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科

  • 太子山保护区兰科植物调查和保护分析
    731500)兰科植物是单子叶植物中的第一大科,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热带和亚热带,目前自然界中仍然有许多观赏价值高的野生兰科种类有待开发、保护和利用。我国西北分布有较多的兰科植物,甘肃省是中国兰花生长比例较高的省份之一,结合甘肃太子山自然保护区对区域环境和植被的保护,有必要根据自然保护区内兰科植物的调查结果,对兰科植物进行严格的保护,使其能够在自然环境中更好的繁衍生长。1 调查方法1.1 保护区概况甘肃太子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西南部

    新农业 2023年14期2024-01-08

  • 广西植物名录补遗Ⅵ
    性。该文报道广西兰科植物13个新记录种,即旗唇兰 [Kuhlhasseltia yakushimensis (Yamamoto) Ormerod]、紫茎兰(Risleya atropurpurea King & Pantl.)、指柱兰(Stigmatodactylus sikokianus Maxim. ex Makino)、二尾兰(Vrydagzynea nuda Bl.)、深圳拟兰(Apostasia shenzhenica Z. J. Liu & L

    广西植物 2023年6期2023-07-17

  • 湖北省兰科植物新记录
    关键词:湖北省;兰科;新记录中图分类号:S432.2+2 文献标识码:A兰科(Orchidaceae)是被子植物中最进化、最大的科之一,约有750 属28 000 种[1]。兰科植物多为珍稀濒危物种,所有的兰科植物均被列入《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保护范围,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旗舰类群”[2]。我国是野生兰科植物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约有181 属1708 种[3],具有从原始到高级类型的一系列进化群以及复杂多样的地理分布类型[

    热带作物学报 2023年5期2023-07-11

  • 短头兰属
    中国;新记录属;兰科中图分类号:S682.31 文献标识码:A西藏墨脱号称“植被类型的天然博物馆”,在直线距离不到70 km 的范围内,分布了从我国海南到极地的各种植被类型,是研究中国植物区系最重要的区系节[1]。最近在西藏墨脱的植物调查中,发现兰科植物中国新记录属——短头兰属( Trachoma Garay )( 中文名参考自然标本馆CFH[2]),现予以报道。凭证标本保存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植物标本室(ATCH)。基于缺少蕊柱足,

    热带作物学报 2023年5期2023-07-11

  • 兰科ABI3基因的密码子偏性分析
     罗火林关键词:兰科;ABI3 基因;密码子偏性中图分类号:Q943 文献标识码:A编码同一氨基酸的不同密码子称同义密码子,在不存在外界压力或者其他干扰因素条件下,同义密码子的使用频率是相同的。但是实际情况下,基因在编码氨基酸时同义密码子的使用频率存在一定的倾向,这种现象称为密码子偏好性[1]。生物在长时间的进化过程中由于基因突变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会形成自身偏好的密码子系统,当某一密码子在编码氨基酸受阻碍时,它的同义密码子能够代替其行使功能从而保证蛋白质合成

    热带作物学报 2023年2期2023-05-30

  • 西藏万代兰族(兰科)植物新记录
    键词:万代兰族;兰科;新记录;少花凤蝶兰;西藏中图分类号:Q949.71+8.43 文献标识码:A万代兰族(Tribe Vandeae Lindl.)隶属兰科(Orchidaceae),附生植物,不具假鳞茎或块茎,具肥厚的气生根;叶扁平或圆柱状;花序侧生,柱头通常凹陷。全球万代兰族植物约有155 个属,主要分布于亚洲亚热带南缘、热带北缘与非洲热带地区及大洋洲[1]。中国万代兰族植物共有45 个属,主要分布于广西、云南和西藏等省(区)[2-3];西藏自治区万

