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弹

  • 氢弹之父”于敏的故事
    核弹包括原子弹和氢弹。“两弹一星”科学家于敏被誉为“氢弹之父”,他在研制氢弹过程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在氢弹研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1964 年10 月16 日,中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马上开始组织研制氢弹。在国际上,氢弹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核武器,氢弹研究被核大国列为涉及国家安全的“最高机密”。从1964 年年底开始,于敏带队对氢弹从原理到设计进行探索。这其中要进行大量繁复的计算,可当时中国只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2023年9期2023-10-28

  •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核理论的空白,在氢弹研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是具有开创性的国际一流的科学家。在中国核物理事业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过学的“国产专家”。在共和国最艰难的岁月里,于敏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中国人用最快速度独立研制出氢弹的神话。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969年初,在进行首次地下核试验时,由于操劳过度,于敏在工作现场发生休克。1971年10月一天深夜,于敏再次发生休克,经医生抢救方转危为安。出院后,于敏顾不上身体未完全康复,又奔赴

    小猕猴智力画刊 2023年9期2023-10-05

  • 钱三强为氢弹研发储备人才
    过程中,就开始了氢弹的研究,这一研究是钱三强克服了重重困难,顶住了人事上的压力,悄悄进行的……原子弹的研制刚刚有点眉目,钱三强又盯上了氢弹。或者说原子弹八字还没一撇的时候,钱三强居然出人意料地在暗暗为氢弹研制作准备。后来人们才明白,这是十分重要的一步棋!多年以后,钱三强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温故而知新》。他在这篇文章中总结了自己领导科研工作的体会:“早作科学储备,总比临渴挖井好。多作点科学储备,一旦有了任务,就可以多一点选择余地。那时谁掌握多一点规律,谁就

    金秋 2023年5期2023-07-06

  • 于敏回忆:氢弹攻关之战
    段历程。受邀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1958年6月21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当时的二机部部长刘杰和副部长钱三强一直在考虑如何落实毛泽东的指示。1960年12月的一天,刘杰约钱三强商量如何为氢弹研制先行一步。钱三强在介绍了一些关于氢弹的基本特点后说:“需要有人先进行探索,宜早不宜迟。”据于敏回忆:“1961年1月的一天,钱三强先生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非常严肃地告诉我,希望我参加氢

    新传奇 2023年22期2023-06-14

  • 中国“氢弹之父”
    器发展历程中,“氢弹之父”于敏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他,如今的中国才能和美、俄、英、法比肩,成为全球拥有氢弹的五个国家之一。因为他,中国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氢弹技术,并且是在全球唯一能保持氢弹战备状态的国家。少年励志1926年8月16日,于敏出生于天津市宁河县芦台镇。于敏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小职员。和其他普通家庭一样,夫妻俩起早贪黑地工作,只为赚取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对于这个聪明的儿子,他们并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教导。于敏自幼喜欢读书,有过目不忘之能,书中的

    阅读(书香天地) 2023年3期2023-04-10

  • 隐姓埋名的岁月
    制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理论也要尽快进行。在我国研制第一颗原子弹尚未成功时,有关部门就已做出部署,要求氢弹的理论探索先行一步。为什么提前研究氢弹?原来,原子弹和氢弹有很大差别,氢弹是利用原子弹爆炸的能量点燃氘、氚等轻核的自持聚变反应,瞬间释放巨大能量,又称聚变弹或热核弹。氢弹的威力要大得多。接着,钱三强拍拍于敏肩膀,郑重地对他说:“咱们一定要赶在法国之前把氢弹研制出来,我这样调兵遣将,请你不要有什么顾虑,相信你一定能干好!”片刻思考之后,于敏紧紧握着钱三强的

    人民周刊 2023年4期2023-03-23

  •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背后秘闻
    操作各种程序,将氢弹投下。当飞机在靶标上空飞过一圈,指挥所的喇叭里传出口令:“注意了!第二圈将要投弹。”然而,飞机飞过第二圈后,却毫无动静……1967年6月17日,我国庄严宣告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成为世界上第4个拥有氢弹的国家。55年后的今天,我们回首那段历史,其中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节外生枝的降落伞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毛泽东明确指示:“敌人有的,我们要有;敌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就这样,221工厂

