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前提

  • 乡村振兴中的村规民约:基于法经济学的分析
    民约司法适用的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个方面进行法经济学分析,展现村规民约中所蕴含的治理效能,论证村规民约对于乡村振兴的可能贡献。一、村规民约作为大前提的法经济学分析村规民约作为民间规范,它的司法适用在狭义上就是指其在司法裁判中作为大前提,因而对司法实践产生影响。同时,村规民约主要是通过司法的方式在社会中发挥作用。因为在立法层面,村规民约的形成无须动用过多的国家资源,它是在社会日常交往中自发形成的,对于社会制度“人类不仅可以观察,而且还可以创造”[9]447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2年1期2023-01-05

  • 巧用韦恩图解方法验证三段论的有效性
    和中项的命题(大前提)、一个包含小项和中项的命题(小前提)以及一个包含小项和大项的命题(结论)三部分。它实际上是以一个一般性的原则(大前提)以及一个附属于一般性的原则的特殊化陈述(小前提),由此引申出一个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特殊化陈述(结论)的过程。三段论的形式结构多种多样,但在这些形式结构中,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是错误的。为了保证运用三段论推理时能够从真前提必然推出真结论,同时也是为了检验一个三段论形式是否有效,通过对无数个思维事例的考察,人们在实践中概括出正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22年6期2022-12-02

  • 论直言三段论的规则
    定命题;(2)大前提必须是全称。第二格的具体规则是:(1)两个前提中必须有一个是否定命题;(2)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命题。第三格的具体规则是:(1)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命题;(2)结论必须是特称命题。第四格的具体规则是:(1)如果大前提是肯定命题,则小前提必须是全称命题:(2)如果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命题,则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命题;(3)如果小前提是肯定命题,则结论必须是特称命题;(4)任何一个前提都不能是特称否定命题;(5)结论不能是全称肯定命题。2.华东师范大学哲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3期2021-12-06

  • 再论汉藏因明的“异喻”理论及其逻辑地位
    辑意义的逆否性大前提,异喻依相当于支撑这类大前提的例证。陈大齐先生指出:“异法喻亦成自两个部分,与同法喻相同。其第一部分提示普遍原理的,叫做异法喻体,简称异喻体。其第二部分,为原理提供证据或实例的,叫做异法喻依,简称异喻依。在以‘声是无常’为宗并以‘所作性故’为因时,‘谓若是常,见非所作’,是其异喻体,‘如虚空等’,是其异喻依。”([2],第112–113 页)对于这一点,藏传因明也持相同的观点。([5],第215 页)1 汉藏因明的“异喻体”与“异喻依”

    逻辑学研究 2021年4期2021-10-20

  • 再论《诫子书》中的语气
    也就是把自己的大前提以一种毋庸置疑的语气加以强调。此理论强调“凡有立论,总是先立大前提,然后加以推演。”其中的大前提经常是没有论证过的,是很武断的。陈老师认为诸葛亮开篇所摆的道理有“无可争辩性”,事实果真如此吗?“君子之行”除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之外当然还有其他途径,不过得益于“先立地步”的效果,该句才显得颇具说服力。其二,陈老师认为“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句中的两个“也”字是句末语气词,起到了舒缓语气的作用。但事实上“也”字放在句末常常含有情感肯定的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0年10期2020-12-08

  • 浅析高中政治主观题答题方法
    观题,分别确立大前提和小前提然后以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来呈现答案。若是经济主观题,提取信息,对接教材,抓关键词。说明体现类题,一方面是解释清楚相关知识,另一方面是归纳其具体体现。【关键字】高中政治   主观题   方法   逻辑【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110-01笔者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发现学生审题不准,答题缺乏逻辑层次。所以,笔者以2019年高考真题为例,分析答题方法,以期帮助学生在回答政治主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8期2020-10-21

  • 哲学主观题三段论的解题技巧
    推理模式,通过大前提、小前提、结论这种简单化方法将哲学主观题的答题思维确立下来,形成一个答题模板,帮助学生能真正应用抽象原理来分析问题并组织答案。【关键词】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一轮复习后,学生能把知识系统地全面回顾教材相关的知识,但不能正确理解问题本身,导致无法用抽象的原理来分析问题。其实质是学生无法将抽象的原理按问题要求具像化。本文将阐述教学案例《哲学主观题三段论解题技巧》,通过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段论推理模式将哲学主观题的答题思维确立下来,形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07期2020-10-09