    热带作物学报 2023年2期2023-05-30

  •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的保护价值
    保护区是目前我国兰科植物系统保护比较完整的地区,保护区中涵盖了华东、华南、西南地区的兰科植物的类别,比如金线兰、齿瓣石豆兰、钩距虾脊兰、银兰等等,这些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同时这些兰科植物的种类也是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要种质基因库,可以让相关的研究人员采集并长期保存植物体的保存库,具有相当高的保护意义及各个领域的研究利用价值。1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井冈山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为东经114°04′05″~114°16′38″,北纬26°28′32″ ~26°40′

    新农民 2023年8期2023-04-15

  • 陕西野生兰科资源分布特征及保护策略
    1. 陕西石泉国兰科技有限公司,陕西 石泉 725200;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兰科(Orchidaceae)植物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中的一员,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深入中国历史文化,深受喜爱[1],作为单子叶植物第一大科,分布范围极广,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均有分布,温带地区也分布有少数种类,种类繁多,世界范围约有700多属20 000多种,我国有173属1 240种,分别占世界总属数21.76%和总种数7.08%

    陕西林业科技 2022年3期2023-01-06

  • 长江流域濒危兰科植物的空间分布
    物的39.7%。兰科Orchidaceae植物因花期长、花朵造型奇异和色彩绚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3];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滋阴润肺等功效,药用价值也较高[4]。兰科植物对环境的依赖性比较强[5],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全世界所有的野生兰科植物均被列为《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保护范围,为野生植物保护的旗舰类群[6]。目前,对兰科植物分布格局的研究主要有垂直分析和水平分析2种方法。在垂直尺度上,将区域性的山地海拔高度分段,分析兰科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2年4期2022-08-18

  • 广西兰科植物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541006)兰科(Orchidaceae)是被子植物类群中仅次于菊科的第二大科,广泛分布于除两极和沙漠地区以外的各种陆地生态系统中,尤其在热带地区具有极高的物种多样性。最新研究表明,中国兰花资源十分丰富,已知有190属1 600种及大量的变种、品种。主要产于云南、广西、四川、广东、海南、台湾等地,其次是贵州、湖南、福建、江西、浙江、湖北、安徽、江苏、河南、陕西、甘肃[1-3]。广西境内兰科植物丰富而又独特,并拥有我国唯一针对兰科植物保育研究而建立的国家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2年2期2022-07-14

  • 广西兰科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及区系特征研究*
    6;4.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广西百色 533209)兰科(Orchidaceae)是被子植物中的第二大科,全世界约有28 000种,隶属于736属,热带地区分布最多,温带地区分布较少[1]。中国有兰科植物190属1 600种,其中西南、东南和南部地区分布最多,且绝大部分兰科植物有较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2,3]。广西是我国三大兰科植物分布中心之一,境内兰科植物丰富而又独特,并拥有我国唯一专门针对兰科植物保育研究而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2年2期2022-07-14

  • 我国野生兰科专项调查取得重要成果
    在进行的全国野生兰科植物资源专项调查项目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查清了云南、广西、西藏等16个兰科重点分布的省区市野生兰科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況,发现了贡山小红门兰、米林舌唇兰、中华珊瑚兰等31个新种,条纹双唇兰、广椭牛齿兰等12个中国新记录种以及1个大陆新纪录属拟蜘蛛兰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由于无序开发利用和原生地生态系统退化等因素,导致野生兰科植物资源急剧减少,甚至区域性灭绝,全面加强保护已迫在眉睫。为加大我国兰科植物资源保护力度,建立

    晚晴 2022年1期2022-03-05

  • 中国西藏贝母兰属(兰科)新资料
    貝母兰属植物隶属兰科,多数种类具较高的观赏价值,但西藏自治区的贝母兰属植物资源考察不充分。本文报道了兰科贝母兰属植物1个中国未详知种:细茎贝母兰(Coelogyne mishmensis Gogoi);4个西藏新记录种:褐唇贝母兰(Coelogyne fuscescens Lindl.)、密茎贝母兰[Coelogyne nitida (Wall. ex D. Don) Lindl.]、疣鞘贝母兰(Coelogyne schultesii Jain et D

