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点

  • 地震勘探专业名词“Normal Moveout”的中文翻译刍议
    集中,都是采用共炮点记录方法,即一点激发(或放炮),许多道(或点)接收的方式,从共炮点记录中不能直接获得地下地质构造形态的信息。而另外一种地震记录方式—自激自收记录,即一点激发,同一道接收的方式,却能够直接获得地质构造的相似形态信息。尽管自激自收记录在实际野外采集中不被采用,但仍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意义。以水平界面为例,两种地震记录方式得到反射波同相轴如图1所示。因此,为了从共炮点记录中获得地质构造形态的信息,需要将共炮点记录变为自激自收记录,这就引出了No

    内江科技 2023年9期2023-10-13

  • 煤田地震勘探野外数据质量监控及分析
    图中,横坐标表示炮点的点号,纵坐标表示炮点的线号,每一个圆点代表该相对坐标位置的炮点。图4 异常单炮分布图Fig.4 Distribution of abnormal single shot统计完异常单炮后,本文对工区所有炮点的各属性也进行了统计分析,属性统计平面图中(图5),横坐标同样表示炮点的点号,纵坐标表示炮点的线号,每一个圆点代表该相对坐标位置的炮点,该点的颜色代表炮点的属性值,浅色表示属性值较小,深色表示属性值较大。图5 属性平面图Fig.5 P

    煤炭与化工 2023年1期2023-03-10

  • 基于动态惩罚加权的浅水OBN直达波与折射波初至联合二次定位方法
    波器接收来自多个炮点的地震波。在共检波点道集上,设有N1道的初至为直达波,拾取的直达波初至为Tdj,其中j=1,2,…,N1; 设有N2道的初至为折射波,拾取的折射波初至为Trk,显然k=1,2,…,N2。由式(1)、式(2)中直达波、折射波理论初至tdj和trk,应用最小二乘法可构建直达波误差函数Qd和折射波误差函数Qr(3)(4)式(3)为直达波的定位公式,当Qd最小时可求得检波器的坐标X、Y、Z和海水速度v1; 式(4)为折射波的定位公式,当Qr最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3年1期2023-02-14

  • 可控震源升降频同步扫描高效采集技术及其应用效果
    ,是通过位于不同炮点两组震源,采用不同的扫描方式:升频或降频扫描方式,其他扫描参数完全相同同步激发,接收排列为满足每组震源接收的超级排列,记录含有升频和降频地震信号的未相关地震数据,再通过对应升频或降频扫描信号进行相关实现波场分离,进行排列分割,形成各自炮点相关记录的技术(图3)。图3 升降频同步扫描技术未相关记录与分离后记录2.1 形成机制在地震信号处理中,地震道是地震子波与地层反射系数序列的褶积。可控震源的记录是地面振动信号与扫描信号的相关分析对比[5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2年10期2022-11-04

  • 提高复杂地表区可控震源炮点布设均匀性的方法及应用效果研究
    距离限制时,提高炮点布设均匀性的具体措施。在复杂地表区进行地震勘探项目施工时,受地表障碍物影响,设计炮检点无法按照理论设计位置野外实施布设。尤其是可控震源施工时,周边设施容易产生共振而造成损坏,炮点布设时需要与障碍物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点位布设不均匀对获得资料品质也会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对浅层资料影响严重,容易出现信息缺失或者资料空白。为了增加复杂区布设炮点的均匀性,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措施:①在大吨位施工项目中,在城区街道等道路通行受限区域穿插增加Mini震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2年5期2022-10-24

  • 槽波地震勘探与无线电波坑道透视综合物探在煤矿的应用
    02巷发射与接收炮点检波点布置及单炮射线平面示意图3 11-502工作面槽波探测炮点检波点布置平面示意11-502工作面槽波透射探测共布置124个炮点,编号S1~S124;249个检波点,编号G1~G249.1) 11-502A巷发射,11-502B巷接收。炮点:自11-502A巷8号点前9 m至切眼方向向前布置,垂直布置在11-502A巷掘进方向左帮腰线,共布置62个炮点,即S1~S62,炮点间距20 m,孔深2 m.检波点:自11-502B巷2号点前5

    煤 2022年10期2022-10-09

  • ProMAX 处理软件观测系统定义流程常见问题分析与探讨
    要输入三组参数:炮点、检波点的线号、站号、坐标及每一炮对应的接收排列参数,然后再进行面元分配与计算,生成观测系统数据库。由于野外地震采集的放炮方式多种多样,对应的观测系统也是千变万化,因此观测系统定义也要面对各种采集方式,适应各种复杂的采集参数的变化,这对软件本身和软件的使用者都是一种挑战。目前,ProMAX 处理软件依然是野外现场处理主力软件,在ProMAX 处理软件的观测系统定义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错误和问题,而对这些错误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出其产

