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动

  • 穿越活断层倒虹吸结构变形影响敏感性研究
    体发生剪切破坏、错动或滑坡[1-3]。如何使建筑物适应活断层的大变位是保证高烈度地区地震作用下水工建筑等安全运行的重要研究内容。国内外学者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方法模拟断层的错动变形,分析过断层管线、隧道的破坏机理[4-7]。现有研究易忽略地形变化的影响,采用长方体模型模拟隧道穿越断层,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过断层地下隧道的破坏和防治方面[8-15]。活断层地表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断层错动模式、上覆土层厚度、断层错动量等因素对地表破裂和变形的影响。理论分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3期2023-07-21

  • 基于FLAC3D的层间错动带对大型地下洞室地震响应影响分析
    室群在有、无层间错动带条件下围岩地震响应的加速度、变形、应力、塑性区等特征。结果表明:① 有层间错动带条件相比无层间错动带条件,洞室群围岩的响应加速度峰值和围岩变形值分别增加了2%~34%和18%~63%;② 层间错动带对震后围岩应力状态有一定影响,与无层间错动带条件相比,有层间错动带条件下的围岩拉应力区范围明显增大;③ 在有层间错动条件下,由开挖和地震产生的塑性区面积分别为8 684 m2和975 m2,均大于无层间错动带条件的7 103 m2和888

    水利水电快报 2023年3期2023-06-09

  • 基于块体离散单元法的走滑型活动断裂错动作用下隧道结构响应
    计结果表明,断裂错动是造成隧道结构变形破坏的最主要因素[4-8]。在隧道穿越活动断裂带对策上,当前主要的设计规范[9-10]给出的多为原则性规定和建议,缺乏对隧道结构的具体性要求。既有穿越活动断裂带隧道工程措施主要有“铰链设计”“隔离消能设计”和“超挖设计”等[11],关于前2 种工程措施的研究相对较多[1-2,12-13],一些学者得出了有益结论;关于“超挖设计”的研究则相对较少。超挖设计可分为改变隧道断面型式和扩挖断面,对于前者,考虑到圆形隧道的断面受

    中国铁道科学 2023年1期2023-02-15

  • 白鹤滩迁建集镇变形体的变形机理及稳定性分析
    变形体内存在层间错动带C8,为顺层软弱面,分布在凝灰层顶层,受该软弱面的影响,变形体存在下滑的可能。2 基本地质条件及变形机理分析2.1 地貌特征变形体位于新建村斜坡Ⅱ区、白鹤滩镇迁建工程新址场地西侧,3#、4#冲沟之间,分布高程范围为1010~1190m,面积1.04×105m2,体积125×107m3。后缘高程1190~1145m,呈圈椅状负地形;前缘高程1030~1010m,机耕道下方呈陡坡地形;南侧上部为N40~50°W向拉裂缝,锯齿状,在高程11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2年11期2022-12-08

  • 基于数值模拟断层错动对输水隧洞结构的影响研究
    考虑不同形式断层错动情况下的隧洞模型,对不同断层错动形式和错动位移进行了正交数值模拟试验,分析了隧洞拱顶和拱底的最大应力分布变化。1 有限元隧洞模型1.1 工程概况隧洞工程需通过延伸约48km的断裂带,断裂地层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分别为三叠系北衙组、玄武岩和新生界地层。隧洞线路与该断裂带夹角约为53°-66°,宽度60m,为左旋转逆冲击倾侧滑移断层方式。此外,该地为地震多发区,近年来,先后发生过4次6级地震和1次7级地震。1.2 模型构建和参数选取以通过钻爆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2年8期2022-09-22

  • 倒流河水库拱坝应力及变形特征分析
    坝开挖过程中层间错动带、断层、层内错动带的变形应力特征。1 工程概况倒流河是赤水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叙永县营山乡,先由南向北,再转为由东向西,流经观兴乡、石坝乡、枧槽乡、分水乡、水潦乡,在水潦乡的底踏村出县境,经云南省的威信县,于岔河林与渭河汇合成为赤水河的干流。倒流河与赤水河形成“U”字形大湾,中间被观音山梁子所隔,两河之间的直线距离为7km~8km,而水面高差在300m以上。倒流河全长近80km,流域面积495km2,河道平均坡降6.7‰,水系呈羽状发

    四川水利 2022年4期2022-08-18

  • 康西瓦断裂错动对近断层隧道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西部地区。活断层错动会产生地层永久性位移,造成隧道衬砌开裂、渗水,衬砌错台、二衬掉块和隧道垮塌等[1-3]。所以研究断层错动对隧道结构的影响对保障隧道安全运行有重要作用。近几年国内外关于断层错动对隧道结构受力的影响已有大量研究。主要集中于断层类型、断层倾角、位错量以及损伤特性的研究。邵润萌[4]分别对走滑断层、正断层和逆断层进行建模,研究隧道衬砌在不同断层错动方式下的受力特征,发现倾滑断层和走滑断层受到的影响部位不同且大小相反。汪振等[5]研究不同断层倾角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22年3期2022-07-21

