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高校礼仪教师师资队伍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011-02-09 05:10
中州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性知识实践性礼仪

程 燕

(中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郑州450044)

郑州市高校礼仪教师师资队伍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程 燕

(中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郑州450044)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学生培养质量的优劣,影响着学校教育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礼仪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更是在教学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明氛围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当前郑州市高校礼仪教师师资队伍进行了调查,并从构建礼仪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加大男性礼仪教师的比重、加强礼仪教师的科研能力与职业培训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礼仪师资;知识结构;性别结构;科研能力;职业培训

一、研究目的及方法

(一)研究目的

进一步了解郑州市高校礼仪教师的队伍结构及高校礼仪课程的开设现状,考察礼仪课程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所起的作用,以更好地服务于郑州地区高校的发展。

(二)调查区域

此次调查的范围主要为郑州市不同层次的高校,共有以下15所院校:河南工程学院,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工业大学,郑州大学,河南教育学院,郑州师范学院,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郑州升达学院,郑州广播电视大学,中州大学,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和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三)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分两类:一是高校中承担礼仪课程的老师,二是高校部分专业的学生。

(四)调查完成方式

1.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任务,除了对礼仪教师作调查访谈之外,还针对相关专业的部分学生作了问卷调查。问卷通过现场发放的方式进行,共发出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有效率100%。

2.电话访谈法

此种方法访谈的对象主要是以上调查院校中从事礼仪教学的老师,本次调查通过电话交谈的方式进行相关情况的了解。

3.QQ 访谈法

通过腾讯QQ这种网络方式,与被访问者进行聊天,从而获取必要的资料。此种方式简便易操作,节约时间与成本。

4.面谈

与被访问者提前约定时间与地点,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从而得到最直接的资料。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是指各年龄组人教在总人数中的比例。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教学的整体水平,科研活动和创造性的兴衰趋势。本次调查共包括28名礼仪教师,其中50岁以上教师为1人,占3%;40~50岁教师5人,占18%;30~40岁教师19人,占68%;25~30岁教师4人,占11%。这显示出郑州市高校礼仪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呈年轻化状态,年轻教师已成为礼仪教学的主要力量。据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区域在35~50岁。因此,这预示着郑州市高校礼仪师资队伍从整体上已进入创造性工作的“黄金时期”。

(二)性别结构

在所调查的28名礼仪教师中,男性教师仅2位,占总人数的7%,而女性教师的比重为93%。这反映了目前郑州市高校礼仪教学师资队伍的性别结构严重失衡。教师的性别意识具有一种“源”的作用和地位,他们的所思所想以及表现出来的倾向不仅仅是一种个人行为,还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学生。这种影响对学生来说也许是终生的,并可能由此影响别人甚至下一代。

(三)职称结构

职称结构主要是指不同知识水平和职称级别的科技人员之间的构成比例和相互关系,它是科技人才队伍的质量和效能的重要标志。在调查的28名礼仪教师中,教授3名,副教授5名,讲师18名,助教2名。从整体上看,职称结构趋于合理,已形成梯状层次,保证了师资队伍质量的持续性提高。

(四)学历结构

学历结构是指获得不同学历的教师的比例。在调查的28名礼仪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为10人,占36%;具有硕士文凭的为18人,占64%。这说明郑州市高校礼仪教师的师资队伍学历层次有了较大提高。

(五)科研工作状况

在调查访谈中,40%的教师认为平时教学工作量比较大,因而无暇顾及科研工作;33%的教师认为礼仪教学方面的课题是软性的,即使做出来也难见成效;27%的教师认为目前申请课题较难,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很难申请到高级别的课题,挫伤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在参与调查的礼仪教师中,35~45岁的中青年教师承担的科研任务和发表学术论文数量较多,占55%,45%的教师发表的论文中涉及到礼仪方面的问题,但是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甚少。51%的教师目前承担着各级各类科研任务,但有49%的教师近两年内没有科研工作量。

(六)教师培训情况

在电话访谈与面谈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我市各普通高校礼仪教师普遍缺少进修学习机会,这成了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个主要问题。近90%的教师在工作后没有接受过继续教育,也没有参加相应的短训班或进修班,他们一致表示盼望着能有更多进修机会,能够与国内其他院校的礼仪教师进行业务学习交流,以开阔眼界,丰富业务知识,提高业务能力。

