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男篮世锦赛中国男篮失利因素研究

2012-01-15 03:05周国海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强队篮板球中国男篮

周国海

(金陵科技学院 基础部体育教研室,江苏 南京 211169)

通过对2010年世界男篮锦标赛的技术统计分析和中国队与一流强队的比较,把握当今世界男子篮球强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助于中国男篮找出与世界强队的差距与原因,解决目前实际存在的问题,为2012年奥运会实现预定目标,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中国队6个对手希腊、科特迪瓦、波多黎各、俄罗斯、土耳其、立陶宛及前4名美国、土耳其、立陶宛、塞尔维亚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录像观察法;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国男篮取得的进步

中国男篮最终小组出线(1胜5负)进入16强,基本完成了赛前制定的目标和任务。中国男篮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首先是走出了失去姚明的心理不适。球员应对大赛的心理和态度上了台阶,最鲜明体现在球队的合力以及比赛中的防守上。中国队的个人技术统计有突破。队员在对方全场紧逼压迫式防守下,连续失误的顽疾已大有改观。总之,中国男篮经过顽强的拼搏,打出了团队篮球,增强了球队信心,达到了锻炼队伍、了解对手、丰富经验的目的,球队整体表现有明显进步。

2.2 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存在的差距

2.2.1助攻是最大软肋

纵观中国队,仅仅淘汰赛对立陶宛男篮助攻为12:11,有过一次领先。助攻次数过少已成为中国队的最大瓶颈。中国队助攻总数为64次,场均为10.7次,而对手总助攻数达到96次,场均16次,中外球队的助攻指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典型案例:中国对俄罗斯的比赛与俄罗斯队一役,中国队的助攻次数只有6次,创下本届男篮世锦赛最低。而俄罗斯这支欧洲劲旅的助攻次数达到17次,比中国队多出11次之多。在这方面,中国队应该感到汗颜,因为此役中国男篮在进攻中几乎没什么配合可言。

面对对方攻击性的压迫防守,中国男篮极不适应对方的防守,这是在我国国内CBA联赛长期养成的习惯,也是我国CBA联赛水平不能提高的原因所在[1]。

表1 中国与小组赛及淘汰赛6个对手的技术统计比较

表2 中国与本届世锦赛前四名的技术统计比较

表3 中国与本届世锦赛前四名的技术统计t检验比较

表4 2006年世锦赛与2010年世锦赛中国队数据比较

2.2.22分投篮低命中率是制约得分的障碍

中国队小组赛和16进8共6场比赛比赛中与对手2分球命中率差了10.3%,差异显著。在与四强投篮命中率的比较中,罚球相差1.6%、3分球相差4.7%,但2分球相差11.8%,差异显著(P<0.05)。

中国队糟糕的2分球42.5%的命中率,直接影响最后的总分。

2.2.3篮板球依然是薄弱环节

中国男篮本次世锦赛篮板球的问题依然没有完全解决。少了内线强力中锋姚明,本届世锦赛中国男篮篮板球不及上届,特别是前场篮板相差2.7个。中国队与对手后场篮板差距不明显,而前场篮板存在着极显著性差异(P<0.01)。主要原因是现在各国球队对篮板球的拼抢和争夺的意识更加突出,尤其是注重前场篮板球的争夺,采用卡位、堵位、挤位、队员集体联合争抢篮板球,对二次篮板球的争夺尤为重视,经常是三人、四人甚至是五人集体冲抢篮板球[2]。反观中国队员对篮板球的争夺的意识、观念、方式仍然需要改变。其中有人种的不利因素,欧美队员的爆发力、弹跳力、弹速是比黄种人有优势,但是篮板球争夺的主要成功因素75%在于拼抢意识,25%在于拼抢能力。通过录像观察发现:中国男篮队员抢篮板球意识和能力与对手有着一定的差距。此外,中国队偏低的投篮命中率给对手更多的抢防守篮板球的机会,使对手处于上风[3]。

2.2.4抢断能力不足

中国男篮本次世锦赛抢断较2010年世锦赛有了进步。场均抢断数5.8次,较上届3次增加了2.8次。但四强球队场均达到7.8次,而新科世锦赛冠军美国队更是达到了10.4次,多出中国队4.6次,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主要原因是中国队素来在进攻中强调“快、准、灵”,但很少在防守上有什么心得,中国男篮忌惮欧美强队出色的身体条件,因此我们很少能够看到中国男篮在国际大赛中对对方采取主动的压迫式防守,有时偶尔也会用一用,但缺乏持续性,显得底气不足。相反,欧美强队十分注重队员积极的拼抢。

2.2.5青黄不接,替补乏力

小组赛跟希腊、波多黎各、俄罗斯以及在1/8决赛跟立陶宛的比赛,中国男篮开局打得都不错,总是可以跟对手交替领先,可到了下半场得分能力就下降,而且还无法限制对手的得分,这也成为中国男篮在本届世锦赛之旅的最大败笔,是典型的虎头蛇尾。

在6场比赛中,全队主力阵容5人场均得分全上双,这在中国队很少见。五大先发的上场时间占总出场时间的79.2%。得分方面,共得到362分,占中国队总得分的77.5%。助攻送出47次,占全队的73.4%。篮板方面,抓下125个篮板,占全队篮板的62.5%。而在先发五虎当中,易建联,王治郅和孙悦三人表现得最为突出。但是,除了这五人外得分场均得分最高的只有丁锦辉和周鹏的3.16分,可见板凳深度已成为国家队的最大软肋之一。

中国男篮虎头蛇尾,主要受两大因素影响,那就是体能负荷和角色球员成长慢,两大因素其实也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跟立陶宛的比赛,中国男篮五大主力首发时间都超过30 min,而像苏伟、于澍龙这些角色球员,完全就是跑龙套的,出场时间甚至都不超过4 min。丁锦辉和周鹏倒是出场10min,但根本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说明队中年轻队员心理还不够成熟[4]。

表5 主力球员与替补球员数据一览表

3 结语

中国队取得了一定进步,但还应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提高后卫的组织能力、传球助攻能力、进攻能力以及防守能力, 是中国男篮必须解决的问题。

2)中国队今后应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3)抢断是中国男篮成为世界强队的“瓶颈”。篮板球问题一直也是困扰中国男篮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NBA、欧洲联赛先进的训练理念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4)中国队后卫队员在个人得分能力、组织能力、防守能力及拼抢篮板球能力方面与世界强队之间尚存在明显差距,必须改进。

5)中国男篮队伍年轻化的同时,也暴露出大赛经验不足,心理素质欠佳的问题,今后应立足于青训系统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孙世明,闫艺.从2006年世锦赛看中国男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9):33-35.

[2] 孙民治,刘玉林,李杰凯,等.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79-123.

[3] 陈京生,许慧.第14届世锦赛及第22届亚锦赛中国男篮篮板球技战术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1):1553-1554.

[4] 吴敏,闫军.第15届世界篮球锦标赛中国男篮技术统计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3):63-66.

猜你喜欢
强队篮板球中国男篮
第18届篮球世界杯视角下的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差距审视
男篮世界杯中国队与世界强队的攻防对比分析
初中学生篮板球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篮板球意识及其培养
第28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男篮夺冠成因分析
从第27届亚锦赛中国男篮的失利反思中国竞技篮球
中学生抢篮板球训练应培养几种意识
浅谈篮球比赛中学生抢篮板球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