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酪根

  • 页岩油在干酪根中吸附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启示
    定量了游离油、干酪根吸附-互溶态油及矿物表面物理吸附态油,认为干酪根吸附-互溶态油占比最大,其次为游离油,矿物表面物理吸附态油含量最少[8]。蒋启贵等建立了改进的Rock-Eval 热解和热解色谱实验方案,定量表征了济阳坳陷页岩中游离油量、吸附油量[9]。④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即构建油-有机质/矿物分子模型,基于牛顿运动方程,获取特定条件下分子热力学运动规律,从而得到模拟体系的微观状态和宏观特性。田善思等模拟了页岩油混合组分在高岭石铝氧面和高岭石硅氧面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3年6期2023-12-29

  • MoS2在低熟有机质热演化生烃中的催化作用
    10440)在干酪根、固体沥青和煤等有机质催化加氢热解的过程中,常用MoS2作为催化剂来提高热解产物产率。该方法在高演化有机质的油/油对比、油源对比及油藏的次生改造方面获得较好的应用[1-8]。Snape等利用MoS2作为催化剂对烟煤进行加氢热解,焦油产率可达60%[1];周建伟等发现渡口沥青及双河源岩加氢热解生成的生物标志物及液态烃产率显著高于索氏抽提[4]。在加氢热解过程中,MoS2的主要作用是吸附并活化大量的氢分子,使干酪根热解生成的自由基被饱和。在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3年1期2023-02-06

  • 川西北地区中泥盆统腐泥型烃源岩晚期生气特征实验研究
    源岩(Ⅰ-Ⅱ型干酪根)主要以生油为主,干酪根直接裂解生成的气态烃数量有限[5]。因此,早期发现的大型和超大型气田往往为煤型气或为原油裂解气[6-9]。近十余年来,随着页岩油气的兴起,石油地质学家认识到腐泥型烃源岩,尤其是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排油效率并不都是很高,有相当数量的液态烃可被滞留在页岩地层内[10-14]。在进一步的热演化过程中,这些滞留烃或残留油可裂解生气,成为常规和非常规天然气的重要气源[13,15-18]。随着勘探进程的不断推进,油气勘探开发逐渐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3年1期2023-02-06

  • 供氢剂NaBH4和Ni系金属对高演化干酪根的生烃影响及催化机理
    系金属对高演化干酪根的生烃影响及催化机理李 亢1, 2, 3, 卢 鸿1, 2*, 赵忠峰1, 2, 3, 彭平安1, 2(1. 中国科学院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640; 2. 中国科学院深地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广东 广州 510640;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在金管限定体系温度500 ℃、压力50 MPa、恒温72 h的条件下, 对高演化寒武系玉尔吐斯组和奥陶系萨尔干组干酪根开展了干

    地球化学 2022年6期2023-01-03

  • 不同环境下陆相页岩油气富集关键要素下限研究 ——以中原油田探区为例
    环境下的烃源岩干酪根类型好。本次研究共测试87块烃源岩样品。其中:Ⅰ型和Ⅱ型干酪根占主体优势(85块样品),占比为97.7%;Ⅲ型干酪根仅2块,占比为2.3%。Ⅱ型干酪根中,又以Ⅱ1型干酪根为主,其占比为67%,Ⅱ2型干酪根占比为33%。在总的样品中,以生油为主体的Ⅰ型和Ⅱ1型干酪根占主体优势,占比为71.0%,Ⅱ2型干酪根占比为26.7%,Ⅲ型干酪根占比为2.3%,这说明咸水烃源岩以生油为主。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烃源岩TOC与干酪根类型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明显

    断块油气田 2022年6期2022-11-30

  • 渤海莱州湾凹陷不同类型烃源岩活化能影响因素分析
    下孔隙发育地层干酪根、全岩、原油、抽提物、沥青等演化规律,以及研究天然气二次裂解动力学特征(董泽亮等,2015;王宁等,2016;胡洪瑾等,2019;汤庆艳等,2013),已成为生烃热模拟实验领域的探索方向。相关学者通过借助不同的实验设备(如高压釜、石英管、金管、Rock-Eval热解仪和自制的加热设备),设计不同的温度、时间和压力条件,构建了多种热模拟方法,并对各类烃源岩进行了热模拟生烃实验研究,评价了不同热模拟实验方法下烃源岩生成烃、残留烃及排出烃组成

    地质力学学报 2022年3期2022-07-19

  • 页岩干酪根吸附规律的分子模拟研究
    要赋存于页岩气干酪根内部的微纳米孔隙中,实验室无法模拟页岩气藏低孔低渗、高温高压的环境,无法对页岩气微观的吸附机理进行研究。而通过分子模拟的方法,可以从微观角度研究页岩气在干酪根中的吸附机理,分析压力、温度和孔径对页岩气吸附行为的影响。目前已有国内外学者使用分子模拟技术研究CH4在干酪根表面的吸附[5-7]。AMBROSE 等[8]发现页岩孔隙体积与自由气体体积不是相同的,并认为页岩气吸附符合Langmuir 理论(单分子吸附理论)。刘冰等[9]以石墨狭缝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22年3期2022-06-23

