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壁瘤

  •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早期室壁瘤形成的心脏磁共振成像特征
    肌梗死患者早期室壁瘤[急性心肌梗死后2周内心脏磁共振成像(CMR)下发现的室壁瘤]形成的CMR特征。方法:对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在两周内完成CMR的108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是否形成早期室壁瘤分为非室壁瘤组(n=72)和室壁瘤组(n=36)。将获得的CMR图像导入CVI42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获取诊断早期室壁瘤的CMR参数。结果:室壁瘤组较非室壁瘤组的年龄和钆延迟增强(LGE)面积更大,左心功能

    中国循环杂志 2023年12期2024-01-10

  • MR心脏增强诊断心梗后室壁瘤的应用价值
    08 ]左心室室壁瘤(left ventricular aneurysm,LVA)为心肌梗死后,梗死区域的左心室壁出现心肌全层或大部分坏死,部分被纤维组织替代变薄,在心室内压力的作用下,呈现反常运动或活动能力消失,随着病情进展,可引起心脏破裂[1-2]、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等危及生命。相关文献报道心梗后并发室壁瘤的发生率为5%~20%[3-4],室壁瘤的确诊依赖于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及左心室造影诊断室壁瘤文献报道较多,关于心脏MR 增强对室壁瘤的诊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5期2023-06-15

  • 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合并后间隔室壁瘤穿孔1例报道
    后间隔基底段的室壁瘤穿孔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本文通过对1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合并后间隔室壁瘤穿孔患者的超声影像学特点、临床表现、相关检查、治疗方法及预后的分析总结及文献复习,提高超声医师对该病认识,避免漏诊及误诊。1 病例资料患者,女,71岁,高血压病史10余年,心绞痛病史5年。入院前5 d患者于休息时出现持续胸闷、胸痛,伴肩背部放射痛、大汗、气短、端坐呼吸、恶心、腹痛、头晕就诊,听诊未闻及杂音,以“急性下壁心梗”收治并行急诊介入治疗。入院当天心电图示:(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2期2023-02-21

  • CMR 诊断先天性室壁瘤1例
    65000)左室壁瘤常继发于心肌梗死,是心肌梗死严重的并发症,而由于其他原因导致或先天性的室壁瘤并不常见,笔者将近期1 例由心脏磁共振检查(CMR)诊断的先天性室壁瘤报告如下。病例老年女性,急性起病,6 小时前出现心悸、胸痛伴黑矇,持续2 分钟缓解,患者活动后仍诉心悸、气短,随后再发胸痛,有濒死感,急诊心电图提示室性心动过速,行电除颤1次,复查心电图窦性心律,多发室早,胸痛症状持续1 小时缓解。体格检查:体温:36.4℃,呼吸:18 次/分,血压:150/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22年1期2022-12-10

  • 左心室特发性室壁瘤1例
    超声提示左心室室壁瘤形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 CTA)未见明显异常。心脏MRI:膨出处室壁心肌灌注显像及延迟扫描均未见明显异常(图1C)。临床诊断:左心室特发性室壁瘤形成。因无绝对手术指征,仅密切随访观察,并予口服美托洛尔及阿司匹林等保守治疗。半年后复查心脏超声造影见左心室下壁及间壁心肌变薄、局部壁瘤形成,心尖部见较多肌小梁;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图1D)。图1 左心室特发性室壁瘤 A.超声心动图; B.左心室心肌整体纵向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2年10期2022-10-24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院内发生室壁瘤的危险因素分析
    徐陈承 李勋室壁瘤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少见并发症之一,可增加恶性心律失常、附壁血栓、心力衰竭和心脏破裂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2],预后不佳[3]。尽管早期血运重建治疗使室壁瘤的发生率明显下降[4],但是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仍有相当可观的患病人群数目。通过对室壁瘤发生的危险因素识别及早期预警可及时采取相应的药物及手术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5],然而,尽管近年来多项研究分析了室壁瘤发生的可能因素,但得到的结果并不一致[6],故本研究旨在进一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15期2022-09-19

  • 超声心动图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诊断中对疾病检出率的影响
    内压力增大导致室壁瘤形成[1]。而早期准确的诊断及治疗能有效提高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降低患者病死率。怀疑心肌梗死的患者,临床常做的辅助检查有心电图、胸部CT、胸部X线片、超声心动图。随着心血管疾病诊断技术的发展,冠脉CTA、左室造影、放射性核素等方式均用于临床诊断中,其中超声心动图因经济、快捷、可移动性好常作为首选检查方式,且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壁瘤的检查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取得了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2]。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1期2022-02-25

