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浙江主要社会阶层思想动态研究

2011-08-15 00:43赵祖地
关键词:阶层对象政治

赵祖地

(衢州学院,浙江衢州 324000)

当前浙江主要社会阶层思想动态研究

赵祖地

(衢州学院,浙江衢州 324000)

当前浙江社会各主要阶层思想状况总体上呈现健康、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但也存有一些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通俗化的任务依然艰巨。本文提出了“把握主题、服务发展”、“因层施教、因势利导”、“延伸触角、拓宽领域”、“创新载体、讲究方法”的应对策略。

主要阶层;思想状况;主流特征;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当前,浙江正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经济社会发展挑战困难与重大机遇并存的复杂形势。全面了解和正确把握当前社会各阶层的思想状况,对于推进浙江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期,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与专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就浙江省各主要社会阶层思想状况问题开展调研。调查中共向社会各界发放问卷3 250份,回收3 250份,问卷回收率达100%;并召开15场座谈会,累计访谈400余人次。

一、当前主要社会阶层思想状况的主流

调查表明,当前浙江社会各阶层总体的思想状况呈现健康、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思想道德状况和精神风貌总体良好,主流价值观积极、健康,业余精神文化生活较为丰富,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对个人现状与未来发展等问题的认识较为成熟、理性。

1.政治态度。调查结果显示,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基本政治态度上,绝大多数调查对象的认识是清醒正确的,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中,84.41%的调查对象坚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为各选项中最高;接受调查的青年学生群体在座谈或问卷答题中遇到“我最想说的一句话”这一问时,都表示“我们党的领导是正确的,这是经过历史检验的。”通过调查还发现,社会各阶层对近年来中央和省委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方针、重大决策部署的制定贯彻落实情况予以高度评价,普遍认为即使去年以来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带领全省人民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积极落实中央关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认真贯彻省委“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保持浙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如调查问卷列举的7项重点工作中,有5项得到了半数以上肯定,特别是对“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积极应对中东北非乱局、从利比亚撒侨”分别有91%和88.6%的调查对象认为“成效显著”或“较有成效”,对“中央出台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政策”也得到了67%的调查对象的高度评价。

2.关注倾向。针对调查问卷罗列的8个方面国内外热点事件,调查对象的关注倾向呈现两个特点:首先是高度关注与国家和民族利益相关的大事,心系祖国发展和民族命运,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信心。特别是“上海世博会顺利举行”、“中东北非乱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等热点事件得到了半数左右调查对象的关注,在各选项的关注程度中排名前三。其次是高度关注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及相关的政策类事件。如出台“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工作方针、“食品安全问题”、“税收起征点问题”、“股市低迷、楼价居高不下”的关注度分别达到43.8%、31.5%、22.7%和20.1%。

3.价值取向。调查显示,经过一个时期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核心的理论宣传教育,社会各界广大干部群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更加坚定,认同“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观点的比例高达80%;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日趋理性成熟、积极向上,并与时代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相适应,84.26%的调查对象同意“诚信受益”的观点,72.06%的调查对象认为“在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有矛盾时,应首先考虑国家、集体利益”,而将劳动和奉献作为评价人生价值基本标准的也在65%以上。

4.文化需求。从调查结果看,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调查对象中近60%的人每周用于文化体育活动的时间在1小时以上,其中2小时以上的占31.2%;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趋于多样化、现代化,电视成为人们接受外部信息的首要渠道,报纸、书刊等平面媒体的作用有所降低,而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已成为信息的主要来源,其中有44.5%的调查对象将电视作为通常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排在第一位;第二位是互联网,占23.2%;接下来,报纸占14.6%,广播占4.5%,手机占3.3%。这一方面证实了近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方式,另一方面也说明随着3G时代的到来,我们要继续在加强数字化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充分重视新兴媒体的文化阵地作用,善用现代传播手段,善建新型文化载体,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各主要阶层(群体)思想状况的特征分析

改革开放促使中国阶层发生结构性的改变,即从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社会结构,演变成众多阶层的社会结构。这里探讨各主要社会阶层(群体)思想状况的特征。

(1)工人。当代工人阶层的先赋性身份资格被打破,工人阶层从身份象征转变为职业概念,工人阶层就业压力明显增强,造成一般工人群体较为普遍的失落感和雇佣意识,进而导致其阶级意识、主人翁意识以及对自己社会地位的认同有弱化的倾向。作为工人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城务工人员主流思想观念积极健康,追求个人的进步和发展,渴望获得合法权益保护,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发家致富的愿望强烈,但对未来较为迷茫。当问及“目前最大的愿望”时,32%的调查对象选择了“发家致富”,28%的对象选择了“解决面临的实际困难”;但当“问及未来有什么长远打算”时,只有4%的人愿意“留在农村,建设新农村”,20%的人准备“转移出去,变成城里人”,76%的人表示“无所谓”或“拿不定主意”。二是经济压力明显,利益观念强。务工人员远离家乡进城打工,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生存,74%的调查对象将经济收入列为目前第一位的生活困扰,被访人员中绝大部分去年的家庭人均收入在3000元以下。他们中22%的人坦言“金钱是人生幸福的决定因素”,30%的人对此不置可否。调查显示,有22%的人认为工人阶层是主人翁的体法已经过时,57%的职工认为工人阶层的社会地位下降了。

