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体

  • 基于地震数值模拟的溶洞型储层地震特征分析
    关系是碳酸盐岩缝洞体储层定量描述和油气预测的关键[5-11]。针对碳酸盐岩缝洞储层“串珠”状反射特征,前人利用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技术做了大量研究。在碳酸盐岩缝洞储层数值模拟方面取得了较多成果。唐文榜[12]将溶洞表示为半流体介质、含流体松散体介质以及含流体致密体介质,对溶洞充填物的地震响应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姚姚[13]分析和总结了“串珠状”反射的地震波场特征,认为溶洞横向尺度对反射振幅的影响比纵向尺度的影响大,并指出应以绕射波的观念对溶洞的反射振幅进行研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6期2024-01-12

  • 乾陵地震台洞体应变NS分量趋势变化分析
    地震局)0 引言洞体应变观测是我国地壳形变观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该手段,既可以观测到形变固体潮,也可以通过提取非潮汐信号和识别暂态事件,捕捉地震孕育过程中地壳形变的微动态信息(张燕等,2022),长期观测资料的研究结果可反映地表区域应力的变化。近年来,诸多学者就降雨、洞室温度、环境干扰等因素对洞体应变观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如:孙玉军等(2008)就深部洞室温度年度微小变化与地倾斜和地应变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杨红樱等(2019)、吕琳等(2020)对不同降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3期2023-10-19

  • 陕西汉中地区定点形变台站观测数据质量评价
    两套SS−YⅡ型洞体应变伸缩仪近5年的连续率、完整率、年零漂、长周期拟合相对噪声水平和资料质量评定内精度(M2波潮汐因子均方差mγ和M2波潮汐因子相对中误差σα/α)等技术指标进行计算,总体评价观测资料质量,以期为无人值守地震台站监测效能评估和地震预测预报提供参考。1 台站及测项概况1.1 南郑813厂形变台基本情况及地震地质构造背景汉中形变台(南郑813厂)地倾斜(应变)观测采用全数字化观测仪器,为无人值守台站。该台位于汉中市南郑县813厂军用山洞内,海

    河南科技 2022年21期2022-11-23

  • 复杂地质条件下超深层碳酸盐岩断控缝洞体成像及预测技术
    相碳酸盐岩断控缝洞体,储层普遍埋深超过7000m,属于超深层油气藏[1-2]。该断控缝洞型储集体沿断裂带发育,断裂带内部地层破碎、非均质性极强,断裂带既是油气疏导通道,又是有利的油气储集空间[3-6]。勘探开发经验表明,高产井主要分布于主干断裂带或与主干断裂带连通性好的次级断裂带上[7-8]。本文以顺北地区超深层断控缝洞体的高精度地震成像及储层预测为目标,对顺北地区地震勘探面临的问题与技术瓶颈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建立了针对性的技术方案和对策,提升了复杂

    石油物探 2022年5期2022-10-09

  •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一井多控”高效开发关键技术
    成了以空间单个缝洞体为主要目标,单井动用单洞、逐步外扩的开发动用方式,支撑了“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塔河油田的快速上产,“十二五”期间最高年产油量在700×104t以上[2]。但在多轮次筛选动用、滚动建产过程中,规模较大的缝洞体已基本动用,剩余未动用缝洞体的规模明显变小,未动用储量的品质不断下降,新投产井产油量逐年降低;通过缝洞刻画与油藏描述技术的进步,近年来新井单井日产油量基本稳定在18 t左右[3]。随着油井产能降低,单井动用单洞的方式存在控制储量少

    石油钻探技术 2022年4期2022-08-25

  • 依兰地震台新老洞体应变仪比较研究
    山洞,重新安装了洞体应变仪,并行观测两年,本文全面梳理和总结新老两套仪器从观测环境、观测资料内在质量、同震效应、降水、气压及主要干扰源等方面的异同点,并分析观测资料质量出现差异的可能原因。1 依兰地震台区域地震地质概况依兰地震台北部是小兴安岭余脉,西南部为张广才岭余脉,松花江与牡丹江在依兰县西北角汇合,倭肯河在县城东北角与松花江交会。伊舒断裂带与勃利神树断裂也在依兰县交会,地质结构复杂,是黑龙江省中小地震多发地区。2 台站观测环境对比依兰台形变观测老山洞位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2年22期2022-08-06

  • 利用梯度结构张量刻画碳酸盐岩缝洞体边界
    盐岩储层,其中缝洞体是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目标之一,通常是由相互连通的洞穴、次生溶蚀孔洞和裂缝组成的油气储集体。由于溶蚀作用的非均一性,碳酸盐岩缝洞体的发育规模、空间形态以及油气富集程度差异非常大,再加上复杂的地表条件、埋深极大等因素,给油气勘探和开发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准确地刻画碳酸盐岩缝洞体边界是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量化雕刻的重要工作之一。近年来,许多地震属性刻画方法在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均取得不错的效果,包括相干、曲率、蚂蚁体、振幅变化率等,而目前较理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2年4期2022-08-02

