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亲性

  • 两亲性Janus颗粒的制备及乳化性能研究 1
    相混合体系中,两亲性Janus颗粒作为胶体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乳化能力和极强的稳定性能[5,6]。因此,两亲性Janus颗粒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本研究通过界面保护修饰法将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FAS)接枝到SiO2纳米颗粒的部分表面区域,从而制备出两亲性Janus颗粒SiO2/FAS,并研究其表面活性及稳定泡沫和乳液性能。1 实验部分1.1 仪器和试剂仪器:红外光谱仪(IRTracer-100型,日本岛津公司);激光共聚焦显微镜(FV1000型,日本Ol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2年6期2022-12-27

  • 基于核酸两亲性化合物的纳米载药体系在抗癌方面的研究进展
    53)0 引言两亲性驱动的自组装,是一种通过简单的自下而上的方式,对泡孔纳米结构进行高效制备的常用策略,已被广泛用于不同类型囊泡组装体的设计中[1,2]。核酸两亲性化合物主要是一类由疏水基团修饰的寡核苷酸分子,该类物质可以通过有机合成及固相合成技术制备得到。众所周知,由于负电性磷酸骨架的存在,亲水性的核酸分子能够均匀分散在水溶液中,而疏水单元在水溶液中则趋向于形成更稳定的组装结构,使得核酸两亲性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多以具有寡核苷酸冠层组装体的形式存在[3]。因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2期2022-11-19

  • 两亲性壳聚糖对疏水性药物增溶作用研究进展
    展[6]。1 两亲性壳聚糖简介两亲性壳聚糖是在壳聚糖主链中引入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以此改善壳聚糖的溶解性、黏着性和载药能力。该类物质在溶剂中,亲油部分相互聚集,形成胶束内核,而亲水部分则形成胶束的亲水外壳。这种排列规则的核—壳结构,体内稳定性高,组织渗透性好,是加载疏水性药物的理想载体。近年来,本课题组设计并合成了系列N,N,N-三甲基-O-烷基壳聚糖,产物具有典型的两亲性。基于其良好的自组装性能,已成功应用于肽核酸、阿昔洛韦的包封,显著改善了药物的细胞摄

    科技创新导报 2022年17期2022-09-22

  • 两亲性高分子聚合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研究
    优[1-3]。两亲性聚合物是指聚合物分子结构中同时具有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使得聚合物具有水溶性,在溶于水后又能产生疏水缔合物,同时还可以形成可逆性的空间网络结构[4-6]。因此,两亲聚合物具有与一般水溶性聚合物(如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不同的独特流变学性质,同时具有较优的增黏、耐温、抗盐和抗剪切性能。目前,随着聚合物驱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广泛的工业化应用,两亲性聚合物作为驱油剂已被用于国内较多的油田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7]。未来还可以对适用于高温、高盐油藏

    能源化工 2022年3期2022-08-30

  • 两亲性壳聚糖制备优化及其气浮除藻研究
    齐浩然,薛 洁两亲性壳聚糖制备优化及其气浮除藻研究王永磊1*,王兴林1,李亚男2,金 丽3,邵明睿1,吕炳琪1,齐浩然1,薛 洁1(1.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1;2.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北京 100124;3.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14)对壳聚糖(CTS)进行了两亲改性,通过响应曲面实验对比各因素对取代度影响的显著程度且优选出最佳的制备条件,并采用3种两亲性CTS进行了表面改性气浮(PosiDAF)

    中国环境科学 2022年8期2022-08-24

  • 基于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
    650500)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由疏水嵌段和亲水嵌段组成,结构类型多样(如线形、线形-树枝状、超支化和星形等)[1],是一类特殊的表面活性剂[2],在选择性溶剂中能自组装为胶束[3]、纳米球[4]、囊泡[5]等聚合体[6]。组成嵌段和结构不同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因不同的理化性能而被应用于多孔材料[7]、表面修饰[8]、胶束化[9]、药物输送[10]等领域。目前,用于构成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亲水嵌段多为聚乙二醇(PEG),但是,PEG和含PEG的聚合物正在慢慢显示

