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莎

  • 油莎豆产业发展展望
    230091)油莎豆,又名油莎草、油莎果等,原产于非洲地区,据考证种植油莎豆最早源于古埃及[1]。油莎豆属于沙草科植物,是粮油兼用型的一年生草本油料作物[2]。油莎豆是集油、粮、饲、牧、化工等于一体的经济作物,具有较强的耐旱、耐涝、耐盐碱的能力,土地适应能力强,出油率高,单位面积产油量是大豆的3~4倍,是一种很好的战略性替代油料作物[3]。1 产业发展现状油莎豆于20 世纪50 年代由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引入我国栽培,起初主要种植在新疆的沙漠地区,主要用来防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8期2023-12-30

  • 油莎豆的利用价值与其产业发展现状
    161005)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L.)又名油莎草、地下核桃、铁荸荠等,是集粮、饲、油、药等为一体的特色作物。油莎豆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莎草科莎草属植物,土壤适应性强,具有耐涝、耐旱、耐盐碱等特性。油莎豆含有丰富的油脂,含油量仅次于大豆和花生,是新兴的重要油料作物之一[1]。同时油莎豆的种植、收获、储存管理方式等均与种植花生相类似。油莎豆榨油后产生的油饼和豆粕可被当做饲料,地上的茎叶可做青贮,地下块茎亦可开发成休闲食品等,具有较

    饲料工业 2023年21期2023-12-12

  •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油莎豆品质检测及相关性分析
    136105)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 L.)又名油莎草、地下板栗、地下核桃、虎坚果等,属莎草科莎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集油、粮、牧、饲多种用途于一体的新型植物[1]。油莎豆是目前所有作物中唯一在地下器官——根茎中积累油脂的作物[2],粗脂肪含量在25%左右。油莎豆块茎和茎叶均可利用,营养物质丰富,综合价值高,含淀粉、脂肪、糖、蛋白质、膳食纤维,同时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和钾、磷、钠、钙、镁等矿物质[3-5]以及大量的具有天然保健作用

    特产研究 2023年3期2023-06-15

  • 6种油莎豆组成成分分析研究
    843300)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Linn.),又名虎坚果,地下核桃等,单子叶植物纲莎草目莎草科莎草属,是多年生草本植物[1],在经济化种植时,作为1年生作物进行种植[2]。油莎豆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可以利用我国一些贫瘠、沙化和盐碱地进行种植,可以防风固沙,改善土壤[3]。油莎豆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粗脂肪[4-5]、粗蛋白质[6]、淀粉[7]、可溶性糖、维生素E[8]和矿物质。油莎豆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Adel等[9]研究不

    食品工业 2023年3期2023-03-29

  • 小小油莎豆“钱”程似锦
    绿色经济作物——油莎豆蓄势而起,将为保障我国食用油安全、提高食用油自给率发挥重要作用。困局之中觅“新机”暗黄的色泽,坚硬的外壳,包裹着厚实的籽粒,油莎豆起源于非洲,又称虎坚果、油莎草等,是抗逆性较强的莎草科一年生草本油料作物,适宜贫瘠沙化边际土壤种植。油莎豆浑身都是宝,地上部分是饲养牛羊的优质牧草,地下块茎可榨油、做面粉和酿酒,也可加工成各种食品。油莎豆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被专家学者视为弥补食用油缺口的重要作物?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植物研究所所长牟忠生说,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23年3期2023-03-20

  • 油莎豆高产栽培技术探析
    150086)油莎豆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的一种特色油料经济作物,该作物的营养价值高、用途广,拥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属于新兴特色种植产业。为了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提高种植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应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判定当前区域情况,进而实现科学种植。在高产栽培的过程中,需要围绕常见问题做好综合管理与控制,其中包括选地整治、品种选择、田间管理、作物收获等方面,从而为后续新型农业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1 油沙豆的高产栽培概述1.1 油莎豆的特点油莎豆起

    种子科技 2023年1期2023-03-09

  • 纤维素酶法提取油莎豆多糖及其抗氧化性
    130033)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别称油莎草、地杏仁[1],属莎草科块茎类植物[2]。油莎豆适应能力强,并有改良土壤、固沙防风的作用,且产量可观[3],在我国许多省市得到了广泛栽培[4]。油莎豆营养成分丰富,是一种优质、综合应用价值高的植物资源,具有多种生理功能[5]。油莎豆具有温和肠胃、保护神经的功效[6],其提取物能够预防心脏病、癌症、骨质疏松症等疾病[7-8]。多糖作为油莎豆的重要成分,其含量在15%~25%,因为多糖有着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3年2期2023-02-14

