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勒

  • 文艺复兴,是数学精神的复兴
    德国最重要的画家丢勒(Albrecht Dürer,1471—1528)的木刻《为躺着的妇人作画》,告诉我们画家是如何作画的。右边是画家本人,左边是他的模特。画家在中间放置了一块玻璃屏板,上面描好方格子,同时他的画布上也用铅笔描好方格子。模特透过玻璃屏板,会有一个轮廓呈现。例如,鼻子在点A上,膝盖在点B上,而肚脐又在点C上。画家只需依样画葫芦,便又轻松又准确地把人物描绘到平面上。这就是透视原理(perspective principal),但它不是丢勒的首

    新华月报 2023年17期2023-09-12

  • 丢勒:不知疲倦的艺术旅行者
    阿尔布莱特·丢勒(1471—1528)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艺术史上最杰出的版画大师,还是雕刻家、数学家、机械师、艺术理论家、解剖学家、建筑学家……被誉为“德国的达·芬奇”。他一生创作了大量木刻画、铜版画、油画和人物素描,现存的作品有1000余件,其代表作有油画《四使徒》、木版画《启示录》、铜版画《苦闷》等。他还对透视学和人体解剖学颇有研究,著有《人体比例研究》四卷。丢勒生于纽伦堡,父亲原是匈牙利宫廷的金匠。丢勒上学期间,父亲常带他到自家工坊学习技

    学苑创造·B版 2023年5期2023-05-26

  • 觉醒时代的丢勒如何表达自我?
    叫阿尔布雷希特·丢勒,被称为“北方文艺复兴”的龙头老大。丢勒推动了整个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的绘画发展,开创了艺术家系列自画像的先河。觉醒时代的“异类”15 世纪末,文艺复兴的春风早已吹遍了意大利半岛,意大利人通过海洋贸易不断积累财富,政治、经济、文化都进入了繁荣发展时期。而此时,欧洲北部的德国在人文主义影响下处于改革的前夕,正处于其历史上最为暗淡的一段时期。政治混乱、经济萧条,更可怕的还有当时的黑死病,每天都在夺去无数人的性命。社会矛盾的激化使得德国的文化与

    艺术品鉴 2022年25期2022-10-11

  • 浅析丢勒铜版画
    摘要:丢勒的创作受到15至16世纪文艺复兴和人文科学的影响,使得他的作品时常带有理性的色彩,注重人的价值和精神表达,他将透视解剖学运用在画中,清晰地勾画出人体比例和肌肉骨骼。他的铜版画作品体现了扎实的素描基础,并体现出他对艺术的追求。丢勒的铜版画作品更是对巴尔德·比哈姆、莱丁、伦勃朗的绘画方式,以及18世纪晚期朗西斯科·戈雅发明的飞尘技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关键词:丢勒;铜版画;艺术影响一、阿尔布雷·希特·丢勒的生平背景阿尔布雷·丢勒出生于德国人文主义思

    东方收藏 2022年7期2022-05-30

  • 浅谈铜版画的发展历程
     东西方铜版画 丢勒一、何为铜版画?(一)铜版画概述版画艺术按照版画的制作原理和方法共分为四种:凸版、凹版、平版、漏(孔)版,铜版画则是利用尖锐的工具在版上刻线或者用腐蚀液体在版上蚀出图案等方法,再用油墨涂满版面置于滚轮机器上,通过机器挤压印制到纸面,故而又称为凹版画。随之科技的不断进步,铜板材料已经不再满足铜版画的创作,锌版、铁版等金属版和塑料版、树脂版等不同材质的版都可以运用铜版画的制版原理来创作版画,使得铜版画不再受版材的限制,向着多样化发展。铜版画

    文学天地 2022年1期2022-03-03

  • 丢勒:自画像大师
    开研阿爾布雷特·丢勒(1471—1528)德国画家、版画家及木版画设计家同时还是建筑师和艺术理论家精通数学、宗教和占星术被誉为“德国的达·芬奇”同学们,如果你们要画自画像,会怎么摆姿势?眼睛看向哪里?手放在什么位置?会穿上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吗?你们可能会有很多种选择。本期《艺术视角》,初初带领你们走进“自画像之父”丢勒的世界,看看这位大师是如何进行自画像创作的。在丢勒13岁时,他就给自己画了一幅自画像。这比达·芬奇创作的自画像还要早二十多年,被认为是西方绘画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22年2期2022-01-22

  • 从《大草坪》中看丢勒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秦李蕾摘要:丢勒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杰出的画家之一,他创作的《大草坪》是目前最早的水彩画。本文简单介绍了丢勒的生平,并通过“科学性”和“艺术性”两方面来分析《大草坪》这个作品。其中,通过与植物科学画的对比来分析它的科学性,从构图、色调等方面分析它的艺术性,最后做一个总结。关键词:丢勒;水彩画;植物科学画阿尔布雷特·丢勒1471年5月21日生于纽伦堡,德国画家、版画家及木版画设计家,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丢勒的父亲是一名金银首饰匠人,曾让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2021-12-06

