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专业学生毕业综合技能训练模式探讨

2009-05-31 08:24王广琳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12期
关键词:训练模式工作过程导向学生

摘要:通过探讨中职室内设计专业传统的毕业综合技能训练方式的利弊,提出以家庭室内装修作为项目任务,以完成此任务的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毕业综合技能训练模式,并对此模式进行了可行性研究。目的是使毕业综合技能训练与企业的实际工作相结合、使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培养与市场需求接轨,更好地消除毕业生就业障碍,提升就业能力。

关键词:室内设计专业;学生;毕业综合技能;训练模式;工作过程导向

为了让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接轨,职业学校根据岗位工作内容开设课程,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教学内容,进行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已成为一种趋势。毕业综合技能训练是学生从学校顺利进入社会的重要过渡阶段。在追求教学与工作实际“零距离”的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与企业人才需求的距离正逐渐缩小,毕业综合技能训练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将是学生顺利跨入工作岗位的良好契机。

传统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综合技能训练的利弊

传统毕业综合技能训练的操作方式我校室内设计专业传统的毕业综合技能训练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约需10周,由教师确定内容进行模拟项目的训练,主要在方案设计、手绘效果图技法、电脑辅助设计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强化训练。第二阶段约需10周,学生在校外装饰企业实习,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项目,指导教师巡点辅导。

该方式的优点学生统一在校内进行模拟训练,由于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情况比较了解,在各方面知识运用方面能查漏补缺,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有针对性的分层指导。学生在进入社会前接受了综合性训练,能够增强就业信心。

该方式存在的问题首先,每个班通常只配置1~2名实训指导教师,由于学生太多,指导教师无法关注到每位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个性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除了忙于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外,还要在本身的专业知识上不断更新提高,必然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当一位指导教师指导几十位学生时,思路容易囿于自己惯有的设计思路和理念中,不可能时时关注到每位学生的设计不足,挖掘学生的潜力。如果增加指导教师数量改为小班授课,则必然会提高学校教学综合成本。其次,毕业综合技能训练第一阶段的题目仅为模拟项目,学生的设计缺乏对现实的认识和实践的机会,难以付诸实际,很难提高学生的就业信心。指导教师的点评只能停留在设计上构思和理论上指导,学生处于纸上谈兵的状态,没有一次真正实践的机会,自然在面对企业的“经验”要求时处于心理的弱势,在应聘及今后实际工作中失去信心。再次,在方案实施与社会需求联系上不足。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只需要实现自己的想法,完全不需要考虑到客户的需求,没有尝试如何与客户沟通,不了解客户的生活习惯和审美眼光,不知道何时需要妥协,缺乏语言技巧。最后,巡点教师不能及时解决学生实习时遇到的问题,第二阶段的指导作用不明显。由于巡点教师需要兼顾校内课程教学和实习学生指导,往往只能蜻蜓点水般地在各实习点间奔波,既没有足够的时间指导学生,更不能在学生需要指导的第一时间出现。

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室内设计专业毕业实训项目

如何改善上述不足,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就业能力,使学生在审美能力、专业技能和社会经验等方面都得到补充呢?如何使学生在毕业综合技能训练过程中更好地融会贯通各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在完成学业后平稳过渡到就业呢?采用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能够解决以上问题。

(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毕业综合技能训练模式开发的特点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毕业综合技能训练模式,即学生以小组形式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活动,在企业指导人员的帮助下制定计划、完成工作,根据过程和完成效果进行评价。核心是用“完整的行动模式”替代按照外部规定完成给定任务的“部分行动”模式,让学生经历接受任务、在指导下形成成果和总结的完整“工作过程”。教师通过开发合适的实训项目和多种辅助手段(如引导、提供资料等方式),引导学生获得必需的知识或技能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以室内设计实际装修项目作为毕业综合技能训练的任务,对项目实施流程进行监控,该流程一般包括图1所示的几个过程。

由于部分操作涉及公司内部资料,比如签合同和结算工程款项等内容,学生只能做到初步了解。

从以上八个操作步骤看来,学生参与到每一项工作中都能与自己在学校的学习内容和培养目标相联系,与毕业综合技能训练环环相扣,实现自主学、强迫练的有效组合。这八个步骤具体的人员配置、实施步骤、阶段成果、能力培养目标等详见表1。

小组成果展示:2小时的幻灯片演示和讲解,介绍实施项目的人员分配、方案、过程、阶段成果和最后的总结,指导教师与学生及小组成员进行现场答辩。

从上表可以看出: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项目实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机会,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将学生放在课堂外企业内,教师改变了角色,与行业人员共同提供对学生的指引,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学习,使职业教育的单一化转向培养专业知识、社会意识和能力的教育目标。

该做法有以下特点:(1)毕业综合技能训练的综合内容顺序与实际工作顺序一致。这一改变使整个毕业综合技能训练的过程符合了社会工作架构,加重了每个实践环节的锻炼,有利于学生积累工作经验,强化技能,消除了学生再适应社会工作的心理障碍。(2)把认识学习的知识与实际专业工作结合在一起,将学习者的个体学习过程与适应外界职业要求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个体行动的角色能力。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毕业综合技能训练的基本教学程序

上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毕业综合技能训练模式使我们认识到,它是一种行为导向的综合技能训练教学方法,采用跨学科的综合训练模式,重视案例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在应用上符合毕业训练中多课程融合,学生弹性管理和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特点。教师与学生通过共同完成外部实际专业项目来引导整个毕业综合技能训练过程,让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培养综合能力的目的。该项目实训的基本教学程序为:分组——确定实习单位——指导完成(室内设计家装)项目——检查评价,作为毕业综合技能训练项目实施的基本流程。

(三)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综合技能训练过程的评价模式

评价模式:每两星期选出一天集中分小组讲解总结,配合多媒体和各种软件的演示,将收获和经验与大家沟通、交流,通过现场指导人员、客户反馈意见、巡点教师、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对知识、经验、表现、能力四方面进行评价,以期达到学生间互相学习而取得更广泛的认识效果。

成绩核定:结合过程性评价的成绩,以小组为单位展现成果性的设计方案的方式,配合软件的演示、答辩,通过专业人员、教师、学生的共同评价,核定成员的毕业设计实训成绩。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毕业综合技能训练实施的困难与对策

配合学校“2+1”的教学模式,学生的毕业实训在时间和实训单位的安排上有了很大的保证,但实际操作中仍有许多困难和经验是需要我们共同面对和总结的。在整个毕业综合技能训练中,教师和师傅的指导、评价应多从鼓励和指导出发,在学生的个体能力、素质、专业培养上需多方达成共识。

中等职业学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综合技能训练与企业的需求密切对接,在实施过程中应保持整体性,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改造,注重评价标准的多元性和结果的开放性,将有效帮助毕业生提升专业能力和个体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使其顺利踏入社会工作并保持良好的发展前景。如何克服存在的问题则有待中等职业学校及教师不断探索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编委会.建筑装饰装修工程[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

[3]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王广琳(1978—),女,江苏建湖人,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讲师,主要从事中等职业学校建筑专业的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训练模式工作过程导向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高中英语书面表达训练模式分析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旧机动车鉴定与评估》课程标准的开发与研究
工作过程导向的《旅游学》课程内容重构
高校篮球队短期训练方法探讨
工作过程导向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应用型本科水利工程制图教学内容改革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