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生

  • 植生砖在深圳市的应用与植物选择
    000)0 引言植生砖作为绿色建筑材料在深圳市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和生态环保等领域,植生砖具有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排水能力、增加绿化面积、促进生态环保、增强景观效果和提高安全性等多种应用价值。然而,随着深圳城市发展的加速,植生砖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注意保护生态系统、加强植物管理和防止环境污染等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也需要加强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完善,鼓励和支持植生砖在城市绿化和生态环保方面的广泛应用,推动绿色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总之,植生砖在城市绿

    花卉 2023年22期2023-11-27

  • 河道整治工程植生生态混凝土最佳配合比研究
    用了从上海引进的植生生态混凝土技术,应用效果良好。伴随着我国学者对植生生态混凝土的研究逐渐深入,通过开展工程试验和理论研究积攒了大量工程经验,并且对护坡植生生态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及物理力学性能取得持续性进展,然而在原材料选取、配合比设计及混凝土制备领域仍存在不足。因此,本文从河道整治工程的基本特征出发,通过采用试验研究的方法对植生生态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开展研究,从而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1 工程概况2 植生生态混凝土简介植生生态混凝土以多孔混凝土为骨架,孔隙率

    地下水 2022年6期2022-11-29

  • 纤维植生工艺在西北干旱区矸石山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沙土表面应用纤维植生工艺,选用材料自下而上主要包括改性基质和植生纤维[6]两部分。改性基质的组分结合当地来源性调查确定为按质量配比畜牧有机肥30%、木料发酵物30%、砂土40%以及12.0 g/m2的保水剂。植生纤维组分为木材纤维和不同配比黏合剂,本研究共选用4种型号植生纤维,组分特性见表1。表1 植生纤维组分特性表混播植物选择原则以耐寒、耐旱为主,结合本土适生植物调查及工程案例,本研究选用品种及种子用量见表2。表2 植物品种选用3 工艺方法主体工艺为,在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2年6期2022-11-28

  • 河道护坡中植生混凝土作用机理研究
    了河流自净功能。植生混凝土作为绿色新型建筑材料,通过将混凝土与自然生态的有机结合,打破了生态环境受传统混凝土的限制,对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持生物多样性、修复生态环境、减轻环境负荷、增强边坡稳定性以及保持水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3]。因此,我国诸多学者深入探讨了植生混凝土的护坡材料性能,如郑德戈等研究了植生混凝土在堤防护砌工程中的防护作用,结果显示水位骤降对植生混凝土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林志光等认为植生混凝土可以持续有效地净化水体;宋文杰等认为植生混凝土能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2年10期2022-11-23

  • 植生拉乌尔菌致血流感染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 例并文献复习
    雅三医院药学部。植生拉乌尔菌隶属肠杆菌目,通常情况下,它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临床感染并不常见。本文报道分析浏阳市中医医院1 例植生拉乌尔菌致血流感染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诊治过程,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以提高临床对该菌所致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1 临床资料患者男,41 岁,因“胸腺神经内分泌瘤综合治疗4 年余,发热伴乏力加重1 d”于 2020 年3月10 日入院。之前予以EP 方案化疗(依托泊苷0.18 g 第1~3 天+顺铂45 mg 第1~3 天)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年5期2022-11-07

  • 基于苔藓植生技术的混凝土喷护坡面生态重建实验研究
    研究创新应用苔藓植生技术对混凝土喷护坡面进行生态重建。喷射混凝土护坡是目前维持岩土边坡稳定的主要手段,但是混凝土喷层会将边坡植物生长环境完全封闭,致使边坡表面植物难以生长,生态难以恢复。苔藓植物是一种仅次于种子植物的高等植物,其结构呈大片垫丛状群落,枝叶交错形成大量毛细空隙。这种结构造就了苔藓植物强大的吸水能力和抗冲能力,使苔藓植物能够抵抗自然高温,在干旱条件下能够存活,在适宜的生长环境能够快速恢复正常的生长状态[2-3]。苔藓植物生长迅速,在生长过程中分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2022年3期2022-10-13

  • 不同植生基质配比对宽叶雀稗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的影响
    壤环境,需要通过植生工程创造使植物能够在高陡的硬质坡面生长的环境[4]。而喷混植生技术是当前在边坡治理中被广泛应用的复绿技术,是植生工程的核心技术,通过植物在基质上生长发育后与坡面形成一个统一的护坡体系,从而达到加固与绿化坡面的作用,将工程与生态紧密结合[10],具有施工快、需要的人力少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社会效益[11-12]。喷混植生技术的核心之一是植生基质[13],植生基质应具有极强的抗干旱能力,以及植物生长的养分供应能力和通气条件,才能保证植物在

