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战略

  • 朝鲜的“2023核战略
    越来越近。朝鲜核战略的迅速升级超出外界的预料。2022年1月,劳动党八大曾提出制造超大型核弹头、升级洲际弹道导弹的固体燃料火箭、研制潜射核武器等五大核心课题。八届六中全会前夕,韩国统一研究院朝鲜研究室主任洪珉曾推测,朝鲜2023年核战略可能聚焦五大课题尚未完成的内容,及扩充中程导弹阵容、发射侦察卫星等已有公开报道涉及的计划。然而,据朝中社2023年1月1日发布的报道,建设层面上,朝鲜新核战略强调核武器的“几何级扩容”及战术核武器的“批量生产”。据西方智库估

    中国新闻周刊 2023年2期2023-01-18

  • 美国新版核战略继续张牙舞爪
    与特朗普政府的核战略没有什么根本区别,实在看不出这是竞选期间大唱核军盛高调的执政团队绞尽脑汁炮制出来的“大作”。特朗普政府增加核武器使用场景、降低核武器使用门槛的做法改变了吗?没有。特朗普政麻首次威胁使用核武器报复太空和网络攻击,当时就饱受国际社会诟病。拜登政府口口声声说核军控很重要,承诺要降低核武器在国家安全政策中的作用。但它通过所谓系统考察“现有的和新兴的具有潜在战略影响的非核威胁”,声称用核武器威慑这些非核威胁是“必要的”。换言之,拜登政府不仅没有采

    环球时报 2022-10-312022-10-31

  • 俄罗斯核战略及核威慑的最新发展
    实意义。俄罗斯核战略与核威慑政策演变的背景核战略和核威慑政策一直是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和相关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和俄罗斯的安全环境,其核战略和核威慑政策处在不断的调整变化之中。综合考虑国际环境和世界大国特别是主要大国的核战略和政策变化,可以将这一变化的背景总结如下。冷战伴随着以美国和北约集团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集团的胜利而结束,美国成为一超独霸的全球霸主。这使得美国的全球野心急剧膨胀,接连发起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

    军事文摘 2022年13期2022-08-27

  • 新能源材料
    造核武器。(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英企用弹丸聚变技术成功实现核聚变英国First Light fusion公司表示,弹丸聚变技术首次成功实现核聚变。英国原子能管理局独立验证了这一成果。First Light fusion公司的目标是用最简单的机器解决聚变发电的问题。弹丸聚变技术是1种新的惯性约束聚变技术,具有简单、节能、物理风险低的特点。First Light fusion公司在花费不到4500万英镑的情况下实现了聚变,其性能改进速度比历史上任何其他聚变方

    新材料产业 2022年2期2022-07-19

  • 英国核军控的三大退步
    化就是大幅调整核战略,这给刚刚露出一丝希望的国际军控进程再添寒意。从军控角度看,英国核战略调整有三大退步。一是核弹头数量触底反弹。冷战结束以来,英国核弹头数量一直呈削减趋势,2010年时承诺到2020年代中期削减到不足180枚。但此次战略评估逆转英国30年来的核裁军走势,转而提出要将核弹头上限增至260枚,增幅高达40%。二是降低核武器使用门槛,宣称要使用核武器对付新兴技术威胁。此前,英国的核武器主要用于对付核、生、化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此次提出核武器还

    环球时报 2021-04-022021-04-02

  • 特朗普政府核战略调整的内容、动因与前景
    幅调整,美国的核战略政策也经历了非常明显的转变,考察特朗普政府在核战略理念、核武器发展使用以及核军控政策等方面的具体变化,对于我国反思和调整核战略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根据2018年2月特朗普政府发布的《核态势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以及后续一系列关于核战略的政策与讲话,对特朗普政府的核战略进行分析和解读。在阐明特朗普政府核战略主要内涵的基础上,考察其与奥巴马政府核战略的变化之处及其调整的动因,并分析研判其对于未来世界的影响。特朗普政府对核安全态势

    军事文摘 2020年11期2020-12-03

  • 特朗普政府核战略调整的内容、动因与前景
    幅调整,美国的核战略政策也经历了非常明显的转变,考察特朗普政府在核战略理念、核武器发展使用以及核军控政策等方面的具体变化,对于我国反思和调整核战略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根据2018年2月特朗普政府发布的《核态势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以及后续一系列关于核战略的政策与讲话,对特朗普政府的核战略进行分析和解读。在阐明特朗普政府核战略主要内涵的基础上,考察其与奥巴马政府核战略的变化之处及其调整的动因,并分析研判其对于未来世界的影响。特朗普政府对核安全态势