    新传奇 2022年26期2022-07-22

  • 氢弹打败了太阳?
    一种超级武器——氢弹有关。原子弹利用的是核裂变的原理,而氢弹和太阳一样,利用的都是核聚变的原理。核聚变的能量是比核裂变要大得多的,差距能达到两到三个数量级。但是核聚变可比核裂变难实现多了,由于核裂变的重原子本身具有衰变的性质,使其发生裂变所需的条件并不苛刻。但是核聚变需要将较轻的原子拆离并重新组合成较重的原子。不管是将原子拆离,还是将原子结合,都需要巨大的能量,还需要反应满足一定的高温、高压的条件。所以,氢弹内部都需要有小型的原子弹,原子弹爆炸产生极高的温

    科学之谜 2021年3期2021-07-16

  • 于敏:不做氢弹的“父亲”
    他说:“为了加快氢弹的突破,经研究决定让你作为副组长领导‘轻核理论组,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工作。”“我毫不犹豫地服从分配,停止原子核理论的基础研究,全力以赴转而摸索氢弹原理。和钱先生的那次谈话改变了我从事原子核理论基础研究的夙愿,成为我研制核武器的开始。”从接受这项任务开始,于敏的名字和他从事的事业一起成为国家最高机密。他不仅需要隐姓埋名,常年奔波在外,更是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国产土专家一号”从此被雪藏。他像是销声匿迹了一般,再也没有公开发表过论文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21年6期2021-07-14

  • 飞行员杨国祥投掷氢弹失败,放弃逃生机会与氢弹共存亡
    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但距离投入实战,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1970年11月,飞行员杨国祥到达西北核试验基地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秘密训练。1971年12月30日,楊国祥接到上级指示,驾着一架崭新的携带氢弹的超音速“强五K”飞机准备投掷中国第一颗实战氢弹。但过程中两次投掷皆因装置无法启动而失败。此时的飞机,最多还能够飞40分钟,还搭乘着数万吨炸药,以及保险全开的氢弹。在种种危险之下,如果杨国祥按下弹射的逃生按钮,毫无疑问会立刻获得安全,然而这架带着氢弹

    意林·作文素材 2021年3期2021-03-18

  • 氢弹:三十二个月的中国速度
    1月,美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这两朵“蘑菇云”的阴影笼罩在新生的中国上方,中国人的生命安全一日得不到保障,整个中国的和平与发展就无从说起。当时,社会主义阵营中只有苏联掌握着原子弹的制造技术,尽管派遣了专家团队来到中国指导制造原子弹,但苏联人仍不愿意将这些绝密技术与别国分享,面对中国人的虚心求教,苏联专家们常常语焉不详、遮掩搪塞,在氢弹的制造技术上更是如此。1957年,领导原子弹理论研究工作的国家二机部部长刘杰出访苏联,参与商讨两国之间的“国防新技术协定”,

    科学之谜 2021年12期2021-03-03

  • 于敏:一个曾经绝密28年的名字
    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没有留过洋,无碍他成为世界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巅峰时期,他毅然服从国家需要,开始从事氢弹理论的探索研究工作。仅仅依靠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和几把计算尺,于敏带领团队研制成功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并通过对惯性约束聚变的研究,使中国的惯性聚变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他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沙漠深处,蘑菇云腾空而起,一声巨响震惊世界——中国第一顆氢弹在西部地区

    晚晴 2019年10期2019-12-04

  •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有人把于敏称为“氢弹之父 ”,他自己一直不同意这种说法。他常说,核武器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至于他自己,在氢弹的理论设计中是“学术领导人之一”。曾在氢弹预研时与于敏并肩战斗的何祚庥院士认为,于敏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氢弹构型最主要的发明者。1926年,于敏生于天津一个小职员家庭,从小爱问为什么。进入北大理学院后,他的成绩名列榜首。导师张宗遂说: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新中国成立两年后,于敏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

