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口

  • 下颌第一恒磨牙髓腔解剖标志与近中中央根管发生率间关系的CBCT研究
    又出现一明显的根管口,则认为存在MMC);②MB-ML根管口间距离(图1);③远舌根存在与否。图1 MB-ML根管口间距离Fig.1 Distance between MB and ML orifices依照Vertucci分类法[8]描述MMC根管形态并整理计数。Ⅷ型(3-3型):起始为3个独立的根管口,到达根尖不发生融合,有3个根尖孔;附加型(3-2型):起始为3个独立的根管口,到达根尖前发生融合,有2个根尖孔;附加型(3-1型):起始为3个独立的根管

    口腔医学 2023年12期2023-12-28

  • 显微超声技术结合锥形束CT或X线片治疗牙髓钙化效果对比*
    后无法顺利探及根管口;(3)年龄35~58岁;(4)患牙均为单颗磨牙;(5)无塑化治疗或根管治疗史;(6)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2)陈旧性或开放性骨折者;(3)精神疾病或神志不清者;(4)血液或免疫系统疾病者;(5)重度牙周炎患牙;(6)有横折或纵折的患牙;(7)治疗依从性差或不配合治疗者;(8)合并颞下颌关节病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CBCT组(显微超声技术结合CBCT治疗,43例)、X线组(显微超声技术结合X

    重庆医学 2023年18期2023-10-11

  • 汉族人上颌第一前磨牙髓腔形态及增龄性改变的CBCT研究*
    角高度,颊舌侧根管口中心点间的直线距离为根管口间距,颊舌侧髓角间直线距离为颊舌侧髓角间距(如图3);分别由3 名研究员逐一测量并计算三者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图1 确定CBCT 测量平面图2 绘制釉牙骨质界连线图3 CBCT 测量颊侧髓角高度、舌侧髓角高度、颊舌侧髓角间距及根管口间距1.3 数据分析 将采集的数据导入 SPSS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先采用正态检验(K-S 检验)分析各组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以±s 表示;不同年龄组内比较性别差异采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23年2期2023-08-02

  • GuttaFlow2垂直加压充填根管桩道预备前后根尖封闭性的体外研究
    直加压充填,即根管口处烫断牙胶后立即垂直加压2 mm的方法充填根管[7-8],以期弥补GuttaFlow2单尖法充填的不足。目前尚罕见对GuttaFlow2垂直加压充填根管桩道预备前后根尖封闭性的研究。本次实验通过透明牙技术对GuttaFlow2垂直加压充填单根管桩道预备前后,根尖区的染料渗透长度进行比较,为临床中桩核冠修复的根管充填方法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和设备GuttaFlow2根管封闭剂、ParaPost根管桩用牙钻(Colt

    口腔医学 2023年6期2023-07-05

  • 右下颌第一磨牙近中3 根管2 例
    查根管可探及5根管口,分别为MB、 MMC、 ML、 DB、 DL,开口锉(VDW 公司,德国)充分敞开根管上1/3。 10#K锉探查根管,确定根管数目及类型,确定为5根管(近中3根管,远中2根管),预弯10#K锉,疏通根管,根尖定位仪(Obturation,美国)确定根管长度。M-two机用镍钛器械(VDW公司,德国)预备根管, 14#、17#疏通锉逐级疏通根管,20#根管锉逐级预备至30#,预备过程中1%次氯酸钠溶液+0.9%的NaCl水溶液+3%过氧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6期2022-11-28

  • 海口地区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中央根管发生率及相关因素
    。由于MMCs根管口隐蔽、根管细小,治疗时容易被临床医生遗漏。张博森等[3]的调查显示,贵州地区下颌第一恒磨牙MMCs填充率仅为0.39%,因此探讨所属地区下颌第一恒磨牙MMCs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对提高临床MMCs检出率和根管治疗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国已有部分地区或城市开展了关于MMCs的调查研究,但海口地区的研究数据仍是空白,本研究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海口地区人群的MFM进行回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4期2022-10-02

  • 上颌第一磨牙近中3根管1例报道
    查找,疑似探及根管口,用8#K锉逐步深入疏通,进一步定位到第五根管(图2)。10# K锉疏通5根管,发现MB1、MB2,MB3独立根管口,而MB2、MB3同一根尖孔。测量根管工作长度,MB3根管及DB均18mm,P为19mm,使用登士柏Waveone系统进行根管预备, 过程中配合1%次氯酸钠根管冲洗,然后使用超声进行根管荡洗,最后使用登士柏氢氧化钙糊剂根管消毒1周。 术后1周复诊,患者诉患牙无疼痛不适,查体:26探诊(-),叩诊(-),无松动,颊侧牙龈无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8期2022-04-27

  • 锥形束CT 辅助诊断上颌第二磨牙3 根5 根管一例
    G16探针探查根管口,发现根管口分布异常;以8号MMC 根管锉探查根管及森田Dentaport ZX 根尖定位仪测定根管工作长度,并依次使用8、10号C+锉疏通根管,使用ProTaper Next 机用镍钛根管锉进行根管预备,依次从SX、X1至X2(图1b),预备过程中使用2%次氯酸钠溶液冲洗及17%乙二胺四乙酸凝胶(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润滑;根管预备完成后使用啄木鸟PT5治疗仪进行根管超声荡洗,根