    军事文摘 2020年21期2020-11-12

  • 中国独一无二的核哲学
    总体上,中国的核战略有三大特征:第一,核武器总量相对较小;第二,采用防御性的核战略;第三,不以自身的核力量来作为实现外交目的手段。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科技,军事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中国依然在1996年主动加入CTBT,在事实上限制了自身核武器技术的发展。以上种种行为很难简单的用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去解释。本文试图从文化和建构主义的角度解释中国核战略和定位的根本动因,发掘“中国的核哲学”。关键词:中国核哲学;核战略要研究中国的核哲学,首先要弄清楚

    世界家苑 2018年8期2018-09-04

  • 中俄批驳美新版核战略
    反的道路。中国核战略专家、量子防务首席科学家杨承军教授4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国此前的核态势评估会提到中国,但主要是针对苏联以及之后的俄罗斯。这一次报告却把中国放在了重点位置。报告称美国“将用量身打造的灵活方式有效威慑各种敌人、威胁和情况”,让潜在敌人知道,他们的侵略将带来无法接受的风险和无法忍受的代价。针对中国,美国制定的核战略是调整核武库,防止中国错误地认为可以用核武器在亚洲获得优势,或误以为有限地使用核武器是可以的。报告声称美国已准备好作出决断反

    环球时报 2018-02-052018-02-05

  • 遭网络攻击,美要用核弹报复?
    介绍了美国未来核战略草案。该报告提出,如果发生针对美国生活和基础设施的“大规模网络攻击”,就可以使用核武器对这种非核打击进行报复。有3名现任或前任政府高级官员表示,对美国及其利益发起的大规模网络攻击,将被列入可能触发美国核反击“门槛”的“外国入侵威胁”榜单。《核态势评估报告》由美国总统特朗普去年下令发起,目前该报告已交由白宫审核,待总统批准后最终定案。《赫芬顿邮报》近日发布了一份非机密的草稿副本,最终定稿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内公布。从公开草案中可以看出,特朗普

    环球时报 2018-01-192018-01-19

  • 美智库:中国会放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吗
    不断演进的中国核战略:中国会放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吗?”的文章猜测,随着解放军火箭军持续增强的导弹力量,中国核战略的意图存在高度不确定性,中国国内也有争论未来应否放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文章认为,中国在对核武器进行现代化的同时,内部也在争论核战略是否需要转变,包括是否放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一种观点认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对中国战略性运用火箭军部队施加了某些限制,减少了危机响应的灵活性。此外,一些人认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减少了中国本

    环球时报 2018-01-172018-01-17

  • 日媒:特朗普或降低核武使用门槛
    任总统奥巴马的核战略,扩大核武器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的作用,美国政府最早将于2月出台的《核态势评估报告》将反映这一政策变化。共同社称,美国国会及外交消息人士透露了特朗普将修改美国现行核战略的消息。新的《核态势评估报告》将坚持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作为美国核力量三大支柱。但与此同时,“将基于对朝鲜核与导弹设施进行打击等设想”,研发及部署搭载在弹道导弹上的、爆炸威力较小的小型核武器,并将推进可搭载核弹头的巡航导弹的开发,包括现行开发中的空中发射

    环球时报 2018-01-082018-01-08

  • “核阴云”下的博弈
    近期,美俄核战略的调整是否預示着美国对核武器作用和地位的判断将发生重大变化?美国核战略是否将发生调整?美俄是否有可能退出已达成的核裁军协议,并重新陷入冷战时期的核军备竞赛?如果其他拥核国家效仿,世界核安全秩序是否将发生根本逆转?要回答这些复杂而深刻的问题,了解相关拥核国家的核战略在近年来的转变倾向或许可以提供一些解题思路。

    军事文摘 2017年5期2017-05-17

  • 中美核战略稳定关系构建、分歧与对策研究
    之见。一、美国核战略稳定概念的内涵及其特点“曾经存在于冷战期间的核战争升级动力今天仍然存在”。[1]Keir A. Lieber, Edmund A. W alsh, Daryl G. Press, The New Era of Nuclear W eapons, Deterrence, and Conflict, Strategic Studies Quarterly, Spring 2013, p.6.中美敏感地关注着对方的核态势、核战略,且双边每当关

    和平与发展 2017年1期2017-03-07

  • 毛泽东核战略思想的时代背景
      进存毛泽东核战略思想是中国核武器理论体系的思想基础,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核战略思想博大精深,其主要内容有:原子弹既是“纸老虎”,又是“真老虎”;要有核武器,以打破核垄断、反对核讹作;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等。毛泽东核战略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把握其时代背景对于我们全面深刻理解毛泽东核战略思想具有重要意义。一、中国革命的斗争实践是毛泽东核战略

