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氨酸

  • 饲料添加剂L-缬氨酸质量安全状况分析及重金属检测方法改进
    饲料添加剂L-缬氨酸的鉴别、含量、干燥失重、灼烧残渣、比旋光度、pH、总砷、重金属进行了检测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所检测项目均符合国家标准,饲料添加剂L-缬氨酸的质量安全状况良好。建议将国家标准GB 7300.104—2022《饲料添加剂 第1部分:氨基酸、氨基酸盐及其类似物  L-缬氨酸》中检测重金属的标准比色溶液制备过程中铅标准工作溶液体积由1.5 mL降为1.0 mL,或将铅标准工作溶液浓度由15 μg/mL降为10 μg/mL,以使检测方法更科学合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3年6期2024-01-15

  • 饲料添加剂L-缬氨酸质量安全状况分析及重金属检测方法改进
    0016)L-缬氨酸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化学名称为L-2-氨基-3-甲基丁酸,属于支链氨基酸[1]。目前,L-缬氨酸的生产方式有蛋白质水解提取法、化学合成法、微生物发酵法等,其中微生物发酵法具有原料成本低、反应温和、发酵产率高、不需拆分、易于规模化生产等优点,是生产L-缬氨酸的主要方法[2],被广大生产企业采用。L-缬氨酸的生物发酵法主要是采用谷氨酸棒杆菌等菌株[3],培养基为葡萄糖、尿素、无机盐等,经发酵、提取、干燥的工艺而生产。L-缬氨酸为必需氨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3年6期2024-01-12

  • 限氧发酵生产缬氨酸工程菌株及发酵过程优化
    300457)缬氨酸属于支链氨基酸,具有促进哺乳动物乳腺细胞的发育、改善动物的免疫状态及加快肌肉组织修复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饲料等行业[1-4]。目前工业上主要通过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缬氨酸,随着缬氨酸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持续优化生产菌株的发酵性能、开发更为经济高效的发酵工艺以提高缬氨酸的生产效率也日益引起研究者的关注。近年来,通过诱变筛选和系统代谢工程的方法已经获得了几种高产缬氨酸的谷氨酸棒杆菌和大肠杆菌菌株,这些菌株的主要构建策略包括解除反馈调控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年1期2023-02-03

  • 缬氨酸在猪营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重的关键因素。缬氨酸是猪的必需氨基酸之一,能有效提升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并在提高泌乳母猪的泌乳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免疫细胞和免疫球蛋白活性是评价动物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研究发现,缬氨酸对动物T 细胞转化为成熟T 细胞的过程有促进作用,且缬氨酸能提高仔猪肠道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从而提高仔猪免疫功能。泌乳母猪乳腺发育水平是影响母猪泌乳能力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缬氨酸可以通过激活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来促进猪乳腺上皮细胞的增

    中国畜牧杂志 2022年10期2022-10-12

  • 低蛋白日粮中添加L-缬氨酸可提高仔猪生产性能
    质水平。本文从缬氨酸的代谢和需要量方面论述了在低蛋白日粮中添加L-缬氨酸可提高仔猪生产性能,并提出断奶后日粮中的缬氨酸与赖氨酸的比例应至少为0.68。关键词:低蛋白日粮;L-缬氨酸;生产性能;仔猪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22)04-0027-04当前,生产1 kg猪肉的全球变暖潜能值仅低于生产1 kg牛肉的。氮排泄仍然是现代养猪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猪日粮粗蛋白水平每降低1%,氮排泄可减少近2.8%。除了能量,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2年4期2022-05-30

  • 缬氨酸在泌乳母猪饲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具有重要作用。缬氨酸作为三大支链氨基酸之一,可以促进动物蛋白质合成、生长代谢、机体组织修复,并提供能量,缬氨酸在泌乳母猪生产中具有广泛研究。母猪营养是影响繁殖效率的关键因素,泌乳母猪对能量与蛋白质需求量较大。缬氨酸是继苏氨酸和赖氨酸之后泌乳母猪的第三种限制性氨基酸。泌乳母猪饲粮中添加缬氨酸能增加母猪乳腺组织中DNA、RNA、总蛋白含量和腺泡腔面积,这可能与其促进乳腺发育有关;补充缬氨酸后泌乳母猪血浆催乳素浓度升高,可能促进泌乳。缬氨酸在母猪乳腺中氧化率最高

    中国畜牧杂志 2022年5期2022-05-16

  • 脑室注射和饲料缺乏组氨酸或缬氨酸对翘嘴鳜摄食的调控作用
    鱼类中组氨酸和缬氨酸通过下丘脑信号整合调节食物摄入的研究较少[5]。组氨酸是合成组胺的前体,在鱼类中含量丰富,是水产动物饲料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必需氨基酸[5]。缬氨酸属于支链氨基酸,是参与蛋白合成与代谢的重要成分之一。氨基酸代谢受损会改变摄食行为并调节下丘脑中的食欲神经肽表达[6]。此外,鱼类摄食的调控是通过中枢摄食系统和外周饱食系统协同作用实现的。脑室注射氨基酸后会直接引起鱼类中枢系统对脑室氨基酸水平的感知从而传递摄食控制信号[7-8],而鱼类摄食剥夺或缺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2期2022-03-31

