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粉病

  • 玉米瘤黑粉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150)玉米瘤黑粉病传染性强,容易造成玉米大面积减产,甚至会导致玉米绝收。玉米是河南省秋季的主要粮食作物。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玉米瘤黑粉病发病趋势逐年加重,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1 玉米瘤黑粉病的病原玉米瘤黑粉病是玉米主要病害,其主要危害玉米的秆、果穗、叶等部位,玉米瘤黑粉病的病原体是玉蜀黍黑粉菌,该病原体隶属于担子菌亚门,黑粉菌目,黑粉菌科,黑粉菌属,该真菌属于营养型寄生性真菌,依赖有性生殖致病。玉米瘤中的黑粉实质为病菌的冬孢子,冬孢子多为球形

    新农业 2023年10期2024-01-08

  • 南召县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为害症状玉米瘤黑粉病多发生在夏玉米上,均在抽雄吐丝期、灌浆期雌穗显症,在雌穗上形成膨大的囊状或角状肿瘤,形状各异,单生或叠生,多个病瘤堆积在一起。病瘤初现时呈白色,有时带紫红色,质地柔软,内部则由大量黑粉所充满,随后变黑,破裂后散出大量黑粉。二、发病规律瘤黑粉病菌孢子可以在土壤、病残体、种子或粪肥中存活越冬。翌年,越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随气流、雨水等传播,从植物表皮或伤口入侵植株幼嫩分生组织,并形成病瘤,病瘤含有大量的黑粉即孢子,可进行再次侵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3年6期2023-06-25

  • 36份新选育玉米自交系抗瘤黑粉病鉴定及抗性遗传初步分析
    086)玉米瘤黑粉病是由玉蜀黍黑粉菌(Ustilagozeae(Beckm.)unger)侵染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玉米病害,土壤、气流和种子均可传播。玉米瘤黑粉病是非系统侵染病害,在玉米生长的各个阶段均可发生。玉蜀黍黑粉菌主要通过伤口侵染植株的所有地上组织,被侵染部位形成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肿瘤[1]。瘤黑粉病是我国玉米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在我国普遍发生[1-2],发病率一般5%~10%,严重时可造成30%~80%的产量损失[3]。近年来,多年秸秆还田、西北玉米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1期2023-01-17

  • 玉米黑粉病及丝黑穗病的危害与防治对策
    玉米产业发展。黑粉病及丝黑穗病是玉米常见病害,轻则减产减收,重则颗粒无收,严重影响玉米种植效益,威胁粮食安全。玉米作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为保证其产量和质量,为农户创造更高的种植效益,积极做好玉米黑粉病及丝黑穗病等常见病害的防治工作显得格外重要。1 彝良县玉米种植现状概述彝良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昭通市辖县,地处云南省东北部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的乌蒙山区;全县气候差异大,垂直差异明显,总的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但从河谷到高山区可细分为:中亚热带、北亚热带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4期2022-11-21

  • 玉米种植过程中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生产。2 玉米黑粉病的防治玉米黑粉病是玉米种植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病虫害,这种玉米黑粉病又叫作瘤黑粉病。玉米黑粉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幼苗长成株之后的时期,并且这种玉米黑粉病会感染玉米的各种部位。有效防治玉米黑粉的办法是,在玉米种植之前,要严格的审核玉米种子的质量情况。可以利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均匀的搅拌玉米的种子。与此同时,可以对玉米进行农业防治,为了避免玉米徒然生长,就要在选择种子时,选择生命力顽强、抗病力强的。随后在对种子进行合理的种植等系列种植工序。在需要

    新农业 2022年20期2022-11-07

  • 不同药剂对药用大黄黑粉病的防效研究
    m2。药用大黄黑粉病是大黄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生比较普遍,俗称红疱病[8]。该病在陕西省药用大黄种植区时有发生,危害十分严重,一旦发病会造成严重的减产,同时还易遭受其他病原菌的侵染。药用大黄黑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和叶柄,也能危害花器和球茎[9-10]。本研究对镇巴地区药用大黄黑粉病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及特点进行调查总结,并在药用大黄黑粉病发病前、发病初期、盛发期3个不同时期进行微生物菌剂、化学药剂、中药提取液等不同农药对药用大黄黑粉病的防治试验,提出了适合镇巴地区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18期2022-09-27

  • 35份新选育玉米自交系对4种病害抗性的精准鉴定与评价
    病、灰斑病和瘤黑粉病等。玉米大斑病曾在我国发生多次流行,感病品种损失可达30%以上,黑龙江省每年因大斑病损失玉米6 000万~9 000万kg。随着秸秆还田、连作等耕作栽培制度的变化和玉米生长后期连续阴雨,近几年玉米茎腐病在我国各玉米主产区加重发生,已成为玉米减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玉米灰斑病对我国东北、华北及西南等地区的玉米生产威胁越来越大,且在云南、四川、湖北等地区的高海拔山区,已成为亟须解决的重要叶部病害之一。近年来,玉米瘤黑粉病发生呈逐渐加重趋势,特别

