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作家

  • 冷记忆
    。那个小城的专栏作家,应该注意到了他,专栏作家也可能并没有注意到,在专栏作家的文字中并没有提到一个盲人。专栏作家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了那些古建筑之上,专栏作家巨细无遗地写着那些古建筑,专栏作家沉溺于古建筑的世界,人被专栏作家从建筑中赶了出来,建筑中只剩下咔嚓咔嚓啃着古建筑的蠹虫,专栏作家沉浸于蠹虫与古建筑之间的联系中。我相对熟悉的那个在小城中不停行走着时而徘徊着的他,是不是就是专栏作家本人。我问过他,他摇了摇头。对他的熟悉,也让我肯定他很难写出专栏作家那样的

    满族文学 2022年6期2023-01-21

  • 远大梦想
    栏,我看到了专栏作家写到了电影院(只能是记忆中的电影院),还写到了一个人在电影院看电影的体验。专家作家写到了自己对于海报的迷恋。专栏作家写到了自己看到了一本书,那本书里写到了在另外一个小城中的电影院里,有一个会画海报的人,海报都有着那种真正的艺术感觉,那个画海报的小城艺术家却一直躲在电影院的最深处。那样的艺术风格,让另外一个男孩收获了独特的艺术启蒙。专栏作家在提到那个可能虚构的海报画家和电影院时,羡慕不已。作为一个从小就在这座小城中生活成长的专栏作家,电影

    滇池 2022年10期2022-10-22

  • 许你一个季节
    圳航空》杂志专栏作家。作品散见于报刊,著有长篇小说《大海深处》《情逝》,诗集《许你一个季节》,歌曲《把深情给你》等。你也在走着吗我每走一步都担心与你擦肩而过我在白天的匆忙里总想着你在什么时候会给我探出头来的惊喜总想着一切美好的事情会在我写出的文字间出现在我标点叠加的桥上从黄昏到子夜从黎明到落霞满天黄昏子夜黎明落霞我都在啊我与每一缕春风每一滴秋露每一片叶脉上的温情轻重不同的呼喚默念或描绘许你一个季节一幅词落诗飞的长卷

    特区文学·诗 2021年6期2021-12-22

  • 五千万分之一
    余秋雨美国专栏作家温契尔几十年间,既在报纸上写文章,又在电台做广播,成天散布流言飞语。他的读者和听众居然多达5000万。这真可以算得上一位造谣大师了。一派胡言乱语,竟然会引起美国三分之二成年人的兴趣,这实在让人悲观。但是,5000萬人听着他,却未必相信他;相信的,也未必喜欢他。那年他去世,全美国来给他送葬的,只有一个人。我不忍心对一位死者幸灾乐祸,但毕竟对谣言的问题产生了某种乐观。居然,送葬的只有一个人!人死为大。但是,5000万人与一个人的悬殊对比,会让

    意林原创版 2020年4期2020-05-03

  • 5000万∶1
    余秋雨美国专栏作家瓦尔特·温契尔几十年间,既在报纸上写文章,又在电台做广播,成天散布流言蜚语。他的读者和听众居然多达5000万。这真可以算得上一位造谣大师了。一派胡言乱语,竟然会引起美国三分之二成年人的兴趣,这实在让人悲观。但是,5000万人听着他,却未必相信他;相信的,也未必喜欢他。那年他去世,全美国来给他送葬的,只有一個人。我不忍心对一位死者幸灾乐祸,但毕竟对谣言的问题产生了某种乐观。居然,送葬的只有一个人!人死为大。但是,5000万人与一个人的悬殊对

    意林·作文素材 2020年5期2020-04-13

  • 素材
    0万:1美国专栏作家温契尔几十年间,既在报纸上写文章,又在电台做广播,成天散布流言蜚语,但他的读者和听众居然多达5000万。这真可以算得上一位造谣大师了。一派胡言,竟然会引起美国三分之二成年人的兴趣,这实在让人悲观。但是,5000万人听着他的话,却未必相信;相信的,也未必喜欢他。那年他去世,全美国来给他送葬的,只有一个人。我不忍心对一位死者幸灾乐祸,但毕竟对谣言的问题产生了某种乐观。居然,送葬的只有一个人!人死为大。但是,5000万人与一个人的悬殊对比,会

    中学时代 2019年12期2019-11-13

  • 5000万∶1
    余秋雨美国专栏作家温契尔几十年间,既在报纸上写文章,又在电台做广播,成天散布流言蜚语。他的读者和听众居然多达5000万。这真可以算得上一位造谣大师了。一派胡言,竟然会引起美国三分之二成年人的兴趣。这实在让人悲观。但是,5000万人听着他,却未必相信;相信的,也未必喜欢他。那年他去世,全美国来给他送葬的,只有一个人。我不忍心对一位死者幸灾乐祸,但毕竟对谣言的问题产生了某种乐观。居然,送葬的只有一个人!人死为大。但是,5000万人与一个人的悬殊对比,会让我们