  • 松南上白垩统青山口组一段不同赋存状态页岩油定量评价
    构中,油分子被干酪根分子“包围”,因此不具有流动性[27]。其中,无机矿物微纳米孔喉缝中页岩油主要以吸附态和游离态存在,有机孔隙中页岩油主要以吸附态、游离态及溶胀态赋存于干酪根基质中。因此,页岩油主要以干酪根溶胀态、干酪根吸附态、有机质孔隙游离态、无机矿物吸附态及无机孔隙游离态等5种赋存形式存在[27,30-34]。本次研究主要选取松辽盆地南部不同相带钻井样品开展页岩油赋存状态的定量评价。其中:半深湖—深湖区TY1井和CY8井共采集16个样品;三角洲外前缘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年2期2022-06-23

  •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赋存状态演化定量研究
    定义为游离态、干酪根吸附―互溶态及矿物表面吸附态3 类页岩油;蒋启贵等[3]、M.F.Romero-Sarmiento 等[6]、M.A.Abrams 等[7]在常规岩石热解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的升温程序开展分步热解实验,将不同温度段的热解烃定义为游离态、吸附―互溶态及吸附态页岩油;D.M.Jarvie[2]、M.W.Li 等[5]则把岩石热解S1定义为游离油,有机溶剂抽提前后岩石热解S2的差值(ΔS2) 定义为吸附油。针对古龙页岩,H.S.Zeng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22年3期2022-05-17

  • 基于分子模拟的深层海相页岩气吸附特征研究
    MC方法开展了干酪根狭缝内甲烷、乙烷和丙烷三元烷烃气体的吸附行为和注二氧化碳提高页岩气藏采收机理的研究.ONAWOLE等[11]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和MD方法研究了甲烷在二氧化硅-高岭石表面上的吸附行为,揭示了甲烷吸附为物理吸附,且甲烷与高岭石间的吸附强于与二氧化硅间的吸附.YU等[12]通过GCMC方法和MD方法研究了干酪根上的吸附和由吸附引起的收缩机理,指出了体积应力与吸附量之间呈线性相关.Z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2021年6期2021-11-22

  • 基于地化参数的页岩油储层孔隙度解释模型研究
    孔隙度算法,将干酪根的存在做类似泥质校正的方法进行有效孔隙度的计算;张琦斌[10]通过岩石物理建模的方式定量研究页岩储层参数与弹性参数的关系,通过开发基于岩石物理模型的井中反演流程计算有效孔隙度;张冰[11]在贝叶斯框架下基于统计岩石物理模型,应用地震数据进行页岩储层物性参数反演;王昕旭[2]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对孔隙度进行预测。以上方法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页岩油储层的孔隙度计算中,对于干酪根的存在是不可忽略的。由于页岩油储层中的干酪根性质与流体性质类似

    非常规油气 2021年5期2021-11-13

  • 油页岩干酪根热解产物特性研究
    机质以不可溶的干酪根为主,但含有少量可溶性沥青[4]。油页岩的利用主要是将其富含的干酪根热解生产页岩油和干馏气,也可以直接燃烧发电、取暖,制造水泥,生产化学药品,合成建筑材料以及开发土壤增肥剂等[5]。爱沙尼亚(Estonia)油页岩主要分布于该国库科塞特矿区,储量(折合成页岩油)约为3 500 Mt[6],其含油率全球最高(质量分数大于40%),是其国内主要能源[7]。油页岩中的有机质热解可生成油、气、水和半焦,其热解产物的分布主要受到其自身性质、热解温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1年8期2021-08-17

  • 含水量对干酪根中多组分气体吸附和扩散的影响:分子模拟研究
    了甲烷在有机质干酪根中的吸附远大于其在黏土矿物中的吸附。基于页岩水分传输吸附实验,沈伟军等[12]发现升高压力及温度,水分扩散系数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石基弘等[13]、范德赞等[14]、WANG等[15]和SONG等[16]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无水干酪根中单组分气体的吸附和扩散规律,发现CO2会抑制CH4的吸附,而促进CH4的扩散,注入CO2可以置换出吸附态的CH4。综上,目前通过实验从微观角度阐明页岩中气体的吸附和扩散机理仍需进一步研究。分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4期2021-08-08

  •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上二叠统林西组生烃潜力评价 ——来自吉白地2井的证据
    法,本研究利用干酪根碳同位素、元素组成特征综合评价林西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2.2.1 干酪根碳同位素影响干酪根碳同位素组成的主要因素是干酪根的类型,由此将干酪根碳同位素组成作为划分陆相烃源岩干酪根类型的重要指标.腐泥型干酪根相对富集轻碳同位素12C,腐殖型干酪根相对富集重碳同位素13C.由于较轻的干酪根碳同位素组成一般反映较高的水生生物贡献和较多的类脂化合物含量,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有机质类型.通常情况下,干酪根δ13C<-28‰为Ⅰ型有机质类型,δ13C>-

    地质与资源 2021年3期2021-06-22

  • 有机质类型分异规律及其主控机制 ——以威远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为例
    (Ⅰ、Ⅱ、Ⅲ型干酪根)被认为是有机质孔形成演化的关键控制因素之一[5]。因此,关于页岩储层内的有机质类型特征及其分布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前人研究表明,Ⅰ、Ⅱ型干酪根比Ⅲ型干酪根更容易裂解生烃和产生有机质孔[6],但有关有机质类型的识别及含量分析多采用宏观的有损测定[7-8],因此有关有机质类型的微观识别及成孔效率的原位表征鲜有报道。本次研究通过二维大区域多尺度组合电镜成像(MAPS)方法获取页岩储层微观结构图像,通过微观形貌学识别有机质显微组分类型