  • 天山胜利隧道穿越活动断裂抗断设防范围研究*
    活动断裂上、下盘错动会使工程措施难以奏效,天山胜利隧道穿越区域性断裂——博罗科努—阿其克库都克断裂(以下简称博—阿断裂),来自活动断裂的威胁主要是断裂错动,因此,在工程建设前期需开展断裂错动风险评估,提供合理科学的位错量及抗断设防范围,为后续隧道结构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1 工程概况天山胜利隧道是乌鲁木齐至尉犁高速公路上的控制性工程,隧道全长22.1km,隧址区地层主要为凝灰质砂岩、板岩、花岗闪长岩、石英片岩、花岗岩、大理岩及变质砂岩等。隧道共穿越16条断裂

    施工技术(中英文) 2022年9期2022-06-21

  • 逆断层错动对隧道结构影响研究
    或活断层长期蠕滑错动而引起结构发生严重破坏[1-2],影响交通工程的安全运营,故隧道工程遇到活断层应以避让为主。敦格铁路阔克萨隧道地处祁连褶皱系阿尔金山断块的党河南山—青海南山断褶带,穿越活动逆断层,由于该断层东西向延伸约84.5 km,线位绕行工程量过于巨大,故线路没有避让。为保证隧道在断层错动中免遭过大破坏,对隧道抗错动设计与结构在断层错动中受到的影响展开研究。目前,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快捷方便的数值模拟法和更具针对性的模型试验法。在数值计算方面,诸多

    铁道标准设计 2022年6期2022-06-07

  • 层间错动带破坏模式及其剪切蠕变试验研究
    0)0 引言层间错动带是在多期构造作用下,岩体中的软弱结构因剪切错动形成的特殊薄层,其工程地质特征比上下岩层差,具有遇水易软化,强度低变形大等特点,常是控制滑坡、岩体失稳、地面塌陷等各类工程地质问题的重要因素[1-2]。层间错动带破坏是比较常见的,例如:由于层间错动带的液化作用,并在强震作用下,2008年汶川大地震导致大光包滑坡沿着错动带发生滑动[3];白鹤滩水电站由于发育数条不同规模的层间错动带,严重影响着区域围岩的稳定性[4-5]。针对层间错动带剪切蠕

    价值工程 2022年18期2022-05-20

  • 白鹤滩坝肩边坡施工期变形规律与控制因素分析
    制性结构面为层间错动带C3-1及其上盘岩体内的软弱结构面,验证了对层内错动带LS337加固措施的有效性。黄达等[8]在现场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锦屏一级水电站与坝区右岸高位边坡危岩体的失稳破坏模式,进行了危岩体稳定状态的分类,提出了相应的稳定性计算方法。白鹤滩水电站坝址区地质构造条件复杂,岩体卸荷作用较强,且发育有断层、错动带、深部裂缝等软弱结构面[9-11]。在施工期,人为活动会破坏两岸高陡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大坝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本文结合监测资料对白鹤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2年4期2022-04-12

  • 川滇地区强震诱发断层错动量值的概率危险性分析
    动断裂。受活断裂错动的影响,隧洞结构面临着严重的错断威胁。在跨活断层隧洞抗断设计中,断层错动量是重要的输入参数。然而,传统的确定性方法提供的断层错动量很难反映地震发生并引发断层错动的随机性影响,因此常高估了错动量大小。为此,提出了强震诱发断层错动的超越概率理论错动量分析方法,引入了目标区域地震活动性参数及地震引发断层错动的概率,以工程服役期限内,可能发生的位错量达到给定值的概率来评价活动断层发生错动的危险性,从而为穿越活断裂隧洞的抗错断设计提供一定参考。为

    人民长江 2022年1期2022-04-01

  • 白鹤滩水电站地下厂房错动带围岩稳定性控制方法研究
    高应力破坏、软弱错动带导致的深层变形及柱状节理玄武岩的破裂松弛3类典型岩石力学问题[1]。一般情况下,若洞室群结构形态及布置方案既定,则包括岩体质量及区域地应力特征在内的基本地质条件决定了洞室群围岩变形稳定性的总体格局。然而,白鹤滩水电站坝址区发育有多条普遍揭露于洞室群结构不同部位的大型错动带(属Ⅱ级结构面),其导致以具有大跨度、高边墙结构特征的主厂房的围岩稳定性问题尤为突出,甚至影响主厂房的整体成洞条件。因此,错动带影响与控制成为决定白鹤滩水电站大型地下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22年1期2022-02-24

  • 复杂地质条件下重力坝岸坡抗滑稳定分析
    组内分布一条层间错动带Z5,宽0.6~0.8m,为灰白夹黄色强风化岩石,局部夹泥,工程性质较差,则由层间错动带Z5为滑动面,由F5或F29为拉裂面,以F6或F27为侧向切割面,则构成了右坝基的不稳定体,对右岸坝基抗滑稳定不利,如图2 所示。图2 右岸主要地质构造分布简图Z5层间错动带层面走向为N40°~55°E,倾角为NW20°~25°,根据走向及倾角的不同组合,右岸岸坡坝段深层抗滑稳定做敏感性分析,寻找最危险滑动面。3.2.1 沿Z5 层间从坝基下游山体

