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支

  • 印度-欧亚大陆侧向碰撞带的地壳组成:始-渐新世岩浆岩继承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空间变化的启示*
    龙木措-双湖洋、印支与滇缅泰马地块之间的昌宁-孟连洋、东羌塘地块与松潘-甘孜褶皱带及中咱地块之间的金沙江洋、印支与扬子地块之间的哀牢山洋以及中咱地块与松潘-甘孜褶皱带之间的甘孜-理塘洋等一系列古特提斯洋及其分支依次于二叠纪-晚三叠世期间闭合,从而形成了龙木措-双湖-昌宁-孟连、金沙江-哀牢山和甘孜-理塘缝合带(莫宣学等, 1993; Dengetal., 2014; Yangetal., 2014a);西羌塘与拉萨地块之间的中特提斯洋(班公湖-怒江洋)于晚

    岩石学报 2022年11期2022-12-08

  • 粤北澜河铀矿床赋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地球化学特征
    复式岩体中,其中印支期花岗岩与铀矿化具有密切的空间和成因关系(Zhang et al.,2018)。粤北澜河铀矿床位于诸广山复式岩体东南部边缘,是我国典型的花岗岩型铀矿床,赋矿围岩为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本研究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对澜河铀矿床的赋矿围岩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采用LA-ICP-MS锆石U-Pb法进行精确定年和锆石微量分析,探讨赋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及其成岩构造背景。1 区域地质背景诸广山岩体为加里东、印支、燕山期岩浆组成的多期多阶段复式花岗岩体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4期2022-12-02

  • 渤海湾盆地渤中19-6区中-新生代构造转换特征及其对太古宇潜山大规模储层形成的控制作用
    潜山地层经历了前印支期—印支期、印支期—燕山期和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等多期构造转换作用,对潜山圈闭形成、潜山地层分布和大规模裂缝型储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各幕次的构造转换不仅直接促进了该区潜山裂缝型储层发育,也为潜山的风化壳储层和内幕溶蚀型储层的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10],已经发现了乌马营、蓬莱9-1、渤中19-6等一系列潜山油气田[11-12]。其中渤中19-6潜山是中国东部传统油型盆地中发现的最大的太古宇变质岩潜山凝析气藏,其地震、钻井、分析化验等资料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2年6期2022-11-28

  • 南宁市动物园圈养印支银叶猴种群发展概述※
    100101)印支银叶猴(Trachypithecus germaini)属猴科,疣猴亚科,也称印支乌叶猴、杰氏叶猴、杰氏银叶猴等。是乌叶猴属银叶猴组的一种,曾被认与银叶猴(Trachypithecus critatus)是同种动物,2008年Roos等[1]通过线粒体系统发育研究将银叶猴组明确分为5个独立种(T. critatus,T.auratus,T. germaini,T. margarita,T. mauritius),印支银叶猴(T. ger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2年10期2022-10-14

  • 江西印支期蔡江岩体中暗色微粒包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023华南强烈的印支造山运动形成了区内广布的印支期花岗岩(图1a)。前人已对这些花岗岩开展了较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从已有的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数据来看,印支早期(>231 Ma)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华南南部,以S型花岗岩为主,而印支晚期(<231 Ma)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华南中—北部,以I型和A型花岗岩为主(Qing et al., 2020a, b及其中参考文献)。有较多学者认为,印支早期花岗岩的形成与华南板块周围地块的碰撞拼合引起的华南陆内造山

    高校地质学报 2022年4期2022-09-07

  • 印支地块中生代构造演化的古地磁制约研究
    体(南/北羌塘、印支和滇缅泰地块)晚古生代至中生代古地理位置变迁的制约研究是认识东亚陆块群相互之间碰撞与拼合等构造演化历史的关键.然而,由于印支运动所造成的前中生代岩石的强烈变形(Ridd et al., 2011),以及前中生代岩石中可能存在的广泛重磁化作用(Yin and Courtillot, 1989; Yang and Besse, 1993; Richter and Fuller, 1996),印支地块晚古生代古地理位置及其与周边块体之间的大地

    地球物理学报 2022年9期2022-08-31

  • 华南印支期变形格局及多陆块围限模型
    芝, 钱 鑫华南印支期变形格局及多陆块围限模型王岳军, 王 洋, 张玉芝, 钱 鑫(中山大学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东省地球动力作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广东 珠海 519082)三叠纪(印支期)是华南陆块构造演化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 是奠定华南及东亚地区基本构造格局的关键时期, 因此阐明印支期变形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对揭示华南腹地造山作用的驱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综合了华南地区野外构造解析及热年代学等研究成果, 提出了华南陆块南部三叠纪两阶段演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22年3期2022-07-08