    江苏农业科学 2022年17期2022-09-23

  • 水稻不育系稻粒黑粉病抗性QTL的定位
    2024)稻粒黑粉病是由Tilletia horrida引起的一种普遍发生的真菌性病害,也是一种重要的检疫性病害。稻粒黑粉病主要发生于不育系,是杂交水稻繁殖、制种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我国杂交水稻繁殖、制种一般因稻粒黑粉病减产20%左右,重者可达50%以上,每年因该病导致经济损失10-12亿元[1]。为了提高杂交水稻的制繁种产量,育成的不育系柱头外露率越来越高,稻粒黑粉病发生也呈加重趋势。现在生产上应用的不育系绝大多数不抗稻粒黑粉病[2-3],主要采用化学

    生物技术通报 2022年3期2022-05-10

  • 玉米瘤黑粉病发生情况调查及药剂防治研究
    0 引言玉米瘤黑粉病也称为玉米黑粉病,在我国黄海、淮海地区、东北地区均是玉米种植面对的主要病虫害。瘤黑粉病对我国主要的玉米生产地区,例如西北、东北、华北等地区造成了重大损失。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能够看出,2018年我国玉米病虫害出现的面积为180万m2,未出现集中发病的区域中单位面积的患病玉米为15%~20%,单位面积的减产频率为10%~15%,严重影响了我国玉米种植事业发展。1 玉米瘤黑粉病发病症状玉米瘤黑粉病在其生长的各个阶段均可以传播和发生,但是感染阶段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3期2021-12-26

  • 水稻与稻粒黑粉病菌互作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1-2]。稻粒黑粉病由担子菌门真菌Tilletia horrida侵染引起,主要危害水稻不育系花器官[3-4],在世界杂交稻制种田中广泛分布。该菌厚垣孢子抗逆性强,在土壤和寄主种子中可长时间存活[5]。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厚垣孢子萌发产生弹射能力较强的针状或香蕉状次生担孢子侵染寄主[6],随后在颖壳内产生大量的黑色粉状冬孢子影响水稻产量与质量[7-8]。以往认为该病发病率较低,对水稻生产影响有限,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9-11]。目前,为了提高杂交稻制种产量,

    生物技术通报 2021年9期2021-11-06

  • 42份鲜食玉米品种对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的抗性
    14]。玉米瘤黑粉病和丝黑穗病作为两大黑粉类病害,基于丝黑穗病的发病率等于损失率,瘤黑粉病可发生在玉米生育期的各阶段,且地上部位均能发病的特点,因此,以上2种病害已成为鲜食玉米产业发展中的制约性因素之一。在当前丝黑穗病的防控策略中,主要以化学种衣剂包衣为主,但甜糯玉米种子的包衣率较低[15]。有报道指出甜玉米种子对常用种衣剂比较敏感,包衣后贮存易造成发芽率的下降[16]。瘤黑粉病病原菌在玉米生育期内均能循环侵染,化学药剂对该病害的防治效果并不理想。因鲜食玉

    西北农业学报 2021年9期2021-10-22

  • 夏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特点、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控对策
    植影响,玉米瘤黑粉病在召陵区呈逐年加重发生趋势。据测定,果穗以下茎秆发病减产约20%,果穗以上茎秆发病减产约40%,果穗上下茎秆同时发病平均减产约60%,果穗发病减产约80%,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挫伤了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为此,笔者深入玉米种植基地,经过多年试验研究、调查分析、查阅相关资料,摸清了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特点和发生原因,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综合防控对策。一、发病症状玉米瘤黑粉病又名玉米黑穗病等,群众称玉米“乌霉”“蘑菇”等,是一种局部侵染的

    科学种养 2021年7期2021-08-05

  • 崆峒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瘤黑粉病化学防治研究
    以上。然而,瘤黑粉病是玉米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瘤黑粉病发病率为5%~10%,造成产量损失30%~80%[2],一些玉米田丝黑穗病产量损失高达30%~50%,严重制约玉米产量提高和品质提升。玉米瘤黑粉病是由玉蜀黍黑粉菌(Ustilago maydis)侵染所致,黑粉病菌以厚垣孢子在土壤或病株残体上越冬,成为羿年的初侵染源[3]。一旦温湿度适宜,从玉米幼嫩组织直接侵入或伤口侵入,形成不规则的畸形病瘤。生长早期形成的肿瘤,产生孢子,可以再侵染,成为后期发病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年12期2021-05-02

  • 玉米自交系对瘤黑粉病抗性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稳产[1]。瘤黑粉病(Ustilagomaydis)是玉米大田生产的病害之一,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生,它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侵害幼嫩组织的局部性病害,发病极为普遍[2]。有研究表明,在18世纪时人们发现导致植物发病的直接原因为活体真菌玉米黑粉菌[3]。被黑粉菌侵染的玉米组织受其代谢产物刺激而产生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菌瘤,初生菌瘤多为白色或者淡黄色并由表皮组织形成的薄膜所包被,后期所形成的黑粉瘤消耗大量的养分,导致植株空秆不结实,造成严重减产[4-