    草业科学 2022年5期2022-05-23

  • 植生混凝土护坡技术在黄河堤防中的应用
    改造和提升。1 植生混凝土试验1.1 研究方法研究采取室内试验、现场试验与检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室内外试验和现场检测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室内试验主要对护坡的结构形式、设计指标、性能参数等进行相关的试验。现场试验内容包括试验区的整理、试验护坡的设计和施工等。试验段为赵庄险工48#坝。1.2 试验方案试验方案是将48#坝180 m长的边坡分为两个试验段进行实施。方案一:土质基层+格构梁+植生混凝土+生物基质植被层。该方案是在土质基层上进行植生混凝土

    山东水利 2022年12期2022-03-01

  • 水利工程中植生护坡混喷技术研究
    况拟利用新型生态植生护坡混喷技术进行处理。2 植生护坡混喷技术2.1 工艺流程植生护坡混喷技术是一种融合了客土喷播护坡和锚杆喷射混凝土护坡两种工艺的优点,通过取长补短而形成的岩土边坡生态防护技术[1-3],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图1 植生护坡混喷技术的工艺流程2.2 施工方法1)步骤1:坡面整治。将岩土边坡严格按照图纸设计坡比开挖到位,清理干净杂物及松散浮渣并维持坡面的整体平顺。全风化坡面开挖成尺寸150mm×300mm×300mm的鱼鳞坑,其主要作用是增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2年11期2022-02-05

  • 基于净浆浸泡法的植生混凝土降碱处理试验研究*
    保护之间的关系,植生混凝土得到了广泛应用。植生混凝土是为构建海绵城市引入的新型建筑材料,属于生态环保混凝土[1]。植生混凝土结构可分为植被层、表面覆土层、中间透水混凝土层[2]。已有学者对植生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护坡性能、降碱措施等进行了研究,如汪健等[3]考虑了水灰比、振捣方式及外加剂的影响,分析了植生混凝土渗透系数、抗压强度及孔隙率变化规律,得出了适宜的制备方案;石云兴等[4]提出制备植生混凝土时应主要考虑骨料粒径与级配、骨胶比、水胶比的影响,并尽量选

    施工技术(中英文) 2021年15期2021-10-23

  • 生态植生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防护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保证,能适应多种植生方式,改善生态环境和景观,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应用范围广。2 施工工艺2.1 施工准备(1)测量放样利用设计图中提供的控制点计算出测量控制点对坡面中心线之间的角度和距离,然后采用全站仪控制,进行中桩设置,并放出边桩。(2)配合比确定采用体积法对其配合比进行实验,按其设计的不同配合比制备植草混凝土试块,测定其抗压、抗折、抗冲刷强度、孔隙率、pH值和植生等性能,通过对相关试验结果的分析,确定最优配合比。粗骨料所用碎石分别使用两种粒径骨料,骨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1年8期2021-10-13

  • 多孔隙植生型混凝土基本物理性能研究
    )1 概述多孔隙植生型混凝土在外观与结构上跟普通混凝土有较大差异,其内部存在许多蜂窝状空洞,从而导致其具有许多独特的力学和物理性质。新型混凝土除了要满足边坡稳定性所需强度外对植物生长所需空隙也有很高的要求。多孔隙植生型混凝土为了能够给植物生长有良好的生长环境要求最佳的空隙率保持在20%以上,最佳的抗压强度保持在10MPa以上,满足以上这两个条件就决定了多孔隙植生型混凝土与以往普通无砂大孔径的混凝土在一些具体特征上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在试验的基础上,就多孔隙

    科学技术创新 2021年22期2021-08-16

  • 苯丙乳液改性再生骨料植生混凝土植生试验及应用研究
    530000)植生混凝土是一种能够适应绿色植物生长的新型环保材料。为满足植物生长要求,其结构孔隙率要求25%以上,碱环境pH 值必须控制在8~10[1-2]。植生混凝土在绿化环境、降低环境负荷、保持水土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适宜植物生长的pH 值范围为3.5~10,但普通混凝土的孔隙溶液pH 值为12~13[3-5],所以降低植生混凝土内部孔隙溶液pH 值的技术尤为关键。植生混凝土基体是植被生长的骨架,降碱的同时若影响了强度,则降低了混凝土