  • 贵东岩体燕山期与印支期花岗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及其指示意义
    庄、帽峰及笋洞等印支期花岗岩体中,与之毗邻,处于贵东岩体西部燕山期的寨头和长坪等岩体无铀矿床分布[3]。自20 世纪50 年代发现该矿田以来,许多学者对贵东岩体东部的印支期花岗岩与铀成矿关系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而西部燕山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或对比研究显得较为薄弱[4-9]。前人的研究表明[10],贵东岩体东、西部分布的主要花岗岩体为两个不同的期次,岩体形成机理较为相似,但铀矿化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受何种因素制约?这一问题的阐述,推进了花岗岩型铀矿

    世界核地质科学 2022年1期2022-06-16

  • 迎虎年,读童诗
    猎物被捉逃不了。印支虎,有偏爱,爱在热带亚热带。森林深處好舒服,日子过得真愉快。伪装栖息本领强,像躲猫猫暗处待。可惜虎儿快灭绝,刻不容缓护起来。孟加拉虎当地主,有了领地有食物。埋伏捕猎省力气,独来独往爱独处。发现来了流浪虎,二虎不容起冲突。打斗起来很凶猛,失败一方被驱逐。马来亚虎马来住,模样很像印支虎。新确认的虎亚种,当成国兽受保护。这种虎,有食谱:水鹿、野猪和家畜……现存虎中第三小,山地林栖爱独处。

    少儿科技 2022年2期2022-03-05

  • 摩天岭地块东部锂铍矿成矿条件及找矿前景探讨
    岩浆热穹隆发育。印支期花岗岩浆活动强烈,分布17个岩体,具有Be、Cs、Ba等异常,为锂铍矿的成矿母岩。岩体外接触带蚀变分带较为明显,在内接触带和外接触带的十字石带中产出花岗伟晶岩型锂铍矿和电气石石英脉型锂铍矿,成矿条件较好。区域印支期花岗岩成矿母岩广布,白钨矿重砂异常及Sn-Li-Be-Cs水系异常发育,已发现并圈定了锂铍矿体,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在四川开辟了锂铍矿新的找矿区域。锂铍矿;成矿条件;找矿前景;摩天岭地块2017~2018年,四川省冶金地质勘

    四川地质学报 2022年4期2022-02-03

  • 渤海辽西低凸起南倾没端前古近系断裂特征及对潜山地层控制作用*
    ],盆地基底历经印支期和燕山期的改造,后期叠加喜山期强烈的伸展和走滑作用,从而形成现今的盆地格局。从区域大地构造位置来看,华北克拉通处于古亚洲洋、特提斯洋和太平洋三大构造域的交互部位,渤海湾盆地处于华北板块东部边缘,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华北板块的交接处,是华北克拉通破坏的产物[17]。辽西低凸起位于渤海辽东湾坳陷西南部,整体呈NE向展布,其南部以SW向向凹陷内逐渐倾没。辽西低凸起南倾没端南、北分别被渤中凹陷和秦南凹陷围限,西接石臼坨凸起东部428构造带(图1a

    中国海上油气 2022年6期2022-02-02

  • 诸广中段印支期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微量元素特征
    邹明亮诸广中段印支期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微量元素特征李 杰, 黄宏业, 刘子杰, 张 涛, 王前林, 方适宜, 邹明亮*(核工业二三〇研究所, 湖南长沙 410007)诸广中段是华南重要的花岗岩型铀矿集区之一, 区内已发现的铀矿床(点)均集中分布于印支期花岗岩内外接触带附近。为了更好地限定花岗岩源区特征和成因, 探讨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本次研究选择鹿井地区花岗岩(文英、大场坪、官庄岩体)为研究对象, 开展LA-ICP-MS锆石U-P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21年6期2022-01-11

  • 华南地区花岗岩特征及其与铀成矿地质作用
    广[3],其次为印支期。花岗岩在时空分布上受造山带的制约,即同一造山旋回伴随相应的花岗岩类[4-5]。早期研究认为华南印支期花岗岩中无铀矿或与铀成矿关系不大,但近十几年研究成果发现华南印支期花岗岩体中也有铀矿床形成[6-8],与铀成矿作用关系密切[9]。因此引起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从时空分布、岩浆演化规律、地球化学特征、构造环境、成因类型以及与铀成矿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以华南地区各个时期的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在阅读前人大量文章的前提下,结合本人在下

    世界核地质科学 2021年4期2021-12-29

  • 湖南省汝城县高凹背钨钼矿控矿规律及其边深部找矿前景分析
    武系香楠组地层与印支期花岗岩接触带内带,受近东西向构造断裂控制,矿(化)体中含矿石英脉发育,当含矿石英脉达到一定密度时,则形成矿体。矿区矿床成因类型为高温岩浆热液充填—石英脉型(细脉带型)钨钼矿床,是湖南省首次发现大型的该类型矿床,该矿床的发现对周边寻找相同类型矿床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关键词:石英脉;钨钼矿1.前言矿区位于南岭有色、稀有金属成矿带的中段,湘东南—赣南—粤北加里东褶皱带南西部,九峰—崇余犹东西向钨锡成矿区与诸广山南北向铀有多金属成矿区的复合部