  • 昭通地震台洞体应变M2波月潮汐因子精度浅析
    24)0 引 言洞体应变仪是精密测量地壳岩体两点间水平距离相对变化的仪器,适用于观测地壳应变和固体潮水平分量的连续变化,可为地震孕育过程中水平应变变化规律和地球弹性研究提供重要数据[1]。昭通地震台(以下简称“昭通台”)形变观测始于20世纪70年代,观测资料具有连续、稳定、可靠的特点,为区域地壳应力变化和地震预报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观测数据。以往研究洞体应变观测资料质量或者洞体应变观测干扰因素,多从仪器整体运行情况综合分析得出结论[2-3],或者具体某类干扰因

    高原地震 2022年1期2022-06-08

  • 混凝土预制板拼装技术在大型气动声学风洞建设中的应用
    风洞工程中风洞的洞体结构主要为钢结构洞体和混凝土洞体。设计气动声学风洞时,出于满足声学指标和提高隔声量方面的考虑,如果按普通的风洞设计方式采用钢结构设计洞体,还必须为钢制洞体额外增加隔声措施以保证隔声量,降低其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建设大型低速气动声学风洞时基本都采用混凝土洞体。混凝土结构洞体按照混凝土结构施工方式可分为现场浇筑混凝土结构和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1]。目前建成的混凝土结构风洞大多是采用现浇混凝土制成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

    机械工程师 2022年5期2022-05-14

  • 山西黎城至霍州段高速公路寓仁隧道工程地质特性及稳定性评价
    、右分离式设计,洞体净空为1 025 cm×500 cm(宽×高),两洞中轴线最大间距约28 m,最小间距约为15 m,洞体轴线进出口段均为弧线形,洞身段为直线型,总体轴向呈东—西向,轴向260°(图1、图2)。左线洞体全长2 080 m,霍州端洞口底板设计高程1 145.57 m,洞体最大埋深184.5 m;右线洞体全长2 049 m,霍州端洞口底板设计高程1 149.76 m,洞体最大埋深182.99 m。图1 隧道沁源端洞口处地形地貌图2 隧道霍州端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22年2期2022-05-05

  • 散射成像在小尺度缝洞体识别中的应用 ——以川中古隆起灯影组为例
    有非均质性强、缝洞体尺度小的特点。储层原生基质孔隙欠发育,次生溶蚀缝洞发育是气井高产的主要因素[1]。受埋藏深、短时期风化岩溶作用影响,灯影组主要发育小尺度岩溶缝洞单元,地震剖面响应特征不明显,是灯影组气藏缝洞单元地震刻画的主要困难。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对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的研究中积累了大量利用地震资料预测碳酸盐岩岩溶缝洞体的经验[2-6]。大多以应用常规叠后地震资料的方法为主,对大尺度缝洞体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对于小尺度缝洞,则受到限制。当地下存在溶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2年1期2022-02-18

  • 基于产品识别系统的风洞涂装设计研究
    构相似的两个风洞洞体都使用了绿色,使人们很难快速从外观形象区分其所属型号,减弱了风洞的识别性。(二)缺乏统一性在进行介绍宣传时,风洞会展示试验部段内部或者洞体外部结构。低速风洞通常尺寸较大,有些还会结合建筑布局和材料进行设计,高速风洞和超高速风洞洞体通常在一个厂房内,视觉范围更大。如表1所示,低速风洞内部展示较多,通常为白色或者灰色,有些会标注风洞型号和所属机构名称;在高速风洞范围内,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洞体为绿色,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以白色为

    设计 2021年22期2021-12-19

  • 前驱波还是气压波? ——与“汶川MS8.0地震前山西前兆低频前驱波特征分析”作者商榷*
    小时),也会导致洞体应变和井水位等出现类似于文献[15]所指出的“前驱波”变化[14,18-20]。但由于侯马台、静乐和朔州井当时没有辅助的地面气象观测要素,所以我们只能对太原和代县台进行重点剖析。从图2可以明显看出,在“前驱波”出现的时段(蓝色虚线方框),气压也同步波动,且二者形态颇为相似。综合以上两点特征,我们有理由推测“前驱波”很可能是源自短时气压波动。图2 洞体应变NS分量与短时气压波动的对比曲线 (分钟值)。(a) 太原台;(b) 代县台Fig.

    地震科学进展 2021年11期2021-12-10

  • 2017年6月20日肃南地震台洞体应变NS分量转折变化分析
    用。SS-Y 型洞体应变仪(简称SS-Y 仪)是一种测量地壳岩体两点间水平距离相对连续变化的精密仪器,可为地震孕育过程研究提供重要数据,同时可清晰记录到固体潮变化。引起固体潮畸变的典型干扰因素有气象因素、环境荷载变化以及人为干扰(薄万举等,2007)等。气象因素包括气温、气压、降雨量等,环境荷载变化因素有水库的冲沙与蓄水、土石开挖等,人为干扰主要有人员进出观测山洞、仪器标定和维修等。数据跟踪分析在地震危险性判定及地震预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跟踪分析肃南地震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年3期2021-10-13