    中外文摘 2019年24期2019-11-12

  • 5000万:1
    余秋雨美國专栏作家温契尔几十年间,既在报纸上写文章,又在电台做广播,成天散布流言蜚语。他的读者和听众居然多达5000万。这真可以算得上一位造谣大师了。一派胡言,竟然会引起美国三分之二成年人的兴趣。这实在让人悲观。但是,5000万人听着他,却未必相信;相信的,也未必喜欢他。那年他去世,全美国来给他送葬的,只有一个人。我不忍心对一位死者幸灾乐祸,但毕竟对谣言的问题产生了某种乐观。居然,送葬的只有一个人!人死为大。但是,5000万人与一个人的悬殊对比,会让我们进

    视野 2019年18期2019-10-09

  • 猫是用来吸的吗?
    种亲昵动作。专栏作家生动描写过股票“好像一个动作很多的人,一会儿下降,一会儿反弹”,专栏所在的报纸前几年关了,因为电子化时代快马加鞭,推倒了无数纸媒。专栏作家被迫转型,办起了自媒体,她很快发现互联网造出了很多词,就像当年的股票催生了很多动词的新意境,互联网不仅拼贴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动宾组合词,还能一夜之间让所有人懂,实在很厉害。专栏作家每天醒来会看一个叫猫咪控的公众号。控,就是个新名词,比“粉丝”这种软绵绵没营养的词更具有难以自拔的传神寓意。她自己就是个猫

    现代家庭 2018年1期2018-01-19

  • 功不可没的专栏作家
    上海以及各位专栏作家的个性专栏。倘从体量和比重上看,前两个版块无疑是重头;但是若论受欢迎度,就有点难判轻重。某几位专栏作家拥有铁杆粉丝,他们的文章甫一见刊,立即成为读者“首读”的选项。甚至有读者说,关注本刊,主要因了某个专栏。不敢妄言“副刊”有多少伟力,但是其魅力确实不能小觑。就以“走入寻常百姓家”的晚报为例,其薄薄的几页副刊,往往是很多读者的主要注目点。这也难怪,互联网状态下,获取新闻的渠道越来越多,传统报纸已经不具优势,“主刊”再厚,读者也未必留意,反

    上海采风月刊 2017年12期2017-12-26

  • Ode to the Chrysanthemum
    国报刊的文艺专栏作家,深研精通中国历史、书法、书画创作。The chrysanthemums that Tao Yuanming used to grow could turn up in his drinks or even his meals. At the beginning of Han Dynasty, it became fashionable to wear cornels, eat lotus seeds,and drink chrysan

    空中之家 2017年12期2017-12-13

  • 轻松走向成功
    黄小平美国专栏作家威廉·科贝特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们的目光不可能一下子投向數十年之后,我们的手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触摸到数十年后的那个目标,其间的距离,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快乐的心态去完成呢?年轻时,威廉·科贝特辞掉了报社的工作,一头扎进创作中去,可他心中的“鸿篇巨制”却一直写不出来,他感到十分痛苦和绝望。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位朋友,便不由地向他倾诉了自己的苦恼。朋友听了后,对他说:“咱们走路去我家好吗?”“走路去你家?至少也得走上几个小时。”朋友见他退缩,便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24期2017-08-31

  • 网上婚恋咨询遭非议更受热捧
    国最受欢迎的专栏作家之一Ayawawa最新的帖子。29岁的梁表示,“我从Ayawa⁃wa那儿学到很多,真希望第一次婚姻失败之前我就看到她的建议了。”Ayawawa是杨冰阳的网名,她是一名在线情感咨询专家,主要为恨嫁心切的都市女性提供感情咨询,并因此成了网红,她的微博粉丝有280万。在中国,婚恋压力催生了一些收视率很高的电视相亲节目和公众相亲活动,像杨冰阳这种给人提供约会和婚姻建议的专栏作家也大量涌现。有批评者指责这些专栏作家固化了性别刻板印象,但杨反驳称自

    环球时报 2017-06-202017-06-20

  • 你只是“喜悦”,但并不“愉悦”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Jennifer Senior几年前出了一本新书,书评家警告,如果你的另一半正犹豫或许不该生小孩,千万不要给他读这本书,因为读完就“不想生了”。和一般的亲子教养书不同,它特别研究的不是父母可以带给孩子什么,而是孩子“反过来”如何“影响”父母。这是一个少见的题材,而这位身为孩子妈妈的知名专栏作家,分析到最后,结论就是,现代大部分的家长,都是“喜悦”孩子的存在,却没有“愉悦”到。有孩子,很喜悦,他们给了未来的希望和梦想,人生有重心。但,细看