    西部资源 2021年3期2021-12-20

  • 利用井震结合刻画川东石炭系印支期古隆起特征及其意义
    质成熟度分析认为印支期古隆起有利于油气的富集和储存,川东、川东北高陡构造是有利的勘探目标区[2-5]。韩克猷[6]认为印支运动形成的开江古隆起为叠隆起,其对应了志留系烃源岩的生油高峰,有利于大、中型气田的形成;徐国盛[7]等认为川东地区主要产气构造带多数分布于开江古隆起的高地及周围斜坡上,现今成组气田的分布及成藏机理与古隆起的形成与发育存在密切的联系,具有继承性;沈平等[8]研究认为,虽然石炭系现今气藏气水界面各不相同,但是却具有东、西区各一个统一的压力分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1年2期2021-07-02

  • 基于高精度航磁数据的共和盆地干热岩勘查目标靶区圈定
    山组(T3e),印支期花岗岩侵入其中,构成共和盆地的基底。基底之上发育的沉积盖层主要有下—中侏罗统羊曲组(J1-2yq)、古近—新近系西宁组(EN1x)、中新统咸水河组(N1x)、上新统临夏组(N2l)和下—中更新统共和组等。据位于共和县县府驻地恰卜恰镇南东约5 km处的下—中更新统湖积台地上、地处共和盆地三级构造单元切吉凹陷东缘的GR1干热岩勘探孔(图2-a)实钻资料,恰卜恰一带沉积盖层缺失羊曲组和西宁组,咸水河组和临夏组直接不整合覆盖于恰卜恰干热岩体或

    天然气工业 2020年9期2020-10-15

  • 川西坳陷印支期古隆起成因初探
    这些古隆起形成于印支中幕运动后的“安县运动”或者晚印支期,并在之后存在从雏形阶段到持续发育,继而发展到定型的连续过程[24-25]。杨克明[26]认为在川西坳陷中段,由于受到印支早期运动的影响,形成了近东西向的孝泉—新场—丰谷巨型长垣。本文结合最新的钻探成果及地震解释资料,针对川西坳陷发育在印支期的古隆起开展研究,明确印支期古隆起发育时间和展布特征,并结合区域构造背景,探讨了川西坳陷印支期古隆起的成因。1 区域地质背景图1 川西坳陷区域位置图(据文献[27

    海相油气地质 2020年1期2020-04-23

  • 断裂构造对云县东部地区有色金属矿床形成及赋存影响探讨
    的活动性:经历了印支运动、燕山运动以及喜马拉雅运动,尤其是印支期和燕山期大规模的岩浆喷发和侵入,以及伴随着的强烈的构造变动。受深大断裂长期活动的影响,区内印支期和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与之伴随着形成了该区有色金属成矿带。2 区内主要断裂与变形特征(1)澜沧江断裂带。沿澜沧江分布,呈近南北向,断裂带两侧多发育次级压扭性断裂和张扭性断裂,组成“入”字型构造。断裂带糜棱岩、断层泥、片理化、擦痕、构造角砾岩及小褶皱特别发育,形成错动变质剧烈的脆弱带。图1 云县东部地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2期2020-04-20

  • 华南印支期花岗岩与铀矿床关系研究
    产生的花岗岩,而印支期花岗岩与铀矿床成矿过程中关系并不密切。但是,近几年随着地质学者对印支期花岗岩更加深入的研究,从印支期花岗岩的岩浆热液活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发现印支期花岗岩对铀成矿具有重要作用。2 区域地质概况华南地区位于我国最南部,北与华中地区,华东地区相接,南临我国最大的南海。华南地区从古至今都是铀矿床的研究热区,数以百计的铀矿床和铀矿点分布在区域中(如图1 所示),综合前人研究可知,华南地区分布着大量的赋矿花岗岩,与华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床形成

    甘肃科技 2020年23期2020-03-24

  • 桂东北富川鲁洞辉绿玢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组成
    ,而近年来对华南印支期成矿的研究逐渐增多[7-12]。华南在中生代经历了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这两期构造运动奠定了华南大陆的主体构造轮廓,并完成了由特提斯构造域(印支期)向太平洋构造域(燕山期)的构造体制转换[4, 12-16],然而关于华南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的时间尚存争议。桂东北地区位于南岭西段,发育了大量的中生代岩浆岩,以往对该地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花岗岩[17],相比之下,对于中-基性岩浆岩则少有报道。基性岩脉为区域性拉张伸展运动的产物,是研究深部地幔性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9年2期2019-08-27

  • 苗儿山印支期不同阶段花岗岩与钨多金属成矿关系
    地区分布有大量的印支期花岗岩,但与其有关的矿产少之又少,这可能与其形成于挤压环境有关[1],但近年来也逐步发现少量与印支期花岗岩有关的矿产,表明印支期花岗岩也具有一定的成矿能力,本文在对苗儿山印支期花岗岩进行研究,并结合前人成果,探讨印支期不同阶段岩浆活动与成矿关系。1 地质背景苗儿山岩体位于南岭成矿带西段,是一个由多期次多阶段花岗岩构成的复式岩体,出露面积约为1633km2,发育有加里东期~燕山期花岗岩,其中加里东期花岗岩形成主体,印支期花岗岩主要呈岩株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12期2019-08-14

