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粮再获丰收 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

2010-07-10 08:30陈友权
中国农业信息 2010年7期
关键词:农业部生产

陈友权 李 好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北京 100026)

2010年上半年,种植业克服特大干旱、持续低温阴雨冰雪等自然灾害和重大病虫害的影响,实现了夏季粮油丰收,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好势头,为全年农业和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 2010年上半年种植业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1.1 夏粮生产再获丰收

2010年以来,中央出台的一系列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支持政策,有效调动了地方和农民生产积极性,各项促弱转壮和“一喷三防”管理措施,有效促进了苗情转化升级,延长幼穗分化和灌浆成熟时间,提高了千粒重,促进了夏粮产量的形成,实现了抗灾夺丰收。受西南地区严重干旱和北方部分地区低温影响,虽然全国夏粮平均单产有所下降,但面积比2009年增加3.87万hm2,总产量达1231亿kg,接近2009年水平,仍为历史第三高产年。其中,冬小麦产量1088亿kg,比2009年增加近10亿kg,实现连续7年增产。

1.2 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增加

2010年,中央继续加大惠农政策支持力度,提早预拨“四补贴”资金,及早公布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并在抗大旱战低温促春管保春播的关键时刻,国务院及时出台冬小麦弱苗施肥、西南旱区覆膜种植和东北水稻大棚育秧补助等进一步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加大春耕生产支持力度。同时,主产区粮食市场价格较高,农资供应充足、价格平稳,有力地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在夏粮面积稳中略增基础上,早稻秋粮面积继续增加,为稳定粮食生产打好了基础。据农业部农情调度,预计2010年早稻面积比2009年增加8.67万hm2左右,秋粮面积增加66.67万hm2以上,尤其是水稻、玉米、马铃薯等高产作物增加较多。

1.3 经济作物产销两旺

2010年尽管遭遇多重自然灾害影响,但经济作物生产形势仍然较好。棉花、糖料作物逆转了2009年生产下滑的态势,面积呈现恢复性增加。春茶面积同比增加2.7%,春播蔬菜面积与2009年基本持平,水果面积较2009年有所增加。同时,受旺盛需求拉动影响,国内棉花、糖料、春茶价格有所上涨,樱桃、桃、杏等早春水果和春茶价格均保持高位运行,成为2010年上半年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据海关统计,2010年1~5月蔬菜出口量315.64万t,同比增长0.7%;出口额34.21亿美元,同比增长41.45%。全国水果出口203.3万t,同比降低4.6%,金额15.9亿美元,提高3.9%。

1.4 秋收作物长势总体正常

2010年春播夏种期间,全国大部地区降水较为充足,墒情适宜,各地抓住有利时机,加大农机投入力度,加快播种进度,尤其是夏收夏种过程中,统筹调度机收机播工作,做到边收边种,确保适期播种,努力提高播种质量,基本实现一播全苗,而且出苗集中,苗齐、苗全、苗匀。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做到一播就管,及时开展查苗补苗、中耕划锄、浇水追肥等工作,春播作物虽然播种较晚但出苗不晚,夏播作物虽然小麦收获推迟但播种并未推迟,加之5月以来气温快速回升,光热条件充足,秋收作物长势总体正常。据农业部农情调度,南方早稻、北方春小麦长势与常年持平,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玉米苗情明显好于2009年,一类苗比例均在80%以上,四川省玉米一、二类苗比例达到88%,同比增加5个百分点。云南、贵州、甘肃省玉米一、二类苗比例分别达85%、84.8%和92.9%,均高于2009年水平。

2 各项措施保证了种植业发展的良好势头

2010年上半年种植业发展好形势来之不易,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各地各部门合力推进、各级农业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

2.1 政策支持有力

从2009年秋冬种起,国务院就及时研究出台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等政策措施,释放出强烈的政策信号。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完善强化“四补贴”政策,继续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早在春耕生产开始之前,中央财政就提前预拨“四补贴”资金1153亿元,国家公布了提高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早稻、中晚籼稻、粳稻分别比2009年每公斤提高6分、1角和2角,并明确继续对玉米、大豆、油菜籽实行临时收储政策。在抗大旱战低温促春管保春播的紧要关头,国务院研究出台了7方面11项进一步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中央财政安排资金70.8亿元,对冬小麦弱苗施肥、西南旱区覆膜种植和东北水稻大棚育秧等给予补助,支持力度之大,也是前所未有。各级农业部门迅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有力地保护和调动了地方和广大农民奋力抗灾、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2.2 防灾减灾有效

面对西南地区特大干旱、北方地区持续低温雨雪、南方部分地区洪涝等严重自然灾害,各级农业部门见事早、判断准、行动快,做到早预警、早部署、早落实,防在灾害前,救在第一时间。自2009年10月中旬西南地区旱象露头以来,农业部通过下发通知、召开专题会、现场会等方式,多次部署农业抗旱工作。2010年2月初,根据旱情发展情况,及时提出“积极救小春,全力保大春”的工作思路,要求旱区农业部门及早谋划大春生产。根据2009年入冬早、2010年回春晚、低温持续发展的情况,迅速调整麦田管理技术路线,从往年“控旺”转变为“促弱转壮”。在2010年4月初东北地区冰雪尚未融化、土壤还未解冻之际,就通过召开春耕生产视频会和座谈会等方式,对抗低温保春播工作进行动员部署。为了推动抗灾救灾措施落实,农业部先后派出79个工作组和督导组,动员组织1万名农业专家和50万名技术人员,深入抗灾救灾第一线,开展指导服务。同时,帮助灾区搞好种子、柴油、地膜等抗灾物资调剂调运,争取中央财政下拨农业生产救灾资金11.84亿元,支持灾区抗灾救灾和恢复生产,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2.3 科技服务到位

在秋冬种、春耕播种和春季田间管理等关键农时季节,各级农业部门提前制定下发有针对性的技术方案,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组织大批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重点推广了精量半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等主推技术。农业部在全国创建5000个粮棉油糖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和200个果菜茶标准园,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确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指导农民标准化生产,提高良种良法到位率。组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普及行动”,推进技术入户、配方肥到田。从2010年开始,力争用3年时间在全国创建100个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示范县(场)。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上半年全国共完成取土化验170万份,免费为1亿多农户提供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技术推广面积5333.33万hm2。据对小麦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调查,每667m2平均节本增效30多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田节水示范活动,加强农田节水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据初步统计,各省区市共创建农田节水示范区298个,其中部省共建示范区125个。

2.4 病虫防控及时

针对2010年小麦病虫发生前轻后重、发生时间集中的特点,农业部加强组织领导,多次召开视频会和现场会,对病虫害防控工作进行动员部署。一方面是加强监测预警,实行重大病虫害信息周报制度,做到早监测、早预警、早发现、早防控。另一方面是加大防控力度,对小麦条锈病、赤霉病、蚜虫、吸浆虫等重大病虫害实施播种期药剂拌种、苗期控制发病中心、中后期“一喷三防”等综合防控措施,特别是在100个重点县和1000个示范区大力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使统防统治覆盖率比2009年增加7个百分点,平均防治效果在90%以上,有效控制了病虫为害。

猜你喜欢
农业部生产
印度农业部将国内小麦收购价格调高2.6%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巴西农业部对农药登记增长情况进行说明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生产管理系统概述
农业部重拳出击! 假劣农资坑农将遭狠查!
农业部一号文件关于养猪都说了啥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