  • 丢勒的学徒期和早期游学年代,1484—1495(下)*
    为生计而工作,而丢勒的木版画设计天赋早在1492年就被人们所发现,这是有案可查的。不过,由于在他回纽伦堡之前,只有一幅木版画归于他所作是有文献根据的,所以其他作品的归属就引起了争论,几乎可以与关于homoiousios[实质相似]一词中的“i”[希腊字母iota]的著名争论相比。1译者注:著名的争论指的是公元325年的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就homoousios(古希腊语:ὁμοούσιος) 和homoiousios 这两个词进行的辩论。Homoousios

    新美术 2021年5期2021-11-25

  • 丢勒版画透视“新的时代”
    舞台的前沿,而以丢勒为代表的具有创新精神及创造力的天才艺术家,更将艺术家的文化和社会地位抬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由人文主义精神催生出来的艺术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德国很快进入了艺术强国的行列,并对德国近现代艺术尤其是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响深远,丢勒通过他的艺术作品复杂性体现了其思想与所处时代的复杂性。关键词: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丢勒  “新的时代”  德国表现主义中图分类号:J217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家们的巨大成就对于阿尔卑斯山以北的民族产生了深远影响:意

    艺术评鉴 2021年10期2021-08-23

  • 丢勒版画的理性精神
     崔凤东摘 要:丢勒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他一生专注于对艺术更高层次的追求,他对艺术语言的表现和技法的应用,对现代版画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丢勒的作品尤其是版画作品大多富有哲理性,画风严谨,线条流畅而有节奏感,具有一定的寓意,其创作往往是锋芒毕露、紧张、矛盾的。他的思想用十分复杂的艺术语言来表现,富有理性精神。在哲学中,理性是指人类能够运用理智的能力。相对于感性的概念,理性通常指人类在审慎思考后,以推理方式推导出结论。丢勒正是运用理性的严谨、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1期2021-03-19

  • 铜版画形式风格研究与教学的意义
    性作为切入点解读丢勒的“大师版画”,探究铜版画教学的奥秘所在。阿尔布雷特·丢勒(1471—1528年)生于纽伦堡,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代表画家,也是德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包括油画、素描、水彩画、木版画和铜版画,他还是一位建筑师和文艺理论家。在他流传至今的众多作品中,尤其是铜版画最具影响力,艺术史认为丢勒是奠定铜版画画种地位的人。《骑士、死神与恶魔》《书斋中的圣哲罗姆》《忧郁》三幅雕凹线铜版画是丢勒的代表作,一直被后世称之为“大师版画”,这三幅堪称

    大众文艺 2020年16期2021-01-27

  • 一头溺亡的犀牛,500年来仍被关注
    杜梨德国画家丢勒的《犀牛》(1515年)有着明显的不准确之处。1515年5月20日,一头印度犀牛抵达里斯本。这是驻印度果阿的葡萄牙官员阿方索·德·阿尔伯克基送给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的礼物,而阿方索本人是从印度古吉拉特邦的苏丹那里得到这头犀牛的。在此之前欧洲人还从没见过活的犀牛呢。同时代的中国人对犀牛也不熟悉,但是他们把犀牛看作是“灵性动物”,认为犀牛虽然看起来笨重但是极富灵性,因此在中医理论中,犀角地黄汤这类药方能够清热醒神。“心有灵犀一点通”也有此意。

    世界博览 2020年18期2020-09-30

  • 艺术家的签名藏着什么秘密
    了。最后的晚餐 丢勒 木版画1523年骑士,死神与魔鬼 丢勒 铜版画1513年德国画家丢勒是最早开始频繁使用签名的艺术家之一。由于他的版刻画为众多收藏家所喜爱,很多版刻家通过模仿他的风格获利。后来,丢勒在每一幅画上都刻了独特的签名,以区别于他人的作品。他的签名设计由姓名首字母“AD”变形组合而成,以不同形态隐藏在作品的各个角落——草地上、砖石上、台阶上、书籍上。这些签名地点暗藏了丢勒的巧思和设计,好像在和观者玩捉迷藏。很多艺术家的签名都体现了他们的性格或者

    读者 2020年19期2020-09-28

  • 永恒的镌刻美
    摘要:丢勒在西方艺术史中占据着极为特殊重要的位置,是文艺复兴时期德国最有成就的艺术家之一,他的创作风格结合了欧洲北部和南部的风格,其作品涉及素描、版画、油画等多种艺术形式,本文通过对相关作品分析以及生平简介,介绍丢勒艺术的伟大性,对艺术史产生的深刻影响。关键词:丢勒;文艺复兴;德国在15世纪的德国,铜版画,木刻版画等一些新的绘画形式传播开来,使德国跻身于艺术强国的行列里,这不得不归功于阿尔布莱希特·丢勒,尽管丢勒是画家身份出名的,但诸多方面都有非凡的才能,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0年42期2020-09-10

