴素、不矫揉造作,充满了革命热情。而柯岩一见到贺敬之却感到出乎意料——想不到《白毛女》的作者这么年轻文雅,不仅没有大作家的派头,连小作家的沾沾自喜也没有,而且谦虚幽默。从工作的接触开始,柯岩和贺敬之的交往越来越多。柯岩比贺敬之小5岁,两个人常聚在一起谈文学、谈生活……他们有太多相似的追求,很快就成了朋友。促使他们感情发生飞跃的契机却是贺敬之的一场大病。1951年初,贺敬之感到身

    恋爱婚姻家庭·青春 2020年6期2020-06-24

  • 柯岩与贺敬之:面对面和背对背
    ◎文/阿峻贺敬之、柯岩夫妇(1979年11月摄)他们是当代著名诗人和作家,在相伴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他们“背对背唱和”,曾经走过崎岖不平的人生路,同时也享受着温馨和谐的时光。他们创作了脍炙人口的作品,也写就了一段温馨飘香的文坛佳话。他们的名字很响亮,他们是柯岩、贺敬之。文坛名将,终成眷属柯岩原名冯恺,1929年7月14日出生于河南郑州一个铁路职工之家,17岁时就发表了处女作《我的同窗》。1948年,柯岩考入苏州社会教育学院戏剧系。1949年起,她先后在中国

    恋爱婚姻家庭 2020年17期2020-06-23

  • 柯岩与贺敬之的伉俪深情
    ,他们是柯岩、贺敬之。柯岩原名冯恺,满族,祖籍广东南海,1929年7月14日出生于河南郑州一个铁路职工之家。17岁时就发表了处女作《我的同窗》。1948年,柯岩考入苏州社会教育学院戏剧系;1949年起,她先后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任专职编剧,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1950年年初,柯岩所在的剧院举行剧本座谈会,请当时已是著名诗人的贺敬之谈《白毛女》的创作经验,柯岩是课代表。初次接触,贺敬之对柯岩的印象很好——朴素,不矫揉造作,充满了革命热

    现代妇女 2020年5期2020-05-06

  • 用人民的诗歌抒写时代
    贺敬之在中国家喻户晓。1985年,贺敬之时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我曾跟随他去内蒙古通辽市调查文艺工作,当地老百姓听说贺敬之来了,到处询问住处。有一天,贺敬之在通辽市郊的大青沟参观时,一位40来岁的男青年骑着摩托车追赶来,拿着一本看上去已翻阅过多次的《贺敬之诗选》,恳求贺敬之在书上签个名,说是他家三代人(他和他父亲及他的女儿)都将诗选读过多遍,他父亲原是一所中学的语文教师,能全文背下《回延安》《桂林山水歌》《西去列车的窗口》等20余首诗,前不久去世了。去世前老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0年2期2020-04-23

  • 《回延安》里伟大的母爱
    臆的文学风格。贺敬之与郭小川、闻捷、蔡其矫、公刘、白桦、邵燕祥、流沙河等著名诗人成为该时期诗歌创作的中坚力量,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作呈现出一体化时代里诗歌艺术的种种探索。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主要有两类,一是以《放声歌唱》(1956)、《十年颂歌》(1959)、《雷锋之歌》(1963)为代表的大型抒情诗,一是《回延安》(1956)、《桂林山水歌》(1957)、《西去列车的窗口》(1963)等片段式的抒情短歌。1956年发表的《回延安》脍炙人口,60多年来一直被广为

    博览群书 2020年2期2020-04-20

  •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贺敬之与鲁艺
    杰出贡献的作家贺敬之,其诗歌、戏剧不仅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而且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永恒的艺术魅力,甚至一度在海外得到广泛的传播与影响。抗战期间,贺敬之与李方立、吕西凡、程芸平四人徒步从梓潼出发,从重峦叠嶂的黄土山中穿行而过,克服重重困难,向目的地延安走去。1940年,年仅16岁的贺敬之被鲁迅艺术文学院(1940年,鲁迅艺术学院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破格录取,成为该校文学系年龄最小的学生。从此,贺敬之与鲁艺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仅仅是这里的各位文学大家和名师给