    西北农业学报 2020年11期2020-12-04

  • 玉米黑粉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玉米黑粉病俗称乌霉,又名玉米瘤黑粉病、灰包,是玉米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分布极广,在我国南、北方玉米产区均有发生,暴发年份能造成30%以上的产量损失。一、发病症状玉米黑粉病在玉米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地上部的气生根、叶片、茎秆、雄穗、雌穗等幼嫩组织都可被侵染,产生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瘤状物。苗期受害,幼苗矮化,茎基部生瘤,茎叶扭曲畸形,发生严重时可导致幼苗死亡。成株期受害,叶片和叶鞘上着生粗糙的皱褶状或成串密生的灰、紫、红、黄色病瘤,以叶基近中脉两侧最多,

    农村百事通 2020年8期2020-04-26

  • 基于Lab色彩模型差异的水稻叶部病害图像分割
    稻病害主要有叶黑粉病、褐斑病和叶枯病。目前在水稻叶部病害的图像识别方法上一般进行预处理后就直接分割图像,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图像失真。本文以水稻叶黑粉病、褐斑病和叶枯病为研究对象,依据水稻叶部病害和健康部分在Lab模型中a*b上的差异表现,设计此模式下12种不同颜色分量组合特征,便于水稻叶部病害的图像特征提取和k均值聚类,以此提高水稻叶部病害识别准确率。1 预处理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

    湖北农机化 2020年1期2020-04-10

  • 芷江杂交水稻制种稻粒黑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探讨
     要:水稻稻粒黑粉病是为害杂交水稻制种的重要病害,轻发年份损失0~10%,暴发年份损失30%~60%。近年来,随着两系杂交水稻制种面积扩大,病害有加重发生的趋势,严重制约了芷江侗族自治县水稻制种产业的发展。根据芷江多年来杂交水稻制种黑粉病发病情况以及农民防治用药及效果情况,总结了该病的发病规律,并提出防治对策。关键词:杂交水稻;制种;稻粒;黑粉病;发生规律;防治对策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6-0117-01       中图分类号: S

    种子科技 2019年6期2019-09-10

  • 试论北方地区玉米种植管理与常见病害防治措施
    青枯病以及玉米黑粉病等,就玉米青枯病而言,通常玉米青枯病也被称为玉米茎基腐病,该病会对玉米的茎部以及玉米的根部产生比较严重的危害,属于土传真菌病害,其发病率较高,并且发病区域比较广泛。一旦玉米发生青枯病,在1周左右的时间内,并会导致玉米植株枯死,进而造成玉米的大量减产。通常情况下,在玉米的乳熟期比较容易发生玉米青枯病。如果玉米的种植密度过大,出现田间积水时,比较容易引发玉米青枯病。另外,在雨后骤晴,太阳暴晒的情况下也很容易引发玉米青枯病。对于玉米黑粉病而言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22期2019-08-16

  • 夏玉米品种“枣良16”
    茎腐病,高感瘤黑粉病。2015 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品质分析:粗蛋白含量9.78%,粗脂肪4.2%,赖氨酸2.12微克/毫克,粗淀粉74.04%。产量表现:2014 ~2015 年参加全省夏玉米品种普通组(每667 平方米4500 株)区域试验,两年平均667 平方米产750.2 千克,比对照郑单958 增产3.8%;2016 年生产试验平均667 平方米产637.8 千克,比对照郑单958 增产3.6%。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每6

    农业知识 2019年11期2019-07-10

  • 植物提取物对薏苡黑粉病菌的抑制作用
    2400)薏苡黑粉病菌属于担子菌亚门黑粉菌属的真菌,能引起薏苡黑粉病。薏苡黑粉病是黔西南州薏苡主要病害之一,对薏苡的生产造成很大威胁,成为制约黔西南州薏苡生产的重要因素。目前对该病的防治主要是使用化学药剂,化学药剂的使用导致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毒性残留以及环境污染等种种弊端的出现[1],严重危及到人类健康、生态平衡以及社会发展。植物源杀菌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且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近年来,植物提取物对病原物抑制作用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在药用植

    园艺与种苗 2019年2期2019-03-25

  • 浅述先玉688主要病害的调查与研究
    究意义对玉米瘤黑粉病和粗缩病的发病率、病症特征、病原、发病规律、影响因素和防治方法等进行调查和研究。可为统计玉米病害发生趋势提供依据;为统计病害防治效果提供依据;为研究防治方法和低毒化学农药的开发提供依据;也为剔除一些毒性相对或禁用的化学农药提供依据。提出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治措施,尽量做到对症下药。2 研究方法、步骤2.1 方法随机抽样法、数学统计法、化学检验法。2.1.1 主要仪器 尺子、铅笔、小刀、载玻片、显微镜、镊子、纸等。2.1.2