    新型建筑材料 2021年6期2021-07-01

  • 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成型方式试验研究
    101)0 前言植生混凝土最早发明于日本,可用于护坡护岸固定水土。我国南方多雨山区及河道地区使用较早,黄河流域使用较少,大部分采用传统基石护坡,生态植生混凝土的推广使用,能更好地降低成本,绿色环保[1-9]。本试验研究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体积法,通过设计孔隙率确定各原材料单方用量,采用单级配 16~31.5mm 碎石、150mm×150mm×150mm 塑制试模,自制孔隙率测试仪,测量不同成型方式试件实际孔隙率,通过对比设计孔隙率与实际孔隙率确定更加有

    商品混凝土 2021年6期2021-07-01

  • 植生型多孔混凝土在河道岸坡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委员会”专门开展植生型多孔生态混凝土的应用研究。目前日本已在数百个工程实例中采用了植生型多孔混凝土护坡技术[1~3],主要包括堤坝边坡防护、市政公路边坡防护以及河道岸坡生态整治等工程,取得了较好的生态修复效果。欧美国家在植生型混凝土方面的研究较日本要晚,目前主要靠引进日本的先进技术应用于各种边坡生态防护工程[4]。目前,我国对植生型多孔混凝土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研究重点主要围绕如何规范多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和制备工艺、如何提高多孔混凝土强度和有效孔隙率

    湖南水利水电 2021年1期2021-04-12

  • 植生型生态混凝土趋势研究
    93年,日本推出植生混凝土技术[1];2001 年,日本编制《多孔植被混凝土河川护岸工法》推进了生态混凝土的应用和发展[2],到今天,研究、发展已有20 多年。应该指出的是,植生型生态混凝土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缺陷。比如,植生型生态混凝土自身强度低,无法作为承重结构,这一点就使得在许多工程应用上受到限制。与素混凝土相比,由于植生型生态混凝土自身结构内部和表面骨料不平整,受力分散,一旦出现裂缝,结构强度就得不到保障,引起结构失效。而且,植生型生态混凝土还受周遭

    陕西水利 2021年12期2021-02-22

  • 肥效缓释型多孔植生再生砖混凝土制备研究
    利用[1]。多孔植生混凝土边坡防护技术是一种既能保护边坡稳定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护坡技术,但是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植物生长后追肥困难、肥效利用率低等问题,常导致植物营养不足而枯萎死亡,不仅影响美观,还导致多孔混凝土风化脱落,无法达到稳定边坡及绿化美化的效果[2]。通过在水泥基中添加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让其缓慢释放,满足植物生长养分需求。通过研究制备肥效缓释型多孔植生再生砖混凝土,不仅能够满足边坡防护要求,而且还可以满足植物生长要求、实现废弃砖资源化再生利

    安徽建筑 2020年10期2020-11-02

  • 改良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性能研究
    影响[7]。改良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景观坡岸技术是以传统植生型生态混凝土(Traditional planting eco-concrete,TC)技术为基础,形成一个以生物、水以及自然因素构成的河道生态圈[5]。这种技术能够消除部分生物之间的隔离,且对雨水中的某些污染物也有相对去除能力,真正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蒋希雁等从生态混凝土的制备工艺、配合比方法、性能研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进行了实地应用和检测,得出植生型生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8]。当

    四川水泥 2020年9期2020-09-02

  • 绿色建筑 ——植生混凝土
    内研究情况,以及植生混凝土的实用性和操作性,既适宜植物生长发芽又可改善生态环境的植生混凝土,便可以有了用武之地,且在各项工程项目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植生混凝土技术是在过去对混凝土研究和发展的基础上,从而衍生出的新型混凝土,进一步结合环境问题,调节生态环境,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环境景观而发展起来的,这种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使混凝土成为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和对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的生态材料。从意义上达到适合环境发展的建筑材料——植生混凝土。2 项目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

    湖北农机化 2020年7期2020-06-04

  • 植被再生混凝土的透水性能研究
    中填充生长基质或植生基材,组成具有一定强度且适宜植物生长的混凝土及其制品。植被混凝土的优点主要表现在生态性和透水性等方面。通过植物生长营造良好的锁水功能,减少水土流失,巩固生态环境,植被混凝土良好的透水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路面透水性,减少地表径流量和雨水滞留造成的洪涝现象[4-6]。透水性是植被混凝土工作性能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良好的透水性是保证雨水顺利透过混凝土层渗入地下水系统的基本条件。在植被混凝土的透水性研究方面,徐行军等[7]、张磊蕾等[8]、姜成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0年2期2020-06-01