    医疗装备 2022年1期2022-02-24

  • 牙科显微镜对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临床检出率的影响研究
    境局限,MB2根管口的定位非常困难,因此,如何提高M B2的检出率以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一直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重点[5-7]。本研究将通过对比观察评价牙科显微镜在上颌第一磨牙M B2根管临床检出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上颌第一磨牙根尖周炎或牙髓炎患者156例。患者年龄l7~73岁,平均40岁,其中男性75例、女性81例。纳入标准:(1)诊断为急、慢性根尖周炎或牙髓炎的需要初次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24期2022-01-12

  • 下颌第二磨牙近中三根管1 例
    8 mm。敞开根管口,手用K锉预备近中两根管至25#,远中根管至30#。机用镍钛WaveOne®(Dentsply,美国)冠向下法预备, 1%次氯酸钠溶液冲洗根管,近中两根管至红色WaveOne®,远中根管至黑色Waveone®。显微镜下探查,见近颊及近舌根管间峡区,10#K锉探查,于偏近颊根管处探及一近中中根管,测长16.5 mm。冠向下法预备近中中根管至红色Waveone®,超声活化1%次氯酸钠溶液荡洗根管,干燥,激光根管内消毒,大锥度牙胶尖、AH p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5期2021-10-19

  • 显微超声技术结合CBCT在上颌第一磨牙MB2根管再治疗中的应用
    下低倍在近颊主根管口舌侧大概1-3mm,在MB-P根管口的连线周围找MB2根管,使用超声方法沿着MB-P连线的近中侧,适当将牙本质去除1-2mm,使用根管口探针或者DG16探针探查近颊根根管口与腭根根管口之间的暗线或发育沟,找到根管口之后,通过探查、确定根管类型之后,用1-3号G钻将根管中、上段敞开4-5mm,先使用15号的K锉将MB2根管疏通,若是15号K锉不能够有效达到工作长度,便要换用8号或10号的C+锉并配合使用17%的乙二胺四乙酸凝胶(EDTA)

    今日健康 2021年9期2021-10-19

  • 上颌第二恒磨牙根管预备后锥度和宽度与牙根抗压性能的相关性研究
    两组根管预备后根管口直径、根尖孔直径(图 1)、锥度,记录每颗离体牙根力学实验中出现裂隙时的最大载荷。采用Pearson分析根管预备后根管口直径、根尖孔直径、锥度与最大载荷的相关性,并进一步进行偏相关性分析,并分析根管口直径、根尖孔直径、锥度预测牙根抗压性能的价值。图 1 根管内径测量示意图1.5 统计学方法2 结 果2.1 疲劳实验前后电镜扫描结果疲劳实验前各标本牙根表面状况相似,均无皲裂,疲劳实验后,30 颗牙出现裂纹,61 颗牙无裂纹,裂纹率为32.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5期2021-10-19

  • 上颌第二磨牙腭侧双根双根管1 例
    ,DG16探寻根管口,腭侧见两根管口,距离较远,采用#8C+锉探查根管走向,腭侧双根管分叉角度较大,尤其近中腭根,略偏向远中颊侧,建立MB、MP、DP根管直线通路,DB根管口不明显,依据修复性牙本质颜色、质地,结合CBCT及其他根管口位置初步定位,拍摄X线片示定位是否准确,通过读片示DB根管口定位准确,6#K锉探查疏通,EDTA凝胶辅助软化钙化根管,疏通4根管,确定工作长度,M3-Pro根管预备,1%次氯酸钠消毒液冲洗根管,氢氧化钙糊剂消毒。 10 d后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2期2021-04-27

  • 显微超声技术联合CBCT 检查对上颌第一磨牙MB2 根管再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弯曲,再加上根管口钙化,使其容易被遗漏,进而导致根管治疗失败,导致治疗难度加大[1]。如何有效根治上颌第一磨牙MB2,关键在于准确定位并将其严密充填。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牙科手术常采用CBCT 检查,配合显微超声技术疏通,使得根管的疏通率得以提升,CBCT 是近几年口腔医疗中常用的一种三维影像诊断设备,其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及清晰度,被广泛运用到口腔牙体的检查中,使得MB2 根管发现率及根管治疗成功率得以显著提升,取得令患者满意的诊治效果[2]。下面将

    世界复合医学 2021年1期2021-04-09

  • 上颌第一磨牙MB2遗漏导致根管治疗失败原因分析
    变异大等特点,根管口比较隐蔽,极易出现钙化,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很不容易被发现。医生在根管治疗过程中,用肉眼无法分辨隐蔽的根管口,而采用根管显微镜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医生可以借助根管显微镜高倍数的放大作用以及它理想的照明条件等这些优势,对患牙的髓室底作出仔细检查,从而提高上颌第一磨牙MB2的发现率。本文主要是针对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失败以后进行二次就诊的患牙进行治疗研究,本次治疗主要是通过根管显微镜进行,分别研究根管显微镜下MB2的检出率和第一次根管治疗的MB2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1期2021-01-05