    传记文学 2020年2期2020-03-06

  • 柯岩与贺敬之伉俪深情
    ,他们是柯岩、贺敬之。柯岩原名冯恺,满族,祖籍广东南海,1929年7月14日出生于河南郑州一个铁路职工之家。17岁时就发表了处女作《我的同窗》。1948年,柯岩考入苏州社会教育学院戏剧系;1949年起,她先后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任专职编剧,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1950年年初,柯巖所在剧院举行剧本座谈会,请当时已是著名诗人的贺敬之谈《白毛女》的创作经验,柯岩是课代表。初次接触,贺敬之对柯岩的印象很好——朴素,不矫揉造作,充满了革命热情

    百姓生活 2020年1期2020-01-14

  • 走向人民美学
    具意义。其间,贺敬之先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人物。提及他,人们几乎都能脱口而出:“我国著名的诗人”“戏剧家”。诚然,贺敬之作为主笔之一,创作了已被公认是“红色经典”的歌剧《白毛女》。而他的政治抒情诗,尤其集中写于1970—1980年代的新古体诗也有很高的声誉。以《挥毫顶天写真诗——贺敬之文学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与《贺敬之研究文选》(2008)两部论文集为例,当前,有关贺敬之的研究大致为三大着力点:一是其诗歌的研究,二是《白毛女》研究,三是文艺

    粤海风 2019年1期2019-10-30

  • 贺敬之:下辈子还找柯岩做爱人
    ,他们是柯岩、贺敬之。二十世纪全能式作家柯岩原名冯恺,1929年7月14日生于河南郑州。1949年起,她先后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任专职编剧,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她是著名诗人贺敬之的妻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柯岩以话剧和儿童诗蜚声文坛。1976年,当柯岩从收音机中听到周总理病逝的消息后,她哭了,而当她亲眼看到无数群众送别周总理的场面时,决定要用笔记录下这一时刻。刚开始写的东西都像记流水账,后来每天到广场和群众一起哭,看到一位老大娘,她一

    华声文萃 2019年2期2019-09-10

  • 最关键的2分
    歌词去拜见作家贺敬之贺敬之读了几遍歌词后,问光未然:“你给自己的这首词打多少分?”光未然大着胆子说:“98分。”贺敬之笑了:“你很诚实啊,和我心目中的分数一样。”光未然疑惑的是,那失去的2分,具体是哪个地方呢?光未然问贺敬之:“您能指教一下哪一处有缺憾吗?”贺敬之用手指着“风在吼,驴在叫,黄河在咆哮”这一句说:“我有个建议,如果将‘驴在叫改为‘马在叫是不是更能表现主题呢?”光未然说:“可是我们这里现在看不到马,只有驴子。”贺敬之说:“我是这样认为的,其一

    做人与处世 2019年11期2019-07-30

  • 柯岩与贺敬之的伉俪深情
    ,他们是柯岩、贺敬之。柯岩原名冯恺,满族,祖籍广东南海,1929年7月14日出生于河南郑州一个铁路职工之家。17岁时就发表了处女作《我的同窗》。1948年,柯岩考入苏州社会教育学院戏剧系;1949年起,她先后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任专职编剧,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1950年年初,柯岩所在剧院举行剧本座谈会,请当时已是著名诗人的贺敬之谈《白毛女》的创作经验,柯岩是课代表。初次接触,贺敬之对柯岩的印象很好——朴素,不矫揉造作,充满了革命热情

    人民周刊 2019年9期2019-06-05

  • 以诗歌扬名
    贺敬之在中国家喻户晓。1985年,贺敬之时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我曾跟随他去内蒙古通辽市调查文艺工作,当地老百姓听说贺敬之来了,到处询问住处。有一天,贺敬之在通辽市郊的大青沟参观时,一位40来岁的男青年骑着摩托车追赶来,拿着一本看上去已翻阅过多次的《贺敬之诗选》,恳求贺敬之在书上签个名,说是他家三代人(他和他父亲及他的女儿)都将诗选读过多遍,他父亲原是一所中学的语文教师,能全文背下《回延安》《桂林山水歌》《西去列车的窗口》等20余首诗,前不久去世了。去世前老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9年2期2019-04-01

