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见真情

2009-11-03 06:02范明华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09年9期
关键词:感人真情记叙文

范明华

[教学设计]

“一滴水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细节描写是文学的生命、记叙文的灵魂。高考这些年来,那些低分的记叙文往往因描写不具体或情感矫饰遭遇滑铁卢,而高分甚至满分记叙文,无不闪现着细节的光辉。

哪有那么多精彩感人的细节呢?生活中不是缺少细节。而是缺少感悟。一个眼神,一句叮嘱,一则短信,一个手势,一个电话,瞬间心理活动,闪光后的泪珠,这些无不蕴含着深刻爱意和浓浓的亲情,你感悟到了没有?本次活动就是感悟生活中动人的点点滴滴,然后通过课本相关文章的阅读,探讨一些值得借鉴的写法,探究记叙文通过感人的细节描写赢得高分的技巧。

[教学过程]

1感悟真情,回忆生活中的感人细节。

2阅读老舍的《我的母亲》,讨论写法借鉴。

3写作《因为有你》,要求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

4互评作文,讨论写法。

5展示优秀文章,讨论出彩写法。

[体味感知]

一、课前导入

教师:“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这些经典之所以千古传唱,是因为它们字字句句都是泪,一言一语皆含情。而在我们的课文中,也有不少让人难忘,让人感动不已的作品,同学们能够分享一下它们的感人之处吗?

学生1:我首先想到了朱自清的《背影》,里面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背影、动作,把一个人过中年、生活艰难、饱经沧桑、步履蹒跚、又挚爱儿子的父亲形象活画出来了。

学生2:我想到了元稹的诗句“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垂死的病人在听到朋友被贬的消息后,居然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能一下子“惊坐起”,诗句通过这个细节,把对朋友的关爱表露无遗。

学生3:我想到了苏轼的“小轩窗,正梳妆”,它把苏轼对妻子的思念之痛幻化成“轩窗梳妆”,过了10年,记忆还这样鲜明,具体地突出了思念之苦。

学生4:《项脊轩志》的“儿寒乎?欲食乎”,它是天下母亲最常说的话,却最能表现母亲对儿女对挚爱。母亲已离开多年,回忆起来不禁让人唏嘘落泪。

教师:同学们提到的这些作品为什么让你难忘?采用了什么手法?

学生齐答:它们都写出了人间真情,都很好地运用了细节描写。

老师:对,这几处细节描写把父子、朋友、夫妻、母子真情刻画得非常细腻,真切感人,因而难忘。我们今天通过这节“于细微处见真情”的活动课就感人细节来感悟真情、描写真情,从而探究记叙文能力提升的方法。

二、知识回顾

同学们在以前就学过细节描写的相关知识,我们再稍加回顾。

细节描写含义是什么?它可分为哪几类?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

细节描写可分为:

①语言细节描写孔乙己“多乎哉?不多也”、“读书人窃书不算偷。”写出一个穷酸而又迂腐的末流知识分子形象。

②行动细节描写“……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走了。”(鲁迅《药》)作者对康大叔取钱的动作描写,用了“抓”“捏”等动词,准确地写出了他接钱、数钱的熟练程度,生动地刻画了康大叔凶狠、贪婪、惯于敲诈的丑恶嘴脸。

③肖像细节描写“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都是对别里科夫服饰的描写,属于肖像描写的一个方面。作者正是运用这种夸张的语言,漫画式的勾勒来揭示别里科夫种种有形的套子及自愿人套的心理,因循守旧的性格。

④场面细节描写《药》中的一段描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使人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这段文字写的是革命者夏瑜被杀的情景。而那些无聊的人们都伸长了颈项在欣赏着,就像一群“鸭”,生动形象,一个比喻就展现了国民的麻木、不觉悟。

三、感悟真情

教师:同学们常说,议论文以理服人,记叙文以情动人。议论文好写,记叙文难写,难就难在一个“情”字。我们刚才回顾了细节描写的分类,那么怎样在文章中通过它来表达真情,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呢?