    复杂油气藏 2022年2期2022-08-13

  • 海上独立同步震源采集技术应用及进展
    。并且,为了保持炮点的同步激发性,要求震源和记录系统精确匹配。相比陆地可控震源,海上气枪震源受缺乏子波整形的能力,以及冗余的震源激发需要保持一定的船速,海上震源船成本等限制因素[3],导致海上气枪震源高效混采技术发展相对较晚。随着海洋节点设备连续采集性能的不断推广和应用,海上混合高效采集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BP石油公司于2006年引入更为灵活的独立同步震源(ISS,Independent Simultaneous Source)采集技术,采用多个震源在很小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2年4期2022-08-10

  • 基于方位角和偏移距联合约束的三维超虚折射干涉法❋
    法,使得大台站(炮点)间距、长偏移距的数据的初至波得到有效增强。然而,超虚折射干涉法是建立在二维介质情况下,理论上不适用于三维情况[13],需要进行改进才能适用于三维数据。Lu等[14-15]提出的常规的三维超虚折射干涉法通过沿测线的积分叠加实现三维地震数据初至波增强。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三维数据地震道数量多,该方法需要进行大量的互相关运算,计算效率较低,而且全工区叠加可能引入大量非近似传播路径的折射波参与叠加,引起增强后地震波形的相位偏差,造成初至时刻的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7期2022-06-28

  • 三维地震勘探炮检点可视化快速校准系统研究
    ”,即:通过改变炮点或检波点的布设位置,避开施工障碍物,最大程度减少对数据资料的影响[1-3]。在野外生产时,需要对变观后的炮点、检波点位置及相互对应关系进行详细记录。受各种因素制约,往往存在记录不完整、不准确问题,因此,在资料处理开始前,对观测系统与实际数据炮点、检波点位置关系的校准就十分必要[4-5]。目前主要通过读取、比较单炮记录初至时间人工校准,在变观工作量大时,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出现人为错误。通过计算机软件系统,实现可视化的、快速化的炮检点位置

    中国煤炭地质 2022年4期2022-05-09

  • 复杂城镇井炮三维地震勘探非常规采集观测设计
    设计方案,也就是炮点在障碍物区域按照炸药安全距离进行垂直炮线偏移设计,不能进行偏移设计的炮点选择空掉。常规三维设计最终因为空炮太多,覆盖次数太低[1],浅层资料缺口太大,没有完全达到地质任务的要求。在本区块进行地震勘探时,采用前期的详细踏勘调研,岩性调查,药量试验和精细化非常规三维束状设计,在密集障碍物区域,导致部分炮点不能进行偏移设计,只能空掉,导致覆盖次数下降迅速,浅层资料出现缺口,为此采用在该区域增加部分接收点的方法,增加了覆盖次数和填补了浅层资料缺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22年1期2022-03-24

  • 南海北部陆缘OBS2018–H2测线地壳结构初步结果*
    括数据格式转换、炮点和OBS位置校正、多道地震数据处理等。2.1 数据转换处理2.1.1 OBS2018-H2测线导航数据的整理转换首先提取原始导航数据(Hypack文件和计时器文件)中记录的气枪每次激发的炮号、精确的放炮时间(GMT时间)、经纬度坐标、航向及航速等信息, 然后根据标准格式输出标准导航文件UKOOA, 用于后期按炮对OBS数据进行裁截处理(赵明辉 等,2004)。2.1.2 OBS记录数据的格式转换首先对OBS原始数据进行解编处理, 转化为

    热带海洋学报 2021年5期2021-11-02

  • 炮道密度与观测系统的变化及对地震成像影响的探讨
    用扩大面元及剔除炮点或接收点线的方式,通过不同观测方式地震剖面的对比,分析和总结了影响地震剖面品质观测系统的关键属性参数。1 炮道密度的物理意义NORM[8]将道密度、炮密度和炮道密度定义为:(1)(2)(3)DT=SS×DS×DR(4)式中:RI为接收道间距;RLI为接收线间距;SI为激发炮点间距;SLI为炮线间距;DR为道密度,单位面积内的接收道数(即每平方米的接收道数);DS为炮密度,单位面积内的激发炮数;SS为排列片有效面积;DT为炮道密度,有效单

    石油物探 2021年5期2021-09-28

  • 煤矿巷道全空间地震探测装置及探测方法的分析
    面内侧帮布置一排炮点和检波点进行探测,缺少煤层及顶底板等不同深度位置的地震波场信息,获取的地震信息十分有限;在进行工作面内反射探测时,工作面内部和外侧的地震反射信号同时被检波器接收到,使得在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时,对异常区难以进行准确的地质异常性质判别;在进行工作面透射地震探测时,探测器只在煤层内的一个深度上采集地震数据,没有采集其他垂向的地震信息,使得数据处理和解释时缺少信息约束,有时会造成误报、漏报或异常解释偏差较大和异常性质难以判定等问题。而一种井下巷

    机械管理开发 2021年7期2021-09-08

  • 煤田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数据采集高效资料整理方法
    炮、检点关系设置炮点的接收排列,这种方法简单方便,易于操作。但是受地表障碍物的影响,实际野外作业中炮点常有偏离设计点位置的现象,当按设计接收排列放炮时,偏离的炮点就会形成错炮或偏炮,造成数据采集质量问题。在常规三维地震勘探中,由于炮排距、炮线距大,变观炮点相对较少,遇到变观问题仪器操作人员可以现场更改放炮清单避免产生错炮,或者将错炮进行记录,在室内资料整理时予以更正。但是全数字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一般炮点密集,遇到障碍物时变观炮点较多,现场更改炮点接收排列工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1年4期2021-08-19