  • 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梗死后真假混合性室壁瘤1例
    诊断:左室侧壁室壁瘤形成;心包积液。由于患者反复低热,多浆膜腔积液,考虑结核可能性大,建议患者转结核病专科医院就诊。1个月后患者于武汉市结核病医院行心包穿刺见血性心包积液,再次转入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超声心动图检查:左房扩大(前后径39 mm)。左室侧壁基底段及中间段呈瘤样向外膨出,范围约40 mm×54 mm(图1A)。左室外侧见一宽47 mm带状无回声区,经左室后方延伸至右室右侧,在右室右侧形成较大范围的无回声区,宽74 mm(图1B)。左室侧壁膨出瘤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2年1期2022-02-16

  • 心脏MRI及超声心动图双模态对心尖室壁瘤切除术治疗后心功能评估价值
    61)董亚玲*室壁瘤是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后,梗死区域的室壁变薄、扩张、心肌层坏死,纤维瘢痕逐渐取代坏死心肌,梗死区心室壁朝外膨出所形成,主要发生于心脏左室,尤其以心尖部位多见[1]。形成室壁瘤后,心室形态从类椭圆形变为近似球体,引起室壁张力、心肌耗氧量以及舒张末期压力增大,导致心室扩张,影响患者心功能[2]。目前临床治疗心尖室壁瘤主要以外科手术为主,心尖室壁瘤切除术是目前常用手段。但采用心尖室壁瘤切除术治疗室壁瘤对心功能的影响缺乏有效评价指标。目前临床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12期2021-11-25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假性室壁瘤破裂并新瘤体形成1例
    左心室后壁假性室壁瘤破裂、假性室壁瘤及血栓形成。于全身麻醉下行左心室假性室壁瘤切除+左心室破裂修补术,术中见左心室后壁及侧壁假性室壁瘤(图1D),大小分别为50 mm×40 mm×20 mm、90 mm×60 mm×40 mm;左心室后壁连续性中断,通过一宽约15 mm的破口与后壁瘤体相连,后壁与侧壁瘤体之间见宽约10 mm破口相通,侧壁瘤体内见直径20 mm血栓形成。最终诊断:左心室后壁假性室壁瘤破裂并新瘤体形成。图1 左心室假性室壁瘤破裂并新瘤体及血栓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1年11期2021-11-24

  •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诊断效果
    心肌梗死患者中室壁瘤有8例,占比11.43%;心包积液有3例,占比4.29%;二尖瓣反流有14例,占比20.00%;室间隔穿孔有2例,占比2.86%;43例患者有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占比61.43%。结论:将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较为显著。因此,可将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推广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诊断中,促使临床诊断效果显著提升,同时也可促使患者尽早接受有效的临床治疗,使其临床病症可得到有效缓解。关键词: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5期2021-09-10

  • 心肌梗死ST段抬高与室壁瘤形成关联性分析
    分析,探究影响室壁瘤发生的具体因素,并为后续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对该疾病进行有效防范。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16年1月~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0例心肌梗死ST段抬高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发生室壁瘤的患者65例为观察组,未发生室壁瘤的患者435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50~84岁,平均(65.19±0.39)岁,平均BMI(22.99±0.23)kg/m2;对照组中男221例,女214例,年龄50~8

    吉林医学 2021年8期2021-08-17

  • 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关系的研究
    510317)室壁瘤为心梗的常见并发症,主要是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坏死的心肌组织逐渐纤维化,形成瘢痕组织,进而造成心肌收缩力降低,心室局部向外膨出呈囊袋状的一种病理状态,因此在临床上陈旧性心肌梗死与室壁瘤往往同时存在,若不及时予以处理,有可能引起恶性心律失常、心衰、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安全。相关数据显示[1],约有90%室壁瘤是在左前降支单支供血的心室前壁出现大面积心肌梗塞后所形成的。因此,早发现、早确诊、早干预陈旧性心梗合并室壁瘤对于降低患者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4期2021-01-22

  • 室壁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并发疾病的诊治进展
    重庆)0 引言室壁瘤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常见的并发症,在既往研究中室壁瘤在急性心梗存活患者中发生率为10%~38%[1],但随着目前溶栓、冠脉介入的发展以及胸痛中心的建立,其发生率较前有所降低。既往研究表明,室壁瘤患者的预后极差,5 年自然病死率高达30%~53%[1]。但目前也有学者提出,无症状的室壁瘤在积极地内科保守治疗下,其10 年生存率已达90%;有症状的室壁瘤患者经内科积极治疗后5 年生存率在47%~70%[2]。室壁瘤存在合并症主要包括心脏破裂、附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5期2020-12-26