    沉积学报 2021年2期2021-04-29

  • 对烃源岩评价的几个问题的深入探讨
    B.P等提出“干酪根热降解晚期生油学说”以来[1-2],围绕烃源岩的研究一直是地质工作者分析盆地和区带油气勘探前景的一项重要工作。油气是从烃源岩中生成并排出的,排出的油气经过运移聚集成藏,便能成为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烃源岩作为一种“源”的问题,在寻找油气工作中的地位毋庸置疑,烃源岩评价的内容主要围绕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成熟度三个方面展开,宏观上还要对烃源岩的分布与厚度进行评价和预测。目前关于烃源岩的评价方法从有机地球化学、有机岩石学、地震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1年1期2021-04-01

  • 富有机质岩石横波速度预测方法
    一定的有机质(干酪根)成分而区别于砂岩、碳酸盐岩储层。此外,部分富有机质岩石表现为低孔隙度,如Bakken页岩[6];也有一些表现为中—高孔隙度,如Monterey页岩[6]。有机质的弹性特征与流体近似,与矿物差别较大,例如:盐水的体积模量为2.2GPa、剪切模量为0、密度为1.03g/cm3,黏土的体积模量是21GPa、剪切模量是9GPa、密度是2.55g/cm3,而干酪根的体积模量为2.9GPa、剪切模量为2.7GPa、密度为1.30g/cm3[7]。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1年1期2021-02-05

  • 广东三水盆地布心组烃源岩干酪根类型*
    学的根基所在。干酪根(Kerogen)是烃源岩中有机质的主体,由沉积物腐泥化及腐殖化过程形成,是一种成分结构均很复杂的高分子聚合物,约占总有机质的90%,甚至更多[1]。前人大量研究表明,80%以上的石油烃是由干酪根转化而成[2-3]。然而不同类型的干酪根具有不同的生油门限值、不同的生烃潜力、不同的生烃过程,也会形成的不同的烃类产物[4-7]。因此干酪根类型是评价烃源岩的关键指标。干酪根类型的研究方法有显微组分分析和元素分析两类。前人的研究表明,显微组分分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年7期2021-02-04

  • 辽河油田东部凹陷中南段古近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常规指标主要有干酪根镜检、干酪根氢-碳、氧-碳原子比(H/C-O/C),热解氢指数(IH)等,可以通过上述指标对烃源岩有机质类型进行分类(表3)。2.1 干酪根镜检依据干酪根的镜下鉴定,分辨出不同性质的有机显微组分,即类脂组、壳质组、惰质组和镜质组,并计算出它们各自所占的百分数,利用此数计算出类型指数T值,按T值的分布区间据三类四分法将干酪根划分为Ⅰ型(腐泥型)、Ⅱ1型(腐泥腐殖型)、Ⅱ2型(腐殖腐泥型)、Ⅲ型(腐殖型)共4种类型。T=[(腐泥组含量×10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20年3期2020-10-14

  • 渝东南地区海相页岩有机质孔隙发育特征及演化
    )含量、有机质干酪根类型及热演化程度(Ro)等因素均对有机质孔隙的发育具有一定影响[3]。丰富的TOC 含量可为有机质孔隙的发育提供物质基础[4];页岩中有机质干酪根的类型按照演化进程可划分为固体干酪根和焦沥青,二者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不同均会导致有机质孔隙发育得不同[5];过高或过低的Ro均不利于有机质孔隙的大量发育[6-7]。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和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是重点勘探开发的2套目标层位,这2 套页岩的开发情况存在较大差别,龙马溪组页岩已经实

    岩性油气藏 2020年5期2020-08-12

  •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7段页岩有机孔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育特征4.1 干酪根有机孔发育特征对长7段页岩中的固体有机质的观察结果表明,部分干酪根近似平行页岩层理方向顺层富集,部分干酪根呈孤立状分散产出(图5)。顺层富集的干酪根一般呈弯曲状的长条形,这类干酪根长轴方向延伸较远,短轴方向的直径变化较大,介于0.08~14.99 μm。这类干酪根中有机孔发育程度低,仅发育极少量有机孔或基本不发育,可见一些干裂缝,个别干酪根中可见有机孔发育,但有机孔分布不均一,且有机孔面积占有机质面积的比例(SR)一般介于0~21.67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0年2期2020-04-28

  • 改进的烃源岩生烃潜力模型及关键参数模板
    实用价值。基于干酪根生烃动力学的岩石热解测试分析,作为一种快速、便捷、经济、有效的烃源岩评价技术,已经被普遍接受并得到广泛应用[1-12]。氢指数(IH)是指每克有机碳剩余的生烃潜力,是烃源岩评价的重要参数。从未成熟烃源岩中测试得到的氢指数,通常称为原始氢指数(IHo),代表干酪根原始生烃潜力。埋藏于地下深处的烃源岩,大多数已进入成熟、高成熟或过成熟阶段,无法通过测试直接得到IHo。在缺少未成熟烃源岩样品时,可通过统计分析,建立IHo模型。Jarvie等[