  • 镜像
    印支绿鹊通体鲜艳,鸟啄艳红欲滴,主要栖息于山地的原始和次生林中,或栖息于海拔2000米左右的阔叶林内。图为初春的山林里,印支绿鹊正栖息在一枝盛开的木棉上,对盎然春意充满好奇。绿鹊探春拍摄者:黄杰斌拍摄地点:广西,龙州INFO:NIKON D5,600mm,F/5,1/1250s,IOS 4000定子网是霞浦当地的特色捕鱼工具,结构为口袋式,上方为大口袋,下方的小口袋用绳子扎紧,利用潮汐水流诱鱼,退潮时解开下方口袋便可取出鱼苗。图为起风时渔网随风飘扬,万千形

    广西城镇建设 2019年1期2019-04-02

  • 东天山印支期岩浆岩与成矿作用研究进展
    意义。1 东天山印支岩浆岩概况历年来前人对东天山地区的成矿年代进行了诸多研究,研究表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是该区域主要成矿时代,然而前任对中生代的研究甚少,但陈富文等(1999)和李华芹等(2006)提出:三叠纪有强烈的岩浆活动,并伴随有多种金属矿床的形成,而三叠纪钼矿床的成因与碱性钙碱性岩土侵入有密切关联,然造山带岩石圈中最薄弱部位位于古生代板块缝合带中,在造山后延伸环境下地壳深大断裂很容易被缝合带切穿为深部岩浆或流体上侵提供有力通道,容易富集成矿。成矿构造

    中国金属通报 2019年11期2019-01-03

  •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分布与构造体系的关系
    [4]研究认为:印支晚期—燕山中晚期形成原生气藏,晚白垩世储层整体致密“封存”油气藏,喜马拉雅运动大量裂缝活化“封存”的早期油气藏。杨克明等[1,5]将成藏模式系统归纳为:“早聚(J3之前的“古构造”富集成藏)、中封(J3—K2期储层致密化、封存气藏)、晚活化(K2之后喜马拉雅期裂缝活化)”。陈东霞等[6]研究成果再次确认:三叠纪末至中侏罗世末形成早期常规气藏,中侏罗世末至晚侏罗世末形成致密气藏,早白垩世至今形成、改造叠复连续型致密油气藏。川中—川北等地区

    天然气工业 2018年11期2018-12-03

  •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印支早期古隆起发育特征及控油气作用
    成时代更早,始于印支中幕运动后的“安县运动”或者晚印支运动时期,并存在一个从雏形到持续再到定型的过程[11-13]。杨克明[14]认为,受印支早期运动的影响,在川西坳陷中段,形成了孝泉—新场—丰谷近东西向的古隆起。另外,川西中部发育有新场古隆起,周边还发育有川西北的天井山古隆起、川西南的大邑古隆起,而已发现的油气田也主要位于这些古隆起区上。本文结合新近完成的品质较好的三维地震资料及钻探资料,对川西坳陷印支期古隆起发育特征进行研究,并讨论印支期古隆起发育的控

    石油实验地质 2018年5期2018-11-02

  • 湘赣边界鹿井地区印支早期花岗岩的发现及意义
    引 言华南内陆印支期花岗岩主要分布于桂东的云开大山和六万大山地区,在湘、赣、粤、浙西、闽西也有零散分布。近年的文献资料调研表明,越来越多印支期花岗岩的存在得到证实。华南内陆印支期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主要有两种认识,一是形成年龄介于244~230 Ma之间[1-2],二是介于228~211 Ma之间[3-4]。覃晓云等[5]2017年认为,武夷山及以西的华南内陆印支期岩浆岩形成年龄多小于240 Ma,报道过的华南内陆印支期花岗岩主要形成于三叠纪(印支期)的中晚

    现代地质 2018年5期2018-10-31

  • 下扬子黄桥地区构造样式分析
    震荡期(加里东—印支早期)震旦纪—早三叠世,黄桥地区构造活动以振荡运动为主,属于连续沉积的陆缘海和陆表海,极少火山活动。加里东期盆地整体抬升,海西期构造作用平稳,沉降连续,构造形态简单,构造格局以隆坳为特征,此时,黄桥地区构造尚未成型。2.2 挤压推覆期(印支—燕山中期)。三叠纪以来,受印支运动影响,扬子地块与华北地块陆—陆碰撞,产生一系列由北向南推覆挤压构造,并形成北高南低的构造格局;早中燕山期,受南方构造影响,黄桥地区发生大规模由南向北的推覆,产生一系

