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小

  • 基于肾虚-痰瘀互结-毒损脑络病机探讨脑小血管病
    田雨沐,潘菊华脑小血管病是老年人群常见的一种涉及脑病学、神经病学的疾病。临床治疗发现脑小血管病起病隐匿,初始症状与病理改变较轻且缺乏特异性,导致病人与医生常忽视疾病潜伏期,随着病程进展,当脑小血管病出现急性起病或慢性机体功能障碍与病理表现时,常已错过最佳的预防截断期,导致远期残疾、痴呆,甚至死亡的不良结局,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50岁年龄段的人群脑白质高信号罹患率为5%,60岁年龄段的皮质下脑白质高信号罹患率高于68%,80岁年龄段的脑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8期2023-08-19

  • 不同合并类型的脑小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饶 源,陈小玲 脑小血管病是因多种原因所致颅内小动脉、微动脉及小静脉的病理性改变,临床上主要以静灶性脑梗死或无症状性脑梗死、腔隙综合征及认知功能障碍为表现[1];影像学上脑小血管病有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病变及脑微出血等表现[2]。脑卒中病人中1/5为脑小血管病,脑小血管病可引起病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3]。而关于不同脑小血管病影像学类型对病人认知功能的损害的影响研究较少,且临床上脑小血管病病人常同时具有多种影像学类型表现,病情更为复杂,对病人的认知功能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3年4期2023-05-13

  • 小卒中,大麻烦!关注夺走老年人认知功能的隐形杀手
    会议热点议题聚焦脑小血管病,逐渐认识到脑小血管病对健康的危害性。早在2008年世界卒中日便提出了“Little Strokes, Big Trouble”,即“小卒中,大麻烦”。这里的“小卒中”指的就是脑小血管病。脑小血管病与大血管病不一样,大血管主要包括颈内动脉、椎动脉以及颅内的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等,其病变主要指的是为人熟知的脑出血与脑梗死。脑小血管病则以多发腔隙性梗死灶和白质病变为主要脑部损害,以皮质下为主要病变部位,又被称为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顾

    祝您健康 2023年4期2023-04-10

  • 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与外周血8-iso-PGF2α、P选择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损伤[1-2]。脑小血管病是造成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约70%的血管性认知障碍由脑小血管病所致。采取早期诊断与干预有利于减轻脑小血管病造成的神经损伤程度,避免发展为血管性痴呆。目前,临床多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作为认知障碍快速筛查评价工具,但应用该量表评估会受到患者情绪状态、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等影响[4]。研究[5-7]发现,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血小板活化可参与认知障碍病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1期2023-02-02

  • 脑小血管病抑郁患者血清神经生长因子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及,无临床症状的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数量逐渐增多,CSVD最显著的影像学改变是脑白质损伤(white matter lesion,WML)和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许多报道已经发现CSVD与抑郁症的密切相关[5,6]。但是,以前的研究只关注了影像学检查脑白质损伤(white matter lesion,WML)和腔隙性梗死与抑郁程度的相关性[7~9],血液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2年9期2022-10-19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医药治疗脑小血管病的用药规律
    100069)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指脑内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发生病变而导致的一系列综合征。CSVD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血管性疾病[1],可造成老年人生活能力下降,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照护负担[2]。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到来,CSVD已经成为危及社会公共健康的重要问题,探索防治CSVD的中医药用药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中医治疗脑小血管病的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2期2022-06-29

  • 脑小血管病与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抑素C的相关性研究
    远,钟静玫,陈辉脑小血管病(CSVD)是由于多种病因共同作用下引起颅内小动脉、微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发生病变,导致最终出现一系列病理学、神经影像学改变及认知功能障碍等的临床综合征。主要影像学特征包括近期皮质下小梗死(recent small subcortical infarct,RSSI)、推测为血管源性的腔隙(lacune of presumed vascular origin)、推测为血管源性的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

    保健文汇 2022年4期2022-06-01

  •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脑小血管病伴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模型研究*
    唐志会 陈 蓓脑小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是指脑组织在受到病理感染或机械性损伤等导致的颅内微小动脉及小动脉病变,从而引起脑组织出血性损害或者缺血[1,2]。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脑小血管病的患病人数日益增多[3]。据报道[4],每一万人中就有约485人会发生脑小血管病,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轻度认知障碍是脑小血管病患者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早期其临床症状不典型且比较隐匿,容易被临床医生忽视,大部分患者在发现时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认知能力降低