  • 我国油莎豆产业发展现状、潜力及对策
    品和机械工业协会油莎豆种植加工及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北京,100086)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L.)又称虎坚果、地杏仁、地下板栗、地下核桃,是一种适应性广、生物量大、附加值高,综合利用价值较大的经济作物[1,2]。近年来,随着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推进,以及对油莎豆油、粮、饲、药及生态价值的深入了解,油莎豆在我国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由2017 年的2400 hm2增加到2019年的13 300 hm2(全国油莎豆产业联盟统计数据),种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2年4期2023-01-04

  • 高压均质对脱脂油莎豆乳品质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130118)油莎豆又名油莎草(CyperusesculentusL.),俗称地下核桃、地下板栗等,其适应力强,耐旱、耐瘠薄[1-2]。油莎豆含有约25%的油脂,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0%以上,是一种优质油料作物,有望成为替代大豆的战略性产品[3]。脱脂油莎豆粉是油莎豆萃取油脂后的副产物,主要含有淀粉、糖、膳食纤维、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其蛋白质与鸡蛋蛋白的营养价值相似,膳食纤维含量约为10%[4],是一种优质的食品原料,可用来开发成一种低脂、高膳食纤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2年23期2022-12-26

  • 油莎豆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100089)油莎豆是莎草科的一种块茎类植物,又名虎坚果、油莎草,有着“洋地栗”的美称。油莎豆收获后果实呈圆形或椭圆形,体积小于花生,味道鲜美,可直接食用。含油率为20%~30%,有的高达36%,高于其他油料作物,如大豆等,有“油料之王”[1]。油莎豆根系为须根系,根系较为发达,耐干旱、耐涝,繁殖能力强,生命力顽强,适合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种植[2],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油莎豆是集粮、油、饲、糖、药源物质、生物质能源原料于一体的新兴经济作物,其根系发达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8期2022-12-13

  • 油莎豆油超声辅助法提取工艺及理化性质的研究*
    110034)油莎豆中油脂含量丰富,可达30%(干豆)以上,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约为86.2%。油莎豆适宜种植于内蒙、新疆、辽宁、河北等地。以油莎豆为原料提取油莎豆油,科学分析油莎豆油营养价值,开发出可替代大豆油的产品,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和意义。传统油脂提取工艺主要是压榨法和浸出法,其中压榨法残油率高,蛋白利用率低,不适用外壳坚硬且淀粉含量高的油莎豆;溶剂浸出法出油率高,但产物有溶剂残留,工艺流程繁琐,需精炼处理。而超声波辅助提取可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缩

    食品工程 2022年1期2022-12-13

  • 油莎豆非油制品加工研究进展
    430062)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L.)为莎草科莎草属,又称虎坚果、油莎草、铁荸荠等,原产于非洲及地中海沿岸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初引入我国部分省区,在黑龙江、北京、河北、湖南、山东、四川等地都有种植[1,2]。油莎豆是一种优质、高产的油、粮、饲、药多用途经济作物,亩产高达1 000 kg(鲜重),其茎叶可用作肥料和绿色饲料,也是造纸、包装填充以及编织的好材料[3];其根系具有清香气味,可用于萃取精油[4]。对于油莎豆,特别是其

    粮油食品科技 2022年6期2022-11-25

  • 湿热处理对油莎豆淀粉理化性质、结构及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
    130118)油莎豆又名油莎草(CyperusesculentusL.)原产于非洲地中海沿岸国家,莎草科莎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1]。油莎豆的含油量高达20%~35%,国内加工业大多数以提取油莎豆油脂为主[2,3],对油莎豆提油之后副产物研究较少。油莎豆提油后所剩豆粕含有丰富的淀粉、糖类、蛋白质等,且豆粕中淀粉质量分数为24.63%~36.49%,为豆粕中主要成分[4],因此对油莎豆豆粕中淀粉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湿热处理(heat-moisture tre

    中国粮油学报 2022年10期2022-11-24

  • 我国油莎豆栽培品系表型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吴国江*我国油莎豆栽培品系表型特征的相关性分析姜华武1, 吴平治1, 杨天顺1, 李佳婷1,2, 高静阳1,2, 陈红华1,2, 王僖蕊1,2, 陈雅平1, 李美茹1, 吴国江1*(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 510650;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油莎豆()起源于地中海北非地区,是一种在块茎器官中储藏油脂的特殊油料作物。为在我国推广油莎豆的种植,急需对我国油莎豆品系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收集了国内油莎豆主要种植地的种质资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2年5期2022-10-17

  • 我国油莎豆产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全产业链装备体系建设
    引言目前,我国油莎豆全产业链技术与装备体系均处于较低水平,无法满足油莎豆产业发展需要。开展油莎豆技术与装备体系建设,率先突破收获环节技术与装备瓶颈,是油莎豆产业发展现阶段最紧迫和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深入我国油莎豆产业主产区,采取座谈交流、野外勘测、实地参观等方式,广泛调研我国油莎豆产业装备现状,获取我国油莎豆产业装备的一手数据资料,包括油莎豆装备体系尤其是采收设备相关品牌、装备数量、技术参数、典型问题等,基于现有技术基础,提出我国油莎豆装备体系的发展思路、

