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流

  • 含水层非均质性对潜流带氮迁移转化的影响机制
    730000)潜流带是氮削减和河流水体净化的主要场所,其水文地球化学过程是影响地下水环境演化过程的主控因素。近年来,工农业活动产生大量的氮污染物[1],导致河流氮负荷逐年增加,河流水体富营养化[2-3]。河流下方及附近沉积物中河水与地下水的混合区(潜流带)可以有效地降低或去除水环境中过量的氮[4-6]。自然水文或人为事件如洪水、降雨、潮汐作用、大坝释水等引起的河水位瞬时改变[7],又进一步增强了河水与地下水的混合,加剧了潜流带溶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反应。高频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23年5期2023-10-09

  • 河岸带潜流层空间结构对生源要素迁移转化的影响
    211100)“潜流”是指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形成的水流,河岸带发生潜流交换的区域称为河岸带潜流层[1-3]。碳、氮、磷等生源要素是河岸带潜流层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参与者,其物理迁移与化学转化过程对生态系统平衡有重要影响[4-6]。例如,地表水中的有机态氮磷通过下降流迁移至河岸带潜流层,为潜流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但过量有机态氮磷的输入会导致区域水质恶化,破坏地下水生境平衡[7-8]。夏继红等[1]和李勇等[9]指出,潜流水动力过程是河岸带潜流层生

    人民黄河 2023年6期2023-06-08

  • 浅析潜流湿地在北方尾水净化中的应用
    此以保温性能好的潜流型为主。1 潜流人工湿地的定义及形式人工湿地是指通过工程化模拟自然湿地,人为设计、建造的由“基质填料-水生植物-微生物-水体”组成的四位一体复合水体净化生态系统,依靠系统内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效应,通过过滤、吸附、共沉、离子交换、化学转化、植物吸收和微生物降解等作用,并利用流体动力学原理,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2]。人工湿地按照水流型态,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和潜流人工湿地。其中表面流人工湿地是指水面在表层填料以上,污水从池体进水端水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3年1期2023-04-15

  • 河流潜流带氮素迁移转化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问题[3]。河流潜流带(以下简称“潜流带”)是河床以下并延伸至两侧岸滩区的水分饱和沉积物含水层,地表水和地下水在此混合发生转化,其内部环境条件复杂多变[4]。潜流带中水体交换引发了碳、氮、磷、氧等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即潜流交换,为潜流带生物群落提供了适宜生存的条件。潜流带生物地球化学反应强烈,对调节河流的生态具有重要作用[5]。潜流带沉积物中碳源物质、氧化还原环境、生物群落等因素对氮素赋存形态和循环模式产生重要影响[6]。因此,要解决河流中氮素污染问题,必

    水资源保护 2023年1期2023-02-06

  • 非稳态潜流交换过程研究进展
    210098)潜流带是指河流河床内以及河岸带内饱和沉积层,地表水与地下水双向迁移和充分混合的区域[1],是水系统进行碳循环、能量循环、营养循环的重要场所,为水生生物提供了生活、繁殖的区域。它增强了河流水文和温度的空间异质性,有利于生物化学的物质交换,同时通过生物作用、水流混合削减污染,具有环境缓冲的作用[2]。目前有关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相互作用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3-4],已有许多学者针对潜流潜流交换过程的研究进行了十分详细的总结。近年来,非稳态潜流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22年5期2023-01-28

  • 潜流生物滤池对尾水氮磷协同去除的研究*
    够同步脱氮除磷的潜流生物滤池。由于潜流生物滤池将传统的脱氮除磷两级系统合并成一级,因此构建费用更低廉、占地面积更小。目前有关潜流生物滤池在野外条件下同步脱氮除磷效果还缺乏研究,因此本研究以廉价的稻草和锯木屑为反硝化固体碳源、改性膨润土为除磷材料,构建野外中试潜流生物滤池,通过水质动态监测,探明其对水体氮磷的协同去除效果,以期为我国建立经济可行的尾水深度处理工艺提供技术支撑。1 材料与方法1.1 潜流生物滤池构建潜流生物滤池由砖混结构建成,长、宽、高分别为1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22年12期2022-12-26