    精神医学杂志 2022年4期2022-03-20

  • 潜水员脑小血管病发病特点及潜水医学鉴定
    莉,张师,周建光脑小血管病是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病变导致的疾病,主要累及直径30~800 μm范围内没有侧支吻合的解剖终末动脉,病变微小动脉的直径主要为100~400 μm[1]。影像学上可显现为新近皮质下小梗死、腔隙性梗死灶、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脑微出血、脑白质高信号和脑萎缩[2]。随着年龄增长,脑小血管病发病率也随之升高,但其在中、青年群体中也存在一定比例,且因症状隐匿易被忽略[3]。在海军特色医学中心潜水员体检中,也发现很多青年潜水员头颅

    海军医学杂志 2022年11期2022-02-19

  • 脑小血管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和颈部血管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徐建华,赵永贤脑小血管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然而因为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导致临床医生重视程度不够[1]。目前针对脑小血管病的研究较多,重点关注的是脑小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预期通过控制危险因素减少脑小血管病的发生[2]。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脑血管病的发生密切相关[3],同时高Hcy可能与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4],然而关于高Hcy与脑小血管病关系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5]。为此,课题组针对脑小血管病患者探讨高Hcy与颈部血管动脉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1年6期2022-01-10

  • 脑小血管病病人步态障碍的护理研究进展
    病危险因素高发,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其特征性的步态障碍症状所导致的跌倒等意外伤残事件高发,继而带来严重的照顾负担和经济负担,是亟须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但因脑小血管病步态障碍早期表现隐匿,缺乏客观敏感的评估工具,导致临床早期识别率低,临床干预手段单一、缺乏系统性及科学性,干预效果较差。现综述脑小血管病病人步态障碍护理的相关研究进展,以为医护人员开展疾病早期识别与有效的护理综合干预

    全科护理 2021年30期2021-12-31

  • 牙周炎与脑小血管病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炎症反应,可能使脑小血管发生病理改变从而影响大脑正常功能[2]。脑小血管病是痴呆和脑卒中的主要病因,其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对老年人的危害极大[3]。本研究将分别从脑小血管病患者牙周炎患病情况、牙列缺损情况和认知障碍等方面,探讨牙周炎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经头颅MRI确诊患有脑小血管病的患者66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57.9±8.6)岁;经头颅MRI排除脑小血管病的体检健康对照组66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1年12期2021-12-27

  • 你知道脑小血管病么
    ,因为这有可能是脑小血管病。脑小血管病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腔隙性脑梗死、脑出血、皮质下白质病变、脑微出血和微梗死。脑小血管病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也是一种全身性、全脑性的慢性重大疾病,为老龄化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脑小血管病不仅可以引起急性症状,如腔隙性脑梗死、脑出血等,占症状性卒中的20%,同时也可隐匿起病,如痴呆、步态异常、尿潴留及情绪障碍等,20%~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1年3期2021-06-05

  • 尿酸与脑小血管病负荷的关系
    杨丽芝 林哲聪脑小血管病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病,症状隐匿,是由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小静脉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脑小血管病与认知下降、卒中再发生、血管事件死亡率相关[1],增加了颅内出血、抑郁的发病率,因此,认识脑小血管病相当重要。已经有大量研究表明尿酸与高血压、冠心病[2]、脑卒中[3]、卒中预后有关系,少量研究表明尿酸与脑小血管病的个别影像学标志物,如脑白质病变、脑微出血,或者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发生及严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3期2021-06-01

  • 脑小血管疾病磁共振成像表现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525000)脑小血管疾病从解剖学上是指累及颅内小血管的疾病,但是目前临床上主要是指脑部小动脉或者微动脉血管异常[1]。脑小血管疾病可以在任何年龄患者中发病,但是主要患病人群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2]。脑小血管可以运输血液、为脑组织提供营养、调节脑部血流量也是血脑屏障的组成部分,同时小血管也是脑组织细胞间液的来源和回流处[3]。脑小血管障碍时会影响脑组织的正常功能以及导致脑组织出现损伤,进而对患者的认知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6期2021-04-29

