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神经丛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000例临床分析

2010-09-20 02:27梁庆华廖辉雄陈德胜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6期
关键词:骶管椎间隙腰痛

梁庆华 廖辉雄 陈德胜

广东深圳市龙华人民医院疼痛康复科(518109)

腰椎间盘突出是髓核受椎体挤压溢出纤维盘,纤维环受损压迫椎管神经与两侧恻隐窝神经,神经根水肿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以慢性腰痛或腰腿疼为主要表现[1],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和工作、生活能力的疾病之一。本文回顾了我院2009年间腰椎间盘突出症1996例的治疗情况,比较硬膜外腔注药法和骶管神经阻滞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并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到2009年12月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996例,其中男1121例,女875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72岁,平均56岁。对照组996例,男559例,女437例,平均病程为5.5年,L4-5椎间盘突出425例,L5-S1椎间盘突出312例,L3-4椎间盘突出259例;观察组1000例,男562例,女438例,平均病程6.0年,L4-5椎间盘突出430例,L5-S1椎间盘突出309例,L3-4椎间盘突出261例。其一般资料见表1。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有慢性腰痛史;多发于青壮年;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病变棘突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腰椎CT或MRI证实突出部位及程度。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地塞米松5mg,2%利多卡因3~5mL,维生素B12(0.5mg×2支) 1.0mg,强的松龙0.5~1.0mL,生理盐水15~20mL,硬膜外腔注射用药15~20mL。患者侧卧,患肢在下,选椎间盘突出之相应椎间隙或上一间隙为穿刺点,常规硬膜外麻醉操作,穿刺成功后,缓慢注入上述药物,保持该体位15min。每周一次,3次为一疗程。

观察组:骶管神经阻滞注射的药物配方同对照组,骶腔用药30mL。定位:从尾骨尖沿中线向头方向触摸3~4cm 处,可触及豆状大小的凹陷,其两侧为骶骨角,两骶骨角连线为穿刺点,用甲紫做标记[3]。操作方法(采用改良注射直入法):取俯卧于脊柱治疗床上,腹部垫一薄枕,常规消毒铺洞巾,严格无菌操作,,选用6~7号穿刺针,垂直刺入皮肤,穿透骶尾韧带有落空感,回抽无血无液,注气注入生理盐水无阻力,也无皮肤隆起,即证实在骶管腔内,将上述混合药液缓慢注入,注射毕,拔出穿刺针,按压片刻,再次消毒穿刺点后敷贴无菌创可贴,嘱患者平卧休息20~40min。骶腔阻滞成功后取曲膝、曲髋、臀高位睡30min。每周1次,3次为1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

治愈:腰痛、下肢放射痛、麻木等症状消失,腰部活动正常,恢复日常工作,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显效:劳累后有轻微腰腿痛,腰腿活动基本正常,直腿抬高试验>70°;有效:症状减轻但腰腿活动仍然受限;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统计

表2 两组疗效结果比较(例,%)

1.5 统计方法

SPSS13.0统计软件,χ2检验,P<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经过三周的治疗后,比较对照组与治疗组的疗效,见表2。由结果可见,对照组治愈321例,治愈率为32.2%,观察组治愈546例,治愈率为64.6%,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0%,观察组为83.8%,两组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使用骶神经阻滞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优于硬膜外腔注药法。两组不良反应结果对比见表3,由术后24h内不良反应类型比较可见,除血压外,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骶神经阻滞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效果好,不良反应小。

表3 24h内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结果

3 讨 论

3.1 年龄与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主要由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其成分包括软骨样细胞和基质。在力学上蛋白聚糖能抵抗压应力,基质完整是其力学功能的必须条件。随着年龄的增大,椎间盘的水分逐渐减少,髓核趋向胶原化, 纤维环因磨损而变性,失去原有的弹性和韧性, 软骨板变薄和不完整,椎间隙相应变窄,其周围韧带松弛,椎体间过度活动,在旋转外力作用下导致纤维环破裂,椎间盘突出[4]。本文观察的1996例患者中,平均年龄为56岁,调查发现45~60岁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高发年龄。

3.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

理疗法:牵引等理疗可以使椎间隙增宽,降低椎间盘内压,膨出的椎间盘有由于负压的作用而缩回或部分缩回至椎间隙内,并可解除腰背肌痉挛,逐步矫正脊柱的侧弯畸形,使髓核前移,减轻椎间盘后外侧所承受的压力,使相应的神经血管功能得以改善。近年来有人用电针和拔罐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5]。

神经阻滞治疗: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骶管神经阻滞、硬膜外腔、腰骶神经阻滞以及各种方法的综合手术治疗等。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但是我们通过对我院1996例患者的研究发现,骶管神经阻滞治疗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小,且经过多年的实践,骶管神经阻滞手术步骤和操作简单,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1]朱春芳,吴文冬.腰髓神经丛加痛点阻滞治疗腰推间盘突出症[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9,6(2):68-69.

[2]陈立民,姜永庆,孙崇毅等.硬膜外腔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4,10(5):269-270.

[3]张会生,常凤飞,郑平等.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36例回顾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9):64-65.

[4]徐凤莲,王亮.改良骶管神经阻滞联合手法推拿、中药口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4):3515-3516.

[5]蔡亮.电针拔罐结合骶管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3):178-179.

猜你喜欢
骶管椎间隙腰痛
非特异性椎间隙感染细菌学特征的研究进展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超声与传统体表标记定位孕产妇L3~4椎间隙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腰痛用花椒黄沙热敷
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中的效果观察
骶管麻醉应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单节段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椎间融合器植入与单纯自体颗粒骨植骨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
腰椎正中矢状面椎间隙的CT测量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