    云南化工 2022年8期2022-08-16

  • 溶致液晶作为经皮给药载体的研究进展
    )由一定浓度的两亲性分子在极性溶剂(多为水)中自发堆积形成,该体系主要分为层状液晶、立方相液晶和六角相液晶,液晶的性质主要受两亲性分子类型、稳定剂和制备过程的影响[2-4]。其中,立方相液晶和六角相液晶可与过量的水共存,且内部构造十分有趣,可同时存在亲水区、疏水区及脂质层, 使其具有优良的载药适应性,可以包裹疏水性、亲水性和两亲性药物[5-6]。溶致液晶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特性和载药特点吸引了药学研究者的关注,其中,溶致液晶作为经皮给药载体的优势十分突出[7]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 2022年3期2022-06-16

  • 两亲性降黏剂合成及性能评价
    题,研制出一种两亲性降黏剂,兼具油溶性及水溶性降黏剂特性,可以实现地层深部静态乳化降黏驱油,降低降黏成本。通过对油溶性表面活性剂改性合成A剂,在A剂中加入水溶性多功能降黏高分子L剂,A剂极易渗透到稠油中,油滴溶于稠油的同时可将功能性高分子带入稠油中,捋直剪断长链烃类物质;L剂中存在大量的苯环可以有效削弱π–π作用,分散沥青质和胶质,同时,表面活性剂基团SSS、AMPS可降低界面张力,实现稠油的大量乳化,从而实现稠油静态降黏及防止聚并黏度反弹。1 实验部分1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22年1期2022-04-28

  • 两亲性海藻多糖在乳化和分散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加了海藻多糖的两亲性能。天然的两亲性能使海藻多糖能够在不相容相界面上形成一种稳定的吸附层,用来降低两相之间的界面张力。同时,海藻多糖分子在溶液中形成的交织网络可以为其他物质例如乳液液滴或固体颗粒提供稳定的空间阻隔能力,以此减少它们之间的碰撞和聚集来维持溶胶分散体系的稳定性[7-8]。基于此,作者从海藻多糖独特的化学结构及衍生化路径出发,主要介绍了海藻酸盐、岩藻多糖、卡拉胶、琼脂、石莼多糖等多糖及其改性衍生物在乳化和分散中的应用,重点讨论了海藻多糖结构在改善

    生物质化学工程 2022年1期2022-01-29

  • 高分子链模型对两亲性二嵌段共聚物系统均匀溶液/胶束转变的影响
    14010)在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溶液中, 当温度低于某数值(临界温度)时, 系统可形成以疏水嵌段为核心, 亲水嵌段为壳层的胶束. 研究表明, 胶束的性质与溶液的浓度、 温度和高分子链模型有关. 目前, 聚合物胶束在药物输送[1]、 黏度改性、 胶体与聚合物混合物的稳定化和组织工程学[2-3]等领域应用广泛.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均表明, 在临界温度下, 存在一个具有一定宽度的平衡区, 在该区域存在大量的游离聚合物和缔合聚合物(如胶束), 在该平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021年4期2021-07-15

  • 两亲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提高采收率性能*
    [8-10]。两亲性纳米颗粒不仅能克服分子表面活性剂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也可以避免均质改性颗粒吸附到界面时所需大量能量的问题,从而具备优异的界面性能[11-14]。石芳等[15]通过Pickering乳液模板法制备的Janus 微纳米胶囊具备优异的界面活性,封堵能力良好。Yin 等[10]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了能分散在不同极性溶液中的两亲性Janus 纳米片,提高采收率性能显著。Giraldo 等[16]通过Pickering 乳液模板法制备了NiO/SiO

    油田化学 2021年2期2021-07-02

  • 两亲性MoS2的制备及其稠油水热裂解催化降黏性能研究
    溶性环烷酸镍、两亲性C12BSNi对稠油水热裂解的催化降黏性能,发现它们在250 ℃反应24 h后的降黏率分别为28.5%、35.8%和48.5%,两亲性C12BSNi的降黏效果明显优于水溶性和油溶性催化剂。王杰祥等[22]比较了商用水溶性钼盐催化剂A和自制油溶性钼盐催化剂B对单家寺稠油水热裂解的催化降黏效果,发现在260 ℃反应24 h后,催化剂A和B对稠油的降黏率分别为62.3%和71.2%。二硫化钼(MoS2)作为过渡金属钼基中的一员,是一种典型的二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21年4期2021-05-07