    中国石油勘探 2019年5期2019-11-15

  • 浅谈页岩气勘探理论研究
    键词:页岩气;干酪根;有机质1 油气生成理论页岩气的生成贯穿于有机质演化的整个过程,其来源几乎包括了所有的有机质生气模式,包括生物气、低熟一未熟气、热解气、裂解气以及沥青生气等。生物成因气认为和微生物的作用有关,在页岩进入热解生烃前,甲烷菌随大气淡水淋虑渗透进入低成熟度的页岩中,淡水的注入会降低地层水的盐度,低盐度地层水会促进甲烷菌的生长,因此生物气主产区为盆地边缘裂缝发育的页岩层系中,Michigan盆地Antrim页岩气为典型的生物成因气;对于热成因天

    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 2019年3期2019-09-10

  • 奈曼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本次主要从干酪根镜检、岩石热解参数、氯仿沥青“A”、族组分、干酪根元素等方面对奈曼凹陷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进行了系统分析(表1)。表1 奈曼凹陷有机质丰度统计2.1 干酪根镜检根据透射光荧光干酪根显微组分鉴定方法,对奈1井18个烃源岩样品有机组分进行分析,腐泥组干酪根含量一般大于50.0%,最大可达91.0%;镜质组为8.7%~53.0%。根据干酪根镜下TI值法分类标准判定,本区烃源岩干酪根为Ⅰ型和Ⅱ型。Ⅰ型干酪根比其他类型的干酪根产生更多的挥发性和可抽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8年5期2018-10-23

  • 提高泥页岩中干酪根分离质量的技术方法探讨
    16)0 引言干酪根是富有机质泥页岩中有机质的主要成分,为主要的油气母质,其性质、结构、组成对研究非常规天然气的形成与富集具有重要意义[1],是山西省煤系“三气”煤层气、页岩气、致密砂岩气形成与富集、赋存规律研究、有利选区的重要指标之一。干酪根大部分是以分散状态赋存于沉积物和沉积岩中,其含量少,具有非均质性,成分、结构复杂,不溶于含水的碱性溶剂、非氧化性酸,也不溶于普通有机溶剂;分离方法不当会使某些成分损失而失去代表性。通过调研和实际使用中发现,采用现有分

    中国煤炭地质 2018年9期2018-10-12

  • 3种无机盐催化热解油页岩
    通常,油页岩中干酪根(有机质)干馏热解生成页岩油气需加热至400 ℃以上才能进行[13],转化利用能耗巨大,影响油页岩开发的经济性,同时也制约了热解新技术的研发。因此,探索降低油页岩干酪根热解温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现有研究[7, 14-16]表明,油页岩中矿物质和热解条件等对油页岩中干酪根热解温度和产物都有较大影响。Williams等[17]将沸石加入油页岩中,结果表明能够显著降低产物油中氮和硫的含量。Metecan等[18]发现黄铁矿对土耳其油页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年4期2018-08-17

  • 长岭断陷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判断
    分,岩石热解、干酪根显微组分、干酪根碳同位素等[2-3]。毋庸置疑,以上的有机质类型判断方法均存在局限性。长岭断陷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南部,为中生代断坳叠置的双重结构盆地,断陷层面积约为7240km2,盆地基底最大埋深超过8000m,总体上来说,地层时代在东部断陷中比较老,埋深比较大[4]。目前长岭断陷层钻遇的烃源岩主要分布在沙河子组与营城组,其埋深大部分均在3500m以下,烃源岩已进入高—过成熟阶段,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仅仅用单一的方法来判断明显不能满足要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8年3期2018-08-02

  • 新疆库车坳陷三叠系黄山街组富有机质泥页岩有机质类型
    (表1)。对于干酪根类型的划分,不同的方法均有其特定的适用条件。因此,对于相同的样品,因为划分方法不一,往往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调查区内,烃源岩层有机质成熟度普遍偏低。因此,有机质类型划分的大部分参数均有效。3 黄山街组(T3h)3.1 烃源岩有机显微组分组成特征(1)泥岩显微组分组成特征三叠系黄山街组泥质烃源岩有机显微组分组成主要为腐泥组,浮游藻类体颜色褐黄色-棕黄色,具各种突起和外形,无荧光。腐泥无定形体,外形呈絮状、云雾状、团絮状,颜色褐黄色-棕黄色,

    新疆有色金属 2018年1期2018-05-11

  • 一种修正的Kuster-Toksöz岩石物理模型及应用
    将有机质颗粒(干酪根)作为包含物考虑,从而使其很难应用于富有机质岩石。在富有机质岩石中,干酪根的体积模量和剪切模量都较小[1,20]。一些学者[19-22]在构建富有机质岩石的岩石物理模型时将干酪根等效为固体颗粒,使用包含物模型表征干酪根对岩石速度的影响,这就需要能够同时考虑多种不同形状的固体和流体包含物、又不受“稀疏”含量包含物的限制的岩石物理模型。针对速度预测,Xu等[8]在KT模型基础上,将岩石中的孔隙分为泥质孔隙和砂质孔隙,提高了速度预测的精度,但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年1期2018-03-10