  • 老忘事儿、走路不稳 查查脑小血管
    “隐形杀手”——脑小血管病,更需要引起人们的警惕。脑小血管病被稱为“隐形杀手”,是因为其起病隐匿,许多临床症状如反应迟钝、步态不稳、性格改变、睡眠障碍等往往容易被忽视或者是被归因于自然衰老。不同于大血管病变,脑小血管病主要导致小卒中和慢性脑损害。如果把脑部血管比作一棵树,脑小血管就相当于大树的树梢,大树过早地出现枯枝落叶,人未老脑先衰,最终大脑会伤痕累累。脑小血管病是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所导致的一系列综合征。急性发作可表

    保健与生活 2021年4期2021-02-22

  • 影像学是脑小血管病主要诊断方法 ——访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徐运教授
    会特别设置了 “脑小血管病专场”,多位与会专家分享了脑小血管病诊疗研究的最新进展。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徐运教授在题为“脑小血管病的诊疗研究”的主题报告中说,脑小血管病临床表现多样,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影像学是主要的诊断方法,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是逆转脑小血管病的关键,但仍有许多关键科学问题有待探索。临床病理表现复杂徐运教授首先介绍说,脑小血管病(CSVD)是指脑的小动脉、分支动脉、小静脉,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血管病变、闭塞介导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可表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35期2021-01-27

  • 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脑小血管病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家庄050031脑小血管病是指影响脑部小血管而引起一系列影像学改变、病理学改变及临床表现的一种全脑性疾病[1]。脑小血管病早期可无明显临床症状,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腔隙、白质高信号、脑微出血、血管周围间隙扩大、脑萎缩、新发皮质下小梗死等[2]。脑小血管病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完全清楚,除了血脑屏障受损和内皮功能障碍外,还包括炎症反应、氧化应激、β-淀粉样蛋白沉积、凝血功能障碍、遗传、淋巴转运功能障碍和血管周围病变等[3-7]。为进一步明确脑小血管病的发病机制,

    山东医药 2021年27期2021-01-10

  • 更正:帕金森病合并脑小血管病人脑组织病理学分析:附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期“帕金森病合并脑小血管病人脑组织病理学分析:附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1]第255页中文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之项目接收编号8207050442,改为项目批准号82071417;第256页英文基金项目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8207050442),改为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5期2021-01-02

  • 脑小血管病与睡眠障碍相关性研究进展
    晋 庄建华 尹又脑小血管病(CSVD)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小穿支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病变所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和病理综合征[1]。该病是常见的脑血管病,临床早期可无任何症状,严重脑白质病变时可有认知功能下降、步态障碍、精神情感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及假性延髓麻痹等表现[1]。其认知功能障碍具有特征性的认知减退模式,即在注意力、加工速度和执行功能等方面早期受累,而记忆力相对保留[2],并逐渐进展至痴呆。其病理改变以年龄和血压相关小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淀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5期2021-01-02

  • 脑小血管病相关免疫炎症机制研究进展
    张海波 郭燕军脑小血管病(CSVD)是累及颅内小穿支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的血管性疾病[1]。临床主要表现为缺血性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症状[2]、锥体外系症状[3]等。国际血管改变神经影像标准报告小组于2013年提出脑小血管病影像学诊断标准[4],即近期皮质下小梗死(RSSI)、血管源性腔隙性梗死(LACI)、血管源性脑白质高信号(WMH)、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PVS)、脑微出血(CMBs)和脑萎缩,这些表现可单独或同时存在。脑小血管病可以导致约25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5期2021-01-02

  • 2020 年6 期《临床内科杂志》综述与讲座 ——“脑小血管病的诊治进展”栏目导读
    脑小血管病是由各种原因引起脑内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受累所导致的临床、影像和病理综合征,约占卒中病因的20%、痴呆的45%,是老年人认知能力下降、痴呆和神经功能障碍的主要病因。 脑小血管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血管病理和脑损伤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给其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难度。 本期“综述与讲座”栏目特别邀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程忻教授为“脑小血管病的诊治进展”专栏组稿和撰稿,并邀请该领域的知名专家从多角度对这一专题进行综述。 程忻教授在

