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集约利用

  • 乡村振兴背景下山东省土地集约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兴中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是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举措。以山东省土地集约利用为例,针对山东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面临的一些比较突出的土地集约利用问题,提出科学规划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农村土地现代化作业程度、建立健全土地环境监测治理机制、完善土地流转体系等具体措施。关键词 乡村振兴;土地集约利用;可持续发展;山东省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0.059

    南方农业·下旬 2023年5期2023-08-01

  • 产业转移对苏州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
    业转移;土地集约利用中图法分类号:F30                                                 文献标志码:A1 引言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决定着土地利用方式与结构[1]。蒋贵国等[2]认为经济体制转型所引起的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使原有土地利用结构向更合理的方向发展。工业化发展下不同产业占用土地比重的差异导致不同产业结构条件下土地利用结构和集约水平各异。吴郁玲[3]认为人地关系、经济増长、技术变迁、政府的管制政策、土地

    长江技术经济 2022年5期2022-11-07

  • 关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如何进行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成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课题,为给关中城市群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对影响新型城镇化水平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关中城市群发展的实际,构建了关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关键词 关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F299.27;F301.24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2.051

    南方农业·下旬 2022年6期2022-07-04

  • 基于土地集约利用的山区高速公路设计研究
    着手,从土地集约利用的角度详细阐述了山区高速公路设计要点,结合工程实例,研究了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路基设计对土地的集约利用,实施结果表明:通过采用土地集约利用的有效方法,可以实现高速公路建设与土地集约利用和谐共生的局面,对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关键词 山区高速公路;设计;土地集约利用中图分类号 U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8949(2022)11-0028-03引言山區具有地形复杂、地势多变的特点,因此在具体公路工程挖填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2年11期2022-06-09

  •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乡结合部土地集约利用思路研究
    用水平,土地集约利用已受到政府、学者与社会的广泛关注。城乡结合部土地是城市中土地挖潜潜力最大的区域,但其集约利用研究仍处于空白阶段。本文拟总结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现状问题,探索城乡结合部土地集约利用研究思路,提出应在土地利用现状与原各类空间规划叠加分析的基础上,开展集约利用评价,进而提出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建议。【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城乡结合部;土地集约利用【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21.1、引言1.1研究背景土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1年7期2021-08-11

  • 土地集约利用效益评价与耦合关系研究
    有效测度土地集约利用的综合效益和协调程度,选取17个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旨标建立综合评价系统,对1990-2018年间天津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进行评价和耦合度分析。从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关系分析,1990-1992年处于低级共生阶段,1993-2018年处于协调发展阶段,但生态环境系统增速明显低于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度呈现倒“U”型发展态势,需要警惕生态环境系统走低倾向。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效益评价;耦合关系;天津市中图分类号:F

    中国房地产·学术版 2020年10期2020-12-14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集约利用几个要点问题研究
    且相应的土地集约利用监管手段也在不断得到优化健全。具体在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当明确土地集约利用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在联系,结合因地制宜的土地集约利用规划思路来优化分配土地资源。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集约利用土地集约利用的本质在于科学分配土地资源,结合土地资源的基本用途特征来实现最大化的土地利用效果。土地资源本身属于宝贵的城市建设资源,然而目前由于受到城市建设带来的破坏以及不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影响,那么造成珍贵的土地资源被浪费,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2期2020-11-06

  • “后土地经济时代”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路径
    济时代;土地集约利用;有效路径土地是人们生存生活赖以利用的资源,作为重要的物质基础,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通过土地开发、转让等增加财政收入,土地经济起到了关键作用。新时代下,土地集约利用是一项重要内容,政府等部门也给予了高度重视,使用节约管理方式,综合使用土地、能源、水等资源,降低消耗,提高利用效率。在完善土地集约利用制度、挖掘土地存量、转变利用方式的基础上,实现良好的土地经济。土地集约利用包含资金、技术、劳动等要素,合理布局土地,实现