    科教新报 2019年8期2019-10-21

  • 他从不以“中国氢弹之父”自居
    里面并没有“中国氢弹之父”——尽管这一说法流传甚广.就在今天于敏去世时.它也是媒体引用、朋友圈传播最多的词之一.1961年,干敏在原子核理论领域的研究渐入佳境,但在与著名核物理学家钱三强的一次谈话后,开始转入氢弹原理研究和核武器研制。当时的研制起点是:一张桌子、一把计算尺、一块黑板、一台简易的104型电子管计算机,还有年轻的于敏和30多位同样年轻的科研人员,以及他眼中自强不息的信念。这一千,就是40多年。1967年6月17日,我国使用图16轰炸机空投完成首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9年13期2019-10-20

  • 略去一个力学方程让研究柳暗花明
    宣告,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中国用了两年零8个月,速度世界第一。这巨大的成功背后,“轻核理论组”功不可没。核武器是国之重器,当时国际上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核武器指的就是氢弹。1961年1月,时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简称二机部)副部长的钱三强找于敏谈话。钱三强告诉他,我国在突破原子弹之后,将要开展氢弹研究,氢弹虽以原子弹为基础,但其理论基础和材料结构等必定比原子弹复杂得多,“现在调你参加,增强力量”。时

    科学导报 2019年9期2019-09-23

  • 不以“中国氢弹之父”自居
    里面并没有“中国氢弹之父”——尽管这一说法流传甚广,而就在于敏去世时,它也是媒体引用、朋友圈传播最多的词之一。1961年,于敏在原子核理论领域的研究渐入佳境,但在与著名核物理学家钱三强的一次谈话后,开始转入氢弹原理研究和核武器研制。当时的研制起点是:一张桌子、一把计算尺、一块黑板、一台简易的104型电子管计算机,还有年轻的于敏和30多位同样年轻的科研人员,以及他们眼中自强不息的信念。这一干,就是40多年。1967年6月17日,我国使用图-16轰炸机空投完成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19年22期2019-08-09

  • 核研究中的攻坚战
    氢弹理论的探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当时的核大国对氢弹的研究是绝对保密的,要想从报纸或者杂志上找到关于氢弹一星半点资料完全不可能。因此,要在短期内实现氢弹研制理论上的突破,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为了尽快研制出中国自己的氢弹,于敏和同事们知难而进,昼夜奋战。有好长一段时间,他们始终找不到氢弹原理的突破口。转折发生在1965年9月,一场创造历史的上海“百日会战”最终打破僵局。在这次持续3个多月的科研攻关中,于敏带领同事们发现了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9年18期2019-07-01

  • 于敏: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论的空白,实现了氢弹突破和武器化——于敏,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对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做出了开创性贡献。1926年,于敏生于一個天津小职员家庭,从小读书爱问为什么。进入北大理学院后,他的成绩名列榜首。导师张宗遂说:“没见过物理学得像于敏这么好的。”新中国成立两年后,于敏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196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9年13期2019-06-12

  • 1967年6月17日:氢弹空爆成功的那一刻
    炸机空投完成首颗氢弹的爆炸,爆炸当量330万吨TNT。这是中国继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在核武器发展方面的又一次飞跃,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如果说裂变式核武器原子弹为第一代核武器,那么氢弹则为第二代核武器,它利用轻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巨大能量产生爆炸威力。原子弹的爆炸威力为几百吨到几万吨TNT当量,氢弹则为几十万吨至几千万吨TNT当量,而且氢弹的工作原理更为复杂,实现条件更为困难,需要利用特制的原子弹作为引爆装置,产生数千万摄氏度的高温,

    百科知识 2019年7期2019-05-29

  • 于敏:中国氢弹之父
    ,成为世界上拥有氢弹的五个国家之一。因为他,中国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氢弹技术,并且是在全球唯一能保持氢弹的战备状态。立志建功,世界震动1926年,于敏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从小他和许多热血少年一样,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为国家崛起效力,建功立业。高中时,他各科成绩优异。1944年,他考入北京大学,就读工学院机电系,大二时,于敏发现物理学中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探索,于是他转入理学院,学习理论物理。1949年,于敏以北大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成为新中国成立时北大第一届

