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30例

2011-06-15 06:23叶澄健陈穗韩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8期
关键词:舒血宁银杏叶中风

吴 燕 叶澄健 吴 芳 陈 敏 陈穗韩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红十字会医院(广东广州510760)

急性缺血性中风即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呈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笔者采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07年2月-2010年2月红十字会医院住院患者60例,均符合《中医内科疾病诊断常规》[1]及《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诊断标准。 其中男性 38 例,女性 22 例;年龄 50~69 岁,平均(60.21±8.72)岁。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为发病早期,发病时间6~72h(平均36.47 h),按上述诊断标准及经头颅CT扫描确诊。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发病时间及头颅CT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根据病情及梗死面积酌情应用甘露醇,对照组常规给予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75~150mg/d)、他汀类药物、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并对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作相应的常规治疗,积极控制血糖、血压。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三九万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1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滴,每日1次。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3]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为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以下)、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多18%以上)、死亡。中医证候疗效分为基本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显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而<95%)、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而<70%)、无效(中医临床证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以上疗效判定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即:(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4 观测指标(1)评价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日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2)观察用药前后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变化。 (3)观察用药前后全血高切黏度(HSV)、全血低切黏度(LSV)、血浆黏度(PV)、红细胞压积(PCV)及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4)治疗前后查肝功能、肾功能、三大常规(血、尿、大便)等。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t检验及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情况比较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见表2。结果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n)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改善情况比较见表3。结果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mmol/L,±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mmol/L,±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对照组治疗前TC 7.07±0.97 6.23±0.92项 目 治疗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后5.73±0.73*△ 6.92±1.21 TG 2.40±0.58 2.32±0.22*△ 2.38±0.58 2.36±0.46 LDL 3.29±0.53 2.73±0.34*△ 3.30±0.46 2.99±0.56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4。结果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

对照组治疗前HSV(mPa·s) 5.33±0.16 4.92±0.89*项 目 治疗组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后4.70±0.17*△ 5.37±1.22 LSV(mPa·s) 19.70±0.52 16.10±0.64*△ 19.74±0.31 19.01±0.37 PV(mPa·s) 1.75±0.16 1.57±0.19*△ 1.74±0.19 1.62±0.09*PCV 51.23±4.73 42.26±4.34*△ 52.06±4.98 50.62±4.96

2.5 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前后三大常规(血、尿、大便)、肝功能、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亦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

3 讨 论

缺血性中风属中医学“中风”范畴。《灵枢·刺节真邪论》曰“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说明人体正气虚,邪气乘虚而入是中风的病

△通信作者因。由于正气内虚,血行不畅,瘀阻脑脉所致,故气虚血瘀为缺血性中风的主要发病机理。急性缺血性中风又属西医脑血管疾病的范畴。现代医学认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与神经功能障碍与经络瘀阻最为密切,而血黏度增高,血脂代谢异常导致脑动脉硬化是缺血性中风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舒血宁注射液为银杏叶提取制剂(EGB),其有效成分主要为银杏黄酮、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为天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拮抗药。银杏叶制剂能有效阻止脑缺血后神经细胞死亡,对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能稳定红细胞膜,抑制红细胞在微血管内凝集,降低血液黏稠度;可抑制血栓烷A(TXA2)的合成及抑制血小板聚集;其还能通过拮抗PAF,抑制血栓形成。文献报道银杏叶制剂能降低脑缺氧时PAF的浓度,对脑梗死后缺血性脑组织具有神经保护作用[4]。自由基损伤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而银杏叶中的黄酮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能改善脑缺血,是有效的脑保护剂[5]。

本观察表明,舒血宁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节血脂及改善血黏度及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使用安全,疗效确切。

[1]朱文峰.国家标准应用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99-202.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179-18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04.

[4]Clark W M,Rinker L G,Lessov N S,et al.Efficacy of antioxidant therapies in transient focal ischemia in mice[J].Stroke,2001,32(4):1000-1004.

[5]朱卫,张晓彪,崔尧元,等.银杏叶制剂对脑血管病治疗的概况[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8,6(4):235-238.

猜你喜欢
舒血宁银杏叶中风
银杏叶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与银杏叶的约会
舒血宁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Lac、Presepsin和NOS水平的影响
书的怀抱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
舒血宁联合脑苷肌肽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