  • 油页岩热解过程中微量元素迁移及其作用规律
    微量元素负载于干酪根上并进行热重分析,根据热重结果计算其动力学,再通过裂解气质联用实验(PY-GC/MS)测定干酪根和浸渍硝酸镍的干酪根热解时烷烃类产物的相对含量,研究微量元素对干酪根热解生烃转化率、热解速率以及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元素的盐类可以催化干酪根热解生烃,增大其热解转化率和热解速率,提高轻组分烷烃产率,降低重组分烷烃产率。油页岩;热解;微量元素;迁移规律;动力学;催化作用Abstract:Inductively coupled plas

    化工学报 2017年10期2017-10-16

  • 湿度对CH4/CO2在干酪根中吸附的影响:分子模拟研究
    H4/CO2在干酪根中吸附的影响:分子模拟研究黄亮1,2,宁正福1,2*,王庆1,2,秦慧博3,叶洪涛1,2,张文通1,2,李钟原1,2,孙一丹1,2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北京 102249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CH4和CO2在不同湿度页岩干酪根中的吸附行为对页岩CO2埋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构建和优

    石油科学通报 2017年3期2017-09-30

  • 干酪根及黏土单矿物对甲烷吸附能力的差异性
    100029)干酪根及黏土单矿物对甲烷吸附能力的差异性郭少斌1,翟刚毅2,包书景2,石砥石2,胡继林1(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能源学院,北京 100083; 2.中国地质调查局 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北京 100029)页岩气主要以游离气和吸附气的形式存在于富含有机质的泥页岩中。目前,国内外在干酪根和黏土矿物对甲烷吸附能力的差异性研究方面还比较薄弱。由此提出了将干酪根和黏土矿物进行分离的方法,对干酪根和不同黏土矿物分别进行等温吸附实验,研究单位质量的干酪根

    石油实验地质 2017年5期2017-09-29

  • 干酪根的热解特性及脂肪链含量的测定
    132012)干酪根的热解特性及脂肪链含量的测定王 擎, 张 岩, 迟铭书(东北电力大学 油页岩综合利用教育工程部研究中心, 吉林 吉林 132012)基于热重和红外分析技术,研究了中国延吉汪清油页岩干酪根的热解特性,以及在不同热解温度下脂肪链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热解过程中干酪根中脂肪烃区域表现为吸收峰的强度逐渐减小并最终消失;脂肪链的相对含量可达到35.6%,随着热解温度变化呈现出2个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最终趋近于零;随着热解温度的增加,干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7年4期2017-08-31

  • 东濮凹陷北部地区古近系油型气成因类型及分布特征
    验模拟东濮凹陷干酪根热裂解和原油热裂解过程,分析干酪根热裂解气和原油裂解气组分特征的差异,以此建立干酪根热裂解成因气和原油裂解成因气的判识方法;结合东濮凹陷北部地区天然气碳同位素及天然气组分数据,对研究区油型气进行划分,进而探讨干酪根热裂解气与原油裂解气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古近系油型气分为干酪根热裂解气与原油裂解气,干酪根热裂解气具有相对较高的C1/C2值和较低的C2/C3值特征,而原油裂解气则与之相反。干酪根热裂解气和原油裂解气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3期2017-07-25

  • 干酪根热解过程中的热解特性分析
    132012)干酪根热解过程中的热解特性分析王 擎, 张 岩, 迟铭书(东北电力大学 油页岩综合利用教育工程部研究中心, 吉林 吉林 132012)基于热重实验和红外分析技术以及TG-MS联用技术,考察了中国吉林桦甸、延吉汪清、山东龙口3个地区的3种油页岩干酪根,在升温速率20℃/min条件下的热解特性、官能团结构的变化以及轻质气体的析出规律。结果表明,干酪根中有机官能团的热解温度范围为350~520℃,其中桦甸干酪根的失重量最大,失重质量分数占总失重质量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7年3期2017-06-05

  • 烃源岩中无机矿物对有机质生烃的影响
    岩全岩及分离的干酪根样品开展有水热解实验,探讨了烃源岩源内无机矿物对有机质生烃及同位素分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两组全岩有水体系液态烃及气态烃产率不同程度低于干酪根有水体系,CO2及H2产率则明显偏高。同时,全岩有水热解体系气体产物异构烃含量相对较低,表明烃源岩中无机矿物的加入抑制了水—有机质的反应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反应途径。稳定同位素的分析结果表明,相同热演化程度下,2组全岩及相应干酪根热解生成的甲烷碳同位素变化不大,但前者生成的二氧化碳碳同位素显著升高

    石油实验地质 2017年2期2017-03-27

  • 油页岩干酪根表面碳结构分析
    012)油页岩干酪根表面碳结构分析刘 奇,王 擎,叶江彬,王智超,柏静儒(东北电力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2)利用XPS技术对我国五个地区油页岩干酪根表面碳结构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揭示了碳元素在表面结构中的赋存形态和分布特性,并将XPS分析结果与文献中13C NMR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XPS结果表明,五个地区油页岩干酪根表面结构中均存在4种形态的碳:C-C/C-H、C-O/C-OH、C=O和O-C=O。其中,C-C/C-H的相对含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17年1期2017-03-14