  • 河流潜流带地表- 地下水过程对典型水生生物活动的响应研究进展
    下水交混区域——潜流带的生态学研究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潜流带是位于河流底部与河床顶层,并延伸至河岸两侧的水分饱和沉积物层[1]。作为地表水与地下水联系的纽带,潜流带不仅是氮、碳等物质循环的重要场所[2- 5],也是河流生态系统重要的一环,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觅食、产卵等场所[6- 8]。例如,每年全球陆生有机碳总量中约25%的运输、转化、储存量在河流中完成,约65%的反硝化反应发生在沉积层中[9];河流水动力驱动下的地表- 地下水交换,能驱动各类物质在潜流

    水科学进展 2022年5期2022-11-16

  • 人工湿地去除水产养殖尾水中氮磷的影响因素识别
    表面流人工湿地、潜流人工湿地和地下渗滤3级组合生态处理工艺对比了不同水流方式去除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率高于水平潜流。近年来,人工湿地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和养殖废水等。由于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净化效能受到水流方式、水力停留时间(HRT)、基质种类、植物种类和气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研究得到的去除效率不尽相同。此外,大部分研究针对单一变量,无法系统辨识各因素对人工湿地净化效能的影响程度[9-10]。因此,该研究综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2年7期2022-08-22

  • 原木跌水结构对河流潜流带温度场的影响
    之一[1]。河流潜流带中,温度可以影响微生物活性、无脊椎动物的发育、部分鱼卵的存活,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2]。而潜流交换控制着多种栖息地因子(如温度、砂砾等),这些因子直接控制着生物对产卵栖息地的选择。如,一些蛙和鱼将卵产在下降潜流和上升潜流的交界位置,向上的水流会带来恒定的温度和丰富的营养,向下的水流则会带来充足的溶解氧[3]。上覆水和地下水之间的压力梯度和沉积物的渗透性能是影响潜流交换的两个主要因素,水压是局部潜流交换的驱动力[4]。Menichino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22年4期2022-07-10

  • 北方多级复合人工湿地对微污染河水的净化效率:以廊坊龙河湿地为例
    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及垂直流人工湿地,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单一湿地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多级复合人工湿地将不同类型人工湿地有机串联或并联,以达到节约用地、提高净化效果、减少能源消耗等目的(杨婷等, 2016; 葛媛等, 2018)。本研究以河北廊坊龙河大型多级复合人工湿地为例,该湿地自2018 年建成,已稳定运行3 a。通过对全年不同季节湿地各个处理单元进出水水质的监测,研究了龙河湿地不同季节、不同基质配置、不同植物配置条件下对化学耗氧量(CODC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2年3期2022-07-01

  • 人工湿地火山岩和沸石混合填料运行效果分析
    。基于此,对北关潜流人工湿地填料的处理效果及维持生态多样性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成果既能优化自身运行,也能为之后新建湿地提供技术上的参考。1 概况北关人工湿地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温榆河、北运河、运潮减河、通惠河、小中河5河交汇处,占地面积为16450m2,其中表面流人工湿地3450m2,潜流人工湿地4585m2,出水展示区共3750m2。北关拦河闸上游连通渠作为人工湿地进水,依靠动力提升泵,日最大进水量共5000m3/d,其中3000m3/d经过表面流人工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2年6期2022-06-17

  • 基于温度示踪的潜流交换通量解析模型对比
    到新的发展阶段。潜流交换(hyporheic exchange)是指河流地表水在水压力梯度驱动作用下进入河床或河岸,最后再返回河流的过程,发生该过程的饱和沉积物层称为潜流带(hyporheic zone)[1-2]。潜流带是河流地表水与地下水动态交互的过渡区域,其内部不仅发生着水量交换,也发生着物质能量传递、污染物迁移和微生物降解等水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3-5]。潜流交换过程时刻伴随着热量的传递,观测潜流带温度的时空变化是定性或定量分析潜流交换速率及过程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22年2期2022-03-14