    农业工程 2022年6期2022-09-16

  •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及成像技术的油莎豆远红外干燥过程中水分变化规律
    ,471023)油莎豆原产于尼罗河沿岸,是一种1年生的块茎类植物,又名油莎草、铁荸荠、油莎果等[1-2]。油莎豆有着极大的经济价值,如出油率(35%)、其淀粉(23.21%)、蛋白质(8.00%)、脂肪(26.50%)、糖(23.35%)[3],其淀粉较玉米或土豆有着更好的老化性与冻融稳定性,因此油莎豆有较高的工业价值,开发潜力巨大。油莎豆采摘后易发生霉变腐败,在运输、贮藏、榨油等方面都与其含水率息息相关,所以油莎豆干燥脱水这一工序就显得十分重要。农作物干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2年16期2022-09-07

  • 乳酸菌发酵对油莎豆全粉面条品质的影响
    34)0 引 言油莎豆(CyperusesculentusL.),别称虎坚果,是一种重要的多用途经济作物,原产非洲,在2016年农业部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后,成为大力推广的作物。其块茎富含脂肪、蛋白、淀粉、膳食纤维等成分,通常用于食用油、豆乳、休闲食品等加工材料[1]。油莎豆粉不含麸质蛋白和谷胶蛋白,因此对麸质过敏的人可以取代麦类面粉食用。油莎豆低温脱脂细化,可制成不易氧化和酸败的优质脱脂油莎豆粉,脱脂油莎豆面粉成分、口感与小麦类似,油莎豆蛋白的氨基酸比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08-25

  • 复合酶法油莎豆多孔淀粉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130022)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 L.)属莎草科一年生植物,原产地是非洲及地中海沿岸国家,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在我国南北各地的沙滩、丘陵、岗地等均有大量种植[1]。油莎豆可食块茎中脂肪含量21%~25%,淀粉含量高达26%~30%[2],在老化和冻融稳定性方面,油莎豆淀粉优于马铃薯或玉米淀粉[3],因此,具有很大的潜在开发价值。近年来,对于油莎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油脂特性等方面,而对油莎豆淀粉的研究主要是提取工艺的优化和理化性质分析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2年14期2022-07-26

  • 油莎豆种植与收获机械技术装备研究现状
    油莎豆原产于沙漠非洲干旱地区,是一种优质、高产、耐盐碱、耐贫瘠、耐旱适应性强的粮、油、饲兼用作物,种植油莎豆不仅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独特的耐盐碱特性使其成为盐碱地改良的新型作物,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油莎豆种植,曾掀起油莎豆种植高潮,但由于种植成本高、机械化程度低,迅速进入了低谷期。 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推动和人们对油莎豆价值的重新认识双重因素作用下,油莎豆产业又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种植面积持续增加,2019年全国油莎豆种植面积约2

    今日农业 2022年11期2022-07-02

  • 反向旋抛式油莎豆起挖装置设计与试验
    109)0 引言油莎豆是原产于非洲及地中海沿岸国家的一种草本植物[1-2],是集油、粮、牧、饲、绿化观赏于一体的新型经济作物[3-4]。降低油莎豆收获过程中能量消耗是解决油莎豆机械化收获的关键问题,由于油莎豆种植土壤的差异性、环抱体在收获过程中的运动以及碎裂等因素,阻碍了其机械化的进步[5-6],亟需对收获机理进行探究。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作物-土壤-机具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RAHMAN等[7]利用土槽试验研究了4种机具耕作时土壤运动和扰动情况,

    农业机械学报 2022年5期2022-06-21

  • 油莎豆种植与收获机械技术装备研究现状
    250100)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又称油沙草,是原产于非洲及地中海沿岸国家的一种草本植物,它具有适应性强、喜光、抗旱、耐高温、耐盐碱等性状[1-3]。其块茎生长于地下,外形与花生相似呈椭圆形,略小于花生;油脂含量高,富含膳食纤维、微量元素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阻止细胞的退化、衰老,同时具有降低血压、血脂、胆固醇的功效。据测定,油莎油莎豆富含淀粉(25%~40%)、油脂(20%~30%)和糖(15%~20%)[4],还有蛋白质、膳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2期2022-05-20

  • 油莎豆油亚临界丁烷萃取条件优化及产品质量研究
    重要意义[1]。油莎豆含油(20%~30%)与大豆(18%~22%)相当甚至更高,其干豆亩产500~1 000 kg,亩产油脂量约为大豆的4倍,且油莎豆对生长环境要求较低,我国适宜种植油莎豆的非可耕地接近0.07亿hm2(1亿亩)[2],因此在不与主粮争地的情况下,发展油莎豆产业和油莎豆制油技术对于提高我国食用植物油产量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原农业部《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中将油莎豆作为我国大力推广的新型油料作物之一。近年关于油莎