    军事历史 2017年3期2017-01-02

  • 中国需要铁路机动发射弹道导弹吗
    动导弹符合中国核战略与其他武器的机动化改造不同的是,给弹道导弹装上轮子并不是为了提高战略导弹部队行军效率、减少后勤车辆数量。常规部队经常机动到陌生地域作战,机动性强自然有利于部队快速进入和撤出阵地,而战略导弹部队属于依托既有阵地作战的军事力量,一般不考虑机动问题。但机动发射弹道导弹还是出现了,这里面有战略和技术两方面的考虑。从战略上讲,弹道导弹机动发射不只是一种部署方式,也是一个国家核战略的直接体现。美苏作为世界上最早的两个有核国家,均奉行进攻性核战略,这

    报刊荟萃·非常关注 2016年11期2016-12-20

  • 奥巴马 被美否认的无核世界成笑话
    期结束前对美国核战略进行里程碑式调整,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卡特的连番表态不仅是对传言的最权威否认,简直是“变本加厉地打脸”。虽然批评者指责美国核武计划是过时的“史前做法”,但作为世界唯一一个对他国使用过核武器的国家,美国政军两界显然没有放弃对核武器的迷恋。2009年上任以来,奥巴马多次高调宣扬“无核世界”,并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讽刺的是,8年任期即将结束,奥巴马成了冷战后美国削减核武器最少的总统,他画给世界的“无核大饼”已成了一个笑话。

    东西南北 2016年21期2016-12-20

  • 针对印度当前核战略我国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印度;核战略;应对之策一、以和平方式积极改善两国关系、促进地区稳定近年来中印经济快速发展,两国竞争之势也随之愈发明显,尤其在军事方面,印度长期以来将中国视为战略对手,其核战略更是将中国列为威慑目标,对我国战略安全构成了威胁。但是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和平方式消除威胁、维护安全依然是我国的战略首选。1、在寻求更多共识中不断改善两国关系。印度在1998年核试验后大肆宣扬“中

    山东青年 2016年8期2016-10-21

  • 囚徒困境、契约和惩罚
    什均衡在“美苏核战略”和“世界石油美元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对中国的去产能现状进行分析。结论提出:第一,各方政治家需要准确把握纳什均衡中囚徒困境的核心内容,争取早日形成“具有报复能力的契约下亚太地区军事囚徒困境”,以实现各方一致追求的亚太地区和平目标;第二,欧俄、中俄油气贸易和投资用欧元和人民币计价、支付、结算的努力应争取早日生效,使中、欧、俄同时受益;第三,中国中央政府应通过建立“契约”和“违反契约的惩罚措施”来实现钢铁、煤炭、电力等行业的去产能。[关键词

    中国市场 2016年33期2016-10-18

  • 欧盟需要修订核战略
    欧盟需要修订核战略【世界核新闻网站2016年9月26日报道】 欧洲经济和社会委员会(EESC)近日敦促欧盟委员会采用“更加全面的”核战略,并重点关注能源的积极属性。根据《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欧盟委员会应当定期发布《核能项目说明》(PINC),并在其中指明核电生产目标和计划以及相应的投资需求。欧盟委员会2016年4月发布最新版《核能项目说明》。这份文件指出,欧盟目前有129台在运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20 GWe,核发电量占欧盟总发电量的27%。但是预

    国外核新闻 2016年10期2016-03-18

  • 朝鲜拥核战略及中国的战略应对
    012)朝鲜拥核战略及中国的战略应对武星,黄凤志(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吉林长春130012)21世纪初,朝鲜拥核战略始终困扰着东北亚国家。朝鲜在东北亚国家中实力对比处于弱势地位,在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不断强化美日、美韩同盟的背景下,朝鲜周边安全战略环境错综复杂,敌多友寡,战略处境险恶。金正恩初掌政权急需树威立望,拥核成为金正恩政权外求安全、内谋稳定的战略利剑。朝鲜拥核战略在东北亚催生“拥核多米诺”效应,极易助推日韩走上拥核道路,东北亚核国家林立的前景将直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3期2015-01-30

  • “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让中国声名远扬
    密切关注我们在核战略、核政策上往哪个方向走,会不会附加一定条件变成“有条件的不首先使用”、“有条件的自卫防御”——比方说在我方首都或军事基地等被炸的情况下就可以使用等是否会使用核武器的问题。我觉得中国不管从经济角度考虑,还是从有效性角度考虑,“不首先使用”的政策或者说“自主防御”的战略不会变。因为经过这么多年的检验,这应该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孙向丽:中国的核战略到底是什么呢?从学术上来讲,美苏(俄)是“核战争制胜性的战略”,即主张拥有并依靠强大的核武器力量