  • 基于连通性恢复的潜流带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210098)“潜流”(Hyporheic)一词取自希腊语“Hypo-”(“下面”)和“rhe-”(“水流”),最早由罗马尼亚动物学家Orghidan于1955年提出,他将潜流带定义为发生潜流交换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中间层”区域。美国学者White[1]将潜流带的范围定义为地表水和河道之下可渗透的沉积缓冲带、侧向的河岸带和地下水之间的中心位置。中国学者袁兴中等[2]认为潜流带是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连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有效连通着陆地、地表水体

    水科学进展 2022年6期2022-02-13

  • 北关人工湿地对河道水污染物去除研究
    主要由表流湿地和潜流湿地组成,占地约1.6万m2,使用一体化泵站从北运河取水,日处理总量为5000m3,现状俯视图如图1所示。表流湿地与潜流湿地并联运行,其中表流湿地面积3450m2,水深1m,日处理量为3000m3,潜流湿地面积4805m2,日处理量为2000m3。表流湿地采用地表推流进水,通过构建水下森林与种植挺水植物,实现植物的多样性。水力布局如图2所示,通过物理沉淀作用与生物作用去除水中氮磷和部分有机污染物[2- 4]。潜流湿地为0.9m厚生态填料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2年1期2022-01-26

  • 半干旱草原内陆河潜流交换研究 ——以内蒙古锡林河为例
    移混合的区域称为潜流带,其中发生的水、溶质、胶体与颗粒间的双向迁移转化即为潜流交换作用[2]。潜流交换作用将河水与地下水相连通,不仅影响着两种水体的水量交换,还通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影响水质和潜流带生态系统[3-5]。定量研究半干旱区内陆河的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对实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科学管理和流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6]。潜流交换作用的定量化研究方法众多。基于达西定律的水动力学法被广泛用于计算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潜流交换速率[7],但有研究尺度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1年12期2021-12-30

  • 潜流交换模型试验与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地下水相互作用,潜流带是连接河流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关键部位,在其间发生的潜流交换过程中,多种物质、养分和能量进行了输移,同时也过滤掉了水体中的部分污染物质,是河流发挥一系列生态功能的重要基础[3]。水资源作为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稳定的根基[4],因此对潜流交换过程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流域水资源的保护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潜流带这一概念最初由Orghidan在罗马尼亚语中提出,他将该区域描述为一个独立的隔间,承载着一个独特的群落[

    自然灾害学报 2021年5期2021-12-13

  • 生态型景观—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出水的工程应用
    4 m/d,其中潜流湿地5 hm2,出水指标区、道路及配套设施1.67 hm2。主要工程包括土方调整、潜流湿地主体工程、出水指示区、引排水设施、超越管渠、回流系统、曝气系统、道路系统、管理房、景观小品等。结合上述各项指标要求,经过论证分析,主体工艺最终采用垂直潜流湿地—氧化塘—垂直潜流湿地的多级串联处理工艺[1],并在设计中充分利用湿地特征考虑了景观设计[2]。1 工艺方案论证根据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的特点,要使处理后的出水主要指标CODCr、NH3—N达到

    铁道标准设计 2021年4期2021-04-23

  • 关于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效能的探讨
    理的阶段,特别是潜流污染治理的过程中,人工湿地属于重要的节点,应该积极地认识到人工湿地的重要作用,确保污水处理技术的处理效能充分展示,使得潜流污染治理的需要及时满足[1]。2 潜流人工湿地的效能分析2.1 去除污染物人工湿地的重要效能之一就是将污染物质加以去除,结合现阶段潜流污染分析情况来看,因为部分企业运用了深入排污的手段,导致潜流污染物质含量极为复杂。当前的实际情况反映,潜流中的污染物除了硝酸盐和重金属离子外,还有氮氧化物。相关污染物质在植物的影响下,

    工程技术与管理 2021年17期2021-04-03

  • 阶梯-深潭结构的潜流交换及污染物运移模拟
    然风貌。这种基于潜流带修复,通过人工引入阶梯-深潭结构的小型河流生态治理工程尝试,在一些国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关潜流带及潜流交换的研究也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热点。国内对于潜流交换的研究多是从自然河流出发,探讨了河床地形、特性及水位等对潜流交换及溶质运移的影响。陈孝兵等[4,5]通过三角形河床水槽试验,认为潜流交换速度随河床地形起伏度及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大;通过沙波地形作用下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耦合模拟,认为较强的河床沉积物非均质性能够有效增强水沙界面上潜流交换通量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1年1期2021-01-27

