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糖代谢异常临床分析

2011-06-20 06:42朱顺强
中外医疗 2011年23期
关键词:糖耐量抵抗比值

朱顺强

(河南省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郑州 450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50例研究对象均为2009年4月至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诊断按1990年7月召开的“全国肝硬化专题学术讨论会”制定标准确诊[2],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30~77岁,平均年龄(54.2±4.7)岁。其中糖尿病患者23例,糖耐量异常者16例,糖调节正常者11例,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诊断按照诊断采用1997年ADA提出的标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糖耐量试验开始前1d停用能影响糖代谢的药物。禁食10h后采空腹采血,然后在5min内服完75g葡萄糖,分别于服糖后20、40、60min采血标本,测定血糖(G0~G60)、胰岛素(I0~I60)、C肽(C0~C60)水平。其中血糖以葡萄糖氧化酶测定,胰岛素以放免法测定,C肽以化学发光法测定。

1.3 观察记录

分别观察记录计算各组患者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C肽/INS比值的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用SPSS 13.0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成组配对t检验和卡方检验(χ2)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指数的比较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糖耐量异常组、糖调节正常组及糖尿病组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升高,各组之间不存在差异(P>0.05),(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指数的比较(x-±s)

表2 各组患者C肽/INS比值对比(x-±s)

经成组配对t检验,各实验组与正常组相比,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指数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糖耐量异常组、糖调节正常组与糖尿病组3组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各组患者C肽/INS比值对比

糖耐量异常组、糖调节正常组C肽/INS比值无变化,糖尿病组C/I值呈现时间依赖性,在空腹及糖负荷后20min时,2组间无变化,在糖负荷20min后逐渐降低,见表2。

经成组配对t检验,糖耐量异常组、糖调节正常组与正常组相比,C肽/INS比值在10、20、40、60min差异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糖尿病组相比在前20min无差异;但是糖尿病组在20min之后逐渐显示出差异,具有的时间依赖性增高趋势(P<0.05)。

3 讨论

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是胰岛素抵抗及分泌进行性损害的共同结果,高胰岛素血症是肝硬化的一个重要临床特征,很多肝硬化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增多,表现为严重的抗胰岛素性,抗胰岛素性是肝源性糖尿病、肝硬化患者糖耐量异常的重要因素。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糖代谢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为临床指导该类患者进行合理的膳食,避免糖尿病的发生。对于肝源性糖代谢异常的防治不能等待糖尿病出现后才开始,而必须在肝病患者出现胰岛素抵抗前予以重视和干预,并应在肝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饮食指导及适当的锻炼。同时在严密监测肝功能豹情况下予以胰岛素增敏帮治疗。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324~329.

[2]Report of the Expert Committee on the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J].Diabetes Care,1997,20(7):1183~1197.

猜你喜欢
糖耐量抵抗比值
中医药治疗糖耐量异常的研究进展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iNOS调节Rab8参与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
比值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及阈值确定(插图)
尿靛甙测定对糖耐量减退患者的应用价值
糖尿病教育对糖耐量异常人群临床意义
不同应变率比值计算方法在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益气养阴和祛瘀化浊法治疗糖耐量异常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