    时代人物 2020年16期2020-10-09

  • 阿克苏地区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动态研究
    克苏地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时空动态。[方法]以阿克苏地区8县1市为研究区,从社会-经济-生态3个层面选取12项指标构建SEE模型,结合变异系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综合权重,进而研究2012—2017年阿克苏地区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动态变化,并对“社会-经济-生态”协调性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时间尺度上,阿克苏地区在2012—2017年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显著的波动上升,由2012年土地粗放利用到2017年基本都实现土地中度集约利用;空间尺度上,地区土地集约利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20年13期2020-07-14

  • 雄安新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雄安新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结果表明:雄安新区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不高,可挖掘潜力巨大。依据新区各县土地利用情况与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今后发展对策与建议,为雄安新区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雄安新区Abstract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rom the four criteria of land use degree, land use economic

    安徽农业科学 2020年12期2020-07-14

  • 资源环境约束下房地产转型战略研究
    产转型;土地集约利用;低碳房地产;经济发展方式房地产转型是指房地产业发展方向、開发管理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它是房地产业进入成熟阶段的关键因素,标志着房地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所谓资源环境约束下的房地产转型,是指在资源减少、环境恶化的背景下,房地产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一些乱象和房价的不稳定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随着城市化带来的资源逐渐减少和环境恶化,房地产的可持续发展迫切依赖于房地产的转型。1 资源环境约束下房地产转型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20年11期2020-04-28

  • 兰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要:研究土地集约利用对提高土地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评價方法和相关性分析,对2008年~2013年兰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度及主导因子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兰州城市土地集约度不断提高,并且在2013年达到最大值0.9661,且在2011年~2013年城市集约度增长迅速,达到每年增长0.19个单位;(2)各指标因子对兰州城市土地集约度影响程度依次为:城镇绿化覆盖率>单位面积商品零售额>单位面积总产值>单位面积固定资产

    西部资源 2020年4期2020-03-01

  • 不同类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将开发区分为工业主导型开发区和产城融合型开发区。根据《山西省城镇体系规划》将山西省分为4个一级经济区,分别为晋北经济区、晋中经济区、晋东南经济区和晋南经济区。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计算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综合分值,并通过障碍度模型,分析影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障碍因素。研究表明,从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来看,工业主导型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呈现晋东南经济区>晋北经济区>晋中经济区>晋南经济区;产城融合型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呈现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16期2019-09-20

  • 产业转移与转出区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向更高层次的协调发展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增长极理论分析两者相互影响的机理;以珠三角9个城市为例,运用协调发展模型开展评价。结果:理论上,产业转移能显著地影响转出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水平;时间上,18年内,产业转移的综合效应与土地集约利用度持续提升,验证了两者正相关;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整体上呈逐年提高的趋势,但协调状态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空间上,珠三角9个城市的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指数反映出广州与深圳发挥了极核作用;协调度、协调发展类型及组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15期2019-09-11

  • 村镇规划设计中土地的集约利用
    是阐述了土地集约利用的基本情况,其次论述规划土地资源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村镇规划设计中土地的集约利用要点,希望研究后,可以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关键词:村镇规划;设计内容;土地集约利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土地资源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地加深,但是土地资源的浪费现象依旧普遍存在,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加大资源的利用效率,来提升整体的资源管理水平。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对一些资源浪费问题作出处理。土地资源的浪费,会直接影响到土地资源的规划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9年12期2019-09-10

  • 城市控规视角下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研究
    角领域下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内容进行研究,先是阐述了城市控规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其次在分析城市控规视角下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的同时,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研究进行讨论,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关键词:城市控规视角;土地集约利用;影响机制;研究一、土地集约利用在我国城市控规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国外相关成熟经验,将其经验与我国现状相结合,从而制定出完善的方案,其中国城市控规类似于国外的区划法以及土地使用管理法等。2000年初,西方国家发展迅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9年12期2019-09-10