    中国油脂 2022年4期2022-04-25

  • 油莎豆的特性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010031)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又称油莎果、地下板栗、地下核桃等,是一种抗逆、高产、优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备的作物;其地上部分可作为饲料、绿肥,地下部分可食用、榨油。种植油莎豆还可以防风固沙、培肥地力。油莎豆原产于非洲东北部及地中海沿岸,拥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公元前8世纪,被阿拉伯人带入欧洲[1],现广泛分布于非洲、欧洲、亚洲、南美洲以及北美洲。目前,油莎豆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美国,其次是加拿大和西班牙,在埃及、加纳、喀麦隆

    北方农业学报 2022年1期2022-04-09

  • 内蒙古油莎豆主要栽培品种的营养成分
    010000)油莎豆(CyperusesculentusL.)也称油莎草,是莎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目前,我国已在北京、四川、新疆、湖北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开始推广栽种油莎豆[1]。油莎豆富含油脂、蛋白质、淀粉和膳食纤维等,既可以用来榨油,也可以用来制作面粉、饲料,酿酒和制糖等,是一种品质优良、高产且综合利用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2]。油莎豆含有甾醇、有机酸、萜类和蒽醌等生物活性成分,因此具有一定的抑菌、利尿、抗氧化等作用,可以有效预防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

    中国油脂 2022年3期2022-04-06

  • 油莎豆的应用价值及其播种和收获机的研究现状
    00;2.吉林省油莎豆科技有限公司,吉林 长春 136300)油莎豆又名油沙草,原产于非洲东北部,一年生草本植物基层油料作物。1952 年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从苏联引入中国,1960 年又从保加利亚引入栽培[1]。油莎豆耐盐碱、耐贫瘠、耐高温,耐干旱,适应性极强,在我国南北各地的沙滩、山坡、丘陵、林间均可种植[2-3],因其具有应用范围广、又有改良盐碱地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2016年油莎豆被我国农业部列入《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1期2022-03-29

  • 不同含水率对油莎豆物理特性及力学特性的影响*
    002)0 引言油莎豆是一种利用价值极高的油、粮、饲多用新型作物,富含淀粉、糖、油脂、蛋白质、膳食纤维等,是最具潜力的油料替代作物之一,能替代大豆作为油料作物弥补食用油缺口,保障食用油安全,提高食用油自给率[1-3]。开展油莎豆全程机械化生产装备及加工工艺研究,对其本身进行基础的物理力学特性研究是非常必要的[4-7]。在油莎豆生产过程中,收获时进行挖掘、升运、豆草分离、清洗干燥等过程中存在挤压摩擦从而使油莎豆的破损率上升。研究表明,含水率对块茎类作物果实的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2年1期2022-02-25

  • 中国油莎豆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30062)1 油莎豆基本介绍油莎豆原产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是一种优质、高产,集粮、油、牧、饲于一体的经济作物。油莎豆产量高(亩产干豆可达500~600 kg),含油量高(20%~25%),亩产油量在120 kg以上,单位面积产油量是大豆的5倍、油菜的2倍。油莎豆油富含多种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综合营养价值媲美橄榄油[1]。中国油莎豆种植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1952年,中科院植物所从苏联引进油莎豆,并在全国推

    科技和产业 2022年1期2022-02-25

  • 不同采收间隔双排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带风场结构与防风效能的模拟研究
    益具有重要意义。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是原产于非洲的莎草科莎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作物时为一年生),根系发达,分蘖能力强,除能够很好适应干旱、半干旱区的恶劣环境,其块茎还可以榨油、制作食品,地上茎叶也可以作为优质动物饲料,是一种兼具经济效益及生态等功能的生态经济植物[4]。因此,在我国北方风蚀沙化严重地区种植油莎豆不仅能够有效遏制土壤风蚀,还能够为当地带来较高的经济收入,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经济发展。一般来说,植被的覆盖度越高,

    干旱区地理(汉文版) 2022年6期2022-02-09

  • 油莎豆排种器的试验研究
    022)0 引言油莎豆原产于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是一种优质高产,集粮油、牧、饲于一体的经济作物。油莎豆干豆产量可达500~600 kg/667 m2,含油量高达20%~30%,单位面积产油量在120 kg/667 m2以上,单位面积产油量是大豆的4倍、油菜的2倍、花生的1.5倍[1]。油莎豆油富含多种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综合营养价值可媲美橄榄油[2]。油莎豆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油莎豆种植面积约为1

    江西农业学报 2022年10期2022-02-08

  • 油莎豆粕的营养价值及其替代部分玉米对生长猪的饲喂效果研究
    问题的关键途径。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亦称油莎草,属一年生莎草科莎草属植物,是一种油脂含量高且产量高的新型经济作物。原产于非洲及地中海沿岸国家,1960年由保加利亚引入我国栽培,2015年以后其种植才得到大力推广。油莎豆富含淀粉、油脂、糖类、蛋白质和各种微量元素,一般通过压榨或浸提法提取油脂。取油后的油莎豆饼/粕同样含有丰富的淀粉、糖类以及蛋白质,可直接用作饲料,或用于制糖和酿酒,而糖渣和酒糟也可用作饲料。虽然油莎豆饼/粕作为一种营