  • 潜流带中砷的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的积极带被称为“潜流带”,是研究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的重要桥梁和纽带。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温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pH 和其他水化学组分存在一定的差异,潜流带内发生着强烈且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KRAUSES,2011),显著影响着砷的存在、迁移和转化等行为。近年来,潜流带中砷的行为机理及其影响因素逐渐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潜流带中砷的来源及行为特征,并归纳总结了外界条件(农业灌溉及大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年5期2021-01-03

  • 城镇污水治理中人工湿地的应用研究
    取得较好的效果。潜流式人工湿地适应寒冷气候,北方地区湿地必须考虑冬季降温导致微生物失活降低运行效率的问题。去除氮磷有机物是低温季节高效运行的关键,考虑冬季人工湿地系统活性降低等因素,许多研究者改进传统技术。常用的是处理系统前增加预处理措施,北方地区冬季需进行保温保证湿地正常运行,常用的保温措施包括覆盖稻草,收割湿地植物等,湿地植物在湿地处理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选择植物应与当地条件适应,氧气传输能力较好[2].3 人工湿地在城镇站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分析具体的人

    商品与质量 2020年26期2020-11-27

  • 进水条件对不同类型人工湿地处理效果的对比分析
    为表流人工湿地和潜流人工湿地。其中,潜流湿地还可划分为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流人工湿地;表流湿地占地面积大、污染负荷小、卫生条件较差;潜流湿地的占地面积小、污染负荷大、卫生条件好[2]。在传统湿地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各种经过改进的湿地类型,如复合流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人工湿地。其中,潮汐流人工湿地的原型是潜流湿地,原理是通过强化床体内的复氧条件来强化湿地对氮磷的去除效果。其复氧途径主要有2种:一是在排空床体时,因负压,氧气进入床体,二是湿地在排空期时,湿

    净水技术 2020年9期2020-09-16

  • 水平潜流 ——表流复合人工湿地对微污染水氮磷研究
    研究设计一套水平潜流-表流复合人工湿地,旨在考察系统对微污染水体的脱氮除磷性能,并探讨了较低的有机负荷对系统各单元脱氮除磷的影响,以揭示氮磷去除效果的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装置试验装置为水平潜流-表流复合人工湿地,各单元采用15mm厚的有机玻璃进行构建,通过20mm PVC管相连。水平潜流湿地尺寸为0.75m×0.4m×0.8m(长×宽×高),铺设55cm厚的砾石为基质,粒径分布5~30mm,孔隙率为50%;表流湿地湿地尺寸为1

    节能与环保 2020年8期2020-09-06

  • 河床潜流水在福建省的开发与应用前景分析
    50001)河床潜流水是指赋存于河床天然砂卵石含水层中的地下流动的水体,其来源是河水的垂直补给和边岸地下水的侧向补给,由于其与河流的水位差,在河床中有一定的流动性,所以称其为河床潜流水,见图1。河床潜流水具有储量丰富、水质良好和水温稳定的特点,是天然的“地下水库”,可广泛用于城市供水系统和水源热泵系统。由于河床潜流水所储位置的特殊性,仅在四川、重庆、辽宁等地有少量开发[1],至今没有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在福建省的开发利用更是空白,随着福建省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开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0年7期2020-08-17

  • 水源地新址论证分析
    镇西石堂万庆元截潜流水源地作为沁水县城居民生活饮用水水源之一,设计流量为55m3/h,该水源地为一、二级保护区。后随着沁水县城西扩延伸,阳翼高速公路的修建,需穿越万庆元截潜流水源地的一、二级保护区,致使该水源地保护受到影响,对该水源地造成潜在污染,县城居民的用水安全受到威胁。为避免因供水水源受到污染造成重大供水安全事故,需寻找新的水源地。1 水源地确定经山西省地质工程勘察院进行的水文地质勘探工作,选择在沁水县龙港镇梁庄村南王关东南杏河支流吴家沟河谷内拟建截

