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那普利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2011-03-30 12:57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4期
关键词:吡格那普利肾小球

吴 霞

辽宁省东港市中医院,辽宁 东港 118300

糖尿病肾病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难治性微血管并发症,其发病率约占糖尿病人群的40%,也是糖尿病患者重要的致残和致死的原因之一[1-2]。在早期采取恰当措施进行积极干预治疗能够阻止其发展为终末期肾病,控制病情的进展,降低病死率。笔者对2009年1月~2010年3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55例应用贝那普利联合吡格列酮治疗,治疗周期为12周,以观察贝那普利和吡格列酮联合使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1月~2010年3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165例,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均参照Mogensen糖尿病肾病的分型标准[3]。排除:合并感染或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孕妇与哺乳期妇女;其他原因引起的肾脏疾病。其中男65例,女100例,年龄18~75岁,平均(55.0±18.2)岁,病程5~26年,平均(12.0±4.5)年。所有患者均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每组55例,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空腹血糖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一般治疗,包括给予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辅以糖尿病饮食和适当的运动。在此治疗基础上,Ⅰ组患者口服贝那普利,10 mg/次,1次/d;Ⅱ组患者口服吡格列酮,30 mg/次,1次/d;Ⅲ组患者同时口服贝那普利和吡格列酮,剂量及服药方法同Ⅰ组和Ⅱ组。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三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蛋白量(Upr)、尿 β2-微球蛋白(β2-MG)。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的处理均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Ⅰ组治疗后 SBP、DBP、UAER、Upr、尿β2-MG均有显著改善,Ⅱ组FBG、UAER、Upr、Scr、尿β2-MG均明显下降,Ⅲ组SBP、DBP、FBG、UAER、Upr、Scr、尿 β2-MG均明显改善,以上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UAER、Upr、Scr、尿β2-MG均明显低于Ⅰ组和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及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4]。糖尿病肾病的基本病理改变包括肾小球肥大,细胞外基质堆积,基底膜增厚和肾小球硬化[5]。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Ⅰ组比较,▲P<0.05;与Ⅱ组比较,#P<0.05

尿β2-MG(mg/24 h)Ⅰ组 治疗前 140±38 89±27 7.35±2.28 175±52 249±58 70.1±15.8 1.50±0.49治疗后 133±31* 80±23* 7.21±2.15 112±38* 140±37* 65.9±13.1 1.23±0.40*Ⅱ组 治疗前 139±35 88±26 7.39±2.31 173±50 243±52 73.3±13.7 1.49±0.46治疗后 135±32 83±25 6.78±1.93* 105±33* 162±43* 66.7±12.2* 1.20±0.34*Ⅲ组 治疗前 141±40 90±28 7.32±2.07 172±47 235±45 72.6±14.5 1.49±0.38治疗后 131±33* 81±22* 6.61±1.85* 62±21*▲# 111±31*▲# 60.1±11.9*▲# 0.92±0.27*▲#组别 SBP(mmHg)DBP(mmHg)FBG(mmol/L)UAER(µg/min)Upr(mg/24 h)Scr(µmol/L)

此病由于具有起病隐匿的特点,所以极易被临床忽视,微量白蛋白尿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定量指标,也是观察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标志[6]。

临床上公认的改善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较好的药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其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扩张出球小动脉,松弛系膜细胞,改善肾小球基膜通透性,从而使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重吸收功能增加,降低肾小球内高压,改善肾小球高滤过状态和肾血流,减少蛋白漏出。而贝那普利是第3代长效含巯基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优于其他同类产品,能够改善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小球高滤过状态,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发展。吡格列酮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郝建平等[7]动物实验及临床实验表明,其对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吡格列酮降低血糖可能是其通过激活脂肪、骨骼肌、肝细胞内过氧化酶增殖活化受体γ,调节胰岛素应答基因的转录,增强外周组织和肝脏对胰岛素敏感性,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8]。

笔者对就诊的165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别采用贝那普利、吡格列酮单独给药、贝那普利和吡格列酮联合给药,比较其治疗效果。研究发现,与治疗前比较,3种治疗方法均能显著的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但联合用药降低的程度更大,可见,贝那普利联合吡格列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疗效,并为此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新的治疗途径。

[1]沈雅舟,吴松华,邵福源,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43.

[2]李风原.贝那普利对2型糖尿病肾脏损害的保护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06,8(20):32.

[3]Mogensen CE, Schmitz O.The diabetic kidney:from hyperfiltration and microalbuminuria to end-stage renal failure[J].Med Clin North Am, 1988,72(6):1465-1492.

[4]李元梅.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2):1049-1050.

[5]刘志红,黎磊石.糖尿病肾病发病机理[J].中华肾脏病杂志,1999,15(2):120-123.

[6]丁学屏.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2-260.

[7]郝建平,赵青,颜文盛,等.吡格列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4,20(6):704-705.

[8]行春霞.吡格列酮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19-20.

猜你喜欢
吡格那普利肾小球
赵振昌教授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经验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吡格列酮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落尔治疗快速房颤的疗效观察
特拉唑嗪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贝那普利的血药浓度
吡格列酮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43例临床研究
益肾方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50例
美国警告吡格列酮引起的膀胱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