    中国畜牧杂志 2022年1期2022-01-20

  • 不同油莎豆粉对面条品质的影响
    132013)油莎豆(Tiger Nut),又名油莎草、铁荸荠、地杏仁、地下板栗、地下核桃、人参果和人参豆,有的地方又叫油豆,英文名为黄色坚果、虎坚果或地球杏仁[1]。油莎豆原产于非洲地中海地区,富含油脂、淀粉、糖、蛋白质、各种维生素等,是一种优质、高产且综合利用前景广阔的经济作物[2]。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油莎豆最早从前苏联引种并在北京植物园试种成功,60年代再次由保加利亚引入栽培,70年代全国掀起油莎豆种植高潮[3]。油莎豆含有一定的抗氧化物质,

    食品工业 2021年12期2021-12-31

  • 油莎豆播种机的研发思考
    要求也越来越高,油莎豆——“油料作物之王”作为新型特种油料经济作物具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其播种设备还未被大量使用,至今还没有实现工业化生产,因此油莎豆播种设备技术问题不断得到关注,研制出能够实现大面积油莎豆播种作业的设备对实现油莎豆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1 油莎豆播种机市场现状目前油莎豆市场需求很大,但由于没有专门针对油莎豆而研制的播种机,现在油莎豆播种机一般都是改进的机械式花生播种机,该种机械式的油莎豆播种机的排种器的排耕精度比较低,很难实现精

    河北农机 2021年1期2021-12-06

  • 我国油莎豆制品开发现状
    000)0 引言油莎豆的适应性极强,在黑龙江、北京、河北、湖南、山东、四川等地都有种植[1-2]。油莎豆营养物质成分与奶类似[3],具有奶香味和甜椰子混合的独特风味。美国人称之为人体震颤饮料。据《新华本草纲要》 中记载,油莎豆块茎具有一定抗炎症作用,并有健脾健胃功效。目前,国外已将油莎豆加工成种类繁多的食品,如咖啡和可可的代用品、油莎豆糖果、油莎豆糕点酒类和饮料等[4]。而我国对油莎豆的开发利用研究主要是在栽培技术、营养成分分析与提取工艺等方面,对油莎豆食

    农产品加工 2021年14期2021-12-05

  • 油莎豆栽培技术研究及发展建议
    孙永强油莎豆,又名虎坚果,原产于非洲,是天然的、非转基因的草本粮、油兼用作物。油莎豆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油、糖、淀粉、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综合营养成分超过小麦和玉米。油莎豆出油率高,干果出油率为20%~25%,其维生素E、亚油酸、亚麻酸的含量是橄榄油的3倍,成品油品質高于橄榄油。面对复杂国际形势,油莎豆产业有望成为我国粮油战略中的备胎。为此,2020年民权县研究人员进行了油莎豆试种,以了解其适应性,产量状况及栽培要点。一、试种安排及管理技术(一)试种安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1年9期2021-09-27

  • 间作对油莎豆根系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000)0 引言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L.)又名油莎草、虎坚果,是莎草科一年生优良草本油料作物。油莎豆大概是已知的唯一一种能在块茎中积累大量油脂的植物,它不仅可以榨油,将其磨成粉还可用于无筋面条的生产[1,2]。油莎豆具有低投入、高产量、高出油率、高营养的特点,因此有“油料植物之王”的美称[3]。油莎豆中含有优良蛋白质,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由其制成的油是一种天然高油酸食用油,在牛肉汉堡中使用油莎豆油来替代牛油,可以降低总脂肪和饱和脂肪

    绿洲农业科学与工程 2021年1期2021-07-13

  • 油莎豆白酒发酵工艺优化及其品质指标检测
    300457)油莎豆中油脂含量丰富,是目前报道中产油量最高的植物油料之一,可以代替植物油使用[1-3];又因为油莎豆油脂的润滑性能比较好,所以还可以用来生产生物柴油以及高级的润滑油[4-5]。油莎豆不仅含有丰富的油脂还富含淀粉、糖以及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等,所以也是一种优质、高产且综合利用前景广阔的经济食用作物[6-8]。油莎豆饼是由油莎豆榨油后的残渣压缩而制成的,其淀粉含量高达24.63%~36.77%[9],与小麦、玉米、土豆等相似[10]。榨油后残留

