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体育有效课堂的教师素养探析

2011-08-15 00:54吴一峰
当代体育科技 2011年3期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教师小学生

吴一峰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小学 江苏南通 226401)

构建小学体育有效课堂的教师素养探析

吴一峰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小学 江苏南通 226401)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实施者,也是学生知识和观念的传授者,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构建有效课堂。小学体育有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教师的努力,教师在有效课堂的构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小学体育教师对构建有效课堂的重要性,指出了目前小学体育教师素养存在的不足,并在构建小学体育有效课堂的背景下提出了对体育教师素养的要求。

小学体育 有效课堂 教师素养

小学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启蒙阶段,小学体育对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帮助学生培养终身体育和快乐体育的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体育的重要性决定了小学体育教师的重要性,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构建有效课堂。

1 小学体育教师对构建有效课堂的重要性

1.1 构建有效课堂的主体

虽然新课程改革要求归还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但教师依然是构建课堂的主体,这与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并不矛盾。小学体育教师是有效课堂的构建者,有效课堂能够让学生真正学到体育知识,培养体育观念,教师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了课堂质量,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进度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1.2 学生体育素质发展的领路人

小学体育是小学生体育发展的启蒙阶段,对小学生未来对体育的兴趣、看法、技能、观念的培养都有着很大的作用。小学体育教师是小学生体育发展的启蒙教师,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精神,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体育教师能够达到新课改的要求,树立学生正确的体育意识和观念。

1.3 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培训师

随着国家对人才要求标准的提高,传统的素质教学已经不适应学生和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对学生也具有重大的意义。小学体育能够让学生放松心情,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去进行文化课的学习,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能够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基础。体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灌输给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知识,使学生能够养成坚强不屈的品格,良好的身体素质和高尚的品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小学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很多体育教师不适应改革,加上本身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很好的发挥教师的作用,促进学生发展。

2 目前小学体育教师在构建有效课堂中的不足

2.1 思想觉悟不够高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体育一直不被重视,人们认为体育课就是领着学生玩,与学习没有关系,其他学科的教师也不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锻炼,自己课时不够时就会占用体育课的时间。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得体育教师也产生了这种观点,认为体育课不重要,看好学生别受伤就行,对课堂的质量甚至没有要求,导致学生一堂课下来什么也学不到。有些体育教师受利益的影响,因为工资少就不好好教学,上课时教师应付学生也应付,使体育课形同虚设。有的学生运动资质好,体育教师想把他们培养锻炼成优质的体育生,因此在课堂上只注重对体育生的锻炼,让其他学生自由活动,普通的学生也是需要进行体育锻炼和学习的,这样对学生不公平,学生不能平等地接受体育教育,有碍教育公平。

2.2 学历起点参差不齐

由于社会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人们都不愿学习体育专业,体育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特别是在农村,体育教师一个人能带很多个班,不但体育教师压力过大,学生也不能高效地学习。有的地区体育教师不足,代课教师或兼职教师就大量存在,这些教师不具备专业的体育素质,不能给学生专业的指导。体育教师的文化程度不够高,特别是小城市,本科毕业的体育教师比例较少,没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就无法实施高效的教学,学生就不能接受专业的教育,更谈不上交流学习、促进改革与创新了,这使得体育课程枯燥无味,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新课程的改革对小学体育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显然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需要。

2.3 理论素养不足

体育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体育课上注重学生体育技能的训练,上体育课就是教会学生怎么去跑、跳、玩,体育学习的检测往往通过比赛的形式进行,竞技性较强,却忽视了学科的理论性。理论有指导实践的作用,实践离不开理论,学生不仅要了解怎么去跑、跳、玩,更应该知道怎么正确的进行体育运动,了解体育运动的意义。体育教师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如果只有实践的话,这种观念就不能传达给学生,学生也不能在体育学习中树立正确的运动观念。体育教学中还应该渗透德育,教师理论素养的不足也影响了德育工作的进行。

2.4 体育技能水平不高

小学生初次接受专业的体育指导,没有评价标准,小学体育教师教给学生的动作、知识对小学生未来的体育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会成为小学生体育运动的标准,因此,小学体育教师的技能水平非常重要。但由于小学体育教师长时间没有进行专业的学习或复习,对于以前掌握的技术知识有些淡忘,导致动作不标准,这使得小学生模仿的动作也不标准,有的教师由于动作自己不会做,就不给学生展示,只在旁边指导,影响了小学生体育素质的发展。

3 构建有效课堂对小学体育教师素养的要求

3.1 增强职业道德感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知识的传授者,首先自己要热爱自己的事业,这样才能在工作中饱含热情,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堂课。体育教师要端正自己的价值观念,不要为了挣钱而挣钱,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保持高昂的情绪和热情的态度,能够感染学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上课认真听讲,提高课堂效率。如果教师对自己的事业都提不起兴趣,那么这种消极情绪很容易在课堂上呈现出来,学生看到教师情绪不高,就会产生和教师的距离感,有问题不敢提,导致课堂气氛沉重压抑,丧失了体育课固有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发自内心的热爱自己的工作,对工作保持热情,端正自己的态度,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关心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平等均衡的接受体育教育。

3.2 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

小学体育教师首先要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因为理论指导实践,体育的学习不仅需要教师演示,更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理论知识的教育,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接受科学的教育。因此,教师必须在工作之余丰富自己的内涵,多去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其次,教师还要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体育教学不同于其它教学,体育课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课外进行的,现在科技手段例如多媒体就难以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去,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规范的示范。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还不能区分教师动作的正确性,只能根据教师的动作去模仿,在模仿中体会体育的美感。因此,教师应该及时预习和复习掌握的内容,对于模棱两可的,要和其他教师讨论或者自己查找资料,一定要确保动作技能的规范性和正确性。

3.3 注意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展游戏教学,这与体育课的学科特点相适应,也适应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比如在学习跳绳时,单纯的原地跳绳学生很快就失去了兴趣,教师可以用比赛的方式进行教学,把学生进行分组,或者跑跳、模仿动物跳,这些都能提高学生兴趣,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还可以以游戏的形式练习,养成学生运动的习惯。

教师要应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体育教学。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让教师了解学生心中所想,了解学生的爱好。特别的女同学,有的不爱踢球,男同学有的不爱跳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并及时给予鼓励,增强学生练习体育的自信心。

4 结语

小学体育教师对构建有效课堂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们应该认识到自己对小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正确对待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按照新课程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质,给小学生做好表率。

[1]程惠莲.谈提高体育教师示范能力的有效途径[J].体育师友,2008(5).

[2]肖素霞,解奎龙.广东省中小学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角色期望[J].山东体育科技,2005(6).

[3]黄汉升.体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学探索——基于中国体育学300篇博士学位论文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学,2009(9).

[4]刘婷,杨立超.建国六十周年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成果及展望[J].浙江体育科学,2009(6).

[5]李凤英.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中的几个前沿和热点问题[J].孝感学院学报,2004(6).

[6]张道荣.近10年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科研论文的量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4).

[7]周登嵩,刘新民,满东升,等.中国学校体育50年发展概要与今后走向[J].体育教学,2000(1).

G803

A

2095-2813(2011)11(c)-0047-02

猜你喜欢
体育课体育教师小学生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体育课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我是小学生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