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楼

  • 依托学习载体 品读革命文化 ——《八角楼上》(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冈山、茅坪村、八角楼)(生读)师:注意“井”是后鼻音。“楼”是本课的新字,在《登鹳雀楼》一诗中我们就曾见过。(出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猜猜看,古代的楼房是用什么造的。生:我猜是木头做的。师:(出示古代楼房的图片)这就是古代用木头所搭建的楼房。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生字吗?生:古代的楼房是用木头做的,所以左边是木字旁,右边这个部件就像是两层楼一样。师:结合图片,用联想的方式识记生字真是好办法呢!所以,“楼”的本义是指两层或者两层以上的房子。课文里的这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3年10期2023-11-13

  • 八角楼的灯光
    他在考察井冈山八角楼革命旧址时说,伟大的理想信念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之作,从这里,革命才走向成功。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井冈山革命理想教育要坚持下去,希望你们继续做出贡献。井冈山上战旗红1927年10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经过艰苦转战,进入井冈山。1927年10月至1929年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八角楼居住办公。井冈山成为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起点,“八角楼的灯光”寓意着井冈山的斗争历程。1927年11月初,毛泽东在宁冈茅坪开始创

    莫愁·小作家 2023年4期2023-04-16

  • 井 冈 山 精 神
    党兴军求胜利;八角楼中灯火亮,抱怀克大难,追理想,寻道路,正作风,坚信念,于真务实,雄心壮志贯时空。——北京 肖良平乾坤浩荡,风雨峥嵘,踏平万险千难,为有牺牲多壮志;星火燎原,激流归海,筑就铜墙铁壁,敢教日月换新天。——贵州 卢凤华把枪杆子握牢,两肩扛信仰,血濡草木三分碧;从井冈山奋起,百载历风云,旗卷乾坤万里红。——河北 王天明信念至坚,共秉忠诚,编革命摇篮,九州儿女瞻旗帜;作风过硬,同担艰苦,奠兴邦基石,万代精神仰井冈。——广东 黄清平举帜敢先行,信念

    人民周刊 2022年23期2023-01-05

  • 八角楼的灯光
    他在考察井冈山八角楼革命旧址时说,伟大的理想信念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之作,从这里革命才走向成功。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井冈山革命理想教育要坚持下去,希望你们继续作出贡献。■故事延展井冈山上战旗红1927 年10 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经过艰苦转战,进入井冈山。1927 年10 月至1929 年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八角楼居住办公,井冈山成为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起点。“八角楼的灯光”寓意着井冈山的斗争历程。1927 年11 月初,

    共产党员(辽宁) 2022年11期2022-07-13

  • 井冈山上的湘赣边界“一大”
    后面就是著名的八角楼,从空间和生活便利方面考虑都比较合适开会使用。”饶道良介绍说,“当时,来自宁冈、永新、遂川、莲花、酃县5个县的县委和茶陵特别区委及军队60余位党的代表参会。”这次会议相关记载与史料甚少。饶道良说:“因为大部分参会人员后来都牺牲了,会议情况也几乎没有文献记载,或是难以保存,我们只能把零散的碎片式回忆搜集起来,大致还原当时的情况。”20世纪80年代中期,湖南省安化档案馆在清查档案时,发现了1928年7月红四军二十八团、二十九团攻打郴州时被敌

    环球人物 2022年17期2022-05-30

  • 那些夜晚,主席在“八角楼”辛苦工作
    军晶一、认识“八角楼”师:我们先来看一个字——(出示:楼),你家住在几楼?(生答略)师:古时候,能称为“楼”的,往往是指有多层的房子。这个“楼”字你能组词吗?生:高楼大厦。生:楼房。师:文章的题目是《八角楼上》,第1自然段两次出现了“八角楼”,我们来读一读。(出示)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师:为什么把这座楼称为“八角楼”呢?猜猜看。生:这座楼有八个角。师:(出示毛主席住的八角楼图)1927年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2年2期2022-03-30

