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写题记吗?

2009-11-03 06:02陈月梅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09年9期
关键词:题记机遇文章

陈月梅

导言

探究亦称发现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探究性学习。探究作文就是把探究的内容形成文章,它主要是通过对比概括规律,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一个精彩的题记,先声夺人,开宗明义,展示才华,不仅让读者感到耳目一新、别开生面,而且能产生“浓缩言语动人心,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最佳效果。

[题记的主要作用]

1交代写作缘由

如一篇以“母爱无价”为题目的题记:

谨以此文献给我深爱的母亲,献给天下所有普存爱心的母亲。

2创设环境

如《感悟高中》的题记:

那是心灵深处的一股清泉,滴不尽,吐不完,一直奔流到永远永远,去浇灌我人生旅途中的每一草,每一木……此题记通过优美的描述,为全文创设了浓浓的氛围。

3揭示文章主旨

如《抹去心中的界限》的题记:

表面的界限,能用手抹去;心中的界限,只能用心去抹平。

题记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又如以下题记:

生命的意义不在美丽的言辞中,不在空洞的追求里,而在于实实在在的谋求自己的生存,同时也帮助别人生存。

每个人都曾面临人生的选择,我们必须决定什么是重要的事。

温暖是无处不在的,温暖着自己,也温暖着别人。正如: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题记的主要形式]

1阐发话题式

即运用题记对话题进行适当的分析和阐述。指出话题所包含的意蕴,话题间存在的关系等。

如《漫谈“聪明”或“认知”》的题记:

同时对“修墙”“防盗”的顸见,却产生“聪明”或“被怀疑”的结果。“感情”竟能如此地左右“认知”,心的小舟啊,在文化的河流中求索……

此题记通过对所提供的话题材料进行简单述说,点出了感情影响着“认知”,对所写的话题进行很好的阐述,同时“心的小舟啊,在文化的河流中求索……”也揭示了下面文章所写的内容。

2释题式

即题记紧扣话题,对文章题目内涵作具体诠释,让读者对其内涵有准确、清楚的把握。

如《情感理智认知》的题记:

在情感与认知之间架起一座理性的天平。

此题记巧妙地诠释了“情感”与“认知”之间“理智”的重要作用,从而点明了题目中三者之间的关系。

3点旨式

即点出文章主旨,让读者透视到文章亮点,触摸到情感的波动。

如《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别人》的题记:

勇者,相信别人,怀疑自己;

愚者,相信自己,排斥别人;

智者,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

此题记三个整句夺人目光,形式整齐,指出了三种人对待自己与别人的不同态度,于鲜明的对比中紧承题目“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别人”,为下文亮出自己的观点作铺垫。

4交代式

即借题记交代写作目的、背景或写作内容等,使读者对文章有一个更清楚的了解或宏观上的把握。

如《北方人和南方人》的题记:

一场大火,把两个平凡人的友情之歌唱到极致,他们的人格,也便在这友情中升华。

此题记把文章所写的北方人与南方人之间“友情”故事概述出来,使读者一睹便对文章写了什么有了一个初步把握。

5吸引式

即创设一个富蕴悬念的氛围,吸引读者,诱发读者的兴趣。

如《无悔的选择》的题记:

一个乡村女教师的命运为什么如此坎坷?她面对一连串的打击能挺住吗?假如她当初换一种选择。她的命运又将如何?

此题记连用了三个问句,设置了三个悬念,引发读者兴趣,使读者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题记运用该注意的问题]

1应注重题记的文采性

可引用名言、歌词、睿智心语、格言、谚语等,也可运用比喻、修辞、拟人等手法,语言形式上可采用诗歌、对联等。

如《那时花开》的题记:

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练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泰戈尔

如《多彩的幸福》的题记:

生活如花、姹紫嫣红;生活如歌,美妙动听;生活如酒,芳香清醇;生活如诗,意境深远;生活如梦,绚丽多姿。

2应注重意蕴丰厚,情味绵长

如《感谢父亲》的题记:

年幼时,父亲是一道港湾;年轻时,父亲是一尊偶像;中年时,父亲是一段岁月;年暮时,父亲是一部史书。

此题记把对父亲的敬爱写得情味悠长,赞美了人世间这份平凡而又高尚的亲情。

如《传递的彩带在飞扬》的题记;