    学苑创造·C版 2019年4期2019-05-09

  •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逝世
    章得主、被誉为“氢弹之父”的科学家于敏去世,享年93岁。于敏的名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为人所知,为了研究氢弹,他隐姓埋名28年。1999年,于敏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奖章,身份才真正解密。四年前,于敏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的名字终于不再陌生。于敏不仅是我国氢弹研制的元勋,也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不久前,于敏还荣获改革先锋称号。自2018年11月17日程开甲去世后,两个月内,我国再痛失

    北广人物 2019年4期2019-03-27

  • 于敏 从不以“中国氢弹之父”自居
    里面并没有“中国氢弹之父”——尽管这一说法流传甚广,就在于敏去世时,它也是媒体引用、朋友圈传播最多的词之一。1961年,于敏在原子核理论领域的研究渐入佳境,但在与著名核物理学家钱三强的一次谈话后,开始转入氢弹原理研究和核武器研制。当时的研制起点是:一张桌子、一把计算尺、一块黑板、一台简易的104型电子管计算机,还有年轻的于敏和30多位同样年轻的科研人员,以及他眼中自强不息的信念。这一干,就是40多年。1967年6月17日,我国使用图16轰炸机空投完成首颗氢

    遵义 2019年3期2019-03-12

  • 世上仅存30枚氢弹为何都在中国
    ,成了世界上拥有氢弹的五个国家之一;因为他,中国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氢弹技术,并且是在全球唯一能保持氢弹的战备状态!1972年1月7日,中国第一颗实用型氢弹试验成功。目前,世界上仅存的30枚氢弹都在中国,这是为何?全球唯一能保持氢弹战备状态的国家氢弹,又称热核武器,属于核武器的一种。主要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的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来进行杀伤破坏,属于威力强大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与原子弹不同,虽然关于氢弹的通俗原理在中学教科书上就有讲述,但氢弹的真正构型

    新传奇 2019年7期2019-03-08

  • 于敏:当之无愧的氢弹构型最主要发明者
    于敏是怎样研究出氢弹理论的全过程了。我的这段追忆,其实也仅限于1964年10月以前发生的事情。苏联人认为中国的原子弹是他们给我们的。实际的情况是,他们给我们的只是原子弹的一个教学模型的框图。中国人根据这个教学模型的框图,自己摸索、探索,成功地掌握了原子弹爆炸的全部机理。最后独立研制成功了一颗“内爆式”,但由铀235为核燃料组成的原子弹。至于氢弹,那完全是中国人自己摸索出来的。有一位俄罗斯科学家,在和中国学者谈及往事的时候,直截了当地承认了这一事实。至于美国

    中国经济周刊 2019年2期2019-02-14

  •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惊天的事业,沉默的人生
    为这位大国脊梁、氢弹之父于敏庆生。在中国核武器发展历程中,于敏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他,如今的中国才能和美俄英法比肩,成了世界上拥有氢弹的五个国家之一。因为他,中国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氢弹技术,并且是在全球唯一能保持氢弹的战备状态!少年立志为国建功立业1926年8月16日,于敏出生于天津市宁河县芦台镇。于敏自幼喜歡读书,和许多热血少年一样,当看到岳飞荡寇平虏,诸葛亮兴复汉室的壮举时,于敏总是想象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够为国家崛起效力,建功立业。虽然家境贫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2018年11期2018-11-19

  • 中国“氢弹之父”
    器发展历程中,“氢弹之父”于敏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他,如今的中国才能和美、俄、英、法比肩,成为全球拥有氢弹的五个国家之一。因为他,中国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氢弹技术,并且是在全球唯一能保持氢弹战备状态的国家!少年励志1926年8月16日,于敏出生于天津市宁河县芦台镇。于敏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小职员。和其他普通家庭一样,夫妻俩起早贪黑地工作,只为赚取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对于这个聪明的儿子,他们并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教导。于敏自幼喜欢读书,有过目不忘之能,书中的