  • OBN资料二次定位质量监控方法
    关重要的影响;把炮点和检波点分别投影到x轴、y轴和z轴,炮点相对于检波点的分布越均匀对称,则该方向定位精度就越高;较难发现旅行时系统性误差,但对z方向定位精度有较大影响。最终给出了做好OBN二次定位质量监控的方法与建议:首先,对初至旅行时进行筛选,保证用于二次定位的初至旅行时拾取质量;然后在计算过程中添加系统时移量这一未知数,用于计算可能存在的初至旅行时的系统时移,并尽可能选择相对于检波点均匀对称的炮点的初至时间参与计算;最后,通过对比二次定位前、后共检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1年4期2021-08-18

  • 槽波勘探技术在厚煤层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法施工(图3),炮点及检波点分布于运输顺槽、辅运顺槽及切眼内。目前传统的槽波勘探常采用30m炮点距,20m检波点距进行施工。本次勘探为达到研究不同炮点检波点距及单边与双边放炮对勘探效果影响的目的,我们以10m炮点距及10m检波点距的布置方式进行了高密度的数据采集工作,整个工作面槽波地震勘探共采集槽波有效数据483炮,检波点布设434道。槽波仪采用存储式无缆遥测地震仪(YTZ-3),采样间隔0.25ms,记录长度2s,每炮炸药量为0.2kg,每个炮点激发,所

    中国煤炭地质 2021年5期2021-06-22

  • 基于高精度卫星遥感的极复杂地区三维地震勘探应用技术
    km2。图1 炮点布置图4 测量坐标导入高精度卫星地图首先要将卫星地图[5]软件进行七参数设置。七参数应根据工区所处区域,并结合测量所选用的坐标系统进行设置。既在选定坐标类型、中央子午线的条件下进行DX:DY:DZ:RX:RY:RZ:PPM 七个参数的设置,其目的是为了使导入的测量坐标数据精准度更高。将炮点测量坐标进行属性编辑后,使数据包含名称、平面坐标、海拔、地物描述等所用信息(表2)后导入高精度卫星地图(图2)。KML/KMZ 文件,然后加载到手机里

    山东煤炭科技 2021年5期2021-06-05

  • 试验精确定义观测系统及施工方法的论述
    :道距10 m,炮点距20 m,排列长度为L=950 m,96道接收,0偏移距。记录和回放长度为1s ,根据观测系统原理,观测系统图上斜线的投影既为对应的地质体反射段。激发时,使用同一井深,同一药量,同一检波组合,通过变换激发炮点和对应的不同排列长度激发3炮,所获地震原始记录分别为S1、S2、S3,且S1,S2,S3分别对应小号、中点和大号激发,并且使所获激发后的3炮原始地震记录反射波所对应的地质体反射段相同,目的为便于对测区同一地质体反射段不同的激发方式

    化工管理 2021年2期2021-03-01

  • 利用以往地震数据的观测系统炮点加密技术
    方差)为指标加密炮点,提高了目的层成像质量; 许银坡等[24]针对地表和地下地质条件复杂区的目的层地震波能量分布不均匀问题,利用均值能量比系数和距离能量比系数计算备选激发点,并对照明能量最小区域加密炮点; 秦龙等[25]基于惠更斯—菲涅耳原理,提出通过炮点向量在聚焦方向上的投影确定组合震源传播至虚拟波前的走时,从而确定任意起伏地表组合震源的延迟激发时间,提高地震波的照明能量和地震数据信噪比。上述方法均是通过建立地质模型,利用射线追踪或波动方程计算目的层照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0年6期2020-12-09

  • 石油地震勘探测量点位精度探讨
    标记是后续放线、炮点激发和资料采集施工的基础;点位坐标成果与实际激发位置的吻合程度,决定着后续资料处理解释反演的精度,所以测量工序的点位精度是地震采集资料精度的基础。传统测量一般采用全站仪进行室内设计点位的野外布设,应用实时差分定位技术(Real-Time Kinematic,RTK)为物探测量带来了一次技术革新,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和测量精度。Omnistar星基差分技术的应用促进炮点无桩号施工技术在可控震源高效采集项目中的广泛应用。但是,伴随着定位技术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0年10期2020-10-27

  • 元业叔
    有防雹点(俗称“炮点”),配有一门“三七”式高炮。每遇到黑云翻滚自北部天空涌来时,炮点的工作人员就装上碘化银炮弹,对着那些黑云浓密之处开炮,当地俗称“打过雨”或“打炮”。载有碘化银的弹头入云爆炸后释放大量热量,将云里凝结成的冰雹熔化后变成雨滴落下来,起到了化雹为雨的作用。当然,那门炮不是随便能开的,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每逢雷阵雨来临之际,工作人员就紧守在那部专用电话机旁,等待上级部门的指令,只有接到他们的应允后才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开炮。据元业叔透露,开炮前,

