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蒂半柴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60例

2011-06-15 06:23付海燕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8期
关键词:柿蒂利胆流性

付海燕

重庆市丰都县中医院(重庆408200)

笔者采用自拟柿蒂半柴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01-2010年门诊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10例,诊断均符合文献[1]相关标准并经胃镜确诊,主要症状均为胃脘部灼热胀满疼痛,呃逆口苦,大便溏结不调。其中男性63例,女性47例;年龄17~68岁,中位年龄43岁;病程3个月至6年。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0例。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予自拟柿蒂半柴汤:柿蒂30g,半夏、木香、旋覆花、茯苓、白术、延胡索、党参各15g,柴胡、黄连、甘草各10g。腹痞满加厚朴,郁金;痛甚加九香虫、炒川楝子;呕吐泛酸加竹茹、代赭石;脾虚加山药、炒薏苡仁。水煎服,每日1剂。对照组予多潘立酮10mg口服,每日3次;维生素B120mg口服,每日3次;雷贝拉唑10mg睡前服,每日1次。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治疗期内不用其他药物,忌食辛辣及肥甘之品。

1.3 疗效标准[2]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饮食增加,胃镜复查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胃镜复查胆汁反流明显改善,胃黏膜充血水肿减轻。好转:临床症状部分缓解,胃镜复查胆汁反流较前减少,胃黏膜有炎症病变。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胃镜复查无改变。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采用x2检验及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n)

3 讨 论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多种原因致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令十二指肠胆汁或胰液等反流入于胃,导致胆汁酸损伤胃黏膜,造成胃黏膜炎症的病变,西医学常用促胃动力与黏膜保护剂治疗,效果欠佳。本病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范畴。《灵枢·四时气》云“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肝与胆,肝与胃均互为表里关系,共主升降,故有“肝随脾升,胆随胃降”之说法。若饮食伤中,使脾胃失调,进而影响胆汁泄降失常逆行于胃;或郁怒伤肝,木郁克土,致脾胃升降失和,胆汁随之上犯及胃,都会伤及胆胃。由此可知,本病治疗宜健肝和胃,疏肝利胆并行,但须以降胃利胆为主。方中柿蒂、半夏、旋覆花降逆和胃消脾利胆;黄连、柴胡、茯苓、白术、党参健脾疏肝,降火泄浊;木香、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诸药共用,和胃利胆而降逆,健脾疏肝以调中,清热导滞兼止痛,主次分明,标本同治,因而收效满意。

[1]贝政平.3200个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7-128.

猜你喜欢
柿蒂利胆流性
汉代植物纹样之柿蒂纹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丁香柿蒂颗粒提取工艺的优化
柿树夏季咋防柿蒂虫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肃降肺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观察
舒肝利胆中药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胆囊声像图的影响
清肝利胆汤治疗胆腑郁热型胆胀42例
利胆止痛片药效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