  • 福建土楼
    有圆楼、方楼、八角楼等30多种2万多座。在没有钢筋水泥的年代,客家人选用三合土,加入红糖、鸡蛋清、糯米汤,再用木片、山石加固墙体,最终筑起土楼群。这种建筑原始却可防风、防火、防水,坚如磐石,被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民居建筑”。常见的圆形土楼高三至四层,沿中心轴线可分为上中下三堂。下堂为出入口,位于土樓前端;中堂用以家族聚会、宴请宾客,位于中心;下堂用以供奉祖先牌位,位于最内部。其中容纳房屋近四百间,居民同宗同族、和而共生,所以这里亲情乡情格外浓厚,堪称

    环球人文地理 2022年1期2022-02-28

  • 八角楼的灯光
    几只萤火虫,在八角楼的屋檐上徘徊,微光晃动,夜色温润这些趋光的小灯笼,被一盏小油灯吸引那如豆的灯火,有强大的向心力聚拢或者扩散,这里都是光的中心外溢的思想,足以拯救山河深夜,那个捉笔为刀的人对一场短暂迷茫的烽火,动了手术去掉沉疴与小心思,直抵病灶将一豆灯火,挑高到启明星的位置统一光的方向,与思想八角楼的灯光,已坐实为星辰有一盏灯光打底,星星之火以一盏小油灯的身份,衔接喷薄的红日任何蹉跎,都挡不住野火蔓延挡不住墨汁的暴动,与词语的揭竿而起落日被他废弃,埋在纸

    辽河 2022年1期2022-02-14

  • 八角楼的灯光
    几只萤火虫,在八角楼的屋檐上徘徊,微光晃动,夜色温润这些趋光的小灯笼,被一盏小油灯吸引那如豆的灯火,有强大的向心力聚拢或者扩散,这里都是光的中心外溢的思想,足以拯救山河深夜,那个捉笔为刀的人对一场短暂迷茫的烽火,动了手术去掉沉疴与小心思,直抵病灶将一豆灯火,挑高到启明星的位置统一光的方向,与思想八角楼的灯光,已坐实为星辰有一盏灯光打底,星星之火以一盏小油灯的身份,衔接喷薄的红日任何蹉跎,都挡不住野火蔓延挡不住墨汁的暴动,与词语的揭竿而起落日被他废弃,埋在纸

    辽河 2022年1期2022-02-14

  • 遥远的记忆(组章)
    书台井冈山头,八角楼外,一棵大树下,一个光滑的平台,这是毛主席当年的读书台。每于黄昏,你都要从八角楼里出来,只要天气允许,你都会带上几本书,装着一些问题和一身疲乏。那时,天下混乱,百姓穷苦,你居山守险,心系苍生。你端坐于台上,如诸葛先生稳坐于军中帐。你稳于内心里的平静,静于你对世事的洞察。你在这里找到了革命的真理,相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从农村可以包围城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所以,你敢于用文字,挡住黄洋界外的枪炮;用诗情,唤起井冈翠竹的一片绿意。你旁若无人

    星星·散文诗 2021年21期2021-12-21

  • 遵义,站起提灯的人 [外一首]
    敌面前痛定思痛八角楼里,一个伟人再次拔亮了中国革命的火种。从此,红军有了领路的人在风起云涌的征途上,过暗礁,驱阴霾提灯的人步步走出前进的玄机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每一步都让围追堵截的敌人望洋兴叹而红军胜利的旗帜在猎猎西风中高高飘扬腊子口,永远的神话腊子口,壁立千仞直插云霄翻山越岭的神仙也发愁敌人以险居守,山间有工事,桥头有守军一只鸟也别想飞过去可是,在红军将士的眼里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他們虽然没有三头六臂也不能像神仙那样腾云驾雾但他们心中有着精神的