  • 左心腔声学造影与经胸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尖部室壁瘤及其附壁血栓的检出情况比较
    ,娄萍,王俊香室壁瘤是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之一[1],好发于左心室,主要原因为心肌梗死可导致局部心肌坏死,进而由结缔组织替代,并在左心室压力持续作用下出现局部变薄、向心外膨出,导致左心室扩大、收缩力下降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室壁张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进而造成心功能不全、栓塞及室性心律失常[2-3],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室壁瘤早期诊断及治疗方式的选择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左心室心尖部是心尖最尖端的部位,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12期2020-12-14

  • 心梗好了却经常胸闷,警惕室壁瘤
    次就诊,诊断为室壁瘤室壁瘤又称心室膨胀瘤,是指心脏出现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室壁运动减弱或消失,乃至反向运动,从而产生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的区域,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常见并发症,多在AMI后2周至2年内发生,主要见于左心室,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在3.8%~38%之间。室壁瘤的形成会破坏心室的构型,导致心室收缩及舒张受限,引发恶性心律失常、血栓栓塞、心功能不全,甚至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必须要重视AMI后室壁瘤的形成和防治。95%的室壁瘤是由AMI所引起临

    家庭医药 2020年17期2020-12-05

  • 急性心肌梗死后室壁瘤瘤体大小对心功能影响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义563000室壁瘤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症之一,通常发生于左室壁大面积透壁心肌梗死后,形成的梗死后室壁变薄膨出、瘤样扩张,在心脏收缩过程中呈矛盾运动[1-2]。室壁瘤形成破坏了左心室正常结构,使心肌收缩不同步,血流动力学恶化,最终导致心力衰竭[3]。研究表明左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是影响室壁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对室壁瘤心功能评价意义重大。但目前国内外文献关于室壁瘤大小对左心室功能影响以及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的研究甚少,本研究通过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

    安徽医药 2020年11期2020-11-22

  • 心肌灌注显像诊断不典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尖室壁瘤1例
    HCM伴心尖部室壁瘤形成 A.超声显示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箭); B.冠状动脉CTA示左前降支近段心肌桥伴管腔轻度狭窄(箭); C.MPI示左心室心尖部显像剂摄取增加,呈“铲形”改变 (RCA:右冠状动脉;PDA:后降支;LAD:左前降支;D1:第一对角支;M1:第一钝缘支;LCX:左回旋支)患者男,26岁,因“阵发性胸闷2年,加重1个月”就诊;个人既往史及家族史均无特殊。查体未见异常。心电图示V2~V6导联ST段轻度抬高,V2~V6导联及下壁导联T波倒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0年9期2020-10-22

  • 超声诊断室壁瘤切除术后假性室壁瘤形成1例
    变,左室心尖部室壁瘤形成,室壁瘤内血栓形成,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减低。遂行室壁瘤内血栓清除、室壁瘤切除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前间隔中间段至心尖段心肌变薄,运动消失;左室心尖部残余室壁瘤大小3.1 cm×1.2 cm,可见矛盾运动;补片外侧见中低团块状回声,大小3.7 cm×3.5 cm×2.3 cm,考虑假性室壁瘤形成(图1),补片与心肌连接处缝隙见左室腔与假性室壁瘤间的微量血液交通(图2),假性室壁瘤内可见血栓形成。图1 超声心动图示左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0年9期2020-10-15

  • 心梗好了却经常胸闷,警惕室壁瘤
    张海澄室壁瘤又称心室膨胀瘤,是指心脏出现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室壁运动减弱或消失,乃至反向运动,从而产生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的区域,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常见并发症,多在AMI后2周至2年内发生,主要见于左心室,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在3.8%~38%之间。室壁瘤的形成会破坏心室的构型,导致心室收缩及舒张受限,引发恶性心律失常、血栓栓塞、心功能不全,甚至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必须要重视AMI后室壁瘤的形成和防治。 95%的室壁瘤是由AMI所引起临床统计,95%

