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产业升级的机械专业培养计划及实现途径

2011-08-15 00:43陈国金胡小平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升级

陈国金,胡小平,董 峰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面向产业升级的机械专业培养计划及实现途径

陈国金,胡小平,董 峰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针对浙江省产业特点及产业升级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学院多年来形成的学科方向和专业特色,提出了“一个目标、两种能力、三个方向、四个基地、五个落实、六项措施”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定位与思路,出台了一系列制度。通过教学计划、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方案、综合性实践环节、实验室和基地建设等进行统筹考虑和优化配置,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工程能力和综合素质,顺利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奠定了基础。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产业升级;机械专业;工程能力;人才培养

一、产业升级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新要求

随着“海洋世纪”的到来,人类开发海洋的步伐大大加快,作为海洋大国,我国政府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浙江省海域面积是陆地面积的2.6倍,海岸线最长,岛屿最多。“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今年已获得国务院批复,这是浙江历来第一个国家级战略规划,“十二五”时期,海洋经济将成为浙江经济新的增长点。

浙江省经济的一个明显特色和重要产业组织形态是块状经济产业集群。长期以来,浙江省块状经济产业集群存在素质性、结构性矛盾,尤其是层次低、创新弱、投入少、转型慢等问题也逐渐显现。为提高块状经济竞争力,加快转型升级,2009年浙江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并确定了二批共40余个块状经济示范区。

产业升级既是指海洋经济开发的新兴产业,又是指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是要发展高端制造装备,海洋开发的关键之一是发展海洋技术与装备。浙江省企业对机械类专业人才的新要求主要是:(1)工程实践能力强,尤其是除扎实理论基础外,能掌握与企业相关的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2)创新能力强,有较强的与企业相关的产品开发能力;(3)海洋与船港机械装备的设计、制造技术及其产品开发能力。因此,面向浙江省海洋经济开发和块状经济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实施大学生“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对培养学生的创意、创新、创业的“三创”能力,切实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地方经济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机械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思路

在制订产业升级驱动的教学计划时,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求为指引,明确树立“面向全国、服务浙江”、“夯实机械基础、突出产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我校机械工程学院针对浙江省产业特点及产业升级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学院多年来形成的学科方向和专业的特色,提出了我校机械类专业“一个目标、两种能力、三个方向、四个基地、五个落实、六项措施”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定位与思路。一个目标是指校企联合培养社会有用的卓越工程师;两种能力是指培养大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个方向是指“船港机械”、“注塑机械和模具”、“精密特种机械”的专业方向;四个基地是指“杭甬注塑机械产业”、“缙云精密特种机械产业”、“舟山船舶机械产业”、“绍兴港口机械产业”的实践基地;五个落实是指“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的组织落实、制度落实、资金落实、条件落实和特色落实;六项措施是指:①机械学科综合竞赛全员参加;②教师下派企业锻炼;③行业与学会指导;④平台、重点实验室、学科、科研结合;⑤为海洋开发与块状经济转型升级服务;⑥校企双方教师和实验室建设。

三、机械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

自2011年初以来,机械工程学院成立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学院领导小组、工作小组、校企合作教育委员会,出台了《关于加强培养师资队伍工程实践能力的若干意见》、《企业师资聘请与管理办法》、《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工程能力训练计划”的工作规范》、《实施卓越计划的经费保障方案》等一系列制度。在实践条件方面,以省“海洋机电装备技术”重中之重学科实验室、省“船港机械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和相关企业的实验条件为依托,建立“船港机械”方向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所需的实践平台;以省“机电工程综合”及“工业产品设计”两个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和相关企业的实验条件为依托,建立“注塑机械及模具”方向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所需的实践平台;以省“带锯床和特色机械装备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相关企业的实验条件为依托,建立“精密特种机械”方向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所需的实践平台。在特色落实方面,确定了浙江产业升级与学院研究特长相结合的“船港机械”、“注塑机械和模具”、“精密特种机械”的三个专业方向;充分利用省“海洋机电装备技术”重中之重学科、省“船港机械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省“带锯床和特色机械装备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省“机电工程综合”及“工业产品设计”两个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等优势资源;开展由学校、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杭州市机械工程学会联合的人人参与的机械学科综合竞赛;建立年轻教师下派企业锻炼制度;采用机械行业协会、机械工程学会联合指导方式;设置与编制三个专业方向模块选修课、实践环节及相应教材和指导书;建设与实施网络互动教学平台等。

(1)产业升级驱动的教学计划制订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特点之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我们不仅按照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的要求,而且凸显浙江产业升级与学院研究特长相结合的特点,明确树立“面向全国、服务浙江”、“夯实机械基础、突出产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逐渐形成并完善了定位于“注塑机械和模具”、“精密特种机械”和“船港机械”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综合“学科知识+人文素质+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了“基础实验+综合实训+课外创新+工程应用”的实践教育体系。优化课程和实践项目设置,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了“注塑机械和模具”、“精密特种机械”和“船港机械”三个方向的模块选修课。“注塑机械和模具”模块选修课由注塑机械设计、注塑工艺与控制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方向实践课等组成。“精密特种机械”模块选修课由精密机械设计、精密制造和特种加工、数字控制技术、专业方向实践课等组成。“船港机械”模块选修课由港口机械设计、船舶柴油机原理、船舶动力装置设计、专业方向实践课等组成。学生通过选修其中的一个方向模块课,为随后分方向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各个环节奠定基础。