  • 基于S变换的太原地震监测站洞体应变大风干扰时频特征分析
    为,降水总量引起洞体应变和水管倾斜仪的变化增大,排除降水干扰后的变形增大,多与构造活动有关[3]。彭钰翔等认为,近场环境的某些细微变化能够引起形变观测数据振幅、频率、组分、稳定性的变化,导致前后数据不一致,影响观测数据的稳定性[4]。李智蓉等定量分析降雨对昭通地震台测项的影响,认为形变变化与降雨相关性较高[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气象等变化对观测数据的影响较为普遍。因此,在资料分析中需首先对干扰进行识别。2020年6月24日16:30至18:00,太

    山西地震 2021年3期2021-09-28

  • 荷载对形变观测影响的定量计算
    -11开始,漳州洞体应变东西分量数据曲线畸变,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下降最大幅度为5.6×10-6m,最小幅度为1.25×10-6m,如图1所示。图1 漳州台/洞体应变观测东西分量在异常分析过程中,发现洞体上方偏南60 m寺庙施工,修筑水泥路,砌长度200~300 m,高度约20 m(五层楼)的挡土墙,修筑铜殿。路基挤压方向EW向,对洞体EW严重影响。因此,须对这一干扰因素进行定量分析。4 ANSYS实现基于ANSYS有限元方法,建立尽可能反映漳州洞体周边真

    科技与创新 2021年17期2021-09-14

  • 青海玛多M7.4地震前洞体应变异常分析
    中铁断裂[4]。洞体应变观测是监测地壳运动、变形的重要手段之一,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是弹性应变能在局部区域逐步积累和应力、应变逐步演变的结果[5]。2013年岷县—漳县M6.6地震前,附近洞体应变台站就观测到一些异常变化[6-7]。本文试图基于震中周边的洞体应变台的观测记录,了解震前区域地壳的形变特征,并借以探讨与这次地震的关系。图1 采用台站、地震震中及附近断裂带分布图Fig.1 Distribution of used stations,main shoc

    地震工程学报 2021年4期2021-08-06

  •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层结构表征方法 ——以塔里木盆地塔河S67单元奥陶系油藏为例
    造作用,古岩溶缝洞体成因类型多样,尺度差异大,分布规律复杂,缝洞体形态、结构及物性的表征异常困难。随着此类油藏的开发,对缝洞系统刻画和表征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开发地质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3-4]。目前,众多学者在储层成因与分布[5-11]、缝洞体识别与预测[12-17]、缝洞结构与发育模式[18-22]、分类建模与融合等方面[23-25],开展了诸多研究工作,在储层宏观分布规律与缝洞体形态的刻画方面,取得很多积极进展。随着塔河油田老区开发程度的不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1年3期2021-06-29

  • 分频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小尺度缝洞体成像中的应用
    空间形态多样、缝洞体尺度变化剧烈。围绕缝洞储集体精细成像和预测,前人的地震波场正演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缝洞储集体具有典型的“串珠”地震反射特征,缝洞大小与“串珠”振幅强弱具有相关性[4-6];在地震成像方面,前些年主要采用克希霍夫叠前时间偏移成像,近年来逐步开展了逆时偏移(RTM)成像研究,提高了缝洞体空间位置成像的精度[7-9];在缝洞储层预测和识别方面,主要利用地震振幅属性、振幅变化率属性、古地貌分析、不连续性检测、叠前方位各向异性裂缝检测、三维可视化、

    石油物探 2021年3期2021-06-01

  • 全方位偏移成像技术在塔河碳酸盐岩储层中的应用
    为了满足小尺度缝洞体对地震成像精度的要求,采集了宽方位地震数据,宽方位采集是研究缝洞型储层的有效采集方法[17-18]。与窄方位地震数据相比,宽方位地震数据成像的分辨率更高、空间的连续性更好,对各向异性条件下的裂缝识别能力更强,同时更有利于相干噪声和多次波的压制[19-21]。但是,常规的窄方位地震数据处理技术无法充分利用宽方位地震数据所包含的信息。近期发展起来的偏移距矢量片(offset vector tile,OVT)技术[22]是一项针对宽方位地震数

    石油物探 2021年3期2021-06-01

  • 基于储层特性的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开发方式
    难[4-7]。缝洞体分布的描述是一大难题,为此学者们不断提升缝洞体描述的准确程度。鲁新便等提出以缝洞体为基础的缝洞型油藏“5 步法”建模技术[8],GULBRANSRN 等提出了多尺度混合有限元方法模拟缝洞型油藏[9],在张宪国等理论基础上[10],刘航宇等基于分形特征定量评价了碳酸盐岩油藏的孔隙结构[11],为该类油藏的描述提供了多角度的理论基础。HIKARU 等研究了非均质碳酸盐岩的渗透率与孔隙度的关系,并建立了数学模型,得出仅有一部分孔隙有助于液体流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21年1期2021-01-26

  • 0.3 m低温连续式跨声速风洞结构设计
    动态的变化过程。洞体结构热变形将影响风洞气动轮廓和气动性能,影响洞体结构安全性和结构功能,因此必须对结构热变形进行有效控制,减少其对结构的影响。风洞结构的热变形会对风洞气动轮廓和气动性能等产生很多影响,如风洞轴线偏离理论轴线或产生夹角;风洞内部气流表面产生较大台阶;风洞气动型面产生偏差等。并且还会影响风洞结构安全和功能,如产生热应力,使结构内部应力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改变零部件间的配合特性,影响机构的运动性能;改变机构的动态特性,引起机构振动等。因此,如何