    临床内科杂志 2020年6期2020-12-20

  • 脑小血管病患者发生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
    王学颖脑小血管病是一种囊括小动脉、微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等脑内小血管病变造成的一种疾病[1]。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是导致各种脑血管疾病患者痴呆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老年患者。但脑小血管病多在患者进行颅脑磁共振成像检查时才被检测出来,患者的临床主要表现分别是脑白质病变、LI。但因为脑小血管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且疾病具有隐蔽性、无症状性特点,所以难以被患者重视。且有研究[2]明确指出,脑小血管病的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率较高。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其实是一种由多种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7期2020-09-18

  • 脑小血管病重预防
    着同一个祸首——脑小血管病。这种病是导致老人失智的第二位因素,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值得警惕的是,它的症状与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容易混淆,在公众中的知名度却远远低于后两者。脑小血管病是一组以直径150微米以下的脑部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病变为主的脑血管病,临床上以小动脉粥样硬化型脑小血管病最为常见。脑小血管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比国际平均水平高。据统计,有25%~30%的中风病人属于脑小血管病。阿尔茨海默病(俗称A病)是近期记忆遗失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0年7期2020-08-11

  • 头颅核磁共振诊断脑小血管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增加了医疗负担。脑小血管病就是其中的一种,近年来,人们发现了脑小血管病的潜在风险,所以临床上应增加对脑小血管病的研究,利用有效的措施预防患者脑小血管病的发生。基于此,本文针对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头颅核磁诊断的2000例研究对象展开了分析和研究,用以归纳脑小血管病的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在我院门诊就诊并接受头颅核磁共振诊断的2000例患者,病例选取时间:2019年1月—2020年1月,回顾与分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6期2020-08-05

  • 记忆力差 走路发飘 老人失智仍有治疗机会
    着同一个祸首——脑小血管病。这种病是导致老人失智的第二位因素,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值得警惕的是,它的癥状与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容易混淆,在公众中的知名度却远远低于后两者。近日,广州日报健康有约举行“名医大讲堂微课”聚焦脑小血管病。应邀主讲的中国卒中学会脑小血管病分会主委、中山三院脑病中心常务副主任、神经内科主任陆正齐教授指出,和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相比,脑小血管病只要早期发现、正确干预,症状是可以明显改善甚至治好的。医学指导/中国卒中学

    养生阅刊 2020年4期2020-05-21

  • 预防脑部小血管病变控制三高很重要
    管是树枝、树叶。脑小血管病就是指树枝、树叶出问题了,得病了。脑小血管病,顾名思义,指的是脑部小血管病变所导致的疾患,为一类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脑内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及小静脉受累的疾病,其所造成的脑组织损害包括腔隙性脑梗塞(小梗死灶)、脑白质损害和微出血等。60岁开始要检查脑小血管病变有很多情况可以损害脑小血管,最常见是小动脉硬化,这和高血压等血管危险因素有关。此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疾病,比如淀粉样脑血管病、一些遗传性和炎性血管病也会导致脑小血管病

    自我保健 2020年3期2020-05-14

  • A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erebral Small Vascular Disease and Constitution Typ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VD (《中国脑小血管病诊治共识》)[8]. Criteria for determining cerebrovascular risk factors: ①Definition of hypertension[9]: Three-time blood pressure values measured on different days of the patient in a quiet stat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14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20年11期2020-04-19

  • 脑小血管病与视网膜血管变化关系研究进展
    810000)脑小血管病是一种认知、临床、神经影像和神经病理学的综合征,其磁共振成像标志主要包括脑白质高信号、腔隙脑梗死和脑微出血。脑小血管在体内成像困难,故脑小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由于视网膜血管与脑血管具有相似的病理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特征,且视网膜成像技术可以直接观察视网膜血管,并能提供一种简单、无创的方法来评估人类脑循环的早期变化,因此视网膜血管中的病理变化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研究血管性脑病理学。1 视网膜血管变化视网膜血管的可见性促进了它在人类疾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5期2020-02-27

  • 肾功能指标对脑小血管病负荷的影响
    金妍脑小血管病包括脑白质病变、血管周围间隙扩大、腔隙性脑梗死、脑微出血及脑萎缩等,是一系列描述脑内小血管疾病引起脑损伤的疾病总称[1]。研究表明,脑小血管病会导致患者的卒中风险增加,最终导致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运动障碍等多种神经及精神疾病[2]。目前有学者利用影像学资料来评价脑小血管病的总负荷,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3]。相关研究表明,肾功能异常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4],但目前尚缺乏肾功能异常与脑小血管病负荷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笔者对脑小血管