    读者 2018年22期2018-11-01

  •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惊天的事业,沉默的人生
    ,成了世界上拥有氢弹的五个国家之一。因为他,中国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氢弹技术,并且是在全球唯一能保持氢弹的战备状态!少年励志为国建功立业1926年8月16日,于敏出生于天津市宁河县芦台镇。于敏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小职员。和其他普通家庭一样,夫妻俩起早贪黑的工作,只为赚取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对于这个聪明的儿子,并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教导。于敏自幼喜欢读书,有过目不忘之能,书中的那些人物,如诸葛亮,岳飞等都是他崇敬的对象。和许多热血少年一样,当看到岳飞荡寇平虏,诸葛亮

    世纪人物 2018年9期2018-09-04

  • 为何只有中国拥有氢弹
    战的结束!但说起氢弹,很多人的印象就只停留在氢弹是在原子弹之后出现的。可是如果告诉你氢弹的威力比原子弹大得多,而且现在只有中国一个国家拥有氢弹,这是为什么呢?威力巨大的核武器现在国际上威力最为巨大的武器当属核武器,该款武器是目前国际上面各个国家都在争相研发的,可以说拥有了该款武器的国家,就等同于给自己的国家安装了防护罩,其他国家轻易不会对其发起战争。就目前国际上的核弹头拥有量来看,俄罗斯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美国紧随其后,接下来就是中国,但是中国具体的核弹

    奥秘 2018年1期2018-07-02

  • 为何只有中国拥有氢弹?
    □ 石 头氢弹之父于敏说起氢弹,很多人的印象就只停留在氢弹是在原子弹之后出现的。可是如果告诉你氢弹的威力比原子弹大得多,而且现在只有中国一个国家拥有氢弹,这是为什么呢?威力巨大的核武器现在国际上威力最为巨大的武器当属核武器,该款武器是目前国际上面各个国家都在争相研发的,可以说拥有了该款武器的国家,就等同于给自己的国家安装了防护罩,其他国家轻易不会对其发动战争。就目前国际上的核弹头拥有量来看,俄罗斯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美国紧随其后,接下来就是中国,但是中国

    中外文摘 2018年11期2018-06-01

  • 报道我国氢弹爆炸成功的《人民日报》
    刊登有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消息的《人民日报》1967年6月17日8时20分,一朵蘑菇云在新疆罗布泊上空升起,这代表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获得完全的成功。《人民日报》于1967年6月18日大篇幅报道了这一历史性的事件。我珍藏有一份当天出版的《人民日报》,该报共六版,其中第一版至第四版均整版报道了中共中央、军队及各地欢庆氢弹爆炸试验成功的消息。在该报第一版的版面上,“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这鲜红的大标题尤为引人注目。在主标题上方,有一段引题:“我们伟大

    西江月 2018年3期2018-04-04

  • 于敏:“国产土专家一号”
    核研究,接受研究氢弹的任务。当时,氢弹理论在国內基本处于真空状态,找不到任何参考。虽然此时英美苏三国已经成功研制了氢弹,但是关于氢弹的资料都是绝密,我国只能完全依靠自己。仅三年时间,于敏就解决了氢弹制造的理论问题,从一个对氢弹完全不懂的人,变成了国内顶级氢弹专家,同时也是世界顶级的氢弹专家。1965年初,于敏和原子能所部分同志调入二机部第九研究院。9月,于敏带领一支小分队赶往上海华东计算机研究所,利用每秒5万次的J501计算机优化加强原子弹设计,发现了热核

    军工文化 2018年7期2018-02-22

  • 我国氢弹研制成功的哲学思考
    文/李鹰翔我国氢弹研制成功的哲学思考文/李鹰翔我国第一颗氢弹研制的整个过程充满了唯物辩证法的哲学光辉。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只有32个月,发展速度比美苏英法四国都快。这在世界上引起了极为强烈的反响,被称为世界核武器发展史的奇迹。半个世纪过去,但这一奇迹是怎么发生的?有什么重要经验?对长远发展有何意义?仍然值得思考和总结。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世界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而提高理论思维最好的办法

    军工文化 2017年6期2017-12-07

  • 我国第一颗氢弹研制与试验(上)
    日,是我國第一颗氢弹空中爆炸成功50周年纪念日。这次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它进一步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在世界上引起了极大的震惊。1959年底,我奉调到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二局(核武器局,简称国防科委二局)任参谋,开始从事核武器研制、试验的组织管理工作,一干就是25年。我参加了首次氢弹原理试验和第一颗氢弹空中爆炸试验的一些准备工作,到核试验现场参加了首次氢弹原理试验,到核武器研制基地(青海221厂)检查了解第一颗氢弹