  • 水产动物缬氨酸营养研究进展
    要作用[1]。缬氨酸与亮氨酸和异亮氨酸同为支链氨基酸,是鱼类10种必需氨基酸之一,主要在全身肌肉组织中进行氧化代谢,小部分与其他氨基酸相同在肝脏代谢[2]。缬氨酸为生糖氨基酸,经缬氨酸转氨酶脱掉氨基后形成α-酮异戊酸,经缬氨酸脱氢酶复合物催化氧化脱羧生成脂酰辅酶A,脂酰辅酶A通过β氧化作用经β羧酰基辅酶A的中间过程,最终成为琥珀酰辅酶A参与三羧酸循环[3]。缬氨酸对不同种类水产动物均具有营养调控作用。缬氨酸是人工及野生大西洋鲑(Salmosalar)胚胎和

    动物营养学报 2022年1期2022-02-20

  • 缬氨酸影响小鼠C2C12细胞脂肪沉积的研究
    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Valine),均为哺乳动物必需氨基酸。BCAAs可通过自身分解代谢,促进脂肪细胞分化及脂肪合成[10]。饮食剥夺BCAAs对降低小鼠腹部脂肪量具有重要影响[11]。当饮食中缺乏支链氨基酸,尤其是缬氨酸时,小鼠腹部脂肪沉积急剧减少[12];补充缬氨酸后小鼠血液中循环脂肪酸水平显著上升[13]。在猪乳腺上皮细胞中,缬氨酸可通过上调AKT/mTOR/SREBP-1c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增加与脂肪酸合成和细胞内TGs含量相关蛋白表达[14]。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1年8期2021-10-15

  • D-缬氨酸抑制巨噬细胞M1极化的体外研究
    实验明确了D-缬氨酸对RAW264.7巨噬细胞M1极化的作用。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材料和主要试剂D-缬氨酸购自Sigma-Aldrich公司(上海,中国)。LPS、IFN-γ、Elisa试剂盒和iNOS检测试剂盒购自碧云天公司(北京,中国)。CCK-8试剂盒和引物购自生工生物(上海,中国)。荧光显微镜购自奥林巴斯(日本)。RAW264.7细胞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细胞资源中心(北京,中国)。1.2 细胞培养和分组液氮中取出冻存细胞,迅速放入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1年8期2021-08-24

  • 大规格花鲈对饲料中缬氨酸的需求量研究
    266237)缬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支链氨基酸,不但参与体内蛋白质的组成,而且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代谢[1]。作为鱼类的10 种必需氨基酸之一,之前的研究表明,饲料中缬氨酸不足,会显著影响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2]、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3]、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Yih, 1955)[4]、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 Valenc

    饲料工业 2021年8期2021-05-17

  • L-缬氨酸衍生物凝胶吸附废水中氟的研究
    1000)L-缬氨酸,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和低细胞毒性,苝四甲酸二酰胺是一个共轭体系,具有较好的光电学性能和较强的稳定性,同时也使其具有较强的π-π堆积能力[1]。用L-缬氨酸衍生物制备成凝胶既能够利用氨基酸功能团良好的吸附性,又通过苝四甲酸二酰胺大π体系提高了其疏水性,便于吸附剂的分离、回收[2]。因此,利用L-缬氨酸衍生物具有两亲性以及较好生物兼容性的优点,其凝胶可被应用于吸附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3]。本研究利用实验室合成的L-缬氨酸衍生物制备凝胶,通

    江西化工 2020年6期2021-01-05

  • 一种新型离子液体对L-缬氨酸发酵的影响
    0457)L-缬氨酸与L-亮氨酸、L-异亮氨酸合称为支链氨基酸,是人体和动物体必需氨基酸,是蛋白质合成原料,同时还具有特殊的生理和生物学功能,也可以用作生物体能源[1]。目前,L-缬氨酸主要应用于医药、饲料、洗涤剂和除草剂等领域[2-4],由于应用领域范围广,其需求量日益增长。L-缬氨酸获取的途径主要有蛋白质水解提取法、酶催化法、微生物发酵法以及化学合成法[5]。由于微生物发酵法有原料便宜、反应条件温和及环境友好等优点,已成为L-缬氨酸大规模生产的主要方法

    发酵科技通讯 2020年4期2020-12-01

  • 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及其生产菌的研究进展
    -亮氨酸、L-缬氨酸,是哺乳动物体内不可合成的必需氨基酸[1],对其生理功能和代谢具有重要作用。BCAAs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中,是抗生素和除草剂的前体,在饲料添加剂中也有广泛应用[2]。与其他氨基酸一样,BCAAs也是由诱变或代谢工程改造的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glutamicum)或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发酵而成[3-4]。化学法生产BCAAs,需要经过化学衍生、色谱分离和酶处理对映体等步骤,除考虑合成工艺条