    世界知识 2014年20期2014-12-11

  • 关于时代、哲学与战略
    《论核战略》李显荣/著2014年5月版人民出版社一、关于时代在社会科学领域,时代问题作为大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前提,横亘在对所有其他问题认识的起始点上。从大时代的角度看,当今世界仍然处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当然了,关于时代问题的观点和认识是多种多样的。即以核问题为例,人们根据核武器依然存在这一事实,将核武器问世以来、一直到核武器消亡这个时期称为核时代。但是,在使用这一概念时,一定要记住,“核时代”更多的是一个带有专门领域性质的概念,它是从属于“世界

    世界知识 2014年20期2014-12-11

  • 中国核武器的发展一脉相承
    条约,也是我国核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结束后,中国继续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并提出了“自卫防御性”的核战略,同时在推动国际军控与裁军以及核安全进程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2009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提出,条件成熟时,其他核武器国家也应该加入多边核裁军谈判进程。为最终实现全面彻底核裁军,国际社会应该适时制订一项切实可行的分阶段的长远规划,包括缔结《全面禁止核武器公约》。习近平主席2014年在荷兰海牙第三次核安全峰会上提出了中国的核安全观。这些均是

    世界知识 2014年20期2014-12-11

  • 后冷战时代的美国核大棒
    祁宜美国核战略的逐步转变由于冷战已经随着苏联解体、华约解散而终结,老布什政府认为,一方面,在欧洲发生大规模战争(尤其是核战争)的可能性已不存在,独联体国家对美国的核威胁也大大减少;而另一方面,美国却面临着新型核威胁。这种新型核威胁,一方面由于前苏联国家仍保留着数万枚核武器,而且这些国家政治上不稳定,存在着由于政治动乱所引起的意外或未经授权而发射核导弹的危险;另一方面,俄罗斯仍是唯一拥有能够毁灭美国的巨大核武库的国家,它的发展前景很不确定,可能走向与美国及西

    航空知识 2014年10期2014-11-18

  • 核战略演进史话(下)
    核理论指导下的核战略。印度核战略 在1964年10月中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后,出于对中国的“严重不信任”,印度实行了“保留核武器选择权”的核战略。而在1974年5月成功地进行一次代号为“佛祖的微笑”的“和平核爆炸”后,印度防务专家进一步提出要“保留发展核武器的可靠选择权”,即除公开宣布“保留核武器选择权”外,还要暗地实行“最后一根导线”的核战略,即官方不作任何公开宣布,印度科学家可以无可非议地制造2万吨级原子弹。但为了严格遵守印度所宣布的不制造核武器的政策,

    现代兵器 2014年3期2014-05-12

  • 核战略演进史话(上)
    汤志成所谓核战略,也称核战争战略,是指筹划和指导军队核力量发展与运用的方略。一般而言,核战略主要研究和解决核战争观、核力量发展、核实战运用、核威慑以及核军备控制等问题。尽管核战略伴随核武器的产生而产生,伴随核领域斗争的发展而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核战略仅为有核国家所独占。事实上,一些无核国家也有自己的核战略。进一步讲,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无核国家对核战争和核问题采取反对或回避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反对或回避的态度也是一种战略或策略。不过,相对而言,有核国

    现代兵器 2014年2期2014-03-18

  • 印巴核武器及核战略
    ◎印巴核武器及核战略刘红良*◎印巴在1998年核试验后,成为拥核国家。两国通过核裂变材料的生产,不断扩大核武库的规模,以及购进和研制多样化的运载系统,致力于其核武器系统能力的提高。在核试验之后,印度公布了核原则草案,组建核指挥机构,逐渐形成基本的核战略。巴基斯坦虽然未公布明确的核战略,也通过报告形式,申明了巴使用核武器的基本原则。两国的核控制机制不同,核战略也在经历着演化、调整。核因素的出现及核战略的发展使得两国关系的前景更加复杂。印度 巴基斯坦 核试验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2014年5期2014-03-14

  • 二战期间苏联核战略启动决策述论——基于苏联解密档案的研究
    层才作出了启动核战略工程的决策。本文根据俄罗斯最新解密档案,对这一决策过程加以研究和阐述。一.科学界的倡议推动苏联核战略启动的决策(一)二战前及初期苏联与西方国家的核研究二战之前,苏联就对核研究给以一定的关注。1922年,苏联科学院成立了镭研究所,开始放射性元素和回旋加速器的研究。1932年12月,列宁格勒物理技术研究所核物理研究小组成立,此后升级为核物理研究所。1939年,苏联物理学家哈里顿(Ю·Бtt·Харитон)等人开始对铀元素裂变进行研究。但是