    治淮 2022年1期2022-02-18

  • 滇中引水工程凤凰山隧洞过活动断裂带结构适应性研究
    震,断层黏滑垂直错动4 m,水平错动3 m,造成隧洞衬砌局部剪断垮塌,大范围纵向裂缝。本文针对我国西南高原山区大规模输水隧洞穿越区域性活动断裂带重大技术难题,根据国内外已建类似工程经验,分别对双洞方案、洞内明管方案和单洞缩径方案进行了适应性及经济比选,推荐采用单洞缩径工程方案。通过对推荐方案衬砌结构穿越活动断裂带蠕滑变形和黏滑变形适应性分析,提出了工程运行合理检修年限,为确保滇中引水工程施工及运行安全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2 工程概况凤凰山隧洞位于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2年12期2022-02-02

  • 断层错动对隧道工程影响研究的若干进展
    因之一。活动断层错动会引起隧道衬砌的剪切错位、衬砌开裂、边墙变形等[1]。现行的各类隧道设计规范[2-4]中明确规定,隧道工程的建设首先应选在较为稳定的地层中,如果地层条件不满足,应首选避让且避让距离要符合规范要求。在实际隧道工程建设中,尤其在我国活动断层发育的西部地区,因地质概况、选线、施工方法等因素的制约,各种隧道工程的建造不可避免的要穿越断层或者选址在距离断层较近的地方。关于断层错动对隧道工程造成影响的实际案例国内外皆有记录。如1906年美国旧金山地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4期2021-12-05

  • 逆断层错动下ECC衬砌结构非线性力学响应分析
    衬砌垮塌均发生在错动断层隧道中[3−4]。因此,国内外学者围绕断层错动下隧道结构的力学响应、错动破坏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5]。熊炜等[6−7]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分别探讨了正断层、逆断层错动下山岭隧道衬砌的受力变形特征,得到了正断层错动下衬砌的3类破坏模式,分别为直接剪断型、拉张−挤压型、拉张−挤压与剪切组合型。逆断层错动对主动盘内隧道的影响范围远大于被动盘,边墙处最易发生拉剪破坏。基于模型试验,刘学增等[8−9]指出,断层错动下衬砌破坏以弯曲张拉、剪切及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1年9期2021-10-20

  • 黏滑错动下地铁隧道结构破坏特征及设防措施
    方法,研究了黏滑错动下地铁隧道结构力学响应及破坏过程,揭示了隧道围岩和衬砌结构的破坏形态与塑性区分布规律。结合工程设计,提出采用隧道衬砌分段和扩大断面尺寸等工程应对措施,可极大减小黏滑错动下的地铁破坏范围和程度,降低工程损失,也能为破坏后的地铁隧道结构修复提供便利条件。研究结论可为穿越活断层的城市地铁隧道结构设防设计提供有益参考。关键词:断层;黏滑错动;地铁隧道;剪切破坏;模型试验;分段设防中图分类号:U 2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315(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3期2021-08-06

  • 走滑断层黏滑错动下隧道破坏的模型试验研究
    的强制位移,依据错动速率将断层的运动划分为黏滑错动和蠕滑错动. 黏滑错动为活动断层两盘闭锁,应力应变积累到岩石的极限强度后突然释放,产生相对位移错动的过程,错动速度快,破坏极强;蠕滑错动为围岩缓慢地发生无震滑动过程,不具备突发破坏能力[2-3].与理论分析及数值计算方法相比,模型试验方法在描述结构和材料的破坏过程、极限破坏形态等非线性破坏特征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国内外学者采用模型试验的方法对跨断层隧道抗震减震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刘学增等[4-5]开展了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21年7期2021-07-14

  • 黏滑错动下地铁隧道结构破坏特征及设防措施
    尤其需要关注黏滑错动问题。黏滑错动突发性强,会在较短时间内引起隧道结构弯曲变形,产生塑性区,对活断层附近的衬砌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隧道穿越断层时采取的设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相关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的难点和热点。国内外学者采用数值模拟、室内试验和现场测试等手段开展了相关研究。GREGOR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隧道结构在穿越断层带时受力情况[1]。LIN等采用现场试验与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逆断层中盾构隧道的破坏特征[2]。刘恺等运用数值方法分析了不同倾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21年3期2021-06-17

  • 2016年11月13日新西兰南岛MW 7.8地震的同震粘滑震相研究
    室进行的岩石粘滑错动实验表明,粘滑错动过程一般可分为预滑、粘滑和止滑3 个阶段,且往往不是一次、单点错动,而是由多次、多点粘滑错动组成,表现出在断层的不同部位、不同时间、多点、多次粘滑错动的特征。在天然地震观测中,破裂前的预滑过程激发出的信号较弱,一般不易被观测到。但破裂后的同震粘滑和止滑过程激发出的信号较强,容易被观测到。分析此次MW7.8 地震数字波形记录后发现:在100个台的长周期(LP)记录上,在与P 震相同时到达的Xs1 震相之后,可进一步识别出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年6期2021-03-19