    发酵科技通讯 2020年3期2020-10-12

  • 利用谷氨酸棒杆菌CRISPRi系统构建L-缬氨酸高产菌株
    的氨基酸。L-缬氨酸生产菌株的选育经历了传统诱变到微生物发酵生产的演变[14-16]。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L-缬氨酸的合成及代谢途径得到全面深入的研究,谷氨酸棒杆菌中丙酮酸是L-缬氨酸需要的唯一前体物质,同时也是进入TCA循环维持细胞正常代谢的重要中间代谢物[17],经分子生物学修饰来保证更多的丙酮酸流向L-缬氨酸合成途径是细胞大量积累L-缬氨酸的有效方式[18-20]。同时L-缬氨酸积累过程中需大量的NADPH来提供还原力[21],而磷酸戊糖途径(pen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年17期2020-09-23

  • N-(三氘代甲氧羰基)-L-缬氨酸的合成*
    氧羰基)-L-缬氨酸(1)的制备。先前开发的合成方法[4](见图2)利用三光气和氘代甲醇,制备氘代氯甲酸甲酯,再与L-缬氨酸(2)反应,生成目标产物(1),总收率14%(以氘代甲醇计)。该路线对环境污染较大,存在明显的缺陷:①三光气虽然比光气安全,但难免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光气,特别在炎热的夏天为甚;②大量使用了吡啶(Py);③参考氯甲酸甲酯的毒性,氘代氯甲酸甲酯亦是剧毒品。上述三者均对环境污染较大,安全隐患大,不利于劳动保护。N,N’-羰基二咪唑(C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0年2期2020-05-23

  • L-缬氨酸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作用
    展〔6,7〕。缬氨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之一,根据其构象可以分为L-缬氨酸和D-缬氨酸,在人体中存在的均为L-缬氨酸。前期研究显示L-缬氨酸参与众多的生理反应,影响炎症和肿瘤的发生与转归〔8,9〕。然而L-缬氨酸对巨噬细胞M1极化的作用还不清楚,本研究利用转录组测序的方法分析L-缬氨酸对巨噬细胞的作用。1 材料和方法1.1主要试剂和仪器 L-缬氨酸溶液0.384 mg L-缬氨酸(Sigma,美国)溶于10 ml磷酸盐缓冲液(PBS)中,制备成320 mmo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24期2019-12-20

  • 生物素对L-缬氨酸发酵的影响
    0457)L-缬氨酸是人体所必需的8 种氨基酸之一,属于分支链氨基酸,是合成各类抗体、激素以及酶等的原料,在人体内有特殊的生理功能,是维持人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1]。目前,L-缬氨酸在自然环境中主要以蛋白质组成成分的形式存在,但是游离的L-缬氨酸在自然界中并不多见,因此,获取L-缬氨酸的途径主要有化学合成法、提取法以及微生物发酵法[2]。随着对L-缬氨酸研究的深入,具有原料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及可大规模生产等优点的微生物发酵法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生产L-缬氨

    食品科学 2019年22期2019-12-04

  • 基于近红外光谱结合代谢流分析的L-缬氨酸发酵过程监控
    0457)L-缬氨酸作为必需氨基酸之一,在医药、食品添加等方面用途十分广泛。从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等到多肽类药物缬氨酸霉素的合成和复合氨基酸的配制,L-缬氨酸的需求越来越大,工业应用对L-缬氨酸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实时监控L-缬氨酸发酵过程,保证发酵的顺利进行就显得尤为重要。L-缬氨酸发酵过程中,pH、温度、溶氧和搅拌转速等因素都会对细胞代谢产生影响[1-4],而菌体细胞的代谢变化也会影响发酵产物转化率和利用率。对于细胞内部微观代谢流变化的计算方法主

    中国食品学报 2019年11期2019-12-03

  • 烟草缬氨酸对主流烟气成分的贡献
    13-14]。缬氨酸在烤烟烟叶中的质量分数可高达769 μg/g[15],是烤烟烟叶中质量分数较大的氨基酸。同时,缬氨酸也被国外烟草行业用作烟草添加剂[16]。本研究中以烤烟型卷烟为基质,通过在烟丝中添加13C5-15N-缬氨酸,采用GC/MS 法进行烟气分析,明确主流烟气中与缬氨酸相关的化学成分并确定量效关系,旨在明确缬氨酸对卷烟品质影响的物质基础。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试剂和仪器烤烟烟丝(产地:遵义;等级:C3F;年份:2016),该烟丝缬氨酸

    烟草科技 2019年9期2019-10-15

  • 双功能方酰胺荧光探针手性识别研究
    氨酸、脯氨酸、缬氨酸、酒石酸、扁桃酸和联二萘酚的荧光手性识别效果。通过组合筛选发现,探针分子4对缬氨酸有较好的识别效果。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探针分子4与缬氨酸的摩尔比为1∶2时,加入L缬氨酸后, 荧光光谱峰大幅蓝移,且荧光强度大幅减弱; 加入D缬氨酸后, 荧光光谱没有变化,荧光强度比值(ID/IL)达到1.35。据此提出了探针分子4的叔胺基团和方酰胺基团分别通过静电作用和氢键作用各结合一分子L缬氨酸的双手性中心识别机理。关键词:手性识别; 荧光探针; 方