  • 浅析丢勒的艺术生平
    摘要:丢勒作为欧洲北方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巨人,对我们研究西方美术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丢勒艺术和个人生平的解析,我们可以清晰的看见丢勒艺术对之后的欧洲艺术发展,尤其是德国艺术的发展的重大作用。关键词:丢勒;人文主义;精神性;版画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2-0163-01一、引言在欧洲的14到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时期诞生了众多的大师,无论是前期的乔托到文艺复兴繁盛时期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都改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1期2020-04-17

  • 忧郁美在文艺复兴绘画的表达和当代价值
    表达阿尔布雷特·丢勒在文艺复兴中可以说是奠基者的存在,凭借其对人类本性的设想,1514年,他创作了著名的铜版画《忧郁》。该作品声名远扬,尤其是在欧洲中世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在文艺创作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个艺术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丢勒的艺术生涯,同时也是天才人物的象征。丢勒创作这幅作品具有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当时德国正处于历史上十分灰暗的时期,当时经济衰败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的同时也使人们心灵受到了创伤,形成了民众思想和信仰混乱的不良局面,也正因如

    炎黄地理 2020年12期2020-03-30

  • 天使的手
    礼品哦!)穷孩子丢勒的兄弟姐妹一共18个,他的父亲也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工匠,你想象得到他家如何地艰难困苦。令周围人费解的是,丢勒竟然在食不果腹的窘迫中迷恋上了绘画,在他眼中,一幅优美的画作胜过人间所有的美味。可敬的父亲没有嘲笑他,反而在他15岁的时候,送他到纽伦堡师从一位画家,丢勒表现在绘画上的极高天赋深深地打动了父亲。在老师的学徒中,有一个叫奈斯丁的青年,他也来自贫寒的家庭,丢勒跟他很快成了好朋友,那种可以托付生死的朋友。他们在白天从事繁重的工作,除了解决

    故事大王 2020年2期2020-02-24

  • 丢勒自画像中的自我认知变迁
    安710061)丢勒被认为是阿尔卑斯山以北第一位进行自我描绘的艺术家,丢勒从13 岁创作银尖笔自画像开始,一直到他晚年寄给医生的那幅速写自画像,共有独立自画像6幅,除此以外丢勒的形象还出现在其他3幅祭坛画中。就像威尔赫姆·韦措尔特在《丢勒和他的时代》中所说:“丢勒的自画像有油画,有素描,我们还能从他的一些日记、书信、诗句、自传式的笔记和学术文章中找到他对自身的刻画,这点是我们在其他十六世纪的德国艺术家身上很难找到的。当然,寻找、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愿望并不专属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01-18

  • 爱的祈祷
    观众的心灵。作者丢勒年少时家庭贫困,和他在一起学习绘画的朋友奈斯汀发现丢勒比自己更有艺术的天赋,于是后者决定自己先去打工赚钱,让丢勒去纽伦堡大学完成艺术深造,等丢勒学成之后再换奈斯汀去继续学习。四年后学成归来的丢勒,想兑现承诺让奈斯汀重新开始学习艺术时,却被拒绝了,因为艰苦的劳作已经毁坏了奈斯汀这双原本可以拿着画笔刻刀的手。奈斯汀看着学有所成的丢勒,掩面而泣,双手合十向上帝祈祷着:感谢上帝的垂怜,我已无法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就让丢勒加倍地展现他的才华和能力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2019年11期2019-12-17

  • 爱的祈祷 ——丢勒《祈祷之手》
    观众的心灵。作者丢勒年少时家庭贫困,和他在一起学习绘画的朋友奈斯汀发现丢勒比自己更有艺术的天赋,于是后者决定自己先去打工赚钱,让丢勒去纽伦堡大学完成艺术深造,等丢勒学成之后再换奈斯汀去继续学习。四年后学成归来的丢勒,想兑现承诺让奈斯汀重新开始学习艺术时,却被拒绝了,因为艰苦的劳作已经毁坏了奈斯汀这双原本可以拿着画笔刻刀的手。奈斯汀看着学有所成的丢勒,掩面而泣,双手合十向上帝祈祷着:感谢上帝的垂怜,我已无法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就让丢勒加倍地展现他的才华和能力

    初中生世界 2019年43期2019-12-16

  • 浅述阿尔布雷希特·丢勒宗教绘画中的基本技法和相关艺术意义
    匠阿尔布雷希特·丢勒是如何运用自身创作的艺术表现形式对宗教圣经故事进行详尽刻画以及细节描绘,其中使用的版画技巧又是如何对后世的诸多画家,如荷兰的油画巨匠伦勃朗产生深刻影响的,以及对后世其他画家的绘画技艺产生的艺术启迪。关键词:艺术表现形式;丢勒;伦勃朗;绘画技艺;艺术启迪在中世纪悄然而过的文艺复兴的曙光开始照耀亚平宁半岛的同时,北方的德意志民族也有一颗巨星冉冉升起,在15世纪至16世纪时期,由于传播媒介的变化,版画开始登上了欧洲的舞台。在这一时期就必须提到