  •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部分组成一个“连珠”。大前提是已知的一般原理;小前提是研究的特殊场合;结论是将特殊场合回归到一般原理之下得出的新知识。例如,大前提:凡人都会死;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结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从这个“三段论”中可以看到,推理的前提是一般,推出的结论是个别。一般概括了个别,个别包含了一般。凡是一类事物所共有的属性,其中的个别事物都必然具有这一属性,所以从一般能够推出个别。由此可见,演绎推理是一种必然性推理。它揭示了个别和一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20年8期2020-09-06

  • 有黑历史的人说话都不可信?
    ,只不过它是在大前提上出现了错误,所以如果人们识别不出它在大前提上的错误,那么人们就会遵从它的逻辑,从而掉入了这个思维陷阱,或者在不知不觉当中实施了中毒井引导的行为。为了方便我们看到它的荒谬之处,以及识别这种思维陷阱,我们先来看看它的推理方式:1.大前提:具有某种黑历史的人是坏人,而坏人的观点或主张都是错的。2.小前提:A君因为具有某种黑历史成为了坏人。3.结论:所以A的观点或主张都是错的。上面展示的推理过程完全符合三段论的推理逻辑,只不过它的大前提是错的

    科学之谜 2020年11期2020-01-13

  • 司法三段论推理评价*
    21000一、大前提—法律的不确定性在成文法国家,大前提就是成文法典,是国家立法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制定的。法律规范不是立法者凭空想象创造出来的,而是对以往发生过的案件事实进行归纳总结,将其中有关法律的内容提炼出来,运用一定的方式将其表现成文形式,这是一种法律发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法律的来源是人们的过去生活,因此在法律适用的过程中,法律规范和案件事实之间的对应关系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法律规范与案件事实完全相对应。即大前提法律规范明确存在,法律规范中的法律概

    法制博览 2019年22期2019-12-13

  • 归纳、类比、演绎推理问题求解策略
    式为:三段论①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②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③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做出的判断.应用三段论解决问题时,应首先明确什么是大前提,什么是小前提,如果大前提与推理形式是正确的,结论必定是正確的. 如果大前提错误,尽管推理形式是正确的,所得结论也是错误的.例7. 数列{an}的前n项和记为Sn,已知a1=1,an+1= Sn(n∈N+). 证明:(1)数列{ }是等比数列;(2)Sn+1=4an.【证明】(1)∵ an+1=Sn+1-

    广东教育·高中 2018年9期2018-12-01

  • 试论法律推理中的逻辑思维
    个错误的推论:大前提是:立功作为量刑情节可以从轻或减轻刑罚,小前提是:某甲作战英勇多次立功,结论为某甲符合立功情节可以减轻从轻或者免除处罚。这个推论的错误之处在于立功这个概念,前后两个立功不是同一个概念,违反了同一律。如果我们在法律推理中,仅仅靠感性思维而不考虑理性思维的话,我们就会犯白马非马的错误。且不说逻辑思维的错误对于司法的公平正义起主要作用还是次要作用,是条件关系还是因果关系,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法律推理的错误不利于司法公正。法律是严谨的,为了避免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8年5期2018-09-20

  • 泄露机密的猫
    论呢?三段论分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部分,或者说分三步推理。大前提就是一个正确的道理,小前提就是符合这个道理的一件事情,结论就是命题。三段论就是根据大、小前提推出结论的推理。就像篮球投篮那样,三步上篮,然后一投,中了!比如——大前提:海水都是咸的。小前提:这杯水是南海的水。结论:所以,这杯水是咸的。上面的故事里就有好多三段论。比如——大前提:宠物猫只出现在有人的地方。小前提:乱坟堆出现了宠物猫。结论:所以,乱坟堆有人。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会用到三段论,只是

    数学大王·趣味逻辑 2018年7期2018-09-03

  • 浅议犯罪构成理论与三段论的推理方法
    个性质的判断(大前提、小前提)出发,推论出另一个性质的判断(结论),即由一般性的前提推导出特殊性结论的推理,是法律推理的一种类型。因此,三段论的推理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大前提,这是概括了若干同类个别事物中的普遍性特征判断的命题;二是小前提,这是说明个别事物属于大前提主词外延的,是我们所需认识对象的比较特殊的命题;三是结论,表明该个别事物也具有大前提中普遍性特征所揭示的属性,是由两个前提的联结所推导出的命题。刑事司法中定罪过程中,三段论推理方法的作用突出体现