  • 产业转移与土地利用的耦合作用机理及协调度评价
    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及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整体上,环长株潭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之间的耦合协调度不高,大多处于濒临失调的状态;时间上,2005-2017年八个城市承接产业转移与区域土地利用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均朝着协调的方向呈稳定上升趋势变化;空间上,表现出“以长沙为中心,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但差距不断缩小,且在发挥系统整体功能上还有协调发展和深度合作的巨大潜力。关键词: 产业转移;集群式转移;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9年4期2019-09-03

  • 西安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对西安市土地集约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利用多因素加权求和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计算综合权重,对西安市2010—2017年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关键词 多因素综合评价;土地集约利用;西安市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4.094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出现了“摊大饼”现象,城市发展一味地求大,忽视土地利用效率。土地具有不可再生性,低效利用不利于可持续发展[1-

    南方农业·中旬 2019年5期2019-08-30

  •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耦合协调性研究
    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对城市系统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因其密切的关系,准确把握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性时空特征显得尤其重要,对制定城市土地利用政策和城市化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在明确耦合协调性关系的基础上,研究小组对两者耦合协调度的意义、背景、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阐明了两者耦合协调评价研究的一般规律,旨在为区域城市集中利用与城镇化耦合协调评价提供理论支撑。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城市化;耦合协调;江苏一、引言近年来

    大陆桥视野·上 2019年7期2019-08-27

  • 襄汾县低效用地再开发研究
    再开发;土地集约利用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0-0040-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01       文献标志码:A目前,国土资源部出台的低效用地再开发相关规定有《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指导意见(试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这些文件明确提出完善城镇低效用

    山西农经 2019年10期2019-08-13

  • 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关系研究
    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2012—2016年贵州省9个市(州)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测算,利用耦合模型分析其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研究表明,贵州省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区域差异明显;各市州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关系均表现为拮抗发展,表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土地集约利用的发展受到抑制。最后结合实际,提出有关对策建议。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土地集约利用;耦合;贵州省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志码:A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16期2019-07-08

  • 试论开发区建设中的土地集约利用
    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基础以及意义,开发区集约利用评价类型,并以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介绍了该开发区建设中的土地集约利用策略,以供参考。【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land in development zones, and the evaluation t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9年4期2019-06-24

  •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
    础上,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进行了溯源与辨析,系统地概括了国内学者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指标权重、理想值确定及综合评价的主要思路与方法,对评价工作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总结。最后,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未来发展趋势。关键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中图分类号:F29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9)01-0005-05DOI:10.14088/j.cn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1期2019-06-11

  • 浙中城市群产业结构演进与土地集约利用时空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构演进与土地集约利用发展水平的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8年—2016年的其中5个年份的浙中城市群产业结构演进与土地集约利用时空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演进与土地集约利用两者存在强有力的互补作用;浙中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滞后于产业结构演进的合理化程度;产业结构演进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碎片呈现空间差异。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关键词:产业结构演进;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度一、引言世界经济发展的历

    财讯 2019年9期2019-06-11

  • 江西吉州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06,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高,园区土地基本得到利用,尚存在实际可挖掘潜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建议。关键词:工业园区 评价指标体系 土地集约利用近年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入融合的发展模式成为新焦点,其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的特点进一步加速了工业园区的出现及发展,已然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共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来,各地区政府将打造工业园区作为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坚持发展道路以综合效益为中心的重要途径。但随着工业

    珠江水运 2019年2期2019-02-18

  • 云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关系研究
    ,城镇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也会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而变化,只有两个系统之间耦合协调才能积极促进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文章选取云南省作为研究区域,建立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与城镇化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并构建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分析2007年至2016年云南省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城镇化水平以及两个系统之间的耦合度。[关键词]城镇化;土地集约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耦合度[DOI]10.13939/j.cnki.zgsc.2018.29.0201 引 言“城市化”最早由西