    艺术科技 2019年13期2019-11-23

  • 画《忧郁》的丢勒
    幻方属于德国画家丢勒。那是一个四阶幻方,出现在他的雕版画《忧郁Ⅰ》里。画中有一个手扶额头做沉思状的青年女子,一副翅膀表明她机智聪慧,还有一个球体、一个多面体、一束光芒(来自彗星或灯塔)和一道彩虹。画面右上角有像窗子一样的正方形物体,那正是一个四阶幻方。无疑,幻方的出现增添了画面的神秘气息,让忧郁的主题得到凸显。这幅画的尺寸比较小,只有24厘米高、19厘米宽。这可能是艺术作品中首次出现幻方,它为此画成为一幅世界名画出力不少。值得一提的是,丢勒的幻方不仅各行、

    读者·校园版 2019年23期2019-11-15

  • 我的收藏故事
    ,阿尔布莱希特·丢勒,德国文艺复兴最伟大的艺术家,每次我把他捧到桌面上欣赏,都带着一种虔诚不知所措的敬意。这本画册是丢勒1498年版的木刻组画《现代启示录》(The ADocalYpse)合订本。直板纸正文共印制有15个印片,每片正面拓印着那些曾经震撼世界的图画,包括世界美术史上引以为傲的“四骑士”。作品的背面刻印有圣经新约文字注释,是采用拉丁文和古德语双语印制,虽然已经过去了500个年头,木版机压制的图案印痕仍然清晰可见,俯下身细闻,一股从陈年的纸本纤维

    收藏家 2019年3期2019-09-10

  • 我画故我在
    视。本文通过对比丢勒和伦勃朗的两幅名作探讨以下三点:两者艺术表达手法在显性、隐性两个层面的异同;其不同自我认知的成因;其艺术给观者带来的美学感受和启发。关键词:丢勒 伦勃朗 自画像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天生就喜欢看人的面孔。人类艺术史上对人脸的描绘不计其数。肖像与历史、风景、静物组成西方传统绘画四大主题,它的分支自画像更因存世量大、含蕴信息丰富,被称为四大主题外的“第五元素”。学者们对自画像的研究涉及美学、文化、历史、心理学等诸多领域。本文讨论了丢勒和伦勃朗

    丝路视野 2019年2期2019-08-26

  • 图像学研究方法在《美术鉴赏》课程中的应用
    最典型的例子来自丢勒《1500年自画像》。〔关键词〕 图像学;美术鉴赏;丢勒;自画像《美术鉴赏》是高等师范院校美术学师范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是《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等课程内容的深化,也是将“史”与“论”的知识与美术鉴赏、艺术批评理论相结合的课程。“鉴赏”为艺术接受活动内容之一,它比欣赏更为理性和深刻,鉴赏不仅涉及作品的形式分析,更要求探寻作品的内在意义。因此,借助于“图像学”研究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读懂艺术作品,也能使师范学生了解作品所反映的历史文化背景

    艺海 2019年6期2019-07-29

  • 试论丢勒宗教画的技法和影响
    期阿尔布雷希特·丢勒如何用木刻版画、铜版画法来刻画宗教画,以及所用的铜版技巧对后世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所产生的影响,和对18世纪晚期的朗西斯科·戈雅对飞尘技巧发明的启示。关键词:铜版画;丢勒;技法研究;影响在15世纪末及16世纪文艺复兴的盛期,欧洲的版画也开始走向成熟,在这一时期下不得不说被誉为“西方肖像画之父”的版画大师阿尔布莱希特·丢勒了。丢勒成功地运用了文艺复兴时期两项实质性成就:第一项便是科学透视法,第二项是解剖学的知识。在他的一生中他时时刻

    艺术科技 2019年3期2019-07-23

  • 丢勒的《祈祷之手》为何感人
    大师阿尔布雷特·丢勒一生创作的作品无数,是德国最出色的木刻版画和铜版画家之一,主要作品有《启示录》《伟大的命运》《亚当与夏娃》等。然而在他众多作品中, 《祈祷之手》更被人熟知和敬重。这背后有着作者丢勒对哥哥深深的情感。15世纪时,在德国一个小村庄里,有一户养了18个孩子的人家。父亲是一名冶金匠,为了维持一家生计,他每天工作18个小时。生活尽管窘迫逼人,然而这个家庭其中两个孩子有一个同样的梦想。他们两人都希望可以发展自己在艺术方面的天分。不过他们也深知,父亲

    百家讲坛 2019年3期2019-07-16

  • 为德国带来美学革命的大师 ——丢勒
    0)1471年,丢勒诞生于当时德国最大的一座城市——纽伦堡。《十三岁自画像》,这是他现存的最早的作品,年幼的丢勒在没有修改任何线条的情况下完成了这幅画,我们能从他的眼神中感受到坚强的意志,在画面的一角他加了段文字,说明自己是借用镜子作画的,这件作品是丢勒所画的第一张自画像,在不久之后,他也一直用自画像来表现自己的个性。丢勒出生在一个金匠家中,在他十五岁时就立志要走上艺术这条路。《瓦格莫特肖像画》,这是丢勒给镇上的画家瓦格莫特所画的肖像画,丢勒在他的工作室待