  • 基于多肽的两亲共聚物作为单分子胶束的合成表征及包封研究
    0)1 引言由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自组装而成具有明确核-壳结构的聚合物胶束,由于其在药物传递方面的潜在应用,在过去几十年中引起了广泛关注[1]。聚合物胶束的疏水性核心作为微储层,溶解不溶于水的药物,而亲水性外壳保护核心,保护载药,并提供胶束与水环境的相容性。然而,聚合物胶束在稀释的环境中,如血液以及在温度、离子强度和pH[2]变化时,稳定性较差。例如,当嵌段共聚物的浓度下降到临界胶束浓度(CMC)以下时,胶束结构的分解导致被困药物在到达目标组织之前爆发释放。本

    信息记录材料 2021年1期2021-04-04

  • 两亲性壳聚糖载药纳米胶束的制备及其对灰葡萄孢菌的抗菌性能研究*
    水链和疏水链的两亲性壳聚糖可作为疏水性药物的载体,在水中自组装成为纳米胶束的研究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1-12]。壳聚糖的疏水链与药物接触形成疏水内核,亲水链与外部水接触形成稳定的核壳结构。例如,Zhou等[13]通过在壳聚糖链上接枝聚乙二醇和桐油酸,合成了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接着以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作为壁材,采用超声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多杀菌素纳米胶束,该纳米胶束具有优秀的持效性和pH响应性,并极大地提高了多杀菌素的光稳定性。本研究采用化学偶联法,将软脂酸

    功能材料 2020年11期2020-12-08

  • 新型bola型两亲性分子的合成及自组装行为
    21)0 引言两亲性分子是一类利用共价键将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相连接的分子[1].因其能够自组装形成各种规整尺寸的分子聚集体,在纳米科学、微电子学、胶体与界面科学及生命科学等领域[2-14]都表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相比于传统两亲性分子,bola型两亲性分子在水溶液中具有更好的溶解性,更低的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和更高的热稳定性,且其在水溶液中也可以自组装形成球状、棒状、盘状或囊泡状等多种聚集体,因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4期2020-08-07

  • 非离子型Y形两亲性聚氨酯水溶液的自组装研究
    类似结构的星型两亲性嵌段聚合物进行自组装形成的胶束具有稳定好[24]、良好的药物控释[25]等特性;中心疏水末端亲水的H形两亲性嵌段聚合物自组装形成球状胶束能在一定条件下胶束大小发生变化,外界刺激改变链段亲疏水性引起胶束尺寸、形貌变化[26]。因此,本文期望通过中心疏水而末端亲水的Y形结构聚合物的合成及自组装行为研究,获得具有特殊形貌以及可通过外界刺激对形貌进行调控的自组装聚集体结构。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中间具有疏水末端亲水的非离子型Y形两亲性聚氨酯。以六亚甲

    合成化学 2020年6期2020-07-15

  • 基于不对称星形聚合物制备Janus 杂化金纳米粒子
    m)技术制备了两亲性的Janus 金纳米粒子。Niu 等[17]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 (RAFT) 聚合得到聚2-(2-甲氧基乙氧基)甲基丙烯酸乙酯,再利用Langmuir 单层膜技术通过配体交换反应对粒径5 nm 左右的金纳米粒子进行修饰,得到Janus 金纳米粒子。利用上述方法虽然可以得到Janus金纳米粒子,但处理过程和合成步骤往往较为复杂,且Janus 金纳米粒子的产率较低。因此,发展更加简单高效的、聚合物修饰的小粒径Janus 金纳米粒子的方

    功能高分子学报 2020年4期2020-07-07

  • 两亲性大分子季铵盐对水稻纹枯病菌抑菌活性表征方法研究
    个热点[7]。两亲性大分子季铵盐是一种分子链中同时含有亲水链段和疏水链段的高分子聚合物,能通过亲疏水作用稳定吸附于固体材料表面,并降低水在材料表面的张力,故也被认为是一种广义的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是针对胶束系统而言的,当溶液中存在的聚合物(通常为表面活性剂两亲性分子)开始大量形成胶束时的浓度即为CMC。当聚合物在溶液中的浓度高于CMC时,聚合物就会自发聚集形成胶束,而当浓度低于CM

    广东农业科学 2019年6期2019-08-14

  • 两亲性羧甲基淀粉的制备及其进展概述
    的成果,对部分两亲性羧甲基淀粉的制备进行了简单介绍。关键词:淀粉 羧甲基淀粉 两亲性 制备羧甲基淀粉(Carboxymethyl starch sodium,简称“CMS”)是以淀粉为原料经过醚化得到的一种能溶于冷水的天然高分子电解质醚,其外观为白色或浅黄色粉末或细小颗粒,无毒、无味,易溶于水并形成透明液体[1-2]。CMS的性能与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l methyl Cellulose,简称“CMC”)相似,具有良好的分散力、结合力和粘合力,以及