    热带作物学报 2022年1期2022-02-10

  • 陕西省镇坪县兰科植物资源与保护
    725600)兰科(Orchidaceae)是被子植物大科之一,全世界约800多属27 500种,主要分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分布有兰科植物190属1 600多种(含亚种、变种),其中中国特有种601种[1-2]。陕西省共记录有兰科植物47属[3-7]113种(含种下等级)[3-16]。其中:任毅等记录陕西兰科植物有95种[3],最近几年,陕西发现并记录新分布兰科植物有西藏杓兰、一叶兜被兰、兜被兰、短叶虾脊兰(变种)、巴山山兰、太白山虾脊兰、矩唇

    陕西林业科技 2021年5期2021-12-02

  • 流苏金石斛化学成分及其分析研究
    :流苏金石斛作为兰科的金石斛属植物,可以将全草入药,且具有滋阴清热和益胃生津的功能和效果。但了解现如今国内外对这类植物的研究文献发现,与其化学成分有关的研究并不多,且相应的质量标准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为了更好利用这类植物药材,本文在深入掌握流苏金石斛基本定义的基础上,对其所包含的化学成分和质量标准进行系统研究,以此为未来临床应用和质量控制提供有效依据。关键词:流苏金石斛;化学成分;质量标准;兰科0引言:结合我国2010年出版的《中国药典》分析可知,研究流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0期2021-09-10

  • 泉州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初探
    362000)兰科(Orchidaceae)是有花植物中最为庞大的类群,全世界有800多属2.75万多种[1]。我国野生兰科植物资源丰富,约有195属1600种以上,福建有野生兰科植物78属171种及1变种以上[2]。兰科植物是进化水平极高的类群之一,形态上异彩纷呈,有着很高的科学、生态、经济价值[3],由于其珍稀性和重要性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4]。泉州市地处福建东南部沿海,地理坐标为117°25′—109°05′E、24°30′—

    福建林业科技 2021年2期2021-08-11

  •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及保护
    730000)兰科植物是被子植物最大的科之一,全世界记载约有700 属20 000 到35 000 种[1-2],广泛分布于各种陆地生态系统中,热带地区分布最多[3]。兰科植物多为珍稀濒危植物,是植物保护中的“旗舰”类群[4]。由于兰科植物对生境的要求较为严格,其丰富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状况,通常对兰科植物的调查来评估一些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度和保护现状[5-6]。兰科植物的保护日趋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4,7],自然保护区内兰科植物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1年1期2021-06-29

  • 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专一性研究进展*
    93)0 引 言兰科(Orchidaceae),是与真菌形成典型菌根共生关系的高等植物类群,是植物界第二大科,物种多样性丰富、分布广泛,共分为5亚科、763属、2.8万余种,占被子植物物种多样性比例的8%[1-2].该科许多种类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如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天麻(Gastrodia elata)等为我国历届药典收录[3].兰科多样性的物种、多样化的传粉机制及其与真菌特殊的共生关系吸引全世界生物学家进行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3期2021-06-18

  • 中国兰科二新记录种
    罗艳摘 要:兰科植物资源调查是掌握地区兰科本底资料的基础,对研究兰科植物的地理分布和资源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报道了分别产自中国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和巴宜区的石豆兰属(Bulbophyllum Thou.)中国分布新记录种——尼泊尔大苞兰(B. raskotii J. J. Verm., Schuit. & de Vogel)和曲唇兰属 [Panisea (Lindl.) Steud.]中国分布新记录种——林芝曲唇兰(P. panchaseensis S