    诗潮 2021年8期2021-09-26

  • 八角楼的灯光
    几只萤火虫,在八角楼的屋檐上徘徊,微光晃动,夜色温润这些趋光的小灯笼,被一盏小油灯吸引那如豆的灯火,有强大的向心力聚攏或者扩散,这里都是光的中心外溢的思想,足以拯救山河深夜,那个捉笔为刀的人对一场短暂迷茫的烽火,动了手术去掉沉疴与小心思,直抵病灶将一豆灯火,挑高到启明星的位置统一光的方向,与思想八角楼的灯光,已坐实为星辰有一盏灯光打底,星星之火以一盏小油灯的身份,衔接喷薄的红日任何蹉跎,都挡不住野火蔓延挡不住墨汁的革命与词语的揭竿而起落日被他废弃,埋在纸屑

    天涯 2021年4期2021-09-14

  • 八角楼的红灯
    、庄重、雄伟的八角楼。一九二七年,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跋山涉水来到茅坪,就住在这八角楼里。一九二七年十月至一九二九年一月,毛主席经常在这个房子里工作学习。走进这简陋的房间,看着桌上的油灯,毛主席在灯光下磨墨蘸砚,为中国革命日夜操劳的情景,仿佛一下子全映到我们眼帘中。红灯,这在中国革命征程高挂的红灯,拨动着我们的多少情思,牵引着我们的多少遐想啊!每天黄昏,当落日的余晖渐渐隐去,深沉的夜幕笼罩山冈时,毛主席就在这盏油灯下工作,一直辛劳到月落星稀。在

    阅读(书香天地) 2021年8期2021-09-05

  • 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
    界、红军医院、八角楼,观看了井冈山实景剧。走近这块红色的土地,脚踏着先烈的足迹,聆听着一段段抛头颅洒热血的感人故事,感受着那段不能忘却的革命史,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波澜壮阔第一山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其山千峰竞秀,万壑争流,苍茫林海,飞瀑流泉,融雄、险、秀、幽、奇为一体。既有气势磅礴的云海、奇妙独特的飞瀑、瑰丽璀璨的日出、蜚声中外的十里杜鹃长廊,又有享誉全球的黄洋界、茅坪八角楼,这一切使这块红土地别具魅力。当年,朱德重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2021年7期2021-09-03

  • 遥远的记忆(组章)
    书台井冈山头,八角楼外,一棵大树下,一个光滑的平台,这是毛主席当年的读书台。每于黄昏,你都要从八角楼里出来,只要天气允许,你都会带上几本书,装着一些问题和一身疲乏。那时,天下混乱,百姓窮苦,你居山守险,心系苍生。你端坐于台上,如诸葛先生稳坐于军中帐。你稳于内心里的平静,静于你对世事的洞察。你在这里找到了革命的真理,相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从农村可以包围城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所以,你敢于用文字,挡住黄洋界外的枪炮;用诗情,唤起井冈翠竹的一片绿意。你旁若无人

    星星·散文诗 2021年7期2021-08-30

  •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镇馆之宝”亮相
    “毛泽东在茅坪八角楼使用的油灯”在众多文物中脱颖而出,成为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镇馆之宝”。该油灯为灯座、灯盘、提手三个部件组成,灯座用一小段毛竹锯制,其下端带竹节,上端圆口削成斜形并锯有一个小口,灯座的内空可用来放置灯芯草,上圆周斜口与灯盘底部自然吻合,搁于其上;灯盘为铁质铸造,呈凹形锅状,在圆周上斜向突出一个短小的把柄,内盛清油或桐油和灯芯草,点燃即起照明作用;提手为篾片削制而成,插入灯座两侧圆周上所钻的小洞内,成一个自然的弧形提手,以方便手提着移动。19

    江西画报 2021年6期2021-08-19

  • 八角楼的灯(组诗)
    杨犁民八角楼的灯那是一盏油灯,一开始灯力犹显不足,需借助八角天井上倾泻下来的光整个国家都睡了,唯独这里还亮着一个人,在灯下的纸张上彻夜寻找出路夜深了,他把灯芯拨了又拨,这一拨便把整个中国,拨得灯火通明井冈山翠竹遐想远远看去,一片碧绿仿佛漫山遍野的部队,在呐喊,声震天际进入林中,细看竹节一节一节,恰似一条条笔直的绑腿立正,不敢稍息其实,它们更像是无数的江西老表、湖南伢子、普通百姓纵不能为枪柄,亦甘愿做扁担一担一担,挑出中国革命重访井冈山看不见了,当年的硝烟也