    雪莲 2020年7期2020-09-06

  • 叠前深度偏移地震记录直接模拟方法
    波作为震源,起始炮点位置为50m,终止炮点位置为4600m,炮点距为50m,每炮共461道接收,道间距为10m,计算了Marmousi模型(图2)中四个点处的点扩散算子(图3),以此观察点扩散算子的形态。由图3可以看出,点扩散算子随着深度的增加,地震波频谱带宽变窄、波长变长,表明成像分辨率逐渐降低。图4、图5展示了(1500m,2000m)附近局部区域(1000m×1000m)的模拟成像过程,可以看出,在给定速度模型信息、震源信息、观测系统信息的情况下,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0年4期2020-08-18

  • 基于CMP域的山地表层速度模型构建
    数)。炮集由一个炮点和一组不同的检波点构成,与不同检波点对应的回转波射线的回转点位置在水平面上并不集中于一点,而是分布在一个区域内。因此,基于炮集的方法实际上是在一个排列范围长度上求平均值,这样在复杂近地表地质情况下,就没有足够的分辨率。此外,炮集数据反演结果的水平分辨率取决于炮点的间距,有时显得稀疏。胡自多等[5]为了在山地采集的炮集数据上应用Herglotz-Wiechert公式提出了一个基于起伏地表回转波走时-偏移距方程的走时校正方法。CMP分选域被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20年2期2020-06-10

  • 三维地震中相同覆盖次数不同观测系统的属性对比与分析
    道数;dx为纵向炮点距相当的道距数;dy为束线距相当的横向上的炮点距数(取最小炮点距);R为单束单排横向炮点数;P:单束接收线数。从式(1)、式(2)可以看出,在纵向覆盖次数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排列线距、单束单排炮点个数、束线距等参数的共同改变,在保证横向覆盖次数不变的原则下来对比不同的观测系统,从而保证观测系统的最优化。这些观测系统的共同特点是纵向、横向上的覆盖次数分别相等。2 常规窄方位到宽方位观测系统的设计常规的窄方位观测系统的排列片呈狭长的长条形,方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0年1期2020-04-26

  • 深水海底节点二次定位方法
    的x、y坐标,且炮点相对于检波点方位分布均匀,则能够准确地确定检波点位置。如果需要对三维坐标二次定位,则以上两种速度选取方式误差较大,尤其在z坐标的求取上。这是因为选取常速度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当选取的速度值与实际海水平均速度存在差异时会引入误差。根据炮检距拟合速度场的方式,受共检波点数据观测角的局限(炮点在x、y方向均有一定延伸,在z方向仅在某一个点存在观测值),反演的三维检波点坐标并不收敛,或反演误差较大。本文讨论不同速度选取方式的二次定位精度,并提出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0年2期2020-04-09

  • 基于高分辨率拉东谱的逆时偏移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提取
    用坡印廷矢量计算炮点波场和检波点波场传播方向提取了逆时偏移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VYAS等[11]和YOON等[12]利用炮点波场的传播方向和反射界面的倾角计算入射角度提取逆时偏移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ZHAO等[14]利用偏移剖面预测反射界面法线方向,结合稳定的炮点波场入射方向计算入射角度提取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王保利等[15]采用一阶波动方程计算坡印廷矢量,进一步减少角度道集提取的计算量;吴成梁等[16]将坡印廷矢量方法和局部平面波分解相结合,在提取角度道

    石油物探 2020年2期2020-03-30

  • 同时震源数据的直接反演分离
    矩阵,将检波点和炮点规则排列采集的同时震源数据分离方法拓展应用于不规则排列采集的同时震源数据分离。1 方法原理1.1 数据混合的编码方式(1)(2)式中ω为角频率。对每一个角频率分量,在频率域的混合炮数据可用矩阵的形式(图1)表示[1]为Psim=PΓ(3)图1 混合编码过程(每个频率分量)1.2 混合数据的伪分离仅从方程的角度看,同时震源数据的分离就是通过式(3)求解原始数据矩阵P,所以形式上可以得到分离结果(4)(5)(6)式(6)表明伪分离法是先复制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0年1期2020-03-02

  • 技术支持保作业质量
    过科学论证,制定炮点设计“六步把关法”,堵截疏漏,确保作业质量。他们对生产进行全面技术指导,通过GIS地理信息系统和奥维互动地图,每天向168个作业班组分发任务。他们强化两个信息系统培训,放线效率大幅提升。在障碍物特别密集的乡村,现场偏移炮点200多个,新增1100多个,提升覆盖次数,保证了采集质量。最高日效达到5016炮,刷新长庆探区黄土山地区过渡带最高井炮日生产纪录;平均生产日效4140炮,创造了历史新纪录。