    大众文艺 2019年3期2019-07-12

  • 丢勒的危机 ——从自我意识的发展角度分析丢勒的自画像
    自画像的创作,而丢勒正是其中之一。自我意识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非常古老的问题,对“自我”的准确认识是非常有必要的。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E.H.Erikson)提出了自我意识发展阶段论,认为在心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都存在一种“危机”。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ürer ,1471-1528)是德国中世纪末期、文艺复兴时期乃至德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丢勒的自画像数量虽然寥寥,却举世瞩目,他本人更是被誉为“欧洲

    大众文艺 2019年11期2019-07-12

  • 严谨而不刻板——丢勒笔下的形象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Albrecht Dürer,1471-1528)作为北方文艺复兴的领军人博学多才,有着多重身份,除了是油画家以外还是雕刻家、版画家,在建筑方面也颇有造诣,出版了很多建筑与绘画理论方面的著作。丢勒从小受金匠父亲的影响,造就了他严谨的绘画特点。〔关键词〕严谨; 丢勒 ;民族精神一、丢勒笔下的形象(一)丢勒的生活背景与经历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安居在纽伦堡市。他的父亲是一位杰出的金银匠,受父亲的影响丢勒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绘画资质,他曾在一家

    艺海 2019年5期2019-06-26

  • 拿来与保持 ——基于作品分析的丢勒艺术风格研究
    雁阿尔布雷希特·丢勒(Albrecht Dürer,1471—1528)出生于纽伦堡,德国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在素描、版画、油画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理论方面均有所建树,作品题材也相当广泛,主要作品有《启示录》《骑士、死神与恶魔》《亚当与夏娃》《自画像》《忧郁》《四使徒》《贤士来朝》等。作为德国乃至世界著名的艺术家,丢勒的艺术风格引起了很多争论。一部分理论家认为丢勒的绘画风格主要是意大利式的,毫无德国本民族艺术的特点,全部是拿来主义。另一部分理论家则认为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9年8期2019-01-10

  • 画中谜题
    人去探索。他就是丢勒,德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画家。一相信第一眼看到这幅画,没有颜色的它一定吸引不了你的眼球,但是这里面却藏着非常多的玄机。我们可以看到,画上有一个托着脸的大天使,身上挂着钥匙和钱袋,若有所思,手上摆弄着一个圆规。旁边有一个小天使,小天使坐在石磨上,手上拿着一把刻刀和一块板子,正在刻版画。地上散落着很多东西,有坩埚、锤子、锯子、钉子等。这些都是手艺工具,而丢勒的父亲就是一名首饰匠人。墙上也挂得满满当当的,但都是偏向于科学的工具,像天平、沙漏什么

    读者 2018年24期2018-12-04

  • 玫瑰园中的圣母
    了,从达·芬奇、丢勒到达尔文、林奈,艺术大师和植物学家的手绘杰作,如此完美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你知道世界上第一幅植物手绘是谁画的吗?15世纪70年代早期,德国版画家兼油画家马丁·施恩告尔在研究三种不同种类的牡丹时创作的写生图被认为是最早的植物手绘图。其中关键的一点是,这幅作品是施恩告尔在现场写生创作,而非临摹或者凭记忆绘制出来的。1473年,施恩告尔在油画《玫瑰园中的圣母》的背景中再现了这一植物写生图。早期的植物手绘,在18世纪末之前,基本上都是定制出版物

    新民周刊 2018年45期2018-12-01

  • 德国的“达·芬奇”
    家阿尔布雷希特·丢勒是其中之一。人文之手丟勒最有名的一幅画是《手》,《手》是丢勒本人的命名。因为它备受世人喜爱,所以后来又被人更名为《祈祷之手》。因为人们过于喜欢这幅画,所以还曾给它赋予了一则人物传记。讲述的是出生在贫穷的家庭中的一对兄弟,都对艺术有着异常的热爱,并展现出了一定的天赋,两个人都怀着进入纽伦堡艺术学院深造的梦想,可家中的钱只能允许一个人走画家这条路。于是,这对兄弟选择了掷硬币,掷到正面的人先去上学,掷到反面的人则要供他习画,待掷到正面的人学成

    新青年 2018年11期2018-11-26

  • 浅析丢勒绘画的艺术特色及影响
    就的艺术家之一的丢勒,创作了很多让人惊叹不已的作品。本文分别从丢勒的社会背景和生平经历方面分析其绘画理念的形成过程,通过分析其不同时期油画、水彩的著名代表作品,解读其绘画作品的三大艺术特征,并探论他给后世艺术领域带来重大的影响。关键词:丢勒;文艺复兴;油画;水彩14至16世纪末,欧洲展开了一场影响力极大地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德国在这场思想运动中,艺术大师阿尔布雷特·丢勒经过一生的不断追求探索,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与完整的观点体系,成为德国文艺复兴运动