  • 基于钻孔高压压水试验非线性流模拟计算错动带渗透参数*
    工程实例反演得到错动带的非线性参数,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1 参数确定的原理1.1 高压压水试验的渗流模型及其数值解现场高压压水试验系统如图1所示。在钻孔内施加阶梯压力的水头,会形成一个倒置的降落漏斗。有如下假定:该系统中错动带均质各向同性,厚度处处相等、保持不变,产状水平且侧向无限延伸;错动带中的渗流为非线性流且流向是水平的;试验前天然状态下潜水面保持水平,且该系统为完整井并以阶梯压力注水。根据以上假设条件,高压压水试验过程中地下水运动的数学模型为:图1

    工程地质学报 2021年1期2021-03-13

  • 跨活动断裂带城市浅埋地铁隧道结构两阶段设计方法研究
    下隧道结构在断层错动与地震动的共同作用下破坏非常严重,且断层错动是引起结构破坏的主要因素[2-4]。跨断层隧道结构的影响研究方法包括震后调查、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其中震后调查受诸多条件限制,难以大规模开展,因此,后2 种方法在近年内得到广泛应用。KONTOGIANNI等[5]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断层倾角的逆断层、走滑断层作用下隧道衬砌管片环向接头部位应力应变规律。LIN 等[6]通过提升底板试验模拟了逆冲断层作用下砂土中盾构隧道变形破坏特点。ZHAO 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9期2020-10-31

  • 逆断层错动作用下地铁隧道结构损伤分析
    裂带的隧道在断层错动作用下会发生严重破坏,如5.12 汶川地震白云顶隧道距映秀端洞口60 m 处二衬错台近40 cm,隧道破坏长20 m,局部发生垮塌,路面破损、开裂起拱[2].因此研究断层错动作用对城市地铁隧道结构的影响,是保障隧道工程安全的关键性课题之一.跨断层隧道结构的影响研究方法包括震后调查、数值模拟及模型试验法,其中震后调查受诸多条件限制,难以大规模开展,因此主要采用后两种方法.在模型试验方面,Kontogianni 等[3]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在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7期2020-07-27

  • 逆断层错动作用下地铁隧道结构损伤分析
    模拟分析了逆断层错动作用下隧道二次衬砌塑性应变发展过程,拉压损伤因子、剪切应变的横向及纵向分布规律,计算了混凝土的裂缝宽度;其次研究了不同错动位移、隧道底部距围岩交界面不同垂直距离及不同破碎带宽度的结构损伤规律,最后进行了设置柔性接头的减灾效果研究. 结果表明:二次衬砌结构破坏首先出现在拱顶;然后是拱底,最后在拱腰处累积. 破裂面附近拱腰处发生拉压剪的共同破坏;远离破裂面上盘拱顶,破碎带拱底处发生受拉破坏;远离破裂面上盘拱底,破碎带拱顶处发生受压破坏. 基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7期2020-07-23

  • 断层上覆土体破裂的离心试验模型参数设计及应用
    法。表1 逆断层错动的离心模拟试验一览表有关此类研究的离心模型试验从未间断,表1列出了曾经开展过的逆断层错动离心试验相关参数。前人开展的逆断层离心试验模拟主要研究了破裂面的扩展特征、地表变形特征、土体密实度及土结相互作用的影响,但由于监测精度较低,地表基本采用点位移传感器进行量测,难以获得连续的土体变形特征,因此,大多为定性的结论,无法进行定量分析;此外,结合对正断层离心试验的统计,发现逆断层的离心试验数量仅为正断层的一半,且模拟厚度也较小,逆断层的最大模

    水利学报 2020年5期2020-07-17

  • 白鹤滩水电工程左岸玄武岩层间错动带渗透破坏预测与防治模拟*
    倾角、贯穿性层间错动带(Chen et al.,2018)。这些错动带的渗透特性是白鹤滩水电站尤为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是构成工程整体和局部稳定安全的重要控制因素。错动带是一类具有很强非均质性的构造(Faulkner et al.,2003),内部充填物可划分为夹泥、岩屑夹泥、碎粒和岩块4种类型(Zhou et al.,2018),在构造作用下由断层岩石中相对狭窄区域内的剪切作用而形成(Wibberley et al.,2008; 高平等, 2019)。孟祥

    工程地质学报 2020年2期2020-05-25

  • 逆断层黏滑错动对跨断层隧道影响机制的模型试验研究
    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错动破坏(抗错断问题)和地震破坏(抗震问题)[1]。1995年日本神户地震、1999年台湾集集大地震[2-3]和土耳其"8·17"大地震[4]、2001年印度大地震、2008年汶川大地震[5]及2010年玉树地震都属于活断层黏滑错动引起的构造地震。大量震例和研究表明,断层黏滑错动引起的地层永久性变形会对建筑物以及生命线工程造成严重破坏,甚至会对穿越其中的隧道造成毁灭性的后果。随着我国公路、铁路的发展,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活动断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20年4期2020-05-13