    中国石油石化 2020年21期2020-01-15

  • 利用Excel在CAD2007中快速绘制地震勘探观测系统
    排距50m、横向炮点距60m~80m~60m的正交束状观测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利用Excel和CAD相结合绘制观测系统的原理与方法,方便解决了传统手工绘制慢、易出错和专业软件昂贵的问题[2]。1 绘图思路熟练掌握地震勘探观测系统综合平面图示法原理,分析其主要图示组成部分,构建总体绘图框架,采取先编制纵向后横向观测系统为模型,坚持从简到繁、各个突破、逐渐完善的原则,利用Excel强大的数据编辑功能以及CAD绘制命令,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地震勘探观测系统绘制命令[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19期2019-12-27

  • 三维地震勘探在复杂矿山勘查中的应用
    高差变化大,要求炮点位置及高差数据准确。勘探区内地表高差变化大,静校正问题突出,要求炮点高差数据准确。由于地形复杂,按常规观测系统规则布置的很多炮点不能在原位置上成孔,需变观处理。③地形起伏剧烈,检波器布设困难。具体措施:①对于大坡度成孔困难矿区的勘探,我们采用专业成孔设备钻进成孔,钻探设备可拆卸为多个部件,减轻单个部件的重量,利用人工运送至炮点处。②首先在工程布置设计阶段,在卫星地图进行炮点位置设计,将村庄、悬崖等明显的障碍物避开,提前变观。其次组织施工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20期2019-12-26

  • 基于地质统计学的沙漠地区逐点时深曲线静校正方法
    层顶面计算出所有炮点和检波点的静校正量。该方法不需要拾取记录初至,特别适用于当前高密度地震采集,自推出以来凭借其经济高效的优势在沙漠地区地震勘探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沙漠地区主要的静校正技术。1996年,许亚军等[5]在塔里木沙漠成功应用了时深曲线静校正技术。2010年,张恒超等[6]在ZGE沙漠地区对时深曲线静校正、模型静校正和折射静校正的效果进行了对比,认为时深曲线静校正方法能较好地解决沙漠区的静校正问题。2015年,尚新民[7]在准中地区沙层地球物理

    石油物探 2019年5期2019-09-26

  • 定向延迟组合激发正演照明方法及应用
    2]提出通过增加炮点的数目来提高地震照明的均匀性[22]。对于角度域分解法,由于需要对地震波场逐点进行角度域分解以便获得角度信息,因此计算量大、计算效率低,对于直接产生定向地震波场方法,大多采用一阶压力-速度声波方程,相比于二阶声波方程,涉及公式多、编程实现难度大、计算效率低,鉴于此笔者直接基于二阶声波波动方程,利用规则网格有限差分技术对声波波场进行正演模拟,通过改变组合震源的数目来控制地震波主波束的集中程度、通过改变组合震源之间的激发时间,来调整地震波主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19年3期2019-07-11

  • 基于最小炮检距道快速检测炮点偏移方法
    5-6]。其中,炮点位置精确与否对后期的数据处理、解释具有重要影响,而在地震勘探现场数据采集过程中,由于受地表条件的限制或者人为因素,致使炮点施工位置与设计位置有所偏离[7-9]。如果不予以纠正,不仅影响动校正和叠加的精度,有时甚至会导致错误的结果。已有的炮点位置偏移检查及校正方法列举如下。(1)对比炮检距曲线与初至的对应关系[10-12]。通过对比炮检距曲线与初至的对应关系,检查单炮记录的物理位置。其优点是不用做静校正、迅速直观,不足之处是需要人工逐个单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年2期2019-04-12

  • CPU与GPU的计算性能对比
    个,道头文件包含炮点横纵坐标Sx、Sy,检波点横纵坐标Rx,Ry四个信息,坐标文件包含地下反射点横纵坐标coorx、coory两个信息。对每个CDP的每个时间点进行计算,nt0代表采样点,ncdp代表cdp数,算法步骤如下:S1:0=>iS2:读入反射点坐标,炮点检波点坐标S3:反射点地面横坐标-炮点横坐标=>炮点反射点地面横向距离S4:反射点地面纵坐标-炮点纵坐标=>炮点反射点地面纵向距离S5:炮点反射点横向距离平方+炮点反射点纵向距离平方=>炮点反射点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9年1期2019-01-30

  • 三维正交观测系统炮检位置与面元位置互算方法研究
    域时,通常需通过炮点或检波点的偏移与加密来弥补覆盖次数的缺失,常用方法是借助物探专业软件,在障碍物周边施工安全范围内增加炮点或检波点,并经过反复模拟运算,以人工手动移动炮点或检波点的方式得以实施,这种操作方式既造成工作量增加又具有较大的盲目性。采用炮检位置与面元位置互算的方法,搞清炮检点位置变化对于面元覆盖次数造成的影响范围,找出炮检点与面元位置的对应关系,使炮检点偏移和加密既科学合理又方便快捷。正交观测系统:炮检点面元;位置互算三维地震勘探中,地面众多障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8年4期2018-08-18

  • 对二维地震覆盖次数和炮点距的思考
    计时往往采取抽稀炮点、加大接收排列以增加覆盖次数的方法来降低成本。为此,本文从二维地震观测系统及费用预算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地震勘查工作人员和有关部门参考。1 观测系统比较二维地震观测系统通常是炮点(激发点)、检波点(接收点)等间距分布在测线上,且炮点距是检波点距的整数倍[1,2]。以炮点距20 m,道距10 m,接收道数96道为例,依据公式:N=M/2V,式中:N为覆盖次数,V为激发点移动的接收道数,本例中M=96,炮点距20 m,道距10 m,激发一