    新农民 2019年1期2019-02-21

  • 浅析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
    张明宝玉米黑粉病又称瘤黑粉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广泛分布于玉米各栽培区,以北方发生较普遍而严重,主要危害玉米植株各部位的幼嫩组织:叶、秆、雄穗及果穗等,在病部产生大小不等的瘤状物,瘤状物发生的部位、多少、大小对玉米产量造成的损失不同,一般可减产30.9%~80%,甚至高达100%。大田发病株率为5%~10%,严重发病田可达70%-80%,减产率约为病株率的1/3。近年来由于玉米种植面积增大,玉米瘤黑粉病为害呈趋重发生态势,严重影响了玉米产量。1 瘤黑粉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17期2018-09-26

  • 23%醚菌·氟环唑防治烟后杂交制种稻粒黑粉病药效试验
    5100)稻粒黑粉病俗称黑粉谷、乌米谷,是水稻生产后期穗部的重要病害,在水稻杂交稻田、制种田母本发病较重,杂交水稻制种田母本一般田间病粒率10%~30%,高的可达50%以上,不仅造成大幅度减产,还会严重影响种子的质量及其商品品质[1]。醚菌·氟环唑为氟环唑和醚菌酯的混配杀菌剂,兼具三唑类及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优良特性,具有很好的保护、治疗、铲除及渗透功能,有较宽杀菌谱和高杀菌活性。近年来尤溪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特别是烟后作杂交水稻制种面积逐年扩大,20

    福建稻麦科技 2018年2期2018-07-11

  • 泰州市慈姑黑粉病发生特点与防控措施
    益[5]。慈姑黑粉病是慈姑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生比较普遍,俗称疮疱病[6]。慈姑黑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和叶柄,也能危害花器和球茎,不仅广泛于国内慈姑种植区,在日本等国家也有分布[7-8]。作者对泰州地区慈姑黑粉病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及特点进行调查总结,提出了适合泰州地区慈姑黑粉病防控措施,为其他相似地区防控慈姑黑粉病提供参考。1 发病症状1.1 病原菌慈姑黑粉病的病原菌为慈姑黑粉病菌[Doassansiopsishoriana(P. Henn.)Shen.],属担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5期2018-05-21

  • 慈姑黑粉病病原菌名称的演变
    张敬泽摘要慈姑黑粉病是慈姑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之一。病原菌最初被认为是慈姑实球黑粉菌。随着属名的变化,该病原菌被转移到虚球黑粉菌属称为慈姑虚球黑粉菌。最新研究表明,该病原菌与侵染可变慈姑的病原菌是同种,是畸形虚球黑粉菌的异名。本文说明了慈姑黑粉病病原菌名称演变原因以及最新进展,这对准确应用病原菌名称提供了参考依据。关键词慈姑; 黑粉病; 分类; 异名; 病害防治中图分类号:S 436.45文献标识码: ADOI: 10.16688/j.zwbh.201719

    植物保护 2018年1期2018-05-14

  • 浅析玉米黑粉病的防治技术要点
    文将会介绍玉米黑粉病的防治技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玉米黑粉病一直以来都是玉米的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对玉米黑粉病的研究与防治工作一直是我国重点研究与发展的行业之一。不得不承我国玉米黑粉病的防治技术还是存在一定发展空间的。因此,我国需要不断的发展玉米黑粉病的防治技术。从而使得玉米黑粉病技术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农业发展。1 玉米黑粉病相关内容介绍1.1 玉米黑粉病的含义黑粉病是一种常见的玉米病虫害疾病之一。对于玉米黑粉病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它主要是由于一类特征相似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4期2018-04-22

  • 水稻稻粒黑粉病发生与防治技术要点
    66)水稻稻粒黑粉病又称黑穗病、稻墨黑穗病、乌米谷等,是由狼尾草腥黑粉菌〔Tilletiabarclayana(Bref.)Sacc.et Syd.〕引发的一种土传性真菌病害[1]。1896年日本病理学家Takahashi首次对稻粒黑粉病进行了报导[2],随后在世界许多稻区都对该病进行了研究报导。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杂交水稻的推广种植,稻粒黑粉病的发生日趋严重,成为杂交水稻制种的普遍性和毁灭性病害。1 发生症状稻粒黑粉病主要发生于水稻扬花期至乳

    四川农业科技 2018年8期2018-03-17

  • 玉米瘤黑粉病综合防治技术
    ,特别是玉米瘤黑粉病、玉米大斑病、玉米穗腐病呈逐年上升趋势,玉米不同程度减产。对丰产高产造成影响, 玉米瘤黑粉病在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防治上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辅以生物、化学防治,把病害的危害控制在经济水平以下.确保玉米高产、稳产、优质、高效。一、病害症状玉米瘤黑粉病在各玉米栽培地区都有发生,一般大田发病率5-10%,并可造成30-80%减产,为害玉米的雄穗、雌穗、气生根、茎、叶、叶鞘、腋芽等部位幼嫩组织,产生大小不等的病瘤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17年12期2018-02-26