    实验流体力学 2020年5期2020-11-03

  • 抚顺地区洞体应变仪观测质量及干扰因素分析
    006)0 引言洞体应变仪观测是精密测量地壳两点之间相对水平变化的一种观测方法[1],洞体应变监测是形变观测的主要手段,目前SSY型洞体应变仪因其格值稳定、固体潮记录清晰,已然成为一种重要的地震前兆监测手段,为自动测量地壳形变的一种精密仪器[2],为地震前兆资料的积累和研究提供可靠的观测数据[3]。经过多年观测运行,抚顺地区SSY型洞体应变仪运行情况、观测精度及干扰因素等问题是分析预报人员非常关心的问题,因此,对抚顺地区洞体应变仪观测的质量及干扰因素分析是

    防灾减灾学报 2020年3期2020-09-25

  •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不同开发阶段井网构建
    、储集体类型、缝洞体空间形态及分布模式,以及其与生产井的配置关系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各因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指出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水驱后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可归结为局部高点、井控不足、流动通道屏蔽和弱水动力等4大类12亚类。鲁新便等[9]从油藏实际出发,按照不同岩溶地质背景,提出了“注采空间结构井网”的理论概念,即以缝洞体空间展布为基础,结合缝洞形态、尺度、连通结构等信息,在三维空间上构建注水井与采油井之间的匹配关系,最大程度地提高缝洞控制储量和水驱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20年4期2020-08-24

  • 洱源台观测环境条件变化对形变观测数据的影响*
    1月17日洱源台洞体应变NS向及硐室温度分钟值变化曲线。从图2a可以发现,洞体应变观测数据形态呈现分段特征,具体见表1,且这种数据分段特征在辅助观测的硐室温度数据中也同步出现,原因有待落实。表1 洱源台洞体应变观测数据形态的分段特征图2 洱源台洞体应变NS向(a)与硐室温度(b)数据变化形态Fig.2 Data of long-term cave strain observation in NS(a)and temperature of observati

    地震研究 2020年2期2020-07-23

  • 某异形洞体钢结构支撑结构静力承载性能研究
    )异形清水混凝土洞体结构在实际工程中已经越来越多,但不同洞体使用环境的不同,会带来不同的新问题,清水混凝土对施工条件的要求较高,且由于在不同实际情况下洞体成型工艺要求也有所不同,论文涉及洞体对使用环境要求高,使得洞体在施工成型过程中的变形要求较高,对洞体内部支撑模板体系变形等要求高,且需考虑到施工安拆等的因素,使得大型异形洞体在施工难度较大[1-3]。论文展开针对某异形洞体钢结构支撑体系静力承载性能研究,计算分析在优化前后方案对于变形及用钢量的控制。1 工

    四川建筑 2020年1期2020-07-21

  • 时代记忆里的816小镇
    座“世界最大人工洞体”,并在洞体对岸建起了为洞体工程提供机械设备的机械加工厂和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生活家园,又在国家局势趋于和平之际,响应国家号召停建几近竣工的工程,最终踏上停军转民、铸剑为犁的创业和转型之路。半个世纪的峥嵘岁月,半个世纪的风雨兼程,几代人的芳华已逝,但无畏艰难的拼搏精神和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永存。2002年,816工程对外解密,曾经保密的816工程终于向世界发出了独属于它的惊人之声。近年来,随着816工程(洞体部分)作为景区的再开发利用,外界

    公民导刊 2020年6期2020-07-04

  • 抚顺地震台洞体应变异常变化综合分析
    034)0 引言洞体应变仪所观测的是断层两点间水平变化量的精密测量仪器,由于地壳变化与地震的关系极为相关,且多数地震前如海城地震、灯塔地震,洞体应变都存在明显的趋势性异常变化,因此洞体应变观测为地震预报、分析地震孕育过程等相关领域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1-2]。抚顺地震台SSY 铟瓦棒伸缩仪自2007 年观测以来,该仪器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运行状态,年变周期明显,数据连续率高,并且在2013 年灯塔地震前,其EW 测项在2012 年出现明显的张性变化,该异常变

    防灾减灾学报 2019年4期2019-12-20

  • 塔河奥陶系隐蔽溶洞体地震精细识别
    反射指示的大型溶洞体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非“串珠”缝洞体作为开发目标成为趋势。研究表明,非“串珠”缝洞体发育区未动用储量规模较大,是下步奥陶系油藏建产的重要接替阵地[1-5]。目前非“串珠”缝洞体中,呈杂乱地震反射和“红波谷”反射的缝洞体已成为塔河油田的有利目标,且研究程度较高[6-7];小型溶洞体以往多被忽视,对该类储集体的识别和预测尚处于起步阶段。实际钻探结果表明,塔河奥陶系发育两类易被忽视的隐蔽性溶洞体:T74强轴屏蔽型溶洞体和强“串珠”屏蔽型溶洞体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年5期2019-09-28