    山西冶金 2018年6期2018-03-04

  • 无桩号施工中炮点COG现场快速偏移技术
    的震源路径,很多炮点震源无法准确到达。为了达到甲方阿美公司对炮点COG质量控制的要求,提高生产效率,经常需要在施工现场对炮点的COG进行偏移。因此,如何在施工现场快速地解决炮点COG的偏移问题,成为制约质量控制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一 施工中COG现场偏移面临的问题无桩号施工技术,即炮点无地面物理桩号,地形好的炮点均为理论点,不需要测量,地形差的炮点由测量组提前进行偏移。根据施工参数要求,施工时震源使用crossline和inline两种图形组合方式,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期2018-03-03

  • 基于航测影像的复杂地表地震采集工程施工设计方法
    难:1)合理布设炮点困难 炮点的布设不但要选择激发效果好的区域,避开障碍物,尽量不空炮或少空炮,还需要满足钻机或可控震源易于到位施工,减少推土机修路带来的环境破坏,减少钻井进尺节约成本,让可控震源在采集时更有连续性。如仅靠测量人员在施工现场依靠目测进行炮点放样,无法兼顾上述内容。2)修路困难 对于越来越高的环保要求,推土机在公益林、动植物保护区内不允许作业,仅能对以往老测线进行修缮,起伏变化剧烈区域也只能以修通道为主,不再允许每条测线一推到底。因此,推土机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7年23期2017-12-21

  • 斜交观测系统研究
    交观测系统,是指炮点线和接收线相互不垂直,而是呈一定的夹角的一种观测方式(见图1)。正交观测系统是指炮点线和接收线相互垂直,接收线和炮点线的夹角为90°的一种观测方式(见图2)。图1 斜交观测系统炮线与接收线呈夹角图2 正交观测系统炮线与接收线相互垂直当前国内使用最多的是常规束状三维观测系统,即炮点线和接收线互相垂直的正交观测系统,斜交观测系统在国内极少使用,在中原油田还没有使用过。在厄瓜多尔热带雨林地震资料采集过程中,先后使用过两种观测系统,TANGAR

    化工设计通讯 2017年11期2017-11-29

  • 多道瞬态面波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岩层划分中的应用研究
    左到右依次有三个炮点炮点1在模型上部激发,x=20 m处激发,26个检波器,道间距为2 m,检波器位置x=22 m~72 m;炮点3在模型下部激发,x=74 m处激发,26个检波器,道间距为2 m,检波器位置x=22 m~72 m。采样间隔为0.2 ms,采样长度为0.5 s。炮点2在模型中部x=47 m处激发,检波器沿地层垂直于炮点1、炮点3测线的方向展开,使用26个检波器,道间距为2 m。平直、凸起、凹陷三种等厚表层模型的表层竖直深度均为10 m,在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17年5期2017-11-01

  • 地震静校正的相对时延法*
    不大,且同时求取炮点和接收点的延迟时间,存在“此消彼长”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折射波相对时延法。利用共炮点道集相邻接收点的折射波时差和共接收点道集相邻炮点的折射波时差,实现了炮点相对延时和接收点相对延时的独立求取,并利用已知控制点上的绝对延时或基准面静校正值,结合基点网平差方法,把相对延时转成绝对延时或基准面静校正量。同时,通过对相邻两道记录进行互相关确定相邻道的折射波时差,避免了低信噪比地震资料连续追踪同一折射层来拾取初至时间的困难。对理论模型合成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3期2017-03-11

  • 一种基于ArcGIS的地震采集质量分析评价技术
    )数据,对工区内炮点的信噪比、能量和分辨率属性值进行散点渲染分析和插值成图分析,最后对信噪比、能量和分辨率属性值基于一定的规则进行融合,对炮点采集质量进行分析评价。关键词:地震采集;质量分析评价;ArcGIS;炮点属性;属性成图;属性融合0引言随着地震勘探的不断发展,地震资料采集工作逐步向地表、地下地质情况异常复杂的低信噪比地区延伸,地震勘探数据量增大(接收道数增多、覆盖次数加大、面元变小和多分量等)[1],要想对地震采集质量进行实时准确地分析评价,就需要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16年2期2016-06-20

  • 一种基于A rcgis的野外地震勘探测量工序质量监控方法
    、安全距离检查、炮点位于检波线上检查、物理点之间最小距离检查5种质量监控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发现,该方法速度快、准确率高,是一种非常适合地震队解释组检查测量成果的好方法。Arcgis;测量;监控方法测量是野外地震勘探所有工序中的第一个工序[1],测量工序包括炮点和检波点布设,其中炮点合理布设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野外其他工序的开展。通常测量成果是经过室内测量员反复检查过的,但是测量员的检查更多的是从测量专业的角度考虑,很少从野外施工的角度去考虑物理点的布设。因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6年7期2016-04-07