    家庭医药 2020年9期2020-09-27

  • 超声鉴别诊断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
    0052)心脏室壁瘤指室壁局部向外膨隆超出正常心脏轮廓,最常见于左心室心尖部,多为心肌梗死后并发症。超声心动图诊断室壁瘤具有较高敏感度和特异度,然而检查者对本病认识不足时易致误诊。本研究回顾室壁瘤患者的超声图像及临床资料,分析易误诊为室壁瘤的少见病及正常变异的声像图特征,以期提高临床及超声科医师对本病的认识。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9年4月186例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经超声诊断为心脏室壁瘤的患者,男131例,女55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0年5期2020-06-02

  • 室壁瘤超声诊断标准?
    01一、什么是室壁瘤室壁瘤的形成是主要是由冠心病所引起。当冠心病患者出现较大大面积心肌梗死后,在心脏梗死的区域之中,通常会出现心室壁扩张、变薄的现象,同时这一区域的心肌也会全层坏死,坏死的心肌在失去作用后,会渐渐被纤维瘢痕组织替代,在病变区,心室壁由于变薄,更加脆弱,开始向外膨胀,从而在心脏进行收缩时,丧失正常的活动能力,有时还会出现一些比较反常的运动,长期以往,会在心室内壁中形成室壁瘤。上述所描述的室壁瘤实际上指的真性室壁瘤,真性室壁瘤基于病程的不同,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5期2020-05-15

  • 二尖瓣叶发育不良合并左心室巨大假性室壁瘤1例
    外侧壁巨大假性室壁瘤 A、B.冠状动脉CTA冠状位(A)及VR图像(B); C、D.心脏MRI,左心室短轴心脏电影图像(C)及延迟强化图像(D)患者男,52岁,以“咯血伴胸闷、气短3个月,加重3周”入院;既往无手术及外伤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史。冠状动脉CTA:左心室后外侧壁见巨大假性囊腔,大小约4.27 cm×6.13 cm,瘤口直径约1.05 cm,囊壁增厚伴钙化并附壁血栓形成(图1A);主动脉与囊腔之间见侧支动脉形成(图1B);冠状动脉及其各级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9年9期2019-10-08

  • 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室壁瘤切除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张锐,葛建军室壁瘤属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为多见的一种严重合并症,如不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导致心功能衰竭、血栓栓塞症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等一系列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既往,临床上主要通过线性缝缩术以及心室内补片室壁瘤成形术等外科手术对室壁瘤患者进行治疗,然而上述两种方式均须在体外循环以及心脏停跳下进行[2]。而体外循环属于一种非生理性灌注,血液有形成分损伤破碎,血浆蛋白质变性,氧自由基介导的炎症反应以及血细胞的沉积、微血栓的形成均可能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8期2019-09-27

  • 不同心肌显像测定左心室功能参数对左心室室壁瘤患者临床诊疗决策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0029左心室室壁瘤(left ventricular aneurysm, LVA)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常见并发症,可导致严重左心室重构、进展性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1-2]。心肌存活性、左心室重构指数等左心室功能参数与LVA患者预后密切相关[3-4]。因此,筛选客观有效的左心室功能指标对指导AMI后LVA患者临床诊治决策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及意义。既往研究[5-8]表明,左心室

    中国临床医学 2019年4期2019-09-24

  • 超声诊断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合并室间隔穿孔1例
    ;室间隔穿孔;室壁瘤;超声心动图【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9..01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6岁,主因间断胸闷、胸痛10余年加重7天入院。急查心电图示:近期前壁心肌梗死V2、V3、V4导联ST段抬高,T波异常。生化:CK 116 U/L,CKMB 28 U/L,cTnI 0.28 ng/mL。查体: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收缩期4/6级吹风样粗糙性杂音。经胸超声心动图提示:符合心肌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9期2019-05-28

  • 多模态影像技术诊断假性室壁瘤1例
    考虑左心室假性室壁瘤合并血栓形成可能。CTA示左房室环外团块,局部与左心室相交通,开口位于二尖瓣下方侧壁,周边弥漫钙化,附壁见新月形低密度影(图1C);左、右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结合病史、TTE、CE及CTA,临床诊断为左心室假性室壁瘤合并血栓形成(外伤源性)。行假性室壁瘤修补术,术中所见证实诊断(图1D)。图1 左心室假性室壁瘤 A.超声示左房室环外无回声团块(箭);B.左心室声学造影示团块与左心室经极细管道沟通(箭);C.CTA示团块与左心室交通(三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9年5期2019-05-27