  • 贺敬之:人生因《白毛女》而动人
    志菲 34“贺敬之”这个名字,与歌曲歌词《翻身道情》《南泥湾》,诗歌《回延安》《桂林山水歌》《三门峡颂歌》《雷锋之歌》等名作紧密相连,与歌剧剧本《白毛女》更是密不可分。而熟知中国当代文学的人也必定知道,剧作家、诗人贺敬之的创作虽然说不上浩繁,但他的每一件作品发表出来都有相当的份量。贺敬之的文学创作善于从历史的与思想的高度来提炼文骨,写诗则坚持“诗学和政治学”统一的标准,以政治为纲,吹响时代的号角。他似乎注定就是为文学创作而生,成为时代的歌者。晚年,谈起歌

    党史纵览 2018年5期2018-08-31

  • 我所认识的贺敬之
    于一身,他就是贺敬之。今年“五四”前,我在北京拜访了贺敬之伯伯。“五四”是青年人的节日。贺敬之伯伯在他的青年时代——20岁时就写出了歌剧《白毛女》。70多年过去了,人们仍在经久不息地传唱。青年强,则国家强,千真万确。与其说是政治抒情诗,不如说是时代抒情诗我认识贺敬之伯伯,始于我的父亲李学鳌。他和贺敬之伯伯一样,也是小小年纪就参加革命。他最初在晋察冀边区印钞厂当工人,赶上了第一批人民币的印制,后来因为爱好文学,成了作家。记得1989年9月初,父亲知道自己快不

    环球人物 2018年13期2018-08-04

  • 浅谈贺敬之和郭小川诗歌的异同
    金连[摘 要]贺敬之和郭小川是我国现当代诗坛上重要的两位诗人,他们的诗歌硕果累累,影响深远。作为同一时代的两大诗人,他们的诗歌创作既有共同思想基础,又有鲜明独特的艺术个性。从思想性、艺术风格两个方面比较分析两个人在诗歌创作上的异同。[关 键 词]贺敬之;郭小川;诗歌异同[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5-0010-01贺敬之和郭小川是现当代诗坛上叱咤风云的两位诗人。他们的作品主要以政治抒情诗为主,以社

    名家名作 2018年5期2018-05-14

  • 《雷锋之歌》 诞生始末
    该这样行……”贺敬之这首创作于1963年春天的长诗 《雷锋之歌》,歌颂了雷锋短暂而又伟大的一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首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的长诗,与开国上将王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王震:“诗,一定要写好雷锋精神!”1963年早春,北京医院病房内,时任国家农垦部部长的王震刚刚动完手术,躺在病床上看报纸。将军看的是刊登在 《人民日报》 上的长篇通讯《毛主席的好战士—— 雷锋》。看到雷锋身为农民自卫队队长的父亲被地主反动武装活活绞死,母亲受到地主侮

    读书文摘 2017年8期2017-08-14

  • 琴瑟和谐早团圆
    院创作室任职的贺敬之接受邀请,前往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给年轻的创作员讲写作,向他们传授自己的创作经验。虽然贺敬之只有25岁,可是他已经闻名全国,他参与创作的歌剧《白毛女》影响很大,家喻户晓。听说撰写《白毛女》的作家来到剧院,各位创作员争先恐后地前去听课。20岁的柯岩是剧院创作组的青年编剧、课题代表,初次看见贺敬之她感觉到万分意外,以前她认为贺敬之是头发雪白的老人家,没想到居然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只比自己大5岁。更加令柯岩觉得意外的是,贺敬之丝毫没有著名作家的架

    北方人 2017年12期2017-07-25

  • 伉俪
    6年5月6日,贺敬之柯岩文学馆·柯岩馆在台儿庄开馆。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为文学馆揭了牌。她说,贺敬之和柯岩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作家,是时代的歌者,是共同走过半个多世纪人生历程的文学伉俪。他们的诗歌在一代又一代读者中传诵,他们的爱情和相携相助的风范,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一段动人佳话。柯岩是一首歌柯岩,女,当代著名诗人、作家。主要作品有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春天的消息》;报告文学集《奇异的书简》《一个诗人眼里的宋庆龄》;长篇小说及同名电视连续剧《寻

    安徽文学 2017年5期2017-05-19

  • 王震与《雷锋之歌》
    该这样行……”贺敬之这首创作于1963年春天的长诗《雷锋之歌》,歌颂了雷锋短暂而又伟大的一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首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的长诗,与开国上将王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王震:“诗,一定要写好雷锋精神!”1963年早春,北京医院病房内,时任国家农垦部部长王震刚刚动完手术,躺在病床上看报纸。将军看的是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的长篇通讯《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看到雷锋身为农民自卫队队长的父亲被地主反动武装活活绞死,母亲受到地主侮辱后悬梁自