  • 陈家沟煤矿微震监测系统建立及定位校准
    矿压灾害。表1 炮点实验定位误差对比二、微震监测系统建立微震监测系统主要由地面和井下设备两部分组成,地面设备有数据采集服务器、终端分析计算机等,井下部分主要由微震监测分站、GZC4.5A矿用拾震器组成(图1)。微震系统包含采集、分析两个软件。矿井某采区工作面走向长度约2400m,正在掘进的工作面与相邻工作面采空区之间留有宽度6m的小煤柱,以拾震器对所要监测区域形成交错包络为最佳布局设计,相邻2台拾震器间隔200m~300m,均匀分布(图2),对掘进工作面形

    中国煤炭工业 2015年3期2015-12-28

  • 自动优化设计在过渡带三维地震勘探中的应用①
    殊观测系统,优化炮点布设,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覆盖次数均匀的需要。通过自动优化设计施工方式,可以减少人工误差,使采集结果最大限度地实现设计要求,从而提高效率、节约成本。过渡带; 自动优化; 微观设计; 障碍物0 引言常规的过渡带三维施工设计是按照合同确定的基本参数,在实际踏勘了解水深、障碍物、地形情况的基础上将工区分成海上部分和陆上部分,然后利用两种观测系统进行数据采集。期间借助专业软件,比如绿山或者KLseis进行偏点设计[1-2],当野外采集完成后,再进

    地震工程学报 2015年2期2015-06-09

  • 山区施工采集故障排除方法探讨
    行数据采集。当放炮点编号为2973而桩号为3770.5炮点时,排列突然断掉,从桩号3734往大号0ms无采集即有396道没有进行数据采集。如图1所示,排列在桩号3734处有一个电源站LAUL-428(1575599),而在桩号3778处也有一个电源站LAUL-428(1580249)。JLine窗口信息提示:17:54:53 LAUL428#(1580249):HIGH port in error17:55:16 no STATUS received fr

    无线互联科技 2015年3期2015-04-13

  • 基于解析时间波场外推与波场分解的逆时偏移方法研究
    场分解通常需要将炮点和检波点波场存盘并进行关于时间的傅里叶变换,而在沿时间的外推过程中,时间维处于数据的最慢维,因此一般的波场分离成像条件的I/O量和计算量非常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解析时间波场外推及波场分解方法.在逆时深度偏移过程中,仅利用外推过程中的、每个时间步的解析时间波场进行不同传播方向的波场的显式分离,避免了时间域向频率域转换的I/O量和计算量.方向分解后的波场进行对应的波场相关可以有效地压制成像噪音和假象.模型和实际数据的测试表明了所提出

    地球物理学报 2015年8期2015-03-01

  • 煤田三维地震勘探在障碍物密集区的应用
    激发点位置,并在炮点减少的区域,加密检波线,在确保覆盖次数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施工效率及资料品质。实际施工效果表明,在煤田三维地震勘探中,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变观手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1 复杂障碍物采集技术难点目前,煤田三维地震勘探复杂障碍物主要表现为村庄、工业广场。该类障碍物主要影响地震施工中激发点的布设,容易降低点位分布均匀性甚至导致点位缺失,也影响到接收点的布设,造成接收点位偏移,局部空道,在障碍物较大的区域有时会出现局部地震资料的空白区,即

    现代矿业 2015年6期2015-02-24

  • 滨州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炮点综合防雷设计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炮点防雷设施不完备,存在防雷安全隐患。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降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炮点雷电危害,本文提出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炮点综合防雷设计方案,降低雷电产生的危害。1 人工影响炮点防雷现状1.1 直击雷防雷现状前段时间,全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炮点全部进行了升级改造,实行规范化作业炮点设计和管理,根据地理情况使用相同设计图纸进行建设。虽然各个炮点所在具体位置不同,但直击雷防护装置都不符合规范要求。一些炮点的接闪带采用φ8 mm的圆钢,一些却采用φ8

    现代建筑电气 2015年8期2015-02-18

  • 一阶多次波聚焦变换成像
    该方法对检波点随炮点移动的采集数据的适应性; 2)引入加权矩阵,理论上证明原始记录的炮点比检波点稀疏时,共检波点道集域的局部聚焦变换可以将多次波准确转换成炮点与检波点有相同采样频率的新波场记录.本文在第一个数值实验中对比了对包含反射波与多次波的原始记录做局部聚焦变换和直接对预测的多次波做局部聚焦变换两种方案,验证了第二种方案转换得到的波场记录信噪比更高且避免了第一个方案中切聚焦点这项比较繁杂的工作.第二个数值实验表明:在炮点采样较为稀疏时,该方法能有效的将

