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程序

  • 试分析高校议事协调机构的运行现状
    在机构任职、决策程序、运行状况、组织管理上,高校议事协调机构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完善之处。基于此,建议树立对高校议事协调机构的正确认识,持续加强理论研究与创新,建立健全议事协调机构全周期全流程管理体系,切实提高议事协调机构管理的有效性、规范性,进一步提升高校议事协调机构的工作质量和水平。关键词:高校;议事协调机构;治理体系;决策程序;组织管理议事协调机构是中国治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机制。[1]这种工作机制通过“任务发包”和“责任捆绑”的形式集中职能部门力量,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3年6期2023-07-12

  • 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之地方立法研究 ——基于广东省地级市立法的比较分析
    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2020年7月份,广东省司法厅将其起草的《广东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草案)》(以下简称《规定》征求意见稿)在其网站公开,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截至2020年8月15日。为推进《条例》有效施行,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以来党的历届全会精神和《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明确要求,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亟需对照《条例》等上位法的规定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1年3期2021-02-13

  • 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实施探析
    与《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的规定和要求会产生矛盾和冲突。这些冲突主要表现为:各行政主体之间信息的不均衡;行政决策形式与实质的轻重不分;行政决策过程中专断和民主的博弈;行政决策责任追究的抽象和具体不明晰等现象。这些都不利于重大行政决策的法治化。要做到有的放矢,应从强化公众知情权、公众参与机制建设、专业话语权和责任追究细化等方面予以化解和促进。关键词:重大行政决策;决策程序;法治化中国分类号:D9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20

    桂海论丛 2020年5期2020-11-09

  • 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 促进政府治理效能提升
    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是国务院以行政法规形式在我国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立法上迈出的关键性的一步,极大推进了我国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进程。2020年5月18日,江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江苏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0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江苏坚持以制度建设促进重大行政决策规范化,有利于进一步充实重大行政决策制度体系。《办法》体现了“循证决策”“民主决策”“异议制度”“终身追责

    群众 2020年14期2020-09-21

  • 什么人、什么情况下会被终身追责
    苏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办法》,自2020年8月1日起施行。这个办法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决策机关违反规定造成决策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应当倒查责任,实行终身责任追究。什么人、什么情况下会被终身追责?会产生什么影响?什么情况下,会被终身追责各地相关规定大同小异,先从江苏这个办法说起。三种人会被终身追责:决策机关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直接责任人员。但是,决策机关集体讨论决策草案时,有关人员对严重失误的决策表示不同意见的,按照规定减免责

    新传奇 2020年23期2020-08-03

  • 施工企业投资管理问题与建议
    “三重一大”决策程序;投资管理;“三控制”原则[DOI]10.13939/j.cnki.zgsc.2020.15.069施工企业作为建筑工程承包商,主营业务是为项目建设提供施工服务,其虽不同于专业融资投资机构与需要扩大生产规模的生产类企业,但是由于建设工程项目投资多、规模大、工期长、集合的产业类型多,所以投资规模很大,投资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据重要位置。当前经济环境复杂,加上建筑市场的不规范、企业投资管理的不完善等,企业投资风险更加突出,需要加强投资管理,管

    中国市场 2020年15期2020-05-25

  • 国企“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落实不到位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决策体制;决策范圍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通过“三重一大”制度,能对相关人员的用权行为进行规范,避免出现决策失误的情况,能从根本上防止腐败现象的出现,有着较大的意义。结合实际实践情况来分析,该制度并未得到有效的落实,导致企业发生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管理经营问题。接下来本文对落实不到位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给出几点建议。一、落实不到位的因素对于落实不到位的因素,文章主要从领导者作风缺乏民主、决策制度不科学、不合理、监督与责任追究的

    管理学家 2020年20期2020-01-18

  • 对《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的若干探析和思考
    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有力推进我国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一、我国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的法治之路回眸由于我国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尚未制定,有关行政决策程序的规定散见于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之中。回眸历史,我国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的法治之路,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理念形成阶段行政决策的概念在我国肇始于行政管理学,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应松年、罗豪才等学者引入行政法视野中。在中央层面,2004年3月22日国务院印发的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20年1期2020-01-16

  • 健全决策机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从而规范公共决策程序。〔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决策系统;公众参与;决策程序〔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0)06-0113-0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 〔1 〕。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牢牢把握人民至上的从政初心,牢牢把握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牢牢把握人民至上的发展宗旨,进一步建立健全“以人民为中心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0年6期2020-01-11