(2)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方案设计

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3+1”要求,学生在完成以学校为主要教学环境的工程人才基本素质培养、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工程能力基本训练后,至少要有一年时间进驻合作企业,在企业环境中通过企业课程培训、岗位实习和工程实践等学习过程,培养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机械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沟通表达、团队协作、现场管理等工程综合能力,以适应浙江省产业升级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学院分别与20余家相关企业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为学生安排了1年时间的企业实践教学环节。校企合作培养主要包括企业调研、企业课程学习、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企业调研2周、企业课程学习3门课共96学时、企业实习12周、工程项目实践4周、毕业设计16周。其中“企业课程学习”分三个专业方向模块。

(3)项目与竞赛驱动的工程能力训练

除了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外,每年鼓励学生申报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浙江省大学生新苗人才计划项目,使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就得到科研项目的训练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同时,学院出台了《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工程能力训练计划”的工作规范》,要求学生以3-5人的团队形式申报院级科技创新项目。获批项目的资助额度为1 500元/项,为学生提供创新性工程能力训练的机会和经费。

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工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往,各类学科竞赛主要是针对少部分主动性强、有兴趣爱好的学生。针对指导教师、经费等因素局限,参与面窄,不利于全体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提高这一问题,学院开展了由学校、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杭州市机械工程学会联合的人人参与的机械学科综合竞赛。学生可按学科论文、科技作品和创业计划三类作品申报参赛。人人参与的机械学科综合竞赛,一方面使人人达到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锻炼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为“挑战杯”、“机械设计”、“工业设计”、“电子设计”等省赛和国赛选拔优秀的作品。

(4)综合训练环节实施

针对综合性工程训练的教学特点和复合型工程应用人才的培养要求,综合训练环节设置坚持“机电、经管、控制”多学科融合的原则,通过特色项目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在机电产品设计制造、工艺和成本分析以及工程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和“创意、创新、创业”能力。综合训练特色项目设置了自动连续注射系统、变频减速一体机、ETO仿真设计平台、自动进给甘蔗削皮机、抽吸式蛋壳分离机、水下多通道数据采集器、深海静水压力驱动取样器、学生自拟题目、各类学科竞赛、工程训练中心项目等10个。前7个是规定的项目,来自教师的科研课题,结合学院的学科方向,符合“机电、经管、控制”多学科融合的原则,曾作为“挑战杯”的作品参加过比赛。学生自拟题目可以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学生的各类科技创新项目而确定,通过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各类学科竞赛的题目,应满足学科竞赛的要求,要有设计制造、成本分析、工业工程管理、创业策划等内容。工程训练中心项目是指根据学院实验室发展的需求而提出的实验设备自制计划,除设计制造外,补充成本分析、工业工程管理、创业策划等内容,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三创”能力和综合素质。

(5)队伍和条件建设

2011年学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培养师资队伍工程实践能力的实施办法》,培养一支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工程实践经验丰富、教学和科研水平较高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师资队伍。学院已派出2位青年教师分别进驻中基日造柴油机有限公司和浙江锯力煌锯床股份有限公司,时间1年,校内工作量全免,脱产参加企业的技术研发、现场生产或生产管理等工作,提高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学院还派出3位青年教师分别进苏州同元软控有限公司、杭州轴承试验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浙江兆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的博士后工作站,从事“数字化设计”、“船用机械轴承”和“电动汽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预期通过博士后的培养,大幅提高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

我们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主要面向注塑机械和模具、精密特种机械和船港机械三个人才培养方向。为此,我们的合作平台、实验室和基地分别是依托于这三个行业的。由泰瑞机器制造(中国)有限公司的合作基地作为首席合作单位、其他4家塑料机械企业作为合作企业组成的企业群,负责“注塑机械和模具”方向人才的培养;由浙江省船港机械装备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作为首席合作单位、其他5家船港机械企业作为合作企业组成的企业群,负责“船港机械”方向人才的培养;由浙江省缙云带锯床和特色机械装备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作为首席合作单位、其他6家精密特种机械企业作为合作企业组成的企业群,负责“精密特种机械”方向人才的培养。通过平台、实验室和基地建设以及师资队伍的工程能力培养,为学生工程能力训练奠定基础。

[1]新华社.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EB/OL].[2011-03-01].http://www.gov.cn/jrzg/content_1814117.htm

[2]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EB/OL].[2009 - 06 - 01].http://www.zhejiang.gov.cn/gb/zjnew/node3/node22/node167/node360/node369/userobject9ai104530.html

[3] Chen Guojin,Chen Zhiping,Hu Xiaoping.Study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Cognition-comprehension with Protrude in Two Ends for Mechanical Specialty[C]//Xueli Zhou.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 Proceeding,USA:IEEE,2010:43 -46.

Machinery Specialty's Training Program and Its Implements

CHEN Guo-jin,HU Xiao-ping,DONG Feng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Hangzhou Zhejiang 310018,China)

Based on Zhejiang Province's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the requirements of the industries upgrade,and the discipline and the special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chanical School,HDU,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goal of the“excellent engineer training program ”as follows:a goal,two kinds of abilities,three directions,four bases,five implements and six measures and a series of rules and regulations are worked out.The co-ordination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training program,the practice teaching scheme of the school and enterprise cooperation,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e,the laboratory and the base constructions have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improving the students'innovative ability,their engineering ability and their overall quality,which also paves a smooth way for the implement of the“excellent engineer training program”.

excellent engineer training program;industry upgrade;machinery specialty;engineering ability;personnel cultivation

G642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B

B

1001-9146(2011)04-0061-04

2011-10-27

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目(yb2010026);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改项目(ZD1106)

陈国金(1961-),男,浙江宁波人,教授,主要从事机械工程教学和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卓越工程师升级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青年工程师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回暖与升级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卓越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