  • 前壁心肌梗塞合并室壁瘤患者新活素治疗后围手术期BNP的变化相关性分析
    PCI术后并发室壁瘤的使用意义,其次研究此类患者使用新活素后血清BNP的变化情况,即血清BNP能否成为前壁心梗室壁瘤形成的早期预测因子。方法 对43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行冠脉造影术、左室造影术及PCI术,术前常规使用新活素治疗。病例入选男性患者31例并且女性患者12例,平均年龄55~69岁。排除风湿、感染、肿瘤疾病及既往接受过PCI治疗、肾功能不全、传染性疾病患者。左室造影结果完成后可将患者分为25例实验组(室壁瘤组),18例对照组(非室壁瘤组),对各组患者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30期2019-02-10

  • 室壁瘤微创杂交左室减容术的护理配合
    总结微创左心室室壁瘤折叠减容术(Revivent)的手术配合和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7年3-11月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医院拟行Revivent的患者14例,围手术期给予患者全面护理,包括术前准备和讨论,器械和药品准备,术中的输液管理,输液和体温管理,麻醉护理,导管室护理配合等各个方面。结果:手术过程顺利,14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通过回顾手术过程,总结手术配合经验,术中应注重多部门的沟通与配合,通过系统培训,模拟演练,总结经验,来保证手术顺利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24期2018-12-13

  • 三维超声与MRI在评估冠心病合并室壁瘤患者左心室功能中的临床比较
    娟1 王 艳2室壁瘤是由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在大面积心肌梗死后梗死区域坏死的心肌逐渐形成纤维瘢痕组织,病变区域室壁变薄、向外膨胀所致,常发生于左心室,在心脏收缩时呈反常运动或丧失活动能力[1]。反复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为CHD合并室壁瘤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心功能,外科室壁瘤切除术是目前最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2]。MRI是测定CHD合并室壁瘤患者左心室容量和功能的“金标准”,但存在诸多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10期2018-10-16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室壁瘤患者左心室容积与功能的临床价值
    例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针对患者运用实施三维超声心动图展开检查诊断背景之下,实现了对患者左心室生理组织容积水平和生理功能表现状态的全面充分揭示,现报告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择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时间阶段,我院临床收治的接受住院治疗的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患者1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严格满足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的临床诊断标准,且自愿参与本次调查研究过程,其中共计包含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3例,年龄分布介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9期2018-09-06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的诊断及临床价值研究*
    见的一类疾病,室壁瘤是急性心肌梗死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可并发心脏破裂、心力衰竭以及心律失常等,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2]。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发病率呈直线上升,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3]。文献显示[4],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死亡率[5]。为了分析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的诊断及临床价值研究,选取我院180例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8期2018-08-17

  • 心尖部圆隆超声误诊为室壁瘤1例
    (考虑心梗合并室壁瘤形成可能),心功能偏低,二、三尖瓣少量反流。体检:体温36.3℃,呼吸20次/分,心率70次/分,血压126/84mmHg,心音稍低,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查血:血常规、肝功、凝血功能、肌钙蛋白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阻滞、ST-T改变。考虑患者为中老年女性,心前区疼痛症状及临床检查结果,初步诊断: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伴室壁瘤形成。于我院心脏彩超复查:左室心尖部圆隆,心肌未见明显变薄,心尖部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8年2期2018-05-16

  • 第56例:临床表现劳力性呼吸困难
    肥厚性; 心脏室壁瘤; 呼吸困难患者女性,56岁,干部,因“活动耐量下降4年,加重1年”于2017年5月26日入院。患者2013年出现活动耐量下降,上三层楼感气促,就诊于当地医院,超声心动图:左室心尖部室壁瘤(憩室?肥厚型心肌病?心肌缺血?),转诊北京,外院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心尖部室壁瘤,范围15.0 mm×9.6 mm,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60%,冠状动脉CT造影未见异常,未规律诊治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7年6期2018-01-02

  •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并室壁瘤线样缝合13例治疗体会
    脉旁路移植术并室壁瘤线样缝合13例治疗体会安景辉,石凤梧,马千里,刘 苏*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外科,河北 石家庄 050000)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心病室壁瘤的外科治疗临床经验和手术效果。方法13例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前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均有病变,术前行心脏彩色超声提示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形成(无附壁血栓形成),均在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线样缝合,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比较其术前及术后心功能、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等指标的变化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4期2017-04-21