  • 浅谈玉米瘤黑粉病防治技巧
    柳海波玉米瘤黑粉病又名玉蜀黍黑粉菌,是玉米上极为普遍的一种病害,病原菌为真菌,是由玉米黑粉菌所引起的一种局部侵染性病害。玉米瘤黑粉病,又名玉米“乌霉”,群众称之为长“蘑菇”。瘿,菌瘿成熟后散出大量黑粉。1.发病原因1.1品种选择 不同品种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近年来推广玉米品种抗病性差,发病趋重。一般杂交种比其亲本自交系或一般品种较抗病;硬粒型玉米较抗病,马齿型次之,甜玉米较感病;雌穗的苞叶厚、长、紧密的较抗病,反之包不紧的较易感病。1.2田间管理 种植密度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24期2018-02-04

  • 论玉米黑粉病的防治
    文将会介绍玉米黑粉病的防治技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玉米黑粉病一直以来都是玉米的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对玉米黑粉病的研究与防治工作一直是我国重点研究与发展的行业之一。不得不承我国玉米黑粉病的防治技术还是存在一定发展空间的。因此,我国需要不断的发展玉米黑粉病的防治技术。从而使得玉米黑粉病技术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农业发展。1 玉米黑粉病相关内容介绍1.1 玉米黑粉病的含义黑粉病是一种常见的玉米病虫害疾病之一。对于玉米黑粉病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它主要是由于一类特征相似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4期2017-04-10

  • 不同玉米品种对瘤黑粉病抗性的初步鉴定
    同玉米品种对瘤黑粉病抗性的初步鉴定严理,李智敏,陈佳,高春生,余永廷,严准*(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205)选择22个玉米品种,在苗期采用注射法人工接种玉米黑粉菌,对玉米瘤黑粉病发病时间、发病率、病情指数进行统计分析,以鉴定玉米品种对瘤黑粉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接种8 d后,玉米品种陆续开始发病,第13天进入发病增速期,第16天达到发病高峰期,第18天后病情基本稳定;玉米品种间对瘤黑粉病的抗性存在差异,其中LD901、太平洋891表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期2017-02-15

  • 2016年尤溪县烟后杂交制种稻粒黑粉病发生原因及防控策略
    后杂交制种稻粒黑粉病发生原因及防控策略柯 玲,廖燕俸(尤溪县植保植检站,福建三明 365100)2016年尤溪县烟后杂交稻制种稻粒黑粉病偏重发生,是由于开花授粉时段雨日雨量偏多,田间菌源丰富,父本花粉量少,药剂防控时间偏迟,水肥管理不当等多因素造成的。文章提出了要合理安排播插期,加强病源菌控制,推广健身栽培,适时药剂防控等防控措施,以供参考。水稻制种 稻粒黑粉病 重发原因 防控对策稻粒黑粉病俗称黑粉谷、乌米谷,是水稻生产后期穗部的重要病害,在水稻杂交稻田、

    中国农业信息 2017年1期2017-01-21

  •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治2.1 玉米黑粉病玉米黑粉病多出现于玉米抽穗期,在幼苗期间很少出现。黑粉病主要是玉米植株上出现一个黑色的包状病瘤,病瘤初期呈银白色,内部白色,有光泽,常能冲破苞叶而外露,表面变暗,略带暗红色,该病严重危害植株的根、茎、叶以及植株的花穗等,黑粉病的传播主要集中在植株杆上的瘤体借助于风力进行扩散传播。对于黑粉病的根治,首先,在种植时要选择不带有病原菌的种子,从根源上杜绝黑粉病的来源,其次,若之前种植玉米的田间出现过黑粉病,要对土壤进行翻耕晾晒,同时还要喷洒农

    中国农业信息 2017年16期2017-01-21

  • 真菌病害防治如何选对农药
    起的病害主要有黑粉病、锈病、纹枯病和立枯病等。如:禾谷类作物的黑粉病、腥黑粉病、粒黑粉病、叶黑粉病;梨、桃、苹果、葡萄、豆类、花生、葱、向日葵锈病;棉花、茄子立枯病。一般只引起局部侵染,形成点发性症状。④高等、最高等真菌复合型。引起的病害症状类型大多是局部坏死,常见的病害有:①叶斑病类型:如豆类叶斑病,甜菜、辣椒褐斑病,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马铃薯、番茄早疫病;②炭疽病类型:如苹果、桃、豆类、瓜类、葱类、十字花科蔬菜、茄科、棉花炭疽病;③疮痂病类型:如葡萄黑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16年8期2016-11-02

  • 玉米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防治要尽早
    黑穗病和玉米瘤黑粉病在一些地区均有发生且有逐年加重之势,发病后均可造成玉米穗变黑。丝黑穗病主要在玉米穗部表现症状,而玉米瘤黑粉病除在穗部表现明显症状外,还会在玉米其他部位涌现黑瘤。病菌主要侵染植株幼嫩部位,形成的黑穗和黑粉瘤会消耗大量养分,并有可能导致植株空秆不结实,严重影响玉米产量。这两种病害的发生特点有些相似,在防治方法上也差不多,要真正做到有效防治,降低用药成本,有一条成功的经验:就是预防病害必须从播种期开始,尽早采取措施。1. 坚持轮作 玉米丝黑穗