    石油实验地质 2018年4期2018-08-28

  • 青海省河西地区区域地质发展史浅析
    换;4-华力西-印支期主要构造-成矿期;5-喜山期成矿保存和破坏期。构造-成矿事件主体为:铁、钴、铋、金、铜、钼、镍等矿产。构造线主体为北西西向,构造变形强烈,同时伴随有岩浆侵位、区域变质及成矿作用等地质事件,且多期叠加与改造。自太古宙以来,区域地壳在多期次水平“开、合”运动与垂直震荡“升、降”运动反复交替转换过程中,历经吕梁、晋宁、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以及喜马拉雅多期次复合造山作用的叠加改造,尤以晚印支期造山奠定区内构造基础。潘桂堂等基于多岛弧盆系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3期2018-07-10

  • 泰国呵叻盆地H区块二叠系-三叠系构造特征研究
    H区块主要经历了印支Ⅰ期强烈拉张裂陷、印支Ⅱ期回返拉张以及喜山期热沉降三个发育期;区块内存在四个明显的不整合面,目的层主要包括三叠系与二叠系、中三叠统与下三叠统不整合。自下而上可划分为石炭系、二叠系以及中下三叠统三个构造层。构造单元分为南部斜坡、北部断裂两个构造带,区内断裂发育,主要为张性断裂,走向主要有北西向、北西西向和北东向三组;构造样式以基底卷入型为主,在剖面上存在“倒梳状”、“Y”字型、反“Y”字型以及“X”型等多种构造样式。泰国呵叻盆地;构造特征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7年5期2017-11-01

  • 湘西南苗儿山岩体北段印支期花岗岩成因:来自地球化学、U-Pb年代学证据
    发时期,同时认为印支期岩浆活动及其相关的成矿作用较弱[1]。这个已被广泛接受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地质界忽视了对印支期花岗岩的研究,造成了对其形成构造背景与成因认识的分歧[6-7],进而制约了华南大地构造演化研究的整体进展。因此,加强对华南印支期花岗岩形成构造背景与成因的研究十分必要。图1 研究区所在构造位置(据周金城等[10]修改)Fig.1 Geotectonic location of the study area[10]苗儿山岩体大地构造位置上处

    华南地质 2017年3期2017-03-19

  • 粤东北梅县叶华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历了加里东运动、印支运动及燕山运动,其中关于印支运动对华南的影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认识:郭福祥(1987)[3]根据地层接触关系认为华南地区印支运动褶皱变形轻微,任纪舜等(1984,1990)[4-5]指出华南地区印支运动十分强烈,不仅表现为地台盖层的褶皱作用,而且地台基底也不同程度地被卷入褶皱。孙涛(2006)[6]通过新编制华南花岗岩分布图及统计证实存在越来越多的印支期花岗岩。印支运动在南岭一带及整个华南地区表现得相当强烈和明显。造山运动伴随着强烈的岩汁

    华南地质 2017年3期2017-03-19

  • 湘西南印支期瓦屋塘岩体年代学、成因与构造环境
    3000)湘西南印支期瓦屋塘岩体年代学、成因与构造环境柏道远1, 吴能杰2, 钟响1, 贾朋远1, 熊雄1, 黄文义1 (1.湖南省地质调查院, 湖南 长沙 410016; 2.湖南省地勘局414队, 湖南 益阳 413000)瓦屋塘岩体位于湘西南, 主要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 少量黑云母花岗闪长岩。2个花岗岩样品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分别为216.4±2.4 Ma、215.3±3.2 Ma, 属晚三叠世。岩石具有富硅(SiO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6年5期2016-12-12

  • 南岭东段黄峰寨岩体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段;黄峰寨岩体;印支期;SHRIMP 锆石 U-Pb年龄;Hf同位素南岭地区印支期花岗岩与铀矿、钨锡矿、稀有金属矿等存在密切的时空关系[1],特别是印支晚期花岗岩,如桂东北苗儿山—越城岭复式岩体中云头界白云母花岗岩锆石U-Pb年龄(约220 Ma)与W-Mo矿床中辉钼矿Re-Os年龄(216 Ma)[2]一致。另外,某些含矿花岗岩体为印支期,如广西栗木含Sn-Nb-Ta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214~218 Ma[3-4],湖南王仙岭含钨花岗岩锆石年龄为2

    华东地质 2016年3期2016-10-12

  • 中上扬子地区海相隆坳格局与油气聚集保存
    油气运移和聚集;印支期对加里东期的构造反转作用明显,印支期的坳陷基本上位于加里东期古隆起之上;扬子地区的隆坳格局主要呈SN向和NE向,形成泸州隆起、川西坳陷、湘鄂西—黔西南坳陷;此时形成的古隆起控制了以下志留统和下二叠统为烃源岩的油气运移和聚集。关键词:古构造;海相地层;扬子板块;保存条件;古生界;油气聚集;勘探方向;有利区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志码:AAbstract: The uplift and depression patterns a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6年3期2016-06-30