    食品安全导刊 2019年7期2019-08-06

  • T型两亲性高分子在溶液中的自组装微结构及其转变规律
    微相结构.T型两亲性高分子是由化学性质不同的嵌段通过化学键相连接而组成,它包含一个两端被端基取代的亲水性棒状芳香核心,一条疏水性的柔性侧链连接在亲水性刚性棒的中心位置[2-5].近年来,无论在实验方面还是在理论模拟方面,T型两亲性高分子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实验方面,Kieffer等[6]实验研究表明,T型两亲性高分子的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的竞争会导致微相分离不稳定;同时,Glettner等[7]也采用X射线衍射方法来研究T型高分子的微相结构.在选择性溶液中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1期2019-03-30

  • H-ESO-HEC两亲性聚合物的合成及其自组装纳米胶束在疏水性药物载体中的应用
    景[1-2]。两亲性纤维素聚合物是一类具有特殊分子结构的纤维素高附加值衍生物,其分子结构中同时含有亲水性链段基团与疏水性链段。典型的亲水性基团包括羟基、羧基等,疏水性基团包括长碳链酯或醚、聚内酯等[3]。由于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二者之间存在不相容性,导致两亲性纤维素聚合物在水溶液中可通过自组装技术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胶束,其中内核为疏水性,主要由疏水性链段通过链段间的疏水作用力形成,而外壳为亲水性,主要由亲水性链段通过范德华力和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以溶剂化的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2018年6期2018-12-05

  • 两亲性星型共聚物s-PLLA-PVP的制备及性能
    率[3-4].两亲性星型共聚物与线型共聚物相比,具有较小的流体力学体积和更低的黏度,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因此,两亲性星形共聚物受到了广泛的研究[5-7].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是一种具有生物相容性、血液相容性、生物降解性的水溶性高分子,有显著的络合能力,可与许多不同的化合物发生聚合生成络合物,另外由于其还具有增溶作用,在药物传递系统中常被用于微球、纳米粒子、脂质体以及聚合物偶联[8-9].PVP链段改性PLLA共聚物可有效地调控载体的亲疏水性、药物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2期2018-03-30

  • 两亲性胆酸化壳聚糖微胶囊包埋VA
    ,可赋予高分子两亲性,进而在溶液中自组装形成纳米微胶囊[33-34]。两亲性胆酸化高分子自组装形成的纳米微胶囊在溶液中十分稳定,可用于包埋难溶的组分[35-36]。本研究旨在合成两亲性的胆酸化壳聚糖衍生物,通过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纳米微胶囊,包埋VA,制备可均匀分散在水体系中的VA纳米微胶囊,保护VA不被氧化,延长VA的货架期,拓宽其在医药和食品领域的应用。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试剂壳聚糖(中黏度200~400 MPa·s,脱乙酰度>90%)、胆酸(

    食品科学 2018年5期2018-03-20

  • 两亲性多糖基胶束改善疏水性功能物质性能的研究进展
    400175)两亲性多糖基胶束改善疏水性功能物质性能的研究进展李双红1,叶发银1,雷琳1,赵国华1,2*1(西南大学 食品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 2(重庆市特色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庆,400175)两亲性多糖往往是亲水性多糖适度疏水化改性而获得的一类低毒、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良好的半合成聚合物,其在水相中能自发聚集组装成为具有疏水核-亲水壳结构的胶束。最近,这类胶束受到食品科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乃至材料学相关科学家的广泛重视,其研究急剧升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年7期2017-09-03

  • 巯基-烯点击化学法制备还原响应两亲性聚合物*
    法制备还原响应两亲性聚合物*卢彦兵†,谢元彬,夏迎春(湖南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湖南 长沙,410082)以胱胺二盐酸盐、氯甲酸烯丙酯、1,6-己二硫醇及端巯基聚乙二醇单甲醚等为原料,通过巯基-烯点击化学反应,合成了疏水段含二硫键的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mPEG-b-P1-b-mPEG.对mPEG-b-P1-b-mPEG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mPEG-b-P1-b-mPEG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032 mg/mL,形成胶束的平均粒径为6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6期2017-07-18