    广西植物 2021年3期2021-06-10

  • 野生兰科植物家族增添31个新种
    在进行的全国野生兰科植物资源专项调查项目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查清了云南、广西、西藏等16个兰科重点分布的省区市野生兰科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发现了贡山小红门兰、米林舌唇兰、中华珊瑚兰等31个新种,条纹双唇兰、广椭牛齿兰等12个中国新记录种以及1个大陆新纪录属拟蜘蛛兰属。近年来,由于无序开发利用和原生地生态系统退化等因素,导致野生兰科植物资源急剧减少,甚至区域性灭绝,全面加强保护已迫在眉睫。为加大我国兰科植物资源保护力度,建立科学的管理监测体系,国家林草局于

    绿色中国·B 2021年12期2021-02-21

  • 广西河池市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分布调查
    西河池市有丰富的兰科(Orchidaceae)植物资源,但缺乏本底资源调查,兰科植物的种群数量与分布状况没有详细的资料可供参考,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的利用有限,影响和制约了河池市兰花产业的发展。《中国植物志》[1]中记载了75属246种广西兰科植物。程瑾等[2]调查发现百色市乐业县的广西雅长兰科植物保护区内有兰科植物40属100种。覃海宁等[3]发现广西有野生兰科植物107 属347 种,各地区均有分布,其中百色市记录有79属239种。近年来,有学者对河池市的

    广西林业科学 2020年4期2021-01-16

  • 化龙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种质资源繁育与保护初探
    725600)兰科(orchidaceace)是被子植物中的第二大科,为多年生地生、附生或腐生草本,极少攀援藤本,全世界有800 属25000 多种,我国有兰科植物194 属1388种[1]。化龙山共有兰科植物37 属66 种,1 亚种,其中分布广泛的种有蕙兰、银兰、三棱虾脊兰等,分类种类最多的属有虾脊兰属、斑叶兰属等[2]。化龙山保护区地处陕西省南端,森林覆盖率高、气候湿润,保持着较为原始的生态系统,是陕西兰科植物分布最集中的区域。由于兰科植物有着较高

    现代园艺 2020年13期2020-12-21

  • 兰科植物研究进展
    iumssp)为兰科(Orchidaceae Juss)兰属(Cymbidium Sw)附生或地生草本,全科约有700 属20 000 种,主要分布在全球热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少数种类分布于温带地区;兰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且具有观赏价值、药用以及食用价值,某些兰科品种还具有香料价值。据近代医药书籍的记载,我国出产的各种兰科植物是一笔巨大的资源财富,在此基础上,兰科植物有着丰富的研究意义。1 兰科植物资源概况兰科植物作为被子植物最大的科之一,全球约有70

    广东蚕业 2020年10期2020-12-17

  • 福建省4种兰科植物新记录
     要:报道了福建兰科植物分布新记录4种,分别为箭药叉柱兰(Cheirostylis monteiroi S. Y. Hu)、秉滔羊耳蒜(Cestichis pingtaoi G. D. Tang, X. Y. Zhuang & Z. J. Liu)、裂距虾脊兰(Calanthe trifida T. Tang et F. T. Wang)、深圳香荚兰(Vanilla shenzhenica Z. J. Liu et S. C. Chen)。凭证标本现存于福

    热带作物学报 2020年9期2020-10-29

  • 中国大陆天麻属(兰科)一新记录种
    区发现的中国大陆兰科(Orchidaceae)天麻属(Gastrodia R. Brown)一新记录种——乌来天麻(G. uraiensis T. C. Hsu & C. M. Kuo)。乌来天麻形态较近似于春天麻(G. fontinalis T. P. Lin),但乌来天麻的花序、花被筒较短,唇盘中部具4条纵向脊,脊向舌状先端延伸、合并成更高的2条,易与春天麻相区别。同时,还描述了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提供了彩色图版,并讨论了此次新发现的生物地理学意义。关