    福建文学 2021年7期2021-08-13

  • 八角楼的灯光
    的北斗亮晶晶,八角楼的灯光通通明。毛委员就是那掌灯的人,照亮中国革命的万里程。”《八角楼的灯光》这首歌1928年就开始在井冈山地区传唱。八角楼位于井冈山茅坪村,毛泽东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期间经常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因为屋顶有一个八角形的天窗,故称为“八角楼”。在八角楼,毛泽东当年借着清油灯一根灯芯的微弱灯光,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这两篇著作第一次提出了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建立红色革命政权的思想,成为“农

    政工学刊 2021年7期2021-07-10

  • 仰望与垂首(组诗)
    将大地连成一片八角楼的灯这盏灯,照了这么多年从来就没有熄灭过点灯的人已不再年轻,他在北京每天都有一些人围着进进出出他不在八角楼了,那盏灯我念小学的时候就开始背诵现在读起来,不一定在某个夜晚也不一定在茅坪的八角楼上,那盏灯通红明亮,把天下的人都照亮了抬头望了望,听从它的导航和召引井冈山的号角,耸立在天空八角楼的天窗,其词闪烁【作者简介】姜维彬,原名姜卫兵。作品见于《诗刊》《中国诗人》《星星》《诗歌月刊》《诗选刊》《诗林》《绿风》《诗潮》《北京文学》等刊物。

    雪莲 2021年5期2021-06-15

  • 农业银行井冈山支行 沿着红色足迹开拓新时代征程
    。毛泽东在茅坪八角楼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八角楼的灯光从这里照亮了中国革命的万里程。日前,记者一行走进农行井冈山支行支持的茅坪村八角楼红色研学实践基地(以下简称“研学实践基地”),体悟传统历史文化,重温红色燃情岁月,感受时代新风貌。据茅坪村八角楼景区管委会干部谢明泉介绍,研学实践基地采用“公司+农户+村集体”模式。公司聘请专业老师来授课,并组织户外实践活动;农户为前来学习的团队提供食宿服

    新华月报 2021年12期2021-06-15

  • 贡嘎山下松茸村
    西村位于雅江县八角楼乡,这里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高山峡谷与草原过渡带,年平均气温11℃,年降水量650毫米,独特的青藏高原亚湿润气候区造就了产量高、品质好的松茸。但受技术限制,松茸之前都不能人工种植,这决定了松茸产业是一个靠天吃饭的产业。雅江县过去既是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之一,又是四川省45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从2016年开始,雅江县大力发展以松茸为代表的食用菌产业,引进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建设高科技食用菌产业园,依托品牌,带动当地藏族百姓长效脱贫,稳定致富。

    决策探索 2021年9期2021-06-11

  • 井冈山(三章)
    是灵魂的高度。八角楼八角楼。一座楼阁。一首史诗。青砖黛瓦,那是意象;牵风引路,那是思维;醍醐灌顶,才是意境。黑格尔说过,仰望星空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八角楼顶上开着八角形的天窗,那就是一种叹为观止的仰望,一种马克思的神谕。木架床、高背椅、木桌,以及简陋的木格窗,骨骼健硕。它们是非常简朴的叙事方式,却是那么意味深长,让人流连忘返,有触摸思想火焰的冲动。桌案上的铁盏青油灯和砚台是历史的纲要,架构清晰。油灯十分粗糙、拙朴,其实就是一截小油筒,穿上一丝诗意,搁

    星星·散文诗 2020年21期2020-12-29

  • 井冈山
    是灵魂的高度。八角楼八角楼。一座楼阁。一首史诗。青砖黛瓦,那是意象;牵风引路,那是思维;醍醐灌顶,才是意境。黑格尔说过,仰望星空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八角楼顶上开着八角形的天窗,那就是一种叹为观止的仰望,一种马克思的神谕。木架床、高背椅、木桌,以及简陋的木格窗,骨骼健硕。它们是非常简朴的叙事方式,却是那么意味深长,让人流连忘返,有触摸思想火焰的冲动。桌案上的铁盏青油灯和砚台是历史的纲要,架构清晰。油灯十分粗糙、拙朴,其实就是一截小油筒,穿上一丝诗意,搁