    浙江医学 2020年24期2020-02-03

  • 脑小血管病诊治的研究进展
    随着人口老龄化,脑小血管病的患病率不断增加,脑小血管病所致的卒中样症状和认知障碍等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对脑小血管病的诊治研究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脑小血管病是以多发腔隙性梗死灶和白质病变为主的脑部小血管损伤[1],包括小动静脉、微动脉和毛细血管等疾病[2-3]。脑小血管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始于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继而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出现腔隙性梗死、白质病变和微出血等后遗症[4]。神经生化研究中,氧自由基、一氧化氮等生化因子对脑部

    医学综述 2019年23期2020-01-07

  • 缺血性脑小血管病及其亚型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张现伟,连新福脑小血管病是指脑内各小动静脉、微动静脉、毛细血管病变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脑小血管病发病机制主要与高血压、血管炎症或者遗传缺陷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小血管壁的基底膜增厚相关。脑小血管病主要影像学表现为腔隙性脑梗死、皮质下白质病变、脑出血、脑微出血和微梗死[1]。脑小血管病占缺血性脑卒中的25%[2],是导致病人头晕、认知功能下降、血管性痴呆、步态障碍、情感障碍、排尿障碍等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本研究分析缺血性脑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20期2019-12-03

  • 脑小血管病患者的相关血液生化指标分析
    ,秦小江,白剑英脑小血管病主要是指脑部小的穿支动脉与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病变引发的一系列临床、认知、病理以及影像学表现综合征,其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情感障碍等[1]。文献报道数据表明,脑小血管病的发病率在所有缺血性卒中约占25%,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2]。迄今为止,该病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大部分学者认为其可能与血脑屏障被破坏以及脑白质缺血存在密切相关。另有研究报道显示,脑小血管病可进行干预,然而对终末阶段的治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4期2019-05-21

  • 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530021)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指脑内小血管疾病导致的一组病理学、神经影像学及认知情感步态障碍的临床综合征[1]。其累及的血管直径为30~800 μm,包括发生于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的疾病,它们位于脑供血系统的终端,直接影响着脑细胞的代谢及营养,对维持正常的脑功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CSVD所导致的脑组织病理改变包括腔隙、脑白质高信号、微出血、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其常见临床表现有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3期2019-03-17

  • 脑小血管病,问题可不小
    么呢?有一种病叫脑小血管病!脑小血管病,顾名思义指的是脑部小血管病变所导致的疾患,为一类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脑内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及小静脉受累的疾病,其所造成的脑组织损害包括腔隙性脑梗塞(小梗死灶)、脑白质损害和微出血等。我们的血供系统就像一颗树,心脏就是树根,大血管就像树干,小血管就像树枝、树叶,脑小血管病就是指树枝树叶出问题了,得病了。 80岁以上人群都存在脑小血管改变有很多情况可以损害脑小血管,最常见是小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等血管危险因素有关

    家庭医药 2019年1期2019-01-30

  • 脑小血管病影像学分型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及影响因素分析
    科,内蒙古 赤峰脑小血管病具体指脑内小血管发生病变所引起的疾病,也是诱发脑卒中的主要病因。而脑小血管病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中也占据重要影响地位,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体[1]。一般情况下,需接受颅脑磁共振检查才能够发现脑小血管病,以腔隙性脑梗死与白质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但受其隐蔽性以及无症状性特征的影响,脑小血管病临床诊断备受神经科室的关注[2]。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脑小血管病影像学分型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及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资料与方法2018年1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5期2019-01-17