    中国酿造 2021年5期2021-06-04

  • 我国油莎豆市场与产业调查分析报告
    全。2016年,油莎豆被列入农业部《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2019年李克强总理也对油莎豆发展做出重要批示。为全面了解我国油莎豆生产和市场状况,提出油莎豆产业发展建议,长江大学受委托成立专题研究组,对我国油莎豆产业进行了综合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油莎豆是粮油兼丰新作物,抗旱节水,高产稳产,适应我国丰富的沙化非粮边际土地生产。近年来,油莎豆品种选育和机械化收获等生产关键技术有重大突破,初步具备了规模化发展条件。建议国家加大投入,强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21年21期2021-05-31

  • 油莎豆品质分析及加工利用研究进展
    450000)油莎豆又名油莎草,是莎草科1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营养价值高,享有“地下核桃”“地下板栗”“人参果”等美誉。它原产于非洲,1960年中国从保加利亚引入,在湖南、江西、广东等多个省市种植[1]。油莎豆是一种集粮、油、牧、饲、药于一体的多用途经济作物,还是防风固沙、绿化沙漠的理想植物。其茎叶是优质牧草和绿色饲料;其块茎是粮、药、食材,既可直接当作粮食来充饥食用,也可用来提制优质食用油、多种健康食品以及天然生物药品,提油后的饼粕还可用于提取淀粉、糖和

    食品工业 2020年10期2020-11-02

  • 不同产地油莎豆性状及组成分析研究
    450001)油莎豆为一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又称铁荸荠、地下板栗、地下核桃[1-2],原产于非洲地中海地区[3],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开始引种[4],目前在吉林、辽宁、河南、河北、新疆、内蒙、湖南、湖北、山东、云南、四川、江苏等地均有规模种植。油莎豆含油量与大豆相当,且营养成分较为全面[5],是一种优质的植物油料资源[6-7]。油莎豆耐旱、耐涝、耐盐碱,病虫害少,在我国沙壤地、盐碱地、荒地、山坡、丘陵都能生长,并且产量高,具有非常好的开发前景[8-10

    中国油脂 2020年8期2020-08-12

  • 一种油莎豆保健饮料的制作工艺
    354300)油莎豆又名油莎草(Cyperus esculentus),为莎草科莎草属多年生草本,原产于非洲、欧洲、亚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热带及温带地区。中国科学院植物所于1952年从前苏联引入油莎豆进行栽培,1960年又从保加利亚重新引进,现在我国北京、甘肃、广西、江西、四川、山东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广泛种植[1]。油莎豆的地下块茎的营养价值高,含油率、蛋白质、糖、维生素、淀粉含量分别为25%~30%,10%~15%,15%~25%,0.8%~1.4

    农产品加工 2020年12期2020-07-20

  • 油莎豆产业市场前景分析
    云 张雪冬一、油莎豆的产业现状1.1油莎豆的国外种植历史油莎豆是古埃及人的主要食物。油莎豆是油莎草的块茎,油莎草是一种多年野生草本植物,据记载已经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油莎草(Cyperus esculentus L.),又称油莎豆、油沙果、虎坚果,英文俗名为 Chufa sedge yellow Nutsedge Tigernut sedge 或 Eartamond,其块茎在英文中称作 tienut,在西班牙语中称作Chufa,属于莎草科莎草属的一年生或多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2期2020-06-08

  • 旱地油莎豆栽培模式试验报告
    744699)油莎豆是一种块茎含油较高的油用禾本科作物[1],块茎含油27%左右,可加工食用油,茎叶含有较多的脂肪和糖分,是家畜的优良饲料。油莎豆原产于西亚和非洲,美国南部在19世纪中叶开始种植,随后在欧洲等地广泛栽培。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引入种植[2]。为了探讨油莎豆在甘肃省庄浪本县黄土丘陵区的适宜性和栽培模式,开展了本次试验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试验材料采用的油莎豆为山西小粒。供试地膜为天宝塑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天宝牌”厚度0.01

    江西农业 2020年3期2020-05-07

  • 油莎豆引种试验及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德源 王颖摘要:油莎豆是一种适应性好、抗逆性强、耐病虫害、经济价值高的集牧、饲、粮、油于一体的高效经济作物,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本文从油莎豆种质资源收集筛选、引种试种、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收获等方面综述其研究进展,并在简要分析油莎豆高产栽培和示范推广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其未来研究方向作了展望。关键词:油莎豆;引种;优质;高效栽培Research Progress of Introduction Experiment an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3期2019-08-03

  • 我国油莎豆产业研发进展报告
    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莎豆又称虎坚果、油莎草、铁荸荠等,是原产于非洲及地中海沿岸国家的一种草本植物。油莎豆适应性极强,它是一种优质、高产、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的集油、粮、牧、饲、绿化观赏于一体的经济作物。油莎豆营养丰富,富含膳食纤维、淀粉、蛋白质、脂肪、矿质元素等,其中油脂含量可达24%~28%,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维生素E、维生素C、矿物质锌等营养物质。可生食或炒食、榨油产饼粕, 亦可提取淀粉、加工食品、酿酒、作饮料和用作饲料等。油莎豆还具有降低血压的功效、降低血