    星星·散文诗 2020年7期2020-09-16

  • 集体创作歌曲《八角楼的灯光》曲体、词韵特征探析
    集体创作歌曲《八角楼的灯光》是一首在井冈山地区非常具有代表性和艺术性的歌曲。一、集体创作歌曲《八角楼的灯光》的故事背景八角楼是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茅坪的一处住所。自1927年10月7日,毛泽东引兵井冈山后,在八角楼上办公和居住的时间最长。期间,为了厉行节约,毛泽东向全军宣布了一个关于使用油灯的规定:团、营、连部晚上办公时用一盏灯,可点三根灯芯,办完公要熄掉,连部留一盏灯作带班、查哨用,只准点一根灯芯。按规定,毛泽东是党和军队的领导人,可以使用三根灯芯,但自从

    黄河之声 2020年1期2020-04-29

  • 集体创作歌曲《八角楼的灯光》音乐特征探析
    集体创作歌曲《八角楼的灯光》是以1927年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常在八角楼披着薄毯抵御深夜严寒,用一根灯芯来照明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的感人故事为背景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抒情明朗的民歌小曲。这首小曲虽然仅有四句歌词却在井冈山一带传唱广远、耳熟能详,实属一首典型的中国红色革命歌曲。一、集体创作歌曲《八角楼的灯光》的故事背景自1927年10月7日毛泽东引兵井冈山后,八角楼是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茅坪的一处住所,毛泽东

    黄河之声 2020年2期2020-04-27

  • 民族史视野中的遗址保护与现实批判 ——满族作家雪静《旗袍》释解
    军所掳,沦为“八角楼”的慰安妇。在“八角楼”与日军抗争过程中,遭到了以吉野为首的日军的变态报复。叶玉儿受尽屈辱蹂躏后,侥幸逃离“八角楼”,流落韩国,并改名李曼姝,努力忘记曾经的噩梦。新世纪,80多岁的李曼姝回国,却面临是否讲出这段遭遇的抉择。抗战期间涉及“慰安妇”的作品中,《我在霞村的时候》《秋子》都具有巨大影响。[2]当代文学中,直面“慰安妇”问题的作品不多,不愿揭开历史伤疤可能是原因之一。雪静重新叙述这个题材时,将上世纪30年代日军侵华时的中国历史与本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2020-01-17

  • 井冈精神 薪火相传 ——安福学子研学活动走进革命圣地井冈山
    泽东同志旧居、八角楼、龙江书院和会师广场。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学子们一边参观一边讨论,看到自己感兴趣的文物,还拿出手机来助阵。在北山烈士陵园,学子们集体缅怀先烈,向烈士陵墓鞠躬默哀,场面庄严肃穆。在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学子们被毛泽东同志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起草《井冈山的斗争》这篇光辉著作的精神深深感动。而当八角楼从课本里矗立起来,直观地展现在面前时,学子们的笔尖再次沙沙作响,在研学实践手册记录下新的感悟。在龙江书院,学子们体会到了一座老书院在中国革命史上发挥

    高中生之友(中旬刊) 2019年10期2019-10-23

  • 井冈红星光永灿
    举工农有武装。八角楼八角楼灯照亮天,红光闪烁九旬年。宏篇伟著开新宇,土炮钢刀战敌顽。枫树根岩批政件,象山庵内结良缘。星星之火茅坪点,燃遍神州七彩寰。黄洋界黄洋界哨气恢宏,直壁斜坡接主峰。追忆围攻枪弹急,遥看反击石雷轰。一声炮响惊天地,万敌逃亡哭祖宗。防御沟壕今仍在,忠魂碧血化长虹。北山陵园陵园瞻仰泪涟沱,百战井冈英烈多。鲜血凝成红土地,丹心铸就绿山河。诗碑追溯前朝事,雕塑召回老帅模。高竖朱毛雄伟像,放声高唱老区歌。