  • 正断层作用下高承台群桩基础的破坏机制数值模拟
    切相关,活动断层错动引起地表破裂,使横跨其上及邻近建筑物发生灾难性的倒塌、毁坏,其重灾区域沿着发震断层呈带状分布[1-5].在地震中,桥梁一旦被断层跨越,将无法避免地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1,5].桩基础作为常用的桥梁基础形式,研究其在断层作用下的破坏机制具有实际意义.根据断层上、下盘相对断层面移动的方向可将活动断层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走滑断层,其中上盘相对下盘向下错动即为正断层活动.在正断层作用下,不同形式的基础具有不同破坏方式[6-9].在某些情况下,破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2期2020-04-29

  • 逆断层错动下浅埋地铁隧道衬砌结构的反应特征
    对活动正断层黏滑错动系统计算分析了整体式隧道衬砌结构纵向应变、主应力、裂缝和围岩-初期支护附加接触力等分布规律。赵宝平[3]针对不同断层错距分析逆断层错动作用下隧道衬砌受力与变形规律得出衬砌破坏形式。熊炜等[4]研究了断层错动量、断层倾角、隧道埋深以及隧道与断层的交角等因素对正断层公路山岭隧道衬砌受力变形的影响。赵伯明等[5]对跨断层隧道在断层发生错动时的响应机理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在不同断层倾角、断层宽度及围岩条件下,隧道的位移响应、结构变形和衬砌内力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020年1期2020-03-24

  • 白鹤滩水电站巨型地下厂房主要岩石力学问题与防治对策
    质构造主要有层间错动带、层内错动带、断层、裂隙等,层间、层内错动带为长大软弱结构面,其产状与岩流层产状基本一致,典型地质剖面(右岸为例)见图2。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以III类为主,岩性主要有斜斑玄武岩、隐晶质玄武岩、杏仁状玄武岩、柱状节理玄武岩、角砾熔岩,玄武岩的单轴抗压强度一般为90~110MPa。左、右岸地下厂房洞室群区域属于中高地应力区,左岸第一主应力值大小为 16.2~22.4MPa,右岸为 21.4~28.0MPa,实测最大地应力33.39MPa,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20年1期2020-03-21

  • 阿不都拉面板坝板间缝及周边缝变形特性研究
    者接触面之间发生错动滑移、开裂。为了反映面板与垫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时必须考虑接触特性,设置接触面单元。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无厚度接触面单元和薄层(有厚度)接触面单元[1]。薄层接触面单元以Desai和殷宗泽接触面单元为代表,其将两种材料界面附近一定范围内的土体连在一起,用具有一定厚度的单元来模拟。薄层接触单元的变形分为两部分,即基本变形和破坏变形。对于基本变形,不管滑动与否,与其他单元的变形一样。破坏变形包括滑动变形和拉裂变形,当剪应力达到抗

    人民珠江 2019年12期2019-12-23

  • 输水隧洞赋存活断层蠕滑位移模式研究
    。这些活断层蠕滑错动引起的隧洞围岩、衬砌、管道等工程结构安全性问题是此类工程建设和运行中的关键难题,而活断层的错动位移模式则是相关结构科学设计的基础。国内外学者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穿越活断层隧洞(道)结构适用性问题,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何永辉和陈熹[1-2]采用FLAC3D模拟了不同倾角和宽度的正断层、逆断层和走滑断层在不同蠕滑错动速度和错动量下隧道结构的破坏机制。刘恺[3]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成兰铁路穿越断层隧道抗断层位错问题,分析了断层错动

    人民长江 2019年11期2019-12-03

  • 减震层对跨断层隧道抗错断效果的模型试验研究
    00)地震和断层错动对跨断层隧道的影响很大,是引起隧道破坏的主要因素[1]。集集地震[2]、汶川地震[3-5]震后调查均显示断层破碎带区隧道衬砌发生了严重的破坏,是跨断层隧道的重点防护区域,已有诸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信春雷等[6-7]对跨走滑断层隧道的 抗减震措施进行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跨走滑断层隧道的地震破坏特征;何川等[8]运用现场调研、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对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的震害机理进行了研究;耿萍等[9-10]通过数值模拟与振动台

    铁道标准设计 2019年12期2019-11-29

  • 门盖包边后防止内外板相对错动技术研究
    产生的内外板相对错动影响匹配质量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对目前常见的几种防止内外板相对错动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消除内外板错动问题、提升整车外表面质量提供参考。关键字:外观质量;尺寸精度;防止错动中图分类号:U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988(2019)12-158-04Abstract: With people's requirements on the appearance quality of the vehicle are

    汽车实用技术 2019年12期2019-10-21

  • 活动断层中隧道结构受力与安全评价
    题。活动断层粘滑错动(相对蠕滑错动)是一种短暂突发性断裂构造特征的地质灾害,其拥有突发性强、瞬间变形大、造成的破坏严重等特点。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及试验手段来研究活动断层粘滑错动时隧道衬砌结构的变形特性分析。Gregor[1]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穿越活断层隧道结构的受力特征。Lin[2]等验模拟了逆断层作用下砂土中盾构隧道破坏特征,结合数值计算验证。赵伯明[3]等基于断裂几何学和断层运动学特征,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广州活动断裂错动位移对隧道的影