老师带来了几篇作文,请你现场评分。(《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好奇心》《米粒——谷粒——血汗》)

同学分组讨论,然后谈得分及理由。

学生:都在56分左右。都贴近生活,写自身经历,抓住各种细节进行描绘,写得感人肺腑。

老师:大家看得很准,它们是近几年高考满分佳作。从中可看出,作品怎样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真情?请说明理由。

学生1:我觉得细节描写首先要具体形象。《米粒——谷粒——血汗》里:父亲像豹子一样吼了一声,他一辈子也没见父亲如此愤怒过,接下的情形更让他终生难忘:父亲将筷子插在田垄上,用那满是泥巴的手将谷粒一粒一粒地拈起来放进嘴里,锁着眉头,然后是艰难的一咽……“孩子,那是咱农家的血汗呀!”写父亲的动作神情非常具体形象,将一系列动作分解成“拈”“锁”“咽”,形象刻画了父亲对粮食对生活的极度珍惜,让人感动,让人震撼。

学生2:还要细腻感人。《好奇心》里,写相隔不过几米,奶奶过几分钟,便会放下活儿,“老头子!”这个语言细节细腻真切,通过它,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叫做一世深情。

学生3:要融入真情。《米粒——谷粒——血汗》写道,“孩子,那是咱农家的血汗呀!”这是父亲的真情流露,所以才感人肺腑。

学生4:《下辈子还做你女儿》通过细节把父女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生活困难,想吃西瓜,母亲答应买了,可全部给女儿吃,自己却背地里吃西瓜皮。读到这里,不由不让人心酸落泪,母爱已融化在其中了。

学生5:要善于感悟。这几篇写的都是极寻常的事,作者用心感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自己被真情感动,才能打动别人。

四、描述真情

老师:同学们淡得很好,这几年的高考佳作大多写自身经历,运用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于细微处见真情。

好,我们刚才感悟了古文与高考佳作中表现的真情描绘,而我们身边有无数生命花开的细节,我们注意去感悟没有呢?下面一起去体验生活中感人的瞬间吧。

请欣赏情境片段表演:

(一)放学了,爸爸在学校门口接女儿

(二)大热天,教师给我辅导功课。

(三)车站,妈妈跟我告别。

老师:刚才的同学们精彩地表演了生活中感人的细节,其他同学也不能置身事外噢!在你生活中,肯定有很多感人的细节,你想与大家分享吗?好好感悟那动人的瞬间,倾诉出来,让我们一起分享。

学生1:每次,我有什么心事或者烦恼,只要触到爸爸那安详坚定的眼神,就安定下来了。

学生2:永远忘不了来“茂名一中”读高一时与母亲在车站分别的情形。当时,车就要开了,母亲拖着小步,急匆匆地跑去面包店,又飞快地赶回来把面包送到车上坐着的我手上,我看见那日渐干枯的手,已爬满皱纹的脸,头上密布的银丝,慈样柔和的眼神,瘦小的身影,怕母亲看见,我头一低,眼泪一滚就出来了。

五、表达真情

老师:刚才同学们跟我分享了生活中感人的瞬间,那我们就把它们描绘出来吧。同学们根据刚才的表演和发言写一段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不少于100字左右。

学生完成,小组推荐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1爸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

2唐老师右手捏起一块芝麻烧饼,送到嘴边,小心心而又狠力地咬下一口,几乎同时,他伸出左手摊开巴掌,在下巴额下接着。一个烧饼吃完,芝麻也就铺满了一巴掌。他不慌不忙,将左手的五指向掌心一拢,芝麻便拢在一起,然后,忽地往张开的大嘴巴里一拍,便香香地嚼起来。他又搓了搓手掌,左右开弓抹了两把嘴,推起自行车上班去了。

3我轻轻从妈妈衣襟上拣起一根头发,银白银白的,似乎还带着妈妈的体温,拿在手上有一些粗糙的感觉,放到鼻尖子上有一股厨房的味道,

六、教师总结

同学们,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认真观察生活,关注生命中花开的细节,用心去感悟它吧。运用细腻生动的细节,于细微处见真情,那么你的文章也一定能够情感飞扬,精彩纷呈,在高考中铸就辉煌。

[阅读指引]

(要求学生课前重读老舍的《我的母亲》,划出文章关键句,理清文章思路,总结这篇文章于自己作文的启示)

老舍的《我的母亲》,文章思路如下:

线索:母亲给我“生命的教育”

思路:

1母亲勤劳诚实而且做事总是那么认真。

2母亲热情好客。

3母亲乐于助人,不怕吃亏。

4母亲有着软而硬的性格,善良而坚强。

[写作借鉴]

(讨论老舍的《我的母亲》的细节描写语句及作用。然后教师小结)

1“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手鲜红微肿说明母亲终年劳作,很勤劳。由于搓洗衣服,长期浸泡在水里,又被风吹才会这样。