    建材与装饰 2020年10期2020-04-22

  • 人工湿地在新疆寒冷地区的工艺选择
    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为了处理不同类型的污水,强化对污水的处理效果,研究者们不断更新人工湿地技术,开发了垂直流-水平流、水平流-垂直流、垂直流-水平流-垂直流、复合垂直流等形式的组合人工湿地。此外,为了对大型水面进行水质改善,工程人员还开发了植物滤床技术,人工湿地浮岛技术等先进技术。1 表面流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也称水面湿地系统。表面流湿地系统中,污水在湿地的表面流动,水位较浅,多在0.1-0.6m,它与自然湿地最为接近,污

    卷宗 2020年4期2020-04-21

  • 冬季低温条件下潜流人工湿地强化脱氮技术研究
    Healy等认为潜流人工湿地在低温域设计时是首选。Iamchaturapatr等提出结合人工湿地的植物面积和质量来选择高效的耐寒植物。Solano等认为,低温条件下适当降低水力负荷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除污效果。试验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改善冬季低温条件下人工湿地运行效果的技术措施,并进行了研究对比。1 试验设计试验选择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沸石填料进行填充,种植植物为芦苇,连续进水。试验人工湿地装置尺寸为2.5m×0.8m×0.9m,湿地底面坡度为1%,分为布水区

    节能与环保 2019年11期2019-12-31

  • 河流潜流带和潜流交换时空变异特征研究综述
    学者一致关注,对潜流带的研究已经悄然成为水文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开展河床沉积物及潜流交换时空变异特征的研究,对于准确评价流域水资源,对河流和含水介质的生物群落和生态环境保护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作用涉及的领域和学科比较广泛,近些年来关于其规律特征的研究较多,但对相关的研究成果、研究内容缺乏系统的梳理。首先,本文从潜流带基本概念和研究意义上进行介绍,强调潜流带及潜流交换研究的重要性;其次,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不同尺度等方面总结潜流带及潜流交换变

    人民长江 2019年10期2019-11-15

  • 海洋0-10m潜流强度与方向的测量方案研究
    海洋0-10m的潜流主要对在海洋上行驶影响较大,顺着潜流方向流速加快,同样逆着潜流方向阻力也会加大。同时潜流的变化也是温度和季候变化的一种体现,因此对地理海洋生物的研究的作用也异常重要。对海洋潜流的测量由于环境的限制,其实并不好测量。采用流速流量测量仪对水流方向和水流速度进行测量,通过伯努利定律测量出水流强度。海洋运输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测量潜流方向和强度的研究也日趋重要。【关键词】潜流;流速流量测量仪;方向;强度引言潜流就是潜水水流,一般不同层面的水流方向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24期2019-09-10

  • 黏土透镜体影响潜流交换的试验研究
    8)1 研究背景潜流带通常认为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作用的界面[1],当水流通过潜流带时,微生物和化学过程通过营养转化、耗氧和有机物分解等作用改变水体性质。潜流交换就是指这些发生于潜流带内的各类物质交换[2]。潜流带地下水与河流水体通常具有不同的溶质组分,潜流交换作用进而影响河流中物理化学以及生物过程,例如藻类生长、无脊椎动物组成和凋落物分解等[3]。潜流交换与潜流带的水文地质参数一样,同样具有高度的空间变异性,在数米的范围内,潜流交换通量无论在数量上还是方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9年8期2019-08-21

  • 暴雨径流潜流过程及其对分层水库水质的影响
    ,毛雪静暴雨径流潜流过程及其对分层水库水质的影响吕晓龙,黄廷林*,李 楠,徐金兰,邓立凡,毛雪静(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55)为探究汛期暴雨径流潜入演变过程及其对分层水库水质的影响,以西安金盆水库为研究对象,对2015年6月和2017年10月2次暴雨径流过程中各监测点水温、溶解氧、浊度、总氮、总磷和CODMn等水质指标进行持续监测. 结果表明:径流量在300~400m3/s时, 潜流