    丝路艺术 2018年1期2018-04-01

  • 试论法律推理中的逻辑思维
    个错误的推论:大前提是:立功作为量刑情节可以从轻或减轻刑罚,小前提是:某甲作战英勇多次立功,结论为某甲符合立功情节可以减轻从轻或者免除处罚。这个推论的错误之处在于立功这个概念,前后两个立功不是同一个概念,违反了同一律。如果我们在法律推理中,仅仅靠感性思维而不考虑理性思维的话,我们就会犯白马非马的错误。且不说逻辑思维的错误对于司法的公平正义起主要作用还是次要作用,是条件关系还是因果关系,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法律推理的错误不利于司法公正。法律是严谨的,为了避免

    职工法律天地 2018年10期2018-01-22

  • 老婆福利主义
    老婆福利主义的大前提是错的,即:每个男人都该有一个老婆。而婚姻的正确大前提是:只有够格的男人,才会有女人爱,才可能有老婆。所以,不够格的男人,没有老婆,是很正常的,不要大惊小怪。如果有媒体大惊小怪,那么,往往是因为这些媒体人是不够格的男人,指望国家分配一个女人给他,真分配了,长得不美,他还会继续抱怨的。相亲很冷酷,像严霜,可能让人不舒服,不过能杀害虫。(摘自“连岳微信公众号” 图/子依)

    特别文摘 2017年19期2017-11-11

  • 演绎推理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推理一般表现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三段论模式:大前提——已知的一般性原理,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做出的判断。演绎推理的基本要求是:一是大、小前提的判断必须是真实的;二是推理过程必须符合正确的逻辑形式和规则。演绎推理的正确与否首先取决于大前提的正确与否,如果大前提错了,结论自然不会正确。演绎推理的逻辑形式对于理性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对人的思维保持严密性、一贯性有着不可替代的校正作用。这是因为演绎推理保证推理有效的根据并不在

    师道·教研 2017年10期2017-11-08

  • 演绎推理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推理一般表现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三段论模式:大前提——已知的一般性原理,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做出的判断。演绎推理的基本要求是:一是大、小前提的判断必须是真实的;二是推理过程必须符合正确的逻辑形式和规则。演绎推理保证推理有效的根据并不在于它的内容,而在于它的形式。因此,演绎推理除了是证明数学结论、建立数学体系的重要思维过程,同时它还在任何需要逻辑思考的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因此,我们可以在其他学科任何需要逻辑思考的地方发

    新课程·中学 2017年7期2017-08-15

  • 演绎推理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推理一般表现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三段论模式:大前提——已知的一般性原理,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做出的判断。演绎推理的基本要求是:一是大、小前提的判断必须是真实的;二是推理过程必须符合正确的逻辑形式和规则。演绎推理的正确与否首先取决于大前提的正确与否,如果大前提错了,结论自然不会正确。演绎推理的逻辑形式对于理性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对人的思维保持严密性、一贯性有着不可替代的校正作用。这是因为演绎推理保证推理有效的根据并不在

    师道(教研) 2017年10期2017-04-12

  • 从怀疑主义五大论式看因明学说的优越性
    、异二喻。尽管大前提在三段论中的地位与喻在因明中的地位不尽相同,但两者依然具有许多可比性。将三段论的大前提与因明的喻相比较不难发现大前提在三段论中比喻在因明中的地位要逊色很多。三段论的大前提在于指明普遍的原则,这里的普遍原则默认为真,是不需要检验而可以直接使用的,因此大前提的真假性得不到保障。而因明的喻则不同,它从正反两方面(即同喻、异喻两个方面)论证,提出普遍原则(喻体)的同时,还举出具体的例子(喻依),这样就比较容易保障其正确性。我们可以举例如下:鸟会