    东方教育 2018年4期2018-04-12

  • 读《版画插图丢勒游记》之感悟
    出版的《版画插图丢勒游记》,就是一本对人很有启发的著作,笔者近期重读此书又有新的收获和感悟。德国著名版画艺术家阿尔布雷特·丢勒,在西方艺术史上被称为北欧文艺复兴运动中最伟大的画家之一。通常情况下,人们可能更关注他的自画像、版画、素描以及油画。因为在列举其经典作品时多举例上述艺术品。而真正让人们更贴近丢勒的艺术思考和窥见其内心世界的《版画插图丢勒游记》堪称为代表作,我想这也是此书为什么受中国读者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我的感悟,此书有三点值得重视。1.独特的人文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8年11期2018-03-27

  • 兄弟的手
    些的阿尔布雷特·丢勒和他兄弟艾伯特还是有梦想的。他们都想发挥自己的艺术天赋,但他们知道,父亲无法供他们两个中的一人到纽伦堡的专业院校学习。晚上两兄弟在拥挤的床上进行了多次长谈后,有了一个约定。他们决定抛硬币。输的人要到附近的矿场工作,用所得收入供赢的人上学。赢的人完成四年的学业后,要售卖自己的艺术品,或者必要的话,去矿场工作,用赚来的钱供输的兄弟上学。一个周日早上做完礼拜后,他们抛了硬币。阿尔布雷特·丢勒赢了,去了纽伦堡。在接下来的四年里,艾伯特一直在做危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18年2期2018-02-25

  • 读《版画插图丢勒游记》之感悟
    出版的《版画插图丢勒游记》,就是一本对人很有启发的著作,笔者近期重读此书又有新的收获和感悟。德国著名版画艺术家阿尔布雷特·丢勒,在西方艺术史上被称为北欧文艺复兴运动中最伟大的画家之一。通常情况下,人们可能更关注他的自画像、版画、素描以及油画。因为在列举其经典作品时多举例上述艺术品。而真正让人们更贴近丢勒的艺术思考和窥见其内心世界的《版画插图丢勒游记》堪称为代表作,我想这也是此书为什么受中国读者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我的感悟,此书有三点值得重视。1.独特的人文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8年11期2018-01-29

  • 拿来与保持 ——基于作品分析的丢勒艺术风格研究
    阿尔布雷希特 ·丢勒(Albrecht Dürer,1471—1528)出生于纽伦堡,德国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在素描、版画、油画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理论方面均有所建树,作品题材也相当广泛,主要作品有《启示录》《骑士、死神与恶魔》《亚当与夏娃》《自画像》《忧郁》《四使徒》《贤士来朝》等。作为德国乃至世界著名的艺术家,丢勒的艺术风格引起了很多争论。一部分理论家认为丢勒的绘画风格主要是意大利式的,毫无德国本民族艺术的特点,全部是拿来主义。另一部分理论家则认为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8年8期2018-01-24

  • 丢勒的苦难与激情
    张宇凌丢勒非常聪明地找到文艺复兴时代每个人的终极理想:既神圣,又个性,又富有。从基督进入耶路撒冷城到他受难死去这一周被基督教称为“The Passion”。从Passion这个词的古希腊词根来理解这个命名比较容易,在古希腊,这个词只意味着“受难”。其心理基础在于苦难跟激情的共生关系,没有经历苦难,就很难感受真正的激情。后世关注“基督受难”主题的艺术家很多,其中有著名的北方文艺复兴大师阿尔伯希特·丢勒丢勒对受难系列主题的最大贡献,在于通过他的创造渐渐地将两

    三联生活周刊 2017年50期2017-12-12

  • 美术史上的手足之情
    画家阿尔布雷特·丢勒(1471—1528)有一幅名作《祈祷之手》。这幅小小的作品有着令每一位观者感动的力量。有研究认为可以从人的手看出人的职业。丢勒这幅画中的手可能会让手型研究者困惑,粗看是一双关节变形、青筋凸显、皮肤粗糙的重体力劳动者的手;但细看却发现其手指纤长,尤其指端、指甲的形状非常秀气,像是艺术家。这确实是世界美术史上一双令人无比感动的手。那是丢勒的哥哥阿尔伯特·丢勒的手。阿尔布雷特·丢勒和他的这位哥哥从小都极具绘画天赋,但由于家庭贫寒,无法供养哥

    检察风云 2017年18期2017-12-11

  • 十五、十六世纪阿尔卑斯山以北的欧洲地区版画的传入对意大利佛罗伦萨画家的影响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他们所创作的版画作品对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画家们产生深远影响。以《意大利艺苑名人传》的作者乔尔乔·瓦萨里为例,他本人在创作构图过程中,把这些北方画家的版画作为构思灵感的来源,以期创作出与杰出大师相媲美的艺术作品,并获得赞助人的资助。十四、十五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版画开始出现。乔尔乔·瓦萨里在其著作《意大利艺苑名人传》中说,版画约是1469年由佛罗伦萨人马索•菲尼格拉(Maso Finiguerra)发明的。当时的版画制作工艺较为复杂,