    百年潮 2017年11期2017-11-27

  • “两弹一星”指的是什么
    回答说是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这其实是不准确的。我国最初是将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称为“两弹一星”,后来改成了核弹、导弹、人造卫星。核弹不仅包括原子弹和氢弹,还包括中子弹。中子弹亦称加强辐射弹,是一种在氢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高能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力、威力为千吨级的小型氢弹。核弹作为威力最大的一种弹头,是战略导弹最具威慑力的战斗部。(摘自《百科知识》)

    中外文摘 2017年6期2017-11-13

  • 研制氢弹有多难?
    说法,当天试爆的氢弹取得“完全成功”。那么人们可能会问,氢弹有多大的威力?研制氢弹到底有多难呢?从增强型原子弹说起最早的核武器是利用核裂变原理的原子弹或叫裂变弹。裂变核武器通过裂变释放能量,大部分的裂变核武是使用化学炸药的爆炸能,把在临界质量以下的铀-235或钚“挤压”至超越临界质量,使之产生不受控的连锁反应,释放大量能量。通常起爆的方式可分为枪式和内爆式。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的第一枚原子弹“小男孩”即为枪式起爆的铀弹。而投掷在长崎的“胖子”则为内爆式起爆的

    环球时报 2017-09-042017-09-04

  • 1967年6月17日——中国首枚氢弹爆炸成功
    爆炸了我国第一颗氢弹。氫弹是核武器的一种,但与原子弹不同,氢弹的能量来自聚变。原子弹爆炸的能量会点燃氢的同位素氘、氚等质量较轻的原子的原子核,使其发生核聚变反应,瞬时释放出巨大能量。实际上,科学家在发现重核裂变现象之前,就已经发现了轻核的聚变反应,但氢弹却比原子弹出现得晚。1945年原子弹已经被用于实战,但世界历史上第一颗氢弹在1952年才试制成功。虽然氢弹与原子弹都被称为核武器,但其威力比原子弹大得多。原子弹的威力通常为几百吨至几万吨级TNT当量,氢弹

    百科知识 2017年11期2017-06-13

  • 最尴尬的氢弹
    向 军最尴尬的氢弹向 军1958年5月,美军的B -36轰战机携带一枚MK24重型空投氢弹进行战备核巡航,任务完成后开始返回基地。为了保险起见,负责弹药安全的飞行员来到弹仓检查氢弹固定装置。正在这个时候,飞机遇到强烈气流,这名飞行员站立不稳差点跌倒,寻找支撑时手抖,无意间压上了紧急投弹杆。在那个技术不发达的年代,B-36仍然和二战的飞机一样,保留了机械投弹的操纵装置,确保在投弹装置出问题时能正常投下炸弹。但他这么一压,弹舱舱门就打开了,固定装置解锁,氢弹

    生命与灾害 2017年12期2017-04-09

  • 核武器库里的珍品(下)
    国试制成功第一枚氢弹装置,用的是液态氘和氚做热核材料,这使氢弹背了一个大包袱。因为要使氘和氚保持液态,必须带上一套复杂的冷冻系统,从而使第一枚氢弹达65吨,用一节火车皮才能装下,这也失去了实战意义。人们把这种以液态氘和氚作热核燃料的氢弹称之为湿式氢弹。后来,科学家们发现锂元素的同位素锂-6是一种极好的热核材料。如果以氘化锂-6和氚化锂-6作氢弹材料,不但同样能实现热核反应,而且可以甩掉沉重的制冷系统,大大缩小了氢弹的体积,实现了小型化。人们把装氘化锂-6和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2016年10期2017-01-16