  • 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水驱后剩余油分布主控因素与提高采收率途径
    、储集体类型、缝洞体空间形态及分布、储集体与生产井的配置关系等控制因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建立水驱后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模式,结合塔河油田开发实践,系统研究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1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地质结构特征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与碎屑岩油藏、裂缝-孔隙型或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相比,地质结构特征差异较大。地质结构特征的差异性决定了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差异。1.1 储集空间的多尺度特征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集空间类型多,不同类型储集空间的尺度差异很大(见图1)。尺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年4期2019-09-06

  • 塔里木盆地深层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体积开发实践与认识
    尤其是以不均匀缝洞体为原油主要储集和开发单元的缝洞型油藏,无论是在开发理念、开发技术和开发方式上,还是在储集层结构描述、渗流机理认识等方面均与传统的层状碎屑岩油藏、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完全不同[2]。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油藏,其储集层多由巨型、大型洞穴及大裂缝组成,溶洞体尺寸小的为数米、大的达数十米,多为“厅堂型”或“长廊型”溶洞,洞内被不同成因的固体充填,洞缝分布无序,开发难度极大。此类油藏开发在物探工程、钻井工程、储集层改造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年3期2019-07-15

  • 会昌台洞体形变观测资料干扰分析
    后,江西省会昌台洞体形变测项积累了近11年的观测数据,观测数据质量较好,年变动态清晰,本文将对形变资料的干扰因素进行分析,为前兆异常分析提供帮助。1 会昌台简介会昌地震台地处江西南部赣粤闽三省交界区,位于岚山山腰,洞体附近为丘陵地貌,上部主要覆盖第四系粘土及树林灌木,有基岩裸露,植被茂盛。台站具备较好的观测地质条件,台基岩性为花岗岩,台基坚硬,噪声低,窿道总长84 m,年温差<1.5℃。附近主要构造为河邵断裂带中段、瑞金—会昌—周田环状构造,该台位于与环状

    防灾减灾学报 2019年1期2019-04-01

  • 机场地基下隐伏溶洞稳定性判别及处理方法的探索
    的判别方法,根据洞体的各种边界条件结合影响洞体稳定性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大致的稳定性判别。或者根据洞体的各种边界条件结合当地相同条件下已有的成功、失败的工程实例进行比较,做出判别。该方法简便易行,但随意性较大,适用于一般简单或重要性等级较低的工程地基下隐伏溶洞的稳定性判别。(2)半定量判别方法一般半定量的判别方法有:荷载传递线分析法,结构力学分析法,溶洞顶板坍塌自行堵塞洞体法,成拱分析法等。荷载传递线分析法:从构筑物基础边缘按30~45°扩散角向下

    建材与装饰 2018年45期2018-12-07

  • 地质雷达在基坑勘查中的应用
    。选择地质雷达对洞体的展布进行调查。本文基于地质雷达对地洞展布情况调查,针对金属干扰进行滤波,取得良好效果。并对地质雷达参数选取、采集、数据处理解释等进行分析。由于地质情况复杂,干扰严重,加大了数据的处理解释的难度。2 实验准备2.1 地质概况调查区属于市区边缘,位于某政府建筑旁边,民宅零散分布,地下遗留有2层人工地洞。洞体宽0.8~1.2m不等,高度1.4m左右,没有固定走向和埋深,叉洞多,总体上纵横交错。2层洞大致深度分别为3m与6m,最深处可达8m,

    西部探矿工程 2018年10期2018-10-26

  • 三台阶七步法开挖大断面隧道控制要点
    Ⅳ,Ⅴ级围岩段的洞体开挖作业。1 概述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进行大断面隧道洞体掘进时,以弧形导坑进行开挖后留核心土,台阶分上、中、下三层共计形成七个开挖面,沿隧道进行各部位开挖并及时进行支护,要求做到纵向相互错开、平行开挖推进。在大断面隧道施工中,使用三台阶七步法进行洞体开挖具有以下技术优势:1)以机械开挖为主,可以多个作业面平行推进。在部分软岩地段进行施工时,为将围岩的扰动有效降低,还可用挖掘机进行下半部断面的直接开挖。2)进行转换施工方法或工序灵活,洞体

    山西建筑 2018年18期2018-07-30

  • 基于交会图决策树的缝洞体类型常规测井识别方法 ——以塔河油田奥陶系为例
    交会图决策树的缝洞体类型常规测井识别方法 ——以塔河油田奥陶系为例王晓畅,张 军,李 军,胡 松,孔强夫(中国石化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塔河油田奥陶系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受岩溶作用影响发育洞穴、孔洞和裂缝等多种储集空间,洞穴中充填不同物质。多种储集空间和充填物组合形成多种缝洞体类型,导致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复杂,识别类型难度大。依据露头、岩心和井壁成像测井等信息,确定了6种缝洞体类型,分别为未充填洞穴型、砂泥充填洞穴型、角砾充填洞穴型、方解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7年4期2017-09-15