  • 显微镜下根管再治疗的效果研究
    合牙齿颜色进行根管口位置的确定,通过超声工作尖将钙化组织清除,并沾取润滑剂疏通根管,待工作长度满意度实施根管预备,热压胶加压、填塞。对中下患牙可插入诊断丝进行钙化状况的勘察,利用超声工作尖清除根管口及中上部位钙化组织。塑化后根管再治疗:通常情况下,若根管内塑化物较少,无需凭借显微镜进行勘察,采取C型挫即可完成;若根管内塑化物相对较多,基于显微镜指导下,手动器械勘察效果不佳,需在诊治中确立根管口部位及数量,而后再将C型挫探入,明晰堵塞状况,最后行塑化物清除。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1期2020-12-14

  • 应用CBCT对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中央根管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的额外根管,且根管口位于釉牙骨质界下0~2 mm以内或者是在距离根尖5 mm内与MB或ML融合的根管。根据Vertucci分类法,对MFM近中根管系统进行分型(图 1):TypeⅧ(3-3)型(独立):MMCs始于一个独立的根管口并止于一个独立的根尖孔,即有3 个根管口到根尖有3 个根尖孔;TypeⅪ(3-2)型(融合):MMCs始于一个独立的根管口但与MB或ML中的一个融合为一个根尖孔, 即有3 个根管口到根尖融合成2 个根尖孔;TypeⅨ(3-1)型(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5期2020-12-07

  • 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中央根管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分型的锥形束CT 研究*
    的额外根管,且根管口位于釉牙骨质界下0~2mm 以内或者是在距离根尖5mm 内与MB 或ML 融合的根管。在横截面视图中,当看到MB 和ML 之间有狭窄的横向连接时,记录为根管峡区(root canal isthmi,RCIs)。根据Vertucci[8]分类法对含有MMCs 的近中根管系统进行分类,符合本研究的有三种类型(图1):TypeⅪ(3-2)型(融合):MMCs 始于一个根管口但与MB 或ML 中的一个合为一个根尖孔;TypeⅨ(3-1)型(鳍状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5期2020-11-28

  • 下颌第一前磨牙两根三根管一例报告
    物,可见颊舌两根管口(图2E),常规建立根管入路,显微镜下用P5S+ET20 工作尖(赛特力,法国)充分敞开根管中上段儿,DG16 根管口探针探及3 个根管口,分别为近中颊侧根管口、远中颊侧根管口及舌侧根管口,插针拍摄X 线片(图1C);使用10# K锉(Dentsply,美国)探查、疏通根管,根管预备至Protaper Next X2(Dentsply,美国),5.25%次氯酸钠溶液冲洗根管,吸潮纸尖干燥根管,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根管,X 线显示根充良好(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4期2020-09-17

  • 上颌第二磨牙腭侧双根管3例
    ,显微镜下进行根管口定位,确定了一个近颊根管(MB),一个远颊根管(DB),两个腭侧根管(MP,DP),测定工作长度,Mtwo镍钛锉根管预备至25#(图2a),试尖片示到达工作长度(图1b)。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法充填根管(图2b)。术后X线片可见四根管恰填(图1c)。a:术前X线片;b:术中X线片;c:术后X线片a:根管预备后口内照;b:根管充填后口内照病例二:患者余某,女,24岁,因“右上后牙疼痛2个月余”来我院就诊,患者自述2个月前咬裂右上后牙,伴长期

    口腔医学 2020年8期2020-09-08

  • 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三根管1例
    04)无法定位根管口、遗漏根管是根管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之一[1]。上颌第一前磨牙的内部解剖形态由于其根管系统的变异而变得特别复杂,通常为双根管和单根管,极少数为三到四个根管[2]。上颌前磨牙是一组根管治疗常见牙,占所有治疗牙的15.8%~21.5%[3]。因此,在根管治疗过程中,临床医生应熟悉患牙的根管解剖形态及其变异特点,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CBCT)及显微超声技术的辅助治疗下,可大大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我们在临床接诊 1 例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三

    贵州医药 2020年8期2020-08-11

  • 根管显微镜在检测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中的临床价值▲
    分暴露髓室底和根管口,去除冠髓,用3%过氧化氢清洁髓腔,将冠部牙髓全部去除干净,并用长颈小球钻去除多余的牙本质壁,用根管扩大针确定近、远中颊根与腭根管的位置。1.2 上颌第一磨牙MB2的探查与定位1.2.1 锥形束CT探查MB2:将98颗离体牙用胶布分别固定在尺寸为3 cm×5 cm×10 cm的石膏块上,建立扫描模型,用锥形束CT(芬兰普兰梅卡公司,型号:Planmeca ProMax 3D)对98颗扫描模型进行扫描,共得到82个牙体影像学片段。相关扫描