  • 我国地方政府行政决策程序法治化建设探讨
    地方政府行政决策程序法治化是实现依法行政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枢纽部分。2003年出台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其第 11、12 点分别提出“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并“完善行政决策程序”。之后国务院2008年、2010年陆续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等意见,不断对完善政府决策机制、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规范行政决策程序提出新目标。地方政府行政决策程序法治化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构建和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年2期2019-12-28

  • 规范行政决策程序的法治意义
    了《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该条例分6章、共44条,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范围、重大行政决策的作出和调整程序、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众所周知,行政权力的起点是决策。只有规范了行政决策行为,才能有效规制行政权力,这也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应有之义。在现实生活中,尽管随着各级政府机关推进依法行政,行政决策的法治化水平有所提升,但胡乱决策、违法决策、专断决策等现象并未绝迹,坊间流传的“拍脑袋上马、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

    民主与法制 2019年20期2019-11-17

  • 论公安管理决策程序法制化的必要性
    1 公安管理决策程序法制化概述1.1 公安管理决策程序法制化的涵义在管理中,决策是面向未来的。所谓决策,就是决策者对行动方案的选择。公安管理决策,即指公安机关及其领导者从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使命和职责出发,针对日常工作中所面临的社会治安问题和国家安全问题,充分收集材料,了解分析情况后,依据科学的理论,采取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所进行的设计、选择和实施方案的活动。任何决策的做出都需要有程序的保障,因为公安机关性质和使命的特殊性,公安管理决策程序

    知识文库 2019年13期2019-10-20

  • 信托公司决策程序法律分析
    一、信托公司决策程序概述(一)信托公司决策机制概述“信托是英国对世界法律的最重要的贡献”,信托制度滥觞于中世纪的英国用益权(USE)制度,是英国衡平法的产物,其机理是委托人将财产权转移或者为其他处分,使受托人为受益人利益,依照一定的目的管理或处分财产。随着营业信托的兴起,信托公司成为最主要的一类受托人。学术界对信托公司 (trust company) 通常的界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以信托为业的组织机构。信托公司所在的行业称为信托业。[1]从法学的视角来看,信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8期2019-09-10

  • 党组织如何有效融入“三重一大”决策程序之研究
    策形式、严格决策程序、加强保证监督”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尝试,有效融入“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关键词:党组织;“三重一大”决策程序;体系建设;监督多年来,公司党组织围绕中央有关“三重一大”的规定精神,切实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围绕生产中心,服务职工群众,促进企业发展”,不断探索实践民主集中制,全面推动配套制度体系建设,努力做到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减少经营决策失误,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一、不断完善决策制度体系建设,明确决策内容、规范决策形式、严格决策程序

    企业文化 2018年3期2018-10-19

  • 论我国地方重大行政决策的程序化
    推进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体系建设,提高法治化水平。关键词:地方: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化当前,部分省级政府或设区的市级政府,乃至县级政府都颁布了有关行政程序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其中包含了对重大行政决策规范的内容。据统计,已有13个省份出台了省级政府规章,其中9个省份专门出台了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的文件。说明我国许多地方政府正加强对重大行政决策问题的法治化建设。这里的法治化的突出表现实际就是程序化,程序化是法治化最基本的表现。所以,程序化问题也是法治化的水平高低问题。如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8年1期2018-05-30

  • 程序优先与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优化
    先与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优化◎蒋永甫 王宁泊一、程序的重要性根据经典的行政理论,行政就是决策,决策过程就是各种矛盾和利益妥协的过程。在决策过程中,决策程序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决策程序决定了决策结果。行政决策分为一般行政决策和重大行政决策,一般行政决策属于常规性决策,而重大行政决策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重大的政府规章草案、宏观调控和政策措施、重大社会管理事务、重大的项目投资以及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等的处理。相应地行政决策程序也分为一般行政决策程序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

    团结 2017年3期2017-11-24

  • 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法治化建设的意义、问题与推进
    丽君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法治化建设的意义、问题与推进◎罗依平 许丽君近年来,随着法治政府建设的不断推进,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的规范化和合法化逐渐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务院相继发布了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2004年)、《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2008年)、 《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2010年)三个文件,分别对行政决策、重大行政决策的机制和程序等进行了规定,使重大行政决策制度成为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制度体系的重要