    怀化学院学报 2017年1期2017-03-10

  • 不一定非要倾国倾城
    以不妨碍别人为大前提,善待自己、善待家人、善待朋友、善待陌生人是小细节,大前提与小细节完美结合,才会开出美丽的文明之花。罂粟花非常美丽,花形大且漂亮,但它却是丑恶的象征。人们喜欢它,是因为它有美丽的花朵;人们害怕它,是因为它不但充满诱惑而且它的果实茎叶皆有毒,所以一般的国花市花甚至人们喜爱的普通花卉中,并没有它的身影。人毕竟是需要心灵空间、精神愉悦的高层次生物,不仅仅只满足于视觉上的愉悦,更需要心灵的愉悦,所以美丑之别不仅仅只是直观上的感受。人外表可以不美

    做人与处世 2017年1期2017-02-28

  • 不一定非要倾国倾城
    以不妨碍别人为大前提,善待自己、善待家人、善待朋友、善待陌生人是小细节,大前提与小细节完美结合,才会开出美丽的文明之花。罂粟花非常美丽,花形大且漂亮,但它却是丑恶的象征。人们喜欢它,是因为它有美丽的花朵;人们害怕它,是因为它不但充满诱惑而且它的果实茎叶皆有毒,所以一般的国花市花甚至人们喜爱的普通花卉中,并没有它的身影。人毕竟是需要心灵空间、精神愉悦的高层次生物,不仅仅只满足于视觉上的愉悦,更需要心灵的愉悦,所以美丑之别不仅仅只是直观上的感受。人外表可以不美

    做人与处世 2017年1期2017-02-28

  • 归纳简易逻辑知识点中的突破方法
    )当一个命题有大前提而要写出其他三种命题时,必须保留大前提,也就是大前提不动;对于由多个并列条件组成的命题,在写其他三种命题时,应把其中一个(或n个)作为大前提。二、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例2 (1)设a∈R,则“a=1”是“直线l1:a x+2y-1=0与直线l2:x+(a+1)y+4=0平行”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下面四个条件中,使a>b成立的充分不必要的条件是( )。A.a>b

    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数学) 2017年12期2017-02-18

  • 修辞推论在英汉商业广告中的应用比较
    现在修辞推论中大前提的文化背景、修辞推论的使用策略以及修辞推论辨认的难易程度三个方面,抛砖引玉,为后续研究提供一点可资参考的依据。2 修辞推论的理论框架2.1 修辞学的定义古往今来,很多人对修辞学下过定义。最初,诡辩派认为“修辞术是说明的艺术”(1)。邓志勇(2003)通过总结西方人对修辞的定义,得出观点:“按照西方流行的观点,修辞是一种劝说行为,即用符号手段(主要是语言)影响他人(或群体)的观念、行为,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也就是说,修辞的一大重要特征是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5期2016-11-22

  • 应对软文广告的法律方法运用
    心特征,以建构大前提的方法寻求与软文广告危害性相匹配的法律责任,从而在现行法背景下,更好地应对软文广告这一复杂乱象。【关键词】软文广告 法律方法 小前提 大前提 虚假广告一、背景和问题新《广告法》于2015年4月24日修订通过。新《广告法》对于旧法在实施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以及伴随社会发展产生的新鲜事物都有所回应。但作为一种特殊的广告现象——软文广告,新《广告法》规定在第十四条,旧法规定在第十三条,相关内容却只字未改。软文广告这一现象,早已受到不同学科的关注,

    时代金融 2016年17期2016-09-10

  • 善始善终
    这样一种链条,大前提:我过去很重要,那自然我现在也应该一样重要。小前提:现在我没有过去重要了。结论:领导有眼无珠。最有意思的是,一位老教师在学校的QQ平台上发了一个帖子,那其实是一张座次表,上面有他的名字,名字的旁边,是前任校长和书记的名字。这个帖子,有向现任校长示威的意思,你看,在你没来之前,我就和前任校长并排而坐,我资历多老,现在我却被边缘化了,那只能说明现任领导有眼无珠。其实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个命题是一个假命题,错误的关键在于大前提。过去重要,

    做人与处世 2016年8期2016-05-12

  • 法律推理在现代司法中的转向
    践中可供适用的大前提常常有多个,而作为小前提的法律事实也可能与大前提并不完全一致,因而需选择最妥当的大前提,并实现大小前提之间的涵摄。抽象的概念无法运用于具体案件之中,需要考量法律规范与法律事实的有效链接,使规范适用于具体案件,这个找法和解释的过程本身并不是三段论形式逻辑的范畴,但须在三段论的框架中进行。法律推理基本框架必须紧紧围绕法律规范与法律事实展开,除了寻找相应的法律规范,并对其进行妥当解释,还需按照命题推理的要求,大小前提间需形成有效的链接,以得出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5年4期2015-03-26