    中国环境科学 2019年7期2019-07-31

  • 浅谈潜流人工湿地的设计与施工
    例,通过对该工程潜流人工湿地的设计与施工的阐述,以期对潜流人工湿地系统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二、工程设计1.潜流人工湿地特点及工艺比选潜流人工湿地根据水体在基质填料间流动方式不同分为水平潜流人工湿地(HFCW)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VFCW)。(1)水平潜流的布水和水流方式是水体从床体一端以水平流方式从填充基质表面以下流向出水端,主要通过介质拦截过滤、植物根系及填料表面生物膜的降解以及植物吸收等作用实现污水净化。其特点在于水力负荷高,对 SS、BOD5

    治淮 2019年6期2019-07-22

  • 北京汉石桥潜流湿地对总溶解性固体和浊度的去除效果分析
    要包括表流湿地和潜流湿地两种类型。其中,潜流湿地的水体主要是在湿地床表面下流动,可以充分利用基质表面和植物根系上的生物膜,实现对污染物的截留和降解。潜流湿地维护费用较低,且低温条件不容易对其运行产生影响,目前各类污水的二级处理过程常用潜流湿地处理(张岩等,2013; Wang et al,2006; 卢少勇等,2006)。目前,水体污染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Sakaa et al,2016),其中污水浊度是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指标,浊度主要是由水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9年2期2019-07-08

  • 潜流带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进展
    37)0 引 言潜流带(Hyporheic Zone),亦称地表水-地下水交互作用带,是研究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受自然和人工开采的共同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往往发生着频繁且强烈的交互作用,不断进行着水分、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这种交互作用对于维持当地水质和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同时,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在物理、化学、生物等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二者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了明显的物理梯度、化学梯度和生物梯度,所以潜流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9年3期2019-05-23

  • 漫湾水库运行下库内洲滩潜流带夏季热传输特征
    4)1 研究背景潜流带是河流地表水与地下水动态交互混合的过渡区域,动态交换频繁,物质循环活跃,是许多鱼、虾、蟹、贝类繁殖、索饵、育肥的重要场地,被誉为河流的“肝脏”[1-3]。目前,河流潜流区已成为国内外生态水文研究的热点区域。温度是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对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至关重要[4-5]。国内外关于潜流带的水热交换研究已有大量报道[6],但研究区域多为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河道岸边潜流带[7-9]。Schmidt等[8]对天然河床垂面划分

    水利学报 2019年4期2019-05-18

  • 库区洲滩潜流带温度示踪流速计算方法
    4)1 研究背景潜流带是河流地表水和地下水动态交换的饱和过渡区域,是河流中溶质交换、生物新陈代谢与繁殖的重要场所,在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和稳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3]。为应对全球能源需求和气候变暖,世界各国推进水电开发[4],大坝运行导致水位异常波动和泥沙冲淤平衡的改变,在库区和坝下形成众多河湾洲滩潜流带。水库昼夜发电引起水位波动,促使洲滩内部潜流交换和物质交换频繁发生,已逐渐成为国内外生态水文研究的热点区域[5-8]。潜流交换对潜流带内物化性质(溶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8年3期2018-07-21

  • 新疆沙湾县金沟河渗管设计
    集取地下水和河床潜流水。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根据渗管适用条件和工程要求,介绍渗管设计的原则和步骤,合理选择相关设计参数,提高渗管取水的保证率。【关键词】渗管;潜流;渗透系数;非完整式1、概况金沟河流域位于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境内,属玛纳斯河流域内的一条较大内陆河流,多年平均年径流量3.527亿m3。拟建的沙湾县水源地工程,其取水工程采用渗管引水布置型式,渗管位于拟建红山水库坝后至金沟河渠首间1.5km的河道内,通过18.68km输水管线输水至沙湾县城东南部的第

    水能经济 2018年7期2018-07-12

  • 紫色土坡耕地裂隙潜流的产流机理与胶体颗粒迁移
    紫色土坡耕地裂隙潜流的产流机理与胶体颗粒迁移张 维1, 唐翔宇2*, 鲜青松2,31.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 重庆 400067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41 3.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土壤胶体是坡耕地农化物质迁移的主要载体. 借助18O(氧同位素)示踪技术,探索了2014年8月29日和9月10日两场降雨下大型紫色土坡耕地(1 500 m2)裂隙潜流产流