(2)知识分子。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对中国共产党与本届政府实际政绩、治国理念、工作作风持充分肯定态度。对浙江省委提出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表示认可,并对浙江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肯定。调查显示,知识分子个人的主体意识日趋增强,要求解决有关切身利益和实际问题的呼声强烈,内心冲突与压力也日益加剧。在回答“目前主要的生活困扰”时,选择“工作压力”作为前三位因素的比例为64.4%,大大高于35.5%的总体样本平均值;当进一步问及“在工作方面,您面临的主要困扰”时,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工作负担太重”、“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困难”和“科研经费不足、硬件条件较差”。调查表明,知识分子高度关注国际国内公共事务,尤其关心国内事务如宗教问题、民族分裂问题、金融危机问题等,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私营企业主。调查显示,绝大多数调查对象都是党的现行政策的积极支持者和拥护者,对保持现行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充满信心;私营企业主高度关注政策类事件,特别是对“《物权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的关注率高达53.6%,比总体样本平均值高出近10个百分点。私营企业主在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了党和政府的现行方针政策的同时,其政治欲求和阶层意识日益明显,他们渴望进入各级人大、政协,取得与其经济地位相匹配的政治地位。但他们的政治态度表现出鲜明的利益特征,主要属于满足型、功利型、补偿型,还没有达到自觉的、统一的民主政治意识。尽管如此,他们的参政议政仍具有很强的现实和象征意义,成为浙江推进政治民主化的重要体现,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4)国家与社会管理者。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是各阶层所公认的社会最高层。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具有较高的认同度,对党和政府过去一年各方面工作的肯定评价比例显著高于总体样本平均值,认为“成效显著”或“较有成效”的比例高达97.56%。对我国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对政治、经济、社会、外交事业发展抱乐观态度的比例也显著高于总体样本平均值,认为“非常乐观”或“比较乐观”的占92.68%。但是在这个群体中尚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因此,他们中有识之士希望通过创新社会管理,摆脱困境。能否在创新社会管理中改善与提升自已,将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面临的课题。

(5)农业劳动者。调查显示,当前广大农民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思想比较活跃,呈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他们高度关注“三农”政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充满信心,对我省“免除农业税等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的比例高达86%,明确表示“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的比例为0,对“公路、电话、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的满意率也在75%以上。同时对党和国家发生的大事件也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但总体而言,他们关注的焦点还是涉及到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如医疗、教育、技术支持等问题。因而,这一阶层对政府给予技术上的支持和帮助寄予一定的期望。

(6)无业、失业、半失业者。无业、失业、半失业阶层人员因为其贫困的原因复杂,他们的思想状态多种多样:有的绝望,有的甘于贫困;有的精神不振,有的渴望救济;有的想自强却缺乏门路。有的把贫困的原因归结为他人的富裕,有的贫困明明是他人造成的却浑然不觉;有的则默默地忍受着贫困,有的因贫困而产生对社会进行报复。因而,如何为他们提供实质上的帮助,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为构建和谐浙江减少不必要的不安定因素,是当前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尚有少数调查对象在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上存在模糊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通俗化的任务依然艰巨。在调查中发现,对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和“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两个观点持“不同意”或“说不清”态度的比例分别高达42.43%和29.33%。按不同年龄段的比较分析看,41-50岁群体持正确观点的比例最高,他们赞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和“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两个观点的比例分别高出总体平均值5.67和6.44个百分点,这与该群体社会阅历丰富、政治心态成熟和家庭事业相对稳定有很大的关系。结合调查对象的职业分析,在国家机关、大型国有企业就职和在学校就读的调查对象中,持正确观点的比例显著高于总体的平均值,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这些单位中定期组织开展的理论宣传教育工作是有成效的。

2.调查对象对区域发展不平衡、个人收入差距扩大、“三农”和社会治安问题普遍表示忧虑,对物价上涨、就业难、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等民生问题表示高度关注。调查显示,55%的调查对象对区域发展不平衡、个人收入差距扩大、“三农”和社会治安问题表示高度的关注和忧虑,将其列为影响我国当前社会稳定的最重要因素,其中将“区域发展不平衡,个人收入差距扩大”列为首要因素的有22.1%。此外,人们对物价上涨、就业难、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关注度越来越高,将其列入影响社会稳定最重要因素的比例分别为36%、34%和23.4%。这种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体现了社会各阶层对自身生存问题的担忧,即使是尚未踏上工作岗位的青年学生也感受到较大的生存压力。如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滚动调查显示,青年学生对就业问题的关注持续攀升,半数左右的调查对象将就业难列入影响社会稳定最重要因素,今年的比例更是高达58.9%。

