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急救医学现状探讨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2012-01-28 13:04陈大庆
浙江医学教育 2012年3期
关键词:医患医学生医院

陈大庆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 温州 325027)

·教育教学研究·

从急救医学现状探讨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陈大庆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 温州 325027)

医患关系不断紧张,“医闹”现象频频出现在各家医院,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很大的威胁,同时扰乱了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本文通过分析急诊中心医患关系和医学生沟通能力现状,探讨从医生培养的源头入手,培养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急诊;医患关系;医学生;沟通能力

Abstract: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 is constant tension in these days and medical disputes between physicians and patients occurred frequently. It not only threatens the personal safety of medical staffs, but also disturbs the normal medical orders. The article discussed the status quo of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 in emergency center and the communication skills of medical student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ir ability and prevent the medical disputes.

Keywords: emergency;hospital-patient relationship; medical students;communication ability

当前,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据中国医师协会对全国115家医院的“医闹”调研,结果显示,遭受“医闹”行为的医院,从2004年的89.58%,增加到2006年的97.92%[1]。“医闹”现象成为医院和教育管理者必须面对的新课题。由于急诊患者的特殊性:一方面患者面临生命威胁或身体伤残,心理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另一方面患者在医院停留时间短,对医院了解甚少,易产生不满情绪,因此医院急诊科成为引发医疗纠纷的高发区。如何减少急诊的冲突和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笔者认为,强化医患沟通,特别是从医生培养的源头入手,加强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有效途径之一。

1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从事急救医学工作的需要

医院是社会的窗口,24小时对外开放的急诊室则是医院的窗口,是医院急、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急诊患者往往起病急,病情重,医院的设施和管理体制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使患者多科室奔波,长时间等候,容易产生不满情绪。另一方面,由于患者多,工作忙,导致医护人员不能向患者做全面细致的解释,缺乏耐心,尤其是老年、小儿急重症患者,听力、语言的障碍,影响沟通,更不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另外,急诊患者来源于社会的不同层面,人员复杂,涉及面广,且部分患者及家属在受诊过程中,存在过分苛求或对医护人员缺乏信任以及无理取闹的现象。由于日夜从事高强度的工作,致使医护人员深感自己为患者付出许多,但仍然难以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理解,甚至产生误解,引发医疗纠纷。这些情况客观上导致了急诊医疗过程迫切需要加强医患双方的沟通。

2 医学生沟通能力的现状

对急诊临床见习、实习学生的调查研究显示,当前医学生沟通能力的现状不容乐观[2]。

2.1 对“以人为本”和医患沟通的认识不足

由于缺乏对“以人为本”定义的新认识,低估了社会、心理、环境等因素在医疗中的作用,只关心病、不关心人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医学生对构建医患关系在医疗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医患沟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医学生缺乏与患者沟通的心理准备,在医患沟通技巧上缺乏应对策略,与患者交往中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3]。

2.2 环境转换对医学生沟通产生冲击

医学生进入临床实践后,特别是在急诊中心轮转,面对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角色的社会对象,会对学习、工作环境等产生陌生感和恐惧感。表现为初次接触服务对象时,不敢多问,也不知道从何问起。另外,现在的医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备受呵护,进入实习阶段后不能很快进行角色转换,缺乏主动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2.3 临床见、实习中沟通技能缺乏

进入临床实践,医学生此时已具备一定的急救理论知识,对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有所认识,并对相关的辅助检查方法及结果分析也有所了解。然而面对患者时,不少学生在问诊、查体、诊疗操作中,不善于与患者交流、沟通,如询问病史时言语生硬、行为拘谨,常带有暗示、审问之意。体检时动作粗重,不注意保护患者,诊治过程中既不交代病情也不安慰患者。亦有学生因怕说错话、做错事,干脆采取尽量避免与患者接触、尽量不跟患者说话的消极做法。

3 培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探讨

面对新的医疗形势,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生,要求医学教育工作者认真讲解、传授、评估其交流技能,使每一位医学生不仅具备精湛医术,更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4_5]。

3.1 强化教育,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沟通理念

医学生要做好医患沟通工作,首先要对沟通的理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把医患沟通作为独立课程设置,并定位在与临床专业课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医患沟通应是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的沟通,医者在与患者的接触中,其语言、表情、动作姿态,甚至医院的环境,诊室环境,无一不在向患者及其家人传达着某种信息,传达着医者的感情和态度。