    中国市场 2018年29期2018-10-12

  • 富位村土地集约利用浅议
    ,从该村土地集约利用现状、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综合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并提出为提高富位村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重要举措。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与发展;土地集约利用;富位村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8年5月18日富位村隶属于河北省涞水县胡家庄乡,该村农业发达,农业合作社有10多个,白萝卜种植已初具规模化优势,市场销路广。每到丰收时节,慕名前来收购的客商络绎不绝,现已发展成为涞水南面规模最大的农副产品交易地点,促进了农村发展、农民增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18期2018-08-23

  • 广西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分异格局分析
    要]摸清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分异规律,是制定科学有效土地利用策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重要前提。以广西区县为研究单元,基于土地集约度模型,测算2008~2016年广西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与重心模型,探讨广西土地集约利用在空间尺度分布特征,分析空间格局演变和重心转移特征。研究表明:①广西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空间分异格局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与空间稳定性,呈现东部高西北低的稳定态势;②区县尺度下广西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聚集特征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5期2018-05-14

  • 湖南省隆回工业集中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
    内的各类土地集约利用的扩展潜力、结构潜力、强度潜力、管理潜力和尚可供地年数,进一步分析各潜力实现的约束条件和实现途径,为园区结合潜力现状探索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途径和科学配置城市集约用地潜力利用时序提供非常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隆回工业集中区[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资源的节约集约一直是中国发展的重要任务,十九大强调要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工业集中区是一个地方新型工业发展的先行者,有效示范了一个地方的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1期2018-05-14

  •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喀什地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指出问题,提出建议:加强喀什地区开发区建设,提升开发区用地集约能力;优化开发区布局使用层次,提高开发区用地利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集约空间。关键词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喀什地区中图分类号:F323.4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7.011古往今来,发展为社稷之本,而作为发展中的“先行者”,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域——开发区,在促进区域经济高速发展中彰显着集聚作用、辐射作用

    南方农业·上旬 2018年3期2018-05-14

  • 土地集约利用的规划方法与途径
    过对国内土地集约利用的现状以及相关研究进展的调查分析,并结合我国政府现行的工作管理体制以及工作机制,提出了土地集约利用的一些规划方法及其实现途径,即对我国土地进行总体规划、城乡规划以及项目规划的组合规划方法。【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问题;建议根据对我国土地利用的相关调查分析,我国土地利用中人与地之间的关系紧张,依然呈现出人多地少的基本格局。土地利用的管理问题依然突出,例如:在全国农用地中优质耕地、后备耕地少,其他用地占用现象日渐增多耕地减少过快,土地退化破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18年8期2018-05-14

  • 湖北“两圈两带”格局下的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度分析
    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发展关系是实现城乡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在湖北省“两圈两带”空间战略格局的框架下,综合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发展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析了2006年~2015年湖北省的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发展水平。研究表明:湖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度并不高,总体处于低度或中度协调发展水平,且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滞后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省内各市州的协调发展度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区域差异,从鄂中地区到湖北省东部、西部边缘地区

    世界地理研究 2018年2期2018-04-27

  • 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文章以南京市11个典型开发区为例,运用模糊物元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与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各开发区之间的集约用地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只有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级别为“高度集约级”,其余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级别为“中度集约级”和“轻度集约级”;南京各开发区集约用地主要限制因子各不相同,但主要为综合容积率、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工业用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1期2018-02-01

  • 兰州市城市拓展与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状及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结果表明:在2007-2015年期间,兰州市建成区面积从2007年的583km2,到2015年扩展至834km2,建设用地面积从2007年的541km2增加到2015年771km2,该市城市拓展现象严重;兰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系统总熵波动幅度较大,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熵与系统总熵变化趋基本一致,投入因子墒和产出因子墒整体较高且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兰州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墒对系统总墒的影响最大;兰州市土地集约利用等级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提升

    科技视界 2018年26期2018-01-09

  •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与城市化水平协调发展研究
    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评价2005~2014年土地集约利用度与城市化水平,运用系统相对状态发展模型测算两者之间的协调度,并对其进行时空维度上的差异分析。协调度测算结果显示,2008年以后圈内各市多处于协调阶段;从时间轴上看,武汉、黄石、孝感、潜江市的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水平协调度总体趋于逐年增强,但在空间格局上各市呈现不规则变化态势,不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城市化水平;协调度;武汉城市圈中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21期2017-11-30