2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母亲生我时已经41岁,我1岁半,父亲就死了。我终于有了出息,为我而兴奋不已,母亲不曾合眼,那一串串眼泪把母亲所有的酸甜苦辣都融进去了。

3“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地走去。”女儿是母亲的骨肉,出嫁当然高兴。可这么多年苦苦支撑相依为命,又怎么舍得遽然分离。通过一系列表动作的细节“挣扎”“咬”“扶”把母亲的喜悦与痛苦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4“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除夕夜,我因有事不能陪母亲,心里的难过自不用说,可母亲反而宽慰我,“泪遮迷了我的眼”。这是全文最感人的地方,催人泪下。这一“笑”,一“愣”,一“叹”,“递”及短短的一句话,把一个对儿子知疼知热,极尽爱怜的母亲的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刻画出来了。

5“在她七十大寿的那一天,我还远在异域。那天,据姐姐们后来告诉我,老太太只喝了两口酒,很早的便睡下。她想念她的幼子,而不便说出来。”母亲70大寿,却不能见自己最疼爱的远在异域的小儿子,只是想念又不便说,就早早地睡觉,很好的写出了母亲想念又理解儿子的心理。

[训练文题]

(用一节课40分钟限时完成训练题目,当场完成,同学互评,小组推荐出精彩题目、段落及优秀作品,全班交流。最后再交给教师评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你是花丛中的一只蜜蜂,因为有你的勤劳,花才显得特别鲜艳;你是高山上的一棵松柏,因为有你的挺拔,山才显得特别巍峨;你是大海里的一朵浪花,因为有你的衬托,海才显得特别宽广——因为有你,生活充满欢乐;因为有你,人生充满意义。

一个人,一件物品,一个故事,甚至一棵高大的树木,一轮初升的太阳——或许都会让我们有独特的感悟。请以“因为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不能套作,不得抄袭;③字数不少于800字;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出彩写法]

(教师评分后,选取有特色的文章印发。学生根据印发的文章讨论提炼不同的写法,同时修改自己的文章,然后展示点评)

1动作分解式

因为有你

陈风辉

每一次从那里走出,我都不敢回头,因为我知道,你一定在看着我。

你很喜欢孩子,所以每次的探望,我总要拿着大包小包回家,袋子里装满了水果、饼干、饮料,还装着沉甸甸的爱。

你已不再年轻,经历了岁月的沧桑的脸刻画着过往的生活。自从她走了之后,你越发显得苍老,以至每每去看望你时,总要从心底生起一股怜惜和怅惘。

外公!

我难忘那十天的农家生活,因为有你,童年的画卷就这样染上了童彩。我清晰地记得,你穿着灰厚的“渔装”,淌着水,和你心爱的鱼儿说着旁人听不懂的话。一次,我站在池塘边,那是个阳光灿烂的早晨,水面上尽是光,忽然你抓起一条大鱼,朝我笑着,叫道:“孩子,送给你……”,然后我就看到那条鱼在空中划过一道光亮的弧线,向我飞过来,而你,就在这日光中渐渐消退。因为有你,朝阳才有如此的欢乐!

还有一次,你带我到农田,那里天边已略显灰暗,你紧张地说:“快干。到时天兵天将就到了……”,你慈祥的脸上荡漾着孩子般的笑,你的爱,你的情,就如孩子般纯美;而我便看着你,在田地上,一鎯头一鎯头的,声音厚实得让人舒服。望着你微弯的背。心中总觉有些不舍,而你却依然哼着小调,任由风吹乱你略显灰白的头发……雨终于来了,你只好拉起我,往家里走,雨不大,就落在我们的手上,融成一股情。

你是个小孩子!而我也是。因为有你!

到后来啊,我要离开了,你便站在门口,木然地站着,眼中尽是不舍,而嘴上却说着:“是要回家了,有空便来看看我吧。”

之后,我再回首之时,你仍站着,只是转过身去,我知道为什么……因为有你,离别不再害怕。

你很孤单,但你从来不说,因为有你,我学会了独立生活,独立做人。你教会我的,绝不仅是那十天的追忆,这些日子里,你一直是我的“梦中情人”,梦中,你说:“外公只惦记的,不是你考不考得上大学,而是你开不开心!”

因为有你,才会有那道弧线;因为有你,才会有雨天浪漫的“返航”;因为有你,我放下心头的大石,笑着去望今天的太阳,去想明天的彩霞!