  • 论法哲学视野下的法律推理重构方案
    的是作为推理的大前提和小前提的建构,由此需要涉及到法律事实与法律规范以及相互之间的流转与交互。在对法律事实的认定以及对法律规范的适用问题上,法律推理绝非短促的过程,需要思考社会、文化、心理等诸多因素。为此,在大前提、小前提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反复斟酌与平衡,以达到准确的认知与审判。一、法律的整体性表达方式与不同层级的法律规范构成要件法律作为一个体系,在立法之初作为系统性工程必然隐含着相互之间的内生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所构建的法律秩序,在司法裁判中起到确证价值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5年11期2015-02-20

  •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悖论观的哲学内涵
    活动中,存在着大前提预设与结论要求之间的矛盾性。“你的问题本身就是抽象的产物。……请你问一下自己,那个无限的过程本身对理性的思维来说是否存在。既然你提出自然界和人的创造问题,你也就把人和自然界抽象掉了。你设定它们是不存在的,你却希望我向你证明它们是存在的。那我就对你说:放弃你的抽象,你也就会放弃你的问题。”[3]196这段论述非常重要,马克思直接指出了悖论形成的形式逻辑学原因。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对悖论产生的逻辑学原因,可以做如下进一步分析。对任何问题的思考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3期2014-03-21

  • 如何刻画法律推理中的事实与规范*
    ,其核心问题是大前提和小前提的最佳勾连。一、法律的开放结构与法律规范设别理性主义思潮认为,可以制定出一套包罗万象并且圆融自洽、完美无缺的法律体系。法官在司法过程中,无论面临何种案件,都能够从现存的法律规范中找到可以适用的法律规定。法律不仅仅是判例法或制定法规则,而且是一种整合了原则与政策等形式的整体性法律。这种整体性虽然在表达方式中存在不周延性、含混性,但只要经过赫拉克拉斯式的解释与整合,就会很明晰地展现在个案面前,从而成为无漏洞的法律,由此法官也可以从中

    政法论丛 2014年6期2014-02-03

  • 浅析司法过程中的哲学方法 ——以许霆案为视角
    的法学方法,但大前提的周延与否直接影响着该种推理模式的正确性。本文以“许霆案”审理进程为序,分析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哲学方法的用度和瑕疵。司法过程;哲学方法;许霆案2006年4月21日晚10时,许霆在广州天河区黄埔大道某银行的ATM机取款。其取出1000块钱后,却意外地发现银行卡账户里只被扣了1元,惊喜之余的许霆连续取款5.4万元。当晚回到住处后,许霆将此事告诉同伴郭安山,于是二人共谋再次前往提款。经查实,许霆先后取款171笔,合计17.5万元;郭安山取款1.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2年8期2012-08-15

  • 我国法院裁判产生机制的基本原理
    是以法律规定为大前提,以案件事实为小前提,得出作为结论的裁判。司法三段论为裁判的作出提供一个大的框架,法官的各种裁判思维都应当在此框架内运行。合法性、正义性、社会效果、司法政策和利益考量等影响法官作出裁判的因素,通过影响法官选择不同的大前提,判断涵摄能否形成及小前提能否得到证明等环节来影响裁判。建立并完善心证公开制度,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完善外部监督机制,不断提高法官的整体水平,有助于规制法官的主观因素,克服司法三段论的局限性,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法院裁判;

    海峡法学 2012年3期2012-08-15

  • 事实推定的缺陷及其规制
    以经验法则作为大前提,得出的结论就为推定事实。诉讼中适用事实推定的情形,一般是用证据直接证明待证事实,即诉讼证明对象,比较困难时,先用证据去证明一个比较容易证明的基础事实(小前提),再找一个经验法则作为大前提去推导出推定事实,即待证事实。(二)事实推定的诉讼功能事实推定具有如下诉讼功能:1.事实推定是证明某些案件事实的唯一方法。并不是所有的案件事实都可以用证据直接加以证实,典型的如刑事案件中被告人的主观方面。犯罪的主观方面是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的主观心理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5期2012-08-15