  • 新建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
    7分,在土地集约利用等级体系中属于中等水平,但是其中用地结构状况还有待提高。研究成果可为黔西县岔白工业园区的土地合理规划提供参考。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特尔斐法;新建工业园区;岔白工业园区中图分类号F30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22-0144-04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bai Industrial Park in Qianxi County,a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22期2017-10-14

  • 宜宾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
    宾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协调度进行测算,分析两者协调发展的状况,结果表明,2014年宜宾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水平较高,但存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滞后的问题。该研究为宜宾市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决策参考。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城市化;协调发展;宜宾市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17-0178-03Abstract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17期2017-08-13

  •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分析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不断提高,4轮的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分别为78.25、93.33、98.20、98.21分;工业用地建筑系数与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等指标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的贡献率最大;扩展潜力整体下降,部分企业已逐渐退出开发区范围;土地集约利用潜力不能满足近期发展需要。关键词: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扩展潜力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11-2055-06DOI:10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11期2017-07-13

  • 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挖潜及模式
    场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城市土地集约模式和分散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无论什么样的土地都给予额外的土地利用模式。要有区域整体观念,适度规模和合理的城市形态,注重土地投资强度、集约利用和效率,促进紧凑型城市的进一步增长和发展。[关键词]用地模式;土地集约利用;区域对土地利用的条件,是指合理分配土地利用结构,对土地的资本、技术、劳动力和土地利用效率和使用效率的提高,是城市的经济因素、社会和城市土地集约的再利用,包括自然环境的协调和

    居业 2017年3期2017-06-15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襄阳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围内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襄阳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紧扣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基础上,依据城市人地关系相关指标构建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是可行的,2009—2014年襄阳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从36.07上升到76.07,并且是逐年上升,符合2009—2014年襄阳市城市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城市土地利用实际情况,表明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襄阳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SPSS统计分析总体上是可行的。关键词土地集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33期2017-05-30

  • 江西省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方向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多因素分析法从土地利用状况、利用效益和管理绩效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西省20个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得到江西省20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分值,并进行排序。[结论]江西省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基本为集约度较高和集约度中等。关键词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层次分析法;江西省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11-020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11期2017-05-30

  • 皖江示范区产业转移和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性评价
    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两者具有内在的协调需求。以皖江示范区为例,通过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对示范区9个地级市在2008年、2011年、2014年3个评价时点上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示范区产业转移和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处于勉强协调阶段,但耦合协调程度不断增强,二者均朝着有序的方向发展;耦合协调度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呈现出以合肥市为中心向周边地区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关键词:区域产业转移;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皖江示范区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7期2017-05-23

  • “多规合一”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果,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城市化与土利用集约利用密切相关。以湖北省鄂州市“多规合一”为契机,研究了2001-2013年鄂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二者的交互耦合作用机制,采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并构建了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和相对发展度模型,定量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并将其分为拮抗、磨合和协调三大阶段9类状态。研究表明,鄂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城市化彼此作用,相互促进;耦合协调发展总体态势良好,由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7期2017-05-13

  • 黑龙江省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测度及协调发展
    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赋权的方法测算各指标权重、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二者间的耦合与协调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黑龙江新型城镇化水平略滞后于土地集约利用,仅哈尔滨、大庆、七台河的新型城镇化超前于土地集约利用发展;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格局类似,高值区分布在以哈尔滨为核心的哈大齐工业走廊沿线,低值区集中在以七台河、鹤岗、双鸭山、鸡西等为核心的东部煤电化基地;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尚处于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6期2017-05-11

  • 城镇化进程中齐齐哈尔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齐哈尔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进行评价,认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未完全挖掘,土地使用结构不合理。齐齐哈尔市应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契机,宏观调控,统筹规划,走高效集约化道路,实现土地资源集约使用的可持续。[关键词]城镇化;土地集约利用;齐齐哈尔市;PSR模型[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1 — 0107 — 02土地集约利用一词最早由李嘉图在地租中提出,我国对其研究起步晚,直至20世纪90年代