    唐山文学 2017年4期2017-11-24

  • 这不是我哥哥的手
    弟弟阿尔布雷特·丢勒胜出,去了纽伦堡艺术学院。哥哥阿尔伯特则去了矿场工作,为弟弟提供经济支持。弟弟在艺术学院表现很突出,他画的比教授还要好。到毕业时,他已经靠画画赚不少钱了。当弟弟丢勒要答谢哥哥、帮助哥哥实现梦想时,哥哥却泪流满面,把双手移近右脸颊,说:“不,弟弟,我上不了纽伦堡艺术学院了,太迟了!看看我的双手—4年来在矿场的工作,毁了我的手,关节动弹不得,现在我的手连举杯为你庆贺也不可能,何况是挥动画笔或雕刻刀呢?不,弟弟……已经太迟了……”为了弥补哥哥

    读者·校园版 2017年19期2017-09-12

  • 德国的全才画家
    岁的阿尔布雷特·丢勒。凭着一系列的自画像,丢勒轰动了整个欧洲画坛,被誉为“自画像之父”。丢勒现存的作品有1000余件,包括350幅木刻版画、100幅铜版画、100幅素描和60多幅色彩画。他的版画最具影响力,展现了他卓越的技法,其阴影处理和质感之丰富,达到了与绘画相当的程度。《忧郁》是丢勒版画的代表作,在一间小木屋外,高大健壮的女子手持圆规,托腮苦思,身旁发呆的小爱神丘比特也噘起了嘴巴。在一旁打盹儿的狗和散落的工具,让人不禁对画面所要表达的寓意浮想联翩。丢勒

    阅读(高年级) 2017年6期2017-05-30

  • 15世纪德意志的时代性与丢勒版画《启示录》的精神性
    区别,充分揭示了丢勒作品所体现出的德意志文艺复兴的特征;通过对丢勒版画《启示录》图画语言的分析,探讨了艺术家作品所体现出的智性,并将其与15世纪德意志社会的状况、世人的精神状况相联系,研究了《启示录》所蕴含的精神性。关键词:丢勒;《启示录》;德沃夏克“在1525年圣灵降临节期过后,在礼拜三与礼拜四之间的那个晚上,我在睡梦中看到了这番景象,巨大的水流从天而降,第一股大水就倾泻在离我大约四英里的地方,然后向各个方向分散,很快就没过了整个地面。我吓坏了,在第二股

    艺术科技 2016年12期2017-05-04

  • 丢勒的野兔
    ——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ürer,1471-1528)1502年创作了《野兔》。这只惟妙惟肖的野兔成了美术史上的一个闪光点。后来的人们曾多次临摹这只野兔,它也被印在教科书上让儿童们学习。在500年之后,这只野兔又重新出現在人们面前。丢勒曾徒步翻越过阿尔卑斯山,也深研过数学和透视学,并写下大量相关的论著和笔记,这幅著名的《野兔》就是最能体现他对自然领域研究成果的一件作品。他先用淡淡的水彩铺了一层底色,然后用不透明的树胶颜色画出一排排线条,运

    新少年 2017年3期2017-03-23

  • 丢勒铜版画艺术研究
    燕摘    要:丢勒在版画艺术方面极具天赋,他的版画中总能将造型的美感与精神性的表达融为一体。在最著名而又最难理解的一幅铜版画—《忧郁Ⅰ》中,这幅作品的寓意之深,不仅体现了当时人的思想观点、性格特征和精神天赋,同时也如实反映了作者本人复杂的精神情绪。关键词:丢勒;铜版画;艺术观念中图分类号:J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3-0060-01阿尔布莱希特·丢勒 (1471-1528年)是德国文艺复兴时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11期2016-12-12

  • 浅析德国文艺复兴时期丢勒铜版画创作
    版画的艺术创作,丢勒的版画创作继承了传统的德国民族的元素,丢勒的作品不仅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观点,性格特征,精神面貌。人文主义思想在德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个时期丢勒开始了大量的艺术创作,版画也从单纯的复制工具而走向独立的艺术形式的飞跃。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丢勒在德国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第二部分,分析丢勒铜版画作品。第三部分,对后世的影响。【关键词】:丢勒;德国文艺复兴;铜版画一、丢勒在德国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德国是西北欧的重要工业发达地区,

    西江文艺 2016年9期2016-05-30

  • 《骑士、死神与魔鬼》的形式来源与图像意义分析
    出现了种种可能。丢勒的版画《骑士、死神与魔鬼》吸引了诸多艺术史研究者的注意,正是因为这幅作品中形式与图像间相互重叠的关系。本文力图通过对图像和形式间相互独立的品质与相互转化关系的修正,分析版画中各个形象的形式来源,再次解读这些图像的意义。关键词:丢勒 图像 形式 观念 骑士丢勒在1513年绘制了版画《骑士、死神与魔鬼》,从图画上来看,它描绘了一名骑士在野外遇到魔鬼與死神的情景。图画的中心位置安排了一位头戴钢盔的重装骑士,他骑在一匹壮硕的战马上,一手执长矛一