天空瓦蓝,一片晴空,轻轻的风托着一朵小小的云在悠闲地飘动。

寰宇大地,一片生机,轻轻的风扬起一条条彩带,让她们尽情飞扬。

此题记不光有文采,而且意蕴丰厚,情味绵长。

3应注重语言的简练性

写题记,贵在简洁,不能太长,语言要精炼、精警、练达,多运用格言式的话。题记一般不超过文章的两行。若题记过长,即显冗长,又给人头大身小之感,反而弄巧成拙。

如《一步与一生》的题记:

一步,看似很短;一生,看似很长。殊不知,这短与长,只是相对而言。一步即可是一生,一生也可以是一步。

前人走错了一步,将给后人带来痛苦的一生。

此题记就运用了哲理性的话来表现题意,简练准确。

[运用实例]

机遇创造畅想曲

机遇和创造,仿佛是一首歌曲的词和谱,完美结合,才能谱出一段优美的音乐。那是人生成功的畅想曲。

——题记

机遇是拿着碗、捧着书的左手,托着一份希望;创造是操着筷子、握着笔的右手,划出一道亮丽的弧线。若说抓不住机遇。那么创造的笔筷在哪里展现风采呢?机遇和创造。左手和右手,它们都离不开对方,只有紧紧握住了,拥有的那方天空才会更广阔、更湛蓝。

倘若问我要机遇还是要创造,这仿佛是在问我要左手还是要右手。都不行,我要两只手。右手抓住左手,让机遇不再溜走,让创造成为可能。机遇是定时定点定量的车票,那列车会驶向梦想的另一端,带人们去梦想。我们猛地赶着,长途跋涉也在所不惜,只为买到那枚再也不会有第二次的机遇车票。而创造就是机遇列车经过的旅途,沿途一路明朗一路芬芳,只看到窗边的鸟儿对着“创造”的洒脱叽喳地手舞足蹈。创造,乐哉!

创造,得及时抓住机遇。

机遇是康桥河畔婀娜多姿的细柳,拖曳着。姿态妖娆。徐志摩抓住娇柳的轻声呢喃,抓住了机遇的召唤。挥笔写就朗朗上口、言辞秀美的《再别康桥》,创造了二三十年代典型的诗歌风格。创造熠熠发光,只缘于机遇的造访,莲荜生辉。创造,美哉!

创造,需要抓住机遇的召唤!

机遇是别涅迪克不小心掉在地上的烧瓶。静静地躺着,等待细心人的关注。别涅迪克刻苦钻研。执著地追求答案,握着烧瓶,仿佛掌握着机遇的臂膀,终于有一天腾飞,创造出辉煌,创造出那让人安全的不碎玻璃。给予人们更多的呵护。

创造,藏在机遇中,只待去开发。

机遇是破旧仓库里的那只东突西蹿的老鼠,搅坏了仓库里那个可怜鬼的梦乡和日常生活。往往创造只会给那些时刺期待机遇,勇于抓住机遇的人。要不你看,迪斯尼乐团的那些可爱的米老鼠哪会凭空而生?其实,设计者就是那个被老鼠打扰的颠沛流离、穷困潦倒的可怜鬼。他由活蹦乱跳的小老鼠突发奇想,才拥有今天令人艳羡的成就。创造,离不开机遇。创造,壮哉!

机遇潜伏在我们的身边,创造也潜伏在我们身边。它们离我们都不远,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机遇,善于抓住机遇,创造就会实现。

生活。从来不冷落有志向的人,它就是一部由机遇和创造结合而成的畅想曲,吟唱着快乐,吟喝着成功!

[点评]这个题记,一方面照应题目,一方面点明主旨,有点睛作用。

[佐希点评]

2008年寒假放假前佐希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自己喜欢的与语文有关的一个点去探究,可以是高考考点,如病句、虚词等,也可以是作文方面的。新学期开学。收上来的作业让佐希大吃一惊,学生探究的广度和深度让人感叹。特别是这个有关题记的探究,作者不光去找了相关的题记,还概括了用法、作用、注意点。这些是连佐希平时都没有注意到的。可以想象,作者为了探究题记,阅读了多少文章,查找了多少书籍;也可以预计,就这么一次探究,给学生学习带来的影响,带来的启迪可能是平时教学很多堂课都难以做到的。既然探究得那么好,就做成课件,由小组展示吧。

猜你喜欢
题记机遇文章
元 楷书察罕装像题记、祝天装像题记原石
RCEP与房地产机遇
张釜隶书《药洲九曜石题记》
孝堂山石祠北魏二题记考论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