    科学种养 2016年7期2016-07-18

  • 吡唑醚菌酯防治慈菇黑粉病的效果
    醚菌酯防治慈菇黑粉病的效果李阿根1,陈长洪2,汪爱娟1,张舟娜1,冯敏芳1(1.杭州市余杭区农业生态与植物保护管理总站,浙江杭州 311100;2.杭州市余杭区余杭街道农业科,浙江杭州 311121)摘 要:进行吡唑醚菌酯对慈菇黑粉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第2次用药后14 d,25%吡唑醚菌酯200 mL·hm-2对慈菇黑粉病具有显著的防效,病叶率为31.49%,病情指数为6.29,校正防效达到90.57%。关键词:慈菇;黑粉病;吡唑醚菌酯文献著录格式:李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6期2016-06-21

  • 玉米瘤黑粉病的危害与防治
    边亚辉玉米瘤黑粉病的危害与防治边亚辉2015年任丘市春玉米瘤黑粉病危害较为普遍和严重。究其原因是春玉米5月上旬播种后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到7月17日突然降雨,正值玉米抽雄前后,这种特殊气候对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极为有利。玉米瘤黑粉病又称玉米黑粉病,它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为害幼嫩组织的局部性病害。由于连作、新品种推广,发病有上升趋势,此病受害减产多少与感病时期和菌瘤形成的部位、数量及大小有关。危害果穗严重的个别田可造成减产达80%以上,成片种植可造成减产1/3。

    河北农业 2016年1期2016-05-19

  • 玉米新品种 ——联创880088
    弯孢叶斑病、瘤黑粉病和粗缩病。子粒容重765克/升,粗蛋白含量9.65%,粗脂肪含量3.06%,粗淀粉含量74.46%,赖氨酸含量0.29%。产量表现 2013~2014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产695.8千克,比对照增产5.6%。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产687.0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8%。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5月下旬至6月中旬播种,667平方米种植密度4000株左右。审定意见 该品种符合国

    农业知识 2016年9期2016-03-28

  • 增效剂倍创与杀菌剂混用对玉米瘤黑粉病的防治效果评价*
    剂混用对玉米瘤黑粉病的防治效果评价*丁丽丽1,赵冰梅1*,陈爱群2(1.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乌鲁木齐 830011;2.兵团第四师农业技术推广站)对43%戊唑醇和23%氨基·嘧菌酯两种杀菌剂减量50%与倍创混用喷施防治玉米瘤黑粉病的防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杀菌剂减量50%与常规用量相比,对玉米瘤黑粉病防效相当,增产率提高1.7%~1.9%,且对制种玉米和天敌安全。倍创;杀菌剂;玉米瘤黑粉病;防治效果新疆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光热资源丰富,有利于玉米制种

    新疆农垦科技 2016年12期2016-02-23

  • 玉米黑粉病的防治要点
    6500)玉米黑粉病的防治要点姜 欣(抚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佳木斯 156500)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玉米属于经济性作物,玉米的生长情况和收成多少关系到劳动人民的经济收入,对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应该充分重视玉米生长过程中会发生的病虫害,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促进玉米的健康成长。近年来,黑粉病多发,成为影响玉米收成的主要原因,黑粉病发病损害严重,对玉米的生长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成为当地玉米生产的一大障碍。文章对玉米黑粉病的发病原因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6期2016-02-06

  • 玉米瘤黑粉病发生与防治
    00)玉米瘤黑粉病发生与防治袁晓逸(大关县农业局,云南昭通 657400)摘要:玉米黑粉病是大关县玉米的重要病虫害之一。该病属侵染性病害,侵染时间长,玉米苗期至成熟期均可侵染。主要菌侵染植株的茎秆、果穗、雄穗、叶片等幼嫩部位,倒装句植株出现不结果实的空杆,大大降低了玉米的总体产量,从而对玉米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的威胁。文章根据近年来对该病监测、调查、分析、研究等情况介绍玉米丝黑穗病的症状、病原菌、侵染途径、流行条件及防治措施。关键词:玉米 黑粉病 发生危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4期2016-02-06

  • 玉米黑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1200)玉米黑粉病,又名黑穗病、瘤黑粉病,俗称灰包、乌霉。属于真菌性病害,由担子菌亚门冬孢纲目黑粉病菌引起,为玉米主要病害之一,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减产幅度因发病时期、病瘤大小及发病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别。不同年份、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栽培管理水平,发病程度不同。1 发病规律病菌在土壤、粪肥或病株残体上越冬,为翌年初侵染源,种子上粘附的厚垣孢子对黑粉病的远距离传播有一定的作用。病菌侵入玉米植株后,菌丝体就在薄壁细胞组织中生长,并产生一种类似生长素的物质,