  • 龙马溪组页岩干酪根平均分子结构模型的构建
    )龙马溪组页岩干酪根平均分子结构模型的构建刘向君,罗丹序,熊健,梁利喜(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610500)以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下段页岩中提取的干酪根为研究对象,利用等温吸附、XRD、FTIR和13C NMR实验分析其基本的结构特性,获得了重要结构信息。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干酪根是非晶态高聚物;通过对比干燥干酪根和平衡水干酪根的等温吸附曲线,发现平衡水干酪根的吸附能力较低,这与干酪根表面吸附的水分子有关,说明干酪根

    化工进展 2017年2期2017-02-17

  • CO2/CH4在干酪根中竞争吸附规律的分子模拟
    O2/CH4在干酪根中竞争吸附规律的分子模拟隋宏光,姚军(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580)选取有机质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干酪根模型,采用巨正则系综蒙特卡罗(GCMC)方法和分子动力学方法(MD)研究不同摩尔分数、不同压力下CH4和CO2的气体的竞争吸附行为以及吸附引起的干酪根本体形变。结果表明:CH4和CO2单组分吸附时吸附量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CO2吸附会在较小的压力时达到饱和,两种气体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规律,可以使用Lang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期2016-10-31

  • 基于“Van Kerevenlen”图解的干酪根类型及成熟度数值化分析方法
    len”图解的干酪根类型及成熟度数值化分析方法熊德明(重庆市页岩气开发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涪陵页岩气环保研发与技术服务中心,重庆40800)韩旭(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为了弥补“Van Kerevenlen”图版的不足,提出了建立干酪根类型数学模型和干酪根成熟度数学模型。验证干酪根类型数学模型时,计算了23个样品(6个地区);验证干酪根成熟度数学模型时,计算了35个样品(9个地区)。从计算结果来看,所建立两个数学模型计算结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年29期2016-10-24

  • 考虑干酪根中溶解气的页岩气藏储量计算方法
    林,袁 恩考虑干酪根中溶解气的页岩气藏储量计算方法杨龙,梅海燕,张茂林,袁恩(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成都610500)前人在计算页岩气储量时未考虑干酪根中溶解的页岩气,但已有学者证明,干酪根中也溶解大量的页岩气,在进行储量计算时不能忽略。不考虑干酪根中溶解气的储量计算方法,不能真实、准确地计算页岩气藏的储量。在前人关于页岩气储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同时考虑吸附相密度、基质和裂缝孔隙体积随压力变化、吸附相体积随压力变化以及储存在干酪根中溶解气

    新疆石油地质 2016年5期2016-10-18

  • 岩石学方法区分页岩中有机质类型
    有机质孔不仅在干酪根中发育,在固体沥青内部同样发现了大量的有机质孔,不同类型的有机质内部有机孔的形态和发育程度有所差异。根据有机质的成因,可将其分为沉积有机质和迁移有机质。沉积有机质为原始的有机质及其蚀变产物,这些有机质未发生过迁移,与陆源矿物紧密结合;迁移有机质存在于矿物孔隙中,由外地迁移过来的沥青或石油,随着热成熟度的增加,可演变成固体沥青或焦沥青,其周缘通常可见自生矿物。自生石英对页岩孔隙的影响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充填了孔隙空间,减少了页岩孔隙;另一

    石油实验地质 2016年4期2016-08-08

  • 页岩气藏多重介质耦合流动模型
    ,基于页岩气藏干酪根、无机基质及裂缝物性特征,综合考虑微纳米尺度气体黏性滑脱、努森扩散、吸附解吸、表面扩散等运移规律,通过表观渗透率来综合表征页岩气藏多尺度介质渗流机理。在此基础上,考虑储层压裂改造特征及跨尺度流体传质机理,建立页岩气藏多重介质耦合流动模型,应用Laplace变换和Stehfest数值反演,得到了定产和定压情况下封闭边界单裂缝井底无因次拟压力和产量半解析解。在模型正确性验证的基础上,结合矿场参数对模型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①干酪根是页岩气

    天然气工业 2016年2期2016-04-16

  • 蒙脱石对油页岩干酪根热解特性的影响
    蒙脱石对油页岩干酪根热解特性的影响王擎,张宏喜,迟铭书,崔达,许祥成(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2)摘要:选取中国桦甸、抚顺、窑街3个地区油页岩,酸洗得到各干酪根样品。应用TG-FTIR技术对不同升温速率下各干酪根与蒙脱石共热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利用Coats-Redfem积分法对升温速率为10℃/min下的干酪根掺混样品进行热解反应动力学分析,获得了蒙脱石对干酪根热解产物析出规律的影响及热解过程的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

    化工进展 2016年3期2016-03-29

  • 有机质类型及演化特征对页岩气富集规律的影响
    定因素;不同的干酪根类型由于显微组分的差异而对页岩气具有不同的吸附能力;高成熟度能使有机质微孔隙增加,也能加快气体的流动,为页岩气的富集提供更多有利空间。关键词:页岩气; 干酪根; 有机质丰度; 镜质体反射率; 富集规律随着常规油气藏的普查勘探与油气资源的供不应求,非常规油气领域的突破掀起了油气勘探的新高潮。页岩气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正慢慢改变着天然气领域的格局,美国页岩气的勘探开发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而加拿大的页岩气勘探也正在全面进行。随着我国重庆焦石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3-24