  • 略论“三段论”演绎推理的局限性
    联结两个判断(大前提和小前提)推导出另一个判断(结论)的演绎推理。然而,在法学方法论中,它表现为一种法律适用的形式逻辑模式,即,适用制定性条文等抽象语言表达出来的法规范于各案件以推导出结论的过程。其推理形式是:(1)确定一个权威性的大前提;(2)明确表述一个真实的小前提;(3)推出一个可靠的结论。上面的推理形式只是对确定法效果的三段论法的最简约描述,实际的情况则难免更为错综复杂。其中,常见的有如下5种情形:(1)同一法律事实可适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条,此时

    群文天地 2009年3期2009-04-06

  • 死前尊严
    ,在拯救性命的大前提下毫无用处。我们忽略了:在短短一生中,死不是最大的,遗憾才是最大的。更何况,电击治疗也不一定能把命挽回,却使病人孤孤单单上路,那么严肃的事,去那么远的地方,却没有一个人送行,像话吗?在抢救生命的总纲下,这一切又变得合理了。许多从外地赶回的亲人,连进深切治疗部看一眼的机会都没有,他们可是病人日夜盼着见最后一面的人,结果只准见冰冷的遗体。大家都悲哀地哭了,不是哭高龄老母的离逝,而是哭她走得那么不平安:鬓乱钗横,衣衫不整,眼珠还瞪得大大的。抢

    意林 2007年21期2007-05-14

  • 懒人的幻想与演绎法
    一连串推理的.大前提:若有米,则有(能买到)鸡.小前提:我有一瓮米.结论:我有鸡.懒人接下去的推理是:大前提:若有鸡,则有蛋.小前提:我有鸡.结论:我有蛋.以上是演绎法的简单例子.这种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的演绎推理方法,称为“三段论法”.推理的三段论法在实际运用中,时常采用省略式.下面的故事将使你生动地看到这一点.歌德是德国著名的文艺大师.一天,他与一位文艺批评家“狭路相逢”.这位批评家不仅没有相让,反而卖弄聪明,一边高傲地往前走,一边大声说道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06年5期2006-05-25

  • 完人逻辑
    看到一个逻辑:大前提,有完人存在;小前提,你不是完人;结论,须忏悔改造。这种典型的文革逻辑是荒谬的。首先,它的大前提——认为人有某一种可能的、应该的完美状态是错误的。按这种逻辑,人在每一方面,每一种活动中都可能也应该有一种完美状态,比如,有“具备完美革命性的完人”,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完人”,有“忠诚事业不计得失的完人”,有“大公无私艰苦朴素的完人”等,进一步地,存在具备一切优秀品质的纯粹的人。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抽象的神化,是设定一个主观臆造的完美之神。它

    读书 1997年12期1997-07-15

  • 简单不等于轻率
    “人择原理”做大前提来证明电脑无意识的。可人择原理本身就是一个有待确证的假说。根据最新的科学分析,宇宙中完全有可能还存在着与人类不同的智慧生命。如此,怎能说“我们所见到的宇宙正是为了我们而存在的”?既然这个大前提不确定,结论也不可能确定。至于他在小前提中引据的“哥德尔定理”,也有些语焉不详。经哥德尔证明的重大数论定理至少有三个,就算花文指的是其中最有名的“不完全性定理”,它也还包括两个定理。也许花先生太想逃避“上帝讨厌”的“复杂”了,所以他既没告诉我们他用

    读书 1996年12期1996-07-15

  • 推理趣例
    会愈吃愈少的(大前提),我挑的是食品担子(小前提);所以,我挑的担子会愈来愈轻(结论)。这是一个正确的三段论推理。罚人吃肉唐代李载仁,任观察推官。他性格迂腐,不吃猪肉等油腻的东西。有一天,他带了随从去觅上司。不料随从中两个人打起架来。李载仁大怒,罚这两人吃饼和猪肉,还警告他们说:“以后如果再打架,还要在猪肉中加进油酥,让你们吃更油腻的东西,叫你们吃得打噎。”[评]李载仁的愚蠢是由于他推理的大前提是错误可笑的,即:凡是我不吃的东西,别人也不吃(大前提);我不

    祝您健康 1982年3期198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