(七)教师职业形象

职业特征决定职业形象,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职业形象。教师的职业形象就是教师的思想、道德、业务、作风、礼仪等素质综合的外在表现。在调查的28名礼仪教师中,60%的老师平时都比较注重自身的职业形象,但40%的教师因为忽略这一点得到了来自学生的负面评价。

三、关于郑州市高校礼仪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

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经过专门学习培训后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求既有精深的专门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具有事业发展实际需要的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体系。高校礼仪教师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将会极大地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调查显示,85%的学生认为礼仪教师应当具有宽广的知识面。高校礼仪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了通识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这四种知识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1.通识性知识

通识性知识即通常意义上的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它犹如树根,是教师根基性的知识,是教师教学智慧生成的基础。教师的通识性知识是指教师所拥有的有利于开展有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普通文化知识,它使教师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文化视野,如自然科学类、哲学类、人文类知识等。这些知识通过教师的获取与转化,给予学生广泛的人文影响。礼仪教师平时应扩大阅读泛围,不断吸收新知识。李政道博士说:“我是学物理的,不过我不专看物理书,还喜欢看杂七杂八的书。人们认为:在年轻的时候,杂七杂八的书多看一些,头脑就能比较灵活。”礼仪教师不应是固守于一门学科的狭隘专业人士,而应成为具有全面性知识的人才,科学、技术、宗教、艺术、哲学等等,都应在其学习范围之内。

2.本体性知识

本体性知识即教师所具备的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知识,也是教师知识的主干和核心部分,高校礼仪教师应该掌握的本体性知识包括民俗礼仪文化、宗教礼仪文化、涉外礼仪、商务礼仪、旅游礼仪、家庭礼仪、医院礼仪等,他们应广泛并准确地理解该学科的基础性知识,熟练掌握本学科相关的技能、技巧,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此外,礼仪教师要对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有基本的了解,比如要了解形体知识、公关知识、沟通知识等,这样才能做好相关学科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当前,部分礼仪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仍然比较欠缺,他们对礼仪知识的掌握往往还停留在一个较为肤浅的层面上。礼仪教师扎实的本体性知识是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本保证,因此,礼仪教师应该在此方面精而专,这样才能树立起其在学生心中的威信。

3.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简单地说,就是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分为教师的教育实践性知识、教学实践性知识和科研实践性知识。教育实践性知识是教师校内外教育经验的结晶,它包括多方面的经验。教学实践性知识包括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诸方面的实践经验。科研实践性知识又称为教育探索,包括教师在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方面的实践经验,它是教师进行教育探索并达到专业成熟的重要途径。在礼仪教学中,实践性知识集中体现为教师在教学监控方面的知识。实践性知识具有双重性,落后的实践性知识将会导致失败的教学实践。

4.条件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指的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它是教师成功教学的重要保障,对本体性知识的传授起到理论支撑的作用。没有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的传授便难以得到保障。根据调查,目前郑州市高校礼仪教师在这方面的知识普遍比较缺乏,故应在日后教改实践中特别强调。在礼仪教学中,要多采取情境模拟法、亲身体验法、小组讨论法、光盘播放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本体性知识以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加以表达。在此过程中,礼仪教师应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规律对礼仪本体性知识进行重组和表征,使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同化和顺应,建立自身的内在知识体系。

(二)加大男性礼仪教师的比例

在所调查的28名礼仪教师中,只有2名为男性,仅占总人数的7%。在问卷调查中,60%的学生期待着男性礼仪教师的出现。而当前,郑州市各高校男礼仪教师的稀缺现实势必会给礼仪教学与未来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严重的性别结构失衡会造成诸多心理问题,不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教师的角色早已超越了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范围,他们对学生的品格形成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礼仪教师目前的女性化趋势对学生性格的形成和人格培养有着潜在的不良影响。心理学研究结果显示,男、女两性虽然在智力水平上均衡,但二者在其他方面又表现出不同的特质:男性擅长抽象思维,女性擅长形象思维;男性理解能力较强,而女性机械记忆、情感记忆能力较强;男性的视觉反应快,女性则听觉能力强;女教师温柔、细致、有耐心,而男教师则视野开阔、有魄力、精力旺盛……这两种性别差异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人格培养与心理发展。女性礼仪教师的比重过大,不利于学生性别角色的形成,可能会造成男生阳刚之气的缺失。