    广西植物 2020年8期2020-10-20

  •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及保护研究
    堰 611844兰科植物是世界上被子植物中种类最多的科之一,全世界约有800 属,27 500 余种;中国野生兰科植物共计5 个亚科195 属1 600 多种,其中520 种为中国特有,生活型以地生和附生为主[1]。兰科植物分布广泛,在世界范围内除两极、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之外的各地均有分布,在热带地区分布最多[2-5]。1973 年签订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我国约有1 300 种植物被列入重点保护名录,其中包括兰科植物1 20

    四川林业科技 2020年3期2020-07-09

  • 中国万代兰属(兰科)一新记录种
    墨脱县发现的中国兰科(Orchidaceae)万代兰属(Vanda W. Jones ex R. Br.)一新记录种——双色万代兰(Vanda bicolor Griff.)。双色万代兰与白柱万代兰(V. brunnea Rchb. f.)的形态较近似,但前者唇瓣中裂片正面粉色或黄绿色,不具纹,先端稍开裂,易与后者相区别。同时还描述了该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并提供了彩色图版。该研究为兰科植物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对丰富我国兰科植物物种多样性具有一定意义。关键词:

    广西植物 2020年2期2020-04-17

  • 滇南开唇兰化学成分研究
    】 滇南开唇兰;兰科;开春兰属;黄酮类;生物碱类【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20)24-0043-06Abstract:Objective This research is focused on the study of compounds extracted andisolated from the whole plant of Anoectochilus Burmannicus Rolfe by u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0年12期2020-02-04

  • 孟连苞叶兰兰科的重新发现与形态特征增补
    模式产地进行野外兰科植物考察时,有幸重新发现了该种。通过对其新鲜带花植株的详细比对之后,发现孟连苞叶兰与长叶苞叶兰在形态上具有明显的差异,如孟连苞叶兰叶片卵圆形,叶片大小(2.5- 4.7 × 1.7-2.3 cm)、唇瓣密被疣状突起且先端缺刻或2裂等特征,明显有别于长叶苞叶兰。因此,在该研究中支持孟连苞叶兰的分类学地位,同时对该种的形态特征、生境以及生存现状等信息进行了增补。关键词: 孟连苞叶兰, 兰科, 重新发现, 形态特征增补, 濒危状况评估Genu

    广西植物 2020年11期2020-01-21

  • 兰科植物的起源和进化
    1.福建农林大学兰科植物保护与利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福建 福州 350002;2.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建 福州350002;3.台湾成功大学兰科植物研究和发展中心,台湾 台南 701;4.台湾成功大学热带植物科学研究所,台湾 台南 701;5.台湾成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台湾 台南 701;6.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被子植物又名开花植物或有花植物,起源于早白垩纪或更早时期,在白垩纪末期(6 500年前)发生大量的辐射适应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6期2019-12-04

  • 中国兰科植物研究杂记(英文)
    考察,报道了中国兰科植物2个新记录种,即西藏牛角兰(Ceratostylis radiata)和格当石豆兰(Bulbophyllum psychoon),并提供了描述和图片。西藏牛角兰花为纯白色,花辐射对称,唇瓣3裂,茎长2~2.5 cm,明显区别于该属内其他种。格当石豆兰与齿瓣石豆兰(Bulbophyllum levinei)相似,但不同之处在于格当石豆兰的花瓣卵形,先端锐尖。凭证标本分别保存于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XZ)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PE

    广西植物 2019年9期2019-09-10

  • 化龙山保护区兰科植物调查和保护
    725000)兰科(orchidaceace)是被子植物中的第二大科,为多年生地生、附生或腐生草本,极少攀援藤本,全世界有800属25 000多种,我国有兰科植物194属1 388种[1]。陕西省有兰科植物95种,绝大多数都很稀有,一半处于濒危状态[2]。化龙山保护区地处陕西最南端,由于森林覆盖率高,气候湿润,环境条件较好,生境原始,是陕西省兰科植物分布最集中的地区。笔者对化龙山保护区的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进行为期2 a的专项调查,旨在摸清保护区内兰科植物种