    党史纵横 2017年2期2017-05-06

  • 贺敬之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及创作特色论略
    石兴泽一、贺敬之的革命浪漫主义理论情怀贺敬之是一个诗人,也是一个具有理论修养的诗歌理论家。就像他的诗歌创作表现出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特色一样,其理论主张也表现出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五十年代前期,在浪漫主义备受压抑、没有“名分”的理论语境中,贺敬之关于创作理论的文章就表现出浪漫主义倾向。《谈提高作品的思想性:给XX同志的信》写于共和国早期,1950年。文章如题目所示,探讨如何提高作品的思想性问题,所针对的是公式主义和把标语口号当作“思想”写进作品进而导致提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6年9期2017-03-31

  • 王震与《雷锋之歌》
    这样行!……”贺敬之这首创作于1963年春天的长诗《雷锋之歌》,以诗歌的形式歌颂了雷锋短暂而又伟大的一生,把雷锋置于广阔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生活之间,揭示出学习雷锋的重大意义。诗歌气势磅礴,熔议论与抒情于一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著名作家贾漫评价说:“《雷锋之歌》的爆破力和凝聚力,是贺诗的长诗中首屈一指的……在他创造的长诗中,达到艺术的高峰。”你可曾知道,这首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成千上万热血青年的长诗,与开国上将王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这首诗是在他的

    党史纵览 2017年3期2017-03-29

  • 琴瑟和谐早团圆
    院创作室任职的贺敬之接受邀请,前往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给年轻的创作员讲写作,向他们传授自己的创作经验。虽然贺敬之只有25岁,可是他已经闻名全国,他参与创作的歌剧《白毛女》影响很大,家喻户晓。听说撰写《白毛女》的作家来到剧院,各位创作员争先恐后地前去听课。20岁的柯岩是剧院创作组的青年编剧、课题代表,初次看见贺敬之她感觉到万分意外,以前她认为贺敬之是头发雪白的老人家,没想到居然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只比自己大5岁。更加令柯岩觉得意外的是,贺敬之丝毫没有著名作家的架

    做人与处世 2017年2期2017-02-28

  • 琴瑟和谐早团圆
    院创作室任职的贺敬之接受邀请,前往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给年轻的创作员讲写作,向他们传授自己的创作经验。虽然贺敬之只有25岁,可是他已经闻名全国,他参与创作的歌剧《白毛女》影响很大,家喻户晓。听说撰写《白毛女》的作家来到剧院,各位创作员争先恐后地前去听课。20岁的柯岩是剧院创作组的青年编剧、课题代表,初次看见贺敬之她感觉到万分意外,以前她认为贺敬之是头发雪白的老人家,没想到居然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只比自己大5岁。更加令柯岩觉得意外的是,贺敬之丝毫没有著名作家的架

    做人与处世 2017年2期2017-02-28

  • 琴瑟和谐早团圆
    院创作室任职的贺敬之接受邀请,前往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给年轻的创作员讲写作,向他们传授自己的创作经验。虽然贺敬之只有25岁,可是他已经闻名全国,他参与创作的歌剧《白毛女》影响很大,家喻户晓。听说撰写《白毛女》的作家来到剧院,各位创作员争先恐后地前去听课。20岁的柯岩是剧院创作组的青年编剧、课题代表,初次看见贺敬之她感觉到万分意外,以前她认为贺敬之是头发雪白的老人家,没想到居然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只比自己大5岁。更加令柯岩觉得意外的是,贺敬之丝毫没有著名作家的架

    做人与处世 2017年2期2017-02-28

  • 贺敬之:延安精神铸就中流砥柱
    党成立95周年贺敬之:延安精神铸就中流砥柱文李云雷1938年,14岁的贺敬之从家乡流亡出来,于1940年到达延安。近日,92岁的贺敬之,这位《白毛女》《南泥湾》《雷锋之歌》《回延安》等经典作品的作者,接受记者采访,谈起革命时期的经历,仍然记忆犹新。从台儿庄走出的少年贺敬之的家乡在山东枣庄,他是一个贫苦的农家子弟。1935年,11岁的贺敬之由亲友资助到离家20里路的一家私立的完全小学插班读书。在此期间来了两位新老师,给了他民族意识的启蒙。在此之前,他听家里人