[点评]本文情感真挚,抓住外公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进行描绘,尤其将外公抓鱼时的动作分解成“抓”“朝”“划过”“飞”,写出外公的童真、童趣,活泼可爱,表现了浓浓的祖孙情。

2环境烘托式

因为有您

黎晓霞

又是清明了,天空显得那样灰白和阴霾,不时下着纷纷的小雨,雨滴落在我的窗前。似要倾诉什么,最终却滑落,无声无息。雨洒落在窗外的竹林里,竹叶却依然倔强地向天空仰起头,一如往昔坚强的您。想起竹林,想起与您生活的点点滴滴,由成长到成熟,因为有您。

还记得吗?您说您最喜欢竹子。那时候我取笑您:“奶奶,女孩都喜欢美丽的花,您怎么会喜欢这些竹子?奶奶好笨哦。”您慈爱地抚摸着我的头,微笑不语。后来。有一天刮了台风,您帮我穿好雨衣要我陪您去看竹子,尽管我有许多不甘,我还是被您拉着走进竹林。

风在咆哮,风在肆虐,竹子们却相互缠绕在一起,被风压弯了腰又相互扶持起来,我紧紧握着您的手,生怕一不小就被风吹走,而您却在风中坚定地微笑,我读不懂您,读不懂您的心,更读不懂您的话:“风雨再大它们都站起来,生活再困难也得挨过去,总会有希望的!”您说到希望时,又慈爱地望着我,我分明在您的眼里看到一种——期盼。不知道为什么,在后来的日子里,每到我想起在风中挣扎的竹,想起奶奶那双灵净的眼睛,骨子里都会涌起一股勇劲,毫无畏惧地向前冲。随着知识的增长,才忽然明白,那些神奇的力量,因为有您。

或许,您已经忘记,在那个雨后的星期六,您又带我走进那片竹林,而此时的您,已被病魔折磨得骨瘦如柴。我当时已是初:的学生,一个即将被失败打挎的女孩,雨后的竹林,沾上了泥土的气息,淡淡的却让人心旷神怡。您说:“经过风吹雨打,竹子都会坚强生长。你看,那些竹笋,看似细弱却一节一节地往上攀,从不低头。我们人哪。怎能如此轻意被一丁点挫折打倒?”我哭着跑出竹林,不为别的,只因为有您,我深深地感动,因为有您,我一下子成长,不再懦弱地向困难屈服。

不久后,您永远离开了我。那天依然下着雨,我看见竹林的叶子都低下了头,天空阴霾得我直掉泪。

如今我慢慢走向成熟,也慢慢读懂了您的话、您的心。您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希望我坚强地面对生活,教会我勇敢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因为有您,我懂得活着的意义;因为有您,我有信心接受一切风雨的考验!

想起竹林,想起您!曾以为您永远离开。其实您一直都在,您留给我的深深刻在我心中,不曾忘记。

只因为有您!

[点评]本文除进行细腻的心理刻画外,还抓住风、雨、竹林环境进行刻画,二者较好地融为一体,表达了我对奶奶强烈的思念之情。

3刻画心理式

如陕西高考满分作文《昭君行》以“昭君出塞”为底子,通过主人公自述的形式,形象地阐释了“幸福快乐与我们的思维方式”这样一个抽象的关系型话题。心理刻画非常细腻。

[教学反思]

“愤怒出诗人”,记叙文必须做到以情动人,真切感人,真实具体,可有少数同学老喜欢编造故事,写家里发生重大变故,如父母离婚或老人离开,事例大多雷同,似乎这些大事才能表现真情。殊不知“平平淡淡才是真”,往往是写自身经历,通过细节表现真情的文章常常博得阅卷老师的喜爱。比如2004年甘肃省满分作文《爸爸的草鞋》,写爸爸一直穿布底鞋的细节,2006年湖北省高考优秀作文:《三生有幸遇上你》里写高考第一天思念老师的细节,2008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好奇心》里,奶奶每天都要叫“老头子”的细节,都非常生动感人。所以,教会学生克服写作中的“假、大、空”,写真事,抒真情,是每个老师刻不容缓的任务。

猜你喜欢
感人真情记叙文
我用真情守护你
记叙文阅读专练
记录那些感人瞬间
抗“疫”感人瞬间
如何写好记叙文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以心换心见真情
感人的一幕
真情扶贫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