    陕西农业科学 2019年3期2019-04-09

  • 紫纹兜兰“回家”
    业和草原局将启动兰科植物资源专项补充调查。这是7月14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单位在深圳举办的紫纹兜兰回归自然启动仪式暨兰科植物保育研讨活动上了解到的。紫纹兜兰回归自然标志着我国野生兰科植物保护工作已经发展到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以重引入促进野外种群壮大的新阶段。有关兰科保护与利用的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互联网企业和兰科保育机构等单位联合发起“保护野生兰花,拒绝无序买卖”的倡议,助推兰科植物被纳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进程。据介绍,兰科植物

    绿色中国 2018年8期2018-11-09

  • 紫纹兜兰“回家”
    业和草原局将启动兰科植物资源专项补充调查。这是7月14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单位在深圳举办的紫纹兜兰回归自然启动仪式暨兰科植物保育研讨活动上了解到的。紫纹兜兰回归自然标志着我国野生兰科植物保护工作已经发展到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以重引入促进野外种群壮大的新阶段。有关兰科保护与利用的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互联网企业和兰科保育机构等单位联合发起“保护野生兰花,拒绝无序买卖”的倡议,助推兰科植物被纳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进程。据介绍,兰科植物

    绿色中国 2018年15期2018-10-28

  • 广西兰科植物新记录
    该文报道了广西兰科植物 6 个新记录物种,即日本对叶兰[Neottia japonica (Blume) Szlachetko]、吉氏羊耳蒜(Liparis tsii H. Z. Tian & A. Q. Hu)、小羊耳蒜(L. fargesii Finet)、条裂鸢尾兰(Oberonia jenkinsiana Lindley)、果香兰(Cymbidium suavissimum C. Curtis)和大花斑叶兰[Goodyera biflora (L

    广西植物 2018年8期2018-09-10

  • 无量山石豆兰, 中国兰科植物一新记录种
    要: 報道了中国兰科植物一新记录种,即无量山石豆兰(Bulbophyllum pinicola)。对其进行了特征描述并与相似种Bulbophyllum acutiflorum做了对比,并提供了彩色照片。无量山石豆兰的萼片披针形,先端渐尖,花瓣三角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唇瓣稍向外下弯而易与相似种区分。关键词: 新记录, 兰科, 无量山石豆兰, 中国, 命名法Bulbophyllum Thouras (1822: tab.3), is one of the la

    广西植物 2018年3期2018-09-10

  • 人工培育紫纹兜兰“回家”
    举标志着我国野生兰科植物保护工作已经发展到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以重引入促进野外种群壮大的新阶段。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启动兰科植物资源专项补充调查。这是7月14日,记者从在深圳举办的紫纹兜兰回归自然启动仪式暨兰科植物保育研讨活动上了解到的。兰科植物是全球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的旗舰物种。我国是全球兰科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有兰科植物1300多种,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20多个长江以南的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省份。兰科植物在生物进化研究、生物多

    中国科技财富 2018年8期2018-08-29

  • 世界级兰花居群
    实地考察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认为,雅长保护区在一处400平方米的范围内,同时分布着含3种兜兰在内的20余种兰科植物,且带叶兜兰与长瓣兜兰的数量都十分丰富,这是极其少见的。其中,雅长的带叶兜兰居群堪称世界上最大的带叶兜兰野生居群。中国西南的广西雅長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唯一以兰科植物命名并以兰科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2062公顷。这里地处广西西北部的乐业县,密集分布着众多的喀斯特天坑,天坑底部及周边的岩溶地貌和原始森

    森林与人类 2018年2期2018-08-14

  • 化龙山自然保护区兰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化龙山自然保护区兰科药用植物的种类与分布情况,采用野外考察、标本采集、分类鉴定与资料查阅整理相结合等方法,调查研究整理出化龙山兰科药用植物资源37种,极罕见种有6个,罕见种12个,少见种3个,较少种7个,较多种9个。结果表明:化龙山自然保护区兰科药用植物资源丰富,部分种的数量较少,应在科学保护前提下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关键词:兰科;化龙山;药用植物;调查中图分类号 S6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8-0079-02兰科全世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8期2018-05-30