    中华魂 2018年4期2018-05-14

  • 贺兰山下
    说起了悄悄话。八角楼,打捞一场飞翔的宿命在惠农,那四季如初的风好像一面镜子,而你,八角楼,四季都在镜中练习一个动作,飞翔,飞翔。深秋,当二路车经过的时候,片片叶子猛烈地撞击水泥地,那是一只大鸟抖落的羽毛。我能否作那楼顶的一根羽毛,聆听夜的呢喃?路就在脚下,一次次将琴弦拨动。八角楼,也许当我看到你时,你的灵魂早已远走大漠戈壁,你只是把飞翔的翅膀和永恒的姿势,留在了惠农最热闹的地方。八只南飞的鸿雁,将倩影永远定格在这座小城的上空,像霓虹,在深夜闪烁。八只飞翔的

    散文诗 2017年6期2017-12-01

  • 这片灼烫的土地(外一首)
    也是灼烫的茅坪八角楼的灯光点燃了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它像一只孤傲的鹰啄开群山岩性底层那漫长的黑夜这片土地宣言:让最好的真理淋浴在光明中从此,沟壑纵横的苦难铸就了一种信仰坚强不屈刻写在岁月的额头这片土地开始热血贲张所有的生命开始呐喊星星之火开始燎原红旗猎猎就是这片灼烫土地上站立的尊严英雄雕像五百里井冈有四万多烈士一块无名碑代表了三分之二的英雄立在了这山高林密的北山踏入这片土地的人们啊请放轻你们的脚步别踩疼他们无处不在的英魂历史无法为他们刻碑但他们的雕像栩栩如生

    湛江文学 2017年10期2017-11-14

  • 谢氏家族的“八角楼”记忆
    望族谢氏家族的八角楼和三角炉。三角炉很少有人知道,1970年代曾设计过著名外贸产品——三角牌三角形煤油炉的重庆搪瓷美工谢绍章,出生于江西井岗山茅坪名门望族谢氏家族。歌曲(《八角楼的灯光》唱的“井冈山的人哎,抬头望哎,八角楼的灯光,照四方”中的八角楼,也就是毛泽东当年在井岗山办公写文章的那座楼,就是他们谢家祠堂的一部分。“从小我就听我父亲讲过,歌里面唱的八角楼,就是我们谢家的;小时候我们学的课文《朱德的扁担》,朱老总和红军战士一起到茅坪去挑粮上山,挑的也是我

    红岩春秋 2016年10期2017-03-27

  • 井冈散章
    章江苏 周二中八角楼这是一处土砖结构的两屋楼房,依旧是当年的朴素模样,静静地立在过往的时空中。并不是楼有八角,而是二楼屋顶上有个利于采光的天窗呈八角形,故群众呼之八角楼。窗前的油灯仍在,里面油渍汪汪,似乎工作了一夜的主人刚刚吹灭它,感觉青烟还在袅袅。那时,风雨如晦,八角楼的灯光却彻夜亮着,如茫茫大海前方的灯塔,不管风吹浪打,它依然亮得那么顽强与恒久、坚定与自信。深思之中的毛泽东凑着油灯点了支烟,红红的烟头将沉沉的暗夜灼得生疼。毛泽东笑了,为了省油,他随手将

    散文诗世界 2015年8期2015-11-23

  • 走近凤凰(组章)
    葱葱地生长……八角楼踩着秋风的靓翅,挽上暖阳的臂膀,我们沿着东岭迎晖的方向,攀爬在一条如带的山路上。这山路摆弄弯曲盘绕的姿势,秋蝉高调地鸣唱翻飞,一起伴随我们登上八角楼。伫立楼道边,心旷神怡,放声高歌,轻快地绽放思想,诠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深刻内涵。山就在脚下,山里的树木郁郁葱葱,山里的枞菌花果蓬勃成长,山里的昆虫歌声嘹亮。城就在眼底,城里的沱江美如绶带,城里的建筑别具一格,城里的秀丽可爱无边。