  • 两亲性二氧化硅颗粒的合成、表征及自组装微胶囊
    30074)两亲性二氧化硅颗粒的合成、表征及自组装微胶囊范顶进,喻玲玲,尹杉杉,孙 杰*(中南民族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催化材料科学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4)以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硅源、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AB)为结构导向剂、Brij-56为助表面活性剂,成功合成了一种两亲性介孔二氧化硅颗粒,通过XRD、FTIR、TEM、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以其为乳化剂稳定皮克林乳液自组装得到水包油型微胶囊。结果表明,该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7年6期2017-06-26

  • 新型两亲性二肽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3300)新型两亲性二肽分子的合成与表征陈 平, 王 翔, 支三军, 韦长梅(淮阴师范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江苏省低维材料化学重点建设实验室, 江苏 淮安 223300)通过多肽液相合成的方法,利用氨基与活化酯在水与四氢呋喃混合溶剂中进行反应,高产率地合成出谷氨酸二肽分子衍生物.同时基于该二肽结构中棕榈酸分子端位疏水性的烃基链与谷氨酸侧基二聚乙二醇单甲醚链段的亲水性,制备得到了一种新型的具有两亲性的二肽分子,并对其结构与性质进行了研究.多肽液相合成; 两亲性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期2017-04-14

  • 光敏感型两亲性嵌段聚合物胶束的研究进展*
    710021)两亲性嵌段聚合物胶束(block copolymermicelles,BCPM)是由亲水嵌段和疏水嵌段构成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BCP)在水性介质中自组装形成的一种内核疏水、外壳亲水的核-壳型纳米粒子,具有高水溶性、高载药性、优秀的生物兼容性和细胞摄取性,因此近年来用于智能药物输送系统的研究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1]。在基于人体内天然的生理环境和肿瘤组织或肿瘤细胞内特殊环境的基础上,人们设计多种环境敏感型BCP,这类胶束能在特定环境下,位于指定的

    化工科技 2017年2期2017-03-15

  •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树枝状两亲性多肽自组装凝胶支架的生物相容性
    干细胞与树枝状两亲性多肽自组装凝胶支架的生物相容性陈 睿,宋玉林,汪文玉,吴 凯,陈伟高(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江西南昌 330000)目的 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与树枝状两亲性多肽自组装凝胶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获取大鼠BMSCs,传至第3代行流式细胞术表面抗原检测及成脂分化诱导鉴定干细胞。设计含双链-IKVAV活性集团的树枝状两亲性多肽,用固相合成法合成多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6期2016-12-08

  • 甲氧基聚乙二醇-b-聚L-半胱氨酸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聚L-半胱氨酸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陈 洋, 肖 艳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237)首先以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OH)为单体,采用经典的盖布瑞尔伯胺合成法合成了端氨基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NH2);然后以mPEG-NH2为引发剂,S-苄基L-半胱氨酸N-羧酸内酸酐(BCys-NCA)为原料,通过N-羧酸内酸酐(NCA)开环聚合反应和液氨/钠处理脱除侧链上的保护基团,合成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甲氧基聚乙二醇-b-聚L-半胱氨酸

    功能高分子学报 2016年2期2016-10-26

  •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自组装领域专利技术综述
    02)专利导航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自组装领域专利技术综述杜超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河南郑州450002)本文通过对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自组装领域专利文献的检索统计分析,研究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自组装领域的专利申请趋势、专利申请人及其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重点对两亲嵌段共聚物自组装体系的主要技术分支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介绍。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自组装;胶束;亲水;疏水1 引言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合物是指分子链中同时含有亲水链段和疏水链段的聚合物,这

    河南科技 2016年8期2016-09-03

  • 基于Ugi多组分反应的海藻酸酰胺衍生物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
    硅纳米粒子; 两亲性; Pickering乳液; 海藻酸酰胺衍生物二氧化硅(SiO2)在体液中能够形成羟基磷灰石, 是生物矿化和形成硬组织不可或缺的成分[1]. 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低毒性、 高比表面积和吸附性[2], 在生物医药、 生物医学成像和组织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成为生物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3~5].采用Stöber[6]方法制备的SiO2纳米粒子表面存在大量羟基, 其亲水性较强, 比表面积较大, 颗粒间静电排斥力和Vande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6年5期2016-08-11

  • PHB及mPEG-PHB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酯开环聚合合成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甲醚-聚(β-丁内酯)(mPEG-PHB),并通过1HNMR、FTIR、DSC对其进行表征。通过分子自组装技术制备了mPEG-PHB共聚物的纳米粒子,采用SEM、TEM、DLS对纳米粒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内PHB的分子量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DSC结果表明,无定形的PHB明显降低了结晶性mPEG的结晶能力。mPEG-PHB纳米粒子为粒径在100 nm左右的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微球。关键词:β-丁内酯;阴离子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5年5期2016-01-05