  • 自嵌式植生挡土墙在大干围涌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其中新建自嵌式植生挡土墙368m。2 自嵌式植生挡土墙自嵌式植生挡土墙根据传统挡土结构进行了引进及创新,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自嵌块、排水填料、土工格栅、锚固棒和回填土,是目前在河涌堤岸、园林、公路等工程中应用的新型结构。自嵌式植生挡土墙结构以预制混凝土自嵌块为的建筑材料,由单排自嵌块体一层层直接干垒成型,无需砂浆砌筑或锚栓加固。自嵌块的后缘采用楔形结构,使墙体重力偏内,增加其在土压力作用下的抗倾覆能力。自嵌块体上的生态孔可种花植草,对于河涌堤岸修复及河岸景

    建材与装饰 2020年4期2020-01-16

  • 再生多孔混凝土在邯郸地区护坡的植生适应性研究
    00)1 概 述植生混凝土是以具有一定孔隙率的多孔混凝土为基本骨架,在孔隙中填充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基质,在其表面覆盖一层土壤供植物生长,植物根系穿透混凝土内部孔隙,在混凝土下方的土壤中生根,从而达到保护护坡的效应。这是一种既能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共生,又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荷,同时又为人类构造舒适环境的新型混凝土[1]。我国对于植生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发展阶段,但近年来也出现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李庆刚[2]、周锡玲[3]、李政启[4]的研究表明,多孔混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9年11期2019-12-04

  • 探讨植生混凝土在海绵型城市道路中的应用
    建设的各个方面。植生混凝土就是一种环保技术与工程建设相结合的材料,应用于城市基础建设中。1 植生混凝土与海绵城市概述植生混凝土又被称为植被混凝土、植生生态混凝土,顾名思义是一种可以使植物生长于其上的特殊且环保的新型混凝土材料。具体来说,植生混凝土时将骨料、水、添加剂以及一定量的水泥等材料按照相关比例配制而成,由于该新型环保混凝土材料结构是孔洞状且不连续,具有较好的渗透性,能保障空气和水的渗透,因而可以使植物生物生长其上或生长于其中。海绵城市指的是城市在适应

    建材发展导向 2019年9期2019-11-29

  • 三亚市凤凰路土质边坡植生砼生态修复技术应用
    的缺点。本文所述植生砼边坡生态修复技术,既可保持土质边坡结构的稳定性,也可起到生态修复的作用。1 凤凰路边坡特点及技术对策三亚城区内西起荔枝沟路,东至望鹿山庄,路程约6.3km 的凤凰路两侧,共有坡度在60°~90°之间、总面积约5300m2的土质边坡6 个。这6 个边坡均位于贯穿三亚市区的主要景观干道凤凰路的两侧。坡面浇筑规格为3m×4m 的砼框梁护坡结构。坡体质地为风化岩土质,具备一定的植物根系附着穿透条件和保水保肥能力,但稳定差,易风化脱落。对于国际

    现代园艺 2019年19期2019-10-12

  • 植生混凝土河道护坡截表层土反滤特性研究
    型绿色建筑材料,植生混凝土将生态与混凝土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破除了传统混凝土对生态环境的制约,在保持水土、提高边坡稳定、降低环境负荷、修复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协调人与自然等方面[2]都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因此,将植生混凝土作为护坡材料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宋文杰[3]等研究发现植生混凝土能够有效提高N、P的去除率,混凝土的孔隙构造加强了植物的净化水质效果;林志光等[4]表明植生混凝土受水位骤降的影响较小,能够连续并有效地净化水体;郑德戈等[5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8年6期2019-01-02

  • 废弃泥陶粒掺碎石制备植生混凝土性能研究
    122)0 引言植生混凝土利用骨料间大量的连通孔隙为植生生长提供必需的营养元素及生存空间[1],同时又具备足够的强度以抵抗外部环境的压力与破坏。随着环境治理以及生态保护事业的深入开展,植生混凝土已成为生态护坡以及海绵城市建设领域亟需的基础材料[2],如利用植生混凝土构建河道生态护坡在实现对雨水径流渗蓄与滞留的同时,可同步实现对污染物的吸收与净化,并能促进岸坡植被恢复,进而促进河道水质好转及河道生态系统健康恢复[3],并能拓宽城市绿色空间,利于城市建设和生态