    理论观察 2016年11期2017-04-17

  • 浅谈城市工业企业用地调查
    业用地;土地集约利用;低效产业用地1 调查区基本情况调查区位于该市的经济开发区内,总面积约为300平方公里。区域内建设了装备制造产业园、光伏产业园等专业园区,拥有各类企业3000余家,其中外资企业151家。区域范围内工业企业用地存在不符合现行规划用途、利用粗放、布局散乱、设施落后、闲置废弃等情况。2 调查对象和内容2.1 调查对象。此次工业用地调查是对开发区内所有存在的工业用地进行的一次普查。既包含已取得合法用地手续、正在利用的用地,也包含尚未取得合法用地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10期2017-03-20

  • 农安县城镇化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关系研究
    化水平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22个指标构建了城镇化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在计算各乡镇城镇化指数和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指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城镇化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度和耦合协调发展度指数,并综合分析其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农安县城镇化水平较低,县级行政中心集聚型城镇化是县域城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相对较高,各乡镇差别不大;农安镇、合隆镇和烧锅镇城镇化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程度较高,其余19个乡镇均属于城镇化滞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21期2017-03-18

  • 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时空耦合关系研究
    研究分析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时空耦合关系,并将其分为协调发展区、熵增区、退化解体区和新周期产生区。同时,将协调发展区进一步细分为前期磨合时期、中期协调时期和后期拮抗时期。最后借助ArcGIS10.0软件进行区域分析和空间聚类分析,发现江苏省城市耦合协调关系呈集聚发展,苏南地区为高值集聚,苏北地区为低值集聚。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城市化;耦合关系;空间聚类分析中图分类号:F2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23-6281-0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23期2017-03-17

  • 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评价
    针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同时还需要评估其经济以及社会的情况,在此基础上研究江苏省协调情况,为了保证研究的代表性,选取了省内的13个地级市。研究显示,两者发展水平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且在空间分布上有非常大的不同,可以分成3个类型,一种就是协调度等级比较低的,这类地区可以继续进行划分,有些是严重失调,比如说盐城市,有些是轻度失调,比如连云港市以及泰州市;一种为协调度等级处于一般水平的,这类地区也可以继续进行划分,有些是初级协调,比如地南通以及淮安

    中国集体经济 2017年4期2017-02-27

  • 亳州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本文以土地集约利用相关理论为基础,以皖北地区亳州市为例,利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亳州市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结果表明:与安徽省土地利用整体水平相比较,亳州市土地利用综合水平还不够高,土地利用、土地产出、土地承载力为第四等级,土地投入为第三等级,土地利用结构为第二等级,生态环境为第一等级,亳州的土地集约利用还有待提高。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价;亳州本文为安徽省2015年度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向量机参数智能集成优化的新型城镇化评估研究”(150808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年3期2017-02-20

  • 亳州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本文以土地集约利用相关理论为基础,以皖北地区亳州市为例,利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亳州市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结果表明:与安徽省土地利用整体水平相比较,亳州市土地利用综合水平还不够高,土地利用、土地产出、土地承载力为第四等级,土地投入为第三等级,土地利用结构为第二等级,生态环境为第一等级,亳州的土地集约利用还有待提高。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价;亳州本文为安徽省2015年度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向量机参数智能集成优化的新型城镇化评估研究”(150808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年3期2017-02-20

  • 湖南县域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关系研究
    分析湖南土地集约利用和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对湖南省各地区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为因子分析法,重点对湖南各地区的耦合关系以空间分布的方式進行分类和分析。结果表明:长沙地区的土地利用率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最为紧密。湖南西北部地区的市、州、地区,土地的开发程度较低,森林自然覆盖率较高,所以拥有比较大的经济发展空间。湖南省东部地区拥有较为丰厚的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但是这种发展模式也使得土地资源环境受到了一定的破坏。