  • 广西大厂矿田成矿构造系列与成矿系列的时-空联系
    -沉积成矿系统、印支期层滑剪切成矿系统及燕山期岩浆成矿系统;91、92号层状矿体是集海西期喷流沉积成矿、印支期与燕山期叠加成矿于一体的多因复成矿体;印支期层滑剪切成矿系统控制了75、77、79、80号层状矿体与100号岩溶型矿体。燕山期成矿系统从早至晚包括:①控制细脉带矿体的偏正花状节理系成矿构造系统;②控制大脉带矿体的偏负花状张裂系成矿构造系统;③控制94、95、96号层状锌铜矿体及岩体接触带矽卡岩型铜锌矿体的、与岩体被动侵位-层滑剪切有关的成矿构造系统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6年4期2016-04-17

  • 温情的庇护 ——印支难民在中国
    温情的庇护 ——印支难民在中国张宝砚1979年9月24日,广西防城县那勤公社每天用十几辆卡车帮助运送安置印支难民。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刚走出10年“文化大革命”的噩梦,工作重心正向经济建设转移,西南边陲突然涌进28万印支难民。所谓“印支难民”,是指印度支那三国,即越南、柬埔寨和老挝产生的难民。中国政府和人民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接收了他们,并创造出中国特色的难民安置模式,使他们在民政部门的管理下生活到今天。难民南来河口市位于云南红河州东南,古书云“屹峙南陲,制

    中国民政 2015年24期2015-11-26

  • 青海省德令哈市乌兰希勒沟石英岩矿地质特征及矿体特征
    性较简单,主要為印支期灰白—肉红色中粒花岗岩—粗粒斑状花岗岩体(γ51b)和石英脉,其次为第四系(Q),构造不发育。2.1地层本区出露地层为第四系,主要组成为灰-灰黄色砾石层夹亚沙土层。第四系覆盖面积大。2.2侵入岩印支期灰白—肉红色中粒花岗岩—粗粒斑状花岗岩体(γ51b):岩体出露于详查区中部和中南部,其它部位被第四系风积砂土覆盖,岩石呈灰白一肉红色似斑状结构,基质具粗粒花岗结构。斑晶主要为钾长石(10~25%,条纹长石为主),椭圆状,卵形,颗粒巨大(见

    地球 2015年8期2015-10-21

  • 广东大岗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定年
    其成岩作用可能与印支地块与华南地块拼合过程中的加厚地壳物质的熔融有关。[关键词]广东大岗 细粒角闪石黑云母斜长花岗岩 Shrimp 锆石U-Pb定年[中图分类号] P61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9-45-20引言大岗花岗岩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禹区大岗镇,主体岩性为细粒角闪石黑云母斜长花岗岩,岩体周边出露有早白垩世百足山组红层,岩体出露面积不大,岩性与周边的花岗岩体有较大差别。前期小比例尺填图中未有将其区分出来,对于岩

    地球 2015年9期2015-07-16

  • 湘南印支期塔山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构造背景
    ina)华南地区印支期花岗岩广泛发育,其中湖南境内总面积超过5000 km2[1-3]。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针对华南印支期花岗岩及其相关的构造运动展开了大量研究,目前尚存在一些认识分歧。如关于印支运动的性质,有学者认为中三叠世晚期印支运动强度不大,上古生界中NNE向主体褶皱形成于燕山运动甚至更晚[4-9];另有研究则强调印支运动的重要性,认为区域上古生界中NNE向为主的盖层褶皱主要形成于印支运动[10-17]。关于印支期花岗岩成因背景,则存在

    华南地质 2015年1期2015-03-24

  • 格咱地区普朗特大型斑岩铜矿床叠加成矿作用*
    型铜矿床常被认为印支期斑岩成矿的典型代表,在对普朗铜矿进行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典型斑岩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对比方法对该类叠加成矿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认为,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存在印支期后燕山期斑岩叠加成矿作用。印支期斑岩成矿 地球化学特征 叠加成矿作用格咱(中甸)岛弧隶属于东特提斯金属成矿带,西南三江地区构造火山岩浆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江斑岩型铜钼成矿带的南延部分。带内已发现了普朗、雪鸡坪、红山、烂泥塘、春都、热林、松诺等一批具有大中型以上规模的斑岩型铜矿床

    现代矿业 2015年3期2015-03-09

  • 华南印支期铝质A型花岗岩的判别、成因及构造环境
    China)华南印支期铝质A型花岗岩的判别、成因及构造环境沈 滔1,陈正乐1,2,韩凤彬2,詹礼贵1SHEN Tao1,CHEN Zheng-Le1,2,HAN Feng-Bin2,ZHAN Li-Gui1(1.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13;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1.School of Earth Sciences,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chang 3

    华南地质 2015年2期2015-02-25

  • 泰国呵叻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油气盆地,它属于印支板块的一部分,处于印支板块、森泰板块和华南板块碰撞缝合的大地构造背景之中,呵叻盆地的构造演化经历了基底加里东造山运动期、前海西期初始拉张裂陷、前印支Ⅰ期强烈拉张裂陷、前印支Ⅱ期回返拉张、前喜山期热沉降、后喜山期沉陷隆升等六个时期和相应的造山运动,最终形成了当前的构造格局。呵叻盆地印支板块构造演化1 引言泰国呵叻盆地是泰国陆上最大的含油气盆地,面积约17× 104km2,占国土面积的33.1%,在二叠系Pha Nok Khao组发现Phu

