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及血浆NT-proBNP的影响*

2011-06-15 06:23吴华芹胡元会周育平褚瑜光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8期
关键词:左室制剂血浆

吴华芹 胡元会 周育平 安 成 褚瑜光 冯 玲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

参附注射液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常用中药注射剂之一,目前已有大量文献证实其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性,但有关对N-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BNP)的影响少见报道,近年研究表明,血浆NT-proBNP与心功能关系极为密切,且比脑利钠肽(BNP)更能反映心功能受损的程度[1]。本研究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07年6月-2008年3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63例。诊断标准参照2005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及美国心脏学会(AHA)关于《成人慢性改缩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制定。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男性12例,女性19例;年龄(72.94±7.58)岁;病程(8.90±6.40)年;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16例,高血压26例,糖尿病13例,高血脂13例;心功能Ⅲ级20例,Ⅳ级11例;治疗期间使用ACEI制剂22例,ARB制剂5例,β受体阻滞剂22例,利尿剂17例,地高辛10例,硝酸酯类27例,他汀类药物13例。对照组32例,男性12例,女性20例;年龄(76.43±6.80)岁;病程(9.69±4.88)年;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 15例,高血压27例,糖尿病11例,高血脂13例;心功能Ⅲ级22例,Ⅳ级10例,治疗期间使用ACEI制剂19例,ARB制剂6例,β阻滞剂20例,利尿剂15例,地高辛8例,硝酸酯类27例,他汀类药物12例。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药物包括利尿剂(呋塞米 20~80mg,螺内酯 20~80mg)、ACEI制剂(福辛普利钠片5~15mg、贝那普利 5~15mg)或 ARB制剂(氯沙坦 25~50mg、缬沙坦 40~120mg)、β 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 12.5~50mg,卡维地洛 2~8mg)、强心剂(地高辛0.125~0.25mg)、硝酸酯类(单硝酸异山梨酯20~40mg)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参附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滴,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1周。

1.3 观察方法(1)心功能指标测定:采用美国HP5500心脏超声仪,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并按下列公式计算:心排血量 (CO)=每搏量×心率;应用Teichholz法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EF=(左室舒张末期容量-左室收缩末期容量)/左室舒张末期容量×100%;左心室短轴缩短率 (FS)=LVEDD-LVESD/LVEDD×100%。(2)血浆NT-proBNP检测:患者在入院次晨,空腹、平卧位时抽血,采用德国罗氏公司Elecsys 17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采用ECLIA(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法测定血浆NT-proBNP含量,检测范围为5~35000pg/mL。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x2检验和 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见表1。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或0.01)。治疗组在升高EF、CO、FS,缩小LVEDD方面优于对照组 (P<0.05或 0.0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1,△△P<0.05。

CO(L/min)3.62±0.55 4.87±0.81**△3.55±0.48 4.38±0.54**组别FS(%)治疗组 治疗前 22.09±2.49(n=31) 治疗后 26.66±1.91**△△对照组 治疗前 22.72±2.16(n=32) 治疗后 25.34±1.79**LVEDD(mm)56.61±4.96 52.10±4.55**△55.16±4.83 53.47±4.24*LVESD(mm)43.61±5.52 38.23±3.80**42.59±5.17 38.53±4.65**EF(%)44.94±4.09 52.39±3.54**△45.88±4.52 50.69±3.88**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含量比较治疗后,对照组血浆NT-proBNP由治疗前的 (3.52±0.32)pg/mL降至(3.07±0.26)pg/mL;治疗组由治疗前的(3.58±0.36)pg/mL 降至(2.97±0.37)pg/mL。 两组治疗后NT-proBNP均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

3 讨 论

BNP是一种在心室合成的神经激素。心肌细胞所分泌的BNP先以108个氨基酸组成的前体形式存在,受到刺激时,在活化酶的作用下裂解为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无活性的直线多肽和32个氨基酸组成的活性环状多肽,释放入血循环,分别被成为NT-proBNP和BNP。原脑利钠肽(ProBNP)在蛋白酶的作用下降解为BNP和NT-proBNP,二者等摩尔产生,故不仅BNP的浓度能够反映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其无活性产物NT-proBNP也有同样的效果。然与BNP相比,NT-proBNP具有半衰期长、血浆浓度高,个体变异小和体外稳定性高的优点,因而临床实用价值更大。研究初步表明,NT-proBNP与BNP临床意义相似,比BNP更能反映心功能受损的情况[1]。

参附注射液主要有效成分是人参皂苷、乌头类生物碱,能刺激β受体,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搏出量,尚有兴奋α受体作用,恢复血管功能,增加冠脉流量和脑流量的作用;并可扩冠、强心,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血黏度及周围血管阻力;人参皂苷能阻滞细胞膜钙离子通道,减轻心肌钙负荷,减少心肌损伤,促进细胞修复,有利于改善和纠正心衰的病理生理异常[2]。

本研究显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收缩舒张功能明显受损,血浆NT-proBNP含量明显升高。使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第7日末,患者的心功能指标CO、EF、FS均明显提高,而LVEDD、LVESD明显下降,血浆NT-proBNP含量亦明显降低,且在改善LVEDD、CO、EF、FS、NT-proBNP方面优于对照组,说明参附注射液可明显改善心脏的收缩舒张功能。进一步证实了其对心功能的保护作用。可见参附注射液是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Mueller T,Gecenhuber A,Poelz W,et al.Diagnostic accuracy of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amino terminal proBNP in the emergency diagnosis of heart failure[J].Heart,2005,91(5):606-612

[2]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47.

猜你喜欢
左室制剂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元胡止痛系列制剂4种工艺比较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固体制剂常用设备清洁验证研究
临床实用心电图入门第十讲 左室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