    经济师 2016年11期2016-12-15

  •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几个基本问题探讨
    发展。在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上,另外一些问题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文章就土地集约的利用概念、内涵,以及相关概念的联系和区别等问题上来分析,并阐述了土地集约利用所具有的意义,以供借鉴。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城市;问题在城市土地的规划建设中,还是存在规划不合理和利用政策不完善的问题,使土地资源并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还有很多领导对土地集约利用这一概念认识得比较模糊。在实际的土地利用问题上,我们还是应该先认清什么是土地的集约利用,它的内涵和意义到底是什么,然后再深层次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年4期2016-11-19

  • 基于PSR模型的城乡交错带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交错带的土地集约利用情况,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关键词:PSR模型;城乡交错带;土地集约利用一、引言目前,在土地集约利用方面,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城市和乡村,而以城乡交错带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相比而言比较少。近年来,龙泉驿区作为成都东部副中心,随着成都市经济向东扩散,其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城区用地面积快速扩张,区域整体经济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因此选择本区域为研究对象对于指导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来获取权重,

    商 2016年29期2016-10-29

  • 湖北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异与驱动力
    究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综合选取湖北省87个开发区的样本数据,参考相关国家规程和学者研究成果,构建一套完整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对湖北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评价。依据评价结果,采用ARCGIS、GEODA等空间分析软件分析湖北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分异特征,并通过SPSS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湖北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差异较大,开发区土地集约

    江苏农业科学 2016年7期2016-10-20

  • 土地市场发展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
    能够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程度,优化土地资源的市场配置可以有效控制土地的经济发展。【关键词】土地市场发展;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土地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对土地资源的使用和调控体现了其市场价值的重要性。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利用问题越来越突出,优化土地的配置是实现集约利用和有效利用的最佳方式。市场是进行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利用市场来控制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可以有效缓和社会的用地矛盾。一、土地集约利用与土地市场的萌芽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16年8期2016-10-20

  • 江西省国家级高新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比研究
    高新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比研究黄凯,刘平辉(1.东华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摘要:研究目的:提高鹰潭高新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研究方法:采用多因素分析法从土地利用状况、利用效果和管理绩效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西省4个国家级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总体水平进行评价,同时将鹰潭高新区与其他高新区做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江西高新区集约利用程度低,鹰潭高新区集约度52.58分。研究结论:鹰潭高新区处于初等集约水平。关键词:开发区;土地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2期2016-07-28

  •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实证研究 ——以鞍山为例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实证研究 ——以鞍山为例于清峰(鞍山市国土资源勘测设计院,辽宁鞍山114002)摘要以鞍山为例,从利用强度、增长耗地、用地弹性和管理绩效4个方面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量评价方法,对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鞍山市铁东区、铁西区土地利用属于集约度高的Ⅰ型;市辖区、立山区、海城市土地利用属于集约度较高的Ⅱ型;千山区、台安县和岫岩满族自治县土地利用属于集约度中等的Ⅲ型。为提高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15期2016-07-27

  •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熵权法的区域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研究
    例,构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SPSS 21.0统计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对伊犁州直土地集约利用进行了时序方面的模型分析,同时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分析得出:(1)伊犁州直在2003—2012年,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持续不断提高;(2)对伊犁州直土地集约利用贡献率高的因素依次是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地均农业产值、地均GDP、地均工业产值等。关键词:主成分分析;熵权法;土地集约利用;伊犁州直中图分类号: F301.2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

    江苏农业科学 2016年5期2016-07-23

  • 长株潭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关系动态计量分析
    潭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关系动态计量分析熊鹰1,苏婷2,李海1,李昱华1,乐咏梅1(1.长沙理工大学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114;2.湖南省遥感中心,湖南 长沙 410007)摘要:以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区域,分别建立土地集约利用及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动态计量经济方法与模型研究分析了该区域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1)长株潭城市群的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水平序列都是一阶单整序列,二者在短时期内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6年3期2016-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