    传记文学 2016年7期2016-09-16

  • 贺敬之为人民写诗为人民放歌
    彭程/摄人物贺敬之为人民写诗为人民放歌□本刊记者李盛/文彭程/摄他是现代著名诗人,他创作的《南泥湾》、《回延安》等作品,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他是知名剧作家,70多年前他参与执笔的歌剧《白毛女》首演,取得轰动效应。记者有幸随同二七机车公司党委书记马建勋以及相关工作人员拜望贺敬之先生。一进门,浓郁的书香与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他体格硬朗,谈笑风生。眉目之间,焕发着一种穿越时空的神采。贺敬之观看二七机车公司退休职工张璈哼唱的 《平汉路小唱》。二七机车公司党委书记马建

    工会博览 2016年5期2016-08-09

  • 生 活
    贺敬之生 活贺敬之《乡村的夜》,贺敬之著,作家出版社1957 年12月出版。收《五婶子的末路》《儿子是在落雪天走的》《在教堂里》《小全的爹在夜里》等诗16首,有作者《附记》。《附记》讲:“这一本集子里的东西,是一九四二年以前写的。是根据我少年时代的生活记忆写出来的。我的少年时代是在抗日战争以前的我的家乡——山东的农村里度过的。”“这一些诗曾有一部分在当时延安出版的杂志上发表过。连同没有发表过的一些同类题材的诗,我把它们选编在一起,取名为‘乡村的夜’。”“

    扬子江诗刊 2016年2期2016-05-06

  • 生活
    贺敬之《乡村的夜》,贺敬之著,作家出版社1957年12月出版。收《五婶子的末路》《儿子是在落雪天走的》《在教堂里》《小全的爹在夜里》等诗16首,有作者《附记》。《附记》讲:“这一本集子里的东西,是一九四二年以前写的。是根据我少年时代的生活记忆写出来的。我的少年时代是在抗日战争以前的我的家乡——山东的农村里度过的。”“这一些诗曾有一部分在当时延安出版的杂志上发表过。连同没有发表过的一些同类题材的诗,我把它们选编在一起,取名为‘乡村的夜。”“这一次整理这些东西

    扬子江 2016年2期2016-04-29

  • 贺敬之 用笔感召民众的文艺战士
    女》,91岁的贺敬之依然感情澎湃。“从延安中央党校大礼堂演出开始,《白毛女》就超越了一般意义的演出,成为一场全民参与的大戏。”1945年,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首演,这是我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作品生动地表现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深刻主题。当时才20岁出头的贺敬之领受任务,执笔创作《白毛女》。“当时我还不太敢接受这活儿,组织跟我谈话,说我参加过秧歌剧的创作,也是农村出身,了解农民的悲苦经历,所以就决定我来写了。写到最后一段,我身体

    中华儿女 2015年19期2015-12-21

  • 从《雷锋之歌》到《西去列车的窗口》
    ,他把郭小川、贺敬之和柯岩叫到病床前,一边念着手中的材料,一面讲说雷锋的意义和他的感受,他说:“你们这些诗人都看了没有,应该写写这个雷锋!我们这些老头子都要向他学习!”他很激动,眼睛湿润。贺敬之后来在《雷锋之歌》第一节里写到:“那红领巾的春苗啊,面对你,顿时长高;那白发的积雪啊,在默想中,顷刻消溶……”后一句艺术形象就来自王震,说明全国人民从少年到老年,都从雷锋身上受到教育和感动。三位诗人决定马上赶去抚顺,但郭小川和贺敬之都因单位有事不能成行,柯岩参加第一

    世纪 2013年6期2013-10-31

  • 贺敬之与郭小川诗歌创作比较
    )一、郭小川与贺敬之的背景郭小川(1919—1976),河北丰宁人,从中学的时候开始了自己的创造,1937年在延安担任王震将军的秘书和丰宁县的县长;1949年跟随军队到中南地区工作,在50年代中期就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秘书长等职务。还曾与陈笑雨、张铁夫以“马铁丁”作为笔名编写过大量《思想杂谈》,内容接近现实,充分的体现了青春活力与革命激情,引导读者辨明是非,建立革命的人生观,面向新时代,产生过很大的影响。1955年郭小川面向诗歌创作,他的作品有《投入火热的