    新型建筑材料 2018年9期2018-10-17

  • 沸石掺量对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分析
    岛 266235植生混凝土是以多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将混凝土骨料胶接在一起,从而形成可供植物生长的多孔状的具有一定强度的轻质混凝土[1]。植生混凝土目前主要应用在需承担大载荷作用的区域,例如用于公路铁路的护坡、海绵城市的建设、河堤的护理、预防坡道的水土流失等。植生混凝土的研究被国内外专家学者所重视,成为行业研究热点,但是目前混凝土的吸水性能、保水性能、碱度过高等问题依旧困扰着植生混凝土的制备与大面积应用[2]。本文利用多孔性材料沸石掺加到植生混凝土中,以改善

    建筑与装饰 2018年5期2018-05-10

  • 植生滤带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及VFSMOD模型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术等[8-9]。植生滤带(Vegetative Filter Strips,VFS)作为控制面源污染的有效措施,在欧美国家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10-12]。但是,在地下水水位明显变化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规划岸边植生滤带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数学模型是规划植生滤带以有效抑制面源污染传输的重要工具,其中VFSMOD模型能有效模拟植生滤带对地表径流污染物的削减效率以及描述沉积物(sediment)在植生滤带的迁移过程,已被国外广泛地关注及应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8年2期2018-04-13

  • 高陡岩质边坡喷混植生技术研究
    错落等现象。喷混植生前,需清理坡面危石,再进行加固防护;以及坡体陡峭,应考虑如何使得喷混基材与岩面连接紧密,防止雨水冲刷。矿区范围内地表水系不发达,在山体坡脚处,由于采石留下的采坑,可积天然降水;地下水类型主要为花岗岩基岩裂隙水,随季节变化大,矿山矿体开采采坑底板标高以上未见地下水露出。矿区透水性、富水性较弱,差异变化大,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因此,在喷混植生中,如何确保喷混植生基材能够吸收足够多的天然降水,以供植物种子发育、生长;以及在喷混后,如何养护,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年24期2018-04-03

  • 植生混凝土研究
    化的海绵城市”。植生混凝土作为一种生态环保型材料,因其连续多孔、透气、透水的特点,既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又利于地表水的“渗、滞、蓄、净、用、排”,进而使城市能“弹性”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带来了生态效益,符合建设“海绵城市”的政策号召。1 植生混凝土的概念1.1 植生混凝土的定义什么是植生混凝土?从宏观定义上讲,植生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生态环保材料,能够减少给生态环境造成的负荷,同时又协调生态循环。从组成成分上讲,植生混凝

    建材与装饰 2018年27期2018-02-14

  • 河渠边坡植生型多孔混凝土防护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一。本文所研究的植生型多孔混凝土为生态混凝土的一个类别,是一种将工程防护和植被防护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工程应用中能够兼顾生态环境与工程规范要求的新型护坡材料。1995年日本混凝土工学协会基于植生试验的成功,提出了生态混凝土的概念,并专门设立了“生态混凝土研究委员会”,开展植生型多孔生态混凝土的应用研究。目前日本将植生型多孔混凝土技术运用于数百个工程实例中[1~3],主要包括构筑堤坝、河岸、公路边坡等,均取得良好的效果。欧美国家在植生混凝土方面的研究比日本起步

    湖南水利水电 2017年6期2018-01-04

  • 页岩陶粒植生型多孔混凝土制备与植生试验研究
    002)页岩陶粒植生型多孔混凝土制备与植生试验研究刘琦1a,夏振尧1a,1b,2,刘大翔1b,2,张伦1a,姚小月2,许文年1a,2(1.三峡大学 a.土木与建筑学院;b.三峡地区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 宜昌 443002;2.三峡地区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 宜昌 443002)2017,34(12):115-121为了研究页岩陶粒的颗粒级配对植生型多孔混凝土密度、抗压强度、空隙率以及内部空隙pH值的影响,设置2种页岩陶粒颗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7年12期2017-12-20

  • 喷混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岩石边坡防护和绿化中的应用
    53000)喷混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岩石边坡防护和绿化中的应用冯昌龙(伊春市汤伊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黑龙江 伊春 153000)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高速公路的发展,同时高速路的石边坡防护和植被的绿化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我国对高速路的石边坡的植被进行保护,可以防治石边坡的水土流失和滑坡现象的发生。主要具体阐述了喷混植生技术的原理以及在高速公路岩石边坡防护和绿化中发挥的作用。喷混植生技术;高速公路;岩石边坡;防护;绿化1 喷混植生技术的原理高速公路岩石边坡的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7年9期2017-11-15