  • 鱼骨刺柔性管在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应用的数值模拟研究
    性管未连通有效缝洞体时,单井产油量随着鱼骨刺柔性管装置数量增加而增加,但是平均单套装置的增油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连通缝洞体概率较低的井建议采用6~10套鱼骨刺柔性管装置进行完井作业;连通单个有效缝洞体时,产油量随缝洞体的体积增大而增加;连通多个缝洞体且缝洞体总体积相同时,累计产油量随着连通缝洞体的数量增加而增大;连通1个以上缝洞体即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水平井可以采用鱼骨刺柔性管完井。完井;鱼骨刺柔性管;碳酸盐

    石油钻探技术 2017年3期2017-07-24

  • 2016年7月19日新疆MS 4.5级地震乌什地震台形变异常1
    什台水管倾斜仪、洞体应变仪数据变化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地震前,洞体应变仪北南分量数据曲线正常,东西分量数据曲线加速拉张,05:14—20:32拉张幅度达到7.40×10-7,7月19日5时至20日16时乌什洞体应变仪东西分量快速拉张了9.20×10-7;7月19日5—19时,水管倾斜仪北南分量数据曲线正常,东西分量数据曲线反向西倾7.13ms,且05:59—06:06、07:36—07:46、18:42—18:56数据掉格,水管倾斜仪异常结束后1小时,

    震灾防御技术 2017年2期2017-07-19

  • 小型低速风洞洞体结构设计研究
    )小型低速风洞洞体结构设计研究高胜寒,李宏刚*,王国龙,张 堃,吴肇苏(东北林业大学 交通学院,哈尔滨 150040)为了对车身外部凸出物以及小比例油泥模型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进行评估,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流场可视化的低速开路式小型风洞,该风洞采用离心式风机为气流加速,风洞实验段设计风速为120 km/h。完成了迷你风洞洞体结构形式的选择,给出了各个段基本结构尺寸的计算方法,以及风机流量、电机功率的确定方法,确定了收缩段收缩曲线形态及具体尺寸,得到了完整的风洞洞

    森林工程 2016年6期2016-11-26

  •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碳酸盐岩断层破碎带地震预测
    阔的破碎带,是缝洞体储层发育的有利部位,断层破碎带的识别与预测对油气井位的优选具有重要意义。在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井-震响应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地震方法与技术的对比分析,利用相干加强(AFE)与裂缝地震相分析技术,结合地震均方根振幅、地震曲率、缝洞体雕刻等多技术手段,可以进行碳酸盐岩断层破碎带的预测与刻画。结果表明,哈拉哈塘地区碳酸盐岩断层破碎带沿断裂带条带状、扇状展布,一般具有200~2 500 m的较宽范围,与钻探结果吻合程度高。哈拉哈塘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6年5期2016-11-22

  • 鲁甸MS6.5地震前昆明地震台定点形变观测异常分析
    料异常较为显著,洞体应变NS分量异常突出,是定点形变投入观测以来的显著异常;形变观测资料异常特征与鲁甸地震发震断裂性质吻合较好;NS分量和EW向分量较好记录了此次鲁甸地震NNW—SSE向包谷垴—小河左旋走滑断裂和NEE—SWW向破裂断层的震前活动过程。鲁甸6.5级地震;定点形变;异常;包谷垴—小河断裂0 引言地震是地壳介质在构造应力长期作用下,某些特殊部位能量长期积累和突然释放的结果(张燕等,2009)。地震孕育经历了应变能线性积累、非线性积累和岩石破裂3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6年3期2016-10-20

  • 神秘核洞穴对老外开放
    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洞体,还拥有17个其他人工洞体,并建有130多条道路和隧道。该掩体总长度达12余英里(20余公里)。最大洞体曾被规划为核反应堆大厅,高近80米,宽25米。修建于1966年的这个工程隐藏在重庆涪陵区的大山深处。按照设计,该掩体可经受住数千吨炸药和8级地震的冲击。6万多名解放军官兵曾参与建造。该地下工程在冷战开始消融的1984年被废弃时已接近竣工。让前来参观的公众感到庆幸的是,在开始生产核裂变材料前它就被关停了。2002年该工程被解密并在201

    环球时报 2016-10-092016-10-09

  • 碳酸盐岩缝洞体横向最小可分辨距离定量分析
    49)碳酸盐岩缝洞体横向最小可分辨距离定量分析李凡异1,狄帮让2,魏建新2,徐建永1,武爱俊1,印斌浩1 (1.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100028;2.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定量分析缝洞体横向最小可分辨距离是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勘探开发过程中的一个实际问题。利用双聚焦理论推导出空间子波函数,分别依据瑞雷准则和雷克准则,在理论层面上分析了横向最小可分辨距离,认为点散射体横向最小可分辨距离可近似认为是空间子波主瓣宽度的1/2

    新疆石油地质 2016年3期2016-09-14

  • 泰安地震台洞体应变与钻孔体应变参数解算结果对比分析
    展起来的。国内对洞体应变资料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近30年的发展,洞体应变理论研究基础不断完善。目前,洞体应变伸缩仪在我国很多台站都有安装,分2测向和3测向2种,得到的资料不仅可用于各方向的线应变分析,还可经换算后用于主应变及剪切应变的分析。对地表附近水平面内的面应变变化进行监测的测项除了洞体应变,还有钻孔应变。两者具有很强的可比性。同时,区域内地下物质的应变积累与释放直接影响了地下物质密度的改变,可以通过重力观测进行验证(马栋等,2013)。本