    星星·散文诗 2015年30期2015-10-26

  • 抗日见证八角楼
    县平阳镇南侧的八角楼,作为省级保护文物,建于1924年,为近代仿古建筑的飞檐斗拱,古朴大方,庄重美观,精巧自然,演出看戏,颇具古典风格的美学价值,是平阳镇方圆百里最有名的建筑,她见证了一段不同寻常血雨腥风的历史烽烟,如今更为回顾鸡西大地哈达河抗日游击斗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基地范例,其演绎的抗日佳话,让人们传不尽道不完,并令人震撼而肃然敬仰。在东北人民如火如荼抗联斗争的1932年7月18日,吉林抗日救国军补充二团团长和35名革命战士被叛徒出

    雪花 2015年4期2015-09-30

  • 毛泽东委托吴福寿寻找杨开慧
    来生活在茅坪的八角楼旁边,我们却没有掌握这一情况。2011年10月,井冈山市政协的一位退休副主席告诉我:茅坪的谢美华老人了解毛泽东在井冈山的许多事情,特别是当年毛泽东派人找过杨开慧的情况。获知这样的信息,我与井冈山会师纪念馆的几位同志,来到了茅坪谢美华家里。1926年出生的谢美华,系井冈山茅坪人,为八角楼的房东谢池香的堂侄。谢美华于1941年考入吉安师范,1945年2月参加“青年救国军”在瑞金入伍。1949年3月,谢美华随部队投诚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9月,

    世纪 2012年3期2012-10-29

  • 揭开『杨开慧牺牲后毛贺成婚』的历史谜团
    来生活在茅坪的八角楼旁边,我们却没有掌握这一资源。登门拜访谢美华老人 了解到毛泽东在井冈山的许多事情2011年10月,井冈山市政协的一位退休副主席告诉我:茅坪的谢美华老人了解毛泽东在井冈山的许多事情,特别是当年毛泽东派人找过杨开慧的情况。获知这样的信息,我与井冈山会师纪念馆的几位同志,来到了茅坪谢美华家登门拜访。1926年出生的谢美华,系井冈山茅坪人,为八角楼的房东谢池香的堂侄。谢美华于1941年考入吉安师范,1945年2月参加“青年救国军”在瑞金入伍。1

    党史文苑 2012年4期2012-02-26

  • 此生长忆井冈山
    进红军洞,登临八角楼,攀越五指峰,驻足五龙潭,走遍了井冈山的峰峰岭岭。这位可钦可爱的老人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不过是个十来岁的小孩子,可他为红军站过岗,放过哨,带过路,还到八角楼看过毛主席和贺子珍大姐。在井冈山,这样可敬的老区人成千上万,像井冈翠竹一样质地高洁,坚韧耐寒;像井冈青松一样义薄云天,百折不挠。近年一个清秋时节,我再次登上雄奇、险峻、清幽的井冈山。一安顿下来,我立马去寻访陈姓老人的住所,谁知人去物空,老人住所早已为现代化的商厦所取代。我久久伫立在老人住

    教育艺术 2011年9期2011-09-14

  • 诗中联句
    地标”之一的“八角楼”,在楼内欣赏了豪华奇特的摆设与装饰,深感大开眼界。后又登上十三层楼颠,居高临下,鸟瞰龙城,于是吟出《登八角楼》诗,中有两联句自感还可以:八角楼中开眼界;十三层上瞰并州。繁华晋地人来往;独秀唐明景望收。进入八十年代,笔者又赴西安旅游。登大雁塔时,吟出《登大雁塔》,中有:只因玄奘藏经卷;才叫慈恩落巨鸿。游秦岭时,又吟《意外游秦岭》一诗,中有:山中林翠翠;岭上玉峥峥。蝶在花间舞;泉流石上吟。西安之行的第二年,我又去了一趟天津。天津小吃很多,

    对联 2011年21期201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