  • 蒙脱石热反应性及对干酪根热解的影响
    石热反应性及对干酪根热解的影响王擎,张宏喜,隋义,迟铭书,柏静儒(东北电力大学 油页岩综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吉林 吉林 132012)摘要:对桦甸、抚顺、窑街等油页岩(R)进行HCl/HF/HNO3酸洗脱灰制取干酪根(K),并采用元素分析及XRD方法确定干酪根样品的合理性,然后采用TG和FT-IR方法对干酪根、蒙脱石以及不同比例掺混样进行裂解实验,并对数据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从而确定蒙脱石热反应性及蒙脱石对干酪根热解反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酪根掺混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6年1期2016-03-16

  • 湖相页岩中矿物和干酪根留油能力实验研究
    相页岩中矿物和干酪根留油能力实验研究张林晔1,2,包友书1,李钜源1,李政1,朱日房1,张蕾1,王宇蓉1(1. 中国石化 胜利油田分公司 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 东营 257015;2.西北大学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9)摘要:利用化学实验方法研究了陆相页岩中常见的矿物以及页岩的三元抽提残渣在模拟地层温度下吸附滞留烃和原油的能力。结果表明,陆相地层中常见的3种主要矿物吸附滞留烃和原油的能力为:伊利石>蒙脱石>碳酸盐岩,并且矿物吸附滞留原油

    石油实验地质 2015年6期2016-01-26

  • 应用13C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吐哈盆地干酪根结构变化
    谱分析吐哈盆地干酪根结构变化屈振亚1,2,郭隽虹1,2,孙佳楠1,2,王晓锋3,邹艳荣1(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3.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物理所兰州油气中心,兰州620100)吐哈盆地是中国较大的煤系含油气盆地之一,成烃母质大多处于低成熟阶段。为研究油气形成过程中干酪根大分子结构的变化,对盆地侏罗系八道湾组的煤与碳质泥岩干酪根,进行了热解实验,借助于13C核磁共振波谱

    新疆石油地质 2015年1期2015-10-22

  • 油页岩干酪根化学结构特性分析
    为油母质(又称干酪根),由于干酪根热解生成与石油相似的页岩油,因此油页岩可作为石油的补充能源[1]。我国油页岩资源丰富,储量在全世界位列第四,折算成页岩油产量可达476 亿吨,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2]。为追求更高效率、更低污染物排放目标,油页岩的大量利用以及新技术的发展必须基于基础结构的研究。先进的固体测量技术(如XRD、13C NMR、FT-IR)是研究化石燃料的有效手段,能够对内部结构进行详尽的分析和研究。Trewhella 等[3]利用13C N

    化工学报 2015年5期2015-08-21

  • 矿物质对干酪根热解生烃过程的影响分析
    摘 要:干酪根是形成石油的重要基础物质,因此对于石油勘探和生产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采用热模拟实验方法,对干酪根进行热解生烃,并对矿物质对生烃构成特点、生烃量以及动力学等方面进行重点探讨。从实验结果当中可以看出,矿物质可以改变干酪根热解之后产物的种类,同时也可以提升热解时的生烃量,并且其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能够有效催化反应过程,提高干酪根的反应速率。关键词:干酪根;热解生烃实验;矿物质;催化作用;影响在沉积岩层的内部,有机质热解演化生烃的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反应过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5年6期2015-05-30

  • 呼图壁和霍尔果斯天然气成因判识
    方面,特别是在干酪根裂解气与原油裂解气的判识方面仍存在争议,针对该问题在大量基础资料统计和实验分析工作下,优选了Ln(C1/C2)与Ln(C2/C3)、C1/C3和C2/C3、C2/iC4与C2/C3、δ13C3值和C2/C3、δ13C1值和δ13C2值等作为判识 干酪 根裂解气和 原油裂解气 的指标,并对呼图壁和霍尔果斯油气田天然气进行了判识,认为它们主要来源于侏罗系干酪根裂解气。并通过原油裂解气生气动力学和同位素动力学模拟发现该区原油裂解气转化率很低,

    中国矿业 2015年10期2015-01-30

  • 陆相烃源岩的地球化学评价标准之有机质类型简析
    相佐证。常见用干酪根和生油岩热解划分有机质类型。一、干酪根元素组成干酪根的H/C原子比和O/C原子比可以通过元素分析仪得到,原子比图版为有机质类型划分提供依据。可以划分出3种基本的干酪根类型腐泥型,腐殖腐泥型,腐殖型(即Ⅰ,Ⅱ,Ⅲ型)。其中Ⅱ型干酪根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Ⅱ1(腐泥—腐殖型)和Ⅱ2(腐殖—腐泥型)。但随着有机质的不断成熟,各种类型的干酪根将不断融合在一起,因此随着演化程度的增加,干酪根元素组成测定参数就不够准确了。为了客观准确的表示生烃能力应当