    中国地震 2016年3期2016-09-03

  • 基于生产数据的碳酸盐岩油藏缝洞体识别
    的碳酸盐岩油藏缝洞体识别季志强(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油气勘探公司内蒙古勘探开发指挥部, 陕西 延安 716000)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体连通性单井识别对油藏开发有重要作用,通过调研相关资料,指出碳酸盐岩多缝洞体的三种样式:隔油连通式、隔水连通式、复合裂缝连通式,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和生产特征。提出了利用生产曲线对其进行识别的方法生产数据;连通;碳酸盐岩;识别方法碳酸盐岩储层洞缝体识别是碳酸盐岩储层研究的重要内容,而连通的洞缝体对储层流体流动意义重大。国内外学者主

    化工管理 2016年22期2016-03-13

  • 九江地震台洞体应变观测环境影响分析
    -Y型伸缩仪进行洞体应变观测是常见方法,洞体应变观测所获得的线应变固体潮观测资料可进行潮汐主应变、主方向和剪应变的计算(刘序俨等,1988;蒋骏等,1994),从而获知观测场地的平面应变状态,进而分析区域应力应变场的变化和地震前兆异常。由于SS-Y型伸缩仪具有较高的观测灵敏度,观测资料常记录到多种观测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大多被当成“干扰响应”进行剔除,恰反映了该仪器对场地应力应变场变化的记录能力。九江地震台(以下简称九江台)的洞体应变观测亦受到诸多观测环境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5年1期2015-12-19

  • 昆明地震台地震前形变异常分析
    和SS-Y型伸缩洞体应变仪,7月1日正式开始观测记录。两套形变仪器自安装运行以来,工作性能稳定,数据连续率达99.9%以上,能清晰记录倾斜及应变固体潮。2 资料异常统计选取2012—2014年昆明地震台形变记录,以云南省MS≥5.0及全球MS≥8.0地震为研究对象,对水管倾斜和洞体应变观测记录到的14个震例(表1)进行异常特征图像分析,总结出现地震异常的形态和进程;并对比两套形变仪的映震能力,分析记录地震异常的差异。为了很好地确认昆明地震台形变观测异常与地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5年6期2015-11-15

  • 地应力测试在五女峰公路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受地应力影响隧道洞体轴线走向以及洞体横断面形状选取,分析施工时洞体围岩发生岩爆灾害的可能性。五女峰隧道地应力分布应力状态工程应用1 前言集通高速公路五女峰隧道穿越吉林省东南部区域分水岭-老岭山脉,隧址区地层上部为凝灰质碎屑建造的侏罗系地层,下部为远古界集安群变质岩系。大地构造单元属于鸭绿江凹褶断束[1],区内分布9条次生断层。隧道全长7930m,普遍埋深超200m,最大埋深565m,高地应力对隧道设计和施工影响显著,因此对隧道区地应力测试十分必要。2 地应

    地球 2015年11期2015-02-22

  • 九江地震台观测环境因素引起的洞体应变异常机理探讨
    缩仪进行定点台站洞体应变固体潮观测,获得的线应变固体潮观测资料可进行潮汐主应变、主方向和剪应变的计算[6-7],从而获知台站观测场地的平面应变状态,分析区域应变场的变化和地震前兆异常。九江台洞体应变固体潮观测受到集中降雨、气温、气压、抽水等诸多环境因素影响,笔者等[8]曾利用较短资料对该台站的洞体应变异常进行了初步研究,曾新福等[9]分析了水文、气象因素对该台站形变资料的影响。本文在前文基础上,采用九江台2008~2013年洞体应变、水位、气象及抽水实验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5年3期2015-02-15

  • 塔河油田中深部缝洞体油藏控制因素分析
    区。1 中深部缝洞体概况截至2013年6月底,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总采油气井数为1142口,中深部缝洞体投产井共154口,占总井数的13.5%,中深部缝洞体揭开程度及控制程度低,建产率为57.1%,建产井平均单井累计产油3.47×104t,投产井平均单井累计产油量近2.00×104t。投产井岩性以灰岩为主,70%投产井为溶洞、孔洞型储层。溶洞钻遇率低,仅为35%,且溶洞高度小,建产率为64%,其中85%的建产井获得中—高产油量,平均单井累计产油6.0

    特种油气藏 2014年2期2014-05-15

  • 碳酸盐岩缝洞体体积定量计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探索——以塔河油田主体区为例
    。能否运用岩溶缝洞体在地震资料上呈现出的“串珠状”强反射异常来对缝洞体的体积进行定量预测计算,从而指导油藏地质储量的计算以及后续开发方案的制定,近几年我们对此进行了积极的研究探索。前期也有一些有关这方面的文献[1-5]发表,但大多只是针对定量计算方法应用的论述介绍,缺乏从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定量计算的理论依据,到计算结果的精度和影响因素等的系统分析和客观评价。无容置疑,碳酸盐岩缝洞体的定量预测计算是一个需要长期攻关的高难度研究课题。由于缝洞储层强烈的非均质性