  • Janus树枝分子液晶自组装结构研究进展
    嵌段共聚树枝;两亲性;自组装树枝状分子(dendrimer)是通过支化基元逐步重复反应而得到的具有高度支化结构的大分子[1-2],其分子一般由中心核、分支单元及外表面的官能团组成[3]。由于树状大分子是通过多步合成得到的,分子集单分散性、高度分支结构、明确的三维构架为一体[4-5],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已在催化[6-7]、光捕集[8-9]、生物医药[10-11]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978年,Vögtle等人首次利用发散法合成了树枝状的多臂多胺类

    云南化工 2015年2期2015-12-06

  • PMTFPS-b-PMAA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胶束化
    18)为了探究两亲性含氟硅嵌段共聚物的溶液胶束化行为及其在纳米粒子分散中的应用,通过采用氟硅单体1,3,5-三甲基-1,3,5-三(3,3,3-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简称F3)的阴离子开环聚合(ROP)、甲基丙烯酸叔丁酯(t B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了PMTFPS-b-P t BMA嵌段共聚物,该嵌段共聚物水解得到两亲性PMTFPS-b-PMAA嵌段共聚物。研究表明,PMTFPS-b-PMAA嵌段共聚物在丙酮/水混合溶剂中,可形成球形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11期2015-10-31

  • 环糊精单分子或多分子层膜的制备及应用
    水头和疏水尾的两亲性分子分散在水面上,经逐渐压缩其水面上的占有面积,使其排列成单分子层,再转移沉积到固体基底上所得到的膜即为Langmuir-Blodgett(LB)膜,该方法是制备超薄膜的常用技术[5],LB膜与其他膜相比有以下特点:①膜的厚度可控,随着分子层数目的增多,可以从零点几纳米至几纳米变化;②膜的层状结构具有高度各向异性;③理论上能够形成几乎没有缺陷的单分子层膜。由于环糊精主次面存在大量羟基,可对其进行修饰,在主面或次面选择性地引入合适的疏水基

    化工进展 2015年4期2015-08-19

  • 多糖及多糖衍生物/泊洛沙姆温敏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射使用的目的。两亲性多糖衍生物/泊洛沙姆温敏水凝胶的稳定性更高,体现出更强的剪切变稀性质,缓释疏水性药物—强的松的时间更长,这些性质可能与两亲性海藻酸钠衍生物和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与泊洛沙姆之间存在疏水相互作用力有关。5种温敏水凝胶体均表现出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生长的性能,在骨关节组织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多糖;多糖衍生物;泊洛沙姆;温敏水凝胶;强的松水凝胶是一种三维立体、以化学键或物理交联作用形成的亲水性聚合物网络,它既有液体的运动性和流动性,又具有固体的形稳性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2015年6期2015-06-09

  • 新的一锅法可将CO2转化为聚碳酸酯共聚物
    生一起,生产出两亲性(一种同时具有亲水和疏水属性的化合物)的聚碳酸酯嵌段共聚物,其中,亲水性和疏水性区域均基于CO2。他们也能够把各种功能和带电基团组合到聚合物中。因为很难找到构筑模块制取亲水性聚碳酸酯,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技巧:他们首先进行聚合,然后再附加水溶性基团。整个过程是一个“一锅式反应”:研究者们首先通过将CO2和环氧丙烷(作为环氧组分)聚合产生疏水区域。在相同的容器中,然后改变到不同的构筑模块: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在其侧链中含有双键的环氧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15年5期2015-04-16

  • 两亲性分子在聚丙烯表面的包埋及亲水改性研究
    文提出了一种以两亲性硬脂醇聚氧化乙烯基醚作为改性剂,以干燥退溶胀方式进行包埋改性的方法。1 实验部分(1)原料 聚丙烯薄膜(PP 薄膜);两亲性硬脂醇聚氧化乙烯基醚(AEO),聚氧化乙烯的聚合度为4,8,16 及35,;二甲苯、四氢萘、丙酮等分析纯。(2)包埋改性 将9%的AEO 改性剂融入相应的溶胀剂内,在115℃的改性剂溶液内,将聚丙烯薄膜浸泡15min,进行表面溶胀和包埋改性。然后,取出聚丙烯薄膜,室温环境干燥48h,对其进行表面退溶胀。使用清水洗涤