    广西医学 2020年8期2020-06-17

  • 论显微镜配合超声技术处理钙化根管的临床疗效和应用方法
    室实际情况判断根管口位置。在显微镜帮助下使用超声治疗仪对根管口根管口上段出现的钙化组织进行清除,使用不锈钢k锉配合乙二胺四乙酸(EDTA)溶液对根管走向进行探查,确定根管下部钙化位置,之后使用超声锉逐步对探查到的钙化组织进行清楚,术中对根管内牙体组织的颜色变化进行观察,采取反复疏通的形式至患牙根尖部位。对填充根管过程中根管出现的疼痛渗血等情况进行观察,降低根管壁出现侧穿的可能。在完成根管填充以及使用树脂类根管封闭剂AH Plus对根管进行封闭后,观察患者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1期2020-05-26

  • 锥形束CT分析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中根管及峡区的分析
    M。②测量MB根管口与ML根管口之间的距离。③确认是否存在峡区:当MB和ML之间存在狭长的带状缝隙时即认为存在。④在确定了MM的情况下,使用SIRONA CT软件的内置测量工具以MM的位置为参考点,收集了以下数据:MM根管口至MB及ML根管口的距离,以及MM是否存在独立根管口。⑤按照Weine根管分型,对近中根管形态进行观察[9]。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于MM和峡区的发生率、发生位置等进行描述性统计。不同性别与左、右侧下颌第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4期2020-05-21

  • 锥形束CT 在牛牙症诊断及治疗中的导航作用
    ET20 去除根管口钙化物,探及远颊及腭侧根管口,疏通远颊及腭侧根管至15#,未及近颊根管口。玻璃离子暂封,为进一步明确根管形态及走向建议CBCT。CBCT 横断面显示,3 根管影像,MPR 重建示髓室高度增加呈长方形,髓腔钙化变窄,髓底向根尖方向移位,牙根较短小,根管影像不清,腭侧根管根尖周暗影(如图3)。应用CBCT 辅助测量软件(MPR)重建矢状位牙体和髓腔长度,数据如下:髓腔垂直长度约为6.5mm,髓室顶最低点至最长根管的根尖处距离为14.8mm,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1期2020-03-30

  • 根管显微镜在钙化根管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显微镜辅助寻找根管口,并运用超声技术进行根管治疗。结果:①前牙:上颌前牙钙化根管31个,疏通成功28个(90.3%);下颌前牙钙化根管9个,疏通成功5个(55.6%),总的疏通成功率为82.5%。前磨牙:上颌前磨牙钙化根管22个,疏通成功16个(72.7%);下颌前磨牙钙化根管4个,疏通成功3个(75.0%),总的疏通成功率为73.1%。磨牙:上颌磨牙钙化根管27个,疏通成功25个(92.6%);下颌磨牙钙化根管13个,疏通成功9个(69.2%),总的疏通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11期2020-01-18

  • 显微超声技术联合CBCT检查对上颌第一磨牙MB2根管再治疗的临床价值探讨
    身窄小、弯曲或根管口钙化,使其在检查中遗漏,容易导致根管治疗失败。临床上,上颌第一磨牙MB2根管的诊治十分关键,要求医师必须做到准确查找和彻底填充。牙科手术显微超声技术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MB2根管的发现率和疏通率,但二维根尖片难以准确定位MB2根管的走向,易造成台阶侧穿、根管偏移或疏通失败。近年来,锥体束CT(CBCT)检查广泛运用,为MB2根管的发现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1]。本次研究以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失败病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2期2020-01-03

  • 锥形束CT 在牛牙症诊断及治疗中的导航作用
    ET20 去除根管口钙化物,探及远颊及腭侧根管口,疏通远颊及腭侧根管至15#,未及近颊根管口。玻璃离子暂封,为进一步明确根管形态及走向建议CBCT。CBCT 横断面显示,3 根管影像,MPR 重建示髓室高度增加呈长方形,髓腔钙化变窄,髓底向根尖方向移位,牙根较短小,根管影像不清,腭侧根管根尖周暗影(如图3)。应用CBCT 辅助测量软件(MPR)重建矢状位牙体和髓腔长度,数据如下:髓腔垂直长度约为6.5mm,髓室顶最低点至最长根管的根尖处距离为14.8mm,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9年6期2019-12-27

  • 锥形束CT成像系统分析上颌第二磨牙远中根管口分布状况的价值应用
    度最大的是远中根管口定位[2]。本次研究主要针对锥形束CT成像系统分析上颌第二磨牙远中根管口分布状况进行探析,以下是具体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7年6月—2018年5月本院接收的进行第二恒磨锥形束CT成像系统的70例患者纳入至本次研究中,其中,有40例男患,30例女患,年龄18岁~75岁,均龄值数(45.62±3.47)岁;36例右侧患牙,34例左侧患牙。入组标准:①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②均由患者本人签署了知情研究协议书;排除标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8期2019-09-16

