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2012-01-28 13:04戴慧芳胡小叶黄素青
浙江医学教育 2012年3期
关键词:肺栓塞抗凝肺动脉

戴慧芳,胡小叶,黄素青,王 妮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 温州 325027)

·临床护理与管理·

4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戴慧芳,胡小叶,黄素青,王 妮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 温州 325027)

目的:总结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抢救与护理策略。方法分析4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总结相应抢救护理策略。结果本组治疗有效病例37例(其中治愈14例,显效15例,好转8例),治疗无效病例5例(其中无变化2例,死亡3例),发生齿龈出血4例, 大面积皮下瘀斑2例,穿刺部位渗血5例,颅内出血1例。结论对急性肺栓塞患者及时实施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及有效的抢救与护理,能有效提高其生存率,减少肺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病程,促进患者康复。

肺栓塞;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rescue and nursing strategy about patients with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Method] The clinic data about 4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embolism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eir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scue nursing strategy. [Result] In all patients who accepted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treatment, 4 cases suffered gum bleed and 2 cases suffered subcutaneous ecchymosis. 15 cases suffered puncture ooze blood and 1 case suffered intracranial bleeding. 14 cases of this group were cured. 5 cases improved greatly. 8 cases improved and 3 cases death. [Conclusion] With timely implementing targeted, individual and effective rescue and nursing, the survival rate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embolism could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of pulmonary embolism could be greatly reduced. It may shorten the course of illness and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Keywords: pulmonary embolism; nursing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 PE) 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 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无特异性, 漏诊及误诊情况严重, 不经治疗病死率极高。而漏诊、误诊率高的原因大多由于临床医务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和(或) 诊断技术应用不当所造成。因此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协助医师及时作出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院自2004年1月至2011年11月共诊治急性肺栓塞患者42例,现将其抢救和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9例,女13例,年龄36~77 (平均53.5) 岁。4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制定的诊断标准[2]。其合并症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29例,恶性肿瘤4例,高血脂10例,糖尿病8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7例, 多发骨折18例。其中长期卧床23例, 另未发现基础疾病4例。所有病例均行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并行D-二聚体、心电图、血气分析等辅助检查支持诊断。

1.2 治疗方法

本组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29例,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9例,阿加曲班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治疗4例。本组均口服华法林进行后续抗凝治疗。

1.3 疗效判断标准

本组肺栓塞治疗疗效判断标准参照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肺血栓栓塞症规范化诊治方法研究——多中心抗凝与溶栓治疗研究部分”的标准[3],分为治愈、显效、好转、无变化、死亡5个等级。(1)治愈:指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CT肺动脉造影显示栓子完全消失或遗留1个;(2)显效:指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CT肺动脉造影显示栓子减少>75%;(3)好转:指呼吸困难等症状未完全消失,CT肺动脉造影显示栓子减少>25%;(4)无变化:指呼吸困难等症状无明显改善,CT肺动脉造影显示栓子无明显变化;(5)死亡。治愈、显效、好转视为治疗有效,无变化及死亡视为治疗无效。

2 抢救与护理

2.1 急救护理

怀疑或确诊为肺栓塞者,立即绝对卧床,予以高流量吸氧或高频通气给氧,行心电监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床旁备好各种抢救用品,如气管插管用物、呼吸机、除颤仪、急救药品。合并休克时用多巴胺5μg/( kg·min)~10μg/( kg·min) ,迅速维持血压。快速建立2路静脉通路,留置外周静脉套管针,选择较粗直、易固定的静脉,迅速抽取血标本,协助完善相关检查。

2.2 溶栓抗凝治疗及护理

2.2.1 药物治疗及护理 诊断明确后,予以尿激酶溶栓治疗。监测PT、APTT,待其恢复至正常值的2倍以内开始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共7~10 天,并在应用肝素3天后加用口服华法林,重叠2~4天,当连续2天测定的INR 在2.0~3.0,PT维持在正常值的1.5~2.0 倍时停用肝素,单独服用华法林,并根据INR 或PT 调整华法林剂量。抗凝治疗持续3个月[4]。使用抗凝溶栓药物的主要副作用为出血,监测有无出血倾向,观察患者皮肤黏膜有无散在的出血点,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大小便颜色等,减少不必要的肌肉注射和反复的静脉穿刺,拔针时延长压迫止血的时间。观察患者的神志及瞳孔变化,警惕有无发生颅内出血。对于部分急性大面积或次大面积肺栓塞,内科溶栓治疗无效或有禁忌证者进行介入治疗,包括经导管肺动脉内溶栓、导管碎栓、取栓。本组无介入治疗。