    团结 2017年3期2017-11-20

  • 刚性的回应,非刚性的采纳 ——就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相关问题采访王万华教授
    —就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相关问题采访王万华教授◎张 栋王万华,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七届 “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获得者。主要研究领域为行政程序法学和中国行政程序法立法。决策是政策过程的核心环节, 《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 “决定”)提出,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近年来,很多省市出台了各自的 “重大行政政决策程序

    团结 2017年3期2017-11-20

  • 完善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
    立科学的重大决策程序;二是完善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是一种事后手段,但也能够提高官员做决策时的审慎性。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建立重大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目前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难以被落实,原因在于重大决策过程的不明确为后续追责带来困难、追责程序中的关键点没有打通、责任主体的权利救济制度未建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未完善等。应从以

    学习导刊 2017年6期2017-11-04

  • 防一把手“一言堂”,就得把乱决策当“腐败”来治
    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引发广泛关注。有些媒体提炼出“明确重大决策将走5个程序”“突出公众参与”等作为该征求意见稿的亮点,但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其实就明确了这些。这部在国务院2017年立法工作计划中被列为重大全面深化改革急需项目的法规“面世”,更大的亮點在于,在程序细节设计上对地方“探路”的突破。而这些突破,指向了对一把手“一言堂”等现实问题的治理。现实中,一把手拍脑袋决策、决策错误拍屁股走人,最终财政买单百姓遭殃的案例

    领导文萃 2017年19期2017-10-26

  • 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制度建设:历史、困境与对策 
    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是政治协商的重要原则。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开始了将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制度化探索,取得了宝贵经验。新形势下,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仍然面临着协商决策内容界定不清晰、协商决策程序不规范、协商决策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制度困境。为此,应从明确协商决策内容、规范协商决策程序、健全协商决策体制机制、推进协商决策相关立法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确保政治协商真正纳入决策程序。关键词:政治协商;协商决策;决策程序;制度建设中图分类号:D627文献标志码:A

    理论导刊 2017年4期2017-05-03

  • 地方行政决策程序立法的考察与评估
    2)地方行政决策程序立法的考察与评估江国华,梅扬(武汉大学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我国各地开展行政决策程序立法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其理论储备并不充分。从当前的评估结果来看,地方行政决策程序立法的整体质量水平不是太高,无论是在宏观的体系架构上,还是在微观的制度设计上,都不免存在着些许的瑕疵。未来的行政决策程序立法应当走全国统一立法的道路,并对行政决策的概念、行政决策程序的价值目标以及制度构成和责任追究等基本要素作一个全面、科学、合理的设计,以将行政决

    湖北社会科学 2017年4期2017-04-26

  • 对我国行政决策程序立法的几点认识
    对我国行政决策程序立法的几点认识朱作鑫近日,《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上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作为一部专门规范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行政决策程序的行政法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意味着这部行政法规距离正式出台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也标志着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标不断向前推进。笔者试图从我国行政决策程序立法的法律渊源、国外有关行政决策规制情况以及当前重大行政决策程

    中国发展观察 2017年15期2017-01-24

  • 地方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立法比较分析研究
    故对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的立法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有关重大行政决策的程序立法总体呈现“地方优先于中央”的态势,同时各地方立法之间存在着共性与不足。地方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立法的先行为中央统一立法提供了更多实践经验,中央立法的出台势在必行。在参考地方立法实践的基础上,中央还必须从全局入手,调和各方关系,这样才能实现立法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关键词: 重大行政决策; 程序立法; 地方立法; 中央立法中图分类号: D92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3411/j.cn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4期2017-01-12

  • 社会管理创新要求加强行政决策程序建设解析
    新要加强行政决策程序建设,推动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让社会发展能够和谐进行。【关键字】社会管理创新 行政决策程序 建设一、社会管理创新的原因社会管理创新就是在当前社会管理下,能够依据经验和资源,根据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和管理理念来进行规范,通过新的理念、知识等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改造和改革,从而构建一套新的社会管理机制,以实现当前社会发展目标。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问题也明显增多,我国的GDP虽然已经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

    商情 2016年42期2016-12-23

  • 地方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立法之规范分析 ——兼论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的关系
    地方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立法之规范分析 ——兼论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的关系文/王万华 宋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在《国务院2016年立法工作计划》中属于“全面深化改革急需的项目”类别。地方现已出台大量关于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的地方政府规章与行政规范性文件,地方立法先行虽得以为中央立法积累宝贵的立法经验与实证经验,但如何处理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的关系本身亦成为中央立法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对收集到的326份规定就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展开规范层面的分析,并进而对如何