    化工管理 2015年34期2015-03-23

  • PVDF/MMA-co-AA/TiO2共混膜性能研究
    关研究表明,当两亲性共聚物与PVDF共混时,由于两者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而发生分子自组装现象[3],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共混膜表面的亲水性。但是PVDF是一种半结晶聚合物,共混改性以及制膜过程将影响其结构,导致热性能及结晶性能的改变。采用自由基共聚合成甲基丙烯酯甲酯-丙烯酸共聚物(MMA-co-AA),通过熔融共混法将不同质量的PVDF,MMA-co-AA以及2%(质量分数,下同)TiO2共混挤出造粒,将颗粒经单螺杆流延成膜,并对共混膜的热性能、结晶性能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2015年3期2015-02-25

  • 负载灯盏花乙素的壳聚糖衍生物的生物学性能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研究
    080)合成了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Chit-DC)和偶联小肠靶向因子VB12的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Chit-DC-VB12),检测其生物相容性、负载灯盏花乙素(Scu)后的缓释效果、对Scu生物利用度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的影响。通过FTIR分析和HNMR谱图分析,证实了Chit-DC和Chit-DC-VB12的合成。CCK-8分析显示Chit-DC和Chit-DC-VB12的毒性较小。发现两种纳米载药胶束在各种模拟胃肠液中经过10 h累计释放基本达到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5年10期2015-01-26

  • 三条两亲性多肽的自组装行为及酸敏特性
    4703)三条两亲性多肽的自组装行为及酸敏特性梁 菊1,*来丹玉1吴文澜2李国芝1李军波1方财林1 (1河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河南洛阳471023;2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河南洛阳471023)通过固相合成法制备了三条疏水端不同的两亲性多肽VVVVVVKKGRGDS(AP1)、C12KKGRGDS (AP2)、FAFAFAKKGRGDS(AP3).自组装行为研究表明,三条多肽在中性条件下(pH 7.0)均能形成球形纳米胶束,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检测

    物理化学学报 2015年4期2015-01-04

  • 刺激响应性刚柔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
    激响应性的新型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成为高分子合成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8]。根据刚性链段的类型,我们将这些刚柔嵌段共聚物分为4类,即含有多肽、液晶聚合物、共轭分子和无机粒子的刚柔嵌段共聚物。下面将分别介绍这4类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行为及其受到外界刺激时聚集体形态的响应行为。1 基于刚性多肽链段的两亲性刚柔嵌段共聚物多肽或蛋白质聚合物的刚柔嵌段共聚物因其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功能性而得到广泛关注。由于多肽链段上的氨基酸残基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多肽可以利用其肽键间氢键作用以

    大学化学 2014年2期2014-09-18

  • 以手性两亲小分子自组装体为模板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空心球
    了手性阳离子型两亲性小分子化合物,利用圆二色谱分析了其在水中形成的自组装体的结构;以该化合物的自组装体为模板,在正丙醇和氨水的混合溶剂中制备得到了介孔二氧化硅空心球; 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以及氮气吸附-脱附试验装置分析了二氧化硅空心球的形貌及孔结构. 结果表明,两亲性小分子在水中形成的自组装体呈现手性堆积; 合成的介孔二氧化硅空心球的直径约为600~800 nm,壁厚约为100~150 nm,其孔道垂直于球的表面,孔径约为3.0 nm, 比

    化学研究 2014年3期2014-09-02

  • 两亲性聚合物分子自组装的研究进展
    2)进展与述评两亲性聚合物分子自组装的研究进展李雪梅,贺继东(青岛科技大学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橡塑材料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42)两亲性聚合物以其同时具有亲水和疏水链段的独特结构,在生物医药、纳米技术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本文主要介绍了两亲性聚合物通过分子自组装形成聚集体的研究进展,详细论述了几种分子自组装聚集体的制备,包括结构、组成、分子量控制的简单聚集体、半结晶聚集体、交联聚集体以及具有刺激响应性(pH值响应性、温度响应

    化工进展 2014年10期2014-07-05

  • 两亲性沸石的研制及应用
    93)特约述评两亲性沸石的研制及应用淳 远,狄昌淼,王 兰(南京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介观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93)综述了两亲性沸石的研究进展。两亲性沸石同时具有亲油性和亲水性的基团,能被分散在水/油两相界面处,有效地催化油相和水相之间的反应。介绍了两亲性沸石的形成及发展,对不同两亲性沸石的研制、表征进行了归纳,阐述了两亲性沸石在烯烃环氧化、烯烃水合等相界面催化反应体系中的应用,并展望了两亲性沸石未来的发展方向。两亲性沸石;相界面催化;

