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超级杂交晚稻Y两优372在麻阳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0-07-10 08:35欧安锋
中国农业信息 2010年7期
关键词:麻阳秧龄稻飞虱

龙 玲,欧安锋,向 阳

(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麻阳 419400)

Y两优372是长沙金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选育的两系杂交迟熟晚籼稻。2007年通过湖南省审定(湘审稻2007047),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栽培。麻阳县于2008年引进Y两优372作杂交晚稻栽培成功,2009年在该县锦和、岩门镇种植,面积达133.7hm2,平均产量每公顷达9315kg,最高产量达1.0680万kg,以下技术供大家参考。

1 特征特性

Y两优372作双晚栽培全生育期123天左右。株高约104cm,落色好。省区试结果:每667m2有效穗19.0万穗,每穗总粒数126.8粒,结实率80.0%,千粒重27.8g。抗性:叶瘟4级,穗瘟3级,稻瘟病综合评级4.3级,中感稻瘟病;白叶枯病5级,中感白叶枯病;抗低温能力较强。米质:糙米率82.6%,精米率75.0%,整精米率67.6%,粒长7.2mm,长宽比3.3,垩白粒率21%,垩白度1.7%,透明度1级,碱消值5.4级,胶稠度72mm,直链淀粉含量15.2%,蛋白质含量8.6%。

2 种植表现

抗倒性强,抗逆性好。株叶形态好,株型比较理想,株型松紧适中,剑叶内卷直立。叶鞘、稃尖均无色,抗低温能力强。适应性好。该组合属大穗粒多型,分蘖力强,秧龄弹性较大。熟期适宜。在6月17日播种,7月15日移栽,9月8日齐穗,10月中成熟,麻阳县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20天。稳产、高产。该组合生长旺盛,源大库大,穗大粒多,熟期落色好,成熟期青枝蜡秆,叶青籽黄。米质优。米质达到国家三级优质稻米标准,米饭口感好,煮熟膨松,冷后不返生。

3 高产栽培技术

3.1 适时早播,培育多蘖壮秧

一是秧田的准备:选肥沃、松软、排灌方便的田块作秧田,Y两优372分蘖力强,每公顷大田用种量12~15kg,准备好足够的秧田,秧田与大田比例不少于1∶8,保证稀播育壮秧,全生育期较长,可早播早插。二是科学催芽,烯效唑拌种,均匀稀播。采用“少浸多洗多露”的方法,先将种子洗干净,保留漂浮的半壮谷,用强氯精浸种8~10小时,让种子吸足水分,然后洗净,用透气保湿的袋子装好,露种7~8小时,再浸种5~6小时,重复多回。破胸后,用烯效唑拌种(喷施多效唑的效果不如此法),分两次撒播均匀。三是加强秧田管理,早施断奶肥,培育多蘖壮秧。播后5~7天,一叶一心时每公顷追施尿素45kg作“断奶肥”,促分蘖早发;三叶一心后,再根据秧苗叶色酌情追肥,移栽前5天每公顷追施尿素75kg作“送嫁肥”,并打好防治稻飞虱“送嫁药”。

3.2 适时移栽,插足基本苗数,构建丰产群体

Y两优372秧龄弹性较大,当达6~7叶1心,有3个以上分蘖开始移栽,但秧龄不能超过30天。秧苗素质好的,20cm×24cm,每公顷插18万蔸;秧苗素质差的,20cm×21cm,每公顷插22.5万蔸;每蔸两粒谷秧,插足120万~150万基本苗;带泥浅插,下午移栽,达到“插后不枯叶、隔夜长新根、三天出新叶、七天发分蘖”的目标。

3.3 均衡施肥,巧施促蘖肥

改变以前的“大肥大水、一哄而起、过早封行”的做法,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迟效肥与速效相结合,每公顷施纯氮180~195kg,氮、磷、钾用量比1.0∶1.0∶1.2配合施用。施肥方法上坚持“重底、前促、中控、后补”的原则,基肥占全期施肥量的70%;返青后每公顷施尿素105~120kg;孕穗拔节期每公顷施尿素75~90kg,采用这种施肥方法,可使禾苗早生快发,中期稳健生长,后期不早衰。

3.4 科学管水

水的管理采用“浅水移栽,深水返青,湿润分蘖,浅水孕穗,干湿灌溉”的方法;保持土壤湿润,使土壤处于富氧状态,增强根系活力,壮籽增重,每公顷最高苗达375万~450万时及时晒田,晒田至脚踩不陷泥为度,晒田后灌深水,控制无效分蘖,促进褪色。后期干湿壮籽,切忌断水过早,以免引起早衰。

3.5 搞好病虫害综合防治,确保晚稻丰收

晚稻病虫害发生有多种,主要着重注意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稻曲病的等防治,结合人工中耕搞好除草工作,尽量不用化学除草剂;在防治上,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着重抓了以下3点:一是增施磷钾肥让茎秆紧硬健壮,提高对病虫的抵抗力,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发病率。二是重点防治好晚稻秧田稻飞虱,杜绝黑条矮缩病的发生。三是按照麻阳县农业病虫测报情报,选用对口、进口农药,按防治指标用药和对足水量进行喷雾,防治后检查防治效果,把病虫害损失压到最低极限,达到高产稳产。

猜你喜欢
麻阳秧龄稻飞虱
分析稻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分析
几种药剂防治稻飞虱效果分析
稀落谷长秧龄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栽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江城县水稻稻飞虱主要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麻阳:相聚工作坊研修共提升
麻阳:诵读中华经典 传承中华文化
“5W模式”理念下麻阳花灯保护发展现状分析
旱育秧秧龄与产量关系试验
麻阳现代民间绘画分析
晚稻秧龄对机插秧苗素和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