    四川建筑 2019年3期2019-07-19

  • 龙门山断裂带北东段活动断裂的遥感影像解译及构造活动性分析
    是对主要活动断裂错动地貌现象的厘定还基本处于空白。利用Google Earth遥感影像、ASTER DEM数据及野外调查资料所建立的解译标志,对龙门山北东段地区断裂进行分段性解译; 然后,结合三维解译软件对各段断层错动地貌进行量测; 最后,对龙门山断裂带北东段活动断裂的空间展布和第四纪活动性进行了初步探讨。1 研究区概况龙门山是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分界线; 龙门山造山带是扬子地块和松潘—甘孜地块的分界线; 龙门山地区是中国中西部地质、地貌、气候的陡变带[1

    自然资源遥感 2019年1期2019-03-29

  • 隧道穿越断层区域时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
    断裂和由于断层的错动而引起岩层破坏,这会使穿过断层的公路铁路隧道及其他建设在地下的工程设施等造成相当严重的破坏。因此,跨越活断层的公路铁路或地铁隧道必须在考虑断层发生活动并引起错动的情况下来进行设计和施工。但是本文只考虑断层的力学结构作用,不考虑地震荷载或点荷载的作用,在这种前提下,研究穿越断层带的隧道结构的变形、破坏模式和受力机理。[1]1 断层的基本特征及对隧道影响1.1 断层对城市建设的危害及其特征1.1.1 成灾范围的广泛性断层灾害的空间具有广泛性

    四川水泥 2019年1期2019-03-13

  • 缓倾错动带对白鹤滩水电站右岸出线场边坡稳定的影响分析
    10等多条缓倾角错动带,局部发育裂隙,层间错动带的力学性质差,延伸性较好,可成为潜在底滑面。右岸出线场北侧边坡坡面与右岸坝肩坝顶以上边坡坡面相交处两侧临空,边坡中发育粉砂质泥岩和缓倾角错动带(如RS3004、RS3003),力学性质差,受不同产状的长大裂隙切割容易形成小规模稳定性较差的块体,可能发生指向右岸出线场方向的顺缓倾软弱层内带的滑移,在边坡开挖过程中,受错动带影响区域坡面出现4 条竖向裂缝,均顺坡面发育残留爆破孔,裂缝两侧岩面新鲜,最宽裂缝达10

    四川水力发电 2019年1期2019-03-11

  • 不同围岩和埋深条件下土-结构接触界面对衬砌结构横向地震响应特性的影响分析
    下可能发生局部的错动滑移、脱离及再闭合[2],对地下结构的受力变形产生较大影响。因此,研究土-结构接触界面的实际变形和荷载传递尤为重要[3]。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地下结构和岩土体的动力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郑颖人等[4]、He等[5-6]、陈国兴等[7-8]对隧道破坏机制进行了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揭示了隧道与周围岩土体动力相互作用的基本动力学特性。刘晶波等[9-10]、耿萍等[11-12]运用反应位移法和动力时程分析法对地下结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18年12期2019-01-11

  • 试析柿竹园错动范围内矿岩露天采剥技术
    害,所以对该矿区错动范围内露天采剥技术进行分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1 柿竹园矿区介绍柿竹园矿区为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分布着I、II、III、IV矿带,南北最大长度达到1.14千米,东西最大宽度达到1.1千米,该矿区的现存矿量为3.34亿吨,矿区采用385m主平硐+溜井(4个)+490m平硐+盲斜坡道开拓进行地下“掏采”。2013年该矿区一共实施了15次成功中深孔大爆破,累计塌陷面积达到6.5万平方米,使得矿区地表的北东一侧出现高陡的悬崖。在315m×31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12期2018-09-03

  • 一种模拟发震断层动力特性的隧道地震试验方法
    进而来模拟断层的错动,研究正断层黏滑错动对公路隧道的影响; 另一种试验方法是利用振动台进行动力加载,就是将设置有断层围岩的隧道模型箱置于振动台上进行模拟地震试验,王峥峥等[3-4]对此方法进行了试验设计和研究,何川等[5]利用此方法研究了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的震害机制,信春雷等[6]利用此方法对跨断层隧道抗减震措施进行了研究。以上2种试验方法均有各自的优点: 同济大学的试验装置可以对断层错动错动量和错动过程进行定量控制,而振动台试验方法可以通过输入地震波很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18年6期2018-07-10

  • 高拱坝-地基系统整体稳定强震破坏机理研究
    平向的层间、层内错动带,这些错动带与基岩内优势裂隙切割出两岸多层滑块,可能对大坝地震动力响应及坝肩岩体动力稳定有一定影响,同时为提高大坝承载能力,在下游面拱端处设置了贴角,这些因素对大坝抗震安全的影响均需在计算模型中予以反映。图1 输入地震加速度时程Fig.1 The input seismic acceleration time history2.2 计算模型对于该工程拱坝-地基系统计算分析采用基于空间域以集中质量有限元离散,时间域以中心差分法离散的数学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18年2期2018-04-27