    种业导刊 2016年10期2016-01-25

  • 玉米丝黑穗病和黑粉病的区别与防治
    玉米丝黑穗病和黑粉病的区别与防治徐秀艳玉米丝黑穗病和黑粉病是玉米生产上经常发生的两种主要病害,常常同时发生,许多人常将丝黑穗病与玉米黑粉病混在一起,统称“乌米”和“灰包”,但两者的症状、侵染循环、发病规律有很大区别,因此防治措施也不尽相同。若不能准确区分二者,势必会影响防治效果。一、症状区别1、发生时期不同。玉米丝黑穗病一般到穗期出现典型症状;而玉米黑粉病在玉米整个生长期都可能发生。2、受害部位不同。玉米丝黑穗病主要为害部位是雄穗和雌穗,抽雄时症状最明显;

    河北农业 2015年9期2015-07-05

  • 水稻种植区域慈姑黑粉病发生特点与防控措施
    稻种植区域慈姑黑粉病发生特点与防控措施谷莉莉仇学平袁玉付宋巧凤(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植保植检站,江苏盐城224002)摘要:慈姑是盐都区重要的水生蔬菜作物,慈姑黑粉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慈姑的产量和品质。本文分析了慈姑黑粉病在本地的发生特点及影响因素,并从农业防控、化学防治两个方面提出了防控措施,如与水稻等作物轮作、药剂处理等。关键词:慈姑;黑粉病;发生特点;影响因素;防控措施收稿日期:2014-12-15作者简介:谷莉莉( 1985-),女,硕士,助理农艺师,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5年1期2015-03-21

  • 黑粉病菌对薏苡生长及其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62400)黑粉病菌对薏苡生长及其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变化的影响莫熙礼, 吴彤林, 李松克, 李本华, 江厚成, 武华文(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为了解薏苡黑粉病菌的致病性机制,对种子接种黑粉病菌后的发芽率和幼芽生长抑制作用、黑粉病菌在薏苡不同生长期的侵入危害及接种黑粉病菌后薏苡种子分泌产生的角质酶、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多聚半乳糖酸酶(PG)、β-1,4-内切葡聚糖酶(Cx)和β-葡聚苷酶的活性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贵州农业科学 2015年7期2015-02-27

  • 28%爱丽欧悬乳种子处理剂防治玉米瘤黑粉病效果试验初报
    000)玉米瘤黑粉病由瘤黑粉菌引起发病,属担子菌亚门,是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 ,常为害玉米叶、秆、雄穗和果穗等部位的幼嫩组织,产生大小不一的病瘤,是我国玉米生产中分布最广的主要病害之一。张掖市制种玉米常年种植面积约6.67万hm2,种植品种复杂,迎茬种植面积大,玉米瘤黑粉病发生普遍,常用药剂有烯唑醇、戊唑醇等[1-3]。为选择新型药剂,评价巴斯夫供试农药产品对玉米瘤黑粉病的防治效果,探索最佳使用剂量范围和使用方法,并评价对作物安全性,特开展此试验。1

    种子科技 2014年4期2014-11-30

  • 玉米黑粉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文主要针对玉米黑粉病的发生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防治对策,以供生产中参考。关键词:玉米;黑粉病;防治;黑粉病菌中图分类号:S435.131.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5-81-11黑粉病症状玉米黑粉病是玉米常见的一种病害,又叫瘤黑粉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感染了玉米黑粉菌所致,这种病菌主要对玉米的幼苗、茎节、腋芽、雌穗、雄穗、叶片和根的幼嫩分生组织进行侵染,这些部位被病菌侵染后,会形成一些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瘤状物。

    吉林农业 2014年8期2014-08-20

  • 玉米制种田瘤黑粉病的发生及防控措施
    300)玉米瘤黑粉病又称黑粉病、黑穗病、灰包,是一种世界性玉米病害,所有玉米产区都有发生。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均为零星发病,为害较小,一般不进行防治,也不作为抗病育种的特定检测对象。但在近几年来,尤其在甘肃张掖地区,各种子企业广泛引进省外、国外玉米种质资源,引入的部分自交系不抗瘤黑粉病,且长期连茬进行玉米制种,土壤中黑粉菌厚垣孢子逐年积累,使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为害逐年加重,个别品种制种田发病率高达30%以上,产量损失严重,已成为张掖地区玉米制种中的主

    种子科技 2013年9期2013-01-22

  • 小麦秆黑粉病防治技术
    ,会发现小麦秆黑粉病可以给小麦的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 小麦秆黑粉病主要危害小麦属于真菌、条黑粉菌属。本文中主要主要介绍了小麦秆黑粉病的具体防治技术。[关键词] 小麦秆 黑粉病 防治技术[中图分类号] S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152-01小麦秆黑粉病属于真菌、条黑粉菌属,仅危害小麦、主要危害小麦的茎、叶、穗。是小麦生产上毁灭性病害之一,发病轻者10~20%,重者50~80%,甚至绝收。90年代,河南省

    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 2013年11期2013-01-13

  • 喜多成
    有纹枯病、稻粒黑粉病、稻曲病和褐鞘腐败病等,此类病害具有爆发流行的特点,一旦大面积感染流行则会导致水稻产量损失严重,既影响产量又影响稻米品质。湖南大方农化生产的“喜多成”是由每升含量300克的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复配而成,是一种高效广谱的内吸性杀菌剂,对水稻的上述病害都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1.产品特点 ①内含特殊增产助剂,增产作用明显。在2010年10月的超级稻现场示范评议会上,得到了使用喜多成增产17.08%的鉴定。②杀菌谱广,持效期长。对水稻的纹枯病