    地球物理学报 2015年6期2015-02-18

  • Boom Box遥爆系统中GPS功能的实现方法
    PS设备实时采集炮点的位置信息,可以实现对炮点的监控,从而减少错炮、漏炮等人为失误。目前在国内炸药震源激发中,Boom Box遥爆系统是常用的设备之一,早期的硬件配置中没有安装GPS接收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需要为该系统增加GPS设备(或模块)。1 Boom Box遥爆系统GPS现状该系统虽然没有配置GPS设备,但在面板上安装有GPS按钮和GPS工作状态指示灯,用于GPS数据的采集和状态指示,其应用软件也支持GPS设备的应用。在主机箱体内部只有一块主板,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14年2期2014-05-31

  • 基于波场上传试射的三维射线追踪方法
    对控制点到每一个炮点的射线进行迭代,并记录有效射线作为迭代第二步的初始数据,只要观测系统的炮位置不变化,则炮点到目标层控制点计算结果一直有效;最后遍历每个目标层三角形,迭代出该反射点在该三角形内部的所有射线。1.1 试射传统的试射方法主要采用从炮点进行试射,水平角度的范围为0到360度,垂直角度范围为0到180度,往反射层试射。到达反射层之前通过和子面求交点,然后发生折射,如果折射不成功,则这个角度试射失败,用下一角度继续进行试射。当射线到达反射层时,根据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3期2014-04-25

  • 三维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设计技术方法探讨
    道距、检波线距、炮点距、炮线距。方案一接收线距小于其他两种,其采样密度较高,方位角分布最好,但经济成本很高若把炮检距当矢量看,炮检距值为其模,方位角为方向。以每种方案的观测系统模版将分别产生不同的跑检距矢量:方案一有216*24*9=46656个;方案二有216*18*12=46656个;方案三有192*18*12=41472个。束状观测系统由模板分沿纵向和横向规则滚动,使得这些炮检距矢量在以炮线距和束线滚动距为边长的矩形为周期规则分布。在矢量范围一定的情

    化工管理 2013年8期2013-06-27

  • 浅谈西部地区地震资料质量监控方法
    动校正,从而检查炮点是否偏离设计点,达到及时监控现场质量的目的。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线性动校正过程中选取准确的动校正速度存在较大困难。2)炮点两侧横向速度存在突变的情况下,偏移距相同但地层速度存在差异,此时无法将初至波校平。针对西部地区表层速度横向变化大的特点,利用检波点位置和初至时间来反演表层速度,通过拟合迭代的方式检验炮点位置。陆地上进行地震勘探,炮点一般在风化层,检波点在风化层地表。在这些情况下,下列公式:图1 炮点位置检查监控图对于一个炮点和它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年9期2013-05-12

  • SGD-S 爆炸系统故障分析及解决
    窗口内显示相应的炮点桩号。但在施工中SGD-S 爆炸系统易出现各种故障,以下介绍这些故障及解决方法。1 SGD-S 爆炸系统的介绍11.1 SGD-SP 编码器SGD-SP 编码器内置的闪存可以存储2047 条信息,设备有USB 端口用于控制器的固件升级,其体积相对与其他编码器更小,便于放置。使用时长按“MODE”进入参数设置,“SET”改变参数值;设置工作模式,可以根据施工情况选择“Master”或“Slave”模式。设置工作参数使用“Radiodela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13年3期2013-04-08

  • 照明分析技术在复杂地区地震采集参数优化中的应用
    炮线,试验区两边炮点区各20排炮,共840炮;炮点按100m炮距滚动,接收排列固定不动。在开展野外试验之前,根据前期表层调查微测井结果及工区内已有钻井显示,根据以往地震资料建立了二维地质模型:在近地表建立了2套火成岩模型,深度分别为50m和300m,厚度均为50m,第1套火成岩长度为2500m,第2套火成岩长度为4000m。然后运用波动方程照明分析技术模拟野外激发效果,显示试验区主要目的层段的地震波场能量分布[2]。以100m的激发点距开始照明分析,从模拟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2年10期2012-11-15

  • 复杂地区炮点偏点优化设计方法讨论及应用
    维地震资料采集的炮点偏移设计,通常是通过手工进行偏点的偏移,仅适合低复杂度与偏点数量较小的情况,效率低下而且准确度低[1,2]。近年来随着油气勘探进一步深入,极复杂地区(如城区、海陆过渡带等)成为勘探的热点,手工炮点的偏移设计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如某些工业区与城区内的线束,其偏点(偏移的炮点)数量一般占理论炮点的30%~50%,采用人工方法进行偏移设计相当困难。第一,影响设计与施工效率,增加野外施工的成本,不能保证偏点炮的有效性;第二,不能保证有效炮数量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4期2012-07-06

  • 井口偏移监控系统研制开发与应用
    取到井口坐标后与炮点文件相对应的炮点坐标进行比对、计算井炮偏差值,并将偏差值和其他信息存入数据库中,为监控人员提供数据支持。如图1所示。2 井口偏移监控系统软件的主要功能井口偏移监控系统软件主要分为工区管理、炮点文件上传与下载、地图控制、实时井口偏移监控、统计查询等几个部分。井口偏移质量监控系统软件[3]的主界面如图2所示。图1 井口偏移监控系统示意图图2 井口偏移监控系统2.1 工区管理工区管理包括工区的建立、修改、删除、打开和工区炮点坐标参数设置等功能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11年1期2011-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