    艺术评鉴 2016年14期2016-05-30

  • 试论丢勒的铜版画技法
    名贵的艺术画种。丢勒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德国艺术大师,不仅丰富了铜版画的创作技巧,同时也使其表现领域得到了拓展。本文介绍了铜版画的历史渊源,并进一步就丢勒铜版画的作品以及铜版画技巧进行分析,深入阐述丢勒的铜版画艺术成就。〔关键词〕铜版画艺术表现丢勒技巧艺术成就一、铜版画的历史溯源铜版画属于版画中凹版类,是利用金属板版面凹下的点、线条和块面印刷而成的画幅。它有各种名称,如“金属版画、”“蚀刻版画”、“铜蚀版画”等名称。因为版面所用的版材大都采用铜版,所以在习惯

    艺海 2016年6期2016-05-14

  • 祈祷之手
    致敬阿尔布雷特·丢勒,德国画家。他是最出色的木刻版画和铜版画家之一,同时也在水彩风景画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不过我们今天要讲的却是他的一幅素描作品《祈祷之手》,还有背后真实感人的故事。在15世纪德国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户贫苦的家庭。家庭中的两个男孩儿有着同样的梦想——学习绘画。由于家境贫寒,两兄弟决定以掷铜板的方式选出胜者去艺术学院学习。而败者则到矿场工作赚钱来支付胜者的学费。弟弟有幸胜出,去了纽伦堡艺术学院学习。哥哥则去了危险的矿场工作,为弟弟提供经济支持

    新少年 2015年5期2015-07-10

  • 自我的描绘与表达 ——丢勒自画像的图像学分析
    ]阿尔布莱希特·丢勒(Albrecht Dürer,1471-1528)作为北欧文艺复兴的第一人在自画像上开启了先河,他将自我的描绘融入不同的母题,使之更具有表现力,丢勒终生持续的自画像创作构成了其艺术生涯自传式的记录,他也被誉为“自画像之父”。丢勒的绘画一方面延续了德国旧哥特式的传统;另一方又面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的影响,摆脱了德国中世纪绘画惯有的刻板、僵硬,蕴含着人文主义精神的曙光。德国杰出的艺术理论家欧文·潘诺夫斯基在他的《图像学研究》中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5期2014-03-06

  • 丢勒《野兔》与伦勃朗《大象》为例浅谈绘画赏析
    菊摘要:本文通过丢勒《野兔》与伦勃朗《大象》两幅作品来分析绘画欣赏方面的不同,揭示绘画赏析并不一定要完全的忠实模仿自然,也能达到想要的悅目效果,最后达到提高人们的绘画审美水平的目的。关键词:丢勒;伦勃朗;绘画赏析以前看画的时候,大家都会说像或不像,来评判一幅画的好与坏,记得在以前没有学习美术之前是这样的,见到一幅画,有那么一点儿像,就觉得那个人很是了不起,画得怎么那么好。后来机缘巧合自己也学了美术,那是高中的时候,我还记得有一次轮到自己当模特,给同学们画,

    艺术科技 2012年6期2012-02-27

  • 祈祷的手
    学习。最终,弟弟丢勒赢了,而大哥艾伯特则下到危险的矿井,为丢勒赚取学费。丢勒在学院很快引起人们的关注,他的成就很快超过了自己的教授。到毕业的时候,他的收入已经相当可观了。年轻的画家回到村子,全家人在草坪上祝贺他衣锦还乡。吃完饭,丢勒从桌首荣誉席上起身向他亲爱的兄弟敬酒,他说:“现在应该倒过来了,艾伯特,你可以去纽伦堡实现你的梦,而我应该照顾你了。”大家都把企盼的目光转向餐桌的另一端,艾伯特坐在那里,泪水从他苍白的脸颊流下,他连连摇着低下去的头,呜咽着重复道

    故事会 2011年20期2011-10-24

  • 天使的手
    孙君飞穷孩子丢勒的兄弟姐妹一共有18个,他的父亲也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工匠,可以想象他家是如何的艰难困苦。令周围的人费解的是,丢勒竟然在食不果腹的窘迫中迷恋上了绘画,在他眼中一幅优美的画作胜过人间所有的美味。可敬的父亲没有嘲笑他,反而在他15岁的时候,送他到纽伦堡师从一位画家。在老师的学徒中,有一个叫奈斯丁的青年,他也来自贫寒的家庭,丢勒跟他很快成了可以托付生死的朋友。白天,他们从事繁重的工作,除了解决温饱,更重要的是为换来昂贵的纸张、画笔和颜料,晚上学习绘画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09年4期2009-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