    分析化学 2019年8期2019-09-19

  • Pgk和ilvN基因对谷氨酸棒杆菌产L-丝氨酸的影响
    -丙氨酸与L-缬氨酸较出发菌株有明显提高。敲除L-丝氨酸到L-丙氨酸的转氨酶(alaT和avtA编码),使副产物丙氨酸的含量由9.8 g/L下降至1.52 g/L;敲除了ilvN基因C末端的249 bp,弱化了L-缬氨酸合成途径的乙酰羟酸合酶(ilvB和ilvN编码),使乙酰羟酸合酶酶活下降,得到重组菌ΔSSAAI,L-缬氨酸含量由6.54 g/L下降到2.63 g/L,ΔSSAAI L-丝氨酸产量达到26.23 g/L[8];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常压室温

    生物加工过程 2019年4期2019-08-08

  • 小分子前体物对巴弗洛霉素A1生物合成的影响
    程中添加前体物缬氨酸、异丁醇等均能有效提高主组分安丝菌素P-3含量[13-14];红霉素发酵过程中添加甘氨酸、植物油等也可以促进红霉素产量,使主组分红霉素A比例提高,降低红霉素C含量[14,16];那他霉素生产过程中添加0.6%的丙酸钠,可以使发酵效价提高1.8倍[17]。由此可见,在发酵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前体物质,通过发酵代谢调控,就有可能缩短其生物合成周期,提高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发酵产量。根据巴弗洛霉素的化学结构特点和生物合成途径[18-19],本文选取

    生物技术通报 2019年6期2019-07-26

  • 缬氨酸生产菌株的定向改造及发酵优化
    300457)缬氨酸是支链氨基酸的一种,可以缓解肝功能衰竭,保护肝脏,也可以促进肌肉蛋白的合成,加快创伤的愈合[1-3]。当人体缺乏缬氨酸时,会导致机体多个系统功能的紊乱,因此它常被用作营养补充剂,在提供营养支撑的同时促进机体损伤的修复。目前,缬氨酸主要通过发酵法生产,谷氨酸棒杆菌则是最常用的生产菌株。目前针对生产菌株的改造主要集中于2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诱变育种结合适应性驯化的方法筛选目的遗传标记[4-6],例如,ZHANG等通过多轮次随机突变获得了缬氨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年5期2019-03-28

  • 含哒嗪酮结构的L-缬氨酸取代去甲斑蝥素衍生物的制备与应用
    谢等作用.L-缬氨酸属于支链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之一,广泛用于食品、医药、饲料、化妆品等领域[4-5].缬氨酸衍生物对于卵菌纲疫霉属病菌等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并已得到广泛应用.因此,无论是从药理学还是从合成角度考虑,这类杂环化合物都有很高的合成价值.吡唑衍生物[6-8]作为一类有用的中间体,以及其自身所显示出来的多种药物活性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研究不同杂环[9-11]在同一分子中聚集而对药理活性所产生的影响,我们通过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了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3期2019-01-19

  • L-缬氨酸的柱前衍生HPLC分析方法研究
    【摘 要】L-缬氨酸(L-val)为支链氨基酸中的一种,是合成蛋白质的素材,也可以作为生物体的能源和前体,目前主要用于氨基酸输液和氨基酸口服液。L-缬氨酸在国外用途很广,用它作原料合成N-乙酰缬氨酸具有抗癌功能,本文对其柱前衍生HPLC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关键词】L-缬氨酸;柱前衍生HPLC;分析方法中图分类号: Q78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36-0090-002DOI:10.19694/j.cnki.issn20

    科技视界 2019年36期2019-01-10

  • 牙鲆饲料中异亮氨酸与缬氨酸的交互作用对消化酶和部分免疫酶的影响
    ]。异亮氨酸与缬氨酸是水产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日粮中获得的氨基酸即必需氨基酸(EAA),均属于支链氨基酸(BCAA),具有调节蛋白质代谢,增强免疫力等重要生理功能[2]。目前对牙鲆关于支链氨基酸的研究多集中在对某一特定氨基酸需求量的研究[3],关于氨基酸间交互作用对牙鲆消化酶和免疫酶的研究仅见近两年报道[4]。本文就饲料中添加异亮氨酸和缬氨酸产生的交互作用对牙鲆消化酶和免疫相关酶活力的影响进行研究,为研制牙鲆营养平衡的人工配合饲料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

    饲料工业 2018年20期2019-01-03

  • 代谢工程改造谷氨酸棒状杆菌合成及分泌途径生产L-缬氨酸
    14122L-缬氨酸(L-valine) 是一种重要的支链氨基酸,是人体8种必需氨基酸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饲料等领域[1]。目前工业上主要通过微生物发酵法生产 L-缬氨酸,生产菌株主要包括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以及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谷氨酸棒状杆菌由于产率高、生物安全等特性而被广泛应用[2-4]。传统诱变育种是L-缬氨

    生物工程学报 2018年10期2018-10-25

  • 泌乳母猪支链氨基酸营养研究进展
    酸(Ile)与缬氨酸(Val),因其 R 基上均是不同支链构型的特殊性而统称为支链氨基酸,其特定结构决定了其在动物机体中有着与其他氨基酸不同的代谢特点和特殊生理作用。支链氨基酸均属于猪的必需氨基酸,探索支链氨基酸对猪机体产生作用的营养机理和应用效果越来越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1 支链氨基酸的生物学作用1.1 参与蛋白质的代谢 支链氨基酸在机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调节氨基酸与蛋白质的代谢。Goldberg(1981)认为,支链氨基酸中亮氨酸对氨基酸与蛋白质