    石油化工 2014年10期2014-06-07

  • 两亲性多糖自组装胶束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230012)两亲性多糖自组装胶束给药系统研究进展闫雪霏,杨晔,尹登科Δ(安徽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2)天然的多糖是亲水性高分子,经疏水化修饰后,可以形成两亲性聚合物,通过分子间和分子内疏水部分的相互作用,形成具核-壳结构的自聚集胶束,而且两亲性多糖自组装胶束给药系统具有生物可降解性、低免疫原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为药物传递系统带来了积极的前景。本文综述了两亲性多糖衍生物作为自组装载体的生物活性,聚合物胶束自组装的机理,以及近年来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4年4期2014-01-23

  • 刷状聚乙二醇两亲性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对载药的影响研究进展
    醇(PEG)的两亲性共聚物能形成纳米颗粒用于改善药物的水溶性,并能利用通过实体瘤的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EPR)实现被动靶向肿瘤以提高药物的药效,降低毒副作用,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1-4]。PEG是一种线性聚醚,呈电中性,水溶性及生物相容性良好。此外,PEG还具有低的界面自由能和“non-fouling”特性,因而能抑制蛋白吸附,是药物输送领域最常用的亲水聚合物[5-6]。刷状PEG两亲性共聚物是以PEG链为侧链且含有疏水链段的共聚物,与相同组成的直

    化工进展 2013年12期2013-10-13

  • 两亲性超支化聚合物研究进展
    超支化聚合物。两亲性超支化聚合物是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人们对其合成方法以及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是通过酯化反应、酰胺化反应、自由基聚合、开环聚合等方法对超支化聚合物进行亲水/亲油改性,从而制备不同结构的两亲性超支化聚合物[3-4]。不同功能化的两亲性超支化聚合物在溶液中拥有独特的性质,如在溶液中可以稳定存在的pH值敏感、温敏型核壳型单分子胶束。此外,两亲性超支化聚合物可以在溶液中自组装成不同的胶束聚集体,如球状、棒状、层状以及单分子膜、聚合物囊泡等。由

    化工进展 2013年3期2013-10-11

  • 新型两亲性β沸石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解决这些问题,两亲性沸石的研究开始出现,Nur等[4-6]采用十八烷基三氯硅烷(OTS)通过表面修饰含钛NaY沸石,制备出了两亲性含钛OTS-NaY沸石,发现这类两亲性沸石催化剂在烯烃环氧化相界面反应中的催化活性远高于仅仅亲水或者亲油的催化剂, Ohtani等[7]以HZSM-5沸石为母体,制备出了亲水、亲油的两亲性沸石,对比了这三类沸石在环己烯相界面反应中的催化效果,发现该两亲性沸石的催化活性仅略高于其他沸石,后来,国内学者相继合成了两亲性含钛β沸石[8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2年5期2012-11-22

  • 刚棒-线团两亲性分子的水溶液自组装研究进展
    0)刚棒-线团两亲性分子的水溶液自组装研究进展王淇1,2, 王卓识1, 陈铁1, 金龙一1*(1.延边大学理学院 化学系,吉林 延吉133002;2.中国石油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 吉林设计院,吉林132000)综述了带有刺激响应功能水溶液自组装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文献研究表明:两亲性分子在水溶液中自组装的超分子纳米结构确实存在刺激响应功能,通过外界条件可以改变它们的拓扑结构和性能,这些条件包括温度、光照、p H值、氧化还原的作用,而且这个转变通常是完全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3期2012-10-25

  • 负载喜树碱两亲性接枝聚天冬氨酸胶束研究
    7)负载喜树碱两亲性接枝聚天冬氨酸胶束研究郭艳玲1,孙娜娜2,赵香玉2,张晨曦1(1. 天津科技大学理学院,天津 300457;2. 天津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天津 300457)喜树碱(CPT)是一种具有良好抗癌性能的植物性抗癌药. 由于其水溶性较差,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以自制的苄基–聚乙二醇–g–聚天冬氨酸为载体,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喜树碱载药胶束.结果表明,两亲性接枝聚天冬氨酸胶束对抗癌药物喜树碱具有一定的载药能力,并具有良好的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10年5期201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