  • 高传玉:如何“中国式”HOLD住室壁瘤合并血栓?
    》记者 费 菲室壁瘤(VA)是发生心肌梗死(MI)后的常见并发症,无明显并发症的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44%的合并有左心室附壁血栓,且梗死面积越大形成附壁血栓的机会越多。附壁血栓的表面部分容易脱落,而造成体循环栓塞。室壁瘤合并血栓的治疗较为复杂,且目前缺乏指南和系列研究资料。日前,河南省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高传玉接受了记者采访,系统阐述了最新国内外指南中关于室壁瘤合并血栓的建议,并根据我国临床应用现状提出了对室壁瘤合并血栓的“中国式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24期2017-03-26

  • 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心室壁间血肿并假性室壁瘤形成1例
    壁间血肿并假性室壁瘤形成1例郭耀霞1,2,冯天鹰2,尹海军1,2,郎 瑞2(1.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2.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7)图1 左心室壁间血肿并假性室壁瘤的超声图像 A.二维超声左心室下、后壁心内膜撕裂(白箭),左心室壁间血肿形成,下、后壁心外膜处可见一破口(黑箭),形成假性室壁瘤,其外壁为心包和血凝块,其内可见附壁血栓(TH); B.CDFI示两处破口,破口处可见穿行血流信号(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7年1期2017-02-15

  • 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室壁瘤的诊治进展
    肌梗死后左心室室壁瘤的诊治进展孙逸平1王艳艳2(综述) 刘现亮3王玉玖4(审校)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心外科 北京 100037;2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心内科;3 山东大学附属齐鲁医院保健科;4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外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室壁瘤左心室室壁瘤(Leftventricular aneurysm,LVA)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左心室室壁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6年5期2016-12-18

  • 手术治疗先天性室壁瘤1例报告
    手术治疗先天性室壁瘤1例报告向 波 (四川省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中心,四川 成都 610072)患者,女,56岁,因“阵发性胸闷、心悸、活动后呼吸困难30年,加重20天”于2012 年3月2日入院。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外伤、感染、结核等病史。体格检查提示心前区饱满,心尖搏动弥散,心浊音界向左下增大。心律不齐,可闻及早搏,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收缩期III/6级吹风样杂音。心脏彩超检查提示左室容积293 ml,左室巨大室壁瘤形成,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6年6期2016-06-21

  • 门控心肌灌注和心肌代谢显像动态评价小型猪室壁瘤形成后左心室功能和重构变化的实验研究
    动态评价小型猪室壁瘤形成后左心室功能和重构变化的实验研究科雨彤,田丛娜,魏红星,田毅,王伟学,杨易剑,张宗耀,耿庆海,王琦,王红月,张晓丽,唐跃*目的:建立小型猪室壁瘤模型,应用门控心肌灌注和心肌代谢显像动态评价室壁瘤形成过程中左心室心肌灌注、左心室整体功能及局部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室壁瘤大小(呈反向运动或无运动的心肌节段数)与左心室功能[ 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 ]及左心室重构程度[ 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LVESV) 和舒张末期容积 (LVEDV)

    中国循环杂志 2015年6期2015-12-16

  •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心肌代谢显像探测左心室室壁瘤的存活心肌及其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对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显像探测左心室室壁瘤的存活心肌及其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对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杨易剑,侯翠红,田丛娜,王伟学,魏红星,赵敏,郭风,褚克维,耿庆海,王琦,姜楠,张宗耀,张利霞,张健,田月琴,张晓丽,刘秀杰目的:评估左心室室壁瘤部位存活心肌和室性心律失常对室壁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160例左心室室壁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灌注显像和门控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心肌代射显像。定量门控心肌断层软件获得患者左心室功能

    中国循环杂志 2015年12期2015-12-08

  • 碎裂QRS波临床应用及研究新进展
    性右室心肌病、室壁瘤以及Brugada综合征等,fQRS波可作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预后的预测指标,但目前其对于高血压左室肥厚预后的预测价值尚不清楚,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本文就fQRS波的定义、心电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进行 如下概述。【关键词】碎裂QRS波;心肌梗死;心肌病;室壁瘤;Brugada 综合征;高血压左室肥厚1.fQRS的定义及心电图特征1.1 fQRS波的定义Das等学者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fQRS波的概念:fQRS是指常规12 导联心电图中的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10期2015-10-21

  • 心血管并发症的19例护理分析
    :心源性休克;室壁瘤;心脏压塞心血管疾病是目前严重威胁公众身心健康的疾病之一,也是造成死亡的主要疾病。该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1]。常见的并发症有心源性休克、心脏压塞、室壁瘤、低血容量性休克等。心血管疾病正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规范诊疗,合理护理,控制病情进展很重要。尤其要加大对心血管并发症的护理,控制病情的恶化,挽救患者的生命。本文就19例心血管疾病并发症患者的护理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7期2015-07-04