  • 复合陶粒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彭 杰复合陶粒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秦文博,彭 杰(河南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3)通过大量的试配试验,分析了复合页岩陶粒植生混凝土在不同因素(水胶比、胶骨比、粉煤灰掺量、碎石取代率)影响下,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页岩陶粒植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都会随着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水胶比宜确定为0.26~0.30,粉煤灰掺量宜确定在20%左右;在骨料用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2017年3期2017-08-16

  • 植生再生骨料生态混凝土研究进展*
    215004)植生再生骨料生态混凝土研究进展*吴光军1,2,陈建国1,徐金霞2,张世城1,2,濮琦3(1.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广西水工程材料与结构重点实验室,广西 南宁 530023;2. 河海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8;3. 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004)以再生骨料取代天然骨料配制植生再生骨料生态混凝土,对提高再生骨料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国内外文献资料整理,综述了植生再生骨料生态混

    商品混凝土 2017年11期2017-04-09

  • 用于植生混凝土的填隙土研究现状
    50025)用于植生混凝土的填隙土研究现状孙银秋 张建飞 杨 敏(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贵阳 贵州 550025)植生混凝土填隙土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它区别于一般的土壤,不仅需要为植物发芽、生长提供生长环境,而且需要一定的形状稳定性、保水性、保肥效果、抗雨水冲刷等等性能要求。植生混凝土孔隙中填充土的研究主要有配合比设计、替代土壤和胶结材料,本论文在近几年对填隙土的研究情况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填隙土应用存在的问题,为填隙土应用改性提供理论基础。植生混凝土;填隙

    中国建材科技 2017年5期2017-01-18

  • 植生型多孔混凝土物理性能及植生适应性研究
    266109)植生型多孔混凝土物理性能及植生适应性研究田 砾1,逄增铭1,全洪珠2,宋 华1(1.青岛理工大学,蓝色经济区工程建设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青岛 266033;2.青岛农业大学,青岛 266109)为了深入研究植生型多孔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因素及植生适应性,本文制备了不同配合比的多孔混凝土,对其强度、孔隙率、pH值进行测试。将制备的试块进行自然碳化以使碱度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试种高羊茅、狗牙根、碱茅及三种混合草种。结果表明:多孔混凝土强度

    硅酸盐通报 2016年10期2016-12-22

  • 植生型再生砖瓦混凝土制备与试验
    泰安271018植生型再生砖瓦混凝土制备与试验翟家欢1,王成名21.泰山基业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山东泰安2710182.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山东泰安271018本文研究了利用再生砖瓦骨料配制植生型混凝土的配合比、制备工艺、降碱技术、植生土施工、植物的种植等技术。利用16~20 mm的再生砖骨料,制备出了水灰比为0.29、灰骨比为0.36、强度6.8 MPa、孔隙率为30%、pH值10以下、厚度为10 mm的混凝土。实验结果表明:植生草可以穿透混凝土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期2016-10-21

  • 海绵城市之含水层补给砾石桩与垂直渗透导管LID工法新设计
    旁之空地,设置一植生滞留池并加入砾石桩,利用砾石桩之高渗透性,将自大楼屋顶收集之降雨径流,快速导入含水层中,进而补注地下水。人为注水试验结果显示,植生滞留池于设置砾石桩后,入渗率可提升约10倍,而自然降雨事件入渗率效果更加显著。以暴雨径流管理模式(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 SWMM)评估植生滞留池设置前后之功效,植生滞留池设置后,于5年重现期距降雨事件下,可达到86%出流体积削减,也降低5%洪峰流量,设置砾石桩后,于自然降

    上海国土资源 2016年2期2016-06-20

  • 植生多孔混凝土的制备及其植生性能研究
     610052)植生多孔混凝土的制备及其植生性能研究陈景,卢佳林,徐芬莲,王晶晶,叶海艳,甘戈金(中建商品混凝土成都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52)本文研究了不同胶材体系(水泥—Ⅰ级粉煤灰、水泥—磷渣粉、磷酸盐水泥)、硫酸亚铁溶液处理对植生混凝土植生性能的影响,以及适生材料的配制及填充方式。研究表明:磷酸盐水泥可直接用于制备植生多孔混凝土,胶凝材料中大掺量磷渣粉结合硫酸亚铁溶液降碱处理制备的植生多孔混凝土抗压强度、孔隙率及 pH 值均可满足植生性需要,多次