    中国饲料 2018年13期2018-01-24

  • 黄色短杆菌ilvBN和ilvC基因定点突变对L-缬氨酸发酵的影响
    定点突变对L-缬氨酸发酵的影响宫卫波,王海雷,程国平,赵津津(廊坊梅花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河北 廊坊 065001)以黄色短杆菌MH-1000为出发菌株,使用PCR技术克隆ilvBN与ilvC基因,对ilvBN进行定点突变,获得解除L-缬氨酸对乙酰羟酸合酶反馈抑制突变型基因ilvBN′.对基因ilvC进行点突变,获得乙酰羟酸变位酶突变基因ilvC′.通过重叠延伸PCR方法,将基因片段ilvBN′和ilvC′拼接为ilvBN′C′,进而连接至穿梭载体pXM

    发酵科技通讯 2017年4期2017-12-23

  • 日粮中添加缬氨酸和亮氨酸对断奶仔猪的影响
    日粮中添加缬氨酸和亮氨酸对断奶仔猪的影响缬氨酸(Val)被认为是猪玉米-豆粕日粮中的第五个限制性氨基酸。商品饲料会添加过量的亮氨酸(Leu)以弥补由于缬氨酸被氧化所引起的缬氨酸缺乏。该试验的目的是确定日粮中亮氨酸和缬氨酸浓度的增加对仔猪的影响。试验对象为44日龄的杂交(大白×长白)公猪(n=75),平均初始体重为13.5 kg,将其中的3头在试验开始前进行屠宰,以确定它们的平均初始化学组成。首先将含缬氨酸的饲料用非蛋白稀释剂连续稀释,将缬氨酸的浓度分别稀释

    猪业科学 2017年2期2017-03-30

  • 缬氨酸在哺乳母猪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410003)缬氨酸在哺乳母猪生产中的研究进展胡金杰曹霞吴志锋(湖南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湖南长沙410003)近些年,随着遗传选育工作的不断推进,母猪的生产性能得到极大的提升:产仔数增多、泌乳量加大,但是哺乳母猪仍然面临着乳汁营养组成及泌乳量无法满足仔猪生长需求的矛盾。随着“氨基酸平衡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功能性氨基酸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意识到缬氨酸对促进母猪乳腺的发育、改善泌乳性能和提高仔猪断奶体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哺乳母猪的采食量、膘情

    湖南饲料 2016年6期2016-12-12

  • 全局调控因子Lrp的表达强化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L-缬氨酸
    菌发酵生产L-缬氨酸陈诚1,2,李颜颜2,尹良鸿2, 胡瑾瑜2,王小元*1,2,3(1.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南大学,江苏 无锡 214122;2.江南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江苏 无锡214122;3.江南大学 食品安全与营养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无锡214122)作者研究发现全局调控因子Lrp的表达能促进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L-缬氨酸,但对菌体生长有一定影响。RT-PCR分析发现:Lrp的表达能提高L-缬氨酸合成相关基因ilvA、ilvBN、il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6年9期2016-11-10

  • L-缬氨酸对精氨酸酶Ⅰ抑制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012)L-缬氨酸对精氨酸酶Ⅰ抑制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黄义玲, 高雪峰(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长春 130012)摘要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与酶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L-缬氨酸(L-Val)对野生型和突变型精氨酸酶Ⅰ的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精氨酸酶Ⅰ的活性口袋附近有一个较大的空穴C2, 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 突变Ile156Arg缩小了空穴C2的容积, 而实验结果表明, L-Val对突变型精氨酸酶Ⅰ抑制剂的半抑制浓度(IC50)由3.06 mm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6年5期2016-08-11

  • 饲料缬氨酸水平对军曹鱼鱼体脂肪含量、血浆生化指标和肝脏脂肪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
    6003)饲料缬氨酸水平对军曹鱼鱼体脂肪含量、血浆生化指标和肝脏脂肪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王 震 徐 玮 麦康森 路 凯 刘迎隆 艾庆辉(中国海洋大学教育部海水养殖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海水养殖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003)实验旨在研究饲料缬氨酸水平对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初始体质量为(40.9±0.8) g]鱼体脂肪含量、血浆生化指标和肝脏脂肪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梯度添加晶体缬氨酸, 配制出缬氨酸含量分别为1.26

    水生生物学报 2016年4期2016-08-10

  • 黄色短杆菌ilvN基因定点突变和ilvBN、ilvC串联表达对L-缬氨酸产量的影响
    串联表达对L-缬氨酸产量的影响曾邦定1,黄钦耿1,梁玲2,郭小雷2,王明兹1,施巧琴1,吴松刚1(1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业微生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117;2福建省麦丹生物集团有限公司福州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8)摘要:由ilvBN、ilvC基因编码的乙酰羟酸合成酶(AHAS)和乙酰羟酸异构还原酶(AHAIR)是L-缬氨酸合成途径的两个关键酶。本实验以黄色短杆菌Brevibacterium flavum MD515为出发