  • 室壁瘤形成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心功能及室壁瘤容积相关性研究*
    后左心室重构和室壁瘤形成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室壁瘤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进展的特殊结果和表现形式,在其形成进程中MMP-9血清浓度与室壁瘤容积和心功能的相关性尚未见研究报道。本研究通过结扎新西兰白兔冠状动脉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模型,采用ELISA法测定兔MMP-9血清浓度,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兔急性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容积(LVAV)及心功能演变特点,探讨室壁瘤形成过程中MMP-9血清浓度变化与LVAV及心功能的相关性,旨在为临床评估心功能和预

    重庆医学 2015年32期2015-03-14

  • 碎裂QRS波的研究进展
    。4fQRS与室壁瘤AMI左心室室壁瘤的发生率为3.5%~9.4%,室壁瘤的形成会导致室壁运动的缺如、室壁运动不良和室壁反常运动。ST段持续性抬高是室壁瘤形成的特异性心电图表现。Reddy等[18]对110例左心室造影证实,左心室室壁瘤形成的患者进行心电图分析,显示左侧胸前导联fQRS诊断左心室室壁瘤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0.0%(55/110)、94.6%(209/220)、83.3%(55/68)和79.2%(209/264)

    医学综述 2015年5期2015-03-05

  • 谈医学生涯中部分难忘的病例(四十六)
    肌梗死,左心室室壁瘤破裂、形成假性室壁瘤,两者并存患者男性,干部,50岁,1992-12-29入本院。患者于4个月前出差途中出现胸骨后至上腹部持续性疼痛,伴大汗,服用止痛剂无效。3天后至北京514医院检查,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给予葡萄糖-胰岛素-钾溶液静滴和对症治疗,症状缓解。患者此后未再出现胸痛,血压120/80 mmHg 左右(1 mmHg=0.133 kPa),4周后出院。自服复方丹参片,无心绞痛发作。2个月前于饭后感头晕、乏力、大汗,无胸痛、

    中国循环杂志 2015年6期2015-01-24

  • 双源CT血管成像在左心室室壁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管成像在左心室室壁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杨家虎 丁辉 刘铁左心室室壁瘤是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易引起心力衰竭、心脏破裂等。利用临床影像学技术对左心室室壁瘤早期识别与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我院经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并诊断为左心室室壁瘤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双源CT血管成像在左心室室壁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行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

    浙江医学 2015年11期2015-01-19

  • 肥厚型心肌病的特殊亚型——合并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
    并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易导致恶性心律失常,现对此特殊亚型的肥厚型心肌病做一综述。1 流行病学肥厚型心肌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心肌病之一,世界人群患病率0.2%,我国大致相同,其中5%为MVOHCM,常合并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而无明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1-6],1989 年Alfonso 等[7]就有个案报道,迄今为止样本量最大的资料为Maron 等[8]2008 年发表在《Circulation》杂志的一组资料,共入选1 299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经过超声心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4年6期2014-12-31

  • 左心室下侧壁室壁瘤行左心室重建术后的近中期结果
    虎左心室下侧壁室壁瘤行左心室重建术后的近中期结果樊红光,高歌,张昌伟,李琦,王欣,宋云虎目的:评价左心室下侧壁室壁瘤行左心室重建术后的近中期结果。方法:我院1999-11至2013-05间,共有11例左心室下侧壁室壁瘤患者行左心室成形术,男8例,女3例。11例患者同期8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行二尖瓣成形手术,1例行二尖瓣替换术。对所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近中期随访。结果:手术早期死亡1例。术后行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支持1例,左心室辅助1例,

    中国循环杂志 2014年3期2014-09-11

  • 对成人冠心病合并室壁瘤的外科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见并发症,左室室壁瘤因在形成后对左心室造成相应的扩张而逐步诱发心力衰竭。在临床积极治疗方面,通过对室壁瘤行切除术,可以有效改善左心室功能,减少或阻断室壁瘤对生命的直接威胁[2]。在对室壁瘤患者实施全面外科治疗实践中,多以室壁瘤切除后行左心室功能重建,促进剩余心肌恢复再血管化或修复相应病变,如针对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进行成形修补术,对室间隔穿孔患者行穿孔修补术等。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共收治69例室壁瘤外科手术患者,并对其行冠状动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2014-08-15