    意林 2016年12期2016-07-01

  • 媒介融合背景下专栏作家的二元身份呈现 ——以《中国青年报》曹林为例
    介融合背景下专栏作家的二元身份呈现 ——以《中国青年报》曹林为例王浩伊摘要:媒介融合是当前的媒体发展大背景,作为新闻媒体工作者的专栏作家处于这个背景中,本身也存在着线上与线下融合的情况。本文特选取《中国青年报》曹林作为具体分析对象,利用SPSS软件为数据统计和分析工具,论证了线上与线下属性的差异与“选题类型”“篇幅”“立场”“语言激烈程度”几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并且得出,专栏作家线下和线上的身份既存在互相包容的一致性,也会在线上进行修正,以匹配线上的传播特

    西部学刊(新闻与传播) 2016年6期2016-03-01

  • 编者絮语
    年特邀的一位专栏作家,他沿着丝绸之路走来,记录古道沿线不同民族的生活面貌,讲述这里古今变迁的丝路故事。推出专栏作家的这类专题性讲述,也是2016年《回族文学》创新之路上的一项举措。另外,本年度“佳作选萃”栏目,为了集中呈现优秀作家的优秀作品,打破惯例,将连续选发张承志创作的一批散文佳作。本期首选的《夏台之恋》,为读者开启了大美新疆的一扇魅力之门。我刊还特邀著名文学评论家孟繁华,为每期配发一篇短评,此举是我们创新之路上的又一举措。翻开新一期刊物,新的气息远不

    回族文学 2016年1期2016-02-26

  • 你以为别人的成功都是幸运
    怎么突然变成专栏作家了?我说,这只是个人兴趣,闲暇时写写而已。小A羡慕地说,你真幸运。我很好奇,为什么有的人可以被挖掘,是他们幸运,还是他们有这方面的门路?对了,你是不是认识很多杂志和公众号的编辑?我说,是你自己主动走出去,还是别人主动找到你,这都是不重点。你自己优秀了,别人自然会来找你。实力是第一,门路是第二,做任何事情都一样。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的对话特别有意思。为什么小A问的是“如何成为一个专栏作家”,而不是“你什么时候开始写文章的”“你写了多

    37°女人 2015年9期2015-11-20

  • 你以为的幸运,是别人努力了好久才发出的光
    怎么突然变成专栏作家了?”我说,这个只是个人兴趣,闲暇时写写而已。小A好奇地问:“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专栏作家?”我说:“我也是刚入门,也并没有特别的诀窍,就是多写,慢慢地找到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尝试着发布在一些开放的平台上或是自己私下投稿,等待喜欢你文字的人出现或者被编辑挖掘。”小A说其实她只是很好奇,有的人可以被挖掘,是他们幸运,还是他们有这方面的门路,主动去寻找的资源?她觉得自己这方面比较闭塞,接着又问我:“你是不是认识很多杂志和公众号的编辑啊?”我说:

    意林·作文素材 2015年23期2015-01-26

  • 天鹅绒的擦拭
    并不奢望情感专栏作家帮我们解决问题,我们最终都得自己作出选择,我们要的只是擦拭,只是要知道自己并不孤独,不是一个人。出镜:韩松落,关注情感类写作,在多家报刊开设专栏。专栏作家林剑介绍过一部纪录片,纪录片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Bill Cunningham 的老人,他经年累月穿着环卫工制服,生活极其简单,也没经历过爱情,却热衷于街拍,专事拍摄街头穿着好看衣服的人们。他那种热爱、那种生机勃勃,足以感染所有被拍摄者。我笑说,这情形有点像情感专栏作家——未必投身其中(

    读者·原创版 2012年8期2012-07-25

  • 一个圆,寻找另一个圆
    包括一些情感专栏作家,总是对向他们咨询的人说,“相信我,这个世界肯定有一个与你匹配的另一半!”其实,这是一个很落伍,很没建设性的说话。曾有一本书叫,《失落的一角》说的是一个很简单的的故事,一个圆,它缺了一个角,它很不开心,于是,它动身去寻找失落的一角,一路上自然经历了许多风景,也经历了许多磨练,但这是它最快乐的时光,它不停的找啊,找啊,有一天,她终于找到了一角,它对那一角说,你都是我失去的一角,可那一角说,“我不是任何人的一角,我就是我!”于是她继续寻找。