    化工管理 2014年29期2014-08-15

  • 干酪根分子结构在低熟阶段的演化特征:基于红外光谱分析
    兰, 彭平安干酪根分子结构在低熟阶段的演化特征:基于红外光谱分析郭隽虹1,2, 邹艳荣1*, 颜永何1,2, 屈振亚1,2, 王晓锋3, 蔡玉兰1, 彭平安1(1. 中国科学院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640;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3. 中国科学院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兰州油气中心, 甘肃 兰州 620100)为研究低熟气形成过程中大分子结构的变化情况, 对吐哈盆地侏罗系八道湾组的煤

    地球化学 2014年5期2014-06-26

  • 珠江口盆地恩平组泥页岩全岩及干酪根生烃动力学实验及初步应用研究
    组泥页岩全岩及干酪根生烃动力学实验及初步应用研究汤庆艳1, 张铭杰1*, 张同伟1, 刘金钟2, 余 明1(1. 兰州大学 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 甘肃省西部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甘肃 兰州 730000; 2. 中国科学院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640)在限定体系(密封金管-高压釜体系)下, 采用珠江口盆地下渐新统恩平组低成熟度碳质泥页岩全岩及分离干酪根样品进行了生烃热模拟实验。在24.1 MPa压力条件下,

    地球化学 2014年5期2014-06-26

  • 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干酪根热演化模拟与生烃①
    气的形成过程是干酪根有机大分子在漫长的地质时间内缓慢热裂解生成石油和天然气的化学动力学过程,受地层温度、时间和压力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干酪根热演化模拟实验中温度和时间对反应速度的补偿关系可以使未熟或低熟有机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短时间热解生烃,从而再现地质条件下低温、长时间的有机质演化过程[4~9]。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热演化模拟实验基础上,结合碳同位素分馏模型,发展了碳同位素动力学。烃类气体的碳同位素组成已被广泛应用于气源岩的有机质类型、成熟度判别对比,天

    沉积学报 2013年1期2013-11-13

  • 茂名油页岩中干酪根的热模拟地球化学演变及表征
    究的一个热点。干酪根作为沉积岩中主要的有机质,具有由脂肪链连接起来的芳香核三维结构, 可以看作是通过脂肪链、醚键、酯键、氢健和π键等结合在一起的大小不同的复杂有机大分子体系[1]。相比于胡敏素等常见环境有机质, 干酪根分子凝聚性更强且呈现高度交联, 具有更多芳香结构。暴露于地表岩石中的干酪根经风化后, 可以逐步进入到表层土壤和沉积物中。近来的研究发现, 以干酪根为主要组分的非水解碳对环境中的多环芳烃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解吸、分布和提取存在很大的影响[

    地球化学 2013年4期2013-07-12

  • 基于有机元素的干酪根类型指数计算
    基于有机元素的干酪根类型指数计算申家年1,杨久莹1,周 放2,张 健1,杨贯楠3,仇亚平4,孙 艳1(1.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8; 2.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管道分公司,四川成都 610041; 3.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黑龙江大庆 163414; 4.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辽宁盘锦 124010)干酪根有机元素的范氏图法是被广泛采用的划分干酪根类型的方法,在实践中发现范氏图与干酪根类型指数TI法划分的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13年5期2013-03-24

  •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二叠统烃源岩封闭体系与开放体系生烃模拟试验研究
    二叠统不同类型干酪根的烃源岩样品,进行了开放体系与封闭体系的生烃模拟试验的研究。密闭体系的生烃模拟试验表明,南缘二叠系烃源岩Ⅰ型干酪根生油量与生气量均较高,好于Ⅱ型。并且二者的生烃演化过程也不同,Ⅰ型干酪根的镜质体反射率Ro值在1.0%左右时,吸附油量达到高峰,Ro值在1.3%左右时,排出油量达到高峰;Ⅱ型干酪根的Ro值在1.0%左右时,排出油量与吸附油量均达到高峰。开放体系模拟试验表明,不同类型干酪根的活化能存在差异,与干酪根的显微组分有关,并且从生烃转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2年4期2012-11-15

  • 鄂尔多斯盆地宜川地区上古生界烃源岩评价
    主要为III型干酪根。另外,氢指数与Tmax关系也被常用于划分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图8)为研究区HI与Tmax关系图。从图中可以看到,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层段全部落在III型干酪根区域。图7 研究区S1+S2及HI频率分布图图8 研究区IH与Tmax关系图干酪根镜检与元素分析是确定有机质类型的重要手段之一。干酪根镜检能直观反映烃源岩有机质的镜下特征,确定有机显微组分组成面貌及有机质类型等。研究区各层系烃源岩镜检特征为:本溪组烃源岩主要以腐泥无定型为主,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3期2012-01-25

  • 潍北凹陷孔店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研究
    0059)利用干酪根的微组分、干酪根元素组成、岩石热解结果和饱和烃色谱特征对潍北凹陷孔店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潍北凹陷孔店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Ⅰ和Ⅲ为主,潍北凹陷的北部洼陷以I型有机质为主,潍北凹陷灶户断鼻地区有机质类型以Ⅱ2型和Ⅲ型为主。有机质为低等水生物和陆源高等植物混合输入,低等水生物略占优势。潍北凹陷;孔店组;有机质类型;干酪根显微组分;岩石热解潍北凹陷为一陆相断陷凹陷,分布在沂沐断裂带内,属于昌潍坳陷的次级构造单元。其地理位置在山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6期2011-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