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思维的妙用

2010-08-15 00:49王先权
中学语文 2010年18期
关键词:模糊性祥林嫂写作者

王先权

模糊思维的妙用

王先权

模糊思维是写作者由主观去感知客观存在时的一种若显若隐的认识状态,常用模糊性的词语来表达,这种模棱的表达,不仅会增添语言艺术表现力,增强表达效果,还能在文章中凸显人物精神风采,委婉含蓄地表现所要说的问题或不便直说的情感。

模糊思维 艺术表现 表达效果 艺术空白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王维《过香积寺》

这首诗一度被人们奉承,自有其美妙的意境,然而这美妙是前四句先为读者留下了“寺”到底在何处的悬念,引起探寻幽微的情趣,后四句则进一层去解开这谜团,造成一种山林古寺的幽邃环境,一种空灵幽僻的恬淡宁静随之而生。其中的几个意象“寺”“峰”“径”“钟”“泉石”“冷松”等给人的是一个不确定的模糊形象,正是这种不确定才造成了读者的模糊想象空间。假如先写后面的四句,再接开头的四句,此诗则不会产生如此的含蓄之感,诗歌的艺术魅力也会大打折扣。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美妙的艺术效果呢?

笔者以为,这是写作中的一种模糊思维引起的。人的思维在观照客观物象时,总有一个认识的过程,从模糊到清晰,再从清晰到模糊。开始是些零乱的、不具体的,处于若隐若显的状态;这种模糊状态就是写作者由主观去感知客观存在的认识过程。这零乱的、不具体的,处于若隐若显中的东西,为了使其能紧扣写作者所要表现的主旨或中心,因而就得在这种模糊状态中去明确其形象。这种模糊转化,就是将这里边不确切的思维引起读者的遐想而渐趋明朗,得到更直接的认识,从而达到审美。上面王维诗里正是这种模糊思维给了我们诸多的艺术空间。“诗无达诂”之言正是如此。写作是为了表达思想,抒发性灵,首先是在人的思维建构中开始的,是一种模糊的思维。就像歌德所说:“在艺术创造过程中,艺术家能意识到他在干什么,但他不知道会干出什么。就像一个女人,她知道自己怀了孕,但不知道是男是女,是美是丑,是正常还是畸形。”有时写作者会用一些模糊性的词语来表达,来给读者带来这种由模糊而生的审美。写作只不过是把内在的思维外化为文字罢,外“形”不过是内“神”的载体。况且在文章的诸多阅读中,主题的朦胧多义比比皆是,作者的眼光再深邃,也只是一家之说。

这种模糊思维又有什么样的审美效果呢?

我们先来看看鲁迅《祝福》中“我”对祥林嫂的“究竟有无魂灵”的问题上的三次模糊回答:“也许有”“也未必”“说不清”。这三个模糊性的词语,就是本文所说的模糊思维的表现。从文本中我们知道,第一句在“我”是慰藉的话,在祥林嫂却是似疑实断的答案,这对祥林嫂“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是一个致命的冲击。第二句在“我”已意识到给对方增添了苦恼,于是支吾其词,而在祥林嫂由此想到死后的痛苦,更加深加重了苦恼。第三句是“我”的含混之辞,却在祥林嫂心灵上掀起了巨大的惊惧波澜,客观上加速了祥林嫂悲剧的到来。虽然“我”的动机意图是想帮助祥林嫂解除痛苦,可是十分有力地推动了情节,也引发了她的死。这模糊性的词语充分地描述了“魂灵”的不确定性,也正是这模糊的概念,让文章意蕴更加深广。从这里可以看出,这种表示模糊思维的词语能更精妙地反映写作者所要描述的对象和其本质意义。

再看看朱自清先生之《荷塘月色》,里面有这么一句:路上只有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这里边的“好像”,就是这种模糊性表述的一个注脚,这个不确切的词语,非常形象具体地把作者力求在四顾茫然、彷徨和苦闷中寻求一种超然的情绪展现了出来,正好与前文“夜晚更加寂寞”相呼应,充分表达了自然环境与人物心理高度的契合。这种模糊、模棱两可的表达,恰恰会增添语言艺术功力,淋漓尽致地表达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增强表达效果。

那么在写作时如何运用这种模糊思维呢?

我们知道,思维虽存在着抽象(逻辑)、形象(直感)、灵感(顿悟)三种情形式,可写作思维作为一种特殊思维方式,有其始初的模糊性,正是这模糊的状态留给人巨大的艺术空白。这空白在诸多时候是可以由写作者设置的。比如:

其一、刻划人物形象时,可以运用思维上的模糊来增强形象的质感,凸显人物精神风采。如鲁迅对祥林嫂肖像的三次刻划,从年龄、服饰、脸、眼睛四个方面来着墨,但都十分模糊。年龄的不确定与脸的朦胧感尚且不说,单看眼睛,就让人心里受到震撼。从初到鲁镇的“顺着眼”,到再次到鲁镇“虽然仍是顺着眼,但眼角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再到最后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以至向“我”发问时“那没有精彩的眼睛忽然发光了”的细致描述中,让人猜想这个中的变化是怎么样的惨烈、是怎么样的凄凉与惊惧。这留下的模糊空白使我们窥探到了人物内心的巨大不幸。再从整个人物来看,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具体可感的质感形象,祥林嫂究竟有多高多矮多胖多瘦等外在的“形”亦无知,但这模糊性的效果,却使各人心中自有了一个不可磨灭的祥林嫂形象。

其二、在表达写作者思维感情中的一些内隐成份时,一般情况下不会直接地用准确的词语写在纸上,可有些情感又不得不表露时,运用这模糊思维,正好可弥补,且能巧妙地达到不落斧凿之痕。如上文提到的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四顾茫然、彷徨和苦闷中寻求一种超然,独步于月色下的荷塘,用这一个模糊的“好像”,既有照应又恰如其分地扣住了景与情之和谐统一。再如上文提到的鲁迅的《祝福》中“我”的模糊性回答,不仅剖析了“我”之怯懦又表达了对祥林嫂的同情。

其三、在再现客观事物的情态,尤其不能准确地加以描述或定位时,运用一些模糊性词语,尽可能地描述所要表现的对象。孙犁的《荷花淀》中的第二自然段,就多处运用了这种模糊性思维,“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这里的“不知道”所形成的模糊概念,更充实地描绘了所要表现的芦苇的丰富,有遍地成山的大象无形之感。

由此可见,当写作者要扩大容量,浓缩情节,展示人物内“神”,表情达意含蕴委婉等等都可以设置和运用这种方法。在我们的作文中亦可以加以运用,让学生充分运用这种模糊思维。

贵州省凯里市天柱县民族中学。

猜你喜欢
模糊性祥林嫂写作者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祥林嫂是怎么死的?
——《祝福》的文本细读与推理
模糊性程度和模糊性厌恶对中国股市的影响研究
我国传统色名的模糊性
给初学写作者的意见
看看热闹的世界,做个鲜活的写作者
写作
文学的可能性(散文观)
柳妈的善良是把刀
法律英语中形容词搭配及其模糊性探讨——基于USC语料库的reasonable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