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颈椎病的X线诊断

2011-02-10 16:37许凯
中外医疗 2011年23期
关键词:椎间隙平片椎间

许凯

(吉林省白城中医院放射线科 吉林 白城 137000)

浅谈颈椎病的X线诊断

许凯

(吉林省白城中医院放射线科 吉林 白城 137000)

目的探讨X线诊断颈椎病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集80例经临床及X线确诊颈椎病的临床资料。结果颈椎生理曲度改变56例,占70%;钩椎关节改变25例,占31%;颈椎椎间隙改变30例,占38%;椎间孔改变28例,占35%;韧带钙化或骨化29%,占36%;颈椎移位共1例,占2.5%。结论X线平片是一种经济、快捷、有效的检查手段,能为各型颈椎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影像学依据。

颈椎病 X线平片 诊断 体会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目前国际上较一致的看法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1]。随着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出现和应用,逐渐提高了放射学诊断的能力,CT、MR等检查对颈椎病的诊断、定位、定性、分型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仍不能低估X线平片在诊断颈椎病中的作用[2]。常规的X线检查是一种实在、经济、方便、易行的手段,尤其在基层医院仍是首选。本文回顾我院2005年至2010年间临床X线资料较完整的颈椎病患者80例诊断的体会,剖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80例,其中男51例,女29例;年龄18~40岁20例,41~60岁48例,61~75岁12例。大多数表现为颈部不适,伴放射性肩臂疼痛、手指麻木感、肌力下降、肢体不同程度感觉障碍,头昏、恶心、心慌、失眠、胸闷、气促等症状。

1.2 诊断方法

80例患者均常规摄正、侧、斜位片,部分患者加摄有颈椎过伸过曲位。正位片主要观察钩锥关节、椎间隙改变,是否有颈肋等先天变异;侧位片主要观察生理曲度,有无椎间隙狭窄、骨赘及韧带钙化;斜位片主要观察椎间孔形态,钩锥关节有无增生;过伸过曲位片主要观察各椎体间有无成角及向前、向后的滑脱移位等。

2 结果

(1)颈椎生理曲度改变:颈椎正常生理曲度为前凸,变直、后凸或反弓均为异常。生理曲度改变原因是颈部附近肌肉因神经受刺激引起的反射性痉挛的结果,好发于C5~6、C6~7及C4~5者次之,这与下段椎体活动度大,易受磨损有关。本组可见56例,占70%。(2)钩椎关节改变:在C3~7椎体上面外侧有骨性隆起称为钩突,它与上椎体对应而形成,称为钩椎关节。正位片上钩突显三角形,正常情况下钩椎关节间隙清晰。钩椎关节退变表现为钩突肥大、增生变粗,重者钩椎关节变窄。本组可见25例,占31%。(3)颈椎椎间隙改变:能反映出椎间盘、髓核退变或突出,多见2个以上的椎间盘受累。椎间隙的变窄是诊断颈椎病的可靠X线像征。本组可见30例,占38%。(4)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颈椎骨质增生是颈椎病的常见症状,也是最有特征性X线征象之一,本组80例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以C5~6者最多见。(5)椎间孔改变:是由钩突增生肥大、椎体后缘及椎间小关节突骨唇样增生或椎体滑脱所致,使其失去正常的椭圆形或圆形结构。本组可见28例,占35%。(6)韧带钙化或骨化:本组患者中可见前纵韧带钙化9例,后纵韧带钙化6例,项韧带钙化14例,共29例,占36%。(7)颈椎移位:包括颈椎失稳、颈椎滑脱和颈椎旋转,多数由于椎间盘的退变,使椎间盘狭窄,周围的组织(前后纵韧带、黄韧带等)松弛,少数由外伤引起旋转或滑脱。本组共1例,占2.5%。

3 讨论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群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长期伏案、低头工作和坐姿不正确的人越来越多,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目前认为颈椎病高发年龄为30~50岁[3]。颈椎病的致病原因是软骨的退变,可出现在椎间盘、钩椎关节和椎间关节的关节软骨。颈椎的稳定性取决于动力平衡,在正常情况下,椎间盘、钩椎关节、椎间关节与相应的韧带构成颈椎间五点动力支持系统,起着平衡、稳定和支持的作用,是为内平衡[4];颈部肌群使颈椎保持稳定是为外平衡。椎间盘、钩椎关节、椎间关节的退变和先天性发育异常等,造成颈椎力学功能的紊乱,破坏了五点动力支持系统的平衡,是为内平衡失调。此时,外平衡可引起代偿作用,颈椎仍可保持稳定,只有在内平衡失调、外平衡失去代偿时才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另一方面,颈椎失稳、关节间隙狭窄使相对应的部位正应力增高,而导致该处的骨质增生肥大、关节囊和韧带的增生肥厚症状的出现。

随着影像学X线、CT、脊髓造影、椎动脉造影诊疗技术在颈椎病诊治中的应用和发展,颈椎病的诊治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病因诊断效果肯定,在临床中的应用日益广泛[5]。

4 小结

实践表明,X线检查对颈椎病的诊断,不仅可以显示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程度,还可以排除症状类似的其他疾病。因此,笔者认为X线平片作为一种经济、快捷、有效的检查手段,能够为各型颈椎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影像学依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55~859.

[2]陈星辉,颈椎病的影像学表现[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5(12):20.

[3]刘英峰.崔世鑫.X线平片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全科医学,2007(12):2079~2080.

[4]刘占虎,黄虎.颈椎病X线征象分析(附670例报道)[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36):118.

[5]向勇,王任棠.颈椎病的X线平片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9):67.

R816.8

A

1674-0742(2011)08(b)-0171-01

2011-07-06

猜你喜欢
椎间隙平片椎间
严重椎间隙狭窄颈椎病的影像学特征△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超声与传统体表标记定位孕产妇L3~4椎间隙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礞石滚痰汤联合奥氮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改良CT测量法在评估腰椎椎间隙高度中的应用分析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应用X线平片、CT及MRI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腰椎正中矢状面椎间隙的CT测量及临床意义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