    湖南农业 2011年6期2011-03-24

  • 玉米黑粉病危害加重原因分析及综合治理对策
    6400)玉米黑粉病又称玉米瘤黑粉病,是由玉蜀黍黑粉菌[Ustilagomaydis(DC.)Corda]引起的具有局部侵染特点的真菌病害,其主要特征是可在玉米植株地上部任何幼嫩组织侵染发病,长出形状和大小不同的菌瘤,以雌穗、茎秆、雄穗受害最常见。菌瘤幼嫩时表面白至淡紫色,有光泽,肉质,柔软有汁,成熟后变灰黑色,表皮破裂后散出大量黑粉状的冬孢子。菌瘤消耗植株大量养分,可导致空秆不结实,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1-2]。2005年以来,玉米黑粉病在河南北部安

    植物保护 2011年2期2011-02-16

  • 稻粒黑粉病在杂交水稻制种的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
    种子站 )稻粒黑粉病在杂交水稻制种的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康艳琼1,李 勇2,李开平3(1.景谷县土肥站,云南 景谷 666400;2.景谷县芒果站;3.景谷县种子站 )稻粒黑粉病在杂交水稻制种中是最常见的危害最普遍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年份病粒率为5%左右,重病年达25%以上,造成制种减产,直接影响着制种质量和产量。本文就其发病规律及诱发病害产生的相关因素分析探讨,并针对景谷县制种区域的气候特点提出系列防治措施。杂交水稻;制种;稻粒黑粉;发生特点;防治对策稻粒

    种子科技 2010年1期2010-02-09

  • 水稻稻粒黑粉病的防治措施
    王吉庆稻粒黑粉病俗称黑粒谷、乌米谷。该病在我国南方稻区发生较多,尤其推广杂交稻以来,有加重的趋势,这在东北地区发生较多。由于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种植年限加长,此病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该病主要危害稻穗,在杂交稻和制种田发病较重,一般情况下,田间病粒率在10%~30%左右,高者可达50%以上。1症状主要发生在水稻扬花至乳熟期,只危害谷粒,在水稻近成熟时显症。一般每穗1~2粒或3~4粒,严重的达10粒以上。一般初期病粒谷壳色稍暗,尚未完整,颖外隐约可

    现代农业研究 2009年10期2009-12-07

  • 玉米黑粉病的防治技术
    臧兴旺玉米黑粉病又称黑穗病、瘤黑粉病,俗称灰包、乌霉,是我国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发生极为普遍,一般年份发生较轻,对玉米产量影响不大,但暴发年份能造成50%以上的减产,甚至绝收。1 症状 玉米黑粉病是局部侵染的病害,在玉米整个生育过程中陆续发病,植株的气生根、茎叶、叶鞘、腋芽、雄花及果穗等的幼嫩组织都可被害。产生各种形状大少不同的病瘤,病瘤开始为白色,后带粉红色,最后变灰色而破裂,散出黑粉,因此得名瘤黑粉病。幼苗长到3~5片叶时即可显症;病苗茎叶扭曲畸形

    现代农业研究 2009年9期2009-10-21

  • 稻粒黑粉病的防治措施
    宋宜霞稻粒黑粉病又称墨黑穗病,黑穗病,俗称乌谷、黑粉谷,是水稻主要病害。一般穗发病率70%~80%,损失率达10%~20%。病粒黑粉粘在未发病种子谷壳表面,致使谷壳颜色发暗,影响销售。在我国南方稻区发生较多,尤其推广杂交稻以来,发病趋势加重,在东北地区以辽宁省发生较多,在黑龙江省由于水稻种植面积增多,种植年限加长,此病亦有逐年加重的趋势。1症状识别稻粒黑粉病在黄熟期才易发现。水稻受害后,穗部病粒少则数粒,多则10多粒以致几十粒。病谷粒全部或部分被破坏,变成

    现代农业研究 2009年2期2009-03-27

  • 小麦播种时消灭黑穗病最有效
    、散黑穗病和杆黑粉病。腥黑穗病的病菌沾在麦种上,可用药剂拌种的办法加以肃清。常用的药剂是赛力散。每千斤种子用二三斤药粉就行了。为了拌得均匀,可将药粉与十倍细砂土混合起来搅匀再拌种。散黑穗病的病菌藏在麦种内部,一般药剂杀不死它。要消灭它,就要浸种。办法是把麦种放在摄氏四十五度的温水中浸三小时。为保持水温,可每隔十分钟加一次热水。再一种办法是用一百斤水加一斤好石灰配成石灰水浸种。水面要高出种子表面三寸左右。一般浸一至二天即可。石灰水浸种还可兼治腥黑穗病。杆黑粉

    中国青年 1965年18期196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