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中医实证证类要素的临床研究

2011-06-15 06:23周晶晶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8期
关键词:寒凝热毒气滞

周晶晶

浙江省中医院(浙江杭州310006)

调查表明,恶性肿瘤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死亡原因的首位和次位,2008年,全球有约760万患者死于该病。目前,国内癌症逐渐形成以手术、放化疗、靶向药物和中医中药综合治疗为基础的治疗模式,而随着综合治疗的迅速发展,癌症患者的总生存期和生活质量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国内绝大多数癌症患者采用中医药的治疗手段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本文拟通过对177例肺癌患者临床调查分析,探讨肺癌中医实证证候要素与临床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经临床和细胞学/病理学诊断为肺癌患者,具体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病理学分型标准;癌症分期标准参照美国肿瘤联合会(AJCC)2002年第6版TNM分期系统。(2)中医证类要素诊断标准:依据实证的证类要素,参考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16751.2-1997(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类部分.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年)、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3辑)制定癌症中医实证证类要素标准。(1)血瘀要素:主症为刺痛,痛有定处,拒按;脉络瘀血(诸如口唇爪甲紫暗,或皮下紫斑,或肤表丝状如缕,或腹部青筋外露,或下肢胀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涩脉或无脉;癥积;离经之血(出血或外伤出血);痛经,经血色黑有血块,或闭经;次症为肌肤甲错;肢体麻木或偏瘫;癫狂或健忘。(2)气滞要素:胸胁院腹胀闷疼痛,时轻时重,走窜不定,胀痛常随太息、嗳气、肠鸣、矢气而减,脉弦。(3)寒凝要素:恶寒甚,无汗,头身或胸腹疼痛,苔白,脉弦紧。(4)热毒要素:壮热口渴,便血尿血,或斑疹显露,或衄血、崩漏,便结尿黄,舌红绛,苔黄,脉细数等。(5)痰湿要素:咳嗽,痰多,胸闷胸痛,大便稀溏,肢体困重,关节酸痛,头重如裹,舌苔白腻脉滑。

1.2 病例选择标准(1)纳入标准:符合肺癌西医诊断标准及肺癌中医实证证类要素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非癌症患者;非急危重症癌症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精神病患者以及神志不清、无法语言交流的患者;病理诊断不明确者;正在接受放、化疗引起的突然证候改变的患者;不符合纳入标准或临床资料不全者。

1.3 资料采集于2008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期间,按照病例纳入标准选择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调查内容及其作为变量的赋值情况:姓名、性别(男性1;女性2)、年龄、部位(上焦 1;中焦 2;下焦 3)、研究时的 TNM分期(Ⅰ期 1;Ⅱ期 2;Ⅲ期 3;Ⅳ期 4)、病程(<1 年 1;1-2 年 2;>2 年 3)、ECOG 评分(0 分 1;1 分 2;2 分 3;3分 4;4 分 5)、气滞要素(无 1;有 2)、血瘀要素(无 1;有2)、寒凝要素(无 1;有 2)、热毒要素(无 1;有 2)、痰湿要素(无1;有2)。由一位具有中医专业知识的硕士研究生调查,由两位固定的具有中医专业临床经验的主治医师职称以上的医师依据癌症中医实证证候要素诊断标准进行统一辨别实证证候要素分型。

1.4 临床资料共收集177例肺癌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性 107 例,年龄(64.57±11.84)岁;女性 70 例,年龄(61.21±10.94)岁;部位属上焦 89 例,中焦 49 例,下焦39例。实证要素类型比例:气滞要素173例,血瘀要素44例,寒凝要素17例,热毒要素7例,痰湿要素177例。

1.5 数据录入与统计学方法利用EpiData3.1建立肺癌数据库,采用2人独立录入原则,录完后进行数据二次检验,有分歧处协商分析解决,注明解决办法,直到两库完全一致。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肺癌实证证类要素采用单因素分析:以证类要素(如气滞要素组=1,非气滞要素组=2)为应变量,以肿瘤部位为自变量进行卡方检验;以各证类要素为应变量,病程为自变量进行方差分析。

2 结 果

2.1 肺癌实证证类要素与肿瘤部位的关系见表1。痰湿要素出现所有肺癌患者中,其中以上焦部位为主,而气滞要素基本出现在肺癌患者中,其中以上焦部位为主,表明在痰湿和气滞要素在肺癌患者中占主导地位,均集中在上焦部位;血瘀要素与非血瘀要素组、寒凝要素与非寒凝要素组、热毒要素与非热毒要素组在肿瘤部位方面有统计学差异,表明在肺癌血瘀要素主要出现在上焦与下焦,寒凝要素集中在下焦,热毒要素较少出现,且与痰湿、气滞、血瘀互现。

表1 肺癌实证证类要素与肿瘤部位的关系

2.2 肺癌实证证类要素与病程的关系见图1。在肺癌实证与病程的相关研究中发现,痰湿要素与气滞要素是贯穿疾病的始终,血瘀、热毒、寒凝实证要素穿插出现在疾病的初期,这也从一个侧面反应出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首先以行气、化痰为主,并结合具体证候予以祛瘀、清热、散寒等方法。

3 讨 论

图1 肺癌实证要素与病程的关系

中医证类,是由许多不同的因素所组成,具有高维性[1]。 张志斌等[2]提出构建辨证方法新体系,提出以象为素,以候为证,降维升阶的方法去从新探寻辨证的方法体系。采用“降维”的办法,把复杂的证候系统分解成较为简单的证类要素来研究,再采用“升阶”的办法,进行应证组合,即通过证候要素之间的组合,证候要素与其他传统辨证方法的组合,建立多维多阶的辨证方法新体系。这个新体系具有非线性的特征,正符合证候复杂、多变、动态的特点。

从总体上看,痰湿要素和气滞要素出现在肺癌患者中,占主导地位。此二要素无论在疾病的各个阶段以及各肿瘤部位均存在,是肺癌发生发展的证候基础。血瘀要素主要以上下焦为多见,寒凝要素集中在下焦,热毒要素较少出现,且与痰湿、气滞、血瘀互现。这也从侧面反映目前中医治疗急危重症癌症常用理气化痰兼顾祛瘀、解毒、温化等治法的现状。

本研究表明,在肺癌的实证要素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分析中发现痰湿要素和气滞要素在肺癌患者中是占主导地位,贯穿于疾病的整个过程,而其他如血瘀、寒凝、热毒等要素多出现于疾病初期,提示了一定的趋势,但证类要素分期并不如外感之伤寒、温病所描述的证候以较明确提示疾病阶段的作用。同时,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如t检验、方差分析、x2检验、秩和检验),为下一步证型与临床各因素的多因素分析做准备。由于本研究选择的病例为浙江地区的肺癌患者,且采样病例数较少,故能否代表肺癌总样本规律甚至急危重症癌症实证患者的临床特点,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1]李梢.从维度与阶度探讨中医证候的特征及标准化方法[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3):1-4.

[2]张志斌,王永炎.辨证方法新体系的建立[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1):1-3.

猜你喜欢
寒凝热毒气滞
雷火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研究
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温阳活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痛经效果分析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掌心
七制香附丸加味治疗卵巢囊肿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药内服配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观察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Meta分析
热毒宁注射液临床药物配伍禁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