    石油物探 2013年2期2013-12-01

  • 碳酸盐岩储层酸压停泵压降特征与缝洞规模关系
    状况及其与天然缝洞体系的沟通情况[7-11]。1979年,Nolte首次建立了PKN(裂缝)压降曲线分析模型,利用压裂停泵后的压降曲线来确定裂缝几何尺寸、滤失系数、闭合时间等参数,系统地提出了压降曲线分析方法[12]。目前,国内外对压降曲线分析方法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基于Nolte方法,其理论模型都是假设滤失系数为常数,因此,只有储层为均质介质时,其分析结果才较可靠,这一假设对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压降分析会造成很大误差。本文在总结经典G函数压降曲线分析方法的基

    断块油气田 2013年5期2013-09-20

  • 岩溶地区溶洞顶板稳定性分析
    系处于平衡状态,洞体稳定。溶洞充填物稳定性分析。大溶洞底部充填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最底层为洞穴底部早期就有的植物、小块石等,中间一层为新堆积下的流软塑状粘土,最上面一层则是坍塌后沉积的大的石头。第一、二层堆积物由于沉积早,比较薄,土壤相对较软,而新塌陷下来的大石块由于相互力的作用,互为支撑,互相冲击,一般不会发生沉降现象,下沉的话也是小幅度的,并出现在小石块分布较多的部位,这种沉降极不均匀。由于大溶洞发育程度较好,时间较长,形成了许多溶蚀通道,并通向地下河

    河南科技 2013年18期2013-08-12

  •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高效井预测地震技术
    集体通常被称为缝洞体,在致密灰岩地层中非均匀分布,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串珠状反射”,是目前碳酸盐岩勘探开发的主要钻探目标[2]。尽管钻探“串珠状反射”的井一般都能获得较高的初期产量,但只有不到 40%的井能够保持稳产。这些稳产井的总产量约占工区油气总产量的 50%以上,直接影响工区整体开发效益,被称为高效井[3-4]。为了提高高效井预测成功率,前人主要从解释方法入手进行各种探索[5],但一直未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这是因为在早期的地震资料上,高效井与低效井所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3年4期2013-01-15

  • 中国大陆倾斜固体潮汐测量结果及评价方法研究
    斜的观测仪器包括洞体数字水平摆、洞体模拟垂直摆、洞体水管和钻孔竖直摆,不同仪器的观测质量存在较大差别,我们对此也进行了分类和比较。结果表明它们的优良率和拟格率分别为:洞体数字水平摆62.2%和89.0%;洞体模拟水平摆52.7%和86.1%;洞体垂直摆66.0%和90.7%;洞体水管78.3%和98.0%;钻孔竖直摆11.9%和62.7%。统计结果表明:水管倾斜仪观测结果优于摆式仪器;数字垂直摆仪优于模拟水平摆仪;钻孔竖直摆仪器观测效果较差。以上结果科学定

    地震科学进展 2012年6期2012-04-02

  • 海潮对厦门台洞体应变观测的干扰特征*
    2)海潮对厦门台洞体应变观测的干扰特征*熊先保1)林春梅2)黄晓华1)杨婕1)黄朝辉2)林立峰1)徐智明1)(1)福建省地震局厦门地震台,厦门 361003 2)国家海洋局厦门海洋环境监测站,厦门 361002)通过对比厦门台与内陆台站的地形变资料,并排除多种对厦门台洞体应变资料可能的干扰因素后发现,叠加在该测项固体潮观测记录曲线上的许多“毛刺”等高频现象是由海潮浪涌运动引起的。和地倾斜仪器受海潮干扰的类型不同,厦门台洞体应变观测受到的海潮干扰属振动型。干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0年1期2010-11-14

  • 两万特种兵开挖八年涪陵“816地下核工程”解密
    “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得见天日。随着“816工程”的解密,这座地下核工厂才终于为人们所知。4月25日,被称为“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的重庆涪陵816军工洞体,首次以旅游景点的身份对外开放。这条消息的发布,让一项与世隔绝长达40多年的中国涉核绝密军事工程,迅速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40多年前,一支神秘的特种兵部队秘密进驻涪陵深山,开挖地下核工厂。40多年后,这座解密的核工厂,正在建设成为国防教育基地。“816工程”开放的消息发布后,现为洛阳周公研究会副会长的李发

    博客天下 2010年10期2010-09-15

  • φ 5m立式风洞结构设计
    关键技术问题是:洞体结构的稳定性、洞体结构材料的选择、第一扩散段悬置结构方案的确定、大型结构构件的安装、定位和联接、大型设备(特别动力电机)维护保养等。2.1 结构材料的选择该风洞采用钢、玻璃钢和砼的混合结构。回流道内的四个拐角导流片组件、第一扩散段壳体、风扇段内件(除外壳体外)、收缩段前后连接构件等为钢结构,收缩段、一扩减振环和阻尼器调节片、风扇叶片为玻璃钢结构,其余部件为砼结构。钢结构多数采用Q235A材质,蜂窝器采用不锈钢。玻璃钢结构具有密度小、易成

    实验流体力学 2010年2期201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