  • 16家机构倡议“保护野生兰花,拒绝无序买卖”
    兰科植物是全球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的旗舰物种。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工程建设的推进,兰科植物的生存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侵蚀,导致兰科植物栖息地不断退缩和破碎化,野生兰科植物数量日益减少。目前,很多蘭科植物属种已被列为世界性濒危物种,保护野生兰科植物已迫在眉睫。为加强对兰科植物的保护,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中国花卉协会、中国中药协会、中国植物园联盟、世界自然基金会、百度、阿里巴巴、58同城等16家单位在紫纹兜兰回归自然启动仪式上联合发起“保护野生兰花,拒绝无序

    浙江林业 2018年8期2018-05-14

  • 兰科植物FNR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涵摘 要 为揭示兰科植物FNR基因的特性和密码子偏好性,采用DNAMAN、CodonW和SPSS软件及 EMBOSS、SWISS-MODEL在线网站对17种兰科植物的FNR基因序列、氨基酸序列、同源区域及蛋白质三维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兰科植物FNR基因普遍具有在A/T(U)与G/C之间较弱的密码子偏好性;密码子的末位在A和T(U)之间存在显著的T(U)偏好性,在C和G之间存在显著的C偏好性;NADP结合域比非结合域有较小的密码子偏好性;基于CDS和氨基

    热带作物学报 2018年6期2018-05-14

  • 濒危兰科药用植物DNA条形码鉴定
    +叶萌[摘要] 兰科药用植物形态分类困难,此研究采用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从分子水平验证兰科药用植物的传统形态分类。以matK,psbA-trnH和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对已进行了形态鉴定的49属135种163份兰科药用植物样品进行分子鉴定,经DNA提取,PCR扩增、双向测序及校对拼接后,将得到的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BLAST比对,然后运用MEGA 7.0软件中的Neighbor-joining (NJ)法构建物种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163份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11期2017-06-22

  • 湖北兰科植物多样性及其区系地理特征
    成果,整理出湖北兰科植物名录,结合湖北的地形与气候特征分析了湖北兰科植物的分布格局、区系及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湖北兰科植物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及东南部山区,以鄂西山地最为丰富,中南部江汉平原最少,900~1 200 m中海拔地段丰富度最高;物种多样性由南至北、由西至东呈递减趋势,鄂西南与鄂西北之间具有最大相似性;除拟兰亚科(subfam. Apostasioideae)外的5个亚科湖北均有分布,计有15族54属141种,单种属和寡种属分别占总属数的

    广西植物 2017年11期2017-05-30

  • 陕西省兰科植物一新纪录种 ——裂唇舌喙兰
    504)陕西省兰科植物一新纪录种 ——裂唇舌喙兰刘平1, 王贤山2, 龚光斌1(1.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 镇坪 725600;2.陕西省平利县八仙镇千家坪林场 ,陕西 平利725504)摘要:本文报道了陕西省兰科植物分布新纪录一种——舌喙兰属的裂唇舌喙兰,该种发现于平利县境内八仙镇韩河。关键词:陕西省;新记录;兰科;裂唇舌喙兰兰科(Orchidaceae)舌喙兰属(Hemipilia)是为陆生兰,共有约13种,分布于东亚至泰国,我国有9

    陕西林业科技 2016年4期2016-08-10

  • 线柱兰属 ——浙江省兰科一新分布属
    兰属 ——浙江省兰科一新分布属陈军周天焕谢文远张芬耀陈锋(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浙江杭州310020)摘要:报道了发现于泰顺县的浙江兰科Orchidaceae植物一地理分布新记录属、种——线柱兰属、线柱兰。引证标本存于浙江农林大学植物标本馆(ZJFC)。关键词:线柱兰;线柱兰属;兰科;新记录;浙江省兰科植物多为珍稀濒危物种,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备受关注的类群,同时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1]。浙江省是兰科植物分布较多的省份,2005年出版的《浙江种子植