    商品混凝土 2015年5期2015-12-20

  • 植生型生态护坡施工工艺要点探析
    坡的种类中,由于植生型生态护坡不但能够完成护坡养护的任务,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稳定边坡的作用,而且还能美化环境,保证生态平衡等作用被广泛采用。1 生态护坡的简述1.1 生态护坡的概念生态护坡,从字面意义来讲,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生态,另一层是护坡;从科学意义来讲,是综合运用各种科学知识:工程力学、生态保护学、土壤学以及植物学等等来对斜坡或者河道边坡进行养护。总的来说,生态护坡利用自身的循环系统,与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置换与作用,使地表水与地下水进行交换,在满足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5年8期2015-03-27

  • 植生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
    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植生混凝土技术,作为环境保护的技术之一,很大程度上保护了环境,改善了环境质量,并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本方针。1 植生混凝土技术特点植生混凝土在其结构内部,形成许多连通的孔隙,能够大量存储水分和养料,为植物生长提供了生存所必须的条件,且容易种植,浇筑、养护方便。它还具有很强的防护功能,保护边坡、水土等的稳定性。2 植生混凝土施工技术组成植生混凝土简而言之就是利用高强度粘结剂把较大粒径的骨料稳固成型,利用骨料间孔隙存储能使植物生长的基质,

    山西建筑 2015年16期2015-03-01

  • 肺部植生拉乌尔菌感染1例
    肺部植生拉乌尔菌感染1例张海宁刘晓秋曲丹华张晴杨俊玲(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呼吸内科,吉林长春130000)关键词〔〕植生拉乌尔菌;肺部感染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长春市科技计划项目(12ZP32)通讯作者:杨俊玲(1964-),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肺间质性疾病、肺血管病研究。第一作者:张海宁(1989-),女,在读硕士,主要从事肺间质性疾病、肺血管病研究。拉乌尔菌属被认为是克雷伯菌属的成员,由于16SrRNA基因和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13期2015-01-25

  • 透水植生混凝土研究现状及展望★
    系统地介绍了透水植生混凝土的选材和施工工艺,旨在促进透水植生混凝土在我国的推广应用。2 透水植生混凝土的研究现状目前,透水植生混凝土在我国虽有地区已在生产使用,但技术尚未成熟,仍处于起步阶段。1)透水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透水植生混凝土是由水、胶凝材料、粗骨料,外加增稠粉和减水剂组成的。采用粒径为10 mm~15 mm的粗骨料作为骨架,水灰比控制在0.25~0.35,混凝土的骨料用量由紧密堆积密度算出。水泥净浆包裹在粗骨料颗粒的表面,作为骨料与骨料之间的

    山西建筑 2014年15期2014-04-07

  • 浅谈植生混凝土的应用与发展
    32000)1 植生混凝土的定义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们不仅看重混凝土的结构性能,也逐渐谋求其它功能,如环境友好性、智能节约性等。因此,具有环境调节功能的植生混凝土便水到渠成。由于植生混凝土具有特殊功能,其已成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想材料,在日本、欧洲等国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植生混凝土是指以一定孔径和一定孔隙率的多孔混凝土为骨架,在多孔混凝土孔隙内充填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植物根系生长于孔隙内或穿透多孔混凝土生长于下层土壤中的一类混凝土或混凝

    河南科技 2014年2期2014-04-06

  • 植生型多孔混凝土的研究综述
    有环境调节功能的植生混凝土,这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混凝土,既具有混凝土的功能,又实现了生态化的需求,为人类构造了舒适环境的生态混凝土,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突出,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植生混凝土在日本、欧洲等国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技术逐步趋于成熟,并已开始应用于工程实践。对多孔植生混凝土的研究,涉及材料、环境科学和植物学等学科,要实现多孔植生混凝土的广泛应用,必须对多孔植生混凝土配比组成设计、孔隙分布、强度

    江西建材 2014年12期2014-03-31

  • 灌注型植生卷材护坡及绿化技术
    技术简介:灌注型植生卷材护坡及绿化技术是一项应用于传统河道硬质护岸生态恢复、土质边坡坡面防护和水土保持以及水位变动区坡面保护和绿化等方面的柔性护岸技术。该技术通过在坡面上铺设并锚固植生卷材,把种子和特殊资材通过专用机械压注到卷材内,从而在各类边坡表面形成长期稳定的植物生长基础层,实现生态修复、景观绿化、水土保持以及边坡防护的和谐统一。该技术所采用的灌注型植生卷材是由特殊材料通过独特的方法编织而成,编织材料具有较大的抗拉强度和伸缩率,具有抗紫外线(UV)、抗