    恋爱婚姻家庭·青春 2009年11期2009-10-29

  • 成功是相对的
    交谈着。只有专栏作家一个人静静地坐着,没有人理睬他。一位骄傲的先生来到了他的面前,问:“请问你是……”他说:“我是一个专栏作家。”骄傲的先生听了,问:“那么你捐了多少钱?”专栏作家说:“5万元。”这位先生听了哈哈大笑:“你可能走错了地方,这里是千万富翁的俱乐部,我们都捐了100万元,而且我们都是成功人士。”专栏作家说:“我捐了我所有财富的25%,而你们只捐了1%,请问谁更有资格待在这里呢?”这位骄傲的先生听罢,哑口无言。这个故事让我想起海尔公司的总裁张瑞敏

    感悟 2009年7期2009-08-17

  • 让爱互动起来
    位著名的解惑专栏作家蓝德丝曾说:“当了三十六年的专栏作家,我深深了解,许多人写信给我。其实不是要我的建议。他们真正需要的,只是一个愿意聆听的人。”在人际互动中,当你发表一些言论,发现有人愿意理解和接纳,你马上产生一种找到知音的感觉。可能还会流下感动的眼泪,同时觉得今天是你最快乐的一天。仔细思考,再以心比心,你便深深了解,耐心聆听比争取表达更为重要!更让你深入人心。明白这一点,在人际关系中,你可轻易赢得他人好感,成为一个永恒的胜利者。编辑/孙鲁宁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09年1期2009-03-27

  • 掷地有声
    位著名的解惑专栏作家蓝德丝曾经说过:“当了36年的专栏作家,我深深了解,许多人写信给我,其实不是要我的建议,他们真正需要的,只是一个愿意聆听的人。”让别人觉得他很重要,这一点非常重要,也是获取友谊的良方。年轻时不懂收敛,发表欲强烈,一有机会说话,便口沫横飞,不知适可而止。话说得太多,有时候便会出错,虽然不是故意,但已无法挽回,无知的人还得意扬扬。在社会上行走多年的世故人一见,便清楚年轻人既浅薄又好胜的性格。抢了别人的发表时间,把自己当第一主角,往往还不晓得

    晚报文萃·开心版 2009年4期2009-03-24

  • 造谣者的葬礼
    雨美国已故的专栏作家,他的名字叫瓦爾特·温契尔,在整整几十年间,他既写文章又做广播,天天羞辱名人,造谣生事,而他的听众多达五千万。五千万哪,也就是三分之二的美国成年人。面对这个情景,你也许会感到某种悲观,心想那么多社会民众为什么会喜欢一个羞辱名人的文人呢?但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1975年他去世,大家本以为他那五千万的听众总会有一个不小的比例来送葬,但万万没有想到,全美国来送葬的只有一个人。我没有理由对一个死去的文人幸灾乐祸,但是遥想那个只有一个人送葬的最

    文苑·感悟 2008年11期2008-11-27

  • 造谣者的葬礼
    雨美国已故的专栏作家,他的名字叫瓦尔特·温契尔,在整整几十年间,他既写文章又做广播,天天羞辱名人,造谣生事,而他的听众多达5000万。5000万啊,也就是2/3的美国成年人。面对这个情景,你也许会感到某种悲观,心想那么多社会民众为什么会喜欢一个羞辱名人的文人呢?但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1975年他去世,大家本以为他那5000万的听众总会有一个不小的比例来送葬,但万万没有想到,全美国来送葬的只有一个人。我没有理由对一个死去的文人幸灾乐祸,但是遥想那个只有一个

    意林 2008年9期2008-05-14

  • 关爱人心
    佳一天,一个专栏作家由于捐了五万美元给慈善机构而应邀参加一个慈善晚会。出席这个晚会的都是身价千万的富翁,其中一个富翁很不礼貌地对专栏作家说道:“嘿!小子,我们都捐了一百万,而你却只捐了五万,你不配呆在这里。”面对富翁不礼貌的挑衅,作家不屑地回答:“是吗?但我只知道,我捐了整个财产的二分之一,而你却只捐了十分之一。请问,谁更有资格呆在这里?”读罢这个故事,使我感慨颇深。一个人的爱心是不能用金钱来计算的,多少并不重要,有没有爱心才是最关键的。有时候,人类的爱心

    慈善 2004年2期2004-10-01

  • 对外传播呼唤优秀专栏和专栏作家
    见得社会上的专栏作家做专栏做得热火朝天,不禁细数对外传播业内刊物,虽上乘作品也有一二,但专栏作家仍是凤毛麟角。一边是眼馋,一边是笔滞。于是引出了这组文章,其目的是集思广义,为外宣专栏探索出一点可资借鉴的经验来。1957年3月10日,毛泽东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期间同新闻出版界部分代表谈话,言及怎样办好报纸,这位对办报深有心得的伟人说:“我也想替报纸写些文章,但是要把主席这个职务辞了才成。我可以在报纸上辟一个专栏,当专栏作家。”(《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

    对外传播 2004年10期2004-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