    战略决策研究 2012年6期2012-08-15

  • 印军高官接连就核武战略表态
    库,印军方面的核战略是否会有所变化时,辛格称,“我和我们的军队并不担忧谁拥有核武器。”报道称,目前印军的主要任务是将其113万人的庞大军队改造成“一支灵活、有效和网络化的军队”,使其能迅速调动,并在边界地区维持强大攻击力。而在核战略上,印度将仅保持可靠的最低限度的核威慑力量。印度《经济时报》网站16日又报道了印度海军最高指挥官、海军参谋长维尔玛上将对印度核战略的表态。该表态可以看作是对辛格上将15日针对该问题的重要补充。维尔玛上将称:“只有当有人愚蠢到想对

    环球时报 2012-01-172012-01-17

  • 中国战略核潜艇揭秘
    国奉行防御性的核战略,但是中国的核力量达到何种程度仍是个谜。至于中国需要多少战略核潜艇,以及如何提高战略的灵活性,本文根据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有助于读者了解中国海军拥有的核能力。在海军的序列中,战略核潜艇是一个特殊的舰种,装备有射程数千公里甚至过万公里的核导弹,担负着核威慑的重要使命。陆基核武器、空基核武器较易被敌人突然发动的核袭击摧毁,战略核潜艇由于其高度隐蔽性往往成为“漏网之鱼”。因此,即使国家沦为焦土,陆军没有了,空军不存在了,海军覆没了,但是大洋深处

    军事文摘 2009年7期2009-08-04

  • 突破美国反导系统
    中国二炮力量和核战略进行披露,并明确表示,“二炮已具备陆基战略核反击能力”。此语一出,国外媒体高度关注。中国的核力量在世界排名如何?中国的核战略又如何呢?中国有能力实施核报复陆基战略导弹是指导弹从陆地发射打向遥远的敌方。对核大国而言,如果自己的核弹不能打到假想敌领土上,核威慑就是无效的。海基战略导弹可以由核潜艇秘密运载到离敌方更近的地方发射,陆基导弹则只能在本土发射,这要求它的射程更远,并在远距离飞行后仍能保持一定的准确度。中国敢称陆基导弹具备打击能。力,

    军事文摘 2009年4期2009-06-30

  • 中国核威慑力大为提高
    后数年,中国的核战略思想相对不成熟。但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战略家开始辩论核战略思想,一些讨论着眼于从传统的“最小威慑力”向“有限威慑力”的潜在转变。到2000年,中国似乎在研发、部署和使用导弹方面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当时中国正为第二炮兵的短程弹道导弹力量打造一种日益致命的作战能力。此外,中国还在升级战区级的核武和常规中程导弹,以及具有“可靠的最小威慑力”的战略级洲际导弹。中国的分析家认识到,在面对(对手)情报、侦察、导弹防御及精确打击能力提高的情况

    环球时报 2009-03-062009-03-06

  • 中国该奉行什么核战略
    国安当前,世界核战略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出现了不少值得世人关注的动向和特点。首先,世界核力量仍保持“两超多强”的基本格局。截至2008年12月底,世界核武库还有近2.7万个核弹头。目前美国处于戒备状态的战略核弹头3342颗。俄罗斯现有5493颗实战型核弹头,另有9500颗处于备用或待拆卸状态。虽然美国的战略核弹头少于俄罗斯,但两国综合核实力大体平衡,“相互确保摧毁”态势得以延续。其次,有核国家仍将核武器看成是维护国家安全最重要的支柱。根据美国家核安全局制定的

    环球时报 2009-03-042009-03-04

  • 令人担忧的以色列核战略
    有重新考虑它的核战略,而是继续集中力量生产更多的核武器,准备与某些国家进行核战争。尽管以色列在中东拥有占绝对优势的常规军事力量,但以政府仍在不遗余力地发展和壮大其核武库。目前,中东和平已走到关键的十字路口,以色列的核问题显得更加敏感。今年1月24日,阿拉伯联盟属下的跟踪监测以色列核武器的技术委员会在开罗指出,“以色列拒不加入《核不扩散条约》,拒绝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并继续研制核武器的行径,将直接危及中东无核区的立场。”随着中东和平进程的发展,以色列的核战

    知识窗 2000年6期2000-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