    大众文艺 2013年10期2013-01-28

  • 柯岩:扎根大地 奋力攀登
    丈夫、著名诗人贺敬之而言,柯岩则是相濡以沫的并肩战友。1950年初,柯岩所在剧院举行剧本座谈会,邀请当时已是著名诗人的贺敬之讲谈《白毛女》的创作经验。朴素自然、热情好学——这是柯岩留给贺敬之的初识印象,而贺敬之则以其文雅幽默、平易谦虚的风度令柯岩一见倾心。之后,两人交往频繁起来,谈文学、谈生活,话题也多了……而贺敬之的一场大病更促成了两人的姻缘。1951年初,贺敬之在河北乡下采风期间突患肺结核,被送回北京治疗。为防止传染,医院一般不允许外人探视,可没想到的

    红岩春秋 2012年1期2012-01-08

  • 歌剧《白毛女》的创作及署名问题
    姑》为素材,由贺敬之、丁毅执笔编剧,马可、张鲁等作曲的歌剧《白毛女》,以开拓性的思想、艺术成果成为我国民族新歌剧的奠基作品,被载入了我国文学艺术的史册。在此后的60多年间,它不断地被改编成电影、芭蕾舞剧、京剧、川剧、沪剧、越剧、粤剧、鼓词、连环画等多种形式,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歌剧《白毛女》的研究一直是中国革命文艺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评论文章、研究著述不断涌现。但是,近年来由戈焰同志领衔对邵子南写的剧本初稿与后来由贺敬之、丁毅执笔

    中华魂 2011年5期2011-12-23

  • 敬之体:形式和历史的和谐
    彩的文学星空,贺敬之的诗歌犹如一颗燃烧着的巨星,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释放着感情热力。贺敬之所独创的敬之体,不但把他自己理想主义的革命激情酣畅淋漓的抒发了出来,而且也唱出了一个民族在特定时代的心声。他的诗歌形式和意识到的时代内容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敬之体;中国梦;意识形态形式文学形式是属于一定历史的,正如古希腊的神话和史诗仅仅和那个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相始终一样,我国“五四”时期、50年代和新时期诗歌,都有不同的诗歌形式。而在50年代,富有特色的歌声当推贺敬之的诗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7期2011-08-15

  • 贺敬之:夫妇“话疗”战病魔
    名诗人、剧作家贺敬之生于1924年,他的每一件作品发表都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其夫人柯岩同样是一位优秀的当代文学大家,这对文坛伉俪在相伴半个世纪的岁月中,共同走过崎岖不平的人生路,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也写就了一段温馨飘香的文坛佳话。一场大病让他们感情飞跃1949年底,中宣部组成作家代表团去朝鲜慰问,年轻的作家贺敬之积极报了名,当时组织大家学习的丁玲是他的领导。在学习期间,丁玲发现贺敬之很瘦弱,气色不好,好像有隐疾在身,担心他到朝鲜后出问题,就对他说:“你

    健康必读 2009年11期2009-04-10

  • 编辑梦断 重温马列[我是文坛三○后]
    梦断王蒙辞职,贺敬之到任。“今天我找你来,是想告诉你,调动一下你的工作,调你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去。”时在1989年11月。我几乎不等部领导说完,便连声应诺:“我没有意见,我一定积极配合。”我将这句话重复了两遍。我松了一口气,以为这样的结局是迟早的事。我已经疲惫不堪。“这件事你不要告诉别人。我先给你通通气。你的问题严重,这你是知道的。”我一向尊重贺敬之,相信他不是毛泽东曾经形容过的那种人——阿Q捉虱子,越多越好。文化部新党组派副部长陈昌本和干部司司长艾青春来报

    美文 2009年23期2009-03-29

  • 为新中国放声歌唱
    早在五十年代,贺敬之就是一位人们所熟悉的诗人了。他不但用笔写,还在电台和诗会上朗诵自己的作品。32岁的贺敬之,曾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的“迎春诗会”上,登台吟诵他的新作《放声歌唱》。他那震人心弦的高歌,使人感到那个火热时代的强劲脉搏。25年过去了。不久前,有机会见到贺敬之同志,在愉快的交谈中,我感到诗人还是那么充满朝气,那么热情,坦率而又真诚。岁月的风霜在他的双鬓留下了痕迹,却没能夺去他敏锐奔放的诗人气质。回首往事,贺敬之感慨地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我只有

    中国青年 1982年9期1982-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