    化工学报 2016年7期2016-08-06

  • L-缬氨酸代谢工程研究进展
    022)L-缬氨酸代谢工程研究进展苏跃稳,张昕,王健 (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2)摘要:L-缬氨酸属于支链氨基酸,是人体八种必需氨基酸之一,广泛用于食品、医药、饲料、化妆品等领域。由于其含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市场需求较大,使得L-缬氨酸的生产备受关注。代谢工程有着理性思维的设计,在氨基酸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阐述了L-缬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及其代谢调控,综述了L-缬氨酸合成的代谢工程研究现状,并对利用代谢工程原理进行L-缬氨

    发酵科技通讯 2016年2期2016-06-02

  • 缬氨酸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511400)缬氨酸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徐银龙,邹新华,邢孔萍(播恩集团技术中心,广东 广州 511400)缬氨酸(Val)是支链氨基酸,是猪必需氨基酸之一,其在物质代谢调控和信息传递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缬氨酸应用范围广,在饲料添加剂、调味剂和保健品等产品中均有应用。该文重点阐述缬氨酸在猪生产中的营养价值及使用思路,给出不同阶段猪饲料中的适宜添加范围。缬氨酸;营养价值;饲料;猪随着营养理念的更新和养殖模式的不断实践,依据理想蛋白质模型配制猪饲料能为企业和养

    猪业科学 2016年12期2016-04-24

  • 提高L-缬氨酸发酵生产水平的几种方法
    08)提高L-缬氨酸发酵生产水平的几种方法O 黄 平(福建省麦丹生物集团有限公司福州研究中心 福建 350008)目前,国内L-缬氨酸工业化生产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产酸率低、杂酸比例高、易染菌等,这与日本等国的生产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本文归纳了国内缬氨酸产业化过程采取的一些方法,对于L-缬氨酸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L-缬氨酸;发酵生产fvL-缬氨酸是人体必需的一种支链氨基酸,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它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及饲料等行业,例如,缬氨

    当代化工研究 2016年4期2016-04-18

  • 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缬氨酸需要量
    纳滨对虾幼虾的缬氨酸需要量周歧存1王用黎2黄文文1霍雅文1王猛强1 (1.宁波大学海洋学院鱼类营养研究室,宁波315211;2.四川通威饲料股份有限公司科研中心,成都610041)摘 要:通过8周的饲养试验评估饲料中缬氨酸含量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生长性能、常规营养组成、氨基酸代谢酶活性的影响,以确定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缬氨酸需要量。以鱼粉、豆粕作为主要蛋白质源配制6种等氮等能(粗蛋白质含量约为40.0%,粗脂肪含量约为7

    动物营养学报 2015年2期2016-01-19

  • 猪和鸡缬氨酸需要量的最新研究进展
    和氨基酸模型。缬氨酸通常被列为是泌乳母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生长猪的第五种限制性氨基酸,是肉鸡的第四种限制性氨基酸,可以促进母猪泌乳性能,提高仔猪和家禽的生长性能。缬氨酸作为畜禽的必需氨基酸,除用于合成蛋白质外,可以在特殊生理时期氧化供能,调动骨骼肌的蛋白质周转,改善泌乳性能,调节神经和内分泌,增强免疫机能。近年来,缬氨酸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研究正在逐步深入,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研究结果的总结,综述了缬氨酸的营养作用和在猪和鸡日粮中的最佳添加量,为其能在生产中得

    饲料工业 2016年22期2016-01-10

  • 饲粮标准回肠可消化缬氨酸水平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浆氨基酸和尿素氮含量的影响
    标准回肠可消化缬氨酸水平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浆氨基酸和尿素氮含量的影响易孟霞1易学武2贺 喜1陈达图1胡官波1张石蕊1∗ (1.湖南农业大学饲料安全与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动物营养研究所),长沙410128;2.湖南新发展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衡阳421001)摘 要:通过2个试验探讨饲粮中标准回肠可消化缬氨酸(SID Val)水平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浆氨基酸和尿素氮含量的影响。试验1、试验2分别选用360头初始体重为(53.75± 2.63)kg、(8

    动物营养学报 2015年8期2016-01-08

  • 铂掺杂L-缬氨酸聚合膜对普萘洛尔的识别研究
    5)铂掺杂L-缬氨酸聚合膜对普萘洛尔的识别研究陈 翠,李 洋,傅英姿*(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庆400715)该文将氯铂酸与L-缬氨酸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循环伏安法在玻碳电极表面电沉积形成铂掺杂L-缬氨酸聚合膜,“一步”构建一个简单的手性传感平台,以普萘洛尔自身为氧化还原探针,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该手性传感平台与普萘洛尔对映异构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该传感平台与普萘洛尔产生相互作用,并与R-普萘洛尔作用更强,能成功用于普萘洛尔的电化学识别。手性

    化学传感器 2015年3期2015-02-02

  • 缬氨酸修饰电极伏安法测定曲酸*
    ,我们曾经用聚缬氨酸修饰电极成功测定去甲肾上腺素[20]。本实验用聚缬氨酸修饰电极测定曲酸,研究了曲酸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用于食品中曲酸含量的测定。本修饰电极制备简单,选择性好,响应快,稳定性好,有较高的灵敏度,有较好的应用前景。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和试剂CHI660C电化学工作站,上海辰华仪器公司;PHS-3B型酸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KQ-100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波仪器厂;电化学实验用三电极系统,聚缬氨酸修饰电极为工作电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年1期2014-12-16