    环境科学研究 2017年12期2017-12-16

  • 复合潜流人工湿地对北方河流水质的净化效果研究
    30002)复合潜流人工湿地对北方河流水质的净化效果研究王坚李扬(山西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山西太原 030002)综合水平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流人工湿地的优点,在山西省沁河干流建设了复合潜流人工湿地,运行及水质检测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设计基质(填料)种类及粒径,采用水平流和垂直流结合工艺的复合潜流人工湿地能够克服国内人工湿地普遍除磷能力不足的缺点,取得较好的除磷效果,在冬季运行期也具有较好的效益,适宜用于水量、水质变化不大、对管理要求不高的北方河流微污染治理。

    山西水利科技 2017年2期2017-07-31

  • 侧向潜流交换水动力过程及生态环境效应
    alia)侧向潜流交换水动力过程及生态环境效应朱新丽1,金光球1,姜启豪1,魏 杰1,李 凌1,2(1.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 2.National Center for Groundwater Research and Training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St.Lucia QLD 4072, Australia)鉴于侧岸潜流带中发生着强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7年3期2017-05-12

  • 东风水库下游临岸潜流带水流场响应规律研究
    东风水库下游临岸潜流带水流场响应规律研究宫立刚(瓦房店市水利勘测设计有限公司,辽宁 瓦房店 116300)水库下游临岸潜流带水流场响应规律可用于预测不同水库运行情景下临岸潜流带的水头与流量变化情况。本文以复州河东风水库为例,基于测量数据得到其下游某断面临岸潜流带的水头及流量响应过程,提出响应强度指标的概念,得到简单直观的响应规律经验公式,从而为该水库下游临岸系统的生态建设提供依据,并为水库运行方案的生态影响评价提供参考。东风水库;临岸潜流带;水流场;响应规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17年4期2017-05-12

  • 社会流动视野下的农民分层研究
    资源情况下,通过潜流的方式,改变了自身在社会空间结构中的位置。这种流动方式对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功能发挥,一方面农民转移资源使用权,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农民在很大程度上也改变了自身的现状,农民共享社会改革成果,但另一方面,由于农民资源占有和使用权的让渡,农民失去了立足的根据,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无产阶级,给社会稳定埋藏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关键词]迟发展效应;农民;社会流动;潜流[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

    理论观察 2016年11期2017-04-17

  • 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效能
    311122)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效能李 宇(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122)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环境的污染速度和规模也在不断的加快扩大。依照我国当前的环境污染情况,在大气以及地表的污染之外,潜流的水污染问题也在逐渐的凸显。由此本文通过针对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效能展开探究分析,以此能够借助相关参数模型,为我国的潜流污水问题解决提供理论依据。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效能引言人工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7年11期2017-01-21

  • 潜流带水流特性及氮素运移转化研究进展
     10098)潜流带水流特性及氮素运移转化研究进展李勇1,2,张维维2,袁佳慧2,黄漫丽2,朱亮1,2,倪利晓1,2,吴云海1,2 (1.河海大学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8;2.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摘要:为进一步探明潜流带表层沉积物对地表水体的“源汇”关系及季节性转化规律,综合阐述了当前国内外在河道和湖泊潜流带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不同区域潜流带内水流形态及其对氮素运移转化的影响机制、潜流带内部环境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3-10

  • 寿阳县截潜流工程技术简述
    本文重点介绍“截潜流”这样一种富有寿阳地域特色的小型水利工程形式。截潜流工程源自民间自发建设的一种截取河道地表水的工程形式。顾名思义,工程采用“截”的方法来截取的河道淤积层中的“潜藏”水,在寿阳县北部河谷区广泛分布。该类工程取水水量充沛,水质清澈,使用寿命长,四季通用。广泛应用于农村人畜饮水和小规模灌溉取水。1 适用条件及工程布局1.1 适用条件主要分布于纵坡较小、河道平缓、淤积较厚的河道上,工程主体为隐闭形式,位于河床淤积面以下0.5~1.0 m处。工程

    山西水利科技 2015年2期2015-07-25

  • 中国文脉
    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这种潜流,在近处很难发现,只有从远处看去,才能领略大概,就像那一条倔犟的山脊所连成的天际线。正是这条天际线,使我们知道那个天地之大,以及那个天地之限,并领略了一种注定要长久包围我们生命的文化仪式。因为太重要,又处于隐潜状态,就特别容易产生误会。因此,我们必须开宗明义,指出那些最常见的理论岔道,不让它们来干扰文脉的潜流——一、这股潜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官方主流;二、这股潜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民间主流;三、这股潜流