3.许多调查对象对经济收入的满意度较低,将其列为目前主要的生活困扰,且该比例与其实际经济收入状况无相关关系。调查对象对目前自身经济收入状况认为“满意”或“比较满意”的比例仅为22.7%,相应地将经济收入列为目前主要生活困扰前三位的比例高达68.7%,其中列为第一位因素的比例为42.3%,在8项因素中排名第一。调查对象并不因为收入的高低而相应地降低或升高满意度水平,即使是在家庭人均年收入6万元以上的群体中依然有近半数(48.92%)的人将经济收入列为目前主要的生活困扰。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我省人民所面临的经济压力中存在不理性成分,部分调查对象过于看重经济收入,缺乏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46.46%的调查对象对“金钱是人生幸福的决定因素”持“同意”或“说不清”的态度。此外,课题组还了解到相当一部分对经济收入状况持“不太满意”或“不满意”态度的调查对象,并不是不满足于经济收入的绝对数额,而是不满足其分配体制。

四、对策与建议

当前浙江社会各阶层总体的思想状况呈现健康、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根据各主要阶层(群体)思想状况的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提出以下的对策建议:

第一,把握主题、服务发展,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宣传教育与激励激发各阶层人们“创新创业”斗志结合起来,推动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省思想政治工作领域面临的重要任务。我们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继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功能。要把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宣传教育与激励激发各阶层人们创新创业斗志结合起来,运用我省人民亲身经历、喜闻乐见的生动案例最大限度地扩大社会认同,增进思想共识,坚定信念,不畏艰难,激励各阶层人们创新创业斗志。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关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继续贯彻省委“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保持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二,因层施教、因势利导,注重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统一性与层次性的结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及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各阶层人民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心理需求等方面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社会中存在着的矛盾与冲突,可能会引起社会成员的某种不满心理和对立情绪,因此要加强对社会心态的研究,及时帮助人们疏泄各种不良社会心理、情绪。要应因不同阶层人们的现实需求与思想状况,因层施教、因势利导;要根据各阶层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特点,注重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统一性与层次性的结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对于国家管理者阶层、知识分子阶层、青年学生群体要进行先进性教育;对其他阶层和广大人民群众则提出广泛性要求,要求他们爱国,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勤劳致富等。

第三,延伸“触角”、拓宽领域,不断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内容与服务领域,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面对各阶层人们的思想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应不断拓宽领域、多途经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力量,在坚持学校、机关、国有企业等“老阵地”的同时,积极延伸“触角”、拓展空间,占领社区、民企、外企等“新阵地”,最大可能地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构建全社会参与、全方位渗透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要夯实基础,切实加强乡镇村、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的活动领域与范围,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动的渗透力、影响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只有这样,党的方针、政策才能落到实处,新农村建设、和谐社区建设才有可靠的组织保障和政治保证。

第四,创新载体、讲究方法,加大新媒体新阵地的建设与应用力度,充分重视人们的利益诉求,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与有效性。随着3G时代的来临,作为继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手机,成为集视频、音频、图片、文字为一体的新媒体。我们要继续在加强数字化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重视新兴媒体的文化阵地作用,善用现代传播手段,善建新型文化载体,充分利用移动通信终端的新特征,使手机及手机微博成为弘扬主旋律的传播渠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多方沟通交流的新载体,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吸引力。同时,要讲究方法,充分重视人们的利益诉求,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重点是要对那些在社会阶层分化中处于底层的“弱势群体”,如无业、失业、半失业阶层人员等,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在帮助他们努力提高经济收入水平的同时,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着力提高工作有效性。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3.

[2]周琳.我国社会阶层分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理论月刊,2008(12):182-184.

[3]谢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创新趋势[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1):35-36.

[4]宋宝安,李艳艳.论社会分层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关系[J].社会保障研究,2009(1):35-42.

On Ideological Tendency of Major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Zhejiang

ZHAO Zu-di
(Quzhou College,Quzhou Zhejiang324000,China)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tendency of the major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Zhejiang.Though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tendency of the major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Zhejiang develops healthily,there still exist some problems and the task of making Marxism localized and popularized is still a hard bone.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appropriate strategies to handle these problems.

major social stratification;ideological tendency;mainstream features;existing problems;strategies

G41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B

B

1001-9146(2011)04-0026-05

2011-10-07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招标课题(09ZDZB004ZD)

赵祖地(1962-),男,浙江临海人,教授,思想政治教育、高教管理.

猜你喜欢
阶层对象政治
黄永峰:追梦互联网新蓝海 彰显新阶层新担当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