  • 上颌第二前磨牙三根管1 例
    G16辅助定位根管口,确定为三根管口,10号K锉疏通根管,M3机用镍钛器械(上海益锐)进行根管预备,3%次氯酸钠+17%EDTA交替冲洗,超声荡洗,Ca(OH)2封药,暂封。1 周后复诊 ,试主尖确定到达工作长度AHplus-热牙胶连续波充填技术完成充填,Z350纳米树脂(3M,美国)充填。术后X线显示上颌第二前磨牙为3根管且恰填(图 1)。图 1 患者X线片2 讨 论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对根管系统解剖有足够的认识,对于根管解剖知识的欠缺可能会在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9年4期2019-08-22

  • 406 颗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构型
    “C”形根管,根管口下段至根尖变异较大。根管治疗时由于C形根管有许多副根管,管间交通支和根管弯曲以及可视性较差,很难预备成形,牙本质碎屑易滞留在根管峡区,并且给三维封闭根管增加难度。本研究利用CBCT对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构型的研究,指导临床根管治疗,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1 资料与方法1.1 样本选择选取安徽省合肥市口腔医院2015-01~2017-03拍摄了CBCT的患者下颌第二磨牙为C形根管的图像共406 颗,年龄在18~60 周岁,其中男性124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9年3期2019-06-22

  • 下颌第一磨牙远中3根管——远中中央根管1例
    0# K锉探查根管口,可探及近中根管2个根管口,远中在颊侧根管和舌侧根管口中央可探及第三个根管——远中中央根管[3]。远中根管插诊断丝拍X 线片并偏移投照,可见3处根管影像,远中中央根管与远颊根管在根尖段融合(图2,图3)。测量根管工作长度, Glyde EDTA凝胶(登士柏,美国)+ ProTaper NEXT机用镍钛锉(登士柏,美国)预备,远颊根管根备至根管融合处,预备至 X3,远中央根管及近中根管和远中舌侧根预备至 X2(图4),纸捻干燥,根管及髓腔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2期2019-06-04

  • 上颌第一磨牙第二近颊根的显微镜治疗研究
    rotaper根管口探针DGl6、根管显微镜;超声工作尖(ET20),格兰凝胶,3%双氧水及NaCI冲洗液。根管测量仪。1.3 方法A组的60颗上颌第一磨牙用金刚砂球钻常规进行开髓后用Endo-Z钻进行髓腔修整,再用根管显微镜下用DG16根管口探针进行探查根管口,寻找MB2,用8、10、15 号C先锋锉逐步疏通根管,疏通过程中根管内凃于格兰凝胶润滑根管,拍X线片结合用测量仪确定工作长度,使用手用Protaper镍钛器械根管预备,每次换用扩大针及Protap

    医药前沿 2018年23期2018-07-26

  • 锥形束CT结合显微超声技术在上颌第一磨牙钙化根管MB2治疗中的应用
    开髓后无法探及根管口或根管不通。若未得到有效处理,也会导致根管治疗失败结局的发生。结果:利用显微超声技术可提高根管治疗过程中的可预见性,为根管治疗提供了良好的视野。结论:锥形束CT(CBCT)客观地再现根管的三维结构,结合显微超声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牙体牙髓科2016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患者57例作为本组研究对象,男27例,女30例,年龄34~78岁,患者均已同意开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22期2018-01-27

  • 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3根管的发现
    ㎜处去除MB2根管口部位牙本质领,发现MB2根管口,使用超声锉去除根管口钙化物。5.25%NaClO荡洗,EDTA辅助下疏通根管。测定工作长度,镍钛器械根管预备。MB2根管插诊断丝拍X线片,再次发现诊断丝仍不居于根管中央,近中侧可见完整根尖影像,可疑有MB3根管存在(图2)。图2 MB2拍诊断丝为明确MB3根管的存在,在MB2根管行热牙胶根管充填后,加拍16 CBCT。CBCT示:MB2根管充填到位,近颊根横截面及颊舌向剖面可见确有MB3根管存在,位于MB

    医药前沿 2018年3期2018-01-19

  • 左上颌第二磨牙颊腭两根管1例
    揭髓室顶,探查根管口时发现远中颊根管口不明显,预备时发现颊侧根管粗大,X线显示27为融合根,只有颊腭侧两个根管(如图1),用30号扩大针R锉21mm长度探查腭侧根管口,扩大针从腭侧瘘管处穿出,发现腭侧黏膜有似牙根的断片,探针轻探有牙根碎片脱落,局麻下行27拔出术,脱落碎片为27腭侧根中下三分之一部分(如图2)。图1 左上第二磨牙为融合根A:腭根中下三分之一根尖断片 B:腭根断片复位 图2 左上第二磨牙腭根断片及复位片讨论上颌第二磨牙因解剖位置位于牙弓的后方

    淮海医药 2017年6期2017-12-05

  • 右下颌第二磨牙近中3根管1例
    针初步探到3个根管口,近中2个,分居颊侧和舌侧,远中1个粗大根管口,位置居中。治疗过程中发现患牙近中根管沟较深,在近中颊根管口与近中舌根管口之间用探针仔细探查,发现近中第三根管,其根管形态与长度基本正常,可进行完善的根管充填。患牙采用机用镍钛器械ProTaper进行冠向下法根管预备,根管预备后清楚观察到近中第三根管的根管口,位于近中颊侧根管口和近中舌侧根管口之间(图2)。随后即刻采用氧化锌丁香油根充糊剂配合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法进行根管充填。治疗47牙期间患