    地球 2015年11期2015-02-22

  • 柴达木南缘成矿规律
    斯洋演化阶段和晚印支—燕山期叠覆造山阶段等4个发展阶段,对应有前南华、加里东、华力西—印支、晚印支—燕山成矿期,其中以晚印支—燕山成矿期最为重要。2 矿产的空间分布特征柴南缘成矿带(亚带)与板块构造单元划分对比结果见表1。表1 区内成矿区带与板块构造单元对比2.1 应赛什腾—阿尔茨托山成矿带柴南缘结合带对应赛什腾—阿尔茨托山加里东期、印支期铁、铅、锌、金、钨、锡(铜、钴、铬、稀土)成矿带。该带位于都兰曲里盆地以北地区,以沙柳河断裂为界又可由北而南分为沙柳河

    现代矿业 2015年9期2015-01-17

  • 福建建瓯上房花岗岩热液锆石U-Pb年龄及地质学意义
    东期(志留纪)、印支期(早—中三叠世)和燕山期(晚侏罗世—白垩纪)岩浆作用极其强烈。其中,印支期的岩浆岩见于华南大陆雪峰基底隆升构造带及其以东的广大区域[1-5]。福建省印支期花岗岩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依据侵入地质体与围岩接触关系等,在1∶20万区调中发现了南平下元、德化桂洋等岩体,早期将印支期花岗岩笼统地称为华力西—印支期花岗岩[6,7]。此后通过1∶5万区调和科研工作,在闽西南武平、上杭、连城等地,从燕山期花岗岩和加里东期花岗岩中解体出大量的印支期花

    福建地质 2015年2期2015-01-13

  • 湘中涟源凹陷油气成藏与保存条件
    分证明了涟源凹陷印支运动之前有过油藏的存在。从凹陷内含沥青样品的分布图 (见图3)上看,西、中、东部构造带均有沥青、含烃包裹体存在,说明西、中、东部构造带均有油藏形成。这一现象与本区D2—C1烃源岩演化特征一致,全区主力烃源岩印支运动之前已经达到生、排烃高峰期。根据天然气储层中有机包裹体均一温度确定气藏的形成时间和期次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储集层中与烃类包裹体同期形成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代表气进入储集层时的温度,根据此温度以及盆地古地温模式和储集层埋藏历史能

    地质力学学报 2014年3期2014-12-19

  • 中扬子区晚印支期三级层序充填特征及沉积古地理格局①
    点与难点。特别是印支运动晚期,作为中国大陆地质演化的重要过渡阶段,其构造—沉积演化研究更为炙手可热,但认识上仍存在分歧。对于中扬子区沉积古地理演化,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中扬子于南华纪形成陆核以后,经历了两大分异明显的沉积史,即震旦纪至中三叠世海相碳酸盐岩台地为主的沉积与晚三叠世以来的陆相河流湖泊沉积。因而,晚印支期(主要为晚三叠世/中三叠世末以后)是古特提斯洋壳俯冲结束、中扬子地块与华北板块完成拼合过程的重要地质演化时期,中扬子区沉积环境开始由海相沉积转向

    沉积学报 2014年4期2014-12-02

  • 华南印支期不同产铀能力花岗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及其指示意义
    通过对比分析华南印支期大多数花岗岩体的元素地球化学差异,试图进一步揭示产铀花岗岩的指示性特征,为铀矿勘查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依据。1 地质背景根据花岗岩的产铀能力,笔者将华南印支期花岗岩大致分为产铀花岗岩、非产铀花岗岩和未知产铀花岗岩 (以下简称未知型花岗岩)3种类型。产铀花岗岩是指其中产出大型铀矿床或铀矿田的岩体,非产铀花岗岩是指至今尚未发现有重要工业价值铀矿床的岩体,目前仅发现存在铀矿化点而尚未确定其产铀能力的花岗岩归为未知型花岗岩。本文中的产铀花岗岩包括

    铀矿地质 2014年3期2014-11-12

  • 西藏冈底斯西部地区印支期闪长岩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弱,过去对冈底斯印支期岩浆岩缺乏深入的研究。近年来,在冈底斯中部弧背断隆带上的南木林地区[3]和门巴地区[2]相继发现有印支期花岗闪长岩,前者作为冈底斯古造山作用的证据,而后者是晚三叠世特提斯洋仍在进行俯冲作用的证据[4]。打加错4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工作区位于南冈底斯岩浆弧西段[6],在此次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对区内岩体进行了系统采样,并对其进行LA-ICP-MS锆石U-Pb法定年。首次在冈底斯西带发现晚印支期侵入岩,年龄为207.3±3.6Ma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14年1期2014-11-02