  • 朝鲜下次核爆想试验什么
    术呢? 第二次氢弹试验? 鉴于氢弹的巨大威力,有核国家在掌握氢弹技术之后,核弹头的设计以及核试验就以氢弹为主。按照朝鲜的说法,它的第四次核试验是一次氢弹试验。如果这一消息属实,那么理论上,未来的第五次核试验,仍然进行氢弹技术试验的可能性较高。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军事专家1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朝鲜下一步的热核试验首先要完善改进其氢弹设计。鉴于刚刚完成的所谓氢弹试验当量过小,外界普遍对这次试验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即使是氢弹试验,也有可能是一次不

    环球时报 2016-03-162016-03-16

  • 各方谴责朝鲜进行氢弹试验
    各方谴责朝鲜进行氢弹试验我谴责朝鲜的这一举动。我要求朝鲜停止任何进一步的核活动。这次地下核试爆让人深感不安,并严重破坏区域安全的稳定。——朝鲜宣布成功进行氢弹试验,引发国际社会反对。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谴责朝鲜宣布进行的氢弹试验,并呼吁平壤停止其核计划。朝鲜过去分别是在2006年、2009年及2013年进行核试验,安理会都通过决议予以谴责,并实施制裁措施,其中包括武器禁运、实施旅行禁令、资产冻结及禁止提供金融服务等。——联合国安理会今年1月6日举行紧急会议,

    海外星云 2016年2期2016-01-29

  • 各方谴责朝鲜进行氢弹试验
    朝鲜宣布成功进行氢弹试验,引发国际社会反对。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谴责朝鲜宣布进行的氢弹试验,并呼吁平壤停止其核计划。朝鲜过去分别是在2006年、2009年及2013年进行核试验,安理会都通过决议予以谴责,并实施制裁措施,其中包括武器禁运、实施旅行禁令、资产冻结及禁止提供金融服务等。——联合国安理会今年1月6日举行紧急会议,会后发表声明,一致同意对朝鲜采取进一步的制裁措施。朝鲜的氢弹试验是高度挑衅的行为,严重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美国国务卿克里。美国白宫表示

    海外星云 2016年2期2016-01-29

  • 朝鲜“成功试爆氢弹”,疑点不少
    朝鲜6日宣布氢弹试验成功的消息,就如同核爆引发的地震一样,迅速震动全球。氢弹向来号称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的独门武器,无论是理论还是制造都存在极高门槛。印度在该领域倾注多年心血,也未能获得国际认可的成就。那么朝鲜真的已掌握氢弹技术了? 据韩联社6日报道,这次朝鲜宣布氢弹试验后,韩国情报部门首先表示质疑。通俗来说,氢弹又称热核武器,是原子弹的升级版,属于第二代核武器。它利用核聚变原理,可释放出比核裂变大得多的能量。氢弹爆炸时,首先引爆内部的小型原子

    环球时报 2016-01-072016-01-07

  • 中国“氢弹之父”
    就是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的我国核物理学家——于敏。从20世纪70年代起,于敏和其他学者一起倡导、推动加快我国的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我国高技术发展计划,大大推动了我国国防科技的进步。这样的成果背后,是他默默的付出。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89岁的“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时代报告 2015年4期2015-07-18

  • 作文素材积累与运用
    者,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201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他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型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5年17期2015-06-10

  • 白手起家创造的“中国速度”
    部的“入场券”,氢弹技术的研制被国家提上了议事日程。对于氢弹的研发时间,周总理曾提出要求:力争于1968年进行氢弹装置试验。而中国家仅用2年零8个月,出人意料地将这一时间提前了。其实这种“中国速度”的背后不仅有创新性的政策作保障,绝大程度上是我们的科技工作者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呕心沥血、自主创新的结果。技术民主当时我国的综合国力尚不强,科研资金、科研设备严重匮乏,但是中国科学家的个人与专业素质却在国际上处于一流。王淦昌、于敏等一批国家各领域的顶尖科学家都在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09年10期2009-10-29

  • 外国核武器几次差点“走火”
    底。机上装有一枚氢弹,爆炸威力比广岛爆炸的那颗原子弹的威力还要强70倍。这颗氢弹至今未被打捞上来。1965年1月15日,一架携带4枚氢弹的“B-52”战略轰炸机,在空中加油时,两机相撞,4颗氢弹全部坠落。幸运的是,这4枚氢弹都没有爆炸。(摘自《工人日报》)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1年5期199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