    国学 2015年6期2015-05-30

  • 涞源县五间房村截潜流工程技术分析
    涞源县五间房村截潜流工程技术分析朱会昌(保定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河北 保定 071000)拦截地下潜流灌溉农田,保证农业灌溉,提高群众的经济收入,截潜流工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本文简述了涞源县五间房村的供需水量平衡计算及截潜流工程设计及施工,可对类似工程提供参考。截潜流工程;农业灌溉;供水量;需水量涞源县五间房村群众收入主要依靠农业生产,但由于缺少灌溉水源,农田基本为旱地,灌溉靠降雨,严重制约了五间房村的经济发展,为了保证农业灌溉,提高群众的经济收入,

    创新科技 2014年10期2014-07-27

  • 龙河口水库东大坝坝下渗流监测水位的重新确定
    据。4 利用坝下潜流管的水位确定坝下水位坝下明流消失后准确确定坝下水位,是保障水库大坝渗流监测资料完整性、长期延续性、客观反映大坝安全状况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如仍使用截渗沟,对其挖深至坝下地下水水面再测量,不仅工程投资较大需改建量水堰,而且不利于大坝坝趾稳定。经综合考虑,可利用坝下潜流管确定坝下水位,龙河口水库坝下潜流管是为了了解坝下潜流量及潜流分布,于1968年在坝后设置了5排,每排与坝轴线垂直,每排2根,共10根。5排代表坝下5个断面地下潜流情况,其位置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4年1期2014-03-25

  • 人工湿地对有机农药烟嘧磺隆去除的试验
    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1].人工湿地对有机物、氮、磷均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合肥某化工园区采用生物法处理其园区废水,尾水拟进入人工湿地进行深度处理.该园区中有几家农药厂,因此农药生产废水是园区污水厂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中烟嘧磺隆农药生产废水是该园区中的一种典型工业废水.烟嘧磺隆是磺酰脲类除草剂的一种,是玉米田高效选择性芽后除草剂,主要用于冬春两季玉米田防除杂草.由于其用量低效果好,因此很受用户欢迎,也迅速成为我国主要的除草剂产品[2].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0期2012-07-31

  • 若干西边界潜流的气候态分布特征*
    00)若干西边界潜流的气候态分布特征*臧 楠1,2,3,王 凡1,吴德星3(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3.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西边界潜流(WBUC)”是海洋环流中的重要现象,与表层环流相比,对次表层潜流的结构认识不足。本文利用SODA、OFES和ARGO资料,分析了北太平洋中的棉兰老潜流(MUC)和吕宋潜流(LUC)、南太平洋中的大堡礁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9期2011-01-08

  • 河流潜流带中胶体迁移的研究进展
    下水交混区域——潜流带中的移动。迁移到河床中的胶体会破坏潜流带的水环境,影响潜流带中水生生物的栖息场所,损害潜流带水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因此,研究胶体在河流潜流带中的迁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胶体在潜流带中的形成机理潜流带是指河流河床内水分饱和的沉积物层,是河流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作用的区域,也是河床中能与河流存在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区域[9-10]。图1是潜流带位置示意图。潜流带中有很多因素可以促使胶体的形成,归纳起来主要有物理扰动和化学条件变化[11]。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0年6期2010-09-06

  • 河床潜流计算法在东大龙口河取水工程中的应用
    次拟建水厂的河床潜流取水地点位于东大龙口水文站下游3.2km处,地理坐标N43°43.782′,E89°05.981′。河道来水量依据东大龙口河水文站实测径流系列计算。东大龙口水文站属国家基本站,处于东大龙口河山麓地带,基本控制了东大龙口河绝大部分的河川径流。地理坐标东经89°06′、北纬43°45′,基本断面以上集水面积163km2,河流干流长40km,海拔高程1740m。本次计算采用该站1960年~1965年、1992年~2006年共21年的月年平均流

    陕西水利 2010年3期2010-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