  • 湖南白马山龙潭超单元、瓦屋塘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a),表明研究区印支晚期存在多期花岗质岩浆的侵入活动。瓦屋塘岩体黑云母二长花岗岩1个样品给出了(217.7±1.8) Ma的谐和年龄。这2个岩体的形成进一步佐证了华南大陆印支晚期岩浆活动于210~225 Ma,达到岩浆活动的峰期。地球化学测试结果显示,白马山和瓦屋塘岩体均为弱过铝-强过铝质花岗岩,具壳源型花岗岩的特征,形成于后碰撞期或碰撞晚期的构造环境,源于早元古代变质杂砂岩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大地构造背景认为,这2个岩体形成于秦岭-大别和松马2条印支期缝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年1期2014-07-05

  • 华南印支期花岗岩分布及铀含量特征
    44000)华南印支期花岗岩分布及铀含量特征孙文良1,2,3,张卓1,2,3,陈文文1,2,陈路路1,3,徐文政1(1.东华理工大学,江西抚州 344000;2.东华理工大学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江西抚州 344000;3.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抚州 344000)近年来,随着华南地区越来越多的印支期花岗岩被发现,许多学者对其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华南印支期花岗岩的分布主要受一些区域性断裂构造控制,呈线性分布,主要与晚

    世界核地质科学 2014年2期2014-04-06

  • 海南岛晚海西-印支期埃达克质岩的构造环境判别及其对比
    发育而成的海西-印支期岩浆-褶皱带,属于浙闽赣粤沿海海西-印支褶皱带(或“华夏古陆”)的南西部分。其岩浆侵入岩相当发育,占全岛面积的37%,绝大多数为花岗岩类、闪长岩类,和少数基性、超基性岩,构成组成“詹县岩基”和“琼中岩基”两个大花岗侵入岩基,形成时代主要为二叠-晚三叠世和晚侏罗世-白垩纪,分别归属于晚海西-印支期和燕山期[1]。前人认为其构造环境为:海西-印支期(267~262 Ma)同碰撞型花岗岩[2]、三叠纪后造山伸展环境[3-5]和燕山期为弧后盆

    华南地质 2014年3期2014-03-24

  • 吐哈盆地哈密坳陷逆断层活动性及演化
    法,对主要断层在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的活动强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火石镇凹陷内的断层在印支期活动最为强烈,燕山期断层活动变弱,喜山期只有南部边界断层活动增强;三堡凹陷内的断层在印支期开始活动,燕山期断层活动最为强烈,喜山期断层基本停止活动;断层活动的差异性直接影响着各凹陷构造格局的形成与演化,火石镇凹陷构造格局早在印支运动就基本定型,而三堡凹陷的构造格局在晚燕山运动后才最终定型。哈密坳陷;逆断层;地质模型;断层活动性;断层演化断层活动性分析是研究构造演化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4期2013-07-07

  • 雪峰山构造带古构造应力场
    SN向是华南块体印支期顺时针旋转以及古特提斯洋闭合的结果, NW向挤压是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导致, 而NNE向挤压则与印、藏碰撞的远程效应有关。印支期挤压; 燕山期挤压; 华南地块中生代是华南构造的重要变革时期, 华南的主要构造格局被认为定型于中生代的印支与燕山构造事件的陆内造山作用(Chen et al., 1991; Wang et al., 2005; Shu et al., 2006)。但印支与燕山构造事件对华南的作用时限、作用强度和范围还存在争议

    地球学报 2013年6期2013-05-02

  • 印支地体泥盆纪牙形石、放射虫和竹节石组合
    印支地体泥盆纪牙形石、放射虫和竹节石组合E-mail: bthaithip@yahoo.com.Devonian faunas including conodonts, radiolarians, tentaculitids and other important fossils have recently been found at several localities in the Indochina Terrane. These faunas are

    地球学报 2012年1期2012-09-20

  • 四川盆地关键构造变革期与陆相油气成藏期次
    关键构造变革期为印支期、燕山期及喜马拉雅期。通过对盆地内多个陆相碎屑岩油气藏的成藏时间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四川盆地碎屑岩油气藏总体上经历了3期成藏过程,即印支晚幕、燕山中—晚幕和喜马拉雅早幕,这与四川盆地整体经历的构造演化关键构造变革期一致。四川盆地西部地区北部气田的主要成藏时间早于南部,主要原因为川西地区构造活动的差异性;自西向东成藏时间具有逐渐变早的趋势,主要原因为四川盆地及其周边造山带构造活动的差异性,川西前陆盆地紧邻龙门山冲断带,从龙门山往盆地中部形

    断块油气田 2012年3期2012-05-05

  • 金滩和白马山印支期花岗岩体LA-ICPM S锆石U-Pb定年及其成岩启示
    9)金滩和白马山印支期花岗岩体LA-ICPM S锆石U-Pb定年及其成岩启示罗志高1,2,王岳军1,张菲菲1,2,张爱梅1,2,张玉芝1,2(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与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对江西金滩和湖南白马山印支期花岗岩体高精度的LA-ICPM 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金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给出了(222.1±1.6)M a的谐和年龄,属印支中晚期,而不是以往所认为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0年2期201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