    武警医学 2017年9期2017-10-17

  • 上颌第一磨牙五根管1例
    e糊剂润滑寻找根管口位置。髓腔形态呈梯形,提示有近颊双根管的存在。远颊根与腭根相距较远,沿髓底暗线DG16探针仔细探查,发现远颊存在第2根管。2.5%次氯酸钠液大量冲洗根管内牙本质碎屑,MB1、MB2测WL为18mmIWW10#K-file 以近颊尖为准,DB1、DB2测WL为18mmIWW10#K-file 以远颊尖为准,P测WL为19mmIWW10#K-file以腭尖为准。ProtaperSX-F2预备MB1、MB2、DB1、DB2,FWW为30#K-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21期2017-10-13

  • 上颌第一磨牙远颊双根管1例
    置探查到MB2根管口。鉴于探查到的根管口与MB根管口相距较远,考虑近颊根存在三根管的可能性,显微镜下使用DG-16探针再次探查,未及,意外探及远颊根管舌侧1 mm处的额外根管,即远颊第二根管(second distobuccal root canal,DB2)。8号K锉难以疏通,换用6号K锉疏通根尖,拍插针片,示DB1与DB2在根尖处融合(图1B),小号锉逐步扩大根管口,去除牙本质三角、建立直线通路;5根管分别用K锉逐步预备至15号,再使用新型CM相镍钛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6年5期2016-11-04

  • 上颌第二磨牙近颊及远颊双根管1例
    例发现DB2,根管口位于DB-P连线远中,距DB根管口腭侧约2 mm;石校伟等[6]研究的435个上颌第二磨牙,仅1例发现DB2。而根管的遗漏往往是导致根管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7]。本例上颌第二磨牙呈现5个独立根管,CBCT可见(图3):5根管分别为近颊2根管、远颊2根管及腭侧单根管。近颊根为一哑铃型扁根(含MB、MB2),MB2根管口粗大,位于腭侧根管口近中;远颊根为圆锥形根(含DB、DB2),与MB距离较近且根管口小,临床操作时若髓室暴露不全,则可能将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5年10期2015-11-21

  • 锥体束CT结合显微超声处理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2根管钙化的疗效评价
    有多个钙化段,根管口钙化归入根管上1/3钙化段),根管上1/3钙化20个,中1/3钙化25个,中下1/3钙化34个;对照组66个根管82个钙化段,根管上1/3钙化21个,中1/3钙化29个,中下1/3钙化32个。1.2 仪器和器械 CBCT(NewTom VG,意大利),牙科手术显微镜(ZEISS,德国),超声治疗仪(赛特力,法国),根管超声工作尖(赛特力,法国),C型先锋锉(VDW,德国),根管长度测量仪(VDW,德国),根管润滑剂Glyde EDTA

    安徽医学 2015年1期2015-08-27

  • 上颌第二磨牙根管变异情况观察
    全暴露髓室底和根管口。根管显微镜(蔡司,美国)下用超声器械去除钙化组织,观察髓腔形态和髓底沟形态。拔髓,#8或#10 C锉通畅根管,测定根管长度,机用Protaper镍钛锉配合170 g/L EDTA凝胶预备根管,每次更换根管锉均使用52.5 g/L次氯酸钠液充分荡洗根管。预备完成后超声和次氯酸钠液反复荡洗,彻底消毒根管。纸尖干燥根管,视根管内是否有渗出情况分次或者一次完成根管充填。根充时使用AH-Plus糊剂(登士柏,德国)及热牙胶(SUREDENT,韩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5年11期2015-05-05

  • 上颌第一磨牙腭侧双根双管2例
    6探针探查各处根管口,在探到近颊、远颊、腭3个根管后发现2例患者腭侧根管位置均不对应两颊根的中央,并且在髓室底暗线的偏一侧,继续向腭侧另一方向使用超声工作仪器后发现了第2个腭侧根管口。4个根管均首先使用Protaper SX锉开通根管口,预备至15号K锉后拔髓,采用根管长度测量仪(Dentsply公司,瑞士)测量根管长度,冲洗干燥根管后,封氢氧化钙(Dentsply公司,瑞士),1周后复诊。待无症状和根管无渗出后,Mtwo机用镍钛器械(VDW公司,德国)预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5年3期2015-03-24

  • 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及根管系统的显微CT观察
    型:连续的C形根管口,髓室底呈半岛状。Ⅱ型:牙本质呈带状连接半岛形髓室底及颊侧壁,将C形沟分为1个近中、1个远中根管口,近中根管口还能进一步被牙本质带分为1个近颊及1个近舌根管口,少数情况下远中根管口也可被分为2个根管口。Ⅲ型:带状牙本质位于近中侧,将C形沟分割成1个近舌根管口及1个近颊-远中融合根管口。Ⅳ型:非C形髓室底,近中1~2个根管口,远中1个根管口。图1 下颌第二恒磨牙C形根髓室底的分型1.2.2.2 根管系统形态双根组近远中内根管的形态按照岳保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4年8期2014-11-05