    中国水利 2012年10期2012-08-15

  • 浅议边坡复绿绿化工程设计
    有:挂铁丝网喷混植生工艺、植生槽培土30cm植生工艺、燕窝式工艺等)。由于本项目为硬质边坡,技术上将采用挂铁丝网喷混植生工艺(10cm)、植生槽培土30cm植生工艺相结合的工艺进行植被恢复及生态防护。挂铁丝网喷混植生工艺(10cm):适用于坡比在1:0.50~1:1.25之间的中等坡面、较缓坡、缓坡。植生槽培土30cm植生(台阶式)工艺:适用于坡比≥1:0.50的陡坡、急坡三、结合项目的实际所用到的技术,重点介绍挂铁丝网喷混植生工艺、植生槽培土30cm植生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13期2012-06-04

  • 自嵌式植生挡土墙在黄基支涌连通工程中的应用
    料新工艺的自嵌式植生挡土墙结构。2 自嵌式植生挡土墙自嵌式植生挡土墙,是从加筋挡土墙延伸出的一种新型复合结构物,由自嵌式植生挡土块(鱼巢砖)、加筋材料、滤水填料和墙后土(砂)体组成。自嵌式植生挡土结构是依靠自嵌式挡土块干垒而形成的柔性挡土结构。主要依靠自嵌式挡土块块体自重来抵抗动静荷载,达到稳定的作用。此结构无须砂浆砼施工,依靠带有凸缘的块与块之间嵌锁作用和自身重量来防止滑动倾覆。自嵌式植生挡土墙结构体与景观、生态的结合,实现了建筑与自然共生,从而使建筑的

    东北水利水电 2012年5期2012-03-30

  • 盐胁迫对废弃物载体植生带建植黑麦草生理生态的影响
    胁迫对废弃物载体植生带建植黑麦草生理生态的影响赵 彬,赵树兰,多立安(a.天津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天津300387;b.天津市细胞遗传与分子调控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87)盐碱土上分别铺设两种废弃物载体植生带(棉布-纱布,报纸-纱布)建植黑麦草,研究了盐胁迫对废弃物载体植生带建植黑麦草生理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黑麦草的生长受到抑制,生物量下降,3种保护酶的活性增加,MDA含量增加.同一盐浓度下,废弃物载体植生带建植黑麦草生物量均高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期2012-01-05

  • 植生混凝土性能的试验研究
    有透水、透气性的植生混凝土应运而生,植生混凝土属于多孔混凝土,并且利用多孔混凝土的大孔隙、透水及透气的特点,渗透植物所需营养,生长植物根系这一特点,在孔隙内填充营养物质种植植物。植生混凝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水土流失、水质净化、退化生态环境的修复等功能,在日本、欧美等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已有不少研究机构对植生混凝土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且对混凝土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植物的选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试验对比,但在实际工程应用方面还需做进一步的工作。本文从植生

    绿色科技 2011年9期2011-10-15

  • 植生型多孔混凝土在豫江大堤生态修复中的试验
    SC生态混凝土和植生型多孔混凝土进行护岸。(二)植生型多孔混凝土绿化混凝土上生长的草坪植物,与普通草坪有所不同,它是在绿化混凝土生长基大孔隙无砂混凝土的表面或孔隙表层发芽,并在充填营养材料的孔隙内生根、生长。无砂混凝土生长基孔隙内是一特定的人造植物生长环境,填充材料的化学性质及所提供的各种植物所需营养元素,决定了植物在绿化混凝土上正常发芽、生根并长期生长,对此认识不足,是国内外一些单位试验绿化混凝土失败的原因之一。在形成绿化混凝土草坪后,当有修剪条件时,很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1年12期2011-08-30

  • 新建向莆铁路石质边坡绿色防护技术经验总结
    防护中采用的喷混植生防护技术进行了介绍,分别阐述了喷混植生防护技术的基本原理、施工工艺、应用效果及经验,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探讨的问题。铁路,石质路堑,喷混植生,边坡防护,经验总结近几年,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我国铁路建设部门对于绿色生态防护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对石质路堑边坡,由于缺乏植物生长的基础,以前往往采取浆砌片石、挂网喷锚等工程防护措施,不仅被破坏的植被得不到恢复,而且也影响了铁路的生态环境及景观。因此,如何既保证石质边坡的稳定又能实现边坡长久绿化

    山西建筑 2011年3期2011-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