    中国农村科技 2019年4期2019-06-03

  • 农业怎样把“天”与“地”联系在一起?
    在一起。等我遇到油莎豆那一刻,更明白是什么把“天”与“地”联系在一起了。在展会上记者第一次看到油莎豆,以为是加工过的黄豆。品尝之后才发现,比黄豆略大的油莎豆跟黄豆没啥关系。它有着离奇的身世和让人唏嘘的发展历程。油莎豆(又称虎坚果),是莎草科莎草属植物,也称油莎草。原产地在非洲和地中海沿岸国家,如今在埃及白尼罗河流域还有广泛分布。油莎豆古代即是一种深受欢迎的野生食用植物,甚至在人死后还作为一种供品陪葬,表明人对油莎豆的生死不离。在两千多年前埃及十二王朝的古墓

    中国农资 2019年18期2019-02-01

  • 一种多用途的新兴油料作物 ——油莎
    2.北京鑫科创油莎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 102299; 3.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油脂所,北京 100083)油莎豆又名油莎草、铁荸荠、地杏仁、地下板栗、地下核桃、人参果和人参豆,有些地方叫油豆。油莎豆在国外叫虎坚果、老虎豆等。油莎豆原产于非洲北部、地中海和尼罗河沿岸地区,属亚热带、温带及寒温带地区种植植物。油莎豆现广泛分布于非洲、欧洲、亚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在许多国家如埃及、摩洛哥、尼日利亚、刚果、西班牙、意大利、保加

    中国油脂 2019年1期2019-01-23

  • 油莎豆在河南实现亩产858公斤
    故道召开“河南省油莎豆产业链关键技术研讨会”,对目前河南油莎豆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瓶颈进行研讨,同时对该地种植的油莎豆示范田进行了实收测产和机收现场评估。与会专家组按照测产程序进行了随机取样测产,该地示范田种植的油莎豆春播亩产干豆858公斤,夏播亩产干豆619公斤,机械收净率为94.57%,破损率为 2.21%。专家认为油莎豆产业的发展将会缓解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并在促进我国北方干旱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科学报)

    种业导刊 2019年12期2019-01-04

  • 几个油莎豆品种块茎中蛋白质含量的比较分析
    山354300)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又名为油莎草,是莎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由于其块茎埋于地下,而且形状、味道及油质与核桃相似,因此,国外又有地下扁挑和地下核桃的说法。油莎豆原产于非洲,我国的油莎豆于1952年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从前苏联引种,1960年又从保加利亚引入,并在北京植物园试种成功[1]。现在北京、甘肃、江西、四川、山东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已经开始引种种植[2]。油莎豆是一种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的草本油料作物,它除了含有丰

    武夷学院学报 2018年6期2018-09-26

  • 我国育成首个高油高产油莎豆品种
    育的新型油料作物油莎豆“中油莎1号”,通过了中国作物學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组织的品种认定,这是我国育成的首个高油高产油莎豆品种。油莎豆综合利用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既可开发成食用油,又可加工成口感佳的风味食品。此外,油莎豆抗逆性强,适宜在荒地、滩涂地,及盐碱地等土地上种植,可有效利用边际土地资源,促进边际地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大力推广的新型油料作物。其已被列入《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推荐作物品种。“中油莎1号”具有产量高、含油量高、

    农村百事通 2018年6期2018-03-29

  • 我国育成首个高油高产油莎豆品种
    育的新型油料作物油莎豆“中油莎1号”,日前通过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组织的品种认定。这是我国育成的首个高油高产油莎豆品种。油莎豆原产非洲,为莎草科一年生草本油料作物,享有“生命之果”的美誉。油料所油料逆境生物学团队历经10年,通过辐射诱变、提纯复壮及南繁加代穿梭育种方法,成功选育出油莎豆新品种“中油莎1号”。据该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含油量高、品质好等特点,块茎种子含油量31.3%,是长江流域含油量最高的油莎豆品种;油酸含量68.2%

    四川农业科技 2018年3期2018-03-18

  • 新型油料作物“中油莎1号”高油又高产
    育的新型油料作物油莎豆“中油莎1号”,日前通过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组织的品种认定。这是我国育成的首个高油高产油莎豆品种。油莎豆原产非洲,为莎草科一年生草本油料作物,享有“生命之果”的美誉。油料作物研究所油料逆境生物学团队历经10年,通过辐射诱变、提纯复壮及南繁加代穿梭育种方法,成功选育出油莎豆新品种“中油莎1号”。据该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含油量高、品质好等特点,块茎种子含油量31.3%,是长江流域含油量最高的油莎豆品种;油酸含量6