  • 仔猪缬氨酸需要量的研究进展
    。但对于模型中缬氨酸需要量的研究却不多,仅有的一些研究也大多集中在缬氨酸对繁殖母猪营养机理的研究上,鲜有针对仔猪或生长猪模型中缬氨酸需要量的研究。缬氨酸是猪必需氨基酸的一种,属于支链氨基酸[1],在猪饲粮中通常为第五限制性氨基酸,位于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之后,当饲粮蛋白质水平降低3个百分点以上时,缬氨酸的添加可以明显改善猪的生产性能[2]。因此,深入了解缬氨酸的结构、生理功能及需要量对于仔猪的营养研究和畜牧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1 缬氨酸的结构及生

    动物营养学报 2014年3期2014-09-20

  • DL-正缬氨酸合成工艺的研究和改进
    00)DL-正缬氨酸合成工艺的研究和改进钏永明,李宏利,蒋 琳,季四平,袁明龙(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生物高分子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500)报道了一种改进的合成DL-正缬氨酸的方法,以正戊酸为起始原料,通过酰氯化、羰基α-溴化,酰氯水解后先制得α-溴代的正戊酸,再通过氨解反应制得DL-正缬氨酸.经4步反应得到DL-正缬氨酸,总收率为67%.与现有方法相比较,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活性高,操作简便,试剂廉价易得,产物收率高.DL-正缬氨酸;正戊酸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6期2014-06-07

  • 标准回肠可消化缬氨酸水平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血浆氨基酸和尿素氮含量的影响
    了大量的研究,缬氨酸需要量的研究则相对很少。新近研究表明,在饲粮蛋白质水平进一步降低的条件下,缬氨酸是猪常规饲粮中的第5限制性氨基酸,因此,开展猪缬氨酸需要量的研究,对于猪氨基酸需要量模型的建立和完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目前,缬氨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母猪营养的研究上,生长猪缬氨酸的营养研究鲜有报道。此外,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已于2012年7月发布了《猪的营养需要》第11次修订版[NRC(2012)][3]。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猪的品种、饲养条件存在较大

    动物营养学报 2014年8期2014-03-14

  • 氨三乙酸、缬氨酸、亮氨酸的三元过渡金属配合物:合成和生物学应用
    Mostafa M H Khalil Eglal R Souaya Eman H Ismail*,,2 Eman Rabie(1Chemistry Department,Faculty of Science,Ain Shams University,11566,Abbassia,Cairo,Egypt.(埃及)(2Chemistry Department,Faculty of Science,Taibah University,Al-Madina Al-M

    无机化学学报 2013年9期2013-09-15

  • 缬氨酸转氨酶拆分DL-缬氨酸的催化条件*
    4-5]。D-缬氨酸作为重要的中间体可用于合成高效杀虫剂氟胺氰菊酯[6-7]。转氨酶在合成某些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领域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目前,关于转氨酶的研究报道较多的是该酶的酶学性质、催化机制及抑制动力学研究[8-10]。大肠杆菌缬氨酸转氨酶可以催化L-缬氨酸与丙酮酸反应生成α-酮异戊酸和L-丙氨酸。理论上,利用该酶可以把缬氨酸外消旋混合物中的L-缬氨酸转化为α-酮异戊酸,从而实现外消旋缬氨酸的拆分。目前,关于缬氨酸转氨酶在氨基酸手性拆分领域的应用报道甚少。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3年2期2013-05-05

  • 有机氮源对谷氨酸棒杆菌发酵L-缬氨酸的影响*
    棒杆菌发酵L-缬氨酸的影响*徐庆阳,孙家凯,吴晓娇,王晶,谢希贤,陈宁(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发酵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457)以L-缬氨酸生产菌谷氨酸棒杆菌XV0505为供试菌株,研究有机氮源对L-缬氨酸发酵的影响,确定了玉米浆代替豆饼水解液作为有机氮源的发酵工艺,降低了发酵成本;考察不同玉米浆浓度对谷氨酸棒杆菌XV0505发酵生产L-缬氨酸过程中生物量、耗糖速率、L-缬氨酸产量、副产物积累及氨消耗等方面影响,确定了玉米浆的适宜添加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年5期2012-09-12

  • 谷氨酸棒杆菌生产缬氨酸的代谢工程研究进展
    氨酸棒杆菌生产缬氨酸的代谢工程研究进展王小元(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江苏 无锡 214122)L-缬氨酸是人体必需的三种支链氨基酸之一,在生命代谢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及饲料等行业。目前,L-缬氨酸主要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而谷氨酸棒杆菌是最常用的生产菌种。作者分析了谷氨酸棒杆菌中L-缬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和代谢调控,综述了对其进行代谢工程改造来提高L-缬氨酸产量的最新研究进展。谷氨酸棒杆菌;L-缬氨酸生产;代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2年3期2012-01-11