  • 下颌第一恒磨牙四根管检出率及解剖形态的锥形束CT检查
    进行分型,观察根管口水平的髓室横断面,测量2组根管口水平近颊至近舌、近颊至远颊、远舌至远颊、远舌至近舌根管口的距离。结果下颌第一恒磨牙四根管的牙齿发生率和个体发生率分别为 45.1%(119/264牙)和43.3% (78/180人)。男性组左右相关系数为0.635,女性组为0.574。近中根以2-2-2型根管为主,在三根型组发生率为68.0%(17/25),两根型组为76.0%(19/25);1-1-1型根管常见于三根型的远颊根、远舌根,发生率均为100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4期2014-09-01

  • 显微镜下上颌第二磨牙髓室底形态和根管数目的临床研究
    录髓室底形态、根管口的位置和数目,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择2012 年7 月至2014 年6 月在中日友好医院牙体牙髓科治疗的上颌第二磨牙牙髓炎、根尖炎病例192 例,患牙192 颗,排除根管再治疗病例。其中男性90 例,女性102 例,年龄60-78 岁,平均年龄69 岁。1.2 器械和材料 牙科手术显微镜(莱卡公司,德国)、Suprasson Pmax 型超声治疗仪、超声工作尖(ET18D、ET20D)及超声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4年5期2014-06-28

  • 显微超声技术在老年人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探寻到隐蔽的根管口,并疏通根管,从而有效完善根管治疗。上颌第一恒磨牙;显微超声技术;根管治疗老年人由于牙齿的增龄性变化,退行性变,髓腔变得狭窄,根管变得细小、缩窄甚至钙化,尤其上颌第一恒磨牙髓腔解剖形态复杂,牙本质悬突及髓石的出现,使根管口隐蔽,易被遗漏,根管治疗也容易失败。显微超声技术是将根管显微镜的放大和照明作用与超声器械的切削功能及振荡效应相结合的一种方法,近年来在牙体牙髓病学专业的临床应用日益增多[1-2]。本研究旨在探讨,在老年人上颌第一恒磨牙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1期2014-06-09

  • 锥形束CT结合牙科显微镜在上颌第二恒磨牙近颊第二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其狭窄、弯曲、根管口隐蔽,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难点。现代根管治疗技术将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及牙科显微镜(dental operating microscope,DOM)应用于此类疑难根管病例治疗中,客观地再现根管的三维结构,提供良好的术区操作视野,有效地提高治疗效率。研究表明上颌第二恒磨牙中近颊根管(MB2)形态变异最大,容易造成根管充填不密合或遗漏根管等[1],是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2]。选

    交通医学 2014年6期2014-04-15

  • 根管显微镜应用于开髓术和髓腔预备教学的评价及医学伦理意义*
    底、髓室侧壁、根管口的解剖结构,87%的学生认为根管显微镜用于根管治疗实验课有意义,89%的学生认为根管显微镜对实验课操作结果的评价有意义,95%的学生认为用根管显微镜对操作效果的评价比较客观。92%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学习兴趣、能够提供充足的光源和放大解剖结构,95%的学生认为帮助理解正确的操作。结论 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背景下,采取新的效果明显的教育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根管显微镜;根管治疗术;开髓术;髓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4年6期2014-02-06

  • 上颌磨牙腭侧根双根管2例报告
    4个分散独立的根管口。27的4个根管口呈梯形分布(见图1)。注:箭头指的是4个根管口。 图1 27髓室底4个根管术中插针X线片显示,右上颌第一磨牙和左上第二磨牙都有近中颊侧、远中颊侧、 近中腭侧、远中腭侧4个根管(见图2)。各根管均清理预备至35号K锉,在此过程中反复用双氧水、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干燥根管后封药消毒;待症状消除后复诊行根管充填、垫底并行复合树脂修复。图2 16术中示腭侧2个根管2 讨论根管解剖系统是一个复杂且多变的系统,存在多种侧副根管,包括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3期2013-10-26

  • Design Method of Equipment Optimization Development Based on Standardization Theory
    根管上段为1个根管口,中下端分为两个根管,其发生率约3.7%[2-4]。我们接诊了1例上颌第二磨牙根管入口急弯伴近颊根1-2型的患者,现报道如下。The fourth dimension(α)design relation is the design of model spectrum relations which is to modify the equipment functions.The model spectrum improvements o

    Defence Technology 2013年3期2013-07-25

  • 左侧下颌第一前磨牙双根3根管1例
    揭顶,可见远中根管口内有牙胶充填物,在其近中颊侧找到一根管,插根管锉拍片证实为近中根管;随后又在两根管口之间又探到一根管,插根管锉拍片证实为另一近中根管(图1)。患牙为双根3根管,其近中根中有近、远中向2个根管,根管口均偏颊侧,远中根只有一个粗大的颊舌向扁根,3个根管均为1-1型,根管预备,封药1周后,自觉症状消失,常规根管治疗。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2年10期2012-12-08