3.2 改革部分课程设置,开设有关沟通方面的辅导课程

要把医患沟通教育融入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体系,对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增设医患沟通课程,还应在原有的相关课程中渗透医患沟通教育内容。另外,为学生开设有关沟通方面的专业辅导课程是提高与患者沟通技巧的有效方法。在临床见、实习的过程中,要通过汇报病史和早上交班制度,锻炼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未独立开设医患沟通课程的专业,可在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基础上,再开设医患沟通学讲座以加强学生沟通技能的培养。

3.3 注重临床教师沟通能力的培养

临床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优秀的临床教师必然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临床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其敬业精神、与患者积极沟通交流的态度会自然地传给学生,这种示范作用将对学生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建立良性的医患沟通模式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培养临床教师良好的沟通能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在评估临床教师业绩过程中,要把教师沟通能力纳入考核体系中,敦促他们提高沟通能力。

3.4 在临床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将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渗透到每一天的临床教学中。鼓励学生与患者交流,站在患者的立场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尽量让学生在问诊和查体之前充分地与患者进行交流,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使患者尽量地配合学生的见、实习。另外,对平时工作中由于患者多、工作量大、为追求效率而导致的疏于医患沟通的现象,临床教师应该为医学生减负,减少他们的工作量,规定每天的接诊人数,禁止操作中的赶时间、抢速度现象,确保医学生和患者有足够的沟通时间。

3.5 注重职业礼仪的培训

注重职业礼仪、树立健康的职业形象是医患沟通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形体上要有健康的精神面貌和得体的仪表举止,例如语言、姿态、动作及表情等均应符合有礼、有利、有节、有技巧的原则,服饰要整洁大方,体现对他人的尊重;并提倡使用礼貌的语言、安慰性语言和鼓励性语言。在接触患者时,要注意眼神和必要的微笑配合友好的、雅观自然的手势。

4 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实践和成效

我院自2010年起开始对在本院急诊中心实习的医学生进行医患沟通能力的入科培训和定期的沟通实践技能培养。措施包括:指定专人(高年资沟通能力强的医师)对所有刚入科的医学生进行4课时的医患沟通专项培训教育;每2周以5~8人的实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实习过程中医患纠纷或相关医患沟通问题的专项反馈,并指定专人负责以小组会议的形式进行分析和总结;每月在医护人员和患者中发放针对医学生沟通能力的问卷调查,了解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表现并反馈到医学生个人;指导并要求医学生根据自身不足提出持续改进计划并实施等。通过对2009年度(32人)与2010年度(37人)2批在本院急诊中心实习的本科医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加强医患沟通能力培养之后的2010年度,针对医学生的医疗纠纷和投诉率较2009年度下降了42.3%,患者满意度上升了59.5%。这些数据说明:通过对在急诊中心的医学生实习、见习过程中加强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够使医学生提高对医患沟通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医患沟通技巧上的应对策略,能够较快地完成从医学生到临床医生角色的转换,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信心和心态,这些也从侧面促进了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巩固与深化,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

在大力倡导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今天,为医者勇于剖析根源、寻求正确的解决途径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保证[6]。同时,建立和谐医患关系还需要学校、包括患者及其家属在内的全社会共同参与,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医患双方和睦相处、共负责任、共担风险、共享信息、利益双赢的理想状态。

[1] 李天舒.去年百余家医院九成以上遭“医闹”健康报,2007,1.11.

[2] 许哲,张希,朱斌,等. 外科学急诊实习医师临床思维的培养[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30(2):261-264.

[3] 刘忠摇,郑海云.我院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初探[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7):113-114.

[4] 王劲, 戴肖黎.美国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及启迪[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5,3(3):166-167.

[5] 张建全.培养医学院校医学生的临床沟通能力与实践能力[J].内科,2011,6(4):376-377.

[6] 杨连忠,医患沟通是解决医疗纠纷的有效途径[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7):631-632.

Explorationinmedicalstudents'communicationskilltrainbyanalyzingthepresentconditionofemergencymedicine

CHENDaqing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College, Zhejiang 325027,China)

G642.0

B

1672-0024(2012)03-0010-03

陈大庆(1965-),男,浙江温州人,硕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创伤急救的基础和临床

猜你喜欢
医患医学生医院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萌萌兔医院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