  • 在血管再通时代关注脑小血管病
    的显著进展相比,脑小血管病的认识和研究略显迟滞。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对疾病认识的深入以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脑小血管病已日益引起重视,对该类疾病的研究已成为热点。1 脑小血管病的分类及临床表现1.1 脑小血管病的分类目前,临床上很难对脑小血管病提出统一的诊断标准。因为与大血管病相比,脑小血管病变尚不能直观在体观察,而是通过其导致的脑损伤改变进行间接判断。多年来,沿用的病理分型通常将脑小血管病分为六大类,即小动脉硬化型(与年龄和血管危险因素相关的脑小血管病)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10期2019-01-06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探讨分析
    161000)脑小血管病即小卒中,是脑部各类微小动脉、小静脉及毛细血管因各种因素导致的硬化、变性等病理改变[1],其主要病因为脑部血液循环功能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认知及情感功能的障碍,临床常见的病理及影像学诊断分型有脑白质病变、脑微出血、缺血性脱髓鞘、腔隙性脑梗死等[2]。同时脑小血管病会增加血管性痴呆、脑卒中的风险[3],预后较差,目前在神经内科的临床诊疗中日益受到关注与重视。脑小血管病的发生与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炎性因子导致的脑部微小血管炎性反应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0期2018-11-16

  •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分析
    都 610051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指脑内小血管病变导致的疾病,包括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疾病。脑小血管病是导致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1],其重要性不亚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因其进展具有隐匿性,常被患者甚至医护人员忽视,而其具体的发病机制、预防及治疗等仍未明确。重视脑小血管病并进行早期干预已成为目前研究热点,幽门螺旋杆菌目前被认为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2-3]。研究发现脑卒中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13期2018-08-03

  •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小血管病总体负担与颅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
    前有众多研究显示脑小血管病程度与缺血性卒中后认知、情绪和生活能力等不良转归有关[4-5],也有研究显示脑小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有重叠,脑小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相关性[6]。但目前尚缺乏脑小血管病总体负担评分与颅内大血管狭窄之间的关系研究,本研究拟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小血管病总体负担评分与颅内大血管狭窄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合并颅内血管狭窄的卒中患者临床愈后评价提供新的理论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入选对象选取2016年07月0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2期2018-05-22

  • 脑小血管病炎症相关发病机制及炎症指标的研究进展
    671000)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ease,SVD)主要是指累积脑小穿支动脉、小动脉直径(40~200 m)、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疾病。这些“终末血管”不能与其他血管形成吻合,发生病变时易导致低灌注和脑白质损害,在深部皮质下白质形成分水岭部分。SVD主要包括皮质下梗死、腔隙性梗死、白质高信号、扩大的周围血管间隙、微出血和脑萎缩等[2]。1 炎症相关发病机制脑小血管病发病机制迄今仍未阐明。推测可能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和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8年12期2018-01-13

  • 脑小血管病:犹如“风暴”过后的全脑灾难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一种临床及影像综合征,病变累及脑的穿通小动脉、毛细血管及小静脉,临床表现为卒中、痴呆、情感障碍及步态异常,影像学表现为近期皮层下梗死及微梗死灶、腔隙灶、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WMH)、微出血及出血灶、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及脑萎缩。脑小血管病是累及全脑小血管的灾难性损害,犹如风暴过后满目狼藉,其后续的损害仍在持续进行,其隐匿性和进展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11期2018-01-12

  • 叶酸、甲钴胺与尼莫地平合用对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效果观察
    与尼莫地平合用对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效果观察陈晓旭(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 内蒙古 赤峰 024500)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采用尼莫地平与叶酸、甲钴铵合用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脑小血管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00例,均为我院神经内科2016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n=50)与合用甲钴胺、叶酸治疗(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两组脑小血管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用药前MoCA评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4期2017-11-01

  • 中老年人警惕脑小血管病
    大的健康隐患——脑小血管病。三种危险信号尿失禁很多老年人都有过这种难以启齿的经历——有时候突然打了一个喷嚏,就发生尿失禁。尿失禁在老年人群中非常普遍,通常是盆底肌肉松弛所致。然而,还有一种尿失禁是由于脑部指令紊乱引起的。这种特殊的尿失禁没有明显的诱因,患者往往还没有憋尿的感觉,就直接尿出来了。走路不协调人一旦上了年纪就会发现走路越来越累,并不是身体累而是感觉脑子很累。有的人还容易出现无缘无故地摔跟头,然后慢慢发展到走不了路的地步。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类人的