    社会观察 2016年12期2016-11-26

  • 行政决策法治化亟须程序保障
    断凸显,行政决策程序的短板越来越阻碍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进程。本文从树立程序正义理念、坚持程序法定原则和严格程序不当问责三个角度,阐释了我国行政决策程序构建的核心问题,希望借此对我国将来的行政决策程序立法和实践发展有所裨益。行政决策;程序;法定;责任自2004年以来,国家十分重视加强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的建设,相继制定和出台了大量有关“行政决策程序”的文件。①这些中央文件从开始的宏观呼喊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到搭建行政决策程序的框架再到充实行政决策程

    办公室业务 2016年21期2016-11-26

  • 基于理性决策模型浅析预防行政决策失误的对策 ——以沪深股市暴跌事件为例
    主观因素以及决策程序与决策体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决策不当,给公共利益造成损失的决策行为。(二)理论基础——理性决策模型。理性决策模型,起源于传统经济学的理论,传统经济学理论是以“经济人”的假设为前提的。理性决策模型以界定问题开始,一旦界定了问题,决策者就需要确定那些与做出决策有关的决定因素。接着要求决策者权衡这些因素,使它们在决策时有一个正确的优先排序。然后决策者列出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案,并且使用每一项标准对各个备选方案进行评估。最后决策者根据带

    人间 2016年22期2016-08-15

  • 我国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三是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存在较多缺失,致使各地精心构建的一些重要程序难以落实;四是各地立法的适用范围差距大。建议国务院尽快出台《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条例》,建立全国统一的、刚性的、操作性强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制度;问题;完善一、我国重大行政决策制度体系的构建现状我国探索和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始于本世纪初。2004年国务院颁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发〔2004〕10号),首次从法治理念高度要求各级行政机关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完

    时代法学 2016年2期2016-04-11

  • 论依法决策的法理
    ;决策领域;决策程序;决策问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讨论。”由此可见,依法决策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法治实践问题,即相关决策主体在决策过程中依法决策已经成为一个基本行为范式。然而依法决策究竟包括什么

    江汉论坛 2016年2期2016-03-22

  • 《辽宁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出台 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
    宁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于11月19日起施行,标志着我省实现了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的法制化。《规定》明确,重大行政决策的适用主体主要是县级以上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也包括县级以上政府直属机构、派出机构和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等。同时,《规定》对重大行政决策的概念也给予明确界定,即县级以上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依照法定职权,对关系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社会涉及面广,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做出决定的行政活动,所有重大行政

    共产党员(辽宁) 2015年23期2015-12-07

  • 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的现实困局及其破解
    不明确、重大决策程序不具体和终身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三大困局。只有通过明确重大决策的范围、细化重大决策程序、完善终身责任追究制度以突破困局,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才能落到实处,发挥其应有作用。关键词: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政府公信力;决策程序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8-0025-03一、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的现实意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这对于深化改革、加快责任

    理论导刊 2015年8期2015-09-10

  • 人大对政府重大决策的监控模式创新研究
    制定政府重大决策程序条例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全国性的《政府重大决策程序条例》或《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条例》,基本上是由地方政府自行制定本辖区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起草这种规定,多是由地方政府的法制办来进行具体的组织工作。从现实来看,地方政府有的在地方“行政程序规定”中单独列一章,规范地方政府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如《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山东省行政程序规定》;大多数地方政府是制定独立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或规则)”,如《青海省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

    人大研究 2015年3期2015-03-20

  •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党的集体领导思想的发展
    则以及相关的决策程序。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集体领导思想;决策原则;决策程序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格局已由两极变为多极,不少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先后放弃了民主集中制原则,选择了西方所谓的“民主制”。党的十四大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中国共产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1期2015-01-29

  • 领导干部要切实提高依法决策能力
    二、优化依法决策程序是提高依法决策能力的前提决策程序法治化是保证决策科学的基本前提。整个决策程序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使决策程序成为严格法律制约、严密法律逻辑的可行性流程,避免决策者的主观性、片面性。《决定》确定的重大行政决策五个法定程序是: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把这五大程序法定化,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各级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目前国家正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条例,重大决策的程序也要法治化,这是领导决策的发展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4年12期2014-06-09