2.2.2 一般护理 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不宜用力咳嗽,床上活动时避免突然坐起,保持病室整洁安静。注意保暖,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嘱多饮水, 对大便干燥的患者, 酌情使用开塞露, 以保持大便通畅,以免增加腹腔压力, 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2.2.3 心理护理 由于肺栓塞症状严重,且需绝对卧床休息,患者易产生焦虑与恐惧心理[4]。 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接近患者, 运用语言技巧进行疏导, 安慰, 帮助患者认识疾病, 减轻思想顾虑和恐惧, 增强治疗信心。并向患者介绍成功治疗的经验,使患者情绪稳定, 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 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及紧张焦虑, 经医护人员多次解释后多数均能保持较好的情绪, 较好地配合各项治疗及护理。

2.2.4 病情观察及对症护理 患者安置于抢救室, 24小时心电监护, 密切观察呼吸、心率、血压变化, 观察胸痛、呼吸困难变化, 并详细做好记录。 同时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咳嗽、咯血、气短加重等症状, 警惕和防止发生新的血栓栓塞。如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发绀、烦躁不安、氧饱和度持续下降等异常情况, 及时报告医师。采用外周静脉留置套管针的方法,保持输液通畅, 严格按医嘱应用抗凝、溶栓药物、高流量吸氧。当合并呼吸衰竭时, 可使用经鼻面罩无创性机械通气或经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 严密监测血氧饱和度, 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嘱患者坚持饮足够量的水, 以降低血液黏度, 增加血流速度。密切观察患者皮肤、黏膜、穿刺部位有无出血, 注意神志、瞳孔变化, 有无头痛、呕吐、咯血、呕血及大小便颜色等出血症状, 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2.2.5 出院指导 抗凝治疗大约需3个月。 出院后要继续服用华法林。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抗凝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指导患者正确服药, 嘱咐患者定期去医院行血液检查, 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指导患者观察皮肤黏膜、大便颜色等, 及时发现出血征象。合理安排膳食, 多食粗纤维食物, 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日常生活中加强下肢的活动, 避免久坐、久站, 有下肢静脉曲张者穿弹力袜, 长期卧床者, 予按摩下肢促进血液循环, 禁烟酒、刺激性食物, 肥胖者要减肥, 适量活动。

3 结果

本组中静脉溶栓治疗时发生齿龈出血4例, 发生大面积皮下瘀斑2例,发生穿刺部位渗血5例,发生颅内出血1例。本组治疗有效病例37例(其中治愈14例,显效15例,好转8例),在本研究调查期内(发病3个月内)治疗无效病例5例(其中无变化2例,死亡3例)。死亡病例中,1例系溶栓并发致死性颅内出血,2例系大面积肺栓塞所致的严重低氧血症和呼吸衰竭。

4 总结

急性肺栓塞是心肺血管疾病中的常见急症, 具有高发病、高误诊、高死亡的特点, 因其表现复杂、多变,极易造成临床误诊或漏诊,正确认识本病的临床特征是诊断和治疗的关键。在诊治过程中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溶栓、抗凝治疗,及时实施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及有效的抢救与护理,能有效提高其生存率并改善预后[5]。本组有1例患者,男性,老年人,长期卧床,因胸闷不适就诊,胸部CT提示为右下肺感染。首诊为一低年资医师,拟诊肺部感染,予以抗炎留院观察。在观察期间护理人员发现患者胸闷严重,考虑肺栓塞可能,及时通知医师,急诊行胸部增强CT扫描确诊,于第一时间内做出诊断和积极的溶栓抗凝治疗,为该患者的治愈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因此护理工作者在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诊疗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护理工作者应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临床症状与体征严重不符,初次诊断与患者体征不符等情况均应引起重视,密切观察,及时报告医师,使患者能得到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另外,肺栓塞重在预防,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密切观察、精心护理,注意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避免栓塞的复发,也是肺栓塞治疗成功的有力保证。

[1]高媛,秦军.肺栓塞的诊断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267-269.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269.

[3]卞淼,张锦,谭海,等. 2000~2008年513例肺栓塞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0,32(3):369-372.

[4]刘美莲,赵菲,邵松玲.肺栓塞病人的急救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8,21(7C):1896 -1897.

[5]贺静洁,李文华,袁亚娟,等.77例肺栓塞临床分析及护理[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9):328.

Rescuingandnursingfor42casesofpatientswithacutepulmonaryembolism

DAIHuifang,HUXiaoye,HUANGSuqing,WANGNi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College,Zhejiang 325027,China)

R473.5

B

1672-0024(2012)03-0029-03

戴慧芳(1982-),女,浙江温州人,本科,护师。研究方向:血管外科护理

猜你喜欢
肺栓塞抗凝肺动脉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自拟豁痰祛瘀方联合大剂量rt-PA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及对其TNF-α、D-D的影响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
Mutually Beneficial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