    保健与生活 2017年9期2017-04-16

  • 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南省交通中心医院脑小血管病的定义脑小血管的定义并不统一。脑小血管对脑功能的维持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构成了脑组织血供的基本单位。脑小血管是指脑的小动脉(直径40~200 μm)和小穿支动脉、毛细血管及小静脉。脑小血管主要作用是细胞间液及细胞内液与血管内液体间的交换,血液营养物质的输送及脑血流量的调节等。脑小动脉包括两种,一种是软脑膜动脉分支,另一种是脑底部大动脉发出的供应基底核团、丘脑等脑深部组织的深穿支动脉。脑小血管病是指主要累及颅内小血管的一组疾病,是一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36期2017-01-20

  • 脑小血管病引发脑白质疏松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分析
    高尚艳脑小血管病引发脑白质疏松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分析高尚艳目的 探究脑小血管病引发脑白质疏松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56例脑小血管病合并脑白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析脑小血管病的影响因素,对比并分析两组的MoCA量表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年龄、有糖尿病史的例数、有脑微出血史的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MoCA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16期2017-01-20

  • 糖耐量减低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
    庆新糖耐量减低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吴庆东刘庆新目的 探究与分析糖耐量减低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90例脑小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记录该组患者性别、年龄、BMI、吸烟、饮酒、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FPG、0.5 hPG、1 hPG、2 hPG等临床资料。另选取同时期收治的9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上述临床指标进行对比,探究糖耐量减低与脑血小管病的相关性。结果 脑小血管病患者的FPG及2 hPG与对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22期2016-09-19

  • 比较不同临床类型脑小血管病的血管性认知功能的损害差异
    比较不同临床类型脑小血管病的血管性认知功能的损害差异张玉花目的对不同临床类型脑小血管病的血管性认知功能的损害差异性进行分析。方法将本院在2013年1月~2016年11月接诊的脑小血管病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事件相关电位检查(P300),比较不同类型脑小血管病患者的差异性。结果脑白质疏松合并腔隙性病灶患者在MMSE检测中的各项评分均低于其它患者,P300检测中,脑白质疏松并合并腔隙性病灶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36期2016-02-05

  • 脑小血管病患者MR弥散张量成像的改变及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元 628017脑小血管病患者MR弥散张量成像的改变及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戴东璟 四川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广元 628017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患者MR弥散张量成像的改变以及与认知功能障碍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检查的小脑血管疾病患者70例,根据有无认知障碍分为非痴呆认知功能障碍(VCIND)组39例和认知功能正常(NCI)组31例。对患者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及MRI检查,并对弥散张力成像(DTI)进行处理,显示表观弥散系数图(AD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1期2015-01-22

  • 脑小血管病与其所致的认知障碍
     421001)脑小血管病与其所致的认知障碍周婵娟,游 咏*(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湖南衡阳421001)随着人类社会的老龄化,一系列与年龄相关的退行性疾病越来越成为威胁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其中认知功能障碍尤为重要,而脑小血管病又是造成认知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可见对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病理生理、影像学、治疗等都变的越来越重要,故本文就认知障碍这个热点相关的脑小血管病和脑小血管变性相关内容进行综述。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病理学;影像学;治疗随着人类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5年18期2015-01-21

  • 脑小血管病临床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朱以诚脑小血管病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临床研究领域,从广义上说它包括了受累脑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微静脉的多种病因和病理改变的疾病。其中,年龄和高血压相关脑小动脉硬化以及淀粉样脑小血管病是最常见的类型[1]。由于上述脑小血管壁病理改变在衰老过程中人人均会出现,脑小血管病实际具有广泛的患者群体。同时,脑小血管病的临床表现非常多样,患者可能出现出血性或缺血性卒中、认知功能障碍及痴呆、运动障碍及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抑郁情绪、排尿障碍等症状,从而最终造成患者全面日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12期2015-01-20

  • 眼底病变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病[3],近几年脑小血管病成为了卒中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2008年国际及欧洲卒中大会上都提出了“小血管病引起大问题”的论点[3],2013年欧洲卒中大会中呈现的最新研究热点中不乏如SPS3、SMART等关于脑小血管病的研究,而脑小血管病导致的小卒中是最常见的卒中亚型[4],因此加强对脑小血管病的认识对于我国卒中的筛查及防治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眼底血管是全身唯一能直接、无创观察小血管病变的窗口,对眼底病变与脑小血管病相关性的研究为卒中发病风险的预测提供了一个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5期2014-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