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辨证分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辰高峰期的圆形统计分析*

2011-06-15 06:23李莹莹何明丰陈景利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8期
关键词:心脉时辰急症

李莹莹 何明丰 陈景利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广东佛山528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临床常见危重病之一。充分了解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规律,提早对相关发病因素进行干预可减少发病。逢发病高峰合理安排医疗资源对提高临床救治效率具有实际意义。现就佛山市中医院近10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一回顾分析,采用圆形分布统计法分析其发病时辰规律,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补充中医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间规律的认识,提高中医对急症治未病的能力。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共746例,均为2000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佛山市中医院收治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2001年12月制订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1],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全部病例的发病时间均来自原始病历记录并与护理记录核对无误。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胸痹急症协作组编 《胸痹心厥(冠心病心肌梗塞)急症诊疗规范》中的分型标准[2],结合病历资料所记录症状舌脉进行辨证,分为气滞血瘀、痰浊闭塞、阴血虚、阳气虚4证型。各证型发病例数及时辰分布见表1。

1.2 统计学方法采用SAS统计包进行圆形统计分析。以子时作为0°(360°),先确定出每个时辰时间组中值,并转换成角度,分别计算出其相应的正弦和余弦值。然后乘以该组段的频数(患者例数),见表1。然后利用下列公式计算出角度均值及标准差(s),换算成相应的时间(时辰),并对集中向量(r)做显著性检验及推

表1 不同辨证分型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时辰发病例数 (n)

测出急性心肌梗死各证型的发病高峰期。公式如下:

2 结 果

结合公式及表1可得出以下结果。

表2 急性心肌梗死总体及各证型发病时辰结果比较

由表2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气滞血瘀证 r=0.1864>r0.05,P<0.01,说明急性心肌梗死气滞血瘀证发病时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将α转换为时间:206.1595×24/360=13.7440,相当于12时45分,即急性心肌梗死气滞血瘀证发病时辰高峰点为午时,发病高峰期为卯时到午时。

(2)痰浊闭塞证 r=0.2036>r0.05,P<0.01,说明急性心肌梗死痰浊闭塞证发病时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转换为时间:169.2985×24/360=11.2866,相当于10时17分,即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辰高峰点为巳时,发病时辰高峰集中于辰时至午时。

(3)阴血虚证 r=0.1387>r0.05,P>0.05,说明急性心肌梗死阴血虚证发病时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阳气虚证 r=0.2091>r0.05,P<0.01,说明急性心肌梗死阳气虚证发病时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α转换为时间:2.1559×24/360=0.1437,相当于23时08分,即急性心肌梗死阳气虚证发病时辰高峰点为子时,发病时辰高峰集中于亥时至次日子时。

3 讨 论

长久以来,中医都重视“天时”与人体生理病理规律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动态整体,人体受到自然环境的密切影响。中医时间医学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独特的认识,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可以从营卫运行、脏腑气血盛衰、子午流注等中医理论进行理解和诠释。《十四经发挥》中指出“经脉者,所以行气血,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昼夜流行,与天同度,终而复始也”。十二经脉内应十二脏腑,外应十二时辰,脏腑气血之盛衰有其节律。十二经脉气血配合每天十二个时辰运行,子胆、丑肝、寅肺、卯大肠、辰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膀胱、酉肾、戌心包、亥三焦,气血流注,盛衰循环,周而复始,从而有了人体生理周期。这一生理节律的紊乱或消失则造成疾病发生和发展。对这些规律进行认识,可以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进行预防[3]。因此,中医时辰节律对于某些疾病早期能测其危候之时辰,能为及时抢救提供治疗时辰之依据,降低死亡率,有重大的临床意义[4]。中医时辰节律在许多疾病中都有体现,但是其与心血管疾病的联系尤其得到学者的重视[5]。

近代学者对急性心肌梗死病机认识仍然以 “内虚”、“外邪”为主,并多趋向于“本虚标实”[6]。 本虚是气、血、阴、阳亏虚,标实是血瘀、痰浊、寒凝、气滞。其病变部位主要在心,属心脉痹阻不通之证。痰浊瘀阻于心之脉络,闭塞不通,营血不行,心失所养而发本病。

本次研究证明,急性心肌梗死实证者发病集中于上午,痰浊闭塞者发病时辰高峰在巳时,而气滞血瘀者发病时辰集中于午时。巳为脾主时,脾为心之子。巳时脾经气血旺盛,本当运化水湿,助心母驱邪外出。然而因痰浊困阻日久,气机不畅,阳气受损,升降不利,运化呆滞而致津液不行,水液内聚,反因阳气蒸腾,炼液成痰,壅滞心脉而发病。午为心主时,心经气血最旺;而午时又为阴阳交接之时,阳气最盛而始衰,阴气最衰而一阴始生。若此时气行不畅,瘀血阻滞,阴阳交接不顺,则易导致气血凝滞,心脉挛急而发病。

虚证者发病多在午夜,阴血虚者虽无一定的发病集中趋势但在子时呈相对多发,而阳气虚者发病时辰高峰则明显集中在子时。急性心肌梗死病机为本虚标实,然而急性心肌梗死之发病多在此基础上因某些诱因发作,故发病之时更多呈现邪实之证。阴血虚是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之基础,故一日之内无明显发病集中趋势。然而午夜时分,阴气盛而阳气弱,人体对抗外邪能力下降,正虚者更易于遭受外邪内侵而发病,阴血虚者亦然。并且子时阴阳交接,子时一阳始生,阴气最盛而阳气最衰。阳气虚者此时若因本虚太过未能与外界开始生发之阳气相应,心阳当生不生,不能与机体其他脏腑功能相适应,阴阳不能相协调;或因本身阳气已虚又失外界阳气之助,而致寒从中生,阴寒凝滞,胸阳阻遏,心脉挛急或闭塞。或因此时外界阴寒最盛,患者阳气本虚,又复感外寒,寒凝心脉而发病。

结合本文研究结果所得急性心肌梗死不同证型发病时辰规律,不同体质冠心病高危人群可结合自身特点进行针对性预防。体质属实的冠心病高危人群,尤其要提防上午发病的可能,对本身体质见有气滞、血瘀的冠心病患者在卯时至午时特别是在午时要加强防范;而对体质见有痰浊的高危人群在辰时至午时期间要加强防范,注意饮食有节,劳逸适度以减少痰浊内生,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而工作压力较大、生活节奏较快的人群,在此上午亦需要注意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以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而对体质属虚者,尤其是久病阳虚者,在午夜子时要加强观察,注意保暖以预防并早期发现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国循环杂志,2001,16(6):407-422.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胸痹急症协作组.胸痹心厥(冠心病心肌梗塞)急症诊疗规范[J].中国中医急症,1995,4(4):183-185.

[3]曹飞,蒋梅先.不同证型急性心肌梗死日发病的五脏主时节律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71-73.

[4]王志强,岳惠,岳在文.祖国传统时间医学之设想刍议[J].内蒙古中医药,2005,24(1):40-42.

[5]张哓英,刘洋.浅谈中医时间医学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56-57

[6]周迎春,吕志平,陈镜合,等.急性心肌梗塞病因病机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02,11(1):52-54.

猜你喜欢
心脉时辰急症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热扎依:人生犹如『十二时辰』
甚者独行理论在急症救治中的应用探析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心脉隆注射液热原检测方法的比较
十二时辰养生之未时
本期健康策划——十二时辰养生之辰时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二参降香汤治疗心脉瘀阻型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