如果礼仪课堂缺少男教师的声音,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损失,也是一种不公平。学生既需要美丽大方、温柔细致、举止有度的女性礼仪教师,也需要温文尔雅、风度翩翩、谦恭有礼的男性礼仪教师,二者的差异应该得到互补,这样,才能使成长中的学生在性格特征形成等方面得到平衡的“营养”。

(三)加强礼仪教师的科研能力

现代高等教育不仅要求教师是一名优秀的教学工作者,而且还应是一名出色的科研工作者。一个优秀的礼仪教师,除了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还必须热衷于礼仪科研,在工作实践中不时有新的研究、新的发现和新的成果。科研水平是衡量教师综合素质的标准之一,也是高校礼仪教师综合素质的客观反映之一。一名合格的大学礼仪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细心摸索、潜心体会、勤于总结,这样才能使教学不断提高、升华和发展。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礼仪教师在科研这方面相对薄弱,急需加强此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礼仪教师除了积极、认真地搞好本职教学工作之外,还要努力搞好科研工作,用科研来指导教学实践,从而使自己具有跟踪学科发展前沿的能力,了解最新的礼仪科研成果,这是全面提高礼仪教师业务素质的关键。

(四)全方位加强礼仪教师的职业培训

1.重视礼仪教师的岗前培训

从调查中得知,郑州市高校大部分礼仪教师都比较年轻,综合形象气质较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在学习过程中已具备了教师的素质与意识,但是因为他们多是从中文专业或艺术专业转行过来,并没有经过系统全面的礼仪知识培训,因此岗前培训至关重要。

2.有计划地做好礼仪教师的在职培训

可以通过研讨学习、在职深造、定向培养等多种途径,使礼仪教师了解和掌握新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方法,接受现代成材观念,从而进一步拓宽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学历层次,改进教学方法,提升精神境界与思想道德,端正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

另外,通过培训学习,可引导礼仪教师建立新型现代的师生关系,引导教师把学生看作具有主体性的个体,在师生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主动积极地接触和探索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使学生身心愉快,从而创造良好的师生氛围。

3.增加对外交流的机会

人文精神不能停留在学校的道德律令上,而应该体现在投入交流的精神产品与知识成果的生产和创造中。对于学校而言,要主动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和交流,可以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策略,邀请知名院校的专家、学者、礼仪培训师前来进行礼仪讲学,还可选派礼仪教师前往一些知名院校学习深造,这种相互交流的过程和成果远远胜于闭门造车。

4.丰富培训的渠道和形式,增加教师培训的实践内容

目前,教师强烈的进修愿望和培训体制之间的矛盾,构成了高校教师接受培训的主要矛盾。要想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使教师能够自主地选择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甚至是培训的时间和地点等。为了使教师培训更贴近教师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有关职能部门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师培训渠道,并积极同其他兄弟院校进行教师培训资源的协同共享,努力为教师培训寻找新途径。此外,还要注重增加教师培训的实践内容,例如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选派教师到校外进行协作科研、挂职学习、短期工作等,使教师在实践中得到启发,并在不断寻求新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1]袁平.现代社交礼仪[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王水华.公关与商务礼仪[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3]熊经浴.现代实用社交礼仪[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5.

[4]龚鹰.论高校教师的礼仪修养[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5(4).

[5]余德华.西部地方高校教师培养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6]苗雄飞.科研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4).

[7]朱英伟.对高校在职教师继续教育途径的探讨[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8(1).

[8]王晓瑜.我国高校师资现状分析[J].许昌学院学报,2009(1).

(责任编辑 刘杨)

G451.6

A

1008-3715(2011)01-0099-03

2010-12-27

程燕(1976—),女,河南原阳人,硕士,中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社交礼仪。

猜你喜欢
性知识实践性礼仪
复杂陈述性知识结构的程序化设计
中国本土性知识必须“再全球化”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刍议音乐“新课标”的“实践性”观点及其应用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初中生性敏感问题及对策研究
构建实践性语言环境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哄骗孩子形成错误的性知识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