    农家书屋 2018年4期2018-01-28

  • 油莎豆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陈惠宗油莎豆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陈惠宗油莎豆又名油莎草、地下扁桃,原产于非洲和地中海地区,属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产上作为一年生作物栽培,是一种优质、高产、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的油、粮多用新型作物。种植油莎豆成本低、产量高,一般亩产干豆500公斤以上,出油率一般为30-40%,其油色清澈微红,无沉淀,浓香无异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价值极高,是上等的食用油,品质优于菜籽油及芝麻油等,因此被称为“油料植物之王”。油莎豆除榨油外,也可加工成食品出售,可

    红土地 2017年10期2017-11-08

  • 油莎豆提油的工艺研究
    ,刘一萱,梁姝敏油莎豆提油的工艺研究余 攀1,万端极1,吴正奇2,杨 娟3,刘一萱1,梁姝敏2(1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68;2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湖北武汉430068;3武昌首义学院城市建设学院,湖北武汉430068)以油莎豆粉为原料,先将其进行酸处理,然后用传统的水酶法进行提油。通过系列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索提油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提油最适条件为:酸提pH=3,酸提温度50℃,酶用量2.5%,酶解时间6h。各因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7年4期2017-09-18

  • 超声辅助提取油莎豆可溶性糖
    报·超声辅助提取油莎豆可溶性糖张莉弘,吴 琼,邹险峰,于淑艳,陈丽娜,吴淑清(长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通过超声波处理,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料液比、浸提温度对油莎豆可溶性糖提取的影响,并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对油莎豆可溶性糖提取工艺进行了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优化.结果表明:四个因素对油莎豆可溶性糖提取的影响主次顺序为浸提温度>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700 W,超声时间10 m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4期2016-12-29

  • 油莎豆开出了“财富花”
    一、品种介绍油莎豆又名油莎草、铁荸荠,原产于北非和地中海地区,地下长圆形的根状茎可生食、加工,果实含油率27%左右,是一种综合利用价值较高的油、粮多用作物。油莎豆易种好管,耐旱、耐涝、耐瘠薄,适宜在河滩、荒地、荒山、荒坡种植。经北京、河北、湖南、湖北、山东、四川、新疆等地试种,一般亩产750~1000公斤;在瘠薄土地上种植,产量也可达300~500公斤。因此,可充分利用河滩、废弃荒地广泛种植。油莎豆生育期110~120天, 3月初到7月都可播种。可错开农忙

    农村百事通 2016年8期2016-05-14

  • 油莎豆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沙410128)油莎豆属莎草科莎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被称为油莎草、人参果、人参豆、铁荸荠、地下核桃、地下板栗等[1]。它原产于非洲,有着非常悠久的栽培历史。科学家曾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埃及古墓中发现了油莎豆的块茎。公元初期,它被阿拉伯人带入欧洲,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传遍了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多个国家和地区[2,3]。油莎豆在我国已有60余年的历史。据相关资料记载,我国曾于1952年从前苏联将油莎豆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引进栽培[4~10],又于1960 年从保

    作物研究 2013年3期2013-01-22

  • 油莎豆的引种及生产发展策略
    530007)油莎豆的引种及生产发展策略黄春荣1梁文章2孙祖东3(1.中国科技开发院广西分院,广西 南宁 530022;2.广西桂邦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530001;3.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广西 南宁 530007)文章结合油莎豆项目研究和实践结果,重点介绍了油莎豆的主要用途及特性,引种试种效果、栽培技术措施、育种策略等,为油莎豆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实践依据。油莎豆;引种试种;栽培技术;育种策略;产业化开发利用1 概述油莎豆(Cype

    大众科技 2012年6期2012-10-18

  • 非粮生物质能源植物“油莎豆”的产业化前景及对策
    生物质能源植物“油莎豆”的产业化前景及对策黄春荣1梁文章2孙祖东3(1.中国科技开发院广西分院,广西 南宁 530022;2.广西桂邦生物质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1;3.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广西 南宁 530001)油莎豆是一种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油料植物,全生育期110~130天,年可种两季,具有抗逆性强、耐贫瘠、耐盐碱、病虫害少、喜阳光、容易裁培管理、不与粮争地、可规模推广种植等特点。油莎豆块茎产量高且富含油脂、淀粉和糖,是目前

    大众科技 2011年5期2011-10-18

  • 综合利用价值高的作物品种——油莎
    油莎豆又名油莎草,属一年生莎草科植物,原产于非洲,素有“地下板栗”和“地下核桃”的美称。油莎豆营养丰富,全身是宝,是一种优质高产、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的作物,我国已有近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引种成功。油莎豆地上长草,高可达100~200厘米,分蘖力强,呈株丛生长,叶片扁而厚,细长呈剑状。667平方米(1亩)产鲜草3000公斤以上,是饲养牛、羊、鱼、兔、鹅的优质饲料。油莎豆地下结果,其地下茎顶端膨大为椭圆块茎,形如大花生仁,每蔸结果数在100~300粒之间,每

    农村百事通 2009年22期2009-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