  • 下颌第一磨牙根管系统临床研究
    300例,采用根管口探针和小号锉探查根管,并与X线技术相结合以确定下颌第一磨牙根管的数目及形态。结果300例下颌第一磨牙中,含3个根管的185例,4个根管106例,5个根管7例,C形根管2例。结论下颌第一磨牙近远中第三根管的出现增加了临床治疗中遗漏根管的机率,C形根管的出现增加了治疗难度,因此掌握被治疗牙齿的根管数目及其变异对于根管治疗的成功非常重要。下颌第一磨牙;根管数目作者单位:450000 郑州市口腔医院下颌第一磨牙是萌出最早的恒磨牙,其咬合面窝沟多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26期2012-10-09

  • 应用根管显微内镜结合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预备阻塞根管的效果
    后无法顺利探及根管口或根管器械不能达工作长度者。病例排除标准:1)年老体弱患者及患有颞颌关节功能紊乱不能耐受长时间张口的患者;2)残根至龈下但能够做牙龈切除术暴露出牙根者;3)有重度牙周病或根分叉病变。1.2 器械和材料8—10#K锉,EDTA凝胶,Gates-Glidden Drills(GG钻),弹性K锉,不锈钢H锉,根管长度测量尺,标准牙胶尖,侧向加压器,垂直加压器,牙科探针,低速球钻,不锈钢K锉,口腔内镜(美国 Global)。1.3 手术方法常规

    实用临床医学 2012年11期2012-08-15

  • 根管手术显微镜在疑难根管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龋,开髓,寻找根管口;②根管预备:K型锉15~40号,H型锉15~40号;③根管消毒:3%过氧化氢与2%~5%次氯酸钠交替冲洗;④根管填充,封闭冠部。1.4 DOM操作方法1.4.1 钙化不通根管的处理方法:①隔离患牙,在DOM下探查牙髓腔的情况,充分暴露根管口;②根管预备:根管探针探查根管口,根据牙本质色泽的变化及髓室底沟裂的位置和髓腔的解剖结构,进一步确定根管口;③用小号 K型锉探查根管的走向,扩通根管,注意将尖端1 mm预弯;④根管预备好后,常规封药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年13期2012-02-27

  • 显微超声技术在老年人磨牙疑难根管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牙本质的沉积,根管口不易探察。这些病人用常规方法行根管治疗存在一定困难,我科运用显微超声技术治疗老年患者磨牙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自2010年5月-2011年2月来银川市口腔医院老年口腔门诊的患者80例,其中女性45例,男性35例,年龄60-65岁。上颌第一磨牙因龋坏,重度磨耗所致的根尖周炎或牙髓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因修复需要,对干髓治疗后的上颌第一磨牙行根管治疗,但在常规肉眼条件下无法找到根管口。患者神志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1年5期2011-11-23

  • 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系统形态研究进展
    态复杂,在寻找根管口、根管预备与充填时,容易出现根管遗漏、根充不全及器械折断等问题,因此应充分了解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态特点,才能提高疗效[2]。一、根管系统形态学研究方法根管系统位于牙体内部,肉眼无法观察到其形态特征。早在1925年,Hess等[3]通过硬化橡胶灌注法研究了根管形态的复杂性和变异性。之后出现了透明牙法、磨片法、X线投影成像等研究手段。目前,对根管形态学的研究方法可分为:破坏性的离体牙切片法、磨片法、根管内印模法、透明牙法;非破坏性的X线片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1年22期2011-08-15

  • 锥形束CT结合手术显微镜在上颌磨牙颊侧根管口下方分叉患牙治疗中的应用
    在上颌磨牙颊侧根管口下方分叉患牙治疗中的应用孙书昱 刘溦 周经涛 方加铄(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东省口腔医院 牙体牙髓科,广州 510280)目的 探讨锥形束CT检查结合显微根管技术治疗上颌磨牙颊侧根管口下方分叉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需进行根管治疗的上颌磨牙304颗(上颌第一磨牙159颗,上颌第二磨牙145颗),开髓后记录髓室底根管口数目及位置,对术前X线片怀疑为颊侧根管口下方分叉的患牙,先在肉眼下探查疏通根管,再根据牙科锥形束CT结果在根管显微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1年3期2011-03-07

  • 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三根管1例
    第一磨牙,3个根管口相距约1.5mm,根管长度基本正常。上颌第一磨牙; 根管解剖; 根管治疗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三根管较少见,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在临床上遇到1例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三根管病例,现进行报道。1 病例报告患者史某,男,46岁,汉族,因左上颌第一磨牙充填体脱落于2009年6月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就诊。检查:左上颌第一磨牙充填体部分脱落,无松动,叩诊疼痛,牙龈无红肿及瘘管。根尖片示:左上颌第一磨牙充填体达髓腔,未行根管治疗,近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1年1期201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