  • 错动带对引水隧洞围岩稳定性影响的Flac3D模拟分析
    宁810028)错动带对引水隧洞围岩稳定性影响的Flac3D模拟分析张冬冬*1,张东凤2,刘海生3(1.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菏泽瀚麟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菏泽274900;3.青海省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西宁810028)引水隧洞是水电站建设中的重要构筑物。西南某水电站引水隧洞区域发育层间错动带,遍布节理裂隙地质条件复杂。以已开挖段引水洞隧洞为研究对象,基于Flac3D有限差分软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在层间错动带影响下

    西部探矿工程 2016年11期2016-12-09

  • 专题综述OVERVIEW
    ,研究断层大距离错动作用下埋地管道反应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断层错动作用下埋地管道反应分析方法综述”一文,从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两方面论述了断层错动作用下埋地管道反应分析现状,分析了不同方法所采用的力学模型及管道、土体以及管-土相互作用模型的发展方向,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该研究课题系四川省基础研究项目。

    石油工程建设 2016年2期2016-04-07

  • 静态应力降与动态应力降比值方法在东北地区震后趋势判定中的应用
    介质发生快速破裂错动的结果。应力降的物理特征是地震发生时位错面上的应力变化,所以研究应力降可以直观体现地震发生前后应力的变化即应力释放的程度。研究震源区介质的错动问题首先要考虑岩层所处的应力程度,其次是岩层错动过程是以何种方式停止的,岩层错动的停止方式对震后趋势判断起着关键作用。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主要通过两方面来阐述物理意义,首先对于岩层所处的应力水平可以通过视应力来表述,地震的视应力越大,地震过程中错动驱动力就越大,错动过程就越不容易终止,其后再次发生地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2期2015-12-23

  • 溪洛渡水电站进水口高边坡稳定性分析
    ,包括层间、层内错动带、裂隙及柱状节理。玄武岩致密坚硬,抗风化能力强,风化作用主要沿裂隙和层间、层内错动等软弱面(带)进行,具有典型的裂隙式和夹层状风化特征。右岸进水口边坡总高度大于200 m,进水口底板高程516 m,谷肩高程785~740 m;边坡总长度282.5 m,自下游至上游共布置9台机组,编号依次为10~18号机组,间距30.5 m。610 m高程处设置开挖平台,平台以下为开挖边坡,总高度94 m;平台以上除坡肩进行浅层削坡处理、坡脚因工程需要

    水电站设计 2015年2期2015-06-05

  • 断层内含体积型缺陷的埋地管道错动反应分析
    型缺陷的埋地管道错动反应分析李鸿鹏1刘 武2丰晓红3张洪奇4许春林11.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 江苏 泰兴 225419;2.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四川 成都 610500;3.山东省天然气管道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 济南 250001;4.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公司, 江苏 扬州 225261体积型缺陷;埋地管道;断层错动;抗震安全性0 前言近年来,我国地震频发,对穿越活动断层段的埋地管道造成了极大影响。埋地管道的运行压力一般较高,一旦发生泄

    天然气与石油 2015年6期2015-04-21

  • 多煤层开采条带错动程度对岩层控制的影响
    )多煤层开采条带错动程度对岩层控制的影响王 冰1,2,3郭广礼1,2,3朱晓峻1,2,3王 炯1,2,3(1.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2.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江苏 徐州 221008;3.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 徐州 221008)针对我国多煤层条带开采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煤层错动系数的概念。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系统地研究了多煤层条带开采时,上下煤层错动系数的大小对上下条带保

    金属矿山 2015年11期2015-03-20

  • 汶茂断层错动对汶川1#隧道的影响研究
    031)汶茂断层错动对汶川1#隧道的影响研究赵晓勇,杨长卫(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31)利用FLAC3D建立汶川1#隧道数值分析模型,研究汶茂断层错动条件下隧道衬砌的变形规律和应力分布情况,进而确定了影响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在断层错动10和20 cm时,隧道衬砌的等效应力小于屈服应力,衬砌位于弹性变形阶段,隧道是安全的;在断层错动30 cm时,隧道衬砌的等效应力大于屈服应力,隧道出现塑性区,此时断层错动的影响区域为

    铁道建筑 2015年11期2015-03-13

  • 玄武岩岩体层间错动带变形机制研究
    1 工程概况层间错动带是经过原生建造、构造改造及浅表层改造过程,发育于相邻岩层分界处的缓倾角结构面.其带内物质多为经过构造运动、风化作用和渗透作用产生的岩块、角砾、岩屑、泥质.层间错动带具有延伸规模大、工程特性差等特点[1]. 因此,层间错动带被认为是影响岩体稳定性的重要结构面.目前,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层间错动带的变形机制研究还不全面,未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 近些年,我国西南地区兴建的水利水电工程,在边坡和洞室开挖过程中多揭露分布广泛的层间错动带,层间错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5期2014-12-11