    自然保护地 2016年2期2016-07-18

  • 试论兰科植物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运用
    清 严霖摘 要:兰科植物种类丰富,但是在园林应用上不常见。文章通过介绍兰科植物的概况及其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几种运用形式,分析其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关键词:兰科 城市园林 园林建设兰科(Orchidaceae)植物为单子叶植物中第一大科,种类繁多且具备观叶、观花、闻香等多重特性,既可实现园林景观功能,同时又满足居民更高的审美要求,在打造城市文化、促进城市现代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拟对兰科植物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应用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6年2期2016-05-30

  • Chiloschistaexuperei, a new orchid addition to China from Yunnan
    4:502.中国兰科异型兰属一新记录种——白花异型兰YANG Zheng-Bin1, YU Dong-Li1, LI Jian-Wu2, LIU Qiang2, 3*关键词:白花异型兰, 兰科, 新记录, 中国摘要:报道了中国兰科一新记录种,白花异型兰Chiloschistaexuperei(Guillaumin) Garay。该种由于其花的颜色为白色、唇瓣中裂片基部具球状、密被毛的胼胝体而明显不同于该属内其它种。DOI:10.11931/guihaia.

    广西植物 2016年5期2016-03-15

  • 通道县兰科植物资源调查
    8500)通道县兰科植物资源调查肖际亮,杨昌知,朱大兴,杨丹,朱静,肖华,杨昌岩(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林业局,湖南 通道 418500)摘要:指出了通道县自然条件优越,兰科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对通道县兰科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县兰科植物有37属80种,为湖南兰科植物总种数的45%,而且具备附生、地生、石生和腐生各种生态类型。关键词:兰科;资源调查;通道1引言兰科(Orchidaceae)是被子植物的大科之一,全世界约有700属,近20000种,广泛

    绿色科技 2015年1期2016-01-15

  • 西藏兰科一新记录属——冷兰属
    西藏兰科一新记录属——冷兰属罗建,费文群,李倩(西藏大学 农牧学院 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西藏林芝 860000)摘要:对西藏拉萨河流域的兰科植物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发现1个西藏新记录属(冷兰属)及属下新记录种(冷兰),并附有新记录种的特征照片。关键词:冷兰属;冷兰;兰科;新记录;西藏收稿日期:2014-11-20;修改稿收到日期:2015-01-0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260049,30860026)作者简介:罗建(1973-),男,硕士,副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2015年3期2016-01-12

  • 伊犁州野生兰科植物分布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000伊犁州野生兰科植物分布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王 娟,耿运江,郝晓云,董合干,迟建才伊犁州农村能源环境工作站,新疆伊宁,835000经过对伊犁州野生兰科植物资源普查,初步掌握了伊犁州兰科植物的分布范围、生境、种群数量等资料,分析了兰科植物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为今后对兰科植物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依据。伊犁,兰科,分布,对策伊犁州由于具有复杂的地质地理环境和山区主体环境特点,保存着丰富的古老植物区系成分,如野苹果、半日花等古老的物种资源,也有

    新疆农业科技 2015年2期2015-08-01

  • 河北省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及保护对策
    067300)兰科植物是世界最珍贵的野生植物资源之一,全世界兰科植物约700余属2万种左右。兰科植物以其极为丰富的种类、高度的进化和活跃的特化、独特的观赏价值以及巨大的经济价值,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兰科植物所有野生种都在保护之列。中国在世界兰科植物分布上具有独特的地位。有兰科植物170余属1200多种,并且具有从原始类型到高级类型演化的高度多样性,其中中国特有种达500种左右,这在世界兰科植物分布国中是少

    河北林业科技 2011年5期2011-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