  • L-缬氨酸的发酵工艺条件研究
    7100)L-缬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在医药上,L-缬氨酸主要用于配制复合氨基酸制剂,特别是应用于配制高支链氨基酸输液及口服液.国内外大批量生产L-缬氨酸均采用微生物发酵法[1].作者采用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CICC20887,在摇瓶条件下研究发酵工艺条件对L-缬氨酸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该菌工业化发酵生产L-缬氨酸奠定基础.1 材料与方法1.1 菌种谷氨酸棒杆菌CICC20887,购自中国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期2012-01-02

  • HPLC-ELSD法测定缬氨酸样品中杂质氨基酸的含量
    ELSD法测定缬氨酸样品中杂质氨基酸的含量任洪发(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肇庆526070)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测定缬氨酸样品中杂质氨基酸含量的方法。 采用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4.6×250mm,5μm),以0.1%三氟乙酸乙腈溶液-0.1%三氟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线性梯度洗脱, 流速为0.8mL·min-1, 在漂移管温度60℃, 氮气流量1.5L·min-1的条件下,在25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11年6期2011-12-18

  • 氮源及其补加策略对L-缬氨酸发酵的影响*
    补加策略对L-缬氨酸发酵的影响*冯宁,白亚磊,徐庆阳,谢希贤,陈宁(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天津,300457)通过分析黄色短杆菌XV0505发酵生产L-缬氨酸的过程,得知在菌体生长期和快速产酸期氮源对L-缬氨酸发酵的影响不同。以黄色短杆菌XV0505为供试菌株,研究了不同氮源种类及不同氮源浓度对L-缬氨酸发酵过程的影响,选定了以豆饼水解液和硫酸铵为氮源,并确定了合适的初始氮源浓度。在初始氮源浓度相同的情况下,考察了间歇流加补氮策略、恒氮源浓度补氮策略和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1年4期2011-11-28

  • 自组装DL-缬氨酸铜电极的电化学研究
    )自组装DL-缬氨酸铜电极的电化学研究文泽东(四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彭州 611900)利用自组装的方法制得了 DL-缬氨酸修饰铜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交流阻抗谱(AC)探讨了在铜电极上DL-缬氨酸自组装膜在不同组装时间的致密程度。结果表明,DL-缬氨酸在铜表面的空间构象发生变化。并由实验可知,组装时间为8 h时,膜的致密性最好。自组装膜;DL-缬氨酸;铜电极氨基酸是生物体的最基本物质,又因为其分子中含有氨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而具有许多独特的性

    当代化工 2011年1期2011-09-30

  • 13~32kg猪标准回肠可消化缬氨酸与赖氨酸比率的评估
    标准回肠可消化缬氨酸与赖氨酸比率(SID Val∶Lys)。试验1,选择17日龄断奶的仔猪162头(每个处理8个猪圈),配制成的缬氨酸缺乏基础日粮含L-赖氨酸盐酸0.60%、标准回肠可消化(SID)赖氨酸1.21%、SID缬氨酸0.68%(0.56 SID Val∶Lys)。试验结果表明,饲喂基础日粮仔猪的生产性能低于饲喂仅含L-赖氨酸盐酸0.06%对照日粮的仔猪,但是基础日粮添加L-缬氨酸0.146%(68%SID Val∶Lys),仔猪的生产性能就能得

    饲料博览 2011年9期2011-04-13

  • L-缬氨酸高产菌诱变育种的研究
    4122)L-缬氨酸高产菌诱变育种的研究张伟国1,2, 钱和3(1.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 214122;2.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江苏无锡 214122;3.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 214122)以黄色短杆菌(Brevibacterium flavum)L-缬氨酸产生菌XQ-2为出发菌株,经硫酸二乙酯(DES)和亚硝基胍(N TG)逐级诱变处理,氨基酸结构类似物α-氨基丁酸(α-AB)、2-噻唑丙氨酸(2-TA)和α-氨基-β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1年3期2011-01-09

  • 有关母猪缬氨酸的研究进展
    0046)1 缬氨酸的主要生理功能1.1 缬氨酸对母猪及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在母猪日粮中添加缬氨酸可以提高母猪及仔猪的生产性能。Richert等报道,提高高产母猪日粮缬氨酸水平有延长发情天数5~6.3d的倾向(P1.2 缬氨酸对母猪乳汁的影响 乳汁产量和乳汁成分含量是反映母猪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并可进一步影响到仔猪的生长。Richert等对高产泌乳母猪的研究表明,在饲粮Ile含量为0.5%时,将Val含量从0.72%增至1.42%可使乳中干物质、乳脂含量显

    四川畜牧兽医 2010年2期2010-08-30

  • 一株黄色短杆菌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及其L-缬氨酸积累
    的构建及其L-缬氨酸积累徐大庆1,2,谭延振1,缪 铭1,王小元1,*(1.江南大学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无锡 214122;2. 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1)从谷氨酸棒杆菌模式菌株C. glutamicum ATCC13032中克隆出L-缬氨酸合成途径上的限速酶——乙酰羟酸合酶编码基因ilvBN。对ilvBN进行定点突变,获得其抗反馈抑制突变型ilvBNr。以大肠杆菌-黄色短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DXW-10为基础,构

    食品科学 2010年23期2010-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