  • 256层螺旋CT在心脏室壁瘤中的诊断价值
    螺旋CT在心脏室壁瘤中的诊断价值杨月娥,毕纯龙,雍 敏,么 刚(大庆市油田总医院CT室,黑龙江 大庆 163001)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MSCT)在左心室室壁瘤(LVA)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3年7月间我院心胸外科收治的经手术确诊为LVA的患者36例,术前均行MSCT心脏检查和实时三平面超声心动图(RT-3PE),MSCT扫描后通过EBW工作站后处理(VR、MPR)和动态电影播放模式观察病变,对MSCT、RT-3PE等临

    海南医学 2014年9期2014-04-01

  • 超声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假性室壁瘤1例
    梗死左心室假性室壁瘤形成,心功能减低,少量心包积液。2 讨论假性室壁瘤是指心肌破裂后被临近心包或瘢痕组织所包裹而形成的瘤样结构,与真性室壁瘤所不同,其瘤壁无心内膜和心肌组织。心肌破裂口为假性室壁瘤与心腔的交通口,瘤腔内可有血栓。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是假性室壁瘤形成的主要原因,常见于下壁,其次为心脏手术后、感染性疾病和外伤,先天性假性室壁瘤罕见。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假性室壁瘤形成,其临床重要性在于瘤体随时都有破裂造成心包压塞的危险。早期发现即刻手术,同时行冠脉搭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5期2013-10-31

  • 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左心室室壁瘤诊断中的应用
    脉成像在左心室室壁瘤诊断中的应用胡金舟 范建锋* 宋 芸 韩庆元 付振杰 杨 军(武警河南总队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2)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左心室室壁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分析经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的48例左心室室壁瘤患者,并与彩色多普勒超声(RT-3DE)、磁共振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对照。结果本组48例中,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左心室室壁瘤准确率为96%,检出率为10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3期2013-01-24

  • 冠心病合并左心室壁瘤的手术治疗
    冠心病合并左心室壁瘤的手术治疗刘子罡 赵咏梅 马清华 邱峻堂(河南弘大心血管病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6)目的 为了更深入的研究对冠心病且伴有左心室壁瘤进行手术的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接纳并治疗的20例患有冠心病且左心室有壁瘤的病患进行室壁瘤成形外科手术,其中使用左心室减容术11例、大动脉调转术5例、左心室间隔修补术4例。结果 术中无死亡,术后死亡2例。术后定期随访,2例患者仍存在心绞痛症状,其余16例患者的症状基本消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4期2013-01-23

  • 超声诊断巨大室壁瘤一例
    )超声诊断巨大室壁瘤一例赵秀华(成都军区峨眉疗养院,614200)超声;巨大室壁瘤;病例报告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7岁,本地农民。因反复心悸、气促、双下肢水肿4年,复发加重1周,于2011-04-22入院。查体:神志清醒,慢性重病容,背入病房,无法平卧,口唇紫绀,叩诊心浊音界向双侧扩大,心率138次/min,心律不齐,肝于剑突下3cm可扪及,移动性浊音阳性。心电图示左、右心房肥大,重度电轴右偏,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伴右心室肥厚,窦性心动过速,T波改变。

    中国疗养医学 2012年2期2012-09-10

  • 大型室壁瘤Cooley和Dor术式的对比实验研究
    加等,进而形成室壁瘤,如不及时手术治疗,常会导致患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及二尖瓣关闭不全等病症[1]。1958年Cooley完成了第一例体外循环下的室壁瘤切除手术,这一术式被称为Cooley术式或标准的线性缝合技术,并沿用至今;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出现了多种左室成形的技术,明确指出了左室室壁瘤手术的目的绝不单纯是切除梗死的心肌、缩小左室容积,而是在减容的同时应尽可能恢复左室的正常几何形态——Dor术式随之产生[2]。目前,此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

    河北医药 2011年15期2011-06-08

  • 探讨普通心电图判断前壁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的应用价值
    4200)心脏室壁瘤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占10%~30%[1]。近年来的研究提出,ST段抬高与心室壁的矛盾运动相关,而不是室壁瘤本身造成的[2]。我们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患者与无室壁瘤患者的心电图进行比较,以进一步评价普通心电图ST段抬高对室壁瘤诊断的临床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2月至2010年11月住院的前壁AMI患者,且经超声心动图证实合并室壁瘤患者41例,为室壁瘤

    中外医疗 2011年27期201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