  • 断层错动数值模拟中的几个关键影响因素
    081)针对断层错动类问题的有限元数值模拟,有几个关键问题值得注意,全面的考虑这些问题无疑能使计算结果更为准确。本项研究分别考虑了以下几个影响因素:准静态法、网格尺寸、应变软化和材料阻尼。为了能够说明这四个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本文建立简单均一上覆砂土层二维有限元模型,深度H=20 m,宽度L=80 m,土层内摩擦角φ=35°,剪胀角为ψ=15°,弹性模量E=60 MPa,泊松比ν=0.3,不考虑内聚力的影响。以各影响因素为变量展开计算,模拟逆断层60°,垂直

    四川建筑 2014年2期2014-09-03

  • 活断层错动位移下变形缝间距对隧道内力的影响
    )0 引言断层带错动的永久变形,对于穿越其中的隧道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会产生毁灭性的后果。研究人员对龙门山主干活动断裂的水平和垂直运动速率的研究表明,水平运动速率为 0.18~1.28 mm/年,垂直运动速率为0.03~1.07 mm/年。为保证活断层地震错动下隧道结构免遭过大破坏,国内外学者尝试采用抗断设计来减小灾害的发生,保证结构安全。冯启民等[1]研究了埋地管道在大位移断裂错动下的反应,并指出作用的效应与断裂类型及管道埋深均有关系。Gregor T.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14年3期2014-06-21

  • 巨刺八髎穴治疗骶髂关节错动的临床研究①
    305)骶髂关节错动,又称骶髂关节错位,是指骶髂关节由于受到力或其它因素的影响,导致该关节内外力学环境失衡,造成该关节骨结构位置微变和相关软组织损伤。本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女性多于男性。病史较长,久治而疗效不佳是本病的临床特点。顽固性下腰痛,并经常发生交替性单侧或双侧下肢坐骨神经痛是其主要临床症状。本课题组自2012 年6 月~2014年6月采用巨刺八髎穴治疗骶髂关节错动,并与单纯手法复位治疗作比较,同时还观察了两种治疗方法对骶髂关节错动指数的影响,现介绍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4年4期2014-01-13

  • 石墨通过爆炸相变为金刚石的新结构位置转变模型(下)①
    墨的第四层A发生错动,如能错动一个键距变成C,则这4层就变成BABC型了,如前所述,ABA型石墨的转化率就是3/4了。如果有错动,但错动不足一个键距,则可能有一个较小的转化率,问题是这样的错动有可能存在吗?从实际爆炸方案中知道,粉末中受的压力颇为错综复杂,更有甚者,粉末中的铜粉是起着打击板的作用,在铜粉颗粒中间的石墨粉将受到铜颗粒的压力反射和入射,微观上的这些反射及入射将达到百千次以上,石墨颗粒在铜颗粒之间进行着复杂的可说是毫无规律的流动变形,而相互之间流

    超硬材料工程 2013年3期2013-09-09

  • 粘滑过程中的多点错动
    滑过程中震源多点错动的现象,包括对粘滑事件的定位,近场声发射波的初动方位空间分布,应变场形态,快速滑动应变波振荡频率和失稳瞬间的应变增量初动方位空间分布等。实验中使用一台多通道声发射仪记录AE全波形数据。仪器设定参数为:16个信号通道,采样频率10 MHz,一次触发波形的采样点数为4 096(对应采样时窗宽度为400 μs),系统死时间约为10 ms。由于本次实验是对粘滑期间的大应力降事件进行研究,希望仅仅记录能量较大的AE事件,因此将系统的增益设定得较低

    地震科学进展 2012年6期2012-12-22

  • 断层错动引起的上覆土体破裂演化规律研究
    木工程学院)断层错动引起的上覆土体破裂演化规律研究李秀菊 李鸿晶(中国南京210009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断层引起的地面永久大变形是工程特别是生命线工程地震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研究断层错动下上覆土体变形和破裂的发展演化规律,则是预测地面永久变形状态和分析断层危害性的基础.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垂直断层错动引起的上覆土体破裂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垂直断层作用下上覆土体模拟的有限元模型,对断层错动作用下上覆土体的破裂发展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分析了加

    地震学报 2012年6期2012-12-08

  • 整脊疗法在脊柱相关性疾病中的应用
    现,多与脊椎关节错动有相应的密切关系。在治疗脊柱相关疾病中,笔者的一些心得,望多指教。1典型病例案例一:陈某,男,8岁,小学生。囚感觉眩晕,家长带其到医院作检查,一切正常,尚未找到原因,故家长再带其小儿来我处诊治。家长代诉:小儿前天晚上,和几个小孩一齐玩得不亦乐乎,疯颠极了,在楼梯追逐的时候,突然转头,当时,小儿还未觉得什么,第2天中午,小儿觉得头晕,颈很累、胸闷。本病笔者考虑与颈椎有关。故此,检查患儿颈椎。令患儿双手交叉于胸前,双手掌放在左右两肩,低头。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08年3期2008-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