  • “情绪垃圾”缘于决策程序不“环保”
    绪垃圾”缘于决策程序不“环保”新闻由头:今年4月,杭州市公示了2014年重点规划工程项目,其中包括,即将在城市西部的余杭区中泰乡建造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由于担心这些设施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带来多重负面影响,群众多次集会进行抗议。5月10日,大量群众涌上02省道和杭徽高速余杭段,导致交通长时间中断和部分人员受伤。用正确的程序办正确的事,是避免政府决策遭遇不必要冲突的重要路径,也是中国现阶段许多重大建设项目屡遭民众反对的最大教训。在重大建设项目上,几乎所有

    中华环境 2014年4期2014-02-02

  • 决策重大、产权性质、决策程序理性对恶性增资的影响
    个重要原因:决策程序理性与否。根据西蒙的“有限理性”理论,理性可以分为程序理性和结果理性。据此,在投资决策领域,可以分为决策程序理性和决策结果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恶性增资行为属于决策结果非理性。现有的关于决策程序理性与决策结果理性关系的研究成果之间存在很大的模糊性。深究其因,可能在于忽略了对决策程序理性到决策结果理性实施过程中的更深层次的因素的审视和考虑,因为产权性质是影响决策程序理性到决策结果理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管理学领域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

    商业会计 2012年18期2012-09-22

  • 社会管理创新要求加强行政决策程序建设
    要求加强行政决策程序建设文◎应松年社会管理创新必须以民生为先导,以公平正义为基础,加强行政决策制度建设,通过相关决策内容和决策日标的调整,推动政府职能有效转变。行政机关应当运用法治、规则和程序,以“行政公开”与“行政参与”的程序理念为内核,建立具体的正当性行政决策程序规则。这些规则包括:(1)信息公开。信息公开制度要求政府除对依法保密的事项外在事前、事中和事后整个过程将决策事项、依据和结果依照法定范围和法定形式公开,公众有权查阅。(2)公众参与。实行听证制

    中国检察官 2012年13期2012-01-28

  • 我国行政决策程序法制化的主要障碍与对策分析
    一、我国行政决策程序法制化面临的观念障碍观念障碍是我国行政决策程序法制化前进历程中一块沉重的绊脚石,也是制度障碍产生的深层原因。理念的转型是一场比实践建设更具决定意义的革命,[1]要真正实现中国行政决策程序的法律限定,必须完成观念转型。1.“重实体、轻程序”和“重结果、轻过程”的实用主义观制约我国千百年来一直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法治观,只追求实体公正,不追求程序公正,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如果法治只讲求实体公正的话,那么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一些帝王君主也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2期2012-01-25

  • 切实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
    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李天明(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哈尔滨 150080)政治协商;决策程序;制度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增强开展政治协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规范协商内容,丰富协商形式和层次,切实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在新时期如何发挥好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作用,如何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促进党委、政府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3期2011-04-11

  • 浅析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决策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的组成人员、决策程序、决策监督以及决策反馈等方面来探析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决策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关键词】住房公积金;决策机制;决策程序中图分类号:C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7-0086-02我国现行《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1999年4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62号发布根据2002年3月2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改后实施的。它的实施使住房

    大众商务·下半月 2010年7期2010-09-19

  • 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思考
    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思考张幼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三大主要职能,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已成为我国人民政治生活的重要方面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渠道。2006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发2006]5号)规定:“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

    重庆行政 2010年6期2010-08-15

  • 我国政府决策法制化进程中的问题与解决路径
    策;法制化;决策程序;决策评价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09)08-0047-03政府决策与社会发展、人民利益休戚相关,政府决策的目标是科学化与民主化,实现这一目标的制度保障是政府决策的法制化。如果从法制化的角度将政府行政活动视为一个过程,那么其中包括决策、执行和监督三个环节。近年来,我国的理论研究与法制资源主要向执法与监督偏重,对政府决策及其法制化保障研究则明显欠缺。事实上,每年的国家审计报告都揭示了许多因政府决策失误

    理论导刊 2009年8期2009-11-28

  • 关于“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几点思考
    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它对于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完善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推动协商民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各级党委政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从明确协商范围、坚持政治协商“三在前”、“三在先”原则、加强政治协商的制度体系建设、加强政协自身建设等几方面入手,才能保证“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这一重要原则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词]政治协商;决策

    理论观察 2009年5期2009-08-02

  •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决策程序研究
    ]商业银行;决策程序;流动性风险[摘要]以金融风险管理基本流程为基础,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现状,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决策程序的各环节发展不平衡、流动性风险管理范围欠全面。因此,结合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特点与环境基础,完全可以构建流动性风险管理决策程